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教材分析.doc
-
资源ID:58284479
资源大小:26.04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教材分析.doc
语 文 备 课三年级 上册 东莞中心小学2023年9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一 教材分析1内容及编排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单元涉及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课例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有规定结识和规定学会的字,尚有课后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既将前后的课文连接起来,又提醒略读课文的学习规定和方法。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资料袋”。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测、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规定结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规定结识的字排在横条里,规定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这些字一般安排在精读课文后。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规定结识的字。 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2、 教材特点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前四册教材“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的编写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老师们的充足肯定。本册教材在继承中又有创新,从导语到课例、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都紧密围绕本单元专题而展开,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加强,重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从本册开始,每组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导语内容。导语的重要作用是揭示单元学习的内容,点明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有些导语还布置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任务,为课文和语文园地的学习做好准备。每组导语都配有表现专题内容的背景图,用直观的方式更形象地揭示专题。2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 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醒略读课文的学习规定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3、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二)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习”,贯彻课程标准提倡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的。 “ 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并重的一个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如课标所指出的那样,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互相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其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特点,更能在发展学生积极探索、团结合作、敢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上发挥重要作用。 (三)改善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1改善课文的导学系统。 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如何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改善课后练习的设计。 课后练习,都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习成果,或用举例的方式,鼓励大家讨论、交流。与低年级教材“我会读”“我会写” 的设计思想一脉相承,结合中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本册教材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上,改变了过去以布置、规定的语气提出思考练习内容的叙述方式,采用了以激励的口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其中,有的是以“我能”“我要”的方式引领学生展示学习的成果。有的是以“我们来讨论讨论”“我们来交流交流”这样一些富有激情的话语引导大家合作学习。有的用富有活力和个性的儿童化语言,激励学生认真朗读课文。3、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本册教材采用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且较好地体现了让学生自主选择、积极积累的思想。一是在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二是教材之后列出词语表,体现对积累词语的重视。三是加强了朗读、背诵训练,并且增长了自由度。4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生活实际,安排适量的“小练笔”。 随着学生会认、会写的字的增多,学生写话的愿望日益增强。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这一特点,本册在二、四、六、八单元分别安排了的四次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增长学生练笔的机会。 “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注意运用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方法和写作方法,但不要拔高规定,不要把它当作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来对待。 5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和形式,增设“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两个栏目。(四)改善“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体现整合,加强“口语交际”和“习作”,本册教材把“口语交际”和“习作”这两个板块提前。并增设“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两个栏目,语文园地中的内容依次为:“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板块,由以前的“展示台”“宽带网”变为“展示台”“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宽带网”这四项交叉安排,使语文园地的内容更丰富、更有趣。二、全册教学目的:政治思想方面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立志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别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敢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语文知识方面1识字和写字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爱好,能运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养成积极识字的习惯,学会300个生字,会认200个生字。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对的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不断提高写字质量。2阅读加强朗读指导,用普通话对的、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问号、感慨号的一般用法。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诵读优秀诗文,注旨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3习作留心周边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乐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别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对的使用冒号、引号。4口语交际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讲笑话、办画展,评一评,努力用语言打动别人,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会接待客人,动脑筋解决问题等。5综合性学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测大自然和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测所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如“举办童话故事会、编童话集”、“动手制作新年礼物、写上祝福语“等,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朴的问题,做个社会学生。三、教学重难点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结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别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测、善于思考的能力。2学会30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对的书写;会认200个生字,只规定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3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4用普通话对的、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6初步把握文章的重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7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9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10开始练习习作。 逐步养成勤于观测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测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慨号、冒号和引号。 乐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别人分享习作的快乐。11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几句话、一段话,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能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平常生活中积极积极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12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测大自然、观测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测所得。13.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量不少于7万字。四、 教学措施1、要转变观念,改革语文教学,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建立语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体系。2、要十分重视汉语言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努力从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中吸取养分,重视语文的积累。3、树立面向全体联系实际的大语文教育观。重视学法知道,培养自学能力。4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如何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5指导学生兴盛使用工具书、资料库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探索、发现,尽量自己解决问题。6在教学方法上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7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是生活实际,进行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注意运用语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8穿插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感受立体化。9在口语交际的规定方面,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规定。10对学生的习作指导做到循序渐进、系统条理,理论服务和实际操作相结合。11、重视对后进生的优先照顾,重要是课堂提问优先,作业批改优先。12、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重过程轻结果,教给学生读书写作的方法,培养中年级良好的读书与习作习惯。13、教师本人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提教学质量。五、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课文录音带、相关教学资料的收集与制作等等。学生准备:相关教学资料的收集与制作等。六、课时安排:第1周: 1 课第2周 2-4 第3周 语文园地一-7课第4周 8-10第5周 11-语文园地三第6周 “十一”放假第7周 13-15第8周 16-语文园地四第9周 期中考试第10周 17-20 第11周 语文园地五-22课第12周 23-语文园地六 第13周 25-27 第14周 28-29第15周 30 -语文园地八第16周 期末复习第17周 期末复习第18周 期末复习第19周 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