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生物知识点.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高三其次轮复习生物学问结构网络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颜色反应 砖红色桔黄色(红色)紫色蓝色1.1 生物组织中仍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 的鉴定物质试剂操作要点仍原性糖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暂时混合加热脂肪苏丹(苏丹)切片高倍镜观看蛋白质双缩脲试剂( A 液和 B 液)先加试剂 A B 再滴加试剂DNA 二苯胺加 0.015mol/LNaCl 溶液 5Ml 沸水加热 5min 1.2 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 、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DNA 含量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2a 4a 4a 4a 4a 2a 染色体数目(个)2N 2N 2N 4N 2N 染色体单数(个)0 4N 4N 0 0 染色体组数(个)2 2 2 4 2 同源染色数(对)N N N 2N N 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 个,未复制时DNA 含量为 2a 1.3 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名称化学组成存在位置膜结构主要功能线粒体蛋白质、 呼吸酶、 RNA 、动植物细胞双层膜能有 氧 呼 吸 的脂质、 DNA 量主要场所叶绿体蛋白质、 光合酶、 RNA 、植物叶肉细胞代 谢光合作用脂质、 DNA 、色素内质网动 植 物 细 胞 中 广单层膜与蛋白质、脂质、糖类蛋白质、酶、脂质的加工、运输有关蛋白质的运输、加工、高尔基体蛋白质、脂质泛存在细胞分泌、细胞壁形成溶酶体蛋白质、脂质、酶动物细胞无膜细胞内消化核糖体蛋白质、 RNA 、酶合成蛋白质中心体蛋白质与有丝分裂有关低等植物细胞1.4 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 4、能独立地掌握性状5、打算细胞质遗传(永生)6、内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8、能自我分裂增殖1.5 细胞的生活史癌变反常分化绝大多数细胞未分化分化衰老死亡细胞干细胞分裂干细胞特点: (无限增殖)既分裂也分化少数细胞癌细胞分裂癌细胞特点: (无限增殖)只分裂不分化1.6 植物组织培育与动物细胞培育的比较比较项目植物组织培育动物细胞培育生物学原理细胞全能性细胞分裂培育基性质固体液体培育基成分蔗糖、氨基酸、维生素、水、矿物质、生长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取材素、细胞分裂素、琼脂维生素、水、动物血清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动物胚胎、 幼龄动物器官或组织培育对象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分散的单个细胞过程脱分化、再分化原代培育、传代培育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特点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只分裂不分化分化:形成根、芽贴壁生长接触抑制培育结果新的植株或组织细胞株或细胞系应用快速繁衍生产蛋白质生物制品培育无病毒植株皮肤细胞培育后移植提取植物提取物(药物、香料、色素等)检测有毒物质人工种子生理、病理、药理争论培育转基因植物培育条件植物组织培育离体的无菌、相宜的温度和pH 根植1.7 细胞工程脱 分 化愈伤再 分 化植植物器官物组织芽组织或细胞体物名师归纳总结 细植物第 2 页,共 22 页胞-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其次单元 生物的新陈代谢 植物代谢部分:酶与 ATP、光合作用、水分代谢、矿质养分、生物固氮2.1 酶的分类 :蛋白质类酶和 RNA 类酶2.2 生物体内 ATP 的来源ATP 来源 反应式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化能合成作用 有氧呼吸ADPPi能量 ATP 酶无氧呼吸其它高能化合物转化CP(磷酸肌酸)酶 ADP C(肌酸) ATP (如磷酸肌酸转化)2.3 生物体内 ATP 的去向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细胞分裂酶 ATP ADPPi 能量植物矿质元素吸取新物质合成动物植株的生长神经传导和生物电肌肉收缩吸取和分泌合成代谢生物发光2.4 光合作用的色素 胡萝卜素(橙黄色)胡萝卜素a 快分别作用吸取传递光能叶黄素a a 大部分叶绿素(黄色)叶黄素叶绿素 b (蓝绿色)叶绿素(黄绿色)叶绿素b 慢吸取转化光能特别状态的叶绿素色素叶绿体基粒的分布组成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叶黄素类囊体薄膜上叶绿素叶绿素 a 叶绿素 b 2.5 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比较项目光反应暗反应反应场所叶绿体基粒叶绿体基质能量变化光能电能活跃化学能稳固化学能电能活跃化学能物质变化H2O H O2 NADP + H + 2e NADPH CO2NADPH ATP(CH2O) ADPPiNADP+H2O ATPPi ATP 反应物H2O、ADP 、Pi、NADP+CO2、ATP、NADPH + 、H 2O 反应产物O2、ATP、NADPH (CH2O)、ADP、 Pi、NADP反应条件需光不需光反应性质光化学反应(快)酶促反应(慢)反应时间有光时(自然状态下,无光反应产物暗反应也不能进行)2.6 C3 植物和 C4 植物光合作用的比较光反应C3 植物C4 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粒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粒暗反应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基质CO 2固定仅有 C3 途径C4 途径 C3 途径2.7 C4 植物与 C3 植物的鉴别方法方法原理条件和过程现象和指标结论生理在强光照、干旱、高密闭、强光照、干旱、生长状况:正常生长: C4 植物正常生长温、低CO2 时, C4学方或植 物 能 进 行 光 合 作枯萎死亡: C3 植物法枯萎死亡用, C3 植物不能;高温形状维 管 束 鞘 的 结 构 差过叶脉横切,装片 是 否 有 两 圈 花 细是: C4 植物胞围成环状结构学方异 鞘 细 胞 是 否 含 叶否: C3 植物法绿体化学 合 成 淀 粉 的 场 所叶 片 脱 绿 加 碘 显现蓝色:显现现象时: 蓝 色 出 现 在 维 管不同C4 植物过 叶 脉 横 切 制 片束鞘细胞方法酒精溶解叶绿素显现现象时:观看 蓝 色 出 现 在 叶 肉淀粉遇面碘变蓝C3 植物细胞2.8 C4 植物比 C3 植物光合作用强的缘由名师归纳总结 结构缘由:C3 植物C4 植物第 5 页,共 22 页以育不良,无花环型结构,无发育良好,花环型,叶绿体大;-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维管束鞘细胞的结构叶绿体;暗反应在此进行;有利于产物光合作用在叶肉细胞进行,淀 粉积存,影响光合效率;运输,光合效率高;生理缘由:只有磷酸核酮糖羧化酶;两种酶均有;PEP 羧化酶磷酸核酮糖羧化酶与CO 2 亲和PEP 羧化酶与CO 2亲和力大,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力弱,不能利用低CO 2;利用低 CO2 才能强;2.9 植物对水分的吸取和利用2.9.1 植物对水分的吸取水 分 的 吸 收吸胀吸水液泡尚未形成或消逝通过亲水物质的亲水性吸水渗透吸水吸水原理主要由成熟细胞的中心液泡构成渗透系统 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渗透系统隔着半透膜的两种溶液构成的体系发生条件具有半透膜 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渗透压溶液与纯水达平稳时,溶液一方所承担的外压差;植物细胞构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两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看作一层半透膜(本质是挑选透过性)成渗透系统两个系统植物细胞与土壤溶液之间构成每两个植物细胞之间构成2.9.2 扩散作用与渗透作用的联系与区分扩散作用 物质由相对多(密度高)的地方向相对少(密度低)的地方运动的过程,叫扩散联系 物质由高到低的移动方式,利用物质本身的属性,不需要能量区分 特指溶剂分子(如水、酒精等)的扩散,需特定的条件渗透作用 溶剂分子的扩散叫渗透,具备肯定条件才能发生2.9.3 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水分的运输导管运输方向向上:根茎叶蒸腾作用产生蒸腾拉力动力名师归纳总结 根压导致吐水现象第 6 页,共 22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10 氮循环大气氮库( N 2)大气固氮工业固氮生物固氮反硝化细菌N2尿素氮素化肥尿素脲酶- NH 3-脲酶分解者消费者硝化细菌氮盐NO 2-、NO 3遗体生产者- NO 32.11 三类微生物在自然界氮循环中的作用固氮酶 N 2 NH3 固氮微生物(N2 循环)酶 NH 3 NO 2-、NO 3-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NO 2酶-、NO 3- N 22.12 人体的氨基酸8 种必需氨基酸口诀: (携一两本单色书来)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也叫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必需氨基酸 :不能在人和动物体细胞内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细胞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2.13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名师归纳总结 比较项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能量第 7 页,共 22 页反应场所真核细胞:细胞质基质,主要在线粒体 原核细胞:细胞基质(含有氧呼吸酶系)细胞质基质反应条件需氧不需氧反应产物终产物( CO 2、H2O)、能量中间产物(酒精、乳酸、甲烷等)产能多少多,生成大量ATP 少,生成少量ATP 共同点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14 新陈代谢的类型特 殊 类红螺细菌有光时:自养生活(进行光合作用,但供氢体不是水,而是有机物)无光时:异养生活兼性养分型基 本同 化 类 型自养型光能自养型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光合细菌新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化能合成作用硝化细菌陈 代 谢 类 型绝大多数动物,腐生的真菌,大多数细菌类 型异 化 类 型需氧型多数动植物O2 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一些细菌 如光合细菌,供氢体不是水,不放蛔虫等酵母菌有氧时:有氧呼吸无氧时:无氧呼吸2.15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与生长速率的关系菌 体 数 目k a b c d 时间留意k 2 lg 0 生长速率繁衍率死亡率生 长 速 率a:调整期0 a b c d 时间说明b:对数期c:稳固期d:衰亡期第三单元生命活动的调剂(包括植物调剂、体液调剂、神经调剂、内环境与稳态、水盐调剂、血糖调剂、体温调剂、免疫)3.1 植物生命活动调剂激素调剂名师归纳总结 向性运动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第 8 页,共 22 页是植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发觉(略)产生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和发育的种子分布大多集中在胚芽鞘、分生组织、形成层及发育的种子和子房-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10 免疫概述概念机体特别的爱护性生理功能;通过识别“ 自己”与“ 非已” ,以维护机体内环境的平稳与稳固;免疫概述非特异性免疫概念对全部病原体的防备才能第一道防线皮肤及黏膜的屏障作用组成名师归纳总结 分类特异性免疫概念其次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第 9 页,共 22 页对特别病原体的防备才能组成体液免疫第三道防线-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10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淋巴细胞的起源骨髓免疫器官中枢淋巴组织及器官胸腺淋巴结免疫系统免疫组织吞噬细胞外周淋巴组织及器官脾脏免疫细胞T 细胞扁桃体淋巴细胞 B 细胞免疫分子 抗体、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淋巴细胞起源造 血 干血液循环增殖分化B 细胞少 部 分 进 入淋 巴 结抗 原 刺 激 后效应 B 细胞记忆细胞胸腺中的增殖分化大部分死亡脾 脏效应 T 细胞细 胞扁 桃 体T 细胞记忆细胞造血干细胞3.11 抗原与抗体 能与 B 细胞受体、 T 细胞受体及抗体结合,概念 具有启动免疫应答潜能的物质抗原性质异物性机体以外的物质;或机体内的隔离物质或已发生转变的自身物质大分子性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 的物质;蛋白质、脂多糖、多糖等合 结刺激产生 异 特抗原打算簇特异性只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 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取决于抗原打算簇概念抗原分子中打算抗原特异性的特别化学基团 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重要依据一种抗原可含有多种抗原打算族特点不同种抗原可含有相同或相像的抗原打算族 一个 B 细胞只接受一种抗原打算族的刺激每一种抗原打算族只引起产生一种特定的抗体名师归纳总结 抗体概念B 细胞识别抗原后经分裂增殖形成的效应B 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球蛋白第 10 页,共 22 页特点能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从而清除抗原-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12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 液 免 疫效应阶段抗体与病原体防止病原体感染增 殖 分 化(抗原)结合降低病毒侵染力反应阶段病原体再次入侵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再次刺激抗体效应 B 细胞直接刺激名师归纳总结 细感应阶段病原体吞噬细胞抗原T 细胞抗原B 细胞第 11 页,共 22 页增 殖 分 化记忆细胞胞 免 疫反应阶段增殖分化再次刺激效应阶段白细胞介素 -2 + 效应 T 细胞释放淋巴因子病原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宿主细胞溶酶体酶激活与宿主细胞亲密接触-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第四单元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4.2 动物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没有交换)精子的形成有 性 生 殖 细B复制A精子一 种 类 型共 两 种 精 子AB B BA AB A AB A B一 种 类 型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AB2N=4 2N=4 次级精母细胞 N=2 精细胞 N=2 N=2 胞 的 形 成A AB BAB B第 二 极 体复制B第一极体 N=2 N=2 A AB 初级卵母细胞B卵原细胞2N=4 2N=4 A 一种卵细胞B 次级卵母细胞 N=2 A 卵细胞N=2 卵细胞的形成4.3 减数分裂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四分体时期四种精子(一种卵细胞)名师归纳总结 四分体交叉互换精细胞有丝分裂第 12 页,共 22 页4.5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以动物细胞为例)比较项目减数分数次级精母细胞复制次数1 次1 次-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分裂次数2 次1 次同源染色体行为 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别、非姐妹染色体交叉互换 无子细胞染色体数 是母细胞的一半 与母细胞相同子细胞数目 4 个 2 个子细胞类型 生殖细胞(精细胞、卵细胞)、极体 体细胞细胞周期 无 有相关的生理过程 生殖 生长、发育数量 DNA 数量染色体 DNA 的 4 染色体 4 变化曲线 2 2 时期时期有丝减数区分难,抓住几个关键点;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分开要减半;助记词有丝分裂要加倍,减数分裂看同源;再分过程同有丝,染色体中无同源;4.6 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子 房胚 珠受精卵供应生长素多次分裂子 叶胚 芽胚 轴胚 根种 子植 株顶细胞球状多次分裂胚胚体有丝分裂供应养分受精极核基细胞几次分裂胚柄消逝果 实多次分裂胚乳细胞胚乳或者消逝珠被 种皮第五章:遗传定律5.1 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就引起的碱基间关系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 A=T G=C A= A 1+A 21T=T 1+T 2基 本 关G=G 1+G 2C=C 1+C 2A 1=T 2 G1=C2A+G=T+C A+C=T+G A 2=T 1G2=C1AGAC1系TC TG2 A 1G1mA 21T 2C2m1根 据 第 一A 2G2 T 1C 1A2G213 A 1T 1nT2C2mA2T2nG2C2链 计 算 第 二 链G1C1G2C214 A 1wA2T2nG1G2rT 1T 2wC1C2r5 A 1sA 2无法运算T 1tT2无法运算G 1G2C1C25.2 染色体组与基因组比较基染色体组概念示例正常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数称为一个染色体组,用N 表示果蝇: N=4 概念某生物 DNA 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叫基因组;包括核基人: 23+1 +因组和质基因组(线料体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线粒体 DNA 单倍体基因组有性别生物: N+1(N 个 DNA+1 个性染色体DNA 组成)人: 23+1 因无性别生物: N(N 个 DNA 分子组成)玉米: 10 组原核生物基因组一个 DNA 分子组成(或加上质粒DNA )细菌 DNA 线粒体基因组线粒体中一个DNA 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见后述)线粒体 DNA 叶绿体基因组叶绿体中一个DNA 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叶绿体 DNA 区分与联系染色体组由正常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构成,只包含一条性染色体基因组由一半常染色体、两条性染色体和细胞质中的DNA 分子组成5.3 遗传的中心法就复制DNA 转录复制RNA 翻译蛋白质 性状 逆转录5.4 基因分别定律中亲本的可能组合及其比数名师归纳总结 亲本组合AA × AA AA × Aa AA × aa Aa× Aa aa Aa × aa aa× aa 第 14 页,共 22 页基因型比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 1 1 1 1 2 1 1 1 1 表现型比显性显性显性显性隐性显性隐性隐性1 1 1 3 1 1 1 1 5.5 基因分别定律的特别形式特别形式(一般形式)显性相对性 并显性( MN 血型)复等位基因遗传显性纯合致死 隐性纯合致死 单性隐性配子致 单性显性配子致死 伴性遗传 X 上的致死效应亲本组合子代的基因型比子代的表现型比Aa× Aa AA Aaaa1 2 1 显性隐性 31 Aa× Aa AA Aaaa12 1 显性相对显性隐性12 1 LM LN× LM LNLM LM LM LN L N LN 12 1 显性并显性显性121 物种中存在三个以上等位基因,而每一个体只含两个等位基因或两个相同的基因,基因之间存在显隐关系或其它关系;如ABO 血型的遗传: IA、 IB对 i 为显性, IA对 IB并显性;Aa× Aa Aaaa 2 1 显性隐性 2 1 Aa× Aa AA Aa1 2 显性Aa× Aa AA Aa1 1 显性Aa× Aa Aaa a 11 显性隐性 1 1 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子代表现型与性别有关,形式多样,在后面有专题争论;见专题 5.23 P53 5.6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一般特点P F1 F2 双显 AABB ×Aabb 双隐A 显( AAbb )(aaBB)B 显AaBb 双显F1配子AB Ab aB ab AB AABB (双显)AABb (双显)AaBB (双显)AaBb (双显)Ab AABb (双显)AAbb (A 显)AaBb (双显)Aabb(A 显)aB AaBB (双显)AaBb (双显)aaBB(B 显)aaBb(B 显)ab AaBb (双显)Aabb(A 显)aaBb(B 显)aabb(双隐)基因型9 种(AABB 、 AABb 、AaBB 、 AaBb、AAbb 、aaBB、Aabb、aaBb、aabb)种类4 种表现型比数双显 A 显 B 显双隐 9331 表现型同亲本亲本为 AABB × aabb 时: 10/16( 9/16 + 1/16 )亲本为 AAbb × aa BB 时: 6/16(3/16 + 3/16 )5.7 遗传定律中各种参数的变化规律名师归纳总结 遗传亲本中包含等F1配子的表现F2性状遗传定律的实质第 15 页,共 22 页包含的产生的基因定律相对性位基因配子数组合数型数型数分别比状对数的对数分别定律1 1 2 4 2 3 31 F1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时,等位基因伴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别;自由组合2 2 4 16 4 9 2 3 1F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3 3 8 64 8 27 3 3 1时,等位基因伴同源染4 3 1色体分别的同时,非同4 4 16 256 16 81 定律 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n n2nn 42n3nn 3 1因进行自由组合;5.8 自由组合遗传题的快速解法 将自由组合定律分解成分别定律方法一分别定律法依据亲本的基因型或表现型推出子代基因型概率或表现型概率(或者依据子代的表现型比或基因型比推出亲本的表现型或基因型)得出最终结果 例 1 基因型为 AaBb (甲)和 Aabb(乙)的亲本杂交,求子代中同亲本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率 AaBb × Aabb 解分解成分别规律的杂交组合Aa × Aa Bb× bb 推出各组合的基因型概率和表现型概率示例运算结果:i 1/4AA 1/2Aa 1/4aa 1/2Bb 1/2bb 3/4A 显1/4a 隐1/2B 显1/2b 隐子代基因型为AaBb(同亲本甲)的概率是:1/2Aa × 1/2Bb1/4 子代基因型为Aabb(同亲本乙)的概率是:1/2 Aa× 1/2bb1/4 子代基因型同亲本的概率是:1/41/4 1/2 ii 子代表现型同亲本的概率是:(3/4A 显× 1/2B 显) +(3/4A 显× 1/2b 隐) =3/4 例 2 用绿圆豌豆与黄圆豌豆进行杂交,得到子代四种豌豆:黄圆 写出亲本的基因型; (已知黄受 Y 、圆受 R 掌握)196,黄皱 67,绿圆 189,绿皱 61;解分解成分别定律的子代表现型推出亲本的基因型YyRr 子代表现型比亲代基因型黄( 196+67)绿( 189+61)=11 Yy × yy 圆( 196+189)皱( 67+61)=31 Rr× Rr 得出结果亲本绿圆豌豆的基因型是yyRr ,黄圆豌豆的基因型是依据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写出亲本和子代的基因式方法二基因式法依据基因式推出基因型 此方法只适于亲本和子代表现型已知且显隐关系已知时示例番茄的紫茎( A )对绿茎( a),缺刻叶( B)对马铃薯叶(b)均为显性;亲本紫缺番茄与紫马番茄杂交,子代显现了紫缺、紫马、绿缺、绿马四种番茄;求亲本的基因型和子 代的表现型比;名师归纳总结 解依据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写出亲本和子代的基因式(如图);第 16 页,共 22 页紫缺×紫马(亲本)基因式A-B- A-bb -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娴熟运用三种方法可以进行口算心算,大大提高解题速度;注 三种方法中“ 分别定律法” 最适用,适合各种情形;提倡使用该方法;后两种方法的应用需要肯定条件,有肯定局限性;5.9 自由组合定律中基因的相互作用名师归纳总结 作用类型特点举例第 17 页,共 22 页加 强互补 作用只有一种显性基因或无显香豌豆P 白花 CCdd ×ccDD 白花 性基因时表现为某一亲本的性状, 两种显性基因同时F1 CcDd 紫花 存在时(纯合或杂合)共同F2 C-D- 紫花 C-dd 白花 ccD- 白花 ccdd白花 打算新性状;作F2表现为 97 9/16 3/16 3/16 1/16 用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南瓜P 球形 AAbb ×aaBB 球形 累加产生一种新性状,单独存在作用F1 AaBb 扁盘形 时表现相同性状,没有显性F2 A-B- 扁盘 A-bb 球形 aaB-球形 aabb长形 -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基因时表现为隐性性状;F2表现为 961 抑重叠不同对基因对表现型产生荠菜P 三角形果 EEFF ×eeff卵形果 相同影响, 有两种显性基因时与只有一种显性基因时F1 EeFf三角形果 表现型相同; 没有显性基因作用时表现为隐性性状;F2 E-F-三角 E-ff 三角 eeF-三角 eeff 卵形 F2表现为 151 显性9/16 3/16 3/16 1/16 一种显性基因抑制了另一狗P 白色 BBII ×bbii 褐色 种显性基因的表现;F2表现为 123 1 F1 BbIi 白色 上位右例中 I 基因抑制 B 基因的隐性表现; I 打算白色, B 打算F2 B-I- 白色 bbI- 白色 B-ii 黑色 bbii 褐色 黑色,但有I 时黑色被抑制9/16 3/16 3/16 1/16 一对基因中的隐性基因对家鼠P 黑色 RRCC ×rrcc 白色 另一对基因起抑制作用;F2表现为 934 RF1 RrCc黑色 制上位右例中 c 纯合时,抑制了作抑制和 r 的表现;F2 R-C- 黑色 rrC-浅黄 R-cc白色 rrcc(白色 用9/16 3/16 3/16 1/16 显性基因抑制了另一对基因的显性效应, 但该基因本家鸡P 白色莱杭 IICC ×iicc 白色温德 身并不打算性状;F1 IiCc 白色 F2表现为 133 效应右例中 C 打算黑色, c 打算F2 I-C- 白色 I-cc白色 iiC- 黑色 iicc (白色 白色; I 为抑制基因,抑制作用类型9/16 3/16 3/16 1/16 了 C 基因的表现;F 2 表现型比作用类型F2 表现型比作用类型F 2表现型比互补作用97 重叠作用151 隐性上位93 4 累加作用961 显性上位1231 抑制效应133 5.10 杂交育种5.10.1 培育显性基因( A)掌握的优良品种名师归纳总结 一对相对性状掌握原始材料Aa 纯合体第 18 页,共 22 页培育目标AA 自交代数育种方法连续自交,连续挑选,直到基本不发生性状分别自交过程(原理)杂合体0 1 Aa 1 0 AA 1 Aa 1 aa 1 1 1 4 2 4 2 2 -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5.10.2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