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生物常识性知识点-百度文库..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高中生物常识性学问点 必知一、生物学中常见化学元素及作用 : 1、Ca:人体缺之会患骨软化病 , 血液中 Ca2+含量低会引起抽搐 , 过高就会引起肌无力;血液中的 檬酸钠或草酸钠除掉血液中的Ca2+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 , 假如用柠 Ca2+,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属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 , 一旦缺乏 , 幼嫩的组织会受到损害;2、Fe: 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 缺乏会患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中的 Fe 是二价铁 , 三价铁是不能利用的;属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 , 一旦 缺乏, 幼嫩的组织会受到损害;3、Mg:叶绿体的组成元素;很多酶的激活剂;植物缺镁时老叶易出 现叶脉失绿;4、B: 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 缺乏植物会显现花而不实;5、I: 甲状腺激素的成分 , 缺乏幼儿会患呆小症 , 成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6、K: 血钾含量过低时 , 会显现心肌的自动节律反常 , 并导致心律失常;7、N:N 是构成叶绿素、 ATP、蛋白质和核酸的必需元素;N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稳固的或易溶于水的, 故 N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 , 缺 N时, 幼叶可向老叶吸取 N 而导致老叶先黄; N是一种简单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养分化的一种化学元素, 在水域生态系统中 , 过多的 N与 P协作会造成富养分化 , 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富养分化称为“ 水华”, 在海洋生态系统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中的富养分化称为“ 赤潮” ;动物体内缺N,实际就是缺少氨基酸 , 就会影响到动物体的生长发育;8、P:P 是构成磷脂、核酸和 ATP的必需元素;植物体内缺 P,会影响到 DNA的复制和 RNA的转录 , 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P仍参加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量传递过程, 由于 ATP和 ADP中都含有磷酸; P也是简单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养分化的一种元素;植物缺 P时老叶易显现茎叶暗绿或呈紫红色 , 生育期推迟;9、Zn: 是某些酶的组成成分 , 也是酶的活化中心;如催化吲哚和丝氨酸合成色氨酸的酶中含有Zn,没有 Zn 就不能合成吲哚乙酸;所以缺Zn 引起苹果、桃等植物的小叶症和丛叶症 , 叶子变小 , 节间缩短;二、生物学中常用的试剂 : 1、斐林试剂 : 成分:0.1g/ml NaOH 甲液和 0.05g/ml CuSO4 乙液;用法: 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 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 , 水浴加热或直接加热 , 如待测液中存在仍原糖 , 就呈砖红色;2、班氏糖定性试剂 : 为蓝色溶液;和葡萄糖混合后沸水浴会显现砖 红色沉淀;用于尿糖的测定;3、双缩脲试剂 : 成分:0.1g/ml NaOH 甲液和 0.01g/ml CuSO4 乙液;用法 : 向待测液中先加入2ml 甲液, 摇匀, 再向其中加入34 滴乙液 ,摇匀;如待测中存在蛋白质, 就出现紫色;4、苏丹 : 用法 : 取苏丹颗粒溶于95%的酒精中 , 摇匀;用于检测脂肪;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 被苏丹染成红色;5、二苯胺 : 用于鉴定 DNA;DNA遇二苯胺 沸水浴会被染成蓝色;6、甲基绿 : 用于鉴定 DNA;DNA遇甲基绿 常温会被染成蓝绿色;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7、50%的酒精溶液 : 在脂肪鉴定中 , 用苏丹染液染色 , 再用 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8、75%的酒精溶液 : 用于杀菌消毒 ,75%的酒精能渗入细胞内 , 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低于这个浓度, 酒精的渗透脱水作用减弱, 杀菌力不强 ; 而高于这个浓度 , 就会使细菌表面蛋白质快速脱水, 凝固成膜 , 阻碍酒精透入, 减弱杀菌才能; 75%的酒精溶液常用于手术前、打针、换药、针灸 前皮肤脱碘消毒以及机械消毒等;9、95%的酒精溶液 : 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可用于凝集DNA;10、15%的盐酸 : 和 95%的酒精溶液等体积混合可用于解离根尖;11、龙胆紫溶液 : 浓度为 0.01g/ml 或 0.02g/ml 用于染色体着色 , 可将染色体染成紫色 , 通常染色 35 分钟; 也可以用醋酸洋红染色 12、20%的肝脏、 3%的过氧化氢、 3.5%的氯化铁 : 用于比较过氧化氢 酶和 Fe3+的催化效率; 新奇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13、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3%的蔗糖溶液、 2%的新奇淀粉酶溶液 : 用于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试验;14、碘液 : 用于鉴定淀粉的存在;遇淀粉变蓝;15、丙酮 : 用于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16、层析液 : 成分:20 份石油醚、 2 份丙酮、和 1 份苯混合而成 , 也 可用 93 号汽油可用于色素的层析 , 即将色素在滤纸上分别开;17、二氧化硅 : 在色素的提取的分别试验中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 , 可 使研磨充分;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8、碳酸钙 : 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 , 可中和有机酸 , 防止在研磨时叶 绿体中的色素受破坏;19、0.3g/mL 的蔗糖溶液 : 相当于 30%的蔗糖溶液 , 比植物细胞液的 浓度大 , 可用于质壁分别试验;20、0.1g/mL 的柠檬酸钠溶液 : 与鸡血混合 , 防凝血;21、氯化钠溶液 : 可用于溶解 DNA;当氯化钠浓度为 2mol/L 、0.015mol/L 时 DNA的溶解度最高 , 在氯化钠浓度为 0.14 mol/L 时,DNA溶解度最高;浓度为0.9%时可作为生理盐水;22、胰蛋白酶 : 可用来分解蛋白质 ; 可用于动物细胞培育时分解 组织使组织细胞分散;23、秋水仙素 : 人工诱导多倍体试剂;用于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 可使 染色体组加倍 , 原理是可抑制正在分裂的细胞纺锤体的形成;24、氯化钙 : 增加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 胞处于感受态 用于基因工程的转化 , 使细三、生物学中常见的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及用途 : 1、致癌因子 : 物理因子 : 电离辐射、 X射线、紫外线等;化学因子 : 砷、苯、煤焦油 病毒因子 : 肿瘤病毒或致癌病毒 , 已发觉 150 多种病毒致癌;2、基因诱变 : 物理因素 : 射线、 化学因素 : 亚硝酸、硫酸二乙酯射线、紫外线、激光3、细胞融合 : 物理方法 : 离心、振动、电刺激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化学方法 :PEG聚乙二醇 生物方法 : 灭活病毒 可用于动物细胞融合 四、生物学中常见英文缩写名称及作用 1.ATP: 三磷酸腺苷 , 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ATP的结构简 式:APPP,其中:A 代表腺苷 ,P 代表磷酸基 , 代表高能磷酸键 , 代 表一般化学键 2.ADP : 二磷酸腺苷 3.AMP : 一磷酸腺苷 4.AID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艾滋病 5.DNA:脱氧核糖核酸 ,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6.RNA:核糖核酸 , 分为 mRNA、tRNA和 rRNA;7.cDNA:互补 DNA 8.Clon: 克隆 9.ESEK: 胚胎干细胞 10.GPT:谷丙转氨酶 , 能把谷氨酸上的氨基转移给丙酮酸 , 它在人的 肝脏中含量最多 , 作为诊断是否患肝炎的一项指标;11.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是英语“AIDS” 中文名称;12.HLA:人类白细胞抗原 , 器官移植的成败 , 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 的 HLA是否一样或相近;13.HGP:人类基因组方案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4.IAA: 吲哚乙酸 生长素 15.CTK:细胞分裂素 16.NADP+:辅酶 17.NADPHH: 仍原型辅酶 18.NAD+:辅酶 19.NADHH: 仍原型辅酶 20.PCR:聚合酶链式反应 , 是生物学家在试验室以少量样品制备大量DNA的生物技术 , 反应系统中包括微量样品基因、种脱氧核苷酸等;21.PEG:聚乙二醇 , 诱导细胞融合的诱导剂;22.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 参加 C4途径;DNA聚合酶、引物、 4 23.SARS病毒 :SARS是“ 非典” 学名的英文缩写 五、人体正常生理指标 : 1、血液 pH:7.357.45 2、血糖含量 :80120mg/dl ;高血糖 :130mg/dl, 肾糖阈:160180mg/dl, 早期低血糖 : 5060mg/dl,晚期低血糖 :<45mg/dl ;3、体温 :37 左右;直肠 36.9 37.9, 平均 37.5 ; 口腔 36.7 37.7, 平均 37.2 ; 腋窝36.0 37.4, 平均 36.8 4、总胆固醇 :110230 mg/dl 血清5、胆固醇脂 :90130 mg/dl血清 占总胆固醇量的 60%80%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6、甘油三脂 :20110 mg/dl 血清六、高中生物常见化学反应方程式 : 1、ATP合成反应方程式 :ATPADP+Pi+能量 2、光合反应 : 总反应方程式 :6CO2+12H2OC6H12O6+6H2O+6O2 分步反应 : 光反应 :2H2O4H+O2ADP+Pi+能量 ATP NADP+2e+H+ NADPH 暗反应 :CO2+C5C3 2C3 C6H12O6+C5 3、呼吸反应 : 1 有氧呼吸总反应方程式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分步反应 : C6H12O62 C3H4O3+4H+2ATP场所 : 细胞质基质 2 C3H4O3+6H2O6CO2+20H+2ATP场所 : 线粒体基质 24H+6 O2 12H2O+34ATP场所 : 线粒体内膜 2 无氧呼吸反应方程式 : 场所: 细胞质基质 C6H12O6 2 C2H5OH+2CO2+2ATP C6H12O62C3H6O3+2ATP 4、氨基酸缩合反应 :n 氨基酸n 肽+n-1H2O 5、固氮反应 :N2+e+H+ATPNH3+ADP+Pi名师归纳总结 七、生物学中显现的人体常见疾病: 第 7 页,共 20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 自身免疫病;免疫机制过高艾滋病 免疫缺陷病胸腺素可促进T 细胞的分化、成熟 ,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功低下患者;八、人类几种遗传病及显隐性关系 : 九、高中生物学中涉及到的微生物 : 1、病毒类 : 无细胞结构 , 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 包括病毒和亚病毒 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动物病毒 :RNA类脊髓灰质炎病毒、狂犬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名师归纳总结 艾滋病病毒、口蹄疫病毒、脑膜炎病毒、SARS病毒第 8 页,共 20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DNA类 痘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虹彩病毒、乙肝病毒植物病毒 :RNA类烟草花叶病毒、马铃薯 毒、大麦黄化病毒等微生物病毒 : 噬菌体X病毒、黄瓜花叶病2、原核类 : 具细胞结构 , 但细胞内无核膜和核仁的分化 , 也无复杂的 细胞器 , 包括: 细菌杆状、球状、螺旋状、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细菌 : 三册书中所涉及的全部细菌的种类 : 乳酸菌、硝化细菌 代谢类型 ; 肺炎双球菌 S型、R型 遗传的物质基础 ; 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 胞内寄生菌 ; 根瘤菌、圆褐固氮菌 固氮菌 ;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 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 为基因工程供应运载体 , 也可作苏云金芽孢杆菌 为抗虫棉供应抗虫基因 ; 假单孢杆菌 分解石油的超级细菌 ; 甲基养分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微生物的代谢 ; 链球菌 一般厌氧型 ; 产甲烷杆菌 严格厌氧型等 放线菌 : 是主要的抗生素产生菌;它们产生链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环丝氨酸、多氧霉素、环已酰胺、氯霉素和磷霉素 等种类繁多的抗生素 85%;繁衍方式为分生孢子繁衍;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衣原体 : 砂眼衣原体;3、灭菌 : 是指杀死肯定环境中全部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实验室最常用的是高压蒸汽灭菌法;4、真核类 : 具有复杂的细胞器和成形的细胞核, 包括: 酵母菌、霉菌 丝状真菌、蕈菌 大型真菌等真菌及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 大草履虫、小草履虫、变形虫、间日疟原虫等等真核微生物;霉菌: 可用于发酵上工业 , 广泛的用于生产酒精、柠檬酸、甘油、酶制剂 如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固醇、维生素等;在农业上可用于饲料发酵、生产植物生长素如赤酶霉素、杀虫农药 如白僵菌剂、除草剂等;危害如可使食物霉变、产生毒素 如黄曲霉毒素具致癌 作用、镰孢菌毒素可能与克山病有关;常见霉菌主要有毛霉、根霉、曲霉、青霉、赤霉菌、白僵菌、脉胞菌、木霉等;5、微生物代谢类型 : 光能自养 : 光合细菌、蓝细菌 水作为氢供体紫硫细菌、绿硫细菌 H2S 作为氢供体 , 严格厌氧CH2O+H2O+2S 2H2S+CO2 光能异养 : 以光为能源 , 以有机物 甲酸、乙酸、丁酸、甲醇、异 丙醇、丙酮酸、和乳酸为碳源与氢供体营光合生长;阳光细菌利用丙 酮酸与乳酸用为唯独碳源光合生长;化能自养 : 硫细菌、铁细菌、氢细菌、硝化细菌、产甲烷菌 厌氧 化能自养细菌 CO2+4H2CH4+2H2O 化能异养 : 寄生、腐生细菌;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好氧细菌 : 硝化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等 厌氧细菌 : 乳酸菌、破伤风杆菌等 中间类型 : 红螺菌 光能自养、化能异养、厌氧 兼性光能养分 型 、氢单胞菌 化能自养、化能异养 兼性自养 、酵母菌 需氧、厌氧 兼性厌氧型 固氮细菌 : 共生固氮微生物 根瘤菌等、自生固氮微生物 圆褐固 氮菌 十、高中生物学中涉及到的较特别的细胞 : 1、红细胞 : 无线粒体、无细胞核 2、精子 : 不具有分裂才能、仅有及少的细胞质在尾总部 3、神经细胞 : 具突起 , 不具有分裂才能 十一、内分泌系统 : 1、甲状腺 : 位于咽下方;可分泌甲状腺激素;2、肾上腺 : 分皮质和髓质;皮质可分泌激素约 物质, 大体可为三类;50 种, 都属于固醇类糖皮质激素如可的松、皮质酮、氢化可的松等;他们的作用是使蛋白质和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 使肝脏将氨基酸转化为糖原; 并使血糖增加;此外仍有抗感染和加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脱氧皮质酮等;此类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 小管对钠的重吸取 , 抑制对钾的重吸取 , 因而也促进对钠和水的重吸收;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髓质可分泌两种激素即肾上腺素和甲肾上腺素, 两者都是氨基酸的衍生物 , 功能也相像 , 主要是引起人或动物兴奋、兴奋 , 如引起血压上升、心跳加快、代谢率提高, 同时抑制消化管蠕动 , 削减消化管的血流 ,其作用在于动员全身的潜力应对紧急情形;3、脑垂体 : 分前叶 腺性垂体和后叶 神经性垂体 , 后叶与下丘脑相连;前叶可分泌生长激素191 氨基酸、促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催乳素 199 氨基酸;后叶的激素有催产素 OXT和抗利尿激素 ADH升压素 都为含 9 个氨基酸的短肽 , 是由下丘脑 分泌后运至垂体后叶的;4、下丘脑 : 是机体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可分泌激素如促肾上腺皮 质激素释放因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生 长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催乳素释放因子、催乳素 释放制因子等;5、性腺 : 主要是精巢和卵巢;可分泌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孕酮 黄体酮;6、胰岛 :a 细胞可分泌胰高血糖素29 个氨基酸的短肽 ,b 细胞可分泌胰岛素 51 个氨基酸的蛋白质 , 两者相互拮抗;7、胸腺 : 分泌胸腺素 , 有促进淋巴细胞的生长与成熟的作用 , 因而和 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十二、高中生物教材中的育种学问1. 诱变育种1 原理: 基因突变2 方法: 用物理因素 如 X射线、射线、紫外线、中子、激光、电离辐射等或化学因素 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硫酸二乙酯、秋水仙素等各种化学药剂或空间诱变育种 理生物; 用宇宙强辐射、微重力等条件来处3 发生时期 : 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 4 优点: 能提高变异频率 , 加速育种进程 , 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制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 从中挑选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 变异范畴广;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5 缺点: 有利变异少 , 须大量处理材料 ; 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 制;改良数量性状成效较差 , 具有盲目性;6 举例: 青霉素高产菌株、太空椒、高产小麦、“ 彩色小麦” 等 2. 杂交育种 1 原理: 基因重组 2 方法: 连续自交 , 不断选种; 不同个体间杂交产生后代 , 然后连 续自交 , 挑选所需纯合子 3 发生时期 : 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四分体时期 4 优点: 使同种生物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个体 , 具有预见 性;5 缺点: 育种年限长 , 需连续自交才能选育出需要的优良性状;6 举例: 矮茎抗锈病小麦等 3. 多倍体育种 1 原理: 染色体变异 2 方法: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3 优点: 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 产量高 , 养分丰富;4 缺点: 牢固率低 , 发育推迟;5 举例: 三倍体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 4. 单倍体育种, 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 原理: 染色体变异2 方法: 花药离体培育获得单倍体植株 倍;, 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3 优点: 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别 , 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 加速育种 进程;4 缺点: 技术相当复杂 , 需与杂交育种结合 , 其中的花药离体培育过 程需要组织培育技术手段的支持 , 多限于植物;5 举例: “ 京花一号” 小麦 5. 基因工程育种 转基因育种 1 原理: 基因重组 2 方法: 基因操作 目的基因的猎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 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3 优点: 目的性强 , 可以根据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 ; 育种周期 短;4 缺点: 可能会引起生态危机、必需考虑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技 术难度大;5 举例: 抗病转基因植物、抗逆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延熟番茄、转 基因动物 转基因鲤鱼等 6. 细胞工程育种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7. 植物激素育种 1 原理: 相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果实的发育 2 方法 : 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肯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 子房就可以发育成无子果实;3 优点: 由于生长素所起的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 , 并不能导致植 物的基因型的转变 , 所以该种变异类型是不遗传的;4 缺点: 该种方法只适用于植物;5 举例: 无子番茄的培育 十三、自然界物质循环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碳循环 : 2、氮循环 : 3、硫循环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生物家及其成就 19 世纪 30 岁月, 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 M.J.Sehleiden,18o41881 和动物学家施旺 T.Schwann,1810 1882 提出了细胞学说 , 指出细胞是 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1859 年,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 C.R.Darwin,1809 1882 出版了物 种起源一书 , 科学地阐述了以自然挑选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1900 年, 孟德尔 G.Mendel,1822- 1884发觉的遗传定律被重新提出,生物学迈进第 2 个阶段试验生物学阶段;1944 年, 美国生物学家艾弗里 O.Avery,1877-1955 用细菌做试验材 料, 第 1 次证明白 DNA是遗传物质;1953 年, 美国科学家沃森 J.D.Watson,1928 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F.Crick, 1916-2004共同提出了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这是20 世纪生物科学最宏大的成就 , 标志着生物科学的进展进入了一个新的 阶段分子生物学阶段;1773 年, 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L.Spallanzani,1729- 1799,通过试验证明 , 胃液有化学性消化作用;1836 年, 德国科学家施旺 T.Schwann,1810 1882, 从胃液中提取出 胃蛋白酶; 第 2 次显现 1926 年, 美国科学家萨姆纳 J.B.Sumner,1887 1955,从刀豆种子 中提取出脲酶的结晶 , 并且通过化学试验证明脲酶是一种蛋白质;20 世纪 80 岁月, 美国科学家切赫 T.R.Cech,1947 一和奥特曼 S.Ahman,1939 一发觉少数 RNA也有生物催化作用;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771 年, 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 J.Priestley,173318o4, 通过实验发觉植物可以更新空气;1864 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 J yon Sachs ,18321897,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 产生了淀粉; 1880 年, 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GEngelmann,1809- 184 ,通过试验证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0 世纪, 30 岁月,美国科学家鲁宾 SRuben和卡门MKamen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1880 年,达尔文 CRDarwin,18091882 通过试验推测,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耀下,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会产生某种影响; 第 2 次显现 1928 年,荷兰科学家温特F WWent,1903,通过试验证明,胚芽鞘的尖端 的确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促使胚芽鞘下面的某些部分生 长; 1934 年,荷兰科学家郭葛 F Ko 等人从植物中提取出吲哚乙酸 生长素; 1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928 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 FGrifith,18771941,通过试验推测,已杀死的 S 型细菌中,含有某种“ 转化因子” ,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 菌; 1944 年, 美国科学家艾弗里 OAvery ,18771955 和他的同 事,通过试验证明 上述“ 转化因子” 为 DNA,也就是说 DNA 才是遗 传物质; 1952 年, 赫尔希 A Hershey 和蔡斯 M Chase, 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证明,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 DNA,而不是蛋白质; 2DNA 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1953 年,美国科学家沃森 J DWatson,1928 一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 F Crick , 1916-2004 共同提出了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1962 年,沃森、克里克和维尔金斯共 第 2 次显现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名师归纳总结 基因的分别定律孟德尔 GMendel,1822-1884,奥国人,通过豌第 19 页,共 20 页豆等植物的杂交试验,于 1865 年,在当地的自然科学讨论学会上宣-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了植物杂交试验论文,提出了遗传的分别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第 2 次显现 18 世纪英国闻名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道尔顿 J Dalton ,1766 184 ,第 1 个发 现了色盲症,也是第 1 个被发觉的色盲症患者; l9 世纪1859 年,达尔文,在其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以自然挑选学说为核 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第 3 次显现 1973 年,美国科学家科恩 SNCohen,l935 一, 1 次实现了不同 物种间的 DNA 第 重组; 1796 年,英国医师爱德华· 詹纳 Edward Jenner ,l749 一 l823 ,创造了接种牛痘 预防天花;我国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被称为“ 杂交水稻之父” ; 1 植物细胞工程 2O 世纪 5O 岁月, 我国植物生理学家崔徵等人,发觉细胞分裂素含 量和生长素含量的比例可调控植物组织培育过程中芽和根的形成; 2 动物细胞工程 1976 年,阿根廷科学家米尔斯坦 Cesar Milstein,l926 一和德国科学家柯勒 GeorgesKohler ,l946 一,通过细胞融合制备出单克隆抗体;由于他们 的杰出工作,在 1984 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675 年,荷兰学者列文虎克 Avan Ieuwenhoek,l632 1723,用自制的显微镜观看了雨水、井水、河水中的微生物; 1892 年,俄国科学家伊凡诺夫斯基DIvanowsky,l864 一 l920 ,发觉引起烟草 花叶病的致病因子可以通过细菌滤器;不久,荷兰生物学家贝哲林克 Martinus Beefinck,185l 一 1931 发觉,这种滤 过性因子具有生物的很多特点,并估计它能进入细胞内进行繁衍;l9 世纪后期,德国细菌学家科赫Robert Koch ,l843 1910 发明白固体培育基,分别出炭疽芽孢杆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等;1905 年,科赫因结核杆菌的讨论成果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857 年,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 L Pastuer ,l822 1895 ,发觉 了发酵原理,并创造“ 巴氏消毒法” ;如今这种方法仍广泛用于食品工业的消毒;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2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