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习题参考复习资料.docx
统计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填空1.数量方面 定量认识 2.统计总体 同质性 差异性 大量性 3.总体单位 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 不变标志 可变标志 4.总体 指标名称 指标数值 5.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 数量指标 质量指标 静态指标 动态指标二、四、问答1.什么是指标?指标与标志有何区别与联系?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指综合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指标及标志有两点区别:一是说明的对象范围不同,即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二是具体表现的表示方式不同,即指标的具体表现都用数值表示,标志的具体表现只有数量标志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则用文字表示。指标及标志有密切联系:一是标志表现是计算指标数值的基础;二是两者随研究目的不同具有转化关系。2.指标有哪些具体分类?指标按表现形式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按性质或内容分为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按时间状况分为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指标体系?设置指标体系有何意义?指标体系是指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标组成的整体。单项指标的局限性与社会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在统计中必须科学地设置指标体系,以便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反映现象的全貌与事物间的联系。4. 统计工作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如何理解统计“质量质”的认识过程?统计工作过程大致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四个相对独立、相互衔接的阶段。四个阶段基本体现了统计“质量质”的认识过程。统计首先要对现象进行初步的定性(质的)认识,作出统计设计;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去进行量的调查与整理;最后通过统计分析,揭示现象的本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性,达到高一级的质的认识,实现统计之目的。第二章一、填空1.准确 及时 全面(系统、完整) 2.调查项目 3.全部工业生产设备 每台工业生产设备 每个工业企业 4.单一表 一览表 表头 表体 表脚 5.调查得到的统计数字 客观现象实际数量表现 登记性 代表性 二、单项选择三、多项选择四、问答1.什么是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有哪些种类?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设计的要求,采用科学的方式与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总体单位登记其有关标志表现,以获取统计研究所需要的原始资料的工作过程。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分为统计报表制度与统计专门调查;按调查范围分为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按调查登记时间的连续性分为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按搜集资料的具体方法分为直接观察法、采访法、报告法、通讯法与问卷法等。2.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各有什么特点?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其目的是为了取得调查对象在某一时点上的全面资料;抽样调查是随机抽取样本专门组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其目的是为了从数量上推断总体;重点调查是有意识地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专门组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其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典型调查是有意识地选择少数典型单位专门组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其目的是为了深入研究调查对象的共性特征。3.什么是调查误差?如何防止可能发生的登记性误差?统计调查误差是指调查得到的统计数字及客观现象实际数量表现的差别。防止登记性误差,首先要正确制定调查方案,调查方案所包括的各项内容,都要详细、具体、明确地加以规定与说明,使调查人员与填报单位能够正确理解与执行;其次要抓好调查方案的贯彻执行工作,包括:加强统计组织建设与人员培训,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加强统计数字质量检查;第三是全面加强统计法制建设,从根本上杜绝弄虚作假、虚报瞒报等违法行为。第三章一、填空1、分 合 2、组间 组内 3、上限不在内 4、钟形 U形 J形 5、总标题 横行标题 纵栏标题 数字资料 主词(主题栏) 宾词(叙述栏)二、单项选择1、C 2、B 3、B 4、C 5、D三、多项选择1、BCE 2、CDE 3、BC 4、BCD 5、CE四、问答1、简述统计整理工作的一般步骤。统计整理工作的一般步骤是:设计整理方案;审核调查资料;进行分组与汇总;复核整理资料;编绘统计图表。2、什么是统计分组?如何理解统计分组既是“分”又是“合”?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与研究目的,按照一定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不同性质的组成部分(组)的一种统计方法。统计分组同时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对于总体而言是“分”,即把总体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对于个体而言是“合”,即把性质相同的总体单位合并在一组。3、什么是次数密度?为什么需要计算次数密度?次数密度是指单位组距内分布的次数,表明各组内单位数分布的稠密程度。由于异距分组的次数分布受组距不同的影响,不能准确地反映总体实际的分布特征,因此需要用次数密度来消除组距不同对次数分布的影响。4、什么是分组标志?如何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分组标志就是统计分组时所采用的调查单位的可变标志。它是将总体区分为各个性质不同的组的标准或依据。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应遵循三个原则: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分组标志;选择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主要标志;考虑现象所处的具体条件,因时因地制宜。五、综合练习某班同学上学期统计学成绩分布分数组中值人数(次数)频率%次数密度 60以下607070808090901005565758595 4 91812 7 818362414合计-50100-某班同学上学期统计学成绩累计分布分数人数(人)频率%向上累计向下累计次数频率%次数频率% 60以下60707080809090100 4 9 18 12 7818362414413314350 8 26 62 8610050463719 7100 92 74 38 14合计 50100-该班同学成绩80分以下31人,占62%;80分以上19人,占38%。第四章一、填空题总体规模 总水平 绝对数 2、时期指标 时点指标 3可比性 4、98.94% 1.06%或1个百分点 5、基期 报告期二、单项选择题1、B 2、B 3、D 4、C 5、C三、多项选择题1、ABCE 2、AB 3、ABCD 4、ACDE 5、AB四、简答题1、什么是总量指标?总量指标是如何分类的?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规模或总水平的统计指标。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与总体标志总量;按其反映现象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按其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与劳动量指标。2、时期指标及时点指标有何异同?试用事例加以说明。时期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在某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时点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在某一时刻上达到的总量。二者都是总量指标,不同之处:第一,数值取得方法不同:时期指标数值是经常性调查的结果,时点指标数值是一次性调查的结果;第二,数值的可加性不同:时期指标各期数值具有可加性,时点指标各时点上的数值没有可加性;第三,数值大小及时间长短的关系不同:时期指标数值大小及所属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时点指标数值大小及时点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3、如果计划完成程度大于100%,则肯定完成了计划任务。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请说明原因。不完全正确。对于按最低定额制订的产出性计划,大于100%肯定完成了计划任务;而对于按最高限额制订的投入性计划,大于100%则表明没有完成计划任务。4、指出年终总结中的错误,并纠正如下:我厂今年销售收入计划规定3400万元,实际完成了352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3.53%;销售利润率计划规定7%,实际达到10%,实际比计划高出3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比去年提高5%,实际比去年提高5.5%,超额完成计划0.48%;单位产品成本计划规定比去年下降4%,实际比去年下降3%,实际比计划少下降1个百分点。五、计算分析题1、根据相对数计算原理,填出表内所缺数字(斜体兰色)。本年计划本年实际计划完成程度上年实际产量产量发展速度产量占总产量产量为第一车间单位万台%万台%万台%一车间100 20105 90二车间150 30159143三车间250 50260245合计500100524-4782、只计算2003年四项指标,计算结果列表如下:单位:%指 标实际比重实际比例计划完成程度发展速度工农业总产值其中:农 业轻工业重工业第五章一、填空题 1.总体各单位标志值 各组次数 比重 2.倒数 倒数 倒数平均数 3.差异程度 标志变动度 4.集中 离中 5.标准差 算术平均数 标准差系数二、单项选择题1.三、多项选择题 1.ACE 4.AC 四、问答题.平均指标有何作用?(1)用于对现象进行比较分析;(2)用于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3)利用平均指标进行估计推算;(4)作为制定各种定额的依据之一。.什么是权数?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如何?在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时如何正确地选择权数?在统计中常把各组单位数(次数)称为权数。在各组标志值既定的情况下,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起着权衡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加权算术平均数总是趋近于次数较多的组的标志值;若改变次数分布,就会得到不同的加权算术平均数。选择权数时务必使权数及被平均的标志值的乘积具有现实经济意义。.什么是变异指标?有何作用?为什么要计算标准差系数?变异指标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或离散程度的统计指标。其主要作用,一是评价平均数的代表性,二是说明社会经济活动及过程的均衡性、稳定性。标准差系数是反映各单位标志值相对差异程度的一个常用的变异指标。之所以要计算它,是因为不同性质或不同水平的变量数列的标准差不具有可比性。五、计算分析题.以工人数做权数:以比重做权数:两者计算结果相同。.用比重权数公式计算。甲企业的单位成本为580元,乙企业的单位成本为542.5元。甲企业单位成本高的原因在于,成本水平较高的第三批的产量比重较大。.甲企业工人日产量的平均数:;甲企业工人日产量的标准差:标准差系数:,乙企业工人日产量比较均衡。第六章一、填空题1.可比性 2.绝对时间数列 相对时间数列 平均时间数列 绝对时间数列 派生 3.水平指标 速度指标 4.实际值及趋势值的离差平方与为最小 实际值及趋势值的离差之与等于零 5.400% 1200%二、三、四、问答题:(1)反应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过程与结果,了解过去与未来; (2)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方向,速度 (3)根据结果来预测未来,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用于不同空间上的对比 (5)分析相关事物发展的依存关系原则:(1)时间长短应统一 (2)总体范围应一致 (3)指标的计算方法应统一 (4)指标的内容应相同2.不同点:静态平均数是根据同一时期总体标志总量及总体单位总量进行对比得出的,是依据变量数列计算的;序时平均数是根据时间数列中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的总与及同一时期的项数对比得出的. 相同点:都是把变量值的个别数量差异抽象化,概括出现象在数量上达到的一般水平,也就是求出代表值.是指客观经济现象受到某种普遍的,持续的,起决定性作用因素的影响,各期发展水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沿着一定发向上升或下降的态势.意义L1)能够正确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向,掌握事物发展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能够为统计预测创造必要条件方法:时距扩大法,移动平均法,最小水平法等是客观现象受季节影响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分析:根据各月(季)的平均数与各年总月(季)的平均数计算出季节比率五、计算分析题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产量(万吨)95100104104110115增产量逐期一54065累计一5991525发展速度%环比一104100定基一增长速度%环比一40定基一2. 173=5a+15b 534=15ax3.一季度的平均产值是16 二季度的平均产值是23则得出各季度的季节比率:一季度比率是101.59% 二季度比率是146.03% 三季度比率是61.59% 四季度比率是90.79%预测2009的产值, 192=3a+6b 404=6a+14b 由这两式得a=44 b=10 Y=44+10x当x=6时,Y=104 既2009的产值为104第七章 一、填空题 1.质量 基 数量 报告2.个体 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加权调与平均指数 3% 11% 4% 5.固定结构 结构影响二、单项选择题1.C 2.C 3.A 4.B三、多项选择题1.ACD 2.BCE 3.ABD 4.BCDE三,问答题1.在编制综合指数过程中需要解决哪些问题?(1)使用同度量因素,把不能同度量现象转化成能同度量的价值形态,使之能够综合为价值总量;(2)对比时,把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同一时期,以消除同度量因素的影响作用;(3)选择同度量因素所属时期。2.统计指数有哪些作用?(1)综合反映不能同度量现象总体数量相对变动的方向、程度及绝对效果;(2)对现象数量总变动进行因素分析;(3)反映现象在长期内的发展变化趋势。3.综合指数及平均指数的关系如何?综合指数是编制总指数的基本形式,平均指数是综合指数的变形,但有其独立意义。四、计算分析题 1.宏达电器厂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 产品名称p0q0p0q1p1q1热水器电饭煲 340000 340000 275000排风扇 42000 56000 50000合计总成本指数K pq=÷×100%=104.45%总成本增加额=63000元产量总指数Kq=÷×100%=115.55% 产量提高对总成本的影响额=1402000=218000元成本总指数K p =÷×100%=90.43%成本水平降低对总成本的影响额=1620000=-155000元相对数104.45%=115.55%×90.43%绝对数63000元=218000元155000元总成本变动原因说明2.某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计算表类别权数W类指数K(%)KW%一、食品其中;主食副食42366411611241767168二、衣着8102816三、居住121081296四、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13951235五、医疗保健9102918六、娱乐教育文化服务8103824七、交通与通信598490八、杂项商品与服务310531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K=KW/ W=10658.48%÷%实际收入指数=名义收入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12%÷106.58%=105.1%受居民消费价格提高的影响,该地居民实际收入只增长了5.1%。而居民消费价格提高主要是由于食品与住房价格上涨过高。第八章一、填空题1.大 大 小 2.40 20 3.反 3 1/4 4.准确性 可靠性二、单项选择题1.C 2.B 3.C 4.BD(多一个正确答案)三、多项选择题四、简答题1.什么是抽样推断?它有哪些特点?有哪些作用?(见课本)2.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见课本)3.点估计及区间估计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区别:前者不一定要求给出估计的精度与信度,后者则必须给出估计的精度与信度。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即点估计给出了置信区间的中点值。五、计算分析题1.(1)平均支出与总支出区间估计:(2)食品支出比重的区间估计:(3)消费特点分析(略)2.(1)灯泡平均寿命区间估计:(2)重新确定样本单位数:第九章一、填空二、单项选择题三、多项选择四、简答1.如何根据相关系数进行相关分析?2.为什么要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分为哪几类?3.计算回归误差的意义何在?4.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关系如何?五、计算分析1.相关系数计算表:批 次一二三四五六合计产量(千件)x124791235单位成本(元)y2017141297792034568481843591416498114429540028919614481491159产量与单位成本高度负相关。2.(1)计算相关系数:年 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合计国民收入x10121315182088财政收入y23346725203639451081403881001441692253244001362499163649123国民收入及财政收入存在显著正相关。(2)建立回归方程:按照最小平方法求解参数a、b:回归系数b=0.299,表明国民收入每增加1亿元,财政收入一般会增加0.299亿元。(3)2007年国民收入为25亿元时,预测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