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训练8.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第 1 讲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挑选题1右图所示成分可构成一个 A 食物链 B食物网 C生物圈 D生态系统解读: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题图中的植物是生产者,鸟和虫是消费者,细菌属于分解者;以上各种成分构成了群落,同时图中显示了该群落的无机环境,所以该图表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答案: D 2关于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下说法中正确选项 A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离不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食物网中包含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只有生产者依靠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能量只能用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解读: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离不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如生产者吸取无机物、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消费者与分解者利用氧气等;故 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用,热能可用于维护恒温动物的体温;答案: A A 项正确、 C 项错误;食物网中 B 项错误;光能能用于生产者的光合作3在沿海滩涂国家级自然爱护区内,高层芦苇茂盛,中、低层绿草如茵,大量的禽鸟 齐聚其中,水下仍分布着大量的文蛤、蟹、虾和鱼等;以下有关生态系统的表达,正确选项 A 芦苇、绿草属于生产者 B文蛤、蟹、虾和鱼都是其次养分级 C其生物群落只有垂直结构 D生态系统稳固性与信息传递无关解读: 文蛤、蟹属于分解者;生物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生态系统稳固性离不开信息传递;答案: A 4以下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表达,正确选项 A 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解读: 太阳光能是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答案: B 5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淌的图解,其中代表人的字母是 A a Bb Cc Dd 1 / 4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解读: 在生态系统中人是食物链的最高养分级,不会被其他生物捕食,而且食物来源有植物和动物,故 b 为人;答案: B 6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就稻田生态系统中 A 水稻害虫密度将下降 B能量流淌的养分级数削减 C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 D物种多样性上升解读: 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削减杂草对阳光的争夺,使水稻可以得到更多的光照,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答案: C 7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相关表达中正确选项 A 图中共含有 7 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 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养分级 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 D属于第三养分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解读: 题图中共含有 8 条食物链;甲虫和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是其次养分级;依据能量金字塔,在生态系统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生产者,即第一养分级;答案: D 8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不是固定不变的,以下不属于食物链发生变化的缘由的是 A 动物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食物的转变会引起食物链的转变 B动物食性的季节性会转变食物链 C自然界食物条件转变引起捕食者主要食物组成的变化 D光照引起生产者光合作用的变化解读: 动物 如蛙 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食物可能会发生变化,以捕食联系起来的食物链会随之转变;不同的季节由于主要食物不同,捕食者主要食物组成转变,食物链可能发生变化;生产者光合作用强弱不会转变食物链;答案: D 9密码改编 下面的图 关表达中正确选项 1 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以下有A 图 1 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其次养分级,属于一个种群B调查图 1 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标志重捕法C当丙刚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如图 2 中的曲线 X D如图 2 中的曲线 Y 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就 b 点对应的是图 3 中的t2时刻,此时可适当捕捉解读: 题图1 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一个养分级,而不是一个群群;调查图1 中的戊植物 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样方法,调查庚动物 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标志重捕法;当丙刚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一段时间内,由于食物充分,没有天敌养分级最高 ,数量变化如图2 中的2 / 4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曲线 X “J”型曲线 ;图 2 中 b 点K/2 对应的是图 当捕捉;答案: C 二、非挑选题3 中的 t1 时刻,种群数量增长率最大,可适10下图表示一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间的相互关系;图中各种类均生活在退潮后暴露出 的岩石上,其中海藻、藤壶、贻贝和海葵固着于岩石表面,海星、石鳖和石槭就在岩石表面来回爬动找寻食物;图中的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种类所占的比例 % ;1 此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养分级的种类是 的种类是 _;_;两者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2 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与对比地区相比,该处生物种类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其 中 _ 成 为 优 势 种 , 而 石 鳖 和 石 槭 数 量 大 为 减 少 , 其 原 因 是 _ ;解读: 1海藻和浮游植物处于第一养分级,依据食物链的箭头所指方向,可以找出海星、荔枝螺、海葵处于第三养分级;海星和荔枝螺都以藤壶、贻贝为食,两者构成竞争关系;同时海星也以荔枝螺为食,两者构成捕食关系;2海星主要以藤壶为食占 64%,除去全部海星后,藤壶大量繁衍,占据了岩石表面,使海藻不能生长,石鳖和石槭因失去食物而数量削减;而答案: 1海星、荔枝螺、海葵海星和荔枝螺少2 藤壶藤壶大量繁衍,占据了岩石表面,使海藻不能生长,石鳖和石槭因失去食物数量减3 / 4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4 - / 4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