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高三上学期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doc
-
资源ID:58265780
资源大小:66.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届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高三上学期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doc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那么,它的特色究竟“特”在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治思想,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界的“天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其中,历史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事实上,直到今天,这种思想还在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所谓传统,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同时,这些思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于既往及现在流行的一些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主”价值观联盟等的重要依据。以往绝大多数国际秩序思想和实践,要么服务于强者,要么用来结成一个国家联盟以反对另一个国家联盟,要么是一种宗教秩序的外在表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中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它们的区别在于,其并不是从排他性国家联盟的角度来狭隘地理解共同体,而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经济秩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成联合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这个概念将随着全球人、财、物、智互联互通的发展,拥有越来越大的世界基础,具有较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我们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就是一片祥和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一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矛盾、阻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因素仍然广泛存在。维护和平的综合力量与进行战争的力量之间的对比,大多数国家及其人民要求发展的愿望与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现实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对抗的矛盾因素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一个开放进取的中国,将自身命运和前途同世界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我定位。中国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在呼吁世界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相对于其他共同体思想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还要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的问题。B.历史上共同体观念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C.“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中找到思想本源。D.当今世界并不是一片祥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的共同目标,这一理想终将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一开头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接着引出下文对其特色和思想文化本源的分析。B.文章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文化本源有传统和现代两部分,并就两者之间关系进行论证。C.文章在论证中多次提到其他的共同体观念,旨在通过对比论证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越性。D.文章强调当今世界充满矛盾冲突,意在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道路并不平坦,需克服很多困难。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个别大国能够打破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不以假想或者现实的敌人为目标,那么将会减少大国间的对抗因素。B.如果没有对中国古代形成的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进行创造性改造,就不能让它焕发新的活力。C.“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主要是针对世界冲突不断、矛盾重重的现实提出的,也反映了中国的自我定位。D.只有全世界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国际关系中的对抗因素,才有可能实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愿望。(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日前,华为在北京发布了全球首款5G基站核心芯片华为天罡,致力打造极简5G,助推全球5G大规模快速部署。华为秉承“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客户”的理念,积极投入、持续创新。华为可提供涵盖终端、网络、数据中心的端到端5G自研芯片,支持“全制式、全频谱(C Band3. 5G,2.6G)”网络,并将最好的5G无线技术和微波技术带给客户。华为常务董事、运营商BG总裁丁耘表示:“华为长期致力于基础科技和技术投入,率先突破5G规模商用的关键技术;以全面领先的5G端到端能力,实现5G的极简网络和极简运维,推动5G大规模商业应用和生态成熟。”据介绍,华为发布的全球首款5G基站核心芯片华为天罡,在集成度、算力、频谱带宽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极高集成,首次在极低的天面尺寸规格下,支持大规模集成有源PA(功放)和无源阵子;极强算力,实现2.5倍运算能力的提升,搭载最新的算法及波束赋形,单芯片可控制高达业界最高64路通道;极宽频谱,支持200M运营商频谱带宽,一步到位满足未来网络的部署需求。(摘自中国经济网华为发布全球首款5G基站核心芯片)材料二:专家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仅芯片设计人才需求达14万人,而同期全国高校培养规模约10万名,算上30%的流失率,真正进入到这个行业的人才不到7万人,缺口近半。迫在眉睫的中国芯,在此刻不仅要避免急功近利,更要以长远眼光在人才的培养和挖掘上下苦功夫,遵循市场规律,在夹缝中砥砺前行,才能保证企业的健康稳步发展。“中国芯”想要真正逆袭,面临诸多挑战,一个是技术差距,另一个是制作水平的薄弱。而芯片研发所需的不断积累和完善的长周期、巨大投入,也是国内许多企业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业内专家认为,国际合作是途径,国内企业的落脚点是自主创新,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国际先进企业合作有助于国内企业迅速提升技术实力,实现优势互补,完成技术积累,推出更贴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从而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芯痛”)材料三:【注】E表示预测。(摘编自2018-2024年中国半导体光电器件行业竞争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材料四: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电子信息行业总决赛日前在深圳落幕。在跻身总决赛的22家企业中,芯片领域企业占比最大,成为本次赛事的焦点。在众多参赛企业中,用不同技术创造、应用在不同领域的芯片项目十分引入注目。面向医疗和物联网终端的人工智能芯片、晶圆级光芯片、智能存储芯片、固态多光谱传感器芯片、窄带物联网芯片、智能终端触摸屏控制芯片、人工智能语音芯片等项目陆续登台,讲述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用中国心创造“中国芯”的精彩创业故事。获得初创企业组一等奖的企业是来自广州的真微科技,这家由中山大学集成电路博士研究团队创建的人工智能科技公司,主要向移动通信设备、物联网终端、移动穿戴医疗领域提供包含算法、芯片和系统完整嵌入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公司首席执行官陈小柏介绍说,公司的关键技术是通过芯片架构创新和优化底层电路电压的方式,降低芯片的计算功耗,为移动终端设备提升续航能力。“电子信息是一个技术驱动型产业,创业团队要拥有一定的技术沉淀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并且进行迎合市场的技术创新,才能形成真正有价值的创新。”在电子信息行业从业5年、对行业创新创业深有体会的陈小柏说。(摘编自中国财经报“中国芯”成为焦点)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华为天罡,凭借着极高集成、极强算力、极宽频谱等诸多优势,率先突破5G规模商用的关键技术,推动5G大规模商业应用和生态成熟。B. 自2010年至2019年,我国芯片产业需求与国内芯片供应均呈稳步增长态势,然而本土芯片产业发展与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仍然不匹配。C. 专家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设计人才需求达14万人,而同期全国高校培养的能真正进入到这个行业的人才不到7万人。D. 在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电子信息行业总决赛中,芯片项目成为赛事焦点,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创造“中国芯”的创业故事也不无精彩。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中国芯”想要逆袭,面临诸多挑战。芯片研发所需的不断积累和完善的长周期、巨大投入,也是国内许多企业无法前行的重要原因。B. C. D. 业内人士认为,创业团队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沉淀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并且进行迎合市场的技术创新,就能形成真正有价值的创新。6. 结合上述四则材料,请你简要概述“中国芯”令人既喜且忧的原因。(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父亲的礼物高沧海父亲没生病时,原是极能干的。他开辟的那块园子里,总是一片繁忙景象,小园无马,却有菜蔬当歌。鸡在栅栏里,它啄不到花盆里的一棵很大的马齿苋,父亲说,只这一棵马齿苋,就够调成两盘菜。石榴树正在开花。石榴树一边开花一边挂果。两棵石榴树,父亲挨个儿给那些小灯笼似的果子编号,一一记在本子上,总有一些小小的果实毫无征兆地夭折,掉落在树下。父亲捡起它们,对照编号,在本子上划去。二十五号,三十一号,六号,父亲咝咝地吸着凉气,像牙痛,好在还有新果不断地冒出来,多少弥补了些许痛失的遗憾。待到果子成熟,剔除那些小个头的,还有长得丑的,裂了口被雀鸟食去大半的,父亲总能收获二三十个饱饱满满的大石榴,一五一十地分开来,作为中秋节的礼物,送给我们。自父亲退休后的好长时间里,我们好像每年都能得到他的石榴,或多或少,按当年的收成来看。父亲会说,今年好,你们看这石榴,个大,籽甜。父亲也会摇着头说,今年不好呀,就这个样子,已经是最好的了。在我们心里,石榴品相的好与不好,其实都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父亲已经快八十岁了,我们还能年年收到他的礼物。今年却是与往年不同。过了年不久,父亲竟然渐渐呈现出记忆力衰退的迹象来,时日愈长,愈加严重,药物根本无可控制。他站在他的小园中,他会一时想不起自己是要种点什么菜呢,还是要收割那一丛丛的小韭菜,莴苣也长得很粗了,他看着自己手中的铲子,不知自己为何要拿着它。他扔掉铲子,他要去喝一壶茶,大儿子才给的新茶,该尝尝。他洗了手,奔了厨房,找出了一只碗,他递给儿子,你看,我昨天买的碗。儿子接了碗,又放回原处,这话,父亲原样儿说了有段时间,也说了很多遍了。小园也就渐荒了。没有殷勤的照拂,石榴树却依然故我地开花,挂果。父亲也翻到了原来记录石榴编号的那个本子,他也还依稀认得上面的数字,二十一,三十,五,八,他把它们念出声来,却想不起是作什么用途的了。今年的石榴结得特别多,父亲弯着腰在石榴树下转来转去,他笑嘻嘻地说,数不清啊。父亲不许邻居们来看他的石榴,似乎一看,他的石榴就少了许多,他瞪着眼睛,甚至拿了杆子撵雀鸟。我们很悲哀,父亲连心性都变了。父亲从门外拎了一把葱回来,我们问他,他不说,但一会儿我们就知道了,他豁豁了我们邻居二大娘家的一沟葱。父亲摘人家的辣椒,捋人家还未长成的南瓜,用小石头掷人家的鸡鸭,他还抢人四五岁小孩子手里的汽球,把人家小孩子吓得哇哇哭,好在街坊们都还大度,摆摆手说,没事,没事。然后就听他们唏嘘喟叹,原先多好的一个人呀,又干净,又礼貌。哎,不说了,谁又知道谁怎样呢?快到中秋时,父亲把石榴摘了,我们全都暗地里悄悄欢喜,父亲忘了一些事,到底也还记得一些。我们看他把石榴摆在桌子上,来来回回地数,大哥离他远远地对我们开玩笑说,数不清啊。中秋节赏月时,像往年一样地热闹,我们都等着父亲把礼物拿出来。果然,父亲像想起什么似的,进了卧室,他抖开被子,被子里什么也没有,他拉开抽屉,抽屉里空空的,他打开橱柜,把里面的棉衣棉被拽出来,我们跟在他身后收拾,大哥提醒他,石榴怎么会放在这里呢,或许在客厅里,也可能在厨房。大家便都帮他找。桌子底下,沙发都被拉开了,我们甚至到石榴树下找一回。父亲很着急,越急却说不出,他用手比划大圈小圈,我们都明白,那是石榴,而石榴却不见了。大哥岔开话题,我们也都帮腔,我们希望父亲赶快忘记了这件事,我们指给他看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大哥还是决定买回来一箱石榴,拆了包装,故意放在父亲能看到的地方,父亲顿时喜笑颜开。我们热切地围着他,看他给我们分石榴,告诉他这个袋子里多装了些,那个少了一些,他便重新分配,不亦乐乎。下了一场暴雨。暴雨之后天放晴,收拾储藏室里被淹的物件儿,我们打开一口箱子,大哥拨弄箱子里摆得整整齐齐的很有仪式感的几个黑乎乎的袋子,辨认了一会儿,他又怔了一会儿,手却捂着脸,蹲了身下去。时隔大半年,一场暴雨过后,在这一刻,我们收到了来自父亲的中秋节的礼物。【链接材料】2018 年, 高沧海获得第八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评委会这样认为:高沧海以女性视角,洞察人情世故,以口语化叙事,表现乡村系列风情,以极富想象力的故事,叙写人性冷暖,具有强烈的生活质感,散发出乡野气息,通过对具体个体和群体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关注与书写,体现了强烈的悲悯情怀。作品文笔细腻,极具表现力,人物生动,无论选材、立意、结构、故事编排都显得成熟老道。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写了“石榴树正在开花”又写“石榴树一边开花一边挂果”,突出了父亲小园里的繁忙景象,同时也为后文父亲送礼物作了铺垫。B小说中“父亲”因石榴不知放于何处而未送礼物,结尾却说“收到了来自父亲的中秋节的礼物”,表达出了儿女没有尽孝的遗憾之情。C小说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个记忆力衰退但依然关爱儿女的父亲的形象。D小说的语言呈现出口语化的特征,例如“他豁豁了我们邻居二大娘家的一沟葱”中的“豁豁”就是将方言写进小说,使得小说具有生活质感。9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评委会所说的“人性冷暖”和“悲悯情怀”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吕公著字晦叔,恩补奉礼郎,登进士第。神宗立,召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司马光以论事罢中丞,还经幄。公著封还其命曰:“光以举职赐罢,是为有言责者不得尽其言也。”诏以告直付阁门。公著又言:“制命不由门下,则封驳之职,因臣而废。愿理臣之罪以正纪纲。”帝谕之曰:“所以徙光者,赖其劝学耳,非以言事故也。”公著请不已,竟解银台司。起知河阳,召还。帝从容与论治道,遂及释老,公著因问曰:“尧、舜知此道乎?”帝曰:“尧、舜岂不知?”公著曰“尧、舜虽知此,而惟以知人安民为难,所以为尧、舜也。”帝又言唐太宗能以权智御臣下。对曰:“太宗之德,以能屈已从谏尔。”帝善其言。未几,同知枢密院事。有欲复肉刑者,议取死囚试之,公著曰:“试之不死,则肉刑遂行矣。”乃止。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及兵兴,民力大困,大臣不敢言,公著数白其害。元丰五年,以疾丐去位。哲宗即位,以侍读还朝。太皇太后问所欲言,公著曰:“先帝本意,以宽省民力为先。建议者乃以变法侵民为务,故曰久而弊愈深,法行而民愈困。诚得中正之士,讲求天下利病,协力而为之,宜不难矣。”又乞备置谏员,以开言路。元祐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心辅政。光薨,独当国,除吏皆一时之选。右司谏贾易以言事讦直诋大臣,将峻责,公著以为言,止罢知怀州。退谓同列曰“谏官所论得失未足言顾主上春秋方盛虑异时有进谀说惑乱者正赖左右争臣不可使人主轻厌言者也。”众叹服。(选自宋史·吕公著传,有删改),正确的一项是(3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经幄,即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特设的御前讲席。B.封驳,意为封还诏敕并对其中不当者加以驳正,文中即指封还诏令。C.释老,指释迦牟尼,因其为佛教的创始人,所以“释老”泛指佛教。D.肉刑,残害肉体的刑罚,古时指黥、劓、刖、宫等残酷的刑罚。,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吕公著正直敢言。神宗时,对司马光因论事被解职一事,他坚持己见,一再向皇上进言;兴兵西夏后,唯有他敢于指出兴兵之害。B.吕公著善于进谏。在与神宗私下谈论时,他直接劝说神宗施行尧舜“知人安民”、唐太宗“屈己从谏”的治国之道,得到神宗认可。C.吕公著识虑深敏。有人打算恢复残酷的肉刑,他提出不同意见,此事没有实行下去;朝廷要讨伐西夏,他立即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D.吕公著重视吏治。他以侍读身份回朝廷后,通过分析新法颁布后产生的弊端,指出提拔正直官员的作用;其后又点明设置谏员的必要性。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公著封还其命曰:“光以举职赐罢,是为有言责者不得尽其言也。”(5分)(2)诚得中正之士,讲求天下利病,协力而为之,宜不难矣。(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注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词人遭谗言落职。本词作于其从广西途经洞庭湖北归途中。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词一开头就紧扣题目,直说地点与时间,“更无一点风色”表明不仅无风,连风的影子都没有,表达富有新意。B“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作为上片的结语,同时巧妙引出下片写景,回顾岭海一年。C“肝肺皆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与上片“表里俱澄澈”虚实相映,写人写景内外一片澄明。D词人最后做主人,请天地万物做客人,想象瑰丽;敲击船舷,仰天独笑,豪情满怀。15请比较本词与曹操短歌行中“月”的意象,说说它们在艺术手法和情感上的异同点。(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两句诗来描写琵琶女当年在京城演奏后大家争相打赏的情景。(2)劝学中以行路设喻,从反面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低碳”这个词,近年来已经_,频繁出现在我们身边。它的出现首先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向高效低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后来,它被引入到生活领域,是要通过实现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实行新的技术、制度等目的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回顾这些年来,曾流行一时的各色口号,大多是_,或“干打雷不下雨”;针对其采取的种种行动和措施,大多是虎头蛇尾或掩耳盗铃,留下的不少是形象工程。比如,( );针对垃圾分类采取的措施,也已有时日,可街头上的分类垃圾箱基本上没起到任何分类的作用,大多数居民不知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在一个媒体宣传无孔不入的时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怪诞的现象。因此,不得不让人担心,近日听来响亮的“低碳”一词,在展现完时尚、华丽的外衣以后,_随着社会上一边喊着低碳的口号,一边生产与消费高碳用品的现实,带来_的后果。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炙手可热 昙花一现 未免 分道扬镳B.司空见惯 昙花一现 难免 南辕北辙C.炙手可热 电光石火 未免 南辕北辙D.司空见惯 电光石火 难免 分道扬镳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是要通过实现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实行新的技术、制度等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B.是要通过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的目的和实行新的技术、制度等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C.目的是通过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实行新的技术、制度等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D.目的是要通过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实行新的技术、制度等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环保”一词,由来已久,提得越多,结果污染越严重B.提得越多的“环保”一词,由来已久,污染却越严重C.由来已久的“环保”一词,提得越多,结果污染越严重D.“环保”一词,由来已久,结果提得越多,污染越严重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得超过15个字。(6分)法律给违法者以惩戒,束缚着人们心中的兽性,维护着社会的和平与安定,我们需要谨遵法律的绳墨,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_,相反,它们总是相辅相成。以法律之利剑斩断前进路上的荆棘,铺平正义之道;把人情之鲜花栽植到道路两旁,辅以人性花香;通向和谐世界的通衢一路芬芳。有法无情者冷酷,固守严苛的法律而忽视人情,只会造就冰冷的社会与僵化的人际关系;有情无法者优柔,_,将会带来混乱与不平。_,才能使冰冷的法律软化,才能使柔软的善意披上原则坚硬的铠甲。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不超过50个字。(5分)自然发表了一项关于自然界中“相变成核”现象的研究成果。来自中科院化学所和国科大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首次通过实验证实了水结冰过程中临界冰核的存在,并给出了临界冰核的尺寸。这一成果与经典成核理论高度契合。美国物理化学家吉布斯等人100多年前基于热力学原理,提出的相变“经典成核理论”认为,水结冰这类相变需要经过一个成核过程。临界冰核具有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可能出现的偶然性、存在寿命小于纳秒的瞬时性以及纳米级尺寸的微观性,使得现有的微观探测技术很难捕捉到它。这也成为数十年来的研究难点。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最近,在一档综艺节目中,有位导演说:“你可以不喜欢你不喜欢的东西,但还是请允许它存在。”这句话引起了网友的讨论。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宽容的态度,现代社会需要这种态度;有人认为这话看似正确,其实在扰乱规则与公平;还有一些其他看法。一时间众说纷纭。?”为辩题。作为参赛选手,请你选择作为正方一辩或反方一辩,完成一篇辩论词。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