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语言学基础理论修订版部分习题复习资料.docx
-
资源ID:58160536
资源大小:32.23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语言学基础理论修订版部分习题复习资料.docx
语言学基础理论(修订版)部分习题答案 第一章 总论 言语是 ×. 言论及语言 ×. 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 说话与所说的话 语言是一种 ×. 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视觉符号 . 音义结合的听觉符号系统 ×. 用来交际的触觉符号系统 抽象思维的一般特性是 ×. 概括性、民族性 ×. 概念、判断、推理 ×. 固定、再现、改造 . 概括性、社会性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指的是 ×. 一切思维必须由语言完成 . 主要指抽象思维与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的高级阶段离不开语言 ×. 指直观动作思维与表象思维离不开语言 思维的三种类型是 . 直观动作思维、表象思维、抽象思维 ×. 概念、判断、推理 ×. 固定、再现、改造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 ×. 语言符号的创造与使用总是任意的 ×. 我们可以任意理解语言的符号 . 语言符号音义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 语言符号的排列没有阶级性,象一根线条排列在一起 ×. 语言符号一个跟一个依次出现,随时间推移不分层次逐渐延伸 . 语言符号在时间的线条上逐个出现,同时不排除层次性 “他肯定不会来了!” 这句话强调了说者的 ×. 说话行为 . 施事行为 ×. 取效行为 ×. 言语行为 汉语声调从中古到现代的“平分阴阳,入派三声”的规律是 . 个别语言的发展规律 ×. 一般语言的发展规律 ×. 汉民族各种方言的发展规律 一个民族内部共同使用的语言称为 . 民族共同语 ×. 民族交际语 ×. 国际交际语 克里奥尔语是语言的 . 混合 ×. 融合 ×. 分化 ×. 整化 语言融合的“底层”现象是 ×. 语言装置的最下面一层,即语音部分 . 被融合的语言的某些遗留下来的因素 ×. 被压迫的阶层第二章 语音 声调决定于 . 音高 ×. 音强 ×. 音长 ×. 音质 p、t、b、k在发音方法上的共同特点是 ×. 清音 ×. 不送气 . 塞音 ×. 擦音 舌尖后浊擦音是 ×. x ×. b . ×. z tA(大)是 . 开音节 ×. 闭音节 ×. 元音首音节 . 辅音首音节 (血)中的是 ×. 起音 . 领音 ×. 收音 kai51(盖)中的i是 ×. 起音 ×. 领音 . 收音 ×. 辅音 普通话in55ku214(辛苦)快读是i 55ku214这种现象是 ×. 顺同化 . 逆同化 ×. 顺异化 ×. 逆异化 ×. 弱化 ×. 脱落 普通话fn214pi214快读是fm35pi214这种现象是 ×. 顺同化 . 逆同化 ×. 顺异化 . 逆异化 ×. 弱化 ×. 脱落 普通话tou51fu214(豆腐)快读是tou51f这种现象是 ×. 同化 ×. 异化 ×. 弱化 . 脱落 ×. 增音第三章 语义 _是指语言单位的意义在一定的语境的作用下,内部变得具体、丰富或增加一些附加意义。 . 具体义 ×. 反义 ×. 虚化义 ×. 转义 下列各组语义场中属于分类义场的是 ×. 正、负 ×. 师傅、徒弟 . 交响乐、 ×. 摇滚乐、民乐 边疆、边境 义素这个概念是 ×. 自然的语义单位 . 理论上分析出来的语义区别特征 ×. 相当于语音的音素 ×. 相当于词汇的语素 汉语“闻”在古汉语中是用耳“听”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是用鼻子“闻”的意思,这种词义演变是 ×. 扩大 ×. 缩小 . 转移 ×. 比喻第四章 词汇 “白纸”是 ×. 词根 ×. 语素 ×. 词 . 词组 “绿化、超导电性”属于 ×. 单纯词 ×. 复合词 . 派生词 ×. 缩略成词 “民”、“辉”、“原”是 . 词根 ×. 词缀 ×. 词尾 ×. 词干 “黑格尔”是 ×. 一个词根与一个后缀组成的词×. 两个词根组成的词 ×. 三个词根组成的词 . 一个三音节的词 区分词与语素要看 . 是否能独立运用 ×. 是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 ×. 有没有意义 ×. 能不能用扩展法 “人民、机械、学校”用的构词法是 ×. 转化法 ×. 缩略法 . 复合法 ×. 派生法 “公式、攻势、宫室”是 ×. 同形词 . 同音词 ×. 同义词 ×. 同根词 “沙发、镭射、卡拉”属于 ×. 新造词 ×. 古语词 ×. 行业词 . 外来词 “大众化”与“四化”所用的构词法是 ×. 语音造词 ×. 语义造词 . 语法造词 ×. 旧词新用 “积极性、年轻化”属于 ×. 单纯词 ×. 复合词 . 派生词 ×. 缩略词第五章 语法 在一种语言中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的语法单位是 ×. 语素 . 词 ×. 短语 ×. 句子 按照形态结构的特点,可以把语言分为 ×. 汉藏语、印欧语、闪含语 ×. 综合语、分析语、综合分析语 . 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多式综合语 “bad”的比较级变为“worse”,最高级变为“worst”,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 内部屈折 ×. 黏着 . 异根 ×. 重叠 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是 ×. 我想起来了 . 他连我都不相信 ×. 新学生宿舍已经修好了 ×. 热爱人民的周总理离开我们了 下面短语中及其它几个结构类型不同的是 ×. 获得丰收 ×. 觉得好累 . 笑得好看 ×. 取得成绩 下面句子中属于主谓语句的是 . 他儿子很能干 ×. 身体健康 ×. 鲁迅绍兴人 ×. 我骑车去买菜第六章 文字 以下文字属于自源文字的是 ×. 日文 ×. 朝鲜文 ×. 阿拉伯文字 . 苏美尔文字 日文的片假名以_为基础 . 汉字 ×. 英文 ×. 腓尼基字母 ×. 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是由_发明的 ×. 阿拉伯人 ×. 汉人 . 苏美尔人 ×. 埃及人填空题第一章 总论 人类对语言的研究大体上可分为语文学阶段、历史比较语言学阶段、结构主义语言学阶段、形式语言学阶段、交叉语言学阶段。 语文学的三个源头在古印度、古希腊罗马、古中国。中国语言文学的特点是围绕字的形、音、义。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人物是威廉琼斯;草创者是施列格尔;奠基人物是拉斯克、葆朴、格里木、沃斯拖可夫。北京自考吧)所有,禁止其它网站与个人剽窃请大家不要购买所谓什么内部资料,都是骗人 历史比较语言学不但宣告语言学的真正独立、而且为普通语言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普通语言学的奠基人物是索绪尔与洪堡特。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可以分为三派。它们是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学派。 形式语言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他认为对语言进行描写与分析的目的在于研究人的语言生成能力。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产生所有句子的语法系统。 新时期语言学的最大特点是交叉性、边缘性。 从语言的社会功能上看,语言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思维工具;从语言的内部结构上看,语言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与文字基础上的特殊领域的辅助交际工具。北京自考吧)所有,禁止其它网站与个人剽窃请大家不要购买所谓什么内部资料,都是 思维的类型可分为直观动作思维、表象思维、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三种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符号的种类有视觉符号、听觉符号、触觉符号、嗅觉符号。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 语言的结构系统是由语音、语义、词汇、语法四要素构成的 奥斯汀的“三种言语行为”是指说话行为、施事行为、取效行为。 格赖斯的言语合作原则是质量准则、数量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利奇等人的礼貌原则有得体准则、宽宏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赞同准则、同情准则。 言语交际的四要素是自方的因素、对方的因素、双方所处的语境因素、语言系统的因素。 语言的稳固是由语言的基础基本词汇与词法构成决定的,语言变化的决定因素是由于 语言的发展及稳固。北京自考吧)所有,禁止其它网站与个人剽窃请大家不要购买所谓什么内部资料,都是骗人的 语言发展规律可分为几种,一种是个别语言的发展规律 ,一种是普通语言的发展规律,后一种类有渐变性与参差性两大特点。 方言与亲属语言是语言分化的结果;民族共同语、民族交际语、国际交际语是语言整化的结果。第二章 语音 人的发音器官是由动力器官、发音器官、共鸣调节器官三大部分组成。 语音的四要素是:音高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频率;音强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振幅;音长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音质决定于音波的形式。 从声音产生的角度看,音质的不同是由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共振腔的形状不同决定的。 人的听觉器官是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的。 语音的社会属性可以从音义结合的任意性、语言的民族性与音位体系的演变上体现。 元音与辅音的主要区别是看声门以上的发音器官有无阻碍、看气流的强弱、看发音器官的各部分均衡紧张还是部分紧张、看声带振动及否。 元音的分类标准是舌位高低、前后、圆不圆唇。 辅音的分类标准是发音部位、发音方法。 8个基本元音是i、e、a、o、u。 央、中元音是、。 圆唇及不圆唇的前元音有i、y、e、ø、æ、a、, 圆唇后元音是u、o、。 普通话“洪”字的元音是u,“风”字的元音是,“门”字的元音是;“哥”字的元音是;“之”字的元音是;“张”字的辅音是t;“干”字的辅音是k、n。 普通话里可能出现的舌面前元音是i、e、æ、a,;可能出现的舌面后元音是、o、u;舌面央元音是、。 普通话的舌尖前辅音是、 、s;舌尖中辅音是t 、t、n 、l; t的描写方法是舌尖中送气清塞音,例如汉语的特;x的描写方法是舌根清擦音,例如汉语的喝;g的描写方法是舌根不送气浊塞音,例如英语的good; t的描写方法是舌根送气清塞擦音,例如英语的teach。 及发音方法相同的舌尖元音是s ,及t发音部位相同的浊鼻音是n;及t发音方法相同的双唇音是p,及t发音部位相同的清擦音是。 非音质音位有调位、重位、时位 。 语言音位体系的内容有:该语言全部的音质音位与非音质音位、每个音位的全部变体、每个变体出现的条件、各音位在聚合关系及组合关系中所表现的规律。 从音节构造的角度说,处在强峰阶段的音叫领音;处在渐强峰阶段的音叫起音;处在渐弱阶段的音叫收音。 复元音的特点是处在同一次紧张之中,并形成一定的过渡音;复辅音的特点是处在同一次紧张中,并位于同一个渐强或渐弱阶段中。 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 句位包括句调位、句重位、句时位、句顿位。 语音历史演变的条件是语音条件、时间条件、地域条件。第三章 语义 我们说的语义,是指语音形式表现出来的语言与言语的全部内容,它包括语言意义与言语意义两大类。 语言意义的最大特点是抽象概括性、多义的。语言又是一种社会交际工具,所以语言意义必须是相对稳定与静态的。 英国著名语义学家利奇把意义分为七种类型: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连带意义、搭配意义、主题意义。 句义结构的聚合关系有话题及述题聚合类、谓词及述项的聚合类。句义结构的组合关系格有:施事格、受事格、结果格、及格、工具格、方位格、时间格。 语境对语义的作用是限制作用、明确作用、变更作用、添补作用。 语义指向的结构模式有:前指与后指、内指及外指、专指及兼指、单指及多指。 语义演变的性质:语义的历史演变指语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发生的变化、语义的历史演变不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言语意义促使语义发生历史演变。 语义演变的途径有比喻与借代两种。 语义的历史演变有扩大、缩小、转移三种结果。第四章 词汇 语法构词有复合法、派生法、缩略法。 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俗语、歇后语、格言。 构词法的主要类型有语音构词、语义构词、语法构词三种,其中,语法构词的方法有复合法、派生法、转换法、缩略法。北京自考吧)所有,禁止其它网站与个人剽窃请大家不要购买所谓什么内部资料,都 词汇单位有两种:一种是基本词汇,另一种是一般词汇,它是基本词汇以外一般词汇构成的。 词汇是一个集合概念,不能指单个的词或单个词组。 根据语素在构词中的作用,可以把语素分为词根、词缀、词尾。 根据词结构类型,可以把词分为单纯词、合成词。其中,合成词又包括复合词、派生词、重叠词。 固定短语的特点是结构的完整性与意义的完整性。 基本词汇的特点是:全民常用性、稳定性、能产性。 古语词包括历史词、文言词。第五章 语法 从言语线条里切分出来的语法单位从小到大有:语素、词、短语、句子。 从结构类型说,汉语短语可以分为主谓短语、述宾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述补短语、同位短语几种主要类型。从功能类型说,汉语短语可以分为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介词短语。 划分词类的标准大致可以分为形态标准、功能分布、意义。从本质上讲是按照句法功能来给词分类的。 通过一定词形变化而表示的语法范畴,一般包括性、数、格、体、时、态、级、人称、式。 英语中“foot”的复数形式变为“feet”,这是内部曲折语法手段,“book”的复数形式变为“books”,这是附加语法手段。 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语序与虚词作为主要语法手段,汉语、越南语是典型的孤立语。屈折语有丰富的词形变化,拉丁语、梵语是典型的屈折语。 常用的转换手段有:移位、增加、删除、复写。 造成“出租汽车”歧义的原因是结构关系不同,造成“鸡不吃了”歧义的原因是语义关系不同。第六章 文字 任何文字都有字形、字音、字义三要素,其中字形为文字所独有,其他两个方面则及语言的语音与语义相对应。北京自考吧)所有,禁止其它网站与个人剽窃请大家不要购买所谓什么内部资料,都是骗人的 人类在发明文字以前,普遍经历了用实物与图画来记事与传递信息的阶段。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字母是腓尼基字母,现在所使用的各种表音字母大多数由它分化、派生而来。 表音文字又可分为音节文字与音位文字两种。 现今世界上用的较多的希腊字母、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与阿拉伯字母。简答题 第一章 总论 简述语言与言语的关系。答:语言是作为交际工具与思维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言语就是个人讲话(写作)的行为与结果。语言与言语的区别: 语言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因而是稳固的,具有相对的静止状态;言语是人们运用这个工具进行交际的过程与结果,是自由结合的,具有运动状态。 语言是个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社会因素是它的本质因素。言语除了具有社会的因素外,还具有个人的因素。 语言系统的各个结构成分是有限的,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它们说出无限多的句子来。 语言与言语的联系也是紧密的,语言与言语的联系: 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 语言来源于言语,又反作用于言语。它对第一性的言语起着积极的、巨大的作用。 如何理解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答:从语言的起源与消亡两方面去观察。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它来源于集体的劳动。集体劳动的交际,是语言产生的决定因素。决定一种语言是发展还是消亡,唯一的标准就是看这种语言有没有交际价值。有交际价值就是语言,就能存在;没有交际价值的语言,就只能消亡。 如何理解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答:人用来交际的工具,除了语言之外,还有不少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文字;第二类是旗语、灯光语、电报码;第三类是身势语。文字是在语言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与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与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在语言与文字基础上产生的特殊领域的辅助交际工具,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更不能与语言相比。 如何理解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答:人类语言具有社会性、单位明晰性、任意性、能产性、传授性。动物只是能模仿,具备初级思维的能力,能通人性,但它们仍然学不会人类的语言。实验也表明动物不能掌握人类的语言。所以说,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 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强制不变性。答:语言符号音义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本质的联系。什么音与什么义结合完全是任意的、不可论证的,是由不同的社会集团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并不是说我们可以任意地改变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相反,“一个符号在语言集体中确立后,个人是不能对它有任何改变的”,具有强制的不变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强制不变性是一个矛盾体的两个方面。 举例说明语言系统的组合关系及聚合关系。答:定义:语言符号及符号之间组成的言语链条关系叫组合关系。在链条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相同作用的符号聚积成类的关系叫聚合关系。 区别:语言的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是两种不同的关系。组合关系是一种现实在场的、有顺序、可数的横向关系;聚合关系是一种联想的、无顺、不易精确数出来的纵向关系。 联系:语言的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又是两种不可分割的关系。它们互为存在的前提。聚合关系为组合关系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货源”。组合关系又是以聚合关系为基础的。 总结:语言的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可以作为一个纲,语言系统的各外结构单位都可在这个纲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举例说明语言发展的渐变性与参差性。答:渐变性,就是指语言结构系统只能按照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逐渐地变化,采取渐变的而不是突变的方式。 参差性,是指语言结构系统的各要素发展的速度是不整齐的。非基本词汇及其语义发展得最快,语音变化较慢,最慢是语法。 为什么说抽象思维必须以语言为工具?答:抽象思维的第一个特性是概括性,靠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概括的,而概念、判断、推理是要靠语言来完成的。抽象思维的第二个特性是社会性。人的抽象思维必须要在社会的交际中才能产生与发展。而抽象思维在社会的交际中也必须要借助语言的形式来进行。 简述语言与思维的区别。答:范畴不同。思维属于精神范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属于物质的范畴; 构成要素不同。语言的构成要素是语音、语义、词汇、语法;抽象思维的构成要素是概念、判断、推理。 抽象思维的概念、判断、推理与语言的词、句子、三段论、复句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如一词多义、一义多词、一判多句、事句多判断等。 语言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而抽象思维的形式各民族基本相同。第二章 语音 平时我们听人念书,即使同样的速度也能分出哪个是男,哪个是女;要是听音乐,即使是同样的声调,同样的快慢也能分出哪个是提琴,哪个是黑管。试从语音的物体特性的角度说明这种现象的原因。答:男女音的区别主要是音高、乐器的区别主要是音质。 什么是音标,国际音标有何优点?答:记录音素的书写符号叫音标。国际音标的优点有: 形体简便清晰,易于学记。 音素及符号一一对应,记音准确。 符号完备,记音灵活 全球统一便利。 什么是音位,它及音素有什么区别? 答:音位是具体语言在一类发音中从能否区别词或语素的角度划分或归并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形式。音素是人类语言在一次发音中从音质角度切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位与音素是迥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研究音素可以超越具体语言或方言,着重从语音的自然属性上研究;研究音位则必须落实到某种具体语言或方言,不但要从语音的自然属性上,更要从语音的社会属性上研究。 音素只能从音质角度上切分,音位却可以从语音四要素的任何一个要素上划分及归并。从音质要素上划分及归并的音位叫“音质音位”;从非音质要素上划分及归并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 音素是一次发音就要分析出来的,音位则往往涉及一类发音。 举例说明划分及归并音位的基本原则。答:对立原则:一定语言或方言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素,如果在同样的语音环境中能起区别词或语素的作用,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对立性关系,就可能成为名自独立的不同的音位。 互补原则:如果几个音素是互补的,在正常的情况下从不在同一个语音环境里出现,那么可以划定为一个音位,音素甲出现在某一位置,音素乙就不在那儿出现。这咱现象叫互补分布。 相似原则:如果一类音素是互补分布,而且在语音上相似或相近,那么这些音素就可能归并为同一音位。 举例说明什么是条件变体与自由变体。什么是音质音位与非音质音位。答:有各自出现条件的音位变体叫条件变体。在同一语音环境中可以自由替换的音位变体叫自由变体。 从音素的音质角度划分及归并出来的音位叫音质音位;利用音高、高长、高强这些非音质要素形成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 p、p、t、t、k、k这6个辅音在汉语拼音方案用6个字母表示,在英语与俄语中只用3个字母表示,说说其中的原因。答:这六个音素在汉语普通话中是对立的,能区别词与语素,因此,划分为六个独立的音位,所以要用bpdtgk这六个拼音字母表示。 而这六个音素在英语与俄语中,p、p互补且语音相似,t与t、k与k也互补、相似,所以可以分别归并为三个单位:p t k,因此用三个字母表示即可。 i这三个音在普通话中到底归为几个音位好?为什么?答:归并为一个音位i。因为这三个音素是互补分布的:只能出现在t、t 、之后,只能出现在、 、s之后。i只能出现在其他声母之后,而且这三个音素在语音上相似,因此归并为一个音位。此外也有归为两个或三个之说。 k、k、x、 、s、t、t、与、 、这几组音到底分析为几个音位好?为什么?答:从分布上看,前三组音素同后一组音素是分别互补的;前三级别音素只能同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相拼,后一组只能及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但是,后一组音素同前三组中任何一组在语音上均不相似,因此,还是独立出来,所以,这几组音素共划分为12个音位。此外也有归为9个音位的划分,即把k、k、x与、 、或其他一组归并。 什么是音位的区别特征?它有什么优越性?答:音位区别特征是能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叫音位的区别特征。音位区别特征的优越性是可以单个或集体地描绘音位,既具体,又深入;既独立,又联系;既客观,又全面。对提示音位聚合类及运用计算机进行言语识别及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音节?它是如何划分的?举例说明音节的音峰与音谷。答:音节是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是从听觉上能够自然辨别的最小语音单位。音节是根据发音时喉部肌肉紧张程度划分的,即发音时,肌肉紧张一次就形成了一个音节。音节紧张的顶点是音峰,音节紧张的最低点,即音节的交界处为音谷。第三章 语义 简述语言意义与言语意义的区别及联系。答:语言是作为交际工具与思维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言语就是个人讲话(写作)的行为与结果。二者的关系犹如工具与工具运用。 他们之间的区别: 语言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因而是稳固的,具有相对的静止状态;言语是人们运用这个工具进行交际的过程与结果,是自由结合的,具有运动状态。 语言是个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社会因素是它的本质因素。言语除了具有社会的因素外,还具有个人的因素。 语言系统的各个结构成分是有限的,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它们说出无限多的句子来。 语言与言语的联系也是紧密的。语言与言语的联系: 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 语言来源于言语,又反作用于言语。它对第一性的言语起着积极的、巨大的作用。 举例说明词义的特点。答:主观性:词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因此,它不可能完全等同于客观事物。 概括性:词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而不是对客观世界具体、个别的个体认识的结果。 民族性:词义的民族性首先体现在音义关系上,用什么语音固定什么意义,完全由不同民族约定俗成的;词义的民族性还体现在词的感情义的差别上。 模糊性:词义所概括的客观事物没有明确的处延。 举例说明词汇意义有哪些类型?答:概念义,也称理性意义,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反映,是词义的核心。 感情义。以称感情色彩,指附着于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与态度。 风格义,又称风格色彩与语体色彩,指语言单位在使用时由于交际语境的不同而产生的附加意义,通常表现为口语风格与书面语风格。 搭配义,由于词的固定组合关系而产生的意义为搭配义。 举例说明言语意义有哪几种类型?答:上下文义,指在狭义语境中语言单位所产生的临时、特殊的意义。 言外之意,在交际中,人们有意利用语境,使语言单位产生的字面意义之外的隐含意义。 共现义,由于交际中的共现成分的作用使语言单位产生的临时意义。 主题义,也称焦点义。在一句话中,交际者所要表达的语义重心的意义比较突出,这使是主题义。 举例说明语义场有哪些类型?答:同义义场:指由语义特征基本相同的词义构成的语义场。 反义义场:含有一个对立或相反义素的词义的聚合称为反义义场,也称反义词聚。 多义义场:指具有派生关系的一个词的各个义项聚合在一起形成的语义场。 联想义场:把以一个共同义素为核心形成的词义聚合叫联想义场。这个共同的义素代表了这个联想场的上位语义范畴,其下位概念的语义都可以构成一个联想场。 语义三角理论的内容是什么?答:语义三角理论是指词义、语音、客观事物之间处于一种三足鼎立、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中。语音与词义之间的关系是表达及被表达的关系;词义与客观事物之间是反映及被反映的关系。语音通过词义才能成为客观事物的符号,去标记客观事物,二者是标记及被标记的关系。 举例说明语境有哪些作用及语义在语境中的变化模式。答:语言环境简称语境,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时的具体环境。狭义的语境指一个语言单位出现的前后环境,即上下文。广义的语境指交际的场合及语言交际的背景。 语境的作用: 使语言意义更明确,消除多义与歧义。 使词语获得临时的、特定的含义。 影响词语的感情色彩。在一定的语境中,语言单位的感情义可以发生临时性的变化,由褒义变为贬义或由贬义变为褒义。 填补、丰富词语的意义。 语义在语境中的变化模式: 具体义,即具体化。在一定的语境中,语义的内涵变得具体、丰富或增加一些附加意义,由概括的概念变成特指某一具体的个体。 虚化义,语言单位进入语境后,内涵变得空洞,甚至完全消失。 反义,语言单位感情的临时改变,可以由褒到贬,也可以由贬到褒。 转义,语言单位进入语境后,所指对象发生变化,产生字面外的意义。 举例说明怎样区分蕴含与预设。答:预设:是指利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双方所共知的常识或根据句子的语境推断出来的信息。 预设决定于人们普遍接受的逻辑规律。 预设必须是客观真理。 对句子进行提问或否定不影响预设的正确性。 蕴含:两个句子中如果有一个对应的语言单位是上下位概念,这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就是蕴含关系,含有上位概念的句子蕴含含有上位概念的句子。 举例说明语义历史演变的性质是什么,及语义的共时演变有何不同?答:语义历史演变是语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发生的变化,是语义的历时性变化。 及共时变化的关系: 语义历史演变是语义的系统性变化,不受一时一地特定的语境制约;而语义的共时变化则是在一定语境中发生的个别的不成系统的变化。 语义的历史演变是长久性改变,而语义的共时变化则是临时性的改变。 语义的共时变化是语义历史演变的原因。 举例说明语义演变的原因、途径、结果是什么?答:原因: 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语言单位内部的矛盾。 途径:总的来说是通过词义的引申,而词义的引申有两个途径: 比喻:用具体形象的词去比喻及之有联系的抽象事物。 借代:利用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用表甲事物的词指代快乙事物。 结果: 扩大:语言单位概括与应用的范围由小变大。 一个意义所指概念的外延扩大。 词义由单一义项扩大为多个义项。 缩小:语言单位所概括与应用的范围比原来小。 转移:语言单位的意义由指称一个范围的事物变成指称另一个范围内的事物。 通过比喻或借代等途径而产生的转移。 语言单位感情义的转移。 第四章 词汇 举例说明语言词汇的特点。答:词汇的系统性。词汇是语言的一个子系统,其内部具有规律。词汇的系统性是潜在的,可以通过词汇单位的聚合体现出来。 词汇的绝对任意性与相对理据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体现在词汇中,即就词本身看,音及义的结合是任意的、不可论证的。任何语言的词汇,特别是意义单一的词,发什么音表示什么意思都是任意的。词汇的相对理据性体现在具体语言语素及语素的组合、词及词的组合是非任意的、可论证的。 词汇的普遍性及民族性。只要客观事物存在某种概念,就一定会有相应的词来表达它,这对于所有的语言都一样,是词汇的普遍性。民族性是指不同民族反映相同概念的词语往往是不同的,体现在词的音义关系的差别上。词汇的民族性还体现在词语搭配关系与感情色彩上,反映了不同语言词语组合功能与感情义的差异。 词汇的变化性及稳定性。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回很快地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