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糖尿病认识知识讲座.ppt

    • 资源ID:58147633       资源大小:2.94MB        全文页数:5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糖尿病认识知识讲座.ppt

    糖尿病认识知识讲座本次课程内容简介本次课程内容简介正确认识糖尿病正确认识糖尿病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检查,诊断及分型糖尿病的检查,诊断及分型123糖尿病治疗的综合管理糖尿病治疗的综合管理什么是血糖?什么是血糖?血糖是血液中的葡萄糖,简称血糖正常人空腹时血糖一般在3.96.1mmol/L之间,餐后2小时不超过7.8mmol/L陈文彬,潘祥林,主编.诊断学(第7版),P378.血糖的来源和去向血糖的来源和去向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CO2+H2O+能量氧化分解肝糖原合成脂肪、某些氨基酸等转变8.8mmol/L尿糖血糖4.46.6mmol/L胰岛素是胰岛细胞分泌的一种降血糖的肽类激素,是体内唯一的降糖激素,正常情况下:胰岛素血糖始终保持血糖的动态平衡始终保持血糖的动态平衡胰岛素和血糖的关系胰岛素和血糖的关系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下降正常人的胰岛素分泌正常人的胰岛素分泌胰岛素(mu/L)802508162408864时钟时间(小时)进餐葡萄糖(mmol/L)餐时胰岛素葡萄糖基础胰岛素Duckworth WC.Endocrine Rev 1988;9:319-45.基础胰岛素分泌的生理意义基础胰岛素分泌的生理意义陈家伦主编.临床内分泌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8月;1062.抑制肝糖的产生和释放入血,使人体在基础非进餐状态的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4:0025507516:0020:00 24:004:00胰岛素水平 U/ml 8:0012:008:00时间基础胰岛素生理性胰岛素分泌餐时胰岛素的分泌呈双时相餐时胰岛素的分泌呈双时相许曼音主编.糖尿病学(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4-5.第一时相:快速分泌相细胞接受葡萄糖刺激,在分钟的潜伏期后,出现快速分泌峰,持续5-10分钟后下降第二时相:延迟分泌相快速分泌相后出现的缓慢但持久的分泌峰,位于刺激后30分钟左右0204060801000306090第一时相第二时相时间(分钟)血浆胰岛素 mU/L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胰岛素的分泌双时相胰岛素分泌的生理意义双时相胰岛素分泌的生理意义早相(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的生理意义晚相(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意义持续高糖负荷下出现的第2个分泌高峰晚相分泌依赖于血糖水平升降潘长玉主译.Joslin糖尿病学(第1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5月;114-48.餐后血糖升高幅度 血糖升高持续时间()后期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存在缺陷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存在缺陷PolonskyKS,etal.NEnglJMed.1996;334:777-83.4003002001005006am10am2pm6pm10pm6am2am时间餐时胰岛素基础胰岛素健康对照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速率(pmol/min)本次课程内容简介本次课程内容简介正确认识糖尿病正确认识糖尿病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检查,诊断及分型糖尿病的检查,诊断及分型123糖尿病治疗的综合管理糖尿病治疗的综合管理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作用缺陷或二者同时存在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作用缺陷或二者同时存在遗传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共共同同作作用用高糖升高高糖升高为特征为特征各种器官各种器官并发症并发症慢性慢性全身性全身性代谢疾病代谢疾病IDFDiabetesAltas,4thedition.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2009什么是糖尿病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常用检测指标糖尿病常用检测指标徐曼音主编.糖尿病学(第2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5月;44-55.常用检测项目检测意义1.血糖 了解点血糖水平 2.HbA1c 反映2-3个月体内平均血糖水平 3.OGTT 诊断糖尿病或IGR4.尿糖测定 可间接反映血糖水平5.血尿酮体测定 诊断DKA和酮症 6.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筛查7.血浆胰岛素/C肽测定 判断胰岛细胞功能8.胰岛自身抗体(ICA/IAA/GAD)辅助判断分型9.血生化、血脂等 综合评价自我血糖监测(SMBG)监测时间点适用范围餐前血糖血糖水平很高,或有低血糖风险时(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HbA1C仍不能达标者;需要了解饮食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者睡前血糖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晚餐前注射胰岛素者夜间血糖胰岛素治疗已接近达标,但空腹血糖仍高者;或疑有夜间低血糖者其他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监测血糖;剧烈运动前后宜监测血糖动态血糖监测(CGMS)可提供血糖波动幅度和漂移情况,能更好指导临床治疗自我血糖监测和动态血糖监测自我血糖监测和动态血糖监测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两点法空腹810小时于晨79点间口服溶于300ml的75克无水葡萄糖粉,5分钟内饮完,在前臂的采血时间如下:意义诊断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状态注意事项血标本尽早送检前3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停用可能影响OGTT的药物如避孕药、利尿剂或苯妥英钠等37天试验中不喝茶、咖啡,不吸烟,不剧烈运动时间0min30min60min120min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长期控制血糖最 重要的评估指标 指导临床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反映近23月机体内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值46%,达标值7%治疗之初至少每3个月检测一次;治疗达标后可每6个月检查一次多数通过静脉血糖测得,检测时间无限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无法测血糖时可采用进行自我监测对发现低血糖没有帮助控制目标:阴性肾糖阈增高(如老年人)或降低(妊娠)时,没有意义尿糖尿糖作为血糖监测的补充尿酮体尿酮体迟家敏主编.实用糖尿病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3月.尿酮体阳性血糖测定饥饿性酮体:人体在饥饿情况下由体内脂肪大量分解而产生明显升高降低/正常鉴别方法有助于早期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尽快治疗糖尿病性酮体:由于患者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和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过多造成酮体在体内堆积;病情多危急方法*正常人微量白蛋白尿显性白蛋白尿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mg)需留取24小时尿液,并注意标本保存3030300300尿白蛋白排泄率(g/min)选取过夜尿/4或8小时尿液2020200200尿白蛋白/肌酐(g/mg)可留取任意时点尿,但国际推荐晨尿3030300300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 检测方法和结果意义 临床意义 有助于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评价DN干预治疗的效果,也可作为流行病学的评价指标*检查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泌尿系感染、急性血压升高、短期高血糖等影响因素迟家敏主编.实用糖尿病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3月.血浆胰岛素和血浆胰岛素和C肽测定肽测定廖二元等主编.内分泌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6月.图:胰岛素释放试验中正常人、T1DM与T2DM肥胖者人血浆胰岛素浓度对比0 15 30 45 6090120150180min50100150200250口服100g葡萄糖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胰岛素浓度(u/ml)2型糖尿病肥胖者正常人1型糖尿病时间胰岛相关胰岛相关自身自身抗体测定抗体测定迟家敏主编.实用糖尿病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3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应进一步明确是否合并高血压、高血脂、肥胖以及其他代谢紊乱,有无糖尿病引起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定期复查便于及时监测并发症的出现:尿常规、微量白蛋白 检查视力及眼底 足背动脉搏动及神经病变 血脂、肝肾功能 测量血压、体重 心电图其他检测项目及意义其他检测项目及意义有糖尿病家族史有糖尿病家族史超重、肥胖超重、肥胖静坐的生活方式静坐的生活方式年龄年龄4040岁岁有巨大儿生产史或有巨大儿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还包括:患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多囊卵巢综合征;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有糖调节受损史有糖调节受损史 哪些人容易患上糖尿病哪些人容易患上糖尿病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多尿多尿多饮多饮多食多食体重下降体重下降糖尿病的典型表现:三多一少糖尿病的典型表现:三多一少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科普版),P17 常见的不典型表现常见的不典型表现视物模糊视物模糊皮肤瘙痒皮肤瘙痒还包括:反复生疖长痈,皮肤损伤或手术后伤口不愈合;男性不明原因性功能减退、勃起功能障碍(阳痿);过早发生高血压、冠心病或脑卒中;下肢麻木、烧灼感;尿中有蛋白(微量或明显蛋白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科普版),P18出现以下症状也要警惕糖尿病:糖代谢分类静脉血浆葡萄糖(mmol/L)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2h血(2hPPG)正常血糖(NGR)6.17.8空腹血糖受损(IFG)6.17.07.8糖耐量减低(IGT)7.07.811.1糖尿病(DM)7.011.1糖代谢状态分类糖代谢状态分类(WHO1999)IFG和IGT统称为糖调节受损(IGR,即糖尿病前期)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诊断标准静脉血浆葡萄糖(mmol/L)糖尿病症状(高血糖所导致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加随机血糖(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或11.1空腹血糖(空腹状态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或7.0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明确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WHO1999)*糖负荷是指OGTT试验即以75克无水葡萄糖为负荷量,溶于水内口服;儿童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与成人一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糖尿病分型糖尿病分型(WHO1999)临床分型机制/特点1型糖尿病T淋巴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遗传为基础、环境为诱因,诱发胰岛细胞自身免疫反应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和消失,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肥胖、不健康生活方式共同作用能量摄入与消耗之间失去平衡所引起的胰岛细胞功能缺陷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或相对减少)或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在机体内调控葡萄糖代谢的能力下降,或两者共同存在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间被诊断的糖尿病,不包括妊娠前已经被诊断的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病因学相对明确的一些高血糖状态胰岛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胰腺外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药物或化学品所致感染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其他糖尿病相关遗传综合征1型与型与2型糖尿病的鉴别要点型糖尿病的鉴别要点刘新民主编.实用内分泌学(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年;1254.特点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年龄多30岁,高峰12-14岁多40岁,高峰60-65岁起病体重正常或消瘦60%80%超重或肥胖起病情况多数起病急,症状典型起病缓,可长时间无自觉症状多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急性代谢紊乱并发症酮症倾向大,易发生酮症酸中毒酮症倾向小,50岁以上易发生高渗性高血糖状态胰岛素/C肽低下或缺乏早期正常或升高,但一相分泌缺失,晚期低下或缺乏;释放峰值延迟抗体ICA、GAD、ICA512阳性ICA、GAD、ICA512阴性治疗依赖胰岛素治疗饮食+运动+OAD也需胰岛素LADA与与2型糖尿病的鉴别要点型糖尿病的鉴别要点徐曼音主编.糖尿病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2月第2版;116-7.胰岛细胞功能减退比2型快,但至少半年不依赖胰岛素治疗;ICA、GAD抗体阳性治疗:如起病时代谢状态良好,可考虑使用除磺脲类外的其他降糖药,否则需尽早使用胰岛素胰岛细胞功能减退缓慢,常5-10年ICA、GAD抗体阴性治疗:饮食+运动+OAD,也需胰岛素发病年龄相似,多45岁左右可伴肥胖起病缓慢,早期通常多无自觉症状均存在胰岛素抵抗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率早期都很低慢性并发症如眼、肾及大血管并发症亦无明显差异2型LADA相同点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糖尿病合并妊娠:在糖尿病诊断之后妊娠者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行OGTT试验,满足以下2个时点即可诊断:空腹血糖5.3mmol/L1h血糖10mmol/L2h血糖8.6mmol/L3h血糖7.8mmol/L老年糖尿病的特点老年糖尿病的特点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本次课程内容简介本次课程内容简介正确认识糖尿病正确认识糖尿病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检查、诊断及分型糖尿病的检查、诊断及分型123糖尿病治疗的综合管理糖尿病治疗的综合管理糖尿病病变累及全身糖尿病病变累及全身得知患上了糖尿病就应该开始积极控制血糖,如不有效控制,将陆续出现各种并发症!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分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分类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微血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大血管心脑血管病 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工作年龄成人致盲的第一位原因1糖尿病肾病 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4中风 心血管死亡和中风增加24倍2糖尿病神经病变 非创伤性下肢截肢的第一位原因5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患者每10人中有8人死于心血管事件31.FongDS,etal.DiabetesCare2003;26(Suppl1).2.KannelWB,etal.AmHeartJ.1990;120.3.GrayRP&YudkinJS.InTextbookofDiabetes1997.4.MolitchME,etal.DiabetesCare2003;26(Suppl1).5.MayfieldJA,etal.DiabetesCare2003;26(Suppl1).慢性并发症致死致残率高慢性并发症致死致残率高眼心脏,冠脉循环肾脑和脑循环外周神经系统下肢(外周血管疾病)糖尿病足 糖尿病昏迷糖尿病昏迷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征求意见稿)立即、快速测定血糖特点胰岛素不足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常见诱因急性感染、胰岛素不适当减量或突然中断治疗、饮食不当、胃肠疾病、脑卒中、心肌梗死、创伤、手术、妊娠、分娩等临床表现轻度:糖尿病酮症;中度:酮症+轻至中度酸中毒;重度:酸中毒伴/无意识障碍,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0mmol/L实验室诊断参考标准尿酮体阳性或强阳性;血酮体增高在4.8mmol/L以上尿糖阳性或强阳性;血糖升高在16.733.3mmol/L血钾在治疗前高低不定,血尿素氮和肌酐中度升高治疗胰岛素:小剂量持续静脉滴注,0.1U/kgh血糖降至13.9mmol/L,减至0.050.1U/kgh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去除诱因,治疗并发症预防有效控制血糖,预防和及时治疗感染及其他诱因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高血糖高渗综合征(高血糖高渗综合征(HHS)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特点多发生于老年2型糖尿病,是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严重高血糖、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失水和意识障碍实验室诊断参考标准血糖33.3mmol/L有效血浆渗透压320mOsm/L血清碳酸氢根15mmol/L尿糖强阳性,而尿酮体阴性或弱阳性治疗积极补液,纠正脱水,去除诱因,治疗并发症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输注控制血糖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预后差,死亡率高低血糖低血糖分类:无症状性低血糖症状性低血糖严重低血糖:需旁人帮助,常伴意识障碍临床表现:交感神经兴奋: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等中枢神经症状: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夜间低血糖常难发现诱因:降糖药物使用不当;未按时进食或进食过少;酒精摄入,尤其空腹饮酒;运动量增加等危害:导致患者不适甚至生命危险;达标障碍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低血糖的诊治流程低血糖的诊治流程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低血糖已纠正:低血糖已纠正:了解发生低血糖原因,调整用药了解发生低血糖原因,调整用药;伴伴意识障碍者可放松短期内血糖控制意识障碍者可放松短期内血糖控制目标目标注意低血糖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低血糖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建议患者常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建议患者常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有条件者可动态血糖监测有条件者可动态血糖监测对患者实施糖尿病教育,携带急救对患者实施糖尿病教育,携带急救卡卡;儿童或老年患者的家属进行相关儿童或老年患者的家属进行相关培训培训低血糖未纠正:低血糖未纠正:静脉注射静脉注射5%5%或者或者10%10%葡萄糖,或加葡萄糖,或加用糖皮质激素用糖皮质激素注意长效磺胺类药物或中、长效胰注意长效磺胺类药物或中、长效胰岛素所致低血糖不易纠正,且持续岛素所致低血糖不易纠正,且持续时间较长时间较长,可能需要长时间葡萄糖输可能需要长时间葡萄糖输注注意识恢复后至少监测血糖意识恢复后至少监测血糖24-4824-48小时小时血糖仍血糖仍3.9mol/L,3.9mol/L,再给予再给予15g15g葡葡萄糖口服萄糖口服血糖仍血糖仍3.0mol/L,3.0mol/L,继续继续50%50%葡葡萄糖萄糖60ml60ml静静脉注射脉注射每15分钟监测血糖1次意识清楚者给予给予50%50%葡萄糖液葡萄糖液20ml20ml静推;静推;或胰高糖素或胰高糖素0.5-1mg0.5-1mg,肌注肌注口服1520g糖类食品(葡萄糖为佳)意识障碍者怀疑低血糖时立即测定血糖明确诊断;无法测定血糖时暂按低血糖处理血糖在3.9mol/L以上,但距离下一餐时间在1小时以上,给予含淀粉或蛋白质食物本次课程内容简介本次课程内容简介正确认识糖尿病正确认识糖尿病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检查、诊断及分型糖尿病的检查、诊断及分型123糖尿病治疗的综合管理糖尿病治疗的综合管理远期目标:远期目标:通过良好的代谢控制达到预防慢性并发症,通过良好的代谢控制达到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近期目标:近期目标:通过控制高血糖和相关代谢紊乱来消除糖尿病症状和防止出现急性并发症糖尿病治疗的基本目标糖尿病治疗的基本目标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教育”是核心,“饮食”是基础,“运动”是手段,“药物”是武器,“监测”是保障糖尿病综合管理的糖尿病综合管理的“五驾马车五驾马车”“心理健康”是糖尿病治疗的前提,五驾马车是基础,“预防并发症”是终极目标糖尿病综合管理的科学理念糖尿病综合管理的科学理念科学饮食是基础科学饮食是基础如果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仍无法控制好血糖,建议您咨询医生,选择适合您的药物,包括起始胰岛素治疗。科学饮食同样可以享受健康生活科学饮食同样可以享受健康生活控制总热量摄入合理、均衡分配各种营养素尽可能满足个体饮食喜好超重或肥胖者适度减重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合理运动是手段合理运动是手段规律运动可以帮助您:规律运动可以帮助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骨骼肌功能改善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改善心理状态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12),P7药物治疗是武器药物治疗是武器第1代:动物胰岛素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控制血糖第2代:人胰岛素改善了免疫原性-减少过敏反应第3代:胰岛素类似物更好的模拟生理-更安全、更方便以促进胰岛素分泌为主: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通过其他机制降低血糖: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糖苷酶抑制剂降糖药物目前分为三大类:新型降糖药,以葡萄糖浓度依赖方式降糖,如人GLP-1类似物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血 糖各点血糖谱各点血糖谱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压体重体重/BMI及腰围及腰围血脂血脂足足肾脏肾脏眼底眼底心血管病心血管病肝功能肝功能血血 糖糖其他监测指标其他监测指标全面监测提供全方位保障全面监测提供全方位保障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心理健康是前提心理健康是前提IDF、ADA和CDS均在指南中要求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管理积极的糖尿病教育可帮助您:积极的糖尿病教育可帮助您:获得正确糖尿病知识,转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糖尿病的能力,包括学会科学饮食与运动、正确监测血糖、规范注射胰岛素等早诊断、早治疗、早达标、早获益糖尿病教育是核心糖尿病教育是核心享受幸福生活享受幸福生活减轻痛苦,少受并发症的威胁减轻经济负担预防并发症可帮助您:预防并发症是终极目标预防并发症是终极目标中国中国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项目项目目标值目标值血糖(mmol/L)空腹4.47.0 非空腹10.0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血压(mmHg)140/80总胆固醇(TC,mmol/L)1.0 女性1.3甘油三酯(TG,mmol/L)1.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mol/L)未合并冠心病2.6 合并冠心病1.8体质指数(BMI,kg/m2)24.0尿白蛋白/肌酐比值(mg/mmol)男性 女性尿白蛋白排泄率(ug/min)2.5(22.0mg/g)3.5(31.0mg/g)20.0(30.0mg/d)主动有氧活动(分钟/周)150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有哪些危害?可导致眼、心、脑、肾、神经、血管等全身多器官的损害糖尿病能否根治?目前不能根治,但可以控制糖尿病治疗的原则是什么?治疗的原则是控制血糖长期达标,保护胰岛细胞,根据病情合理 使用胰岛素,预防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什么是糖尿病的综合管理?控制糖尿病需要综合性的管理,以糖尿病教育为中心,饮食、运动、药物、监测、心理、预防相结合,可以简称为“健康新7点”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总结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注意事项

    本文(糖尿病认识知识讲座.ppt)为本站会员(美****子)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