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古诗赏析强化训练.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20XX年中考语文古诗赏析强化训练【点 拨】赏析诗词(曲)有两个重点:一是通过反复吟诵、联想,把握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歌所表 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品尝诗歌语言,感受诗歌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及凝练性;常见的考点有:对诗句的懂得、鉴赏;感知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懂得诗歌中的思想感 情;品析诗歌的凝练的语言等;今年的考查方式以主观题为主,如填空、简述、诗句观赏等;【强化训练】仔细品读下面各首诗,完成所设题目;(一)七 步 诗曹 植 煮豆持作羹,漉鼓(l ch )以为汁;萁( qí )向釜( f )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读了指津文字,请写出本诗寓意;答:2据说魏文帝曹丕听了以后“ 深有惭色”,很受感动; 结合本诗, 说说曹丕深感惭愧的缘由;答:(二)岁 暮谢灵运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注解】殷忧:深深的担忧;殷:大、深;颓:尽;运往:时间运转消逝;淹物:久留的事物;1“ 苦此夜难颓” 中的“ 苦” 字,描写了诗人怎样的情状?答:2诗共六句,从构思角度考虑,请各用一个字,反映诗人思路踪迹;()()()3请把最终两句诗译成现代汉语;(三)丰乐亭春游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野草绿无涯;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从哪句诗中可以看出这一点?答:2这首诗写景,着重于什么的描画?答:3这首诗写景和抒情各是哪些句子?景物描写有何特点?感情又有何特点?答:(四)乡 思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际,望见天际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隔阻,碧山仍被暮云遮;1这首诗是怎样逐层写出思乡之情的浓郁的?答:2分析“ 已恨” 和“ 仍被” 在表意上的作用;答:3作者用“ 碧” 形容“ 山” 有什么好处?答:(五)春日观秦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注释】: 霁:雨后初晴 1这首绝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哪两个动词用得最为传神?为什么?答:2“ 春” 和“ 晓” 两个字也用得好,说说它们好在哪里?答:3描摹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详细说说诗人抓住事物的什么特点来描摹事物;答:(六)田 家陈师道 鸡鸣人当行,犬鸣人当归;秋来公事急,出处不待时;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昨夜三尺雨,灶下已生泥;人言田家乐,尔苦人得知;1这首古诗语言的运用有什么特点?答:2诗作选用了哪些典型的“ 情节” ?答:3秋天是收成的季节,试分析“ 秋” 字在全诗中的作用;答:(七)敷浅原见桃花 刘次庄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花画梁西;【注解】 敷浅原:地名;一说今江西庐山,一说庐山东平原,说法不一;1试分析“ 碎红飞”“ 半逐溪流半染泥” 好在什么地方;答:2分析这首小诗的特点;答:(八)病牛纲李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注解】 箱:通厢,仓廪;1“ 耕犁千亩实千箱” 与题目有何关系,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2“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襟?答:20XX年中考语文古诗赏析 强化训练参考答案(一)1. 抓“ 同根生” 三字,得出“ 同胞不要相残” 的寓意;2. 要排除曹丕因才能不如曹植自惭这一点,说明因诗中浅显生动的比如晓以大义而使他惭愧;(二)1. 描写了诗人不堪禁受长夜难眠的磨练情状;2. 情景感; (诗人由忧情观哀景生悲感)3. 随着时间的运行,四季的更迭,一切景物都不能长留,人的年岁也快速消逝,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正 受到无情的催逼;(三)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1. 写的是暮春景色,从“ 来往亭前踏落花” 可以看出;2. 着重于颜色的描画:青的山,红的树,绿的草,仍有晚霞;3. 前两句写景,景物颜色斑斓,多彩多姿;后两句抒情,感情活泼而又含蓄沉重;(四)1. 这首诗用空间位置的转换(由远而近)浓郁;、时间的推移、 (日落到暮云)的方法逐步写出了思乡之情的2. “ 已恨” 两字,写出了作者思家望家被碧山隔断的愁思;仅仅被碧山隔断仍算罢了,但是,碧山又 被暮云遮住了, “ 仍被” 两字,深化一层地写出了思家之情的浓烈; 3. 作者不用“ 青”“ 绿” 来形容山,而用“ 碧” 来形容山,是由于“ 青”、“ 绿” 较为明快,用“ 碧”较为凝重,这不仅与暮色中的苍苍群山相统一,又给人一种压抑凝重的感觉;(五)1.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含” 和“ 卧” 写得极为传神;“ 含” 和“ 卧” 两个字不仅刻画了芍药、蔷薇 雨后的娇弱姿势,传出了它们的愁绪,而且仍透露出诗人惜花之情;2. “ 春” 、“ 晓” 两个字,不仅点明有了季节和时辰,而且渲染了此时此刻安静的气氛,烘托了景物,使全诗更具浓郁的诗情画意;3. 瓦是排列的,故用“ 参差” 来描画它,芍药是站立的,故用含春泪来描画它,蔷薇是攀附的植物,所以用“ 卧” 来描画它;作者体物细致入微,状物传神生动,因而使这首诗显得情意绵绵;(六)1. 这首诗没用生僻的字眼,完全用口语写成,这样就显得朴实自然;2. 早出(鸡鸣)晚归(犬鸣)和“ 灶下已生泥” 三个典型情节;3. 秋天是收成的季节,但官府却不管这些;农夫一年的辛勤劳动, 全盼望在秋天得到回报,但官府的征役却“ 无间四时” 使“ 耕耘收成稼穑之业几尽废也”个“ 秋” 字,更深一层地表现了当役农夫之苦;(司马光乞罢保甲状 ),从而断了农夫的活路;写这(七)1. 桃花被雨水打落,没有伤悲,而是变成了有生命的事物,在天空中飘飞,与人嬉戏与人靠近,逗人 宠爱;去追赶河水,似乎要回到那使人神往的桃花源去;即使无可奈何的变成了泥,也要把泥土染成桃红;这样,桃花就有了生命,就富有了灵性,使人宠爱;2. 构思奇巧,是一大特点;在没有方法写的情形下,作者变换角度,写燕子衔泥,桃花上梁,构思巧 妙;其次是诗笔明艳,语言明快;(八)1. 这句诗用夸张( “ 千” )的手法,紧扣诗题,写出了牛的终日辛苦,虽无“ 病” 字,但却字字含病,亩复亩,厢复厢 , 必定筋疲力尽,生出病来;2. 这句表达了诗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情怀;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