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电大企管安徽地域文化作业2.docx

    • 资源ID:57856538       资源大小:42.9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电大企管安徽地域文化作业2.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安徽地域文化作业 4 一、填空(每道题 1 分,共 20 分;)1、安徽绘画起源于四世纪,最早显现的画家是晋代戴逵;明清时期是安徽绘画的高峰期,有詹景凤、丁瓒、丁云鹏等绘画高手;清初,就显现以渐江为首的 新安画派,以梅清为首的 宣城画派,以萧云从为首的 姑熟画派;乾嘉年间,萧县兴起龙城画派;这些画派对中国的绘画传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2、明代是徽派版画的极盛期,明末胡正言印制的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为徽派版画最高成就;十九世纪中叶,徽派版画随着近代印刷术的兴起而逐步没落;3、徽州三雕,指砖雕、石雕 、 木雕 ,其中尤以砖雕历史悠久,别具特色;4、黄山自然景色秀丽绝伦,以奇松 、 怪石 、 云海 、 温泉 四绝著称于世,后又加上冬雪并称五绝,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有“ 天下第一奇山” 之称;5、安徽的 九华山 ,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 东南第一山” 之誉;6、齐云山位于安徽休宁县城以西,古称 白岳甲江南” 之誉;白岳 ,与黄山南北相望,风景美丽,素有“ 黄山7、 天柱山位于安庆潜山境内,其主峰海拔1488M ,高耸直立,如巨柱擎天,称为天柱峰,山也就此得名;天柱山过去仍有潜山、皖山、万岁山之称;8、 采石矶 位于马鞍山市西南的翠螺山麓,古称牛渚矶;它和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 长江三矶” ;以山势险峻、风光美丽、古迹众多而列三矶之首,素有“ 千古一秀”之誉;9、敬亭山的诗歌文化源于南齐诗人谢眺,他在宣州作官时写了不少有关敬亭山的诗歌;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慕名而来,先后七次登临,留下“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的盛赞,于是敬亭山声名鹊起,直追五岳;10、 巢湖 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安徽省中部,是安徽境内最大的湖泊;11、醉翁亭坐落在安徽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 中国四大名亭” ;因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 一文而闻名遐迩;文中脍炙人口的佳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更是家喻户晓;12、马鞍山 太白楼 位于马鞍山市采石矶景区,面临长江,背依翠螺山,是一座雄壮壮丽的古建筑,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1 / 6 “ 中国四大历史名楼”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二、名词说明(每道题 5 分,共 20 分;)徽池雅调:徽州腔和青阳腔别称,是徽剧的先声与雏形;明代中叶,余姚腔和弋阳腔先后 由东邻浙江和南邻江西传入徽州府及池州府的青阳、石埭等地;徽池两地艺人在接受余姚 腔的同时,着重吸取了弋阳腔的特点;在戏文静深的剧本中增加大量说明性的字句,连唱 带白,以“ 滚” 的演唱形式,使声调如诵,通俗易懂,并且发挥剧情,增强戏剧表现力,徽池调因此赢得“ 天下南北时尚徽池雅调” 之美称;宣城画派:宣城画派,指以梅清为首的梅氏诸画家;在绘画艺术上,梅清注意笔墨韵味和“ 文人画” 的传统,反对死临硬摹、食古不化;梅清善于山水、松石,特别好画黄山;梅 氏画家中,较为闻名的仍有梅清的从子梅磊、梅磊之子梅南,从孙梅翀、侄孙梅庚、梅 种、梅蔚等,其中尤以梅庚名气最大;它们共同形成了宣城画派的风格;新安版画:新安版画又名徽州版画,肇端于墨模镂刻;新安版画以白描手法造型,精雕细 缕,常多诗文、书画、印章相结合;徽派版画是画家、刻工、印刷通力合作的产物;明 末,流寓南京的胡正言印制的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为徽派版画的最高成 就;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指的是我国特殊的传统书写绘画工具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作为专出名词流传,来源于徽州城今歙县徽城镇筑建的“ 四宝堂” ;它们在传播中华民族文明,发扬祖国文化传统方面起到了特别突出的作用;三、简答题(每道题 5 分,共 20 分;)1、简述安徽民俗文化的基本特点;(一)汉民族的民俗文化是主体,但也有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支系存在;安徽民俗文化从 总体上来看,属于比较典型的华夏文化,汉民族的民俗文化占据着主体位置,各种民俗都 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二)在汉民族的民俗文化中,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形成了普适性与差异性的统一;由于安徽人口结构中绝大部分是由汉族人口构成的,因此,安徽境内的民俗文化总体上具 有一样性和共同性;但这种一样性与共同性是就其民俗文化的主体成分和基本属性而言,它并不排斥各个地区在具体的民俗文化内容上具有某种差异;(三)继承性与变革性的统一;民俗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固2 / 6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性;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2、在安徽不少地区,小孩子佩戴“ 端午锦” ,有什么文化寓意?安徽不少地方端阳节仍有给小孩子儿佩戴端午锦的风俗;端午锦的代表物是用五光十色的 丝绒线织成内装香料的锦囊,俗称香囊或香荷包;香料主要是香草、大蒜、樟脑、雄黄、陈香粉等;俗传,节日佩戴饰物可以辟邪;端午锦一般为亲娘亲自缝制;如铜陵民间妇女 以彩色布、乡花绒等制作老虎、粽子、菱角、香袋(内装苍术等中草药)等给小孩佩戴、也有的地方为舅妈、姑姑、姨妈、外婆缝制;如涡阳妇女(外祖母、舅妈)用象征太阳黄 经的黄布缝制绣有虎头、“ 五毒” 的兜肚、黄鞋给外甥、小侄儿们穿戴;休宁县妇女为外 甥缝制红包肚、香荷包、雄黄袋、彩色粽子、樟脑串等;3、徽商兴起的自然条件与历史背景是什么?(一)徽商兴起的自然条件古代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这里没有成片的耕地,即使有,“ 也非善耕作之地”,粮食产量普遍较底;据顾炎武的记载,徽州一年所产的粮食,只能将就养活全境特别之一 的人口,余下的特别之九人口的口粮要从几百里之外的苏州、松江、常州、镇江等府,或 者是从几千里之外的江西、湖广等地运来;山多田少,土地瘠薄,农业收入不足以自给,为了求得生存和进展,徽州人不得不走出丛山,经商谋利;徽州虽然“ 粮不足” ,可是物产丰富;反常丰富的土特产品向徽州人呈现了一条现实的出 路以商代耕,不少人最初就是以贩运土特产品起步的;虽然大山拦住了徽州人经商的 道路,但这里的水陆可称便利:“ 上接闽广,下接苏杭” ,丰富的物产加上便利的水陆,大大刺激了徽州人经商的积极性;(二)徽商兴起的历史背景明朝中叶以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扩大、江南城镇商品经济的进展以及赋役折银制度的推 行,为徽州人经商供应了极好的社会条件;明朝中期以后,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手工业 内部的地域分工和行业分工、农业的专业化趋势都有了进一步进展;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 进展的基础,它使得商品交换成为必不行少;因此社会分工的扩大促进了商品的广泛流通 和各级市场的富强,从而为商人供应了宽阔的活动空间;同时,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南 京、苏州、杭州等中心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商贾云集,空前富强;这一地区众多的以商业 和手工业为主的专业性市镇也在明中期后勃然兴起;江南城市的富强和市镇的兴起为毗邻 的徽州人经商供应了便利;明代盐法变革给徽商的进展壮大带来了契机;折色开中后,徽州人成批地来到两淮、两 浙,从事盐业的经营,并逐步取代山西、陕西商人而占据了盐业经营中的优势位置;明万 历四十五年,明政府又领先在两淮盐场推行“ 纲运制” ,徽商就以同乡和同族结成纲帮运 销食盐,从而获得了垄断两淮盐业的世袭特权;盐业经营中的优势位置和继之而来的垄断3 / 6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特权的确立,使徽商得以雄飞于中国商界;4、盐业是徽商经营的最主要行业,请介绍徽商盐业经营的具体情形;从成化、弘治之际到万历中叶,是徽州盐商进展的时期;这时徽州的黄氏、汪氏、吴氏等 家族中都有很多人以业盐两淮而致富;如黄崇敬,年轻时弃儒服贾,先在山东、山西、河 北一带经商,后来寓居扬州经营盐业,成为财力雄厚的大盐商;休宁的西门汪氏也有很多 人业盐致富,如汪福光在江淮之间经营盐业,他知人善任,又能把握商机,所以经营规模 不断扩大,运盐的船只多达千艘,积存的资金数以万计;同乡同族的人依据他的方法经营 盐业,个个都发财致富;“ 数十年来,乡人称富者遂有西门汪氏;” 歙县溪南吴氏,亦多 富商之家,其中有不少人就是经营盐业的;如正德、嘉靖间太同学吴光异弃儒服贾,业盐 于扬州,因其才学出众,被盐商们奉为首领;歙县丰南吴氏,更是盐商辈出的大姓;大约 在弘治时,吴尚莹就以经营盐业徙居扬州;其子正学继其业,扩大了经营规模;正学之子 汝钟,从父兄经营盐业;清代的盐商,有运商、水商、场商之分;其中运商获利最多,是盐商的主体,也是徽商 所把持的主要行当;湖广地区地广人众,始终是淮盐的畅销口岸,两淮引盐半数以上都是 在这里行销的,人数众多、财力雄厚的徽商,把湖广这个畅销口岸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 里;湖北的汉口号称“ 江广总岸” ,是湖广地区行盐的总枢纽,而汉口恰恰是徽州盐商称 雄的地方;乾隆一朝,徽人充任汉口盐商首领而散见于记载者就有四人:歙商江承东、歙 商吴钟、两淮总商江春的从弟江防、以及江禹治,他们实际上是两淮盐商派驻湖广的总代 表;江西也是行销淮盐的重要口岸,这里销盐数额仅次于湖广,而江西也是徽州盐商势力 很强的地方;徽州盐商在其他口岸也极为活跃;可以说凡是淮盐行销的地方,几无不有徽 州盐商的脚印;总商是由官府指派或众商公推的盐商首领,一般由资重引多、办事干练者 充任;两淮总商的一大半都是由徽人充任的,汪廷璋、鲍志道、鲍漱芳、程量入、程之 歆、江春、郑鉴元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财雄势大,手眼通天,常常集众捐资,助赈 助饷,借“ 报效” 之功,捞取政治资本;歙人汪廷璋自其曾祖父汪镳始在扬州以业盐起 家,成为两淮富商;廷璋二十余岁继业后即任总商;他对“ 转饷、捐赈、兴工” 等“ 动关 国计” 的大事,都能“ 赞襄举措,悉中肯綮” ,因而受到朝廷的嘉奖;乾隆帝南巡时,授 以奉宸苑卿的职衔,并赐宴行宫,赏给御书“ 福” 字翰墨及很多宫中珍贵物品;歙人郑鉴 元“ 总司鹾务十余年” ,也多次因功受赏;他曾以捐输军饷一万两以上,被加封为中宪大 夫,刑部员外郎;四、考察论析题(每道题 20 分,共 40 分;)1、“ 徽商精神” 对于我们今日有什么启示意义?什么是“ 徽商精神” ?胡适曾把徽商比如成“ 徽骆驼” ,因此有人把徽商精神概括为“ 骆 驼精神” ,这当然是对的;但徽商精神仍不仅仅是“ 骆驼精神” ,“ 徽商精神” 有着更丰 富的内涵:4 / 6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一是赴国急难、民族独立的爱国精神;明朝建立之初,北境未安,漠北蒙古残余势力时时 入犯,明政府不得不在北方沿边驻扎重兵;为解决军粮问题,政府制定开中法,号召商人 输粮于边,政府发给盐引,到内地支盐行销;这是巩固边防、保卫国土安全的一项重大政 策;不少徽州人千里迢迢不辞劳累,运粮输边,早期的徽商就是这样进展起来的;他们能 够将个人逐利与赴国急难结合起来,正表达了一种爱国精神;徽商的爱国精神,仍突出表 现在明中叶的抗倭斗争中,他们或者捐资筑城,募勇抗倭;或者出谋划策,领导抗倭;或 者弃商从戎,直接深化杀敌战场;到了近代,为了抵挡外国入侵,徽商也积极捐资;凡此 种种,无不表达出徽商的爱国精神;二是不畏艰巨、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徽商绝大多数是小本起家,他们穷就思变、奋勉 进取,毅然走出深山,闯荡四海;可谓岭南塞北,饱谙寒暑之苦;吴越荆襄,频历风波之 险;这种创业精神实在珍贵;当事业显现曲折时,不少人一蹶不振,从今销声匿迹,而徽 商却百折不挠;史料中记载“ 徽之俗,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 焉” ;三是审时度势、特别制胜的竞争精神;市场风云变幻莫测,活跃于市场的徽商必需时时 细心猜测市场,观看市场动向,分析市场行情,审时度势,依据市场商品种类的盈虚和供 求情形,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去挑选所经销的商品,并且能够使经营时间、地点随供求 关系的变化而敏捷机变;他们所从事的四大行业食盐、典当、木材、茶叶,无不是依据市 场行情的变化而随机经营的;正是由于他们能够随时观看市场,依据市场变化审时度势,因此面对同行业的竞争,他们时时能走在同行业的前面,能够特别制胜;四是同舟共济、以众帮众的和协精神;和协是指处理人际关系所应达到的境域;这种精 神不仅表现在一家人或同族人中,也表现在一个个的商业团体中;即便在整个徽州商帮内 部,也能做到同舟共济、以众帮众,像遍布各地的徽州会馆、同业公所的建立,就突出体 现了这种精神,从而大大强化了徽州商帮内部的凝结力,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五是不辞劳累、虽富犹朴的勤俭精神;大多徽商都是从小本起家,不畏艰巨,克服了种 种不利因素,经过了一番奋斗拼搏,最终才建立了自己的基业,成为富商大贾的;他们虽 然致富,但日常生活仍然保持在家时艰苦朴实的作风;徽商正是靠着他们特有的徽商精神,从而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乃至于进展为雄视天 下的大商帮;这种精神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又被徽商进一步发扬光大;“ 徽 骆驼” 所造就的徽商精神,不仅是徽商的庞大财宝,更是徽商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2、我省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各有哪些?请挑选其一进行具体介绍;安徽历史悠久,文化精深,其中安庆、寿县、亳州、歙县、绩溪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 徽仍有九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蒙城、涡阳、桐城、和县、贵池、黟县、凤阳、潜山、宣 州;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是长江沿岸闻名的港口城市;有“ 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 之美称;总面积1.53 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21 平方公里,辖 7 县 3 区;安徽省名中的“ 安” 便取自安庆;(一)安庆的历史文化5 / 6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安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薛家岗和张四墩等新石器时代文 化遗址;东周时期安庆是古皖国所在地,安徽省简称“ 皖” 就由此而来;南宋时始名“ 安 庆”含“ 平安吉庆” 之意,别名“ 宜城” ;从清乾隆到民国年间,安庆始终是安徽省省会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军事重 地,太平天国后期安庆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它也是中国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之一;1861 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机动船;安徽省的 第一座发电厂、第一座自来水厂、第一家电报局、第一部电话、第一个飞机场、第一个现 代图书馆、第一所高校、第一张报纸 都产生在这里;安庆素有“ 文化之邦” 、“ 戏剧 之乡” 、“ 禅宗圣地” 的美誉;是历史上“ 大乔小乔” 、“ 不越雷池一步” 、“ 六尺巷”等闻名故事的发生地,是统治中国文坛近三百年的“ 桐城派” 的故里,是京剧鼻祖程长庚 为代表的徽班成长的摇篮,是黄梅戏形成和进展的地方;安庆仍产生了中国新文化运动先 驱陈独秀、佛教领导赵朴初、道教领导陈撄宁、“ 两弹元勋” 邓稼先、通俗小说大师张恨 水、闻名的美学家朱光潜等杰出人物;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剧文化和桐城派文化在这 里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二)安庆的自然人文景观安庆山川秀美,物产丰饶,是中国优秀的旅行城市;这里有一柱擎天、雄奇灵秀的天柱 山;有佛教圣地司空山;有“ 海门天柱” 的小孤山;有“ 南国小长城” 白崖寨;有“ 海上 蓬莱” 浮山,仍有大龙山、鹞落坪、妙道山、薛家岗、花亭湖等数十处国家级风景名胜 区;安庆仍是国家园林城市;市区内历史悠久的菱湖公园与近年建设的莲湖公园、市民公 园、大湖风景区已连成一片,堪与杭州西湖媲美;安庆江边的迎江寺振风塔,塔影横江;城内的“ 世太史第” 、“ 探花第” 、“ 太平天国英王府” 等古建筑,保持了典型的明清建 筑风貌;仍有黄梅戏艺术中心、邓石如碑馆、黄梅阁、徽派盆景园、黄镇纪念馆等人文建 筑,无不表达出安庆的文化气息;(三)安庆的特产安庆的特产很多,像岳西翠兰、胡玉美蚕豆酱、怀宁贡糕、桐城丰糕、江毛水饺等都在全 国享有知名度,仍有望江挑花、潜山舒席、宿松蜡染等传统工艺品也令人爱不释手;6 / 6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电大企管安徽地域文化作业2.docx)为本站会员(H****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