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除法的意义教案.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除法的意义教案教学目标 一 使同学懂得除法的意义, 懂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二 使同学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三 在分析过程中,培育同学的推理、概括才能 四 培育同学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同学把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是教学重点 理 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 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是学习的 难点 同学往往语言表述不清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引入问题情境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除法运算和应用题的练习,积存了比较丰富的感性熟悉,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学问基础上,对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 使已经获得的 感性熟悉加以提高 板书课题:除法的意义 口算: 7× 5= 9 × 6= 32 × 4=32 ÷ 35÷ 5= 54 ÷ 6= =8 35÷ 7= 54 ÷ 9= ÷ 4=8 二 学习新课 1教学除法的意义1 出示一组题,同学独立列式解答四年级有 4 个班,每班 40 人,一共有多少人?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四年级有 160 人,平均分成 4 个班,每班多少人?四年级有 160 人,每 40 人分一班,可分成几个班?依据同学的回答板书:摸索争论:1 观看,比较上面的3 道题,为什么列式和运算方法都不同? 由于已知条件和问题进行了调换,因此列式和运算方法不同第题是已 知每班人数和班数,求总人数,用乘法运算;第、两题都是已知总人数和分 成的班数 每班的人数 ,求每班的人数 分成的班数 ,用除法运算 240 ,4 和 160 在三个题中分别叫做什么数?40 和 4 在第题中叫做因数, 160 叫做积, 40 和 4 在第、题中分别叫 做除数和商, 160 叫做被除数 板书 3 第、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第、题分别是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 除法运算 师连续启示: 依据上面除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联系看,除法是一种什么样的 运算呢?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除法的意义在此基础上, 老师用精确的语言描述除法的定义: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叫做除 法引导同学说出除法各部分的名称提问: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什么? 被除数 已知的因数叫做什么? 除数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求出的未知因数叫做什么? 商 2 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引导同学观看第、 与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从而明确: 在乘 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 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 而除法与此相反, 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 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 关于 0 和 1 在除法中的特性启示同学想:一个数除以 1 得什么数?自己举例,如 8 ÷ 1=8,100÷ 1=100,得出:一个数除以 1,仍得原数0 除以一个不是 0 的数得什么数?同学自己举例,如 0÷ 5=0,0÷ 24=0, 为什么?引导同学说出由于一个数 和 0 相乘才得 0,所以 0 除以一个不是 0 的数商都是 00 能作除数吗?为什么?引导同学争论:以 5÷ 0 为例假如 0 可能作除数,依据除法的意义,商乘以除数 0,肯定 等于被除数 5,即商× 0=5依据“0 与任何数相乘都等于 0” 的规定,商乘以 0 肯定等于 0,而不行能等于 5这说明,用 0 作除数时,商是不存在的如以 0÷ 0 为例依据除法的意义,商乘以除数 商× 0=0,那么依据无论“ 什么数与 0 相乘都得“0 肯定等于被除数 0,就是 0” 的规定,商可以是任何数,即无论商是什么数,它与除数0 相乘肯定等于被除数0这说明用 0 作除数,商是不固定的由此可知, 用 0 作除数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在除法中 0 不能作除数 这一点 很重要2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及其应用1 口算:名师归纳总结 4× 5 320÷ 8 第 3 页,共 6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0÷ 4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320 ÷ 40 20÷ 5 40 × 8 2 引导同学依据上面第组算式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提问:乘法里最基本的数量关系是什么?怎样求因数?从而概括出 并板书 :积=因数× 因数 一个因数 =积÷ 另一个因数3 观看第组算式,引导同学自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提问:除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最基本的是什么?怎样求被除数和除数?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板书:商=被除数÷ 除数 除数 =被除数÷ 商被除数 =商× 除数4 我们学过这些关系后,可以解决哪些运算问题?引导同学说出验算方法后,同学依据书上第 应用什么方法验算的引导同学概括:75 页的例子自己验算,并说明过去我们验算乘法时, 用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再乘一遍的方法 今日我们 依据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可以用算出的积除以一个因数, 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 因数应用除法各部分间关系, 可以验算除法 以前学过的用乘法验算除法,就是 应用被除数 =商× 除数,现在应用“ 除数 =被除数÷ 商” 也可以验算除法,也就是 用除法验算除法 三 巩固练习1练习十五第 1 题 争论、口答 2练习十五第 3,4 两题 做在本上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3引导同学总结总结性提问:1 你今日学习了什么?2 除法的意义是什么?3 乘、除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什么?4 乘、除法的两种验算方法各是什么?50 能作除数吗?为什么? 四 作业 练习十五第 2,5,6 题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同学学习了乘法的意义以及对除法意义有肯定感性熟悉基础上,对除法意义加以概括, 在已学过的乘、 除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及 应用新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利用 3 道有联系的应用题,由同学列出算式,把第、题与 题比较通过争论,明确除法的意义,并在比较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变化中,懂得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仍提出了在除法中应留意0 和 1 的问题其次部分,通过两组口算题,引导同学总结出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式,并利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本节课的练习实行边讲边练的形式,课外负担对课本上的习题, 适当指导, 减轻同学本课最终通过提问的形式, 引导同学抓住本课所学内容的重点进行小结,培养归纳才能板书设计除法的意义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四年级有 4 个班,每班 40 人,一共有多少人?年级有 160 人,平均分成 4 个班,每班多少人?年级有 160 人,每 40 人分一班,可以分成几班?4× 5=20 320 ÷ 840 20÷ 4=5 320 ÷ 40=8 20÷ 5=4 40 ÷ 8=320 积=因数× 因数 商=被除数÷ 除数 一个因数 =积÷ 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 商 被除数 =商×除数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一个数除以 1,仍得原数 0 除以一个非零的数仍得 0 0 不能作除数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