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伽利略对话录看科学与宗教的关系.ppt
从伽利略对话录看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一、我从影片中看到的 一个世纪以来,人们习惯于将科学和宗教的关系理解为相互冲突的关系,并将科学发展的进程理解为科学不断对宗教挑战并战胜宗教的历史。科学的发展历程就是科学的观念不断战胜宗教观念的历程。现在,很多人认为知识和信仰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随着科学时代的到来,信仰应越来越多地被知识取代。二、理清概念何为科学?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至于规律,则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二、理清概念何为宗教?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至于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这种思想,所以谓之反思的,因为它以人生为对象。宗教也和人生有关系,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这就是我所说的宗教”。三、学术上关于二者关系的三大观点冲突论冲突论,也可以称为“对抗论”。它认为科学和宗教是相互对抗的,二者的关系是“零和”的关系,即一个是正数,一个是负数,两个加起来,得出的和永远是零。两者的关系是此消彼长,你进我退。典型代表有教父德尔图良,德尔图良曾断言“雅典与耶路撒冷,学园与教会有何相干?”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历史学家伯特兰罗素。罗素则撰写科学与宗教、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等著述解释基督教信仰的虚假性。两人构成了两个极端。德尔图良代表信仰至上的信徒的立场,罗素代表理性至上的一派科学家的态度。而二者都认同信仰与理性水火不容。三、学术上关于二者关系的三大观点无关论它认为两者互不相干,各司其职;二者属于不同的领域,一个是事实领域,另外一个是价值领域。科学讲究事实,追求事实里面隐藏的真理;宗教则接近道德,关注的是人生的价值。二者就像两个轨道上的车,永远不会相撞。三、学术上关于二者关系的三大观点相关论它认为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两者可以对话、合作,我们能够通过对话来避免它们之间的负面影响,增加正面影响。这样的对话往往能带来双赢。四、我的观点 某些方面无关,某些方面相关无关:在传统意义上,科学与宗教在目的、方法和观念上是相互对立的。A.科学的目的是追求知识真理,以达到对自然的控制和利用;宗教的目的是寻求生命与精神的终极意义与个人的责任感,以实现个人和人类的拯救。B.科学一般被认为是与经验事实有关的,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的知识体系;宗教则是对宇宙和人的本质、起源、目的和归宿等问题进行的主观设定。四、我的观点C.科学从可重复的公开资料出发,根据实验观察来制定和检验结论及其应用,具有连贯性、全面性和有效性的特点。科学资料被认为是独立于个别主体。相反,宗教似乎是主观的。宗教缺乏这种公认的材料、实验验证和评价标准,它具有“亲自介入”的特点,旨在改变个人生命,特别是通过介入更宽广的关注重心从自我中心论中解放出来。D.宗教宣称人是上帝创造的,科学宣称人是由低级生物逐步进化而来的;宗教否定现世的意义,号召人为了来世或天堂而努力,科学否定来世和天堂的存在,而聚焦于改造现实世界。宗教引导人们主义精神追求和灵魂的解救,科学旨在改善物质生活和帮助人们实现物欲的满足。四、我的观点但我看到的无关是宗教和科学或许在关心的主要方面是可以无关的。之前引用了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至于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这种思想,所以谓之反思的,因为它以人生为对象。宗教也和人生有关系,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这就是我所说的宗教”。科学家的任务是探索自然规律,而教会的职能是管理人们的灵魂四、我的观点但从历史上种种史料我们又可以看到它们是相关的在古代,科学和宗教是融为一体的。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是近代才产生的,人类早期的科学活动是以宗教活动的面目出现的。在原始宗教的漫长历史时期,人们相信自然本身就是神灵,将自然人格化并对其顶礼膜拜。因此,对自然的观察活动作为科学活动的萌芽一开始也是一种宗教活动。如古代宗教中的占星术对天象的观察成果有合理成分;依据季节的变化和月亮的盈亏规定的宗教节期,为天文历法的形成做出了贡献;一些宗教戒规如洁净食品、沐浴身体和禁止近亲结婚等实质上体现的是人们掌握的生物和医学方面初级的科学知识。四、我的观点中世纪以后的一段时期,形态日益完备的宗教与不太发达的科学仍然和谐地统一在一起。这种统一是以对自然的共同关注为契合点的。其中,宗教处于支配地位,科学为宗教服务。自近代以来,科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在一开始离不开教会的支持。如教会兴办了世界上最早的大学。欧洲最古老的科学院林瑟学院是罗马教会于1603 年创办的,它是世界上第一所科学院。伽俐略曾在此工作过。当然后来天主教会对向传统信仰提出挑战的科学成果大力讨伐,禁锢思想自由,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教会曾努力培育科学萌芽的史实。四、我的观点20 世纪30 年代末,默顿从社会学的角度对17 世纪英国科学和宗教、经济以及其他社会建制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他得出的结论是:科学的稳步连续发展只发生于一定的社会中,这类社会为科学的发展既提供文化条件,也提供物质条件。在他看来,17 世纪的英国社会是这样一个社会:清教伦理连同培根功利主义原则为科学发展构造了适宜的文化氛围,而当时英国经济、军事的发展则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他认为清教伦理与”科学作为一种职业“具有”某些明显可取的质“的吻合性,并以此来说明科学与宗教的一体性。默顿的研究提示了科学史研究的一种新方向:科学史家将探讨”大文化“如何影响科学发展的问题。而宗教无疑是这一大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所以,总之,宗教是科学的萌芽,为科学的发展提供动力四、我的观点宗教的发展也离不开科学爱因斯坦在谈及科学对于宗教的意义时,把宗教看作目的,把科学看作手段。手段对于目的是必要的,当目的一定时,手段本身就成了目的。他说:”虽然宗教可以决定目标,但是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它已从科学那里学到何种手段会促成它所建立的目标的实现。”随着科学这一手段的发展,作为目的的宗教也不断地净化与提升自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宗教必然会对自己的教义做出调整,宗教组织也会为自己找到更好的社会位置,把促进人类向善作为自己的意志。所以,总之,科学为宗教提供了完善自身的途径四、我的观点科学和宗教的和谐统一突出地表现在科学家信教。在现代的科学家中,很多都有宗教信仰,这并没有妨碍他们认识自然的真知。“在我看来,一个受到宗教启发的人已经在最大限度内把他自己从自私的欲望中解放出来,而全神贯注于那些具有超个人的价值而为他所坚持的思想、感情和抱负之中。”“我不能想象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会没有这种深沉的信念。”“我认为重要的在于这个超越个人的内容的力量,以及对它超越一切的深远意义的信念的深度,而不在于是否曾试图把该内容与一个神圣的存在联系在一起。”四、我的观点在爱因斯坦那里,科学只能由那些满怀追求真理和知识热望的人创造出来,而这种感情又来源于宗教领域。爱因斯坦认为,宗教的力量在于它给人提供的信念,为科学家的研究提供的精神支持,而不在于是否与一个神圣的存在联系在一起。正因为这样,有宗教信仰的科学家往往能做出巨大的成就。四、我的观点 综上所述,我认为,科学与宗教各为其主,在某些方面也有相交之处。总之,它们是可以和平共处的。他们的去向应该是各取所需,而不是相互矛盾。而现代关于科学和宗教的争论,正如美国宗教学者伊安巴伯所言,在当代对大多数人来说,宗教信仰所遇到的挑战并非来自于科学与宗教的竞争冲突,而是来自于认为科学是通向知识宝库的唯一途径这种假设。谢谢!个人观点 欢迎交流如有雷同 实属巧合13307090167 社会科学试验班 陆奕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