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宏观经济学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
-
资源ID:58283535
资源大小:146.04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宏观经济学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
第六章 总需求总供应模型1总需求函数总需求函数表达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成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依存关系,描述这一函数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所谓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水平提高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下降;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上升。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其机制在于: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同时打破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应下降,从而使LM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水平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于利率水平上升导致投资需求下降(即利率效应),总需求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以及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需求下降,本国的出口也会减少、国外需求减少,进口增长。这样,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总需求水平就会下降。2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和移动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价格水平变动一定幅度使国民收入(或均衡支出水平)变动多少。从IS-LM模型分析中可知,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实际货币余额变动会使LM移动,进而影响收入水平,而LM移动究竟会使均衡收入变动多少,取决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陡,则LM移动时收入变动就越大,从而AD曲线越平缓;相反,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平缓(即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或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则埘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动越大,从而AD曲线也越平缓。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政府支出扩大(A增长),或扩张性货币政策(M增长),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下方移动。3总供应总供应是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者总产出),一般而言是由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决定的。宏观经济学中一般用宏观生产函数来表达产出与劳动和资本等之间的关系。宏观生产函数可以表达为:Y=f(N,K)其中,Y为总产出;N为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或者就业量;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在宏观经济波动分析中,一般把资本存量作为外生变量解决,即:同时,宏观经济学假定宏观生产函数有两条重要性质:一是总产出随总就业量的增长而增长;二是由于“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总就业量的增长,总产出按递减的比率增长。如图6-1所示。4潜在就业量与潜在产量潜在就业量即充足就业量,此时的失业率不为零,而是处在自然失业率。在短期,可以认为潜在就业量为一个外生变量,长期它会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长。而潜在产量就是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即:5劳动市场总供应由总就业水平决定,而总就业水平又由劳动市场的均衡决定,即:Nd=Ns。而Nd=Nd(WP),其中WP为实际工资,Nd与WP成反向变动关系,即劳动需求函数向右下方倾斜;Ns=Ns(WP),劳动供应函数为WP的增函数。6古典的总供应曲线又称为长期的总供应曲线。在长期中,根据西方经济学,经济的就业水平并不随着价格的变动而变动,而是总处在充足就业的状态,此时总供应曲线为一条垂直线,即古典的总供应曲线。其因素在于工资的充足弹性或劳动市场的充足竞争性。劳动市场的充足竞争性保证了劳动市场经常处在均衡位置即充足就业。劳动的供求重要受实际工资的影响。在名义工资既定期,价格变动将引起实际工资变动,从而导致劳动市场非均衡;或劳动供大于求、或劳动求大于供。由于充足竞争性,非均衡将导致名义工资变动,直至重新回到均衡位置。如图6-2所示。7凯恩斯主义的总供应曲线两个假设为:(1)货币工资刚性,只能升不能降;(2)人们有“货币幻觉”,只注意货币的票面价值,而忽视货币的实际购买力。理解凯恩斯总供应曲线应当从满足充足就业量时候的(Y0,P0)开始。当价格上升P1届时,实际工资W0P1下降,劳动力市场的供应减少,规定货币工资增长,W1P1恢复原值,就业量不变,总供应不变。当价格下降到P2,W0P2增长,劳动力市场需求减少,而货币工资又不能减少,所以导致厂商减少劳动力需求,就业水平小于均衡状态,总供应减少。如图6-3所示。8简化的凯恩斯主义总供应曲线其经济含义是:在未达成充足就业的国民收入Y0前,经济社会可以以大体不变的价格提供任何数量的国民收入,而在达成了Y0后,不管价格被提到何种限度,国民收入不会增长,只会出现通货膨胀。这种假设反映了萧条时候,由于存在大量的闲置劳动力和资本,所以可以在保持一定价格水平的情况下,保证国民收入的增长(如图6-4所示的实线部分)。9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作为凯恩斯主义重要代表的主流学派经济学家试图用总供应曲线和总需求曲线来解释宏观经济波动(萧条、高涨和滞胀)。他们同时使用长期和短期总供应曲线。也就是说,他们把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应曲线称为短期总供应曲线,把垂直的总供应曲线称为长期总供应曲线。10总需求曲线与总供应曲线移动的效应(1)凯恩斯情形和古典情形。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存在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凯恩斯情形;此外一种为古典情形。在凯恩斯情形下(如图6-5a),扩张的财政政策只是提高产量和就业。同样,扩张的货币政策,即名义货币量的增长,也不对价格产生任何影响。在古典情形下(如图6-5b),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不能改变产出,而只是提高价格。对于货币政策尚有如下著名的古典结论:在古典供应条件下,名义货币的增长将促使价格水平上升同一比例而利率和实际产出维持不变。在宏观经济学中,货币存量的变动只会导致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实际产量(产量、就业)无一发生变化的这种情况,称为货币是中性的。(2)常规总供应曲线情形下总需求曲线移动的不同效应。用总需求曲线与总供应曲线说明政府旨在刺激总需求的措施所产生的效果在很大限度上依赖于两条曲线相交于何处。图6-6进一步说明了这一问题。在总供应曲线的平坦(有弹性的)部分,经济存在着过剩的生产能力。这时,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比如6-6(a)图中从AD1移动到AD2,这时产量较大的增长只随着着价格以较小的幅度上升。另一方面,在总供应曲线的陡峭(弹性较小)部分,经济接近于其生产能力。这时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比如在6-6(b)图中从AD3移动到AD4,产量增长很少,而价格却显著上升。(3)总供应曲线移动的效应图6-7说明了总供应曲线移动的效应。这里考虑的是由于经济中公司的设备投资增长而导致生产能力增大的情形。这时,总供应曲线将向右移动,从AS0移动到AS1。假如经济最初运营在总供应曲线的陡峭部分并且总需求曲线是相称无弹性的,比如说,图6-7中的AD1,那么总供应的增长意味着新的均衡价格水平将明显低于初始价格水平。另一方面,假如经济最初运营在总供应曲线的平坦部分,比如说,图6-7中的AD0,则总供应曲线移动的效果不大。这是由于总供应曲线的平坦部分表白了经济中存在着过剩的生产能力。新追加的生产能力对于生产的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水平的影响都很小。图6-8描述了从国外购买的投入品(比如石油)价格上涨的效应。这时总供应曲线向上移动。从微观角度看,为了使厂商乐意生产与以前相同的产量,它们必须能得到更高的产品价格。从图中可以看出,即使这时经济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价格水平也会上升。11总需求和总供应曲线的数学小结对总需求和总供应曲线的研究涉及了三个市场和一个总量函数,即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总量生产函数。以短期总供应模型而论,存在着四个方程,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i(r)+g=s(Y-t)+t式中,g和t分别为政府购买和税收。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劳动市场均衡条件:总量生产函数:从上面四个方程可以拟定Y、N、r和P。以长期总供应模型而论,也存在着四个方程:式中,f和h分别为劳动的需求函数和供应函数。总量生产函数:通过四个联立方程,可以求得Y、N、r和P的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