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备注:课题加粗放大的是老师要求,其余为自选的;第一单元:四就运算课题含有两级运算混合运算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6/ 例 3 (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1、学问与技能:使同学进一步把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次序;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 让同学经受探究和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运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同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摸索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四就运算的运算次序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旁注教学难点四就运算的运算次序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 观看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引导同学观看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新授 就同学提出的问题,出示例 3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 冰雪天地” 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同学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汇报:老师依据同学的汇报进行板书;(1) 24+24+24÷ 2 (2)24× 2+24÷ 2 =24+24+12 =48+12 =48+12 =60(元)(元) =60(1)24÷ 2 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 2,前两个 24 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再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2)24× 2 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 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24÷ 2,再把三张门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次序是什么?同学总结运算次序;买 3 张成人票,付 100 元,应找回多少钱?三、巩固练习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P7/ 做一做 老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同学的关键语言进行学问的巩固;四、作业 课本练习一第 8-9 页:第 5-9 四就运算(二)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 冰雪 天地” 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1)24+24+24÷ 2 (2)24× 2+24÷ 2 板书=24+24+12 =48+12 设计 =48+12 =60(元) =60(元)运算次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其次单元:方向与位置(以下内容没有“ 确定位置” )课题方向与位置 1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18/ 例 1 与做一做1、学问与技能:通过详细的活动,熟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能依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能依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旁注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详细方向的精确描述;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忆一忆:(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同学指认地图上的方向,填充八个方位图;2、猜一猜: 看看哪位同学们猜得又快又准;(课件订正, 并回忆量角的操作方法;)师:“ 确认方向” 和“ 量角” 和我们的新课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位置与方向” ;(二)创设情形,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喜爱到大自然去参与户外运动吗?老师向你们举荐一种运动,叫定 向运动;(视频介绍)师:同学们喜爱这项运动吗?今日我们就到公园去参与定向越野赛;同学们预备 好了吗?我们要动身咯;1、出示公园定向越野赛的情境图,进入模拟的空间中,观看“ 公园定向运动图”;师讲解路线;(1)说一说:让同学说说以哪点为观测点?同学依据已有体会会说是以起点为观测点;1 号检查点在什么位置?1 号在东北方向(或者偏东方向);(课件订正,发觉东北方向不能精确表达某一点位置;)请同学认真观看摸索:有什名师归纳总结 么方法知道1 号点的精确方向?第 2 页,共 33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2)议一议:依据刚才的问题出示课件,问:从图中你能看出哪些信息?这些信息是否有助于我们确定1 号点的位置?(小组争论)同学汇报沟通,课件演示并说明在生活中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的,也就是夹角较小的方位;(3)练一练:西偏南 20 °(4)想一想:离起点东偏北 到 1 号点位置呢?生:仍要知道距离;30° 的方向上有山、建筑物等,怎样才能精确的找课件协作演示起点到1 号点是 1 千米;最终同学说出1 号点的准确位置;通过以上步骤,同学归纳出依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老师板书(方向距 离);(三)实践运用,巩固拓展 活动一:学问城堡 第一完成教科书第 18 页做一做;活动二:生活乐园 课件展现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运用;(四)本课小结,课外延长 请同学说说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成;通过同学自我小结,再次对本节课学问进行 整理,并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评判,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情感;课题方向与位置 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P19/ 例 2 1、学问与技能: 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同学知道如何依据方向和 距离,在图上标出物;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通过绘制平面图,培育同学的动手操作才能;在活动中,培育同学合作探 究的意识和才能;体的位置;教学重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决问题,使同学体会所学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同学学好数学的爱好和意识;依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教学难点依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旁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合作绘图、练习巩固 通过看图回答疑题,复习、巩固有关图上方向、角度、距离等学问,为下面自己 绘制平面图作预备;名师归纳总结 偏(1)停车场在广场的方向,距离大约是米;小红家在广场的第 3 页,共 33 页方向,距离大约是米;100 米;你能在图上标出地铁站(2)地铁站在广场东偏南45 度方向,距离广场-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的位置吗?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1、出示学校的录相或图片 问:学校中有哪些建筑?现在有一些数据,能依据这些数据将这些建筑物在平面图上标出来吗?出示数据: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 东 35 度方向 150 米处;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 东偏北 15 度方向 50 米处;150 米处;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 40 度方向 200 米处;活动角在校门的2、小组争论:你们准备怎么完成任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3、小组汇报完成平面图绘制的方案,老师进行梳理:( 1)绘制平面图的方法: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假如同学没有说道,老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准备怎样在图上表示出 例尺,和图上距离;150 米, 200 米和 50 米?从而帮忙同学确定比( 2)小组合作完成,可以怎样分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4、小组活动,绘制平面图;5、展现各组绘制的平面图,集体进行评议;( 1)评判绘制的正确性,假如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当怎样确定 位置;订正后沟通: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留意什么?怎样确定?老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 2)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小?小结: 1 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图的大小也不同;练习: 1、完成书上习题21 页3、4 题并订正;二、在纸上设计小区,并说明各个建建筑的位置;老师供应应同学一些建筑物的图片:如医院、学校、商店、银行、邮局、药店等 三、作业 课本练习三第 21页:第 3、4题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名师归纳总结 课题加法交换律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28/ 例 1(加法交换律)练习五有关习题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使同学经受探究加法交换律的过程,懂得并把握加法交换律,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的价值,进展应用意识;使同学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的过程中,初步进展同学的符号感,逐步提高归纳、推理的抽象思维才能;2、过程与方法:运用加法交换律的思想探究其他运算中的规律;教学重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同学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摸索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懂得并运用加法交换律;教学难点在同学已有学问体会的基础上引导同学归纳出加法交换律;第 4 页,共 33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教学过程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旁注一、情境,形成问题 1、谈话: 同学们喜爱运动吗?你最喜爱哪项体育运动?李叔叔是一个自行车旅行 爱好者,咱们一起去明白一下李叔叔的情形;1、出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情境图;认真观看这幅图,你从图上知道哪些信息?3、争论与摸索:(1)依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解决问题:李叔叔今日一共骑了多少千米?(3)独立列式运算;4、沟通、出现不同的列式:40+56=96(千米) 56+40=96 (千米)5、请同学观看两组算式,说说有什么发觉?板书: 40+56=56+40 在这组加法算式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板书:交换位置 和不变)6、提出猜想;在加法中是不是存在这么一个规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 置,和不变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二、猜想,形成结论 1、男女生猜想;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举更多的例子,符合猜想的 例子越多,猜想将被认为越牢靠;女生完成: 302476 96 237 男生完成: 763024 237 96 同学汇报发觉: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符合猜想; 2、小组内猜想;自己设计一 组式题验证,小组沟通结果,汇报结论;、事例验证;(查找身边的例子) 3 如:( 1)四( 2)班有男生 31 人,女生 25 人,全班有多少人? 31 252531 (2) 4× 22× 4沟通:从这些事例中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确定,但不作探究 4、加法交换律的表示方法; 对同学举出乘法交换律的例子只予以( 1)你能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表示我们猜想的这个规律吗?可以用符号、字母、文 字等等表示,试试看;( 2)观看不同的表示方法:等式中的符号表示什么;如: + = + 中,“ ”和“ ” 代表什么?(代表任意不同的数)+ = + 又表示什么呢? ( 3)小结:同学们想到的方法可真多!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一规律在数学中称为加法交换律(板书: 加法交换律) ,通常用字母表示:a+b=b+a;三、应用,巩固新知名师归纳总结 1、依据加法交换律填空;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 里填上运算符号;第 5 页,共 33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16516535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1013 214()() 80 5050 80 48 29+5248()+()()()()()( 1)自主练习;( 2)沟通: 第小题中有三个数,仍能利用加法交换律吗?对你有什么启示?(引导同学完善加法交换律: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3)最终一题:可以怎么填?表示什么?(引导同学用字母表示数进行抽象,渗 透符号化思想) 2、加法交换律的应用;( 1)争论:对加法验算时,我们用什么方法?你知道这是依据什么吗? 2 小结:我们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验算加法运算,就是应用 了加法交换律;四、总结,引申定律 1、师生共同回忆学习过程:这节课我们争论了什么问题?我们是怎样争论这个问题的?师生归纳争论问题的方法:质疑举例观看归纳验证应用; 2、质疑引申:学了今日这节课后,你仍有什么疑问吗?板书设计:加法的运算定律(1)李叔叔今日一共骑了多少千米?板书40+56=96(千米) 56+40=96 (千米)和)变这叫做加法交换设计 40+56=56+40 (同学举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不律; a+b=b+a 课题加法结合律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29/ 例 2(加法结合律)练习五有关习题懂得并把握加法结合律,并能运用加法交1、学问与技能:经受加法结合律的探究过程,换律、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领悟“ 形成问题一提出假设一验证假设一形成规律” 的 教学目标 思维方式,让同学在观看、归纳、概括中进展数学思维;2、过程与方法:敏捷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便运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运算中初步体会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价值,增强学习爱好;名师归纳总结 教学重点引导同学通过争论、运算、举例等活动发觉并总结出加法结合律;旁注第 6 页,共 33 页教学难点通过大量实例的验证引发对规律的熟识;教学过程-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一、情境引入形成问题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出示教材插图,让同学说说插图的意思,并把它编成一道应用题;2、出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李叔叔三天一共行了多少千米?3、自主列式运算;4、请同学介绍并展现不同的算法;(88+104)+96 88+ (104+96)=192+96 =88+200 =288(千米) =288 (千米)5、争论:每种方法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怎样?从这两个算式中你发觉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的想法;二、尝摸索究 构建模型 1、提出假设;( 1)小组争论并沟通:在加法中,除了交换律之外,依据这两个算式,你仍能发 现什么?( 2)师生沟通并板书初步的发觉;、验证假设; 2( 1)个别举例验证;女生完成(69172) 28 155 ( 145207)男生完成 69 ( 17228)(155145) 207 ( 2)自由举例验证;同学自由举例,小组沟通总结;( 3)查找生活实例;如:张老师上午到书店买书用去 27 元,又到文具店买圆珠笔用去 18 元;下午去 .(用两种方法解答,并找出这两个算式间 文具店买钢笔用去 12 元;他一共用去几元 的关系)(27+18)+12 = 27+ (18+12)( 4)小组争论并归纳;争论小结:每组算式两边都有三个加数,加数不一样;一边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另一边就是先把后两个数相 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等号左右两边的和相等 不变 ;转变运算的次序可以使运算简便;( 5)同学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结合律;名师归纳总结 达成一样后板书:a+b+c=a+b+c (导出规律的命名)第 7 页,共 33 页 3、形成规律;指导同学阅读课文第29 页,并齐读课题和内容;三、使用规律巩固新知 1、我能填得又快又对;-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a+b+c= +b+c +235+65=78+(235+ )(28+36)+64=28+( +64) 182+18+276+24= (182+ ) +( +24)( 1)独立完成习题,并说说分别运用了哪些加法运算律?(2)争论:四个数相加,结合律仍可以用吗?更多的数相加呢?(3)尝试归纳四个或四个以上的数相加时的结合律;律的,暂不争论)2、我能很快比较它们的大小;(假如显现要使用交换律、结合63+25+35 63+25+35 a+b 十 c a+b+c33+232+3768 33+232+3768 争论:怎样比较更快?我请谁帮忙?3、用简便方法运算下面各题;418+56+82 418+82+43918911 78 46 154 第一课时168 25032 85 154159 课题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时教学内容P34/ 例 1(乘法交换律)例 2(乘法结合律)1、学问与技能: 引导同学探究和懂得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培育同学依据详细情形,挑选算法的意识与才能,进展思维的敏捷性;使同学感受 教学目标 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思想探究其他运算中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运算中初步体会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价值,增强学习爱好;教学重点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思想探究其他运算中的方法;旁注教学难点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思想探究其他运算中的方法;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 观看主题图,依据条件提出问题;(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同学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引导同学观看主题图;依据同学提出的问题,适当板书;二、新授 引导同学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1)4× 25=100(人)25× 4=100(人)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你仍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老师依据同学的举例进行板书;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3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板书: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 同学汇报字母表示: a× b=b× a我们在原先的学习中用过乘法交换律吗?在验算乘法时,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就是用了乘法交换律;依据前面的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你们能试着自己学习乘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吗?老师巡察,适时指导;(2)(25× 5)× 2 25× (5× 2)=125× 2 =10× 25 =250 (桶) =250 (桶)小组合作学习;这组算式发觉了什么?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字母表示;三、巩固练习 P35/ 做一做 1、2 四、小结 同学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老师引导同学回忆整节课的学习要点;五、作业: P37/2 4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板书题25× 4=100(人)4× 25=100(人(25× 5)× 225× (5× 2)25× 4=4× 25=125× 2=10× 25 =250 (桶) =250 (桶)设计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25× 5)× 2=25× 5 × 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课这叫做乘法交换律;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a× b=b× aa × b × c=a× b × c乘法安排律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P36/ 例 3(乘法安排律)1、学问与技能: 经受乘法安排律的探究过程,懂得和把握乘法安排律;初步感受运用乘法安排律进行简算;通过让同学参与学问的形成过程,培育同学概括、分析、推理的才能,教学目标并渗透“ 从特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别” 的熟识事物的方法,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2、过程与方法:敏捷运用乘法安排律进行简便运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同学观赏到数学运算简洁美,体验“ 乘法安排律” 的价值所在,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和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3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教学重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安排律;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学难点懂得乘法安排律的意义;旁注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 25× 47 × 4 50× 26 × 4 2、口算;(1) (6 4 )× 5 6 × 5 4 × 5 (2) (8 12)× 4 8× 4 12 × 4 你发觉了什么?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我们观看了一幅主题图,有的同学仍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与了这次植树活动?二、新授1、小组争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老师引导同学用多种方法解答;同学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同学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1)(4+2)× 25 (2)4× 25+2× 25 =6× 25 =100+50 =150(人) =150(人)(1)4+2 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 就算出 25 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了;(2)4× 25 表示 25 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 25 表示 25 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浇树;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2、小组争论 : (1)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2)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3)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老师要依据同学的汇报,敏捷地进行引导,总结出要点;这两种解法不同,但结果是相同的,都是求参与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所以:(4 2)× 25 4 × 25 2 × 25 同样: 25 × ( 4 2) 25× 4 25× 2 你仍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同学举例;依据同学举例板书;到底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请同学验证;请同学用语言表述动身觉的规律;等号左边的算式都是表示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号右边的算式都是表示两个加数分别同一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左右两边相等 老师引导归纳总结一般规律,得出乘法安排律 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安排律;名师归纳总结 a+b × c=a× c+b× c 或 a× b+c=a × b+a× c 第 10 页,共 33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忙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安排律?简记为:和与一个数相乘 =积相加 三、巩固练习:P36/做一做 P38/5 在练习小结中,帮忙同学记忆乘法安排律;四、小结:同学汇报自己的收成;老师引导小结,相应完善板书;五、作业 P37/5 乘法安排律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与了这次植树活动?板书(1)(4+2)× 25(2)4× 25+2× 25=6× 25 =100+50 =150 (人) =150 (人)(4+2)× 25=4× 25+2× 25设计 (同学举例)a+b × c=a× c+b× c a× b+c=a × b+a× 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 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安排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课题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小数的产生和意义1、学问与技能: 使同学明白小数的产生,使同学懂得小数的意义,把握小数的运算单位及教学目标单位间的进率 2、过程与方法:培育同学的动手操作才能及观看力,培育同学的抽象概括才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教学重点过懂得和抽象小数的意义;旁注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教学程一、铺垫孕伏 填空 投影出示 10.1是 分之一; 厘米 = 0.7里有 个 0.1 ;210 个 0.1 是 ; 10 个 0.01 是 ;3 写成小数是 ;写成小数是 ;41 米= 分米 = 毫米;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同学们已经初步熟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3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2教学小数的产生1 引导同学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觉了什么?2 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题: 用整数表示结果 1000÷ 10= 100 ÷ 10= 10 ÷ 10= 1 ÷ 10= 3 总结:在测量和运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3教学小数的意义1 填写投影出示:在图中填出分数和小数;同学填完结果并订正启示同学:把 1 米平均分成 10 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 份呢?引导同学口述:1 分米是 10 分之 1 米,仍可写成 0.1 米? 板书:总结:分母是 10 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板书:一位小数 2 出示米尺教具这是把 1 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依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同学以小组方式争论,然后找同学回答,老师板书:3 问:把 1 米平均分成 1000 份,每份长是多少?同学在尺上找出 1 毫米,而后出示 投影 1 厘米的放大图引导同学从图中找出 1 毫米,并说明理由;启示同学明确:1 毫米提问:分母是 1000 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板书:三位小数 4 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把 1 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10 份、100 份、1000 份 这样的一示?引导同学答出可以用非常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这样的分数写成小数时,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什么叫小数?引导同学争论;师生共同概括:分母是 10、100、1000 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非常之几、百分之 几、千分之几 的数叫做小数; 投影出示 ;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完成“ 做一做”;5 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学习阅读教科书,学习小数的运算单位;出示 0.457 ,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分之一?三、巩固进展 1填表格: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3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2判定:10.40 里面有 4 个 0.01 ( )235 克=0.35 千克 3把小数改写成分数0.9 0.09 0.0359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成?五、独立作业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分母是10、100、 1000 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非常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的数叫做小数;设计小数的性质课时第一课时课题教学内容 把握小数性质的含义1、学问与技能: 把握小数的性质,明白其中的道理并能熟识到小数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具 体应用,会结合详细题目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 在验证大小的过程中应用旧学问解决新问题,从中感悟和学习一些数学学习中探究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 激发积极主动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渗透“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育动手操作才能以及观看、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才能;教学重点过把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旁注教学难点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教学程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老师第一板书三个“1” ,让同学判定是相等的,接着在其次个 1 后面添写上一个 0,在第三个 1 的后面添写上两个 0,板书写成: 1、 10、100,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你能想方法使它们相等吗?同学在老师的启示下,回答可以 添上长度单位“ 米、分米、厘米” 或“ 分米、厘米、毫米” 就相等了;板书写成:1 分米 10 厘米 100 毫米;二、探究新知 验证猜想 为了验证我们的这个结论,我们再来做一个试验;0.30 与 0.3 的大小 1 出示做一做:比较 师: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同学先应用结论猜一猜)2 师:想一下你用什么方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给同学独立摸索的时间,可 以进行小组争论合作,想的方法越 多越好,老师供应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一张数位次序表)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3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3 生 1: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A左图把 1 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B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C 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份数变了,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 小没变).3 0.30 ;)6 提示留意:性质中的“ 末尾” 跟一般说的“ 后面” 是不同的;7 判定练习;下面的数中,那些“0” 可以去掉?3.9 0.300 1.8000 500 102.020 60.06 5.780 0.0040 三、联系生活 敏捷运用 1老师结合板书内容讲解性质的运用;(1)依据小数的性质,当遇到小数末尾有“0” 的时侯,例如,0.30 ,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0.30 0.3 )化简下面各小数:0.40 1.850 2.900 0.50600 0.090 10.830 12.000 0.070 (2)师:有时依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 仍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例如: 0.3 0.30 ) 0 ,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比如:我们在商场里看到的 2 元=2.00 元, 2.5 元=2.50 元 出示:不转变数的大小,把 0.2 、4.08 、3 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怎样改写?让同学同桌两人谈论后答出;提示:把整数改写成小数形式,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 学校小卖部进了一批冷饮,你能帮忙设计一下价格标签吗?盐水棒冰每支 5 角 任凭 每支 1 元 5 角 可爱多每支 2 元 5 角 2 挑选题;(在正确答案下面的圈内涂上黑色)化简 102.020 的结果是()102.02 12.2 12.02 102.0200 要求同学回答:化简的依据是什么?名师归纳总结 3判定题;(打“ ” ,错的打“ × ”)第 14 页,共 33 页(1) 0.080 0.8 ()(2) 4.01 4.100 ()(3) 6 角 0.60 元()-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4) 3030.00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5)小数点后面添上“0” 或去掉“0” ,小数的大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