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专题 .pdf

    • 资源ID:58183049       资源大小:173.59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专题 .pdf

    2013 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专题江西省(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 题。(10 分)戴胄犯颜执法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注释】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上:指唐太宗。擢:提升。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布:昭示。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 分)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A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B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C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忿()狱()11翻译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12对弄虚作假者的处理,戴胄的意见与唐太宗的意见有何不同?戴胄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2 分)1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2 分)9A;10愤恨、案件。11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12唐太宗认为之前已经宣布过:弄虚作假不自首者死。坚持要兑现守信用。戴胄认为应该流放。其理由是真正的守信用应该维护国法,而不是凭君王一时的喜怒来决断事情。13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四川成都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 题。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节选自宋史包拯传)【注释】第:只管。鬻:(y)卖。茔:(y ng)墓地。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填出选项字母)(2 分)A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寻:不久 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遗:遗留 C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造:到,往 D使得至前陈曲直陈:陈述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1)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3 分)译文:(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3 分)译文:5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答。(4 分)答:3(2 分)B(“遗”应解释为“馈赠”)4(6 分)(1)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皇亲国戚及宦官因此大为收敛,听说(他)的人都害怕他。(大意正确计2 分,落实“惮”的意思计1 分)(2)(他)不随便附和别人,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他人。(大意正确计2 分,落实“辞色”的意思计1 分)5(4 分)他办案神明、执法公正(1 分),为官清廉、为民作主(1 分);老百姓以“青天”称之,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赞美)之情(2分)。(语意相近即可)四川眉山市课外文言文阅读(4 分)小人无朋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为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选自朋党论)【注】党引:结成私党,互相拉拢;交疏:交情疏远;保:关心爱护。2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24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说说“小人无朋”的原因,至少说两点。(2 分)六、课外文言文阅读(4 分)23译文:(他们)所坚守的是道义,所实行的是忠诚和守信,所爱惜的是名声和气节。(错一句扣1 分)24(1)追求功名利禄(权势、私利、金钱)(2)相互勾心斗角(3)见利忘义(4)遇到利害冲突反目成仇(答对一点1 分,共 2 分)浙江宁波(四)(8 分)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 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言,政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注释】世祚:指国运。玄:深奥。政:只,仅仅。(选自太平广记)19.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 分)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A刚才 B假如 C接近 D向着日月广明之道()A道路 B道理 C引导 D方法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A乃博览群籍凡三往,乃见 B以易为宗虽不能察,必以情C忽于眠中皆朝于齐 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实是欲界之仙都21.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B.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C.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D.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22.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2 分)19.(1)A(2)B(2 分,每小题1 分)20.D(2 分)21.C(2 分)22.博览群书梦中诵书(2 分,每点1 分,意思符合即可)浙江衢州白侯之贤三衢沈君持正,盛称其守白侯之贤。予问之曰:“侯定科繇如何?”曰:“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贫人。侯察其奸,以田定赋,一州服其平。”“侯律己何如?”曰:“侯清约者,饮衢水外,一物不烦衢民。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识,与争道,不问。”“侯驭吏何如?”曰:“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去年春,天子嘉之,衢人成为侯荣。”予问己,顾谓二三子曰:“昔予闻兰溪吴德基言若此,今持正义盛称其贤。白侯之贤信己。”(选自明代宋濂书白衢州,有删减)【注释】白侯:指白景亮,字明甫,时任衢州路总管。繇(yo):徭役。赋:税。问:问罪,责难。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 分)(1)豪者善避役(2)顾谓二三子曰(3)白侯之贤信己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侯察其奸,以田定赋,一州服其平。23.请在下面的横线处各填上一个恰当的字,概括白侯之贤。(2 分)察奸明,定赋平,衢人赞之;律己(1),驭吏(2),天子嘉之。21.(3 分)(1)擅长,善于(2)回头(3)确实,真实22.(2 分)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诈,根据田地的多少来定赋税,全州百姓都佩服他做事公平。(意思符合即可)23.(2 分)(1)清(约)(2)严浙江嘉兴(三义犬(9 分)潞安某甲,父陷狱将死。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说。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及扫腰橐,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候关出城,细审来途。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选自聊斋志异有删减)【注释】潞安:县名。郡关:州府。扫橐:扫,清理。橐,钱袋。冲循:交通要道。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 分)(1)既走,则又从之(2)犬始奔去(3)返客疾驰(4)金亡其半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 分)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23。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义犬的“义”表现在哪些方面。(2 分)(三)(9 分)21。(1)已经(2)离开(3)快速(4)丢失22。(他)又想到(来路)是南北交通要道,来往的行人像蚂蚁一样多,丢失的银两(钱财)哪有存在的道理!(意对即可)23。紧随主人,打骂它都不回;为主人寻找丢失的银两,竟累死在草丛中;临死也不忘用身紧护主人的银两。(答出两点即可)浙江丽水(三)(7 分)海鸥与巷燕鸥于海渚遇巷燕。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以是观之,子其病矣。”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子之病我者,忮其爱乎?”鸥曰:“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燕曰:“皆无之。”鸥曰:“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即以人论,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然则,见爱者其危哉!”燕不喻而去。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因怒而逐之,燕于是始思鸥言。(选自刘熙载寤崖子)【注】病:困苦。忮(zh):嫉妒。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 分)(1)我至子所 (2)不乐依人焉 (3)燕不喻而去2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2 分)A、鸥于海渚遇巷燕贤于材人远矣B、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C、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D、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安陵君其许寡人25、这则故事的寓意是:(2分)(三)(7 分)23、(3 分)(1)处所(2)依附,依靠(3)知道,明白24、(2 分)B 25.(2 分)示例一:劝告人们要自主自强,不要依附他人,以免受制受辱。示例二:说明爱与恨、祸与福相互倚伏,相互转化的道理。(大意写出即可)山东聊城市(二)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注释】谴:谴责,责备。任:承担责任。8.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 分)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写字用的木片)B.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C.值岁荒,人相食(值:遇到)D.或阻之(或:有的人)9.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10.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2 分)8.A 说明:本题2 分。9.(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说明:本题2 分。10.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说明:本题2 分。答出其中的两点可得 1 分,三点及以上得2 分。湖南株洲市(二)治国犹栽树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注释 侍臣:周围的大臣。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孜孜:勤恳的样子。稔:r n,丰收。2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 分)征求不已 惟欲清净25翻译句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2 分)26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2 分)24停止(1 分);只(1 分)25治理国家就像栽种树木,不动摇它的根基,它就会长得枝叶繁茂。(2 分)26治国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2 分)浙江台州市(三)与诸弟书(节选)(10 分)清曾国藩诸位贤弟足下: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二则,此三事者,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予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将终身行之。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诸弟此时惟有识不可以骤几,至于有志有恒,则诸弟勉之而已。予身体甚弱,不能苦思,苦思则头晕,不耐久坐,久坐则倦乏。时时属望,惟诸弟而已。兄国藩手草。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注释】审:清楚,明白。洎(j):至,到。骤几:很快成功。2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 分)A 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 未尝一日间断尝贻余核舟一 C 虽行船走路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 不敢以一得自足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时时属望,惟诸弟而已。22从“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和“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可以看出曾国藩是一个怎样的人?(4 分)20 (3 分)D 21 (3 分)(我)时刻所期望的,只有几位弟弟罢了。(意对即可)22 (4 分)(1)有毅力(坚持不懈)。(2 分)(2)对诸弟要求严格(爱诸弟)。(2 分)浙江温州(三)(13 分)初,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尝于太学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节选自后汉书)【注释】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名称:名声,名望。大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赈赡:救济,周济。2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 分)(1)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2)乃把晖臂曰(3)举手未敢对(4)子孙窃怪之2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 分)例句:欲以妻子托来生A属予作文以记之 B 晖以堪先达 C 以残年余力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 分)晖闻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23结合文中朱晖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3 分)20(4分)(1)一向,平素(2)握,持(3)答复,回答(4)感到奇怪21(3分)D 22(3分)朱晖听说他的妻子儿女生活贫困,于是亲自去问候看望,并救济他们很多东西。23(3 分)朱晖是个重信义(情义)的人,虽然口头没有答应张堪的嘱托,却铭记在心,在张堪死后,还是帮助他的家人。江苏省苏州市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 题。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注释】竖:憧仆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亡一羊.何追之者众?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10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追它的人这么多?我们不知道往哪边追,所以就回来了。湖北武汉市三、(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 题元子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聚孩孺助婴儿之乐。友人公植者,闻有戏儿之器,请见之。及见之,趋焚之。责元子曰:“吾闻古之恶圆之士歌曰:宁方为皂,不圆为卿,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次山奈何任造圆转之器,恣令悦媚婴儿?少喜之,长必好之。教儿学图且陷不义,躬自戏圆又失方正。嗟!嗟!次山入门爱婴儿之乐圆,出门当爱小人之趋圆,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吾岂次山之友也!”元子召季川谓曰:“吾自婴儿戏圆,公植尚辱我,言绝忽乎。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非圆不为,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作者:元结选自唐文粹,有删改)【注释】元子:元结,字次山,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皂:皂隶,泛指从事低贱行业的人。圆:圆滑。卿:公卿,泛指高官。季川:元结的堂弟。预:参与。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闻有戏儿之器闻:听说B及见之及:等到C趋焚之趋:追逐D长必好之好:喜欢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以悦婴儿A.何以战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C.皆以美于徐公D.以光先帝遗德10.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结家的乳母做了一个能团团旋转的玩具,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玩具。B“恶圆之士”认为,宁可行为方正地做个身份低贱的人,也不愿意圆滑地求得富贵。C.公植认为元结在家中教孩子学习图画,嬉戏玩耍,会让孩子玩物丧志。D.元结因孩子“戏圆”之事受到公植的责骂,公植甚至表示要与他断交。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每小题3 分)(1)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2)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三、(9 分,每小题3 分)8.C;9.D;10.C 四、(14 分)11.(1)我怎么知道次山你将来不会说圆滑的话、做圆滑的事,一辈子都圆滑呢?(2)公植大概会拿起矛戟杀我吧!江苏无锡市(一)(12 分)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徒,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徒,或为寇钞。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迁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悖、藏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注】宄(gu):坏人。钞:掠夺。7下列句中的“以”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以其境过清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 策之不以其道 D令辱之,以激怒其众8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A 司马朗少年时即能从容应对质疑,初露才华。B 司马朗执政不靠刑罚而靠宽厚仁慈,百姓照样不犯法,很有人格魅力。C 司马朗为了让军士以他为榜样,故意在军队中过着简朴的生活。D 当军队出现瘟疫时,司马朗能体恤下属,亲自为军士送医送药。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客谢之谢:监试者异之异:窃为郡内忧之窃:以病去去:10翻译下列句子。(4 分)(1)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2 分)(2)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2分)(一)(12 分)7(2 分)A(因为)8(2 分)C 9(4 分)谢:道歉。异:认为奇特(奇异)。窃:私下。去:离职,离开。(每个 1 分)10(4分)(1)(2 分)司马朗字伯达,是河内温县(地)人。(得分点:判断句式)(2)(2 分)沿山的居民果然大乱,(纷纷)向内迁徙,有的被强盗掠夺(抢掠)。(得分点:“内”和“为”)山东泰安市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6-28 题。哀溺文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注释 永:唐代地名,今永州。氓:民,百姓。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大货:非常多的财物。大氓:有钱有势的人。2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 分)永之氓咸善游咸:中济,船破,皆游济:有顷,益怠怠:又摇其首。遂溺死遂:27.翻译下列句子。(6 分)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何不去之!汝愚之甚,蔽之甚!28.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 分)26.【答案】咸:都。济:渡,渡河。怠:疲惫。遂:于是,就。【评分】每题1 分,共 4 分。27.【答案】其中一个人虽然竭尽全力也没游多远。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你太愚蠢了,太不懂道理了。【评分】每句2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28.【答案】不肯放弃腰中钱财而被溺死。它告诉我们不要过分看重钱财,要重视生命或在金钱和生命面前要懂得取舍等。【评分】每文2 分,共 4 分。意思对即可。广东省附加题(1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 题。程氏爱鸟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武阳君1 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2 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百,翔集其间,此皆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 3 之诚,信于异类也。有野老言:鸟雀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扰。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由是观之,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选自苏轼东坡杂记)【注释】1.武阳君:苏轼的母亲。2.鷇 kou:初生的小鸟。3.忮 zhi:凶狠。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 分)(1)信于异类也()(2)去人太远()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此皆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3.联系上下文,众鸟“皆巢于低枝”的原因是什么?(2 分)4.选文最后“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一句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3 分)附加题1.(1)使信任 (2)距离,离2.这种鸟的羽毛是最为珍贵很难得见得到的,但(这种鸟)却能很驯服不受干扰(地待在那儿),而且也不怕人。3.因为我的母亲对杀生的行为很痛恨,嘱咐家里的小孩、奴婢及仆人,都不能捕捉鸟雀。或:因为(主人)对待这些鸟雀的诚心,对待这些不同于人类的动物一直守信用。4.例:人类不能以自然之长的居高心态来欺压其它动物,要与其它动物相互信任,和谐共处,不能以恶毒的方式或态度来伤害其它动物。我在少年的时候,所居住的书房前,种有翠竹松柏以及一些花草,郁郁葱葱地长满在庭院里,许多鸟在上面筑巢。我的母亲对杀生的行为很痛恨,嘱咐家里的小孩、奴婢及仆人,都不能捕捉鸟雀。几年的时间下来,鸟雀们都将巢建在花木的低枝上,鸟巢里孵的小鸟低下头去都可以偷偷地看得到。还有一种叫桐花凤的鸟也有四五百只,飞翔在院子里,这种鸟的羽毛是最为珍贵很难得见得到的,但(这种鸟)却能很驯服不受干扰(地待在那儿),而且也不怕人。乡村里的人见到这种现象,都认为是很奇怪的事情。(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原因,不外乎是(主人)对待这些鸟雀的诚心,对待这些不同于人类的动物一直守信用的原因。有乡间老人说:“鸟雀的巢离人很远,就一定会有蛇、鼠、狐狸、鸱、鸢的忧患,人若不杀鸟雀,(他们)自然就亲近人,以免去这样的忧患。由此来看,那时鸟雀的巢不敢靠近人,真是因为人比蛇鼠之类的更凶恶。山东潍坊(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 题。(12 分)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之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远近称之,政绩优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有改动)注:牸(z)牛:母牛。庵:小草屋。1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 分)(1)牛孳产至十余头孳:(2)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左右:(3)将之诣妻家村中诣: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 分)A.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B.以衫蒙其头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C.老母如其言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D.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1)尔自有令,何至此也?(2 分)(2)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3 分)16.现代汉语中“路不拾遗”经常与连用,这两个成语形容。(2 分)13.(1)孽:繁殖(生育)。(2)左右:下属(身边的人)。(3)诣:到去(前往)。(3分,每小题1 分)14.C 15.(1)你自己有县令,我为什么要参与(这件事)呢?(2 分,“尔”“何与为”各1分)(2)(张允济)曾经在路上遇到一位种葱的老太太,(她)盖了小草屋看守葱。(3 分,“道”“守”和“一老母种葱者”的定语后置结构,各1 分)(句意不通顺者,酌情扣分)16.夜不闭户形容社会安定,风气良好。(2分,每空1 分)上海市(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 15 题(12 分)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参军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大祖喜曰:“此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乃赐之币。【注】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浣濯:洗涤。参军:官名。12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 分)(1)此言甚善()(2)而虑我不能行于后()13 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随从另外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B随从交替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C随从另外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D随从交替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14 太祖“”的神情和“”的决定,表明他对宋思颜的赞赏。(用原文词语回答)(2 分)15 对宋思颜谏言的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赞扬太祖躬行节俭B表明对太祖的忠心C希望太祖始终节俭D暗示太祖给予奖赏(四)12.好,做 13.B(未经洗涤的)14.喜,赐 15.C(从文中“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可知)陕西省(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 20 题【甲】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采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战百尺,清深多俢鱼。又北曲行圩-,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4 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堇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光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注释】。渴(he)地名,指袁家渴。箭小竹。3 麻(xiu),竹荫1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 分)(1)民桥其上(搭桥,架桥)(2)逾石而往有石泓(越过,经过)(3)北堕小谭(落入)(4)卷石底以出(弯曲,翻卷)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2 分)有泉幽幽然其侧皆诡石怪木然胡不已乎安陵君其许寡人然卒入于渴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1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其长可十许步。【答案】它的长度大约十来步。(2 分)(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答案】山风吹动树梢,悦耳的声音响动山谷。(2 分)20.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 分)【答案】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乙文:谭水清冽,水声悦耳。B A C D 广东省梅州市(二)祁奚请老(4 分)晋大夫祁奚老,晋君问曰:“孰可使嗣?”祁奚对曰:“解狐可。”君曰:“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仇也。”晋遂举解狐。后又问:“孰可以为国尉?”祁奚对曰:“午可也。”君曰:“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子也。”【注释】祁奚:晋国的大夫,曾任中军尉。晋君:指晋悼公。解狐:晋国大夫。国尉:春秋时,各国均在将军之下设国尉。午:祁午,祁奚之子。10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孰可使嗣(子嗣,后代)B晋遂举解狐(推举)C 非子之子(你)D孰可以为国尉(谁)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本文所表现的祁奚的品质(2 分)A 任人唯贤 B大公无私C 坦率正直 D谦虚谨慎10 2 A 11 2 D浙江省绍兴市(二)(14 分)(明)何景明猿善援犭 婴亦猿类惟跳躁无他长技。山之奥有洞,洞有货物,犭 婴弗得自致也,谓猿曰:“尔援上探出之,吾下守之,当共利也。”猿攀木蔓上,取而致之犭婴,犭 婴悉移至窟中。猿既下,犭 婴无有也。迹之至窟旁,曰:“货安在?”犭 婴据窟啸曰:“货固吾有者,尔何得有也?”呼其群相殴躏猿,猿曳臂去。(选自兽纪)注释 奥:深处。殴躏:殴打、践踏10.给文中化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段三处)(3处)猿 善 援 犭 婴 亦 猿 类 惟 跳 躁 无 他 长 技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4 分)A.犭 婴弗得自致也/无从致书以观B.犭 婴悉移至窟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C.迹之至窟旁/不露蛛丝马迹D.犭 婴据窟啸曰/孙权据有江东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3 分)句子:货固吾有者,尔何得有也?翻译:(二)(14 分)10.3 分。猿善 援/犭 婴 亦 猿 类/惟 跳 躁/无 他 长 技11.4 分。C 12.3 分。货物原本归我所有(或“货物本来就是我的”),你怎么能占有呢?13.4 分。这篇短文讽刺了为了独占钱财而不守信义、欺诈合作者的丑行。(或:讽刺了不守信义,过河拆桥,翻脸不认人的丑行。基本意思符合即可。)山东东营(二)(8 分)钴鉧潭西小丘记柳宗元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予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 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澧、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选自永州八记)注释:鱼梁:一种捕鱼的设施,用石头围成一道阻水堰,中间留有空洞,以安放竹笱。突怒偃蹇: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的样子。嵚(q n)然:山势高峻的样子。罴(p):棕熊。澧(f ng)、镐(h o)、鄠(h)、杜:均为古地名,其中澧、镐分别为周文王、周武王建都处。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而烈火而焚之烈火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虽农夫渔父过而陋之陋11.用横线在文中画出运用比喻描写丘“石”的语句并在下面翻译出来。(2 分)12.下面写“坐潭上”和“卧丘上”观感的文字,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 分)“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枕席而卧 渊然而静者与心谋。”13.结合小石潭记的写作背景,谈谈本文写“弃地”小丘的际遇,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2 分)10.答案:却点燃大火即使认为鄙陋看不上评分:两小题1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11.答案:那高耸的石头相拥着向下倾斜的,好像成群的牛马在小溪里饮水一样;那些像兽角一样排列着、倾斜着向上的石头,好像熊罴在向山上攀登。评分:画对语句1 分,翻译正确通顺1 分,共 2 分。12.答案:孤寂、凄苦、悲凉心神愉悦、陶醉自得评分:两种心境各占1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13.答案:寄寓了作者怀才不遇、遭遇不幸的苦闷抑郁不平的情感和重被重用的愿望。评分:答对情感和愿望各得1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广东省肇庆市(乙)赵襄主学御于王于期。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日:“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日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毕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选自韩非子 喻老)1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2 分)对日术已尽用之则过也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 分)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12.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13.(1)过了一段时间(小久),(赵襄主)就跟王于期赛马,他多次换马多次都落后。(2)你教我驾驭车马的方法(技术)没有全部教给我。或:你没有把驾驭车马的方法(技术)全部教给我。湖南省岳阳市26.用“”给下面短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共三处)。(3 分)东 坡 画 扇先生职临钱塘江日,有陈诉负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以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踰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26.(3分)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踰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广西南宁市(二)张齐贤明察宋张齐贤,尝为江南转运使。一日家宴,一奴窃银器数件,齐贤于帘下熟视而不问。尔后张齐贤三为宰相,门下奴仆皆得迁,唯此奴不沾禄。奴乘间再拜而告曰:“吾待相公久矣,门下奴皆已得官,相公独遗吾也?”因泣下不止。齐贤悯然曰:“予欲不言,尔则怨我。尔忆当年江南日,盗吾银器数件乎?我怀之三十年,不以告人,尔亦应知也。吾为宰相,进退百官,志在激浊扬清,安敢荐盗贼为官乎?念汝事我久,今予汝钱三十万,去吾门下,自择所安。”奴震骇,泣拜而去。(选自郑瑄昨非庵日纂)【注释】转运使:官职名称,主管水陆运输。乘间:乘着空闲。相公:古代对宰相的称呼。进退:任免。激浊扬清:揭露丑恶,发扬正气。1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 分)(1)尝为江南转运使为:(2)念汝事我久念:1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奴震骇,泣拜而去。译文:19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张齐贤这样处置奴仆的看法?(2 分)17(1)为:担任(1 分)(2)念:考虑,想到(1 分)18仆人十分震惊,哭着叩拜离去。(2 分)(1 句 1 分)19示例一:“门下奴仆皆得迁,唯此奴不沾禄”,表现张齐贤坚持以德为主的用人原则,知人善任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专题 .pdf)为本站会员(Q****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