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物理必修第二,三章单元复习及其测试题.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高一物理必修其次、三章单元复习及其测试题 其次、三 章 归纳· 总结· 专题 一、单元学问网络 物体的运动:运动的描述:基本概念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位置的变化/想化的物理模型参考系:描述物体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一种理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s,矢量速度定义:vx(位置的变化率),单t位m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描述运动 速度与速率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的物理量加速度定义:av(速度的变化率),单t位:m/s2方向的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与速度关系不确定图像xt图像速度、速度的变化量与加速度的区分,判定运动方意义:表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应用:判定运动性质(匀速、变速、静止)向(正方向、负方向),比较运动快慢,确定位移或时间vt 图像等),判定运动性意义: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应用:确定某时刻的速度,求位移(面积质(静止、匀速、匀变速、非匀变速),判断运动方向(正方向、负方向),比较加速度大小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争论:1. 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特点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a 恒定,a 与v0共线运动规律: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基本公式vtv0at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xv0t1at22v2 tv22 ax0xxv02vtt2aT推论vv02vtvtv00)v1:v2:v3:vn1:n1 2:2vxv2 02v2 t2几个比例式(只适用于s 1:s2:s 3:sn1:n2sI:sII:s III:s N1:2NtI:tII:tIII:tN1:21 :3:NN1原理 打点计时器 使用 纸带分析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试验探究闪光照相原理照片分析xaT2,v/t2的应用二. 方法归纳总结1. 科学抽象物理模型思想 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争论具体问题时,为了争论的便利,抓住主要因素,忽 略次要因素,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抱负模型,把实际复杂的问题简化处理;如质点、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都是抽象了的抱负化的物理模型;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2. 数形结合思想本章的一大特点是同时用两种数学工具:公式法和图像法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把数学公式表达的函数关系与图像的物理意义及运动轨迹相结合的方法,动特点及其规律;3. 极限思想有助于更透彻地懂得物体的运在分析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和位移时,我们采纳无限取微逐步靠近的方法,即在物体 经过的某点后面取很小的一段位移,这段位移取得越小, 物体在该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就越小,在该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就能越精确地描述物体在该点的运动快慢情形;当位移足够小时 (或 时间足够短时) ,该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就等于物体经过该点时的瞬时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 内的位移就可以用 v-t 图线与 t 轴所围的面积来表示;4. 解题方法技巧(1)要养成画物体运动示意图或v-t 图像的习惯,特殊对较复杂的运动,画示意图或v-t图像可使运动过程直观,物理情形清晰,便于分析争论;(2)要留意分析争论对象的运动过程,搞清整个运动过程按运动性质的转换可分为哪几 个运动阶段,各个阶段遵循什么规律,各个阶段间存在什么联系;(3)由于本章公式较多,且各公式间又相互联系,因此,本章的题目常可一题多解;解 题时要思想开阔,联想比较,挑选最简捷的解题方案;本章解题方法主要有:a. 基本公式法 b. 推论公式法 c. 比例公式法 d. 图像法 e. 极值法 f. 逆向转换法 g. 巧选参考系法 5.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性解题 总结、归纳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以下几个特性,娴熟地把握,便于敏捷快捷便利地解题;(1)运动的截止性(2)运动的对称性(3)运动的可逆性 如物体以 10m/s 的初速度, 5m/s 2 的加速度沿光滑斜面上滑至最高点的匀减速运动可当成 0,加速度为 5m/s 2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于这两个运动是“ 可逆的” ;是初速度为(4)运动中物理量的矢量性;三. 专题归纳总结 1. 几个概念的区分与联系(1)时间与时刻的区分时间能表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时;对一些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表4s述,能够正确懂得;如:第4s 末、 4s 时、第 5s 初等均为时刻;4s 内( 0 到第 4s 末)、第(第 3s 末到 4s 末)、第 2s 至第 4s 内等均为时间;(2)位移和路程的区分与联系名师归纳总结 位移是在一段时间内,由物体起始时刻位置指向末时刻位置的有向线段;确定位移时, 不第 3 页,共 16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需考虑质点运动的具体路径,只确定初、末位置即可;路程是运动物体轨迹线的长度;确定路程时,需要考虑质点运动的具体路径;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一般情形下位移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3)速度和速率的区分与联系(详见第 4 节学问点 4、5)(4)速度、速度转变量、加速度的比较(详见第 2. 运动图像的懂得和应用6 节学问点 4、5)由于图像能更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依靠关系,因而在解题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主要是指 x-t 图像和 v-t 图像;x-t 图像:它表示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像上某点的切线斜率表示该时刻物体的速度;v-t 图像:它表示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线上某点的切线斜率表示该时刻物体的加速度; 某段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围成图形的面积值表示该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的大小; 外形一样的图线,在不同图像中所表示的物理规律不同,因此在应用时要特殊留意看清晰图像的纵、横轴所描述的是什么物理量(x-t 和 v-t 图像的区分详见第 5 节学问点 3);3.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基本分析方法在争论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要把握以下三点:第一,要娴熟把握以下四个公式:1 2 v t v 0 at, x v 0 t2 at,v 0 v t v 2t v 20 2 ax, x2 t这四个公式中, 前两个是基本公式,后两个是前两个的推论,也就是说在这四个公式中只有两个是独立的,解题时只要适当地挑选其中的两个即可;其次, 要分清运动过程是加速的仍是减速的;第三,要清晰这四个公式都是矢量式,求解问题时,第一要规定一个正方向,以它来确定其他各矢量的正负;一般挑选v 的方向为正;v 、tv、a、x 和 t;在这五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一般用五个物理量来描述,即个量中,只要知道三个量,就可以求解其他两个未知量,常叫“ 知三求二” ;4.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最常见的、最简洁的匀变速运动;运动过程中, 各物理量的变化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包含着丰富的比例关系,对不少有关直线运动的问题,特殊是挑选题、填空题,用比例关系求解,往往会使较复杂的解题过程变得简洁易求;当 t=0 时开头计时,以T 为时间单位,就v1:v2:v3:1:2:3:可由v tat直接导(1)1T 末、2T 末、3T 末 瞬时速度之比为出;(2)第一个 T 内,其次个T 内,第三个T 内 位移之比xI:xII:xIII:xn1:3:5:(2n1);即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的比等于连续奇数的比;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2:欢迎下载:22:32可由x1at2直接导出;(3)1T 内、2T 内、3T 内 位移之比x1:xx32 12(4)通过连续相同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t I : t II t: III : t: n 1 : 2 1 : 3 2 : : n n 1 说明:以上四个比例式只适用于初速度 v 0 0 的匀加速运动;对于做匀减速且速度一直减到零的运动,可等效看成反向的初速度 v0 0 的匀加速运动,也可用比例式;应用比例式时, 可从比例式中任意取出两个或一部分比例式进行应用,但比例式次序要对应,不能颠倒,比例式数值不能转变;如初速度 v 0 0 的匀加速运动中,第 2s 内和第 19s内位移比, 可从比例式中挑出:x 2 : x 19 3 : 37(3 和 37 可由通项 2n1 导出,当 n=2 和 n=19时代入求得);其他比例式用法与此相同;5.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重要推论(1)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定值,即x=aT (又称匀变速直线 2运动的判别式);进一步推论可得vxaTxxn12xnxn22xnxn32xnvtv0v0vt2T2T3 T(2)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和2;2( 3)某段位移内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vx与这段位移的初、末速度v 的关系为21v2 0v2 t;226. 纸带问题的争论(1)判定物体是否做匀变速运动因打点计时器每隔相同的时间T 打一个点,设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就相邻相等时间内物体位移差为xx2x1x3x2xnxn1aT2恒量;只要求出纸带上时间此结论反过来也成立,即要由纸带判定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间隔相等的连续相邻的点间的距离之差是否相等即可;(2)逐差法求加速度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依据上面的结论 x aT 2,可求得加速度 aT x2,但利用一个x 求得加速度,偶然误差太大,最好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有两个,一是求各段x 的平均值 x ,用 x 求加速度,二是对每个x 分别求加速度,再求各加速度的平均值,但这两种方法实质是相同的, 都达不到减小偶然误差的目的;缘由是运算中实际上只用了 x 和 x n 1 两个数据, 其他的全丢掉了;按逐差法处理数据求得的6a 的平均值就可防止上述情形;取纸带上测得的连续6 个相同时间 T 内的位移x1、x2、x,如下列图;就x4x13a 1T2,x5x23a2T2,x6x33a3T2所以aa1a2a3有效地减小了偶然误差,这种方法3x1x5Tx2x6x31x4T332323 T2x4x5x6x1x2x3由此看出x1、x9 T22、x6各个试验数据都得到了利用,称为逐差法;(3)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t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在一段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点2时刻的瞬时速度,可求得图中v1x12 Tx2v2x22Tx3,v3x32x4,T7. 追及和相遇问题两物体在同始终线上运动,往往涉及追及、 相遇或防止碰撞问题;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两物体是否同时到达空间某位置;分析这类问题先要仔细审题,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建立一幅物体运动关系的图景在头脑中;解答这类问题的方法有公式法、图像法、极值法、相对运动法等;但是,不论运用哪种方法,都是查找两物体间的位移关系和速度关系,然后列式求解;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基本思路:先分别对两物体进行争论,并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然后找出时间关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并列出相应的方程,最终解出结果,必要时仍要对结果进行争论;(1)追及问题追和被追的两物体的速度相等(同向运动) 是能追上或追不上、两者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速度大者减速(如匀减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小者(如匀速运动):a. 如两者速度相等时,但追者位移仍小于被追者位移,就永久追不上,此时两者间有最 小距离;b. 如两者速度相等时,两者的位移也相等,就恰能追上,这也是它们防止碰撞的临界条 件;c. 如两者位移相等时,追者的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就被追者仍有一次追上追者的 机会,其间速度相等时两者间的距离有一个较大值;速度小者加速(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大者(如匀速运动):a. 当两者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b. 当两者位移相等时,后者追上前者;(2)相遇问题 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头两物体的距离即相遇;【典型例题】例 1. 一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前4s的位移为1.6m,随后 4s 的位移为零,那么物体的加速度多大?(设物体做匀变速运动)解析: 设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题意知a 的方向沿斜面对下;解法一: (基本公式法)物体前xv0t1at224s 位移 1.6m,是减速运动,所以有:代入数据.16v041a422随后 4s 位移为零,就物体滑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为名师归纳总结 t4 s4s6 s4s 内的平均速度:第 7 页,共 16 页2所以初速度v 0ata6由、得物体的加速度为a.01 m/s 2解法二: (推论vv/t2法)物体 2s 末时的速度即前v 2v.1 6m/s.0 4m/s4物体 6s 末的速度为v 60,所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x=aT2av2tv60. 40m/s2.01 m/2 sa 保持不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由4解法三: (推论x=aT 法)由于整个过程 2得物体加速度大小为aTx.01.60m/s20. 1 m/s2242答案:1 m/s 2点评: 解法二、解法三明显地比解法一简洁,这是熟记推论带来的便利;例 2. 一质点由静止开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a ,经时间 t 后,由于受反向作用力,做加速度大小为 a 2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 t 时间恰好回到动身点,就两次的加速度大小之比 a 1a 2 =_ ;解析:解法一(图像法):画出质点的运动图像如下列图,设图中 A、B 两点对应的速率分别为 v 和 v 2,图中 C 点的横坐标为(t t);物体位移为 0,有面积关系:S OAC S CDB,就1 v 1 t t 1 v 2 t t2 2v 1 v 2由直线斜率关系 t t t1t t由以上两式可得 3所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1:a2v1:v1t:t1:3tt解法二(运动学公式法)设质点匀加速运动的位移为 x,t 秒末的速度为 v,由题意得:在第一个 t 时间内1 2x a 1t2v a 1 t在其次个 t 时间内,质点做初速度为 v= a1 、加速度大小为 a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再反向加速而回到动身点;故有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xvt1a2t2a1:a21:3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2联立上述三式得:答案: 1:3 点评:只要物体的运动符合题意的规律,就两个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必定满意a 1:a21:3;这一“ 神奇” 的结论,可用于快速求解某些问题或检验题目答案的正误;类似的运动过程,曾在上海高考题和全国高考题中连续应用;敏捷奇妙地运用速度图像,能形象表现物理规律,直观再现物理过程,鲜明表达各物理量间的依靠关系,可使复杂的问题简洁化,抽象问题形象化;例 3. 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 v ,如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 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头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 x,如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形中不相撞,就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A. s B. 2s C. 3s D. 4s解析:两车初速度相同, 加速度相同, 故刹车时间相等, 刹车位移也相等, 故前车停下时,后车开头刹车,运动过程如下列图;解法一: 设刹车时间为 t,就刹车位移1 2x v 0 t at2后车运动时间为 2t,其位移1 2x ' v 0 t x v 0 t v 0 t at2故刹车前两车相距至少为x'xxv0t,代入 x=v0t1at2,得又由于0v0at,所以v 0at2xat21at21at2xat222将v 0at再代入xv0 ,得 t可见 x=2x 解法二: 应用平均速度法求解,两车恰不相撞的条件是后车必需在前车刹车处开头刹车;而前车刹车后行驶距离为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xtvv0t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2在前车刹车过程中,后车匀速行驶至前车刹车处,xv0t2x解法三: 利用图像法分析;如下列图, 甲、乙两图线分别为前后两车的 积” 的数值来表示,就前车刹车时,两车间距v-t 图像,前车刹车以后, 两车的位移可由 “ 面 x 在数值上等于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阴影部分),图中Otv0 的面积为 x,就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x;答案: B 点评: 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形在分析时复杂一些,关键是明确两物体运动的区分与联系;例 4. 观看者站在列车第一节车厢前端一侧地面上,列车从静止开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第一节车厢通过他用了5s,列车全部通过他共用20s,这列车一共有几节车厢组成(车厢等长且不计车厢间距离)解析: 第一节车厢通过用t,第一节车厢长x1at2 1,前 n 节车厢通过nx1at2 2;列车22自静止开头运动,每节车厢通过的时间,即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可列比例求解;也可把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问题变为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问题求解;解 法 一 : 根 据 初 速 为 零 的 物 体 经 历 连 续 相 等 的 位 移 所 需 时 间 比 为 :1:21:32: 来求解;因 为 每 节 车 厢 长 度 相 等 , 所 以 当 每 节 车 厢 依 次 通 过 观 察 者 时 所 需 时 间 比 应 为 :1:21:32: ,由于第一节通过时间为1t,列车全部通过所用时间为t,列车全部通过所用时间为tt1t2tn32nn1 t1 121t1n205n,得 n=16;代入数据解法二: (变相邻相等位移为相邻相等时间,间位移比为 1:3:5: 来求解)利用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续相同时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由于第一节车厢通过观看者历时 5s,全部车厢通过观看者历时 20s,现在把总时间 20s 分为 4 等份,每份为 5s,由于第一个 5s 有一节车厢通过,所以其次个、第三个、第四个 5s内应分别有 3 节、 5 节、 7 节等长的车厢通过,即 20s 内有 16 节车厢通过,列车共有 16 节车厢;答案: 16 节点评: 解法一中利用了题目中比例关系条件,便于运算, 解法二就利用了更深层次的隐含条件,将该问题变换为相邻相等时间的问题使问题更为简化;所以我们在解物理题时肯定要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从而使问题简化;另外,在使用比例关系时,肯定要事先确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是不是零;例 5. 如下列图是某同学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从如干纸带中选中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他以每5 个打点取一个计数点,图上注明白他对各个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结果;(单位: cm)(I)为了验证小车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请进行以下运算,填入表内;(单位:cm)各位移差与平均值最多相差_cm,即各位移差与平均值最多相差_%;由此可得出结论: 小车在 _的位移之差在 _范畴内相等, 所以小车的运动是 _;( 2 ) 根 据 a x 13 T x2 n 3, 可 以 求 出 :a 1 x 43 T 2 x 1=_ m / s 2,a 2 x 53 T 2 x 2=_ m / s 2,a 3 x 63 T 2 x 3=_ m / s 2,所 以a 1 a 2 a 3a3 =_ m / s 2;解析:(1)x 2 x 1 .1 60 cm;x 3 x 2 1 . 55 cm,x 4 x 3 1 . 62 cm;x 5 x 4 1 . 53 cm;x 6 x 5 .1 61 cm;x 1 . 58 cm;各位移差与平均值最多相差 0.05cm,即各位移差与平均值最多相差 3.3%;由此可得出结论:小车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在误差答应范畴内相等,所以小车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名师归纳总结 (2)采纳逐差法,即a1x4x11.59 m/s2第 11 页,共 16 页3 T2-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a2ax5x2a.157m/s 2,a3优秀学习资料1欢迎下载m/s2x6x3. 59m/s23 T23 T2a1a23x4x5x6x1x2x31. 5839 T2【模拟试题】一、挑选题(每道题 4 分,共 40 分)1. 争论以下运动时,可以把运动物体看成质点的是()A. 做出色表演的花样滑冰运动员 B. 参与马拉松竞赛的运动员 C. 争论做自旋运动的电子 D. 钟表中转动着的齿轮 2. (20XX 年南京模拟)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列图,g 取10m/s 2,就()3s 小球静止,就小球在斜面上和水A. 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m/s B. 小球第一次反弹的初速度的大小为3m/s C. 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 D. 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m 3. 小球由静止开头沿斜面滑下,2s后进入水平面,又经平面上的位移大小之比为()C. 2:3 D. 3: 2 A. 1 ;2 B. 1:3 4. 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动身,沿同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它们的初速度大小不同,而加速度大小相同,就在运动过程中()A. 两物体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B. 两物体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C. 两物体的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D. 两物体的速度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名师归纳总结 5. 下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x-t 图像,以下说法正确选项()第 12 页,共 16 页A. 01t的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t2t3时间内做匀减速运动-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B. t13t2时间内物体静止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C. 0t时间内速度的方向都相同D. 整个过程中,物体运动的位移等于梯形的“ 面积”6. 以下各种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可能存在的是()A. 速度向东正在减小,加速度向西正在增大B. 速度向东正在增大,加速度向西正在增大C. 速度向东正在增大,加速度向西正在减小D. 速度向东正在减小,加速度向东正在增大7. 一个步行者以6.0m/s 的速率跑去追逐被红灯阻停的公共汽车,当他在距离公共汽车25m处时,绿灯亮了,车子以1. 0m/2 s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就()A. 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逐过程中人跑了36m B. 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人、车最近距离是7m C. 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逐过程中人跑了43m D. 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且车子开动后人和车相距越来越远8. 汽车正以 15m/s 的速度在平直大路上前进,突然发觉正前方距离 s 处有一辆自行车以 5m/s2的速度做与汽车同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刻刹车做加速度为 5 m / s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如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就 s 的大小为()A. 7.5m B. 10m C. 20m D. 22.5m 9. 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选项()A. 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B. 是加速度随时间匀称变化的运动C. 是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相等的运动D. 是速度的变化总是相等的运动10. 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头匀加速滑至底端,经受的时间为t,第 13 页,共 16 页就()A. 物体在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L/t B. 物体在t时的瞬时速度为2L2tC. 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的瞬时速度是2LtD. 物体从顶端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时间是2 t2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二、填空题(共30 分)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11. (6 分)如下列图为某一物体运动的位移图像,由图可知:04s 内速度是 _m/s,48s 内速度是 _m/s,810s 内速度是 _m/s,2s 内的位移是 _m,6s 内的位移是 _m,10s 内的位移是 _m,物体在10s 内最大速度是 _m/s;12. (6 分)如下列图,图中两条直线aba、b 分别是两辆赛车启动时的v-t 图像;通过运算两辆赛车的加速度大小aa=_,=_,比较而言 _(填 a 或 b)赛车启动性能好些;13. 甲、乙两物体在 t=0 时,从同一地点开头沿着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位移跟时间的关系分别是s110tm和s 24tt2m,就这两个物体在第_s 末的速度相同;在第_s 末再次相遇;14. (20XX 年郑州检测)“ 争论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试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下图所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8T=0.10s,其中1s=5.12cm,s25. 74cm,s36. 41cm,s47.05 cm,s57. 68 cm,s6.33cm,就在打F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m/s,加速度的大小是_m/s2(运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三、运算题(每道题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10 分,共 30 分)15. 从斜面上某一个位置,每隔0.1s 放下一个相同的小物体,在连续放下几个小物体后,对在斜面上运动的小物体摄下照片如下列图,测得 AB =15cm, BC =20cm,求:(1)小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多大?(2)拍照时物体A 的速度vA是多大?(3)物体 A 上面正在运动的物体最多可能仍有几个?16. 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3s 的匀速直线运动后,滑上一斜面,又经4s 速度减小为零,此时小球恰好滑到斜面顶端,小球全过程总的路程是 小和斜面的长度;4.0m,求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的大17. 在铁轨上有甲、乙两列车,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分别以v甲15 m/s、v乙40m/s的速度做同向匀速运动,当甲、乙距离为为0. 2m/s2;问乙车能否追上甲车?【试题答案】一、挑选1500m 时,乙车开头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1. B 2. ABC 3.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