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技术的实例分析.doc
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技术的实例分析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方法的实例应用研究,在具体和可操作的层面上,为古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实例,从而在实践中能够较全面的应用城市古建筑保护与更新的基本方法,更好的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关键词:古建筑;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基本方法1、历史建筑的分类1.1文物建筑文物建筑是指尚未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经市人民政府审定并公布的各类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文物建筑首先是文物,其次才是建筑,其保护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必须遵从不改变原状的原则。1.2文物保护单位我国的文物保护法规定:革命遗址、纪念性建筑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文物,应当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分别确定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这实际上是将一切不可移动或不应当移动而需要原地保存的文物统称为“文物保护单位”。1.3一般历史建筑 不同于文物建筑或文物保护单位,一般历史建筑并不强调重要历史意义。这类建筑物、构筑物数量较多,是历史街区的主体。2、城市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方法及适用性2.1历史建筑的修缮与更新针对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建筑,主要的方法是“修旧如旧”,最大限度的保存历史的原真性,但是对于这类建筑的保护应该是动态的,应该适当赋予建筑新的功能,使其能够被合理的利用。例如重庆湖广会馆的修缮,会馆在重庆明清的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在社会生活、文化方面都对重庆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重庆湖广会馆见证了历史上“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史,反映了明清时期重庆社会、经济发展的盛况及兴衰变化,是研究重庆城市发展史的重要史料,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图1)(图2)。图1修复前的湖广会馆 图2修复后的湖广会馆湖广会馆衰落后,大多都改为它用,或作为工厂、或作为仓库(禹王宫),或为居民居住(齐安公所)使用,使用者对建筑内部进行了大量的改建、加建,严重地破坏了原有的建筑形式。保护工作者通过对湖广会馆院落空间的清理以及对禹王宫、齐安公所内部空间的恢复,使湖广会馆建筑原有的山地院落空间和内部空间特色显露出来,恢复了湖广会馆本体的真实(图3)。图3 恢复齐安公所原有院落、天井 而针对历史街区中历史建筑的修缮与更新,其立面造型以修缮为主,内部空间保持建筑原有的格局,为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可以增加相应的设备,例如照明设备、供水设备、采暖设备等等。2.2历史建筑的迁建保护在特殊情况之下,对一些历史建筑的原址保护已是举步唯艰。在文物保护准则的许可下对某些历史建筑采取异地迁建的方式,能够有效的保护历史建筑,避免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源因现代化建设而消亡。需要说明的是,异地搬迁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对历史建筑保护的一种方法。因为历史建筑所依托的历史环境同样是历史建筑保护“真实性原则”的一部分,因此采取异地搬迁的方式,要求选择和原来基地情况相似的地理环境作为新的建筑基址,才能尽量减小历史信息的缺失。例如由于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三峡库区蓄水使得很多历史遗迹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为此三峡沿岸的一些文物古迹进行了异地迁建。其中以张飞庙为代表。设计最大限度的保留历史信息,尽量将老建筑的构件移植到新的建筑上去。毕竟这是一项几乎全部重建的建筑,历史建筑的移植再生也不同于法定的文物建筑的修复或是搬迁,必须原真性地恢复其旧貌。并且大量使用木材在经济性上也有很大的困难,同时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在测绘的历史建筑中,设计师对其构件(包括梁架、装饰构件、门窗等)进行了详细的编号,然后再进行搬迁,新建的建筑用现代的建筑材料仿历史建筑构件,可能使两种体系的尺度相当,再将编号搬迁的原建筑的构件贴在新建筑的结构之上。这样做不仅在最大程度上使用了原来建筑的构件,延续了原历史建筑的信息,同时新的结构材料在保温隔热、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防火等上也优于完全采用传统木结构形式,给历史建筑注入了时代气息。2.3历史建筑的整饬与改造针对历史街区内部分现代建筑,采用外部整饬,内部改造等措施。使其与历史街区风貌协调,并容纳新的功能。历史街区中大部分与历史风貌无冲突的一般建筑其立面采用现代材料,结构多为砖混或框架体系。与传统建筑相比,这部分建筑设施完善、结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这部分建筑的高度一般在二到四层,尺度适宜,如果仔细分析还是可以找到和传统建筑可对话关系。在建筑更新的过程中,如果将这部分建筑全部拆除重建势必会造成巨大的浪费。更重要的是破坏历史街区的整体环境。从建筑使用价值角度来说。这部分建筑多数建成时间短,结构稳定,它们的出现对街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已有资源,可以对其进行改造。从街区居民的情感上来说,这些建筑多是由自己主持建造的,如果仅由于建筑风格等问题就要进行拆除,无论在情感上还是经济上都无法使他们接受。因此,可以对这部分建筑进行改善更新,在避免浪费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具体来说,可以对建筑进行外部整修,内部改造,简化结构的更新。2.3.1对建筑外部空间整修对建筑外部空间进行整修在体量和高度上,拆除增建部分,还原历史建筑的本来面貌。在立面上,依据街区内现有的传统建筑特点恢复其立面。在立面恢复时,依据具体情况,又有拆建、贴建、加建三种情况。拆建就是将原有立面拆除,在原结构的基础上重新修建建筑立面。贴建即保持原有立面不变,紧贴其表面重新修建建筑立面。加建和贴建情况类似,不同的是新的建筑立面与原来的立面之间留有空隙,可以作为过廊使用,有的临街建筑也利用这个空间摆放货物,增大经营面积。2.3.2对建筑内部空间改造运用现代材料和空间处理手法创造出满足现代生活需要的内部空间。在历史建筑改造中常用的有两种不同方法。一种是利用轻质隔断将空间进行重新分割。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使用。例如,在原有结构许可的范围内增加轻质隔墙或夹墙,将一间店面分割开来租赁或将店铺分割为前后两部分便于使用。另一种方法是添加夹层,增加空间层次。.对历史建筑结构进行简化在建筑更新设计时经常采用钢筋混凝土代替原来的木材。首先,完全按照古代木构建筑的材料和技术建造固然很好,但这种做法必然会带来对木材过量的采伐,在日益强调环境保护的今天,这种做法己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所以选择其它建材是势在必行的。其次,和木材相比钢筋混凝土材料有防腐、防火、防蛀虫、抗震和节省后期维修费等优点。而且众所周知混凝土有很好的可塑性,可以做出各种形状的构件,在历史建筑内部空间更新中被大量使用。通过对建筑内部空间的改造,最大限度的满足新功能的使用要求;对建筑的外部空间的整修,延续了历史信息,使人们感受到了城市特色,街区的历史。2.4历史建筑的结构更新与功能拓展2.4.1历史建筑的结构更新改造结构体系改造根据旧结构体系的情况不同,可将更新改造分为两类:、以原有结构为主,进行简单和必要的维修,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造,除了改造部分,很少增加新的承重结构构件。如某纪念馆(图4)加固设计,因为这栋建筑为历史风貌建筑,加固工程的基本原则:安全和经济。对结构纵向和横向墙体进行加固,为保持风貌建筑的外观,在建筑内部采取加固措施:板底、梁底、墙内表面。针对柱、梁、板混凝土碳化、碱酥、裂缝,钢筋锈蚀进行清锈补强。同时采用高强钢绞线和聚合物砂浆加固梁、柱、楼板和砖墙。 图4 某纪念馆图 、旧结构老化,破损严重,或者是旧的结构体系远远无法满足新的功能要求。更换新的结构体系。历史建筑有着自身独特的外部特征,风格、造型、材料、尺度、色彩等。但老建筑的材料日久老化,或内部空间不符合新功能的要求,需要作相应的更新。由于其外部风貌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在更新时就必须保留其外部特征,根据原有的面貌进行必要的复原式修复,忠于旧有形态、原始建筑风貌。当然,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更新也包含建筑的外部环境。建筑的外部环境不仅是建筑物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对建筑外部环境的进行更新与改善,才能很好的体现历史建筑的多方面的价值,同时创造良好的城市空间景观,营造出文化氛围,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改善建筑外部环境应当首先要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对已污染环境进行整治和处理。其次改善原有环境的交通系统,组织好各种人流、车流,形成良好的道路交通组织。同时要细致考虑人们的室外行为的特征,合理安排室外公共设施。另外还可以通过城市设计,突出环境的历史特色和场所精神,加强可识别性。2.4.2历史建筑的功能拓展(1) 中庭的利用 当历史建筑结构比较稳定,开间和进深比较大,或者是围合性庭院建筑群,可加建中庭来再利用。将老的庭院建筑更新为中庭建筑或将进深很大的老建筑物中间挖空成中庭。加建中庭可以改善某些老建筑的内部空间布局,提供合适进深的周边空间,改善自然采光,减少能耗,同时满足交通、景观等多方面的需要,创造出现代、良好的公共空间,成为整个建筑的活跃元。某文化艺术中心是一座大型文化综合体,主要内容包括: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科技馆四大功能。由部分厂房建筑改造而成。(图6)某厂区1、2号厂房净高大部为10.1 m,局部高11.6 m和16.6 m,两座厂房长宽均为199 m×151 m ,建筑质量良好,跨度大(柱距大都为18 m×18 m),内部空间空旷,主体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柱,屋面网架结构,适合文化设施大空间的组织利用和外部建筑形象的重新塑造,改造建设的经济价值高。原单层厂房空间净高大部为10.1 m,加一层后可满足绝大多数使用功能要求,部分层高要求较高的,可充分利用网架空间高度或局部下挖地面即可满足使用要求。各功能用房根据不同的采光通风要求合理布局;拆除原实墙,营造流动的空间感;增设内庭院或玻璃中庭。(图7)其中中庭空间的设置提高了建筑的整体形象,整合了人在建筑之中的流线,提供给人们一个良好的交流休闲场所,增添了室内公共空间的活跃气氛和动感效果,使建筑内外空间的过渡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空间的渐近感,所呈现的融合、渗透、动态的空间形式建筑带来异常生动的空间效果。人们在中庭中或驻足攀谈、闲坐休息,或站在露台上俯瞰大厅夜晚,这里灯火通明,宛如一个发光体,透过玻璃幕墙能看到大厅内的各种公共活动,室内的气氛感染着附近的室外广场。建筑中介空间的魅力就在于此,它不仅具有人的行为、活动的公共性,也在于与城市环境的完美融合。 图6原厂房内景图7 改造后的中庭(2)增加夹层许多历史建筑层高较大,如某些旧式的办公楼和公寓别墅等。加建夹层,可以利用原有层高增加使用面积,同时降低层高减少了空调、照明等费用。局部夹层也使室内空间的高度富有变化,局部的高敞空间可以成为公共交往空间或景观中心等,从而形成多层次的空间效果。在中庭的利用中提到的某文化艺术中心工程中也有大量采用夹层做法,这里就不复述了。(3)局部加层 可以增加更多的使用面积,以满足更多新的功能要求。但是加层对老建筑的现状要求较高,老建筑必须有良好的结构状况,满足加层的条件。根据不同结构条件,加层可利用原有结构体系加层和另建新结构体系承托加层。3、结 语综上所述,我在文中结合近年来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一些成功案例,论述了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基本方法。这些案例对于各种基本方法来说均有一定的代表性,且相关的更详细资料也较好获得,权当是抛砖引玉,希望建筑师在工作实践中对这些基本方法应用能够较全面的理解,同时能够注重考察实例,准确应用,更好的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1 吴良铺 吴良墉城市研究论文集迎接新世纪的来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6版2 陈志华 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 3 温泉 重庆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与开发模式探索 重庆大学博士论文4 张旖旎 历史文化街区内建筑更新设计方法的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