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本基础知识.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第十一章 三角形全等 全等图形的有关概念(1)全等图形的定义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图形;(2)全等多边形的定义 两个多边形是全等图形,就称为全等多边形;(3)全等多边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两个全等的多边形,经过运动而重合,相互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相互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相互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4)全等多边形的表示例如:ABC全等于ABC,记作ABC ABC(这里符号“ ” 表示全等,读作“ 全等于” );表示图形的全等时,要把对应顶点写在对应的位置;(5)全等多边形的性质 全等多边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6)全等多边形的识别 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两个多边形全等;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依据定义 如两个三角形的边、角分别对应相等,就这两个三角形全等;(2)依据 SSS 假如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3)依据 SAS 假如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1)“ 角边角” 定理假如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及其夹边分别对应 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记作“ 角边角” ,简称“ASA”(2)“ 角角边” 定理假如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分别对应 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记作“ 角角边” ,简称“AAS”(3)“ 斜边、直角边” 定理假如两个 直角三角形 的斜边及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 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记作“ 斜边、直角边” ,简称“HL”(4)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四种:“SSS” 、“SAS” 、“ASA” 、“AAS” ;每一种都有给 出三个独立的条件,在详细问题中, 题设往往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其余的需要我们自己 去挖掘和证明;判定方法的挑选: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已知条件 可挑选的判定方法一边对应一角对应相等 SAS AAS ASA 两角对应相等 ASA AAS 两边对应相等 SAS SSS 证明角相等的常用方法有:对顶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相等;同角(或对角)的余角(补角)相等;角平分线平分的两角相等;角的等量代换等;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有:同一线段;中点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两腰;边的等量代换等;为什么“AAA” 和“ SSA” 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这是由于有三个角相等,但边不肯定相等,就三角形不肯定全等,如图 13-6 ,可以看出ABC不全等于ADE;同样,假如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相等,也不能确定三角形全等,如图 ABC与 ABD不全等;13-7 ,AB=AB,AC=AD, B=B,但B D A E C B C A D 图 13-6 图 13-7 (5). 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如何入手 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一般采纳“ 综合法” 与“ 分析法” 两种;(1)综合法,就是从已知条件入手,进行推理,逐步向要证的结论推动,如从已知条件中推导出对应边或对应角相等,从而推导出三角形全等;同时, 也可以从三角形全等推导出对应边、对应角的相等,达到正题的目的;(2)分析法,即从欲证的结论动身,分析结论成立的必需条件,各种条件联系已知,查找 它们之间的关系,逐步靠拢已知条件,从而分析出已知与结论的因果关系;证题时, 分析法与综合法结合起来使用更加有效,证三角形全等时, 既要有明显的已知条件,又要有隐匿的条件,通过综合法排列已知条件,再通过分析法找出隐匿条件,从而得证;(6)、角平分线 1、角平分线的作法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角平分线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第十二章 轴对称基础学问回忆1、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假如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相互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2、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成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假如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 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叠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3、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联系: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轴对称;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 垂直平分线,: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5、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假如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6、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上: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7、作对称轴的方法:对于轴对称图形,只要找到任意一组对应点,作出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得到此图形的对称轴;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简写成“ 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3、假如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 等角对等边”等边三角形的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 60° .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 60°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假如一个锐角等于 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留意: 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争论 . 1 “ 边” 上的分类:等腰三角形的“ 边” 有两个特别的名称:“ 腰” 和“ 底边” ,所以当只显现等腰三角形的“ 边” 的概念时,第一要把该“ 边” 分为“ 腰” 和“ 底边” 两种情形分别运算,然后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确定 . 2 “ 角” 上的分类:等腰三角形的“ 角” 也有两个特别的名称:“ 顶角” 和“ 底角” ,所以当只显现“ 角”这一概念时,也要把该“ 角” 分为“ 顶角” 和“ 底角” 两种情形来运算;(这里应留意的是:等腰三角形的“ 底角” 取值必需为(0底角 90° )3 “ 腰上的高” 的分类争论:由于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可能是锐角,也可能是钝角,所以在等腰三角形中的角没有确定时,显现“ 腰上的高” 这一概念时,一般要把“ 高线” 分为在形内、形外来争论 . 第十三章 实数名师归纳总结 算术平方根 :一般地,假如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即 x2=a,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 a 的算第 4 页,共 9 页术平方根; 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 读作“ 根号a” ,a 叫做被开方数;规定:0 的算术平方根是0;平方根 :一般地假如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这就是-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说 x 2=a,那么 x 叫做 a 的平方根;开平方 :求一个数 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平方根的性质 :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记作“a” ;0 的平方根是 0;负数没有平方根;a ” ,读作“ 正、负根号立方根 :一般地,假如一个数的立方等于 a,那么这个数叫做 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这就是说,假如 x 3=a,那么 x 叫做 a 的立方根;开立方 :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立方根的性质 :1、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 的立方根是 0. 2、一个数 a 的立方根,用符号“3 a ” 表示,读作“ 三次根号 a” ,其中 a是被开方数, 3 是根指数;第十四章3、一般地,33 aa ;3a3 a ;3-a3a ;一次函数变量与函数: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如x、y),对于自变量(x)的每一个确定值,函数( y)都有唯独确定的值与它对应,这时,y 就是 x 的函数, 常量 :在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量;变量 :在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通常在表达时,等式左边的是函数,等式右边的是自变量;一次函数 : 如两个变量x、y 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b 为常数, k 0)的形式,就称 y 是 x 的一次函数( x 为自变量, y 是函数)正比例函数 y=kx+b (k 0)特例y=kx(k 0).是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像: 1、一次函数y=kx+b (k 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我们只要确定两个点,.再过这两个点作直线就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象,它也称为直线y=kx+b 直线 y=kx+b(k 0)可以看着由直线y=kx(k 0)上下平移b 个单位长度而得到当b>0 时,向上平移;当 b<0 时,向下平移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一、列表(一次函数只用列出两个点即可,其他函数一般需要列出5 个以上的点,所列点是自变量与其对应的函数值),二、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 相应函数的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的个点,一般画一次函数只用两点),三、连线(依次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1)、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所以画图象时只要先确定两点,再过这两点画一条直线就可以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2)、性质 :表达式k>0 正比例函数k<0 一次函数k<0 y=kxk 0 y=kx+bk 0 k>0 图象1图象是经过 1图象是经原点与第一、过 原 点 与 第函数 y 的值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 函数 y 的值随 x 的增大而减 小. 三 象 限 的 直二、四象限的性质线;直线;2函数 y 的值2函数y 的随 x 的增大而值随 x 的增大K<0 增大 . 而减小 .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k,b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y=kx+b k>0 b>0 b<0 2、函数表达式的确定:名师归纳总结 常用方法是待定系数法,一次函数y=kx+b 中含有两个待定系数k、b,依据待定系数法,第 6 页,共 9 页只要列出方程组即可. -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一次函数的应用:(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一次函数与 x 轴的交点坐标的横坐标的值;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可以 把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看作是两个一次函数,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那么它们的交点坐标 就是方程组的解;(2)、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可以借助函数图象解决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有关问题;第十五章 整式的乘除及因式分解1. 同底数幂的乘法:amanam n,(m,n 都是正整数),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2. 幂的乘方 : amnmn a,( m,n 都是正整数),即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3. 积的乘方 : ab nn na b ,( n 为正整数),即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4. 整式的乘法:( 1)单项式的乘法法就:一般地,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就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2)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就: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依据乘法安排律,用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可用下式表示:m a+b+c=ma+mb+mc a、b、c 都表示单项式 (3)多项式的乘法法就: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5. 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 : 平方差公式可以用语言表达为“ 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的差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即用字母表示为: a+b ab= a2b2;( 2)完全平方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可以用语言表达为“ 两个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第一数的平方加上(或减去)第一数与其次数乘积的2 倍,加上其次数的平方” ,即用字母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表示为: a+b2=a 2+2ab+b 2; ab2=a 22ab+b2;在乘法公式中,字母 a、 b 都具有广泛意义,它们既可以分别取详细的数,也可以取一个单项式、一个多项式或代数式 . 如3 x+y2 23 x+y 22× 3 x+y × 2+2 2 9x 2+6xy12x+y 24y+4,或者 3 x+y2 23 x 2+2× 3x y2+ y2 29x 2+6xy12x+y 24y+4. 前者是把 3x+y 看成是完全平方公式中的 a,2 看成是 b;后者是把 3x 看成是完全平方公式中的 a,y2 看成是 b. (3)添括号时, 假如括号前面是正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假如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变号;乘法公式的常见的恒等变形有:a 2+b 2 a+b 22ab a b 2+2ab. 利用上述的恒等变形,我们可以快速地解决有关看似与乘法公式无关的问题,并且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 6. 整式的除法:a ma na m n,(a 0,m,n 都是正整数,并且 m n ),即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1)a01 a0,任何不等于0 的数的 0 次幂都等于1. (2)单项式相除,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就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3)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像这样的式子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变形;3、公因式的定义:多项式ma+mb+mc, 它的各项都有一个公共的因式m,我们把因式m 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4、提公因式法:由 ma+b+c= ma+mb+mc, 可得 ma+mb+mc= ma+b+c ,ma+mb+mc 分解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其中一个因式是各项的公因式m,另一个因式 a+b+c 是 ma+mb+mc名师归纳总结 除以 m 所得的商,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a+b ab= a 2 b 2 反过来,就得第 8 页,共 9 页5、公式法:(1)平方差公式把整式乘法的平方差公式-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到 a 2 b 2= a+b ab ,即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 2)完全平方式定义:我们把形如a2+2ab+b 2 和 a2-2 ab+b2 这样的式子叫做完全平方式;(3)完全平方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可以把形如完全平方式的多项式因式分解;把整式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 a+b 2=a 2+2ab+b 2; ab 2=a 22ab+b 2 反过来,就得到a 2+2ab+b 2= a+b 2;a 22ab+b 2= ab 2;即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 2 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6、十字相乘法对于二次项系数为l 的二次三项式x2pxq ,查找满意: ab=q,a+b=p 的 a,b,如有,就x2pxqxaxb;0 ,查找满意:对于一般的二次三项式ax2bxc aa 2,c 1,c2,如有,就a 1a2a ,c 1c 2c ,a 1 c2a 2c 1b 的a ,12 axbxca 1xc 1a 2xc2.二次项、常数项分解坚直写,符号打算常数式,交叉相乘验中项,横向写出两因式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