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社区矫正知识考试试题.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社区矫正学问考试试题一、单项挑选(每题 1 分,共 30 分)1. 、社区矫正实施方法 是由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联合制定的;C、办公厅D、司法部A、政法委B、宣扬部2. 社区矫正实施方法于2022 年 正式实施;A、3 月 1 日B、4 月 1 日C、5 月 1 日D、6 月 1 日3. 社区矫正实施方法规定: 负责指导治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C、司法行政机关D、人民法院4. 社区矫正实施方法规定: 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打算;A、司法行政机关B、人民法院D、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5. 社区矫正实施方法规定: 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D、司法行政机关6. 社区矫正实施方法规定: 对违反治安治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准时依法处理;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D、司法行政机关7. 社区矫正实施方法规定:县级 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治理和训练帮忙;A、司法行政机关 B、人民法院C、人民检察院 D、公安机关8. 社区矫正实施方法规定: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由 承担;A、基层法庭 B、人民检察院C、公安派出所 D、司法所9.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名师归纳总结 起 A、三 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D、十五第 1 页,共 8 页B、五C、十-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0. 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仍应当每 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形 , 每 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形;A、1 个月, 3 个月 C、3 个月, 6 个月B、2 个月, 4 个月 D、6 个月, 12 个月11. 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 , 社区矫正人员确需进入的 , 应当经县级 批准, 并告知人民检察院;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12. 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 ;A、村、社 B、镇、乡 C、市、县 旗 D、省13. 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缘由, 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旗, 在 日以内的 , 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 日的, 应当由司法所签署看法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住地时 , 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A、一 B、三 C、五 D、七14. 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 旗 不得超过 ;A、十天 B、二十天 C、一个月 D、二个月15. 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的 ;A、村、社 B、镇、乡 C、市、县(区)、旗 D、省16.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与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训练学习活动, 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养和悔罪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与训练学习时间不少于 小时;C、十六D、三十二A、四B、八17. 有劳动才能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与社区服务, 修复社会关系 , 培育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与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 小时;A、二 B、四 C、八 D、十六18. 社区矫正人员违反监督治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 , 依法应予治安治理惩罚的 ,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准时提请同级 依法赐予惩罚;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监狱19. 社区矫正人员符合法定减刑条件的 , 由居住地县级 提出减刑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 经地 市 级 审核同意后提请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A、人民法院、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C、公安机关、公安机关D、司法行政机关、司法行政机关20. 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缓刑、假释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打算收监执行的, 居住地县级 应当准时将罪犯送交监狱或者看管所, 公安机关予以帮助;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司法行政机关 D、监狱21. 社区矫正期满前 ,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作出个人总结 , 应当依据其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的表现、考核结果、社区看法等情形作出书面鉴定 ,并对其安置帮教提出建议;A、基层法庭 B、人民检察院C、公安派出所 D、司法所22. 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满, 司法所应当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宣告由 工作人员主持 , 依据规定程序公开进行;A、司法所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派出所 D、基层法庭23. 社会工作者和理想者在 的组织指导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A、基层法庭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派出所 D、社区矫正机构24. 对于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 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应当核实其居住地 , 在向其宣判时或者在其离开监所之前 , 书面告知其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时间期限以及逾期报到的后果 , 并通知居住地县级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25.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为社区矫正人员办理登记接收手续 , 并告知其 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发觉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 ,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准时组织查找, 并通报打算机关;A、三B、五C、七D、十26. 禁止令的期限,既可以与管制执行、缓刑考查的期限相同,也可以短 于 管 制 执 行 、 缓 刑 考 验 的 期 限 , 但 判 处 管 制 的 , 禁 止 令 的 期 限 不 得 少 于 个月,宣告缓刑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 个月;A、一、二B、二、三C、三、二D、二、一27. 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或者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违反禁 止 令 尚 不 属 情 节 严 重 的 , 由 负 责 执 行 禁 止 令 的 社 区 矫 正 机 构 所 在 地 的名师归纳总结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治理惩罚法第六十条的规定惩罚;第 3 页,共 8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 28.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情节严峻的,应当撤销缓刑,执 行原判刑罚;原作出缓刑裁判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当地社区矫正机构提出的撤销缓刑建议书之日起 经作出,立刻生效; 内依法作出裁定;人民法院撤销缓刑的裁定一A、七天B、15 日C、20 日D、一个月29. 以下哪项规定不符合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 挽救的方针;()A、对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实行相同的社区矫正;, 应当遵循训练、感化、B、针对未成年人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育需要等特别情形 , 实行有益于其身心健康进展的监督治理措施;导;C、采纳易为未成年人接受的方式 , 开展思想、法制、道德训练和心理辅D、和谐有关部门为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就学、就业等供应帮忙;30. 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司法行政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提出收监执行的建议书的情形; ()A、未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 或者拒不报告行踪 , 脱离监管的; 旗, 经警告拒不改正 ,B、因违反监督治理规定受到治安治理惩罚 , 仍不改正的;C、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一次警告 , 仍不改正的;D、保外就医期间不按规定提交病情复查情形 二、多项挑选(每题 2 分,共 20 分), 经警告拒不改正的;31. 社区矫正人员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赐予警告,并出具书面打算 : ()A、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B、违反关于报告、会客、外出、居住地变更规定的;C、不按规定参与训练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 经训练仍不改正的;D、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无正值理由不按时提交病情复查情形 , 或者未经批准进行就医以外的社会活动且经训练仍不改正的;E、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 , 情节稍微的;32. 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名师归纳总结 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人民法院第 4 页,共 8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 ()A、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 , 情节严峻的;B、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 , 超过一个月的;C、因违反监督治理规定受到治安治理惩罚 , 仍不改正的;D、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E、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治理规定, 情节严峻的;33.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 的情形;A、遵纪守法 B、接受监督治理 C、工资收入 D、参与训练学习 E、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34. 发生 ,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准时报告;A、居所变化 B、工作变动 C、家庭重大变故D、生病 E、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35. 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 , 需要调查其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 , 可以托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D、监狱E、司法行政机关36. 依据社区矫正实施方法规定,列入司法行政机关监管的社区矫正人员有 : ;B、宣告缓刑C、裁定假释A、被判处管制D、暂予监外执行E、被剥夺政治权益37. 人民法院可以依据犯罪情形,禁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查期限内从事以下一项或者几项活动:A、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在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禁止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B、实施证券犯罪、贷款犯罪、票据犯罪、信用卡犯罪等金融犯罪的,禁止从事证券交易、申领贷款、使用票据或者申领、使用信用卡等金融活动;C、利用从事特定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犯罪的,禁止从事相关生产经营活动;D、附带民事赔偿义务未履行完毕,违法所得未追缴、退赔到位,或者罚 金尚未足额缴纳的,禁止从事高消费活动;E、其他确有必要禁止从事的活动;38. 人民法院可以依据犯罪情形,禁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查期限内进入以下一类或者几类区域、场所:()A、禁止进入夜总会、酒吧、迪厅、网吧等消遣场所;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B、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禁止进入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场所;C、禁止进入中学校校区、幼儿园园区及周边地区,确因本人就学、居住 等缘由,经执行机关批准的除外;D、禁止进入超市购买商品;E、其他确有必要禁止进入的区域、场所;39. 人民法院可以依据犯罪情形,禁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查期限内接触以下一类或者几类人员:()A、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B、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证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C、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控告人、批判人、举报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D、禁止接触同案犯;E、禁止接触其他可能遭受其侵害、滋扰的人或者可能诱发其再次危害社 会的人;(40. 违反禁止令,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 情节严峻”:)A、三次以上违反禁止令的;B、因违反禁止令被治安治理惩罚后,再次违反禁止令的;C、违反禁止令,发生较为严峻危害后果的;D、有 1-2 次没有参与司法所组织的社区服务;三、判定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E、其他情节严峻的情形;41. 监狱治理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打算收监执行的 , 由罪犯居住地 看管所将罪犯收监执行; ()42. 社区矫正人员的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 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益不受侵害;社区矫正人员在就学、就业和享受社会保证等方面 , 不受鄙视;()43. 社区矫正终止是指社区矫正人员死亡、被打算收监执行或者被判处监 禁刑罚的;()44. 有关部门、村 居 民委员会、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等帮助社区矫正机构进行社区矫正;()45. 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 由交付执行的监狱、看管所将其押送至居住地 , 与县级公安机关办理交接手续; ()46. 人民法院打算暂予监外执行的 到庭办理交接手续;(), 应当通知其居住地县级公安机关派员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47. 禁止令由司法行政机关指导治理的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48. 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依据犯罪情形,认为从促进犯 罪分子训练矫正、有效保护社会秩序的需要动身,确有必要禁止其在管制执行期 间、缓刑考查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人的,可以依据刑法第三十八条其次款、第七十二条其次款的规定,同时宣告禁止令;() 49. 禁止令的执行期限,从管制、缓刑执行之日起运算;(), 准时 50. 对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 , 司法所应当定期与其治疗医院沟通联系 把握其身体状况及疾病治疗、复查结果等情形,并依据需要向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有关监狱、看管所反馈情形; ()三、简答题(毎题 4 分,共 40 分)1、什么是社区矫正 . 我国的“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特地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 愿者的帮助下,在判决、裁定或打算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当回来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2、社区矫正的任务是什么? 1 、依据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社区服刑人 员进行治理和监督; 2 、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训练、法制 训练、社会公德训练,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使他们悔过自新,弃恶从善,成 为守法公民; 3 、依法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与适合其年龄、身体条件、劳动技能 的社会公益劳动; 4 、帮忙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在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遇到的 困难和问题;3、社区矫正的适用范畴是什么 . 适用范畴主要包括以下五种罪犯:1、被判处管制的罪犯;2、被宣告缓刑的罪犯;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详细包括:(1)有严峻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4、被裁定假释的罪犯;5、被剥夺政治权益,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4、社区矫正工作理想者应当具备哪些条件?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政治素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贡献精神,热心参与社区矫正工作,身体健康,没有受过刑事惩罚,能够适应社区矫正理想工作的实际要求5、乡镇、街道司法所详细负责实施社区矫正,履行哪些职责?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履行以下职责 :1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非监禁刑罚执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2依照有关规定 , 对社区矫正对象实施治理, 会同公安机关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监督、考察 ;3 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考核 , 依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 ;4 组织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区矫正工作理想者, 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多种形式的训练, 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公益劳动;6、社区矫正的根本目的是什么?7、我国的社区矫正的性质是什么;5 组织有劳动才能的社区矫正对象参与8、我国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政策依据是什么?9、我国社区矫正适用的范畴和对象是什么?10、社区矫正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