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二人文地理3.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高中地理学问点总结必修二 人文地理(人教版)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目 录目 录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 1·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1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 ·其次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2 一、人口的迁移 .2 二、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2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3 一、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 .3 二、合理人口容量 .3 其次章 城市与城市化 . 4·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4 一、城市形状 .4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4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5 · 其次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6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6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6 ·第三节 城市化 .6 一、什么是城市化 .6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7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8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进展 . 9·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挑选 .9 一、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9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9 · 其次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0 一、季风水田农业 .10 二、商品谷物农业 . 11 · 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3 一、大牧场放牧业 .13 二、乳畜业 .13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进展 . 15 ·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挑选 .16 一、工业区位因素 .16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6 · 其次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17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7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17 ·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18 I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目 录一、传统工业区 .18 二、新工业区 .19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 20 ·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20 一、主要运输方式 .20 二、交通运输布局 .21 · 其次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21 一、对聚落形状的影响 .21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点的影响 .21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和谐进展 . 22 ·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化 .22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忆 .22 二、直面环境问题 .22 三、走向人地和谐可连续进展 .22 · 其次节中国的可连续进展实践 .22 一、走可连续进展道路的必定性 .22 二、实施可连续进展的途径 .23 II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高中地理学问点总结(必修二 人文地理)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由诞生率和死亡率共同打算;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2、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时期人口变化特点缘由农业革命人口数量少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之前人口增长慢农业革命人口数量增多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期间增长速度较快件改善,寿命提高工业革命世界人口增长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开头后速度明显加快善,死亡率逐步降低3、发达国家和进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国家增长水平增长特点缘由分析变化趋势举例措施发达较低水平增长缓慢社会保证制度健全;比较稳固,俄罗斯勉励生育;德国国家生育观念的转变等甚至负增长引进外来移民日本进展中较高水平增长很快政治独立;趋于缓慢中国掌握人口数量经济进展;印度国家提高人口素养医疗卫生事业进步巴基斯坦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 人口增长模式特增长模式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诞生率高高高低死亡率高高低低点自然增长率极低较低高低人口增长极为缓慢快速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生产力水平原始森林等较落后的发不断增长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亚、非、拉丁美洲的分布地区的落后展中国家或进展中国家或地区和部分进展中国家民族地区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1)趋势: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头的,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正在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2)转变的因素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宗教信仰;1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高中地理学问点总结(必修二人文地理)其次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一、人口的迁移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分类类型时间缘由特点路线国际二战前 殖 民 主 义 扩 张从旧大陆到新大陆欧洲人到美洲、非洲和资本主义进展从已知开发国家到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地 理 大 发 现 和未开发地区东亚、南亚人被招到美洲新航线开创迁移二战后各 国 经 济 发 展 不从进展中国家到发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达国家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平稳定居移民削减,流亚打工动工人增加南欧、非洲人到西欧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国内20 世纪方案经济体制有方案、有组织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80 岁月疆地区的建设户籍治理制度中期前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20 世纪改革开放政策自发迁移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迁移内地到沿海山区到平原80 岁月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中期后“ 民工潮”3、美国的人口迁移时间缘由方向19 世纪中期南北战争大规模西移19 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由乡村流向城市20 世纪 2060 岁月自然灾难、农业危机由南部迁往北部和西部20 世纪 60 岁月末 70 岁月初新资源、新兴工业的进展由东北部工业区迁往西、南部4、人口迁移的影响(1)对迁出地:削减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人才、劳动力的流失;(2)对迁入地:人才的流入和供应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进展;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5、人口迁移的意义:调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沟通,促进经济发 展和缩小地区差异;二、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1、主要因素(1)自然环境(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等)(2)社会经济环境(经济进展、交通通信、文化训练及婚姻家庭等);经济因素起重要作用(3)个人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2、其他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 3、中国人口迁移的因素(1)古代:战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开疆拓土、流放、戍边等;(2)近几十年:主要是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经济进展、个人需求等;2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高中地理学问点总结(必修二人文地理)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一、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1、环境承载力:环境能连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2、环境人口容量(1)概念: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就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连续 供养的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资源数量;(2)影响因素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正相关);科技进展水平(正相关) ;地域开放程度(正相关)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负相关)二、合理人口容量 1、概念:根据合理的生活方式,保证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阻碍将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 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相宜的人口数量;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 经济社会进展战略;3、紧迫性:日益严肃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措施(1)国际社会提倡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掌握在合理规模内;(2)建立公正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公平权益;(3)敬重人地和谐进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连续进展战略;5、我国解决人口与环境问题必需坚持的基本国策 实行方案生育,爱护环境;非常珍爱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爱护耕地;6、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1)我国资源种类和总量丰富,但人均少,利用水平和开发技术低,资源破坏和铺张严峻,资源相对短缺;(2)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进入现代型,但人口基数大,年净增人口数量大(3)经济快速进展,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冲突突出;3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高中地理学问点总结(必修二 人文地理)其次章 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城市形状 1、城市的区位挑选自区位因素分布与缘由举例平原地势平整美国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城市带土壤肥沃(大西洋沿岸平原) ;大多数城市便于农耕圣弗朗西斯科圣迭戈城市带(西部地利于交通联系沿海平原);节约建筑投资芝加哥匹兹堡城市带(中部平原)形热带地区城市热带高原地区气巴西的城市多数分布在巴西高原高原候较凉快山区多分布在沿河地势平整,接近西安(渭河平原),太原(汾河谷地)谷底和开阔地水源,利于交通气候气候适中的中低纬度临海地带区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地河运货物在此转运江西赣州起点然因汇合大量人流和物流在这里集中和转宜宾(岷江、长江) ;重庆(嘉陵江、素处运长江);武汉(汉江、长江)社河 流河口河海交汇处,人流和物流在这里 转运和中转上海和广州曲线利用自然河流防卫瑞士的伯尔尼(在阿勒河上)处河心利用自然河流防卫法国的巴黎(在赛纳河上)岛英国伯明翰、曼彻斯特;美国匹兹堡,我国大同、鹤岗、抚顺、开滦自煤炭然石油英国阿伯丁;我国大庆、玉门、克拉玛依资金矿南非的约翰内斯堡源铁矿我国鞍山、包头、攀枝花马车北方大多数城市在大道的会合处古代的邯郸城(两条驿道的交点)帆船南方多数城市在河流的汇合处交 通铁路我国在京广线上的石家庄,郑州;陇海线上的宝鸡,京广线的株洲等;水道扬州和济宁等水道城市(大水道的开凿通航,进展比较快;大水道的淤会经塞,海上运输的进展和京沪线的建成,进展缓慢)济政治古代的首都,现代的政治中心和 省级行政中心合肥(被定为省级行政中心而进展)因素特地新建的城市作为首都巴西的巴西利亚;美国的华盛顿;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宗教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我国的拉萨、梵蒂冈其他因素因科技而兴起的日本筑波,因旅行兴起的张家界,黄山等2、城市形状的概念:城市占据肯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4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高中地理学问点总结(必修二 人文地理)3、城市形状的类型城市形状团块状组团状条带状影响因素平原地势,用地规整,地势限制、河流阻隔或沿交通线分布,受地势形状集中规划掌握限制或沿河分布示意图城市举例成都、合肥、华盛顿重庆(长江和嘉陵江交兰州、洛阳、西宁、宜汇处,丘陵)、浦东新区昌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2、常见功能区功能区形状特点区位挑选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CBD:经济活动繁忙, 人口数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量昼夜差异大,建筑物高大状或带状街角路口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化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迁移,并趋城市外缘、交通干线两向于沿交通线分布侧住宅区占地面积大,是城高 级 住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高、低级住宅区背宅区相联系市的主要职能,工向进展低 级 住内城、工业区邻近,与业化后显现分化宅区低地、工业区相联系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1、城市地域结构类型类型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图示特点由 5 个同心圆组成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呈扇由于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在远离市中形或楔形向外扩展心的郊区显现新的核心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1)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地租 地租高低打算于交通便利程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付租才能由高到低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商业区: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地租次高的道路相交处 形成;住宅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工业区:在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形成;(2)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和宗教;5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高中地理学问点总结(必修二 人文地理)(3)历史因素:早期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进展而逐步形成和变化(1)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集合(2)后期:由于用地紧急、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 结构发生变化;· 其次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城市等级划分(1)依据:城市人口规模(2)等级划分: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3)我国的划分 特大城市(百万以上)、大城市(50100 万)、中等城市( 2050 万)、小城市( 20 万以下)2、城市服务范畴:城市本身、城市邻近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 3、城市等级与服务种类、范畴的关系 城市等级低,数目多,服务种类少,服务范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数目少,服务种类多,服务范畴比较大;4、影响城市等级的因素:地理位置、交通、资源 5、上海城市等级提升的条件(1)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2)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分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庞大的市场(3)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势平整开阔;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城市等级体系:城市的空间分布、服务种类、服务范畴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同一个区域 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2、中心地理论(1)基本概念 中心地:是指为居民供应商品和服务的场所;中心地的服务范畴:是指中心地供应货物和服务的作用范畴;中心地等级: A.划分依据:供应职能种类的多少和中心地的服务范畴; B. 划分:低级中心地和高级中心地(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门槛人口:维护一家企业生存所需的最低人口数,门槛人口越大,服务范畴越大;A.服务人口 >门槛人口(赢利);服务人口 =门槛人口(保本);服务人口 <门槛人口(亏本)B.价格低,门槛人口小,为低级商品;价格相对较高,门槛人口相对较大,为高级商品(2)核心内容 正六边形原就:中心地的服务范畴环绕中心地呈正六边形分布;同级独立排斥:相同等级的中心地的服务范畴彼此独立和排斥,呈蜂窝状分布 不同级相互嵌套:高级中心地的服务范畴包括低级中心地的服务范畴,面积是其三倍;(3)应用: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商业网点布局等;·第三节 城市化一、什么是城市化概念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标志 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6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动农村高中地理学问点总结(必修二人文地理)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难;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推力力城市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证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利拉力意义带来了聚落形状的变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进展的必定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城市化的进展阶段和特点阶段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后期阶段图示特点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很快、人口城市化水平高,进展慢和产业向城市快速集合增长缓慢或停滞问题处于城市化低水劳动力过剩、 交通拥挤、中心城区衰落、住房紧急、环境恶化市中心空洞化平常期,问题少趋势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现象国家进展中国家发达国家2、逆城市化(1)时间: 20 世纪 70 岁月中期开头(2)地点:西欧、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3)缘由: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4)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萎缩,中小城镇进展快速 3、世界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国家特点产生差异的缘由发达起步早,目前速度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