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3.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苏教版学校科学试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 三年级 试验内容: 鹦鹉站立制作试验 年级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 :1、做一名小科学家 试验器材: 彩色卡纸一张、剪刀、回形针 试验类型:老师演示、同学操作试验步骤操作要点1. 教 师 演 示 鹦 鹉 站立2. 同学制作1. 老师课前制作几只能站立的纸鹦鹉;2. 课堂上演示纸鹦鹉站立, 让同学感觉到纸鹦鹉站立在笔头上的 奇妙;1. 发给同学卡纸,用白纸印好摹本发给同学,让同学蒙在卡纸上 剪出鹦鹉的外形,以降低制作难度;2. 同学自己制作,然后尝试让鹦鹉站立在笔头上;3. 查找平稳点4. 同学沟通5. 试验总结6. 整理器材1. 同学失败之后,供应帮助材料回形针2. 争论 : 你认为回形针放在什么位置可以胜利.3. 同学自己试验探究;小组汇报,说说自己的发觉;要想让鹦鹉站立在笔头上,第一要找到能使鹦鹉得到平稳的点,在恰当的位置上别上回形针;整理材料,保持洁净;试验结论: 回形针分别别在鹦鹉的脚的两侧,可以使鹦鹉平稳站立在手指上;试验内容 :蜗牛观看试验 年级 :三年级上册其次单元 课题 :1、校内里的小动物 试验器材 :蜗牛一只、大号餐盘、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醋、啤酒、玻璃片 试验类型 :老师放在食物展台上展现试验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试验步骤操作要点1老师课前捕获 几只蜗牛蜗牛需要在雨后的花坛旁边查找,假如条件不合适,临时没找到蜗牛,可以将本课适当推迟; 在上课前, 肯定要让蜗牛饿上12天,试验成效才可能比较明显;2观看蜗牛将捕获到的蜗牛放在黑暗的盒子里一段时间,试验时拿出来放在小玻璃片上,这样可以让同学观看它的爬行,并能从下面观看蜗牛足的移动;3蜗牛食性试验1、在盘子四周一圈分别间隔放上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盘子不宜太小;2、放入蜗牛,指导同学寂静,耐心观看,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 间;观看期间保持寂静;3、沟通试验结果;4蜗牛对刺激性 的反应5、试验总结1、把蜗牛放在盘子中间,在蜗牛面前滴一点醋或一点酒,观看 其反应;(不要倒在蜗牛身上)2、悄悄观看,观看期间保持寂静;填写试验报告,熟悉蜗牛的食性和对刺激的反应试验结论: 上述食物,蜗牛只吃菜叶,如用书上几种材料,蜗牛除了菜叶仍喜爱黄瓜;遇到醋或者酒之类刺激物体,蜗牛会马上缩回到壳里;试验内容 :观看水的性质年级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 :1、观看水试验器材 :牛奶、白醋、糖水、冷开水、热水、一次性透亮杯子如干,各种不同外形的容器每组一套;每组 管、一块抹布 试验类型 :同学操作试验2 个水槽、一个杯子、一根短而粗的水管、一根细水试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1鉴别各种液体 1、出示不同液体:牛奶、白醋、糖水、冷开水、热水;2、同学分组鉴别;3、同学汇报,并说出在鉴别不同液体时依次用了哪些方法;4、总结我们平常观看物体常用的方法;5、重点提示一些特别观看方法:闻,用手在液体上方向自己扇动,不要将鼻子凑上去闻;尝,对不明液体不能轻易尝,在告知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液体无害的基础上,用玻璃棒蘸一点,放入舌头上尝;2. 观看水的特点1、供应材料:给每组同学一个装满水的大烧杯,以及一套各种 不同外形的容器(如锥形瓶、平底烧瓶等);2、提出要求:借助材料,用自己的方法观看争论,找出水的特 点,越多越好,并准时用图或文字记录下来;3、同学分组试验,提示同学在试验过程中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以免打碎;4、小组代表汇报所观看到的水的特点;3运水竞赛1、供应材料:每组2 个水槽、一个杯子、一根短而粗的水管、一根细水管、一块抹布,2、竞赛的要求:将两个水盆放置距离1 米,在不答应将两个水盆搬到一起的情形下, 比一比哪一组能最快地将水从一个盆运到 其次个盆里,不答应洒在地上;3、小组开展运水竞赛;4、胜利小组沟通运水体会;5、再次体验运水活动;4留意事项 老师供应试验器材由于本课涉及多个试验,应留意分步给材料,从而掌握探究活动的进程;5. 试验总结 用文字和图示的方法沟通观看结果;6. 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保持桌面洁净;试验结论:水的特点有:透亮、无色无味、可以流淌、没有固定的外形;运水竞赛: 同学可用杯子舀、 用粗管子放在中间做连通, 也可用细管子利用水位差使之自行流淌;试验内容 :水的毛细现象年级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 :2、奇妙的水 试验器材 :不同颜色的水、纸巾;粉笔、纱布、塑料片、玻璃片(2 块,在其中 一块玻璃片上绕上几圈透亮胶);两支粗细不一样的玻璃管;试验类型 :老师演示试验、同学操作试验试验步骤操作要点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老师演示染纸 1、老师现场演示染纸,将白色纸巾的四个角的一端分别放入不 同颜色的水中(不同颜色的水可以用不同的颜料调制而成);2、同学观看,并提出自己的发觉:水会沿着纸巾向上爬升;3、提出争论问题:水为什么向上爬升?水仍会沿着哪些物体向 上“ 爬升” ?2. 探 究 水 会 沿 着1、生活中,你们仍见过哪些类似的现象?2 块,在其中缝隙向上爬升2、供应试验材料:粉笔、纱布、塑料片、玻璃片(一块玻璃片上绕上几圈透亮胶)3、猜测:你认为水会沿着这些物体向上“ 爬升” 吗?4、指导试验方法:用手拿着它们的一端,把它们的另一端轻轻 竖直放进水里,然后认真观看;5、同学分组试验,并准时在记录纸上记录试验结果;6、同学沟通试验结果:水会沿着纱布、粉笔、两块玻璃向上爬 升,水不会沿着塑料片、一块玻璃向上爬升;7、两块玻璃片试验:边试验边认真观看,水在玻璃各个地方爬 升的一样高吗?8、试验沟通:缝隙越小,水爬升的越高;3探究水会沿着 1、争论:水为什么会沿着粉笔向上爬升呢?小孔向上爬升 2、观看粉笔内部:粉笔里面有很多小孔;3、出示试验材料:两支粗细不一样的玻璃管(药店有粗细不一 的毛细管卖,成效较好;)4、猜测:把它们放入水中,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呢?5、提出对比试验要求:同时放、放到同一深度、比的时间要一 样等;6、同学分组对比试验;7、试验沟通:孔越小,水爬升的越高;4、试验总结 引导同学熟悉毛细现象;清洗使用过的玻璃器皿,清洁桌面;6、整理器材试验结论: 水能沿着缝隙或小孔向上“ 爬升” ,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孔隙越小,水爬升得越高;试验内容:水的特性探究试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 2、奇妙的水试验器材:滴管、一元硬币、烧杯、回形针每组一盒;戳好洞的可乐瓶一只、水盆一个;大小烧杯各一只、橡皮泥一块、50 克砝码一只、细线一根;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试验类型: 水的表面张力为同学操作试验, 会喷射的水和会托举的水为老师演示试验,水的溶解试验为同学操作试验试验步骤操作要点1、水的表面张力 硬币滴水:( 可 由 学 生 选 择 1、出示 1 元硬币:猜测大致能滴多少滴水?其中一个试验)2、指名同学演示,留意试验之前指导滴管的正确使用;3、沟通试验留意点:试验时,滴管要尽量低一些,要一滴一滴、轻轻的滴,边试验边观看硬币上水面的变化;4、同学分组试验,边试验边用文字或图示记录试验结果;5、同学沟通试验结果,分析缘由,熟悉水的表面张力;放回形针:1、出示满满的一杯水:猜测能放入多少根回形针?2、沟通试验留意点:开头之前要将杯子中的水加满;放回形针 的时候要沿着杯壁滑下去,尽量防止与水面有撞击;边试验边观 察杯子水面外形的变化;3、同学分组试验,边试验边用文字或图示记录试验结果;4、同学沟通试验结果,熟悉水的表面张力;2、水的压力试验 1、出示自制试验瓶介绍: 可乐瓶上有三个不同高度的小孔; (制 作方法:可乐瓶上的小孔可用针或者铁钉扎三个不同高度的小 孔,三个孔的大小相同,三个孔用一条宽透亮胶带同时封好,这样便于同时撕开;)2、同学猜测不同高度的三个孔,水流会有什么不一样?3、老师演示、同学观看,试验时留意地面要放物品盛水;4、再次猜测:抬高瓶子会怎样?5、老师再次演示、同学认真观看三条水柱射出的角度和远近;6、同学沟通试验现象,尝试分析缘由,熟悉水的压力;3、水的浮力试验 1、老师演示试验,在实物投影上展现,将镜头横过来可以清晰 看到水位的上升;2、在 500 毫升的烧杯里放入半杯水;3、在 100 毫升小 烧杯的底部放入橡皮泥;小烧杯底部的橡皮泥 要放匀称,防止在大烧杯里倾斜;观看小烧杯的状态和大烧杯里 的水位;4、用细线将一个 50 克的砝码轻轻吊起, 放入小烧杯底部的中心,观看小烧杯的位置变化和大烧杯内水位的变化;放入砝码时留意不要用手扔进去,最好用线吊住,轻轻放入小烧杯的中心;5、同学沟通观看现象,尝试分析缘由,熟悉水的浮力;4、水的溶解试验1、同学猜测放入高锰酸钾会有什么变化;12 粒高锰酸钾,2、指导试验:在烧杯内放上足够的水,放入认真观看高锰酸钾的变化;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 用玻璃棒搅拌,边搅拌边观看;搅拌的方法:用玻璃棒沿着 顺时针(或逆时针)同一个方向搅拌;搅拌过程中,玻璃棒不要 捧着烧杯底和烧杯壁,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液体溅出或者损坏烧 杯;4、观看变化时,提示同学有时看物质能不能溶解,仍需要耐心 等待一段时间;5、告知同学不能随便品尝试验的溶液,由于有些物质的溶液会 损害身体;6、沟通试验现象,熟悉溶解;3. 试验总结 依据几个不同的试验明白水的各种特性;4. 整理器材 将试验器材整理好,准时清洗玻璃器皿和桌面;试验结论:会团结的水:水面会成一个圆弧形, 由于表面的水有一股相互之间拉着的力,可以承担一点的重量;会喷射的水:瓶子上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近, 下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远,由于孔越高,受到水的压力越低,所以射不远;孔位置越低,水的压力也越大,所以射得最远;会托举的水: 开头小烧杯浮在大烧杯里, 放入砝码后仍会浮在水中, 但位置 下降了,大烧杯里水位上升了;放得砝码越重,水位越高,小烧杯沉得越低,直 至沉入底部;“ 曹冲称象” 就是用了这个原理,表现出古代人民的聪明;水的溶解试验: 课后书上提出的问题, 奶粉能溶解于水, 少量面粉也可以溶 解在水里,物体溶解之后,水面会有肯定的上升,但是可能不太明显;假如要使 物质溶解的快一点,可以提高水的温度,或者进行搅拌;试验内容:争论纸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课题: 1、纸 试验器材:报纸、 A4白纸、餐巾纸、卡纸、放大镜、滴管、试验类型:同学操作试验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试验步骤操作要点1. 比 较 纸 的 纵 向 和 横 向 的 结 实 程度;1、指导同学自己拿出报纸和小刀,分别从横向和纵向裁出宽度相同、长短相同、边缘平滑的3 组纸条;2、同桌 2 人分别抓住一张纸条的两端,抓的位置离中间距离相等,然后同时渐渐用力向两边拉;3、进行三组重复试验,重复三次试验也是为了保证明验结果 的牢靠性;2. 观 察 纸 张 边 缘 纤维3. 比 较 不 同 纸 张 的吸水性4、比较试验结果;1、每组分别横向和纵向各撕下一张纸条,用放大镜分别观看被 撕下的边缘,边观看边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记录下来;2、同学汇报、比较观看结果;1、供应材料:一张白纸、一张餐巾纸、卡纸(同样大小);2、猜测:依据纸张的吸水性由强到弱排序;3、沟通试验方法:我们可以怎样来比较不同纸张的吸水性?分别用滴管在纸的中间滴一滴同样大小的水滴,认真观看水扩散的变化(为了提高试验的可见性,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红墨 水);4、指导滴管的正确使用:先按住上面的胶头,排掉空气,将滴 管口伸入水中, 松开胶头,然后轻轻提起, 将滴管垂直滴向目标;5、同学分组试验,并依据纸张的吸水性由强到弱排序;6、汇报试验结果;4. 比 较 不 同 纸 张 的透光性1、供应材料:一张白纸、一张餐巾纸、一张卡纸(同样大小);2、猜测:依据纸张的透光性由强到弱排序;3、沟通试验方法:我们可以怎样来比较不同纸张的透光性?可以将纸蒙在课本上 (最好有彩色图的) ,看看那种更简单透光,也可以用手电筒对着纸射出光线,比比那张纸后面最亮等;5、同学分组试验,并依据纸张的透光性由强到弱排序;6、汇报试验结果;5. 试验总结 对纸的不同特点进行归纳;6. 整理器材 清洗相应的器材,使用过的纸张放进垃圾桶,保持桌面洁净;试验结论:纸的特点主要有: 1、沿着报纸纹路裁出的纸条更牢固,逆着纹路的纸条易断; 2、被撕过的纸的边缘是有很多毛毛的纤维,说明纸是由纤维组成的;3、纸的吸水性、透光性有强有弱; 4、纸的吸水性、透光性和纤维分布的疏密有关系,而横向、纵向的牢固程度和纤维的分布方向以及纤维本身的牢固程度有关;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试验内容:观看争论土壤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 2、明白土壤试验器材: 湿土块、 含较多腐殖质的土壤、 餐巾纸、烧杯、水、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试验类型:同学操作试验和老师演示试验试验步骤操作要点1. 分 组 研 究 土 壤 成分1、让同学用餐巾纸包住刚从花圃里挖出的土块(不要太干燥),然后用手用劲握一握,观看餐巾纸的变化;假如观看不到水迹,说颜色变黄了等等,可让同学观看餐巾纸的背面,一般会有明显 的潮湿斑迹;2、将刚才的土块放入水中,引导同学认真观看土壤刚放进水里 和过了一会儿的发觉与变化;3、用玻璃棒沿着同一方向进行搅拌,引导同学边搅拌边观看,停止搅拌,耐心观看 35 分钟;4、同学分组试验,用文字或图示的方法记录试验现象;5、沟通试验现象;(搅拌之后,可能时间较短,难以进行沉淀,老师可以将自己事先做好的一杯拿出来供应应同学观看,让同学 有个完整的熟悉;)2. 演示争论土壤 1、将石棉网放在三角架上,上面放上盛有土壤的蒸发皿(选用 成分 腐殖质较多的黑色土壤),下面用酒精灯点燃加热;2、酒精灯使用:( 1)使用前,酒精不超过瓶体的 2/3 ;(2)打 开灯帽,点燃火柴由下往右上方在灯芯上划过,使灯芯点燃;(3)用外焰加热;( 4)熄灭酒精灯时,不要吹灭,用灯帽盖上灯芯,使火焰熄灭,假如是玻璃灯帽,仍需提起灯帽再轻轻放下,以免 会被吸紧;3、连续加热一段时间,让同学观看变化,等到有白烟冒出后,可以请同学代表上来闻一闻,闻的时候提示同学不能直接去闻,应当用手扇一些白烟到旁边闻;4、沟通试验现象;5、等土块冷却,请同学再捏一捏硬度和原先的泥土进行比较;3. 试验总结 对所观看、记录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整理出土壤中的主要成份;4. 整理器材 整理使用过的试验器材,整理桌面,保持清洁;试验结论 :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水、空气、腐殖质、沙粒、黏粒;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试验内容:比较沙土、黏土、壤土的渗水性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题: 2、明白土壤 试验器材:沙土、黏土、壤土、土壤过滤器、水、纱布、量筒 试验类型:同学操作试验试验步骤操作要点1、观看土壤样品 将三种土壤样品放置在桌面上,认真观看;2. 放土 1、供应试验器材:过滤器;(工具箱中有)2、在过滤器上端的底部各放上一块纱布,以防泥土漏到下面的 塑料杯中;3、在三个土壤过滤器的上层分别放上同样质量的三种土壤;4、用小勺轻轻将三种土壤微微压紧,使土壤中间没有明显间隙;但不能压得过于板实;3. 倒水1、三个过滤器中加入的水应同样多,水量80 毫升成效较好;2、倒水时,要同时把水倒进三个过滤器;3、倒水的动作不能太猛,要让水缓慢地流进土壤,否就水把土 壤冲散会影响渗水速度;4、倒好水后千万别晃动过滤器或搅动土壤;4. 观看比较 1、认真观看水分渗透到过滤器下层的情形;2、将渗下来的水分别倒进量筒量出体积,进行比较记录;依据测量结果,比较出不同土壤的渗水性;5. 试验总结 6. 整理器材 将试验材料整理好,保持洁净;试验结论: 沙土渗水性最强,壤土其次,黏土渗水性最弱;试验内容:做肥料袋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题: 3、肥沃的土壤 试验器材:大号透亮塑料袋(或保鲜袋)、土壤、水果皮、菜叶、蚯蚓、水等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试验类型:同学课后制作试验试验步骤操作要点1. 放土 先在塑料袋里放上土壤,大约小半袋,然后放入一些水果皮,菜叶等,并准时记录下来,放入的土壤要松软潮湿一些,不能放入硬土块;2. 放入蚯蚓 3、加水 4、翻动 5、连续观看在肥料带里放上 23 条蚯蚓;在土壤上匀称地洒上一些水(不宜太多,更不能在袋底有积水,用浇花的水壶喷一点水更好),扎好袋口;每天留意把土壤略微翻动一下,使之不结成硬块,留意不能损害 到里面的蚯蚓;1、这个试验的连续观看时间很长,提示同学要有肯定的耐心,不能每天不停的观看翻动,建议每周观看一次、记录一次、翻动一次;2、存放肥料袋的地方要选好,最好是车库的角落等黑暗的地方,不要放置于客厅或卧房等人们日常居住区域,以免有异味;6、沟通 大约 45 周,肥料带就可以做好了,组织同学带来沟通;试验结论: 可以通过人工方式增加土壤肥力,了很大的作用;试验内容:固体混合前后体积和质量的变化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 1、熟悉固体其中蚯蚓对转变土壤松软程度起到试验器材:黄豆、大米、淀粉、一次性杯子,量杯、筛网 试验类型:老师演示试验、同学分组试验试验步骤操作要点1. 质量的变化 1、出示材料、工具介绍:黄豆、大米、淀粉、天平;2、指导天平的正确使用:将天平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将 游标放置于“0” 刻度;用左右调剂螺旋校准左右平稳;左盘放置要称的物品,右盘放置砝码;5、砝码放置应先小后大,最终调剂游标,使两边平稳;6、物品质量应是右盘全部砝码总质量加上游标指示的质量,砝码不要用手直接拿,应用镊子取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用;3、将三种物品分别装入一次性杯子中,并用天平分别测量出它 们的质量;4、将它们倒入同一只杯子中混合,将其他两个一次性杯子重叠 在这只杯子下面,用天平常称出总重量;5、比较混合前、后重量的变化;2. 体积变化1、分别用量杯量出100ml 的黄豆、大米、淀粉;2、将他们一起倒入同一个量杯中,轻轻的摇动,留意不要洒落 在外面,读出读数;3、比较混合前、后体积的变化;3分别混合物 1、可以用工具箱中的两层筛网让同学自己动手进行分别操作,指导同学先用大孔的筛网过滤;2、再用小孔的筛网二次过滤;4试验总结 比较两组数据,总结出混合后的规律;5整理器材 试验器材清理洁净,天平放回包装盒内;试验结论:固体混合后,重量无变化,体积有变化;试验内容:争论固体的沉浮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 2、把固体放到水里试验器材:水槽、烧杯、水、各种同学带来的固体材料、面粉、盐、药匙试验类型:同学操作试验试验步骤操作要点1. 把固体放入水 中1、指导同学猜测,带来的固体放入水中可能显现什么现象?将 猜测结果记录下来;2、在水槽中放入半盆清水;3、将带来的各种固体依次放入水槽中观看,留意提示同学边实 验边记录;4、沟通试验结果;2. 比较盐和面粉 1、将两个烧杯内倒上同样多的清水;的溶解性 2、分别放入两小勺盐和面粉(加入的量要一样多);3、用玻璃棒充分搅拌,认真观看搅拌停止后、静止一会儿的现 象;4、沟通、比较两杯溶液的溶解情形;名师归纳总结 3. 试验总结沟通试验现象及结果,进步熟悉固体的性质;第 11 页,共 17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4. 整理器材 试验器材清理洁净,保持洁净;试验结论 :食盐能溶解于水, 而面粉基本不溶解于水; 试验中肯定要用冷水, 在温水环 境下,面粉的分子结构被破坏了,就能部分溶解;试验内容:结晶分别的试验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 2、把固体放倒水里 试验器材:烧杯、开水、盐、绘画颜料 试验类型:老师演示试验试验步骤操作要点1. 调制饱和盐水 1、在三个烧杯里倒上小半杯热水,所用的水尽量温度高一些;2、分别在三个烧杯中加入食盐,不停搅拌,使加入的盐全部溶 解,始终加到盐不能连续溶解为止;溶解食盐时搅拌要充分,使 饱和度达到最高;3、三杯水应当依次一杯一杯地完成,做完一杯再做其次杯;2. 制作彩色结晶 1、在热水里放入少许绘画颜料,搅拌匀称,对盐水进行着色;树枝 2、将着过色的盐水分别倒入小碟子中,再放入事前选好的小树 枝,小树枝最好浸入盐水中,让盐水渐渐蒸发;3、不能将树枝直接放入烧杯中,应使用小碟子,这样冷却结晶 简单依附树枝,而且时间短; (老师演示的可以放在班级中让学 生连续观看)4、几天后,让同学把制作的成品带回学校展现、评比;试验器材清理洁净,将待冷却的溶液放置在不易接触的地方;3. 整理器材 试验结论:树枝上会有各种颜色的盐的结晶体依附在上面;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试验内容:熟悉液体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 3、熟悉液体 试验器材:菜油、配套天平、一次性杯子、蜂蜜、水、牛奶、流速比较演示板 试验类型:老师演示试验、同学分组试验试验步骤操作要点1. 熟悉液体性质 1、每组观看桌子上的一杯水、一杯油、一杯蜂蜜、一杯牛奶,用喜爱的方法观看,发觉液体共同的特点,填写试验表格;2、观看三种液体,重在发觉虽然每种液体从颜色、透亮度等方 面都不相同,但有很多液体的共同特性;3、沟通,总结出液体的性质;2. 比较同体积的 不 同 液 体 的 质 量 和流速1、在天平两边各放一张滤纸,调剂平稳;2、在烧杯里倒上同样50ml 的蜂蜜、水、牛奶和食用油,放到已校准的天平上比较;3、在流速比较演示板的凹槽里,滴上几滴牛奶、蜂蜜、水和食 用油,留意四种液体的量要差不多,然后渐渐将演示板提 起,一 定要让液体“ 自己” 流下来,不能借助外力,观看、比较哪个流 速快;3. 试验总结 总结出液体既具有相同的性质,不同液体之间又有不同的性质;试验器材清理洁净,天平放回包装盒内;4. 整理器材 试验结论:液体有很多共同点:如没有固定外形、会流淌等;同样体积的液体,质量比较:蜂蜜 >牛奶 >水>食用油 流速测试:水 >牛奶 >食用油 >蜂蜜试验内容:把液体倒进水里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 4、把液体倒进水里 试验器材:食用油、蜂蜜、水、鸡尾酒图片、热水、小药瓶、细线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试验类型:同学分组试验、老师演示试验试验步骤操作要点1. 观看液体沉浮1、 出示三个装有不同液体(水、食用油、蜂蜜)的杯子,猜测 老师演示试验 将蜂蜜和食用油分别倒入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2、 演示试验:将蜂蜜倒入装着水的杯子里,将食用油倒入装着 水的杯子里;3、同学观看试验;4、沟通观看的试验现象;5、小结:和固体在水里的沉浮情形一样,有的液体浮于水面,有的液体沉于水面;2. 探究“ 鸡尾酒”的调制 同学分组试验 1、出示事先鸡尾酒的图片,让同学猜猜是怎么调制出来的?2、 供应材料:染过色的红水(在清水里滴上几滴红墨水)、蜂蜜、食用油,分组尝试调制一杯“ 鸡尾酒” ;3、同学分组尝试调制“ 鸡尾酒” ,边试验边记录液体倾倒的顺 序和试验所观看到的试验现象;4、同学沟通试验现象,展现调制的作品;1、观看将热水倒 1、在水槽中倒入一半的冷水;入冷水 2、将 染过色的热水倒入一个密封的小玻璃瓶中;3、瓶口用瓶塞塞住,假如没有瓶塞,可以用一块小塑料布遮盖, 老师演示试验 用橡皮筋扎进并打一个活结;4、将小玻璃瓶置于水槽中,用手将瓶塞打开;5、认真观看水槽中所发生的现象;6、沟通自己所看到的试验现象,分析缘由;5. 试验总结 综合以上几个试验,总结将液体倒入水中所发生的现象;6. 整理器材 玻璃器皿清洗洁净,整理收回试验室;试验结论:将液体倒入水中,有的会浮在上面,有的会沉在水下;油会浮在水面、蜂蜜沉在水下;冷水会沉到下面,热水浮在上面;试验内容: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1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课题: 4、把液体倒进水里 试验器材:水、烧杯、酒精、天平、量筒 试验类型:先老师演示试验,后同学分组试验试验步骤操作要点1. 测 量 质 量 的 变 化1、放上一只空烧杯,在右盘放置砝码调剂天平使之平稳;2、在右盘多放入100g 的砝码,在左盘添加酒精使之正好平稳,这时烧杯内的酒精正好为100g;3、用同样方法量取100g 的水;4、让同学猜测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质量;5、将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在一起;6、用天平测量出总质量;可能会有少许误差,这也是很正常的,由于酒精烧杯里可能有很少的残留,或者测量有一些正常误差;2. 测量体积的变 化1、用量筒量出100ml 水;在使用量筒测量酒精时要留意:量筒应放在平整的桌面上; 将酒精倒入量筒时, 观看量筒中的凹液面,快要接近 100ml 时,可以用滴管取酒精加满至100ml;2、再用量筒量出100ml 酒精;酒精易挥发,建议先量出100ml的水;3、让同学猜测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4、将酒精倒入水中,观看混合后的溶液总体积;3、比较总结试验 观看比较两个试验的结果,发觉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 化;4. 整理器材 玻璃器皿清洗洁净,整理收回试验室;试验结论:液体混合后,总质量没有变化;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了;试验内容: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 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试验器材:食盐、泡沫板、调羹、土豆、水槽、抹布 试验类型:同学分组试验;方法一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1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试验步骤操作要点1、提出争论问题 2、沟通试验方法1、操作演示:把一块土豆放进装有水的水槽中,土豆沉下去了;2、提出争论问题:你有方法让沉在水底的土豆浮起来吗?1、同学自由沟通试验方法;2、边沟通边争论试验方法: 在水中加盐 将土豆挖空 借助泡沫板等可以漂浮的东西 3、分组试验探究1、供应分组材料:食盐、泡沫板、调羹、土豆、水槽、抹布 2、同学挑选自己所需材料(可以要求同学挑选一种方案进行实验操作)3、沟通试验留意事项,如留意安全、小组成员留意合作等;4、同学分组试验 5、沟通试验现象 1、同学沟通试验现象,边沟通边展现自己的作品;2、归纳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在水中加盐 将土豆挖空 借助泡沫板等可以漂浮的东西 3、检测反馈:怎样使沉在水里的橡皮泥浮起来?(边讲解边演 示)6. 整理器材 清理试验使用的器材,清洁桌面;方法二1、转变自身外形 1、老师放一块橡皮泥在水中,沉下去了,让同学摸索用什么办 法可以让它浮在水面上;2、设计试验方案;3、然后发给橡皮泥,同学自己试验;橡皮泥要购买质量较好的,放入水中不简单融解的;4、指导同学在捏橡皮泥时,要一次成型,放入水中以后就不能 再拿起来重新使用了;5、同学展现试验成果,揭示方法一:转变物体本身的外形;2、借助漂浮物 1、想想仍有别的方法吗?假如老师可以供应应你一些别的帮助 物,你能使它浮起来吗?2、设计试验方案;3、发给同学木筷、吸管、泡沫让同学借助这些物体试验;4、汇报试验结果,总结方法二:借助漂浮物名师归纳总结 3、在水中加盐1、假如是一个土豆放在水里,你仍有什么别的方法使他浮起来第 16 页,共 17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吗?2、可以引导同学先明白死海的有关学问;再设计试验;3、同学进行试验;4、汇报试验方法,通过试验发觉仍有第三个方法:在水中加足 够的盐;3、比较总结试验 总结试验中使用的三种方法;4. 整理器材 清理试验使用的器材,清洁桌面;试验结论: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有三个方法:1、转变物体的外形; 2、借助漂浮物; 3、往水里加足够的盐;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