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物理汇总交变电流知识点详解.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高中物理汇总:交变电流学问点详解 交变电流学问点讲解1. 沟通电的产生(1)沟通电: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方向随时间变化是沟通电的最主要特点;(2)沟通电的产生 平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转动时,线圈中就会产生按正弦规律变化的沟通电,这种沟通电叫正 弦式沟通电;中性面: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叫中性面;线圈位于中性面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但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此 位置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零,且每经过中性面一次感应电流的方向转变一次;线圈每转一周,两次经过中性面,感应电流的方向转变两次;(3)正弦式沟通电的变化规律:如从中性面位置开头计时,那么线圈中的电动势、电流、加在外电阻上的电压的瞬时值均按正弦规律变化;图像如下列图:2. 表征沟通电的物理量(1)描述沟通电的大小 瞬时值:沟通电的瞬时值反映的是不同时刻沟通电的大小和方向;最大值:沟通电在变化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最大值是表征沟通电强弱的物理量;有效值:是依据沟通电的热效应规定的,反映的是沟通电在能量方面的平均成效;让沟通电与恒定电流通过阻值 相同的电阻,如在相等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这一恒定电流值就是沟通电的有效值;各种电器设备所标明的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均是有效值;(2)周期和频率 是用来表示沟通电变化快慢的物理量:3. 变压器(1)变压器的构造及原理 构造:由一个闭合的铁芯以及绕在铁芯上的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线圈组成;和电源相连的线圈叫原线圈,与负 载相连的线圈叫副线圈;工作原理 原线圈加上交变电压后会产生交变的电流,这个交变电流会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那么副线圈中会产生交变电动势, 如副线圈与负载组成闭合电路,副线圈中也会有交变电流产生,它同样在铁芯中激发交变的磁通量,这样,由于原、副线圈中有交变电流通过而发生的一种相互感应现象叫互感现象;变压器工作的物理基础就是利用互感现 象;(2)抱负变压器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铁芯封闭性好、无漏磁现象,即穿过原、副线圈的磁通量相等;线圈绕组的电阻不计,无铜损现象;铁芯中涡流不计,即铁芯不发热,无铁损现象;对抱负变压器有:原线圈的输入功率等于副线圈的输出功率;(3)原、副线圈中的电压、电流关系;功率关系: P1=P2;4. 远距离输电 远距离输电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削减输电线上电能的热损耗;削减远距离输电过程中电能缺失的方法:如 输 电 功 率 为P , 输 电 电 压 为U , 输 电 线 电 阻 为R , 就 输 电 线 上 热 损 耗P损 =I2R小 和增大 S的方法减小 R,但作用有限:另一是减小输电电流I,在输电功率P 肯定的输电功率;高中物理学问点:匀变速直线运动概念及公式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假如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可定义为:沿 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概念及公式】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平行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假如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匀称减小,这个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假如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匀称增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st=1/2 at2+v0t= 【vt2-v02 】/ (2a=【v(t)+v0)】/2*t vt=v0+at 其中 a 为加速度, v0)为初速度, vt)为 t 秒时的速度st)为 t 秒时的位移速度公式: v=v0+at 位移公式: x=v0t+1/2at² ;位移 -速度公式: 2ax=v2;-v02;条件: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须同时符合下述两条:受恒外力作用 合外力与初速度在同始终线上;【规律】瞬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1=V0+at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s=V0t+1/2 ·at2 瞬时速度与加速度、位移的关系:V2-V02=2as 位移公式 X=Vot+1/2·at 2=Vo ·t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推导: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匀称变化的,故平均速度=(初速度 +末速度) /2=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 s=平均速度 * 时间,故 s=v0+v/2 t ·利用速度公式 v=v0+at,得 s=v0+v0+at/2 t=v0+at/2·t=v0 ·t+1/2 ·at2 利用微积分的基本定义可知,速度函数(关于时间)是位移函数的导数,而加速度函数是关于速度函数的导数,写成式子就是 ds/dt=v ,dv/dt=a ,d2s/dt2=a 于是 v= adt=at+v0,v0 就是初速度,可以是任意的常数进而有 s= vdt= (at+v0)dt=1/2at2+v0 ·t+C,(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明显 t=0 时, s=0,故这个任意常数C=0,于是有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s=1/2 ·at2+v0 ·t 这就是位移公式;推论 V2Vo2=2ax 平均速度 =(初速度 +末速度) /2=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X=aT2( X代表相邻相等时间段内位移差,X 为位移;V 为末速度 Vo 为初速度【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重要比例关系 由 Vt=at,得 Vtt;由 s=at2)/2 ,得 s t2 ,或 t2s;由 Vt2=2as,得 sVt2 ,或 Vts;基本比例T 代表相邻相等时间段的时间长度)第 1 秒末、第 2 秒末、 、第 n 秒末的速度之比 V1:V2:V3 :Vn=1: 2:3: :n;推导: aT1 : aT2 : aT3 : . : aTn 前 1 秒内、前 2 秒内、 、前 n 秒内的位移之比 s1: s2:s3: sn=1:4: 9 :n2;推导: 1/2 ·aT1)2: 1/2 ·aT2)2: 1/2 ·aT3)2: . : 1/2 ·aTn2 第 1 个 t 内、第 2 个 t 内、 、第 n 个 t 内(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之比 x: x: x :xn=1:3:5: :(2n 1);推导: 1/2 ·at2 :1/2 ·a(2t2 1/2 ·at2 :1/2 ·a(3t2 1/2 ·a(2t2 通过前 1s、前 2s、前 3s 、前 ns 的位移所需时间之比 t1: t2: :tn=1: 2: 3 :n;推导:由 s=1/2at2t1=2s/at2= 4s/at3= 6s/a 通过第 1 个 s、第 2 个 s、第 3 个 s、 、第 n 个 s(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需时间之比 t: t: t tN=1:(21):(3-2) :(nn1)推导: t1= (2s/at2= (2× 2s/a)(2s/a= (2s/a)×(21)t3= (2× 3s/a)(2× 2s/a= (2s/a)×( 32) 注 2=4 2=9 【分类】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假如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匀称增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假如物体的速度随着时 间匀称减小,这个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如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同向(即同号),就是加速运动;如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即异号),就是减速运动速度无变化( a=0 时),如初速度等于瞬时速度,且速度不转变,不增加也不削减,就运动状态为,匀速直线运动;如速度为 0,就运动状态为静止;高中物理:关于物质的分类和常见误区解析 一、物质的分类: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二. 几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系溶液浊液胶体分 散 质 粒 子 的 直 1nm 100nm 1nm100nm 径分散质粒子单个小分子或离子庞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高分子或多分子集合体实例蔗糖溶液、 NaCl 溶液油水、石灰乳淀粉溶胶、 AgI 胶体外观均一、透亮不均一、不透亮均一、透亮稳固性稳固不稳固介稳固能否透过滤纸能不能能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鉴别无丁达尔效应静置分层或沉淀丁达尔效应高中物理:电场学问归纳及例题讲解电场是电荷及变化磁场四周空间里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电场这种物质与通常的实物不同,它不是由分子原子所组 成,但它是客观存在的,电场具有通常物质所具有的力和能量等客观属性;电场的力的性质表现为:电场对放入其 中的电荷有作用力,这种力称为电场力;电场的能的性质表现为:当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对电荷作功(这 说明电场具有能量) ;考点方向 1、有关场强 E(电场线)、电势(等势面) 、W=qU、动能与电势能的比较;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情形(加速、偏转类平抛)的比较,运动轨迹和方向(始终向前?来回?)的分析判别;联系实际与综合 直线加速器示波器原理静电除尘与选矿滚筒式静电分选器复印机与喷墨打印机静电屏蔽带电体的力学分析(综合平稳、牛顿其次定律、功能、单摆等)带电体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氢原子的 核外电子运行 电场学问点归纳 1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点电荷 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中电荷,电荷在它的同围空间形成电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就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基本电荷;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Q=ne)感应起电;使物体带电也叫起电;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带电电荷既不能制造, 也不能被毁灭, 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这叫做电荷守恒定律;或从的体的这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带电体的外形、大小及电荷分布状况对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视不计时,这样的带电体就可以看做带电 的点,叫做点电荷;2库仑定律 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的连线上,数学表达式为,其中比例常数 叫静电力常量,;(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 N, 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 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 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是a真空, b点电荷; 点电荷是物理中的抱负模型;当带电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带电体的线度时,可以使用库仑定律,否就不能使用;3静电场 电场线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电场中各点的强弱及方向,在电场中画出一系列曲线,曲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曲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弱度;电场线的特点:a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终止负电荷(或无穷远); b任意两条电场线都不相交;电场线只能描述电场的方向及定性地描述电场的强弱,并不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是由带电粒子受到的合外力情形和初速度共同打算;4电场强度 点电荷的电场电场的最基本的性质之一,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电场力的作用;电场的这种性质用电场强度来描述;在电场中放入一个检验电荷,它所受到的电场力 跟它所带电量的比值 叫做这个位置上的电场强度,定义式是,场强是矢量,规定正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为该点的场强方向,负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与该点的场强方向相反;(E:电场强度N/C,是矢量, q:检验电荷的电量 C)电场强度 的大小,方向是由电场本身打算的,是客观存在的,与放不放检验电荷,以及放入检验电荷的正、负电量的多少均无关,既不能认为 与 成正比,也不能认为 与 成反比;点电荷场强的运算式( 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C)5电势能 电势 等势面电势能由电荷在电场中的相对位置打算的能量叫电势能;电势能具有相对性,通常取无穷远处或大地为电势能和零点;由于电势能具有相对性,所以实际的应用意义并不大;而常常应用的是电势能的变化;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减速少,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电势能变化的数值等于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数值,这常是判定电荷电势能如何变化的依据;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运算公式:径无关,由起始和终了位置的电势差打算;电势是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此公式适用于任何电场;电场力做功与路在电场中某位置放一个检验电荷,如它具有的电势能为,就比值叫做该位置的电势;电势也具有相对性,通常取离电场无穷远处或大地的电势为零电势(对同一电场,电势能及电势的零点选取是一样 的)这样选取零电势点之后,可以得出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各点的电势均为正值,负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各点的电势 均为负值;电势相等的点组成的面叫等势面;等势面的特点:a等势面上各点的电势相等,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b等势面肯定跟电场线垂直,而且电场线总是由电势较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低的等势面;c规定:画等势面(或线)时,相邻的两等势面(或线)间的电势差相等;这样,在等势面(线)密处场强较大,等势面(线)疏处场强小;6电势差 电场中两点的电势之差叫电势差,依教材要求,电势差都取肯定值,知道了电势差的肯定值,要比较哪个点的电势 高,需依据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正负判定,或者是由这两点在电场线上的位置判定;7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场强方向到处相同,场强大小到处相等的区域称为匀强电场,匀强电场中的电场线是等距的平行线,平行正对的两 金属板带等量异种电荷后,在两极之间除边缘外就是匀强电场;在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场强之间的关系是,公式中的是沿场强方向上的距离m;在匀强电场中平行线段上的电势差与线段长度成正比高中物理学问点:“动量守恒 ”的“条件表述 ”所谓 “动量守恒 ”,意指 “动量保持恒定 ”;考虑到 “动量转变 ”的缘由是 “合外力的冲 ” 所致,所以 “动量守恒条件 ”的直接表述好像应当是“ 合外力的冲量为O “ ;但在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表述中,其”动量守恒条件 “却是 ”合外力为; “;究名师归纳总结 第 5 页,共 15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其缘由,实际上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予以说明; 1 条件表述 ” 应当针对过程考虑到 “冲量 ”是“ 力”对“ 时间 ” 的累积,而 “合外力的冲量为O “的相应条件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情形与之对应:第一,合外力为 O 而时间不为 O ;其次,合外力不为 0 而时间为;第三,合外力与时间均为;明显,对应于后两种情况下的相应表述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由于在” 时间为; “的相应条件下争论动量守恒,实际上就相当于做出了一个毫无价值的无效判定“此时的动量等于此时的动量” 这就是说:既然动量守恒定律针对的是系统经受某一过程而在特定条件下动量保持恒定,那么相应的条件就应当针对过程进行表述,就应当回避“合外力的冲量为 O “的相应表述中所包含的那两种使”过程 “ 退缩为 ” 状态 “ 的无价值状况 2 条件表述 ” 须精细到状态考虑到 “冲量 ”是“ 过程量 ” ,而作为 “过程量 ”的“合外力的冲量 ” 即使为;,也不能保证系统的动量在某一过程中始终保持恒定由于完全可能显现如下状况,即:在某一过程中的前一阶段,系统的动量发生了变化;而在该过程中的后一阶段,系统的动量又发生了相应于前一阶段变化的逆变化而恰好复原到初状态下的动量对应于这样的过程,系统在相应过程中“ 合外力的冲量 ”的确为 O ,但却不能保证系统动量在过程中保持恒定,充其量也只是保证了系统在过程的始末状态下的动量相同而已,这就是说:既然动量守恒定律针对的是系统经受某一过程而在特定条件下动量保持恒定,那么相应的条件就应当在针对过程进行表述的同时精细到过程的每一个状态,就应当回避“合外力的冲量为; ”的相应表述只能够掌握“过程 ”而无法约束 “状态弹性正碰 ” 的“定量争论 ”“弹性正碰 ” 的“碰撞结果 ”质量为跳,和m :的小球分别以vl ;和跳;的速度发生弹性正碰,设碰后两球的速度分别为二,和二2 ,就依据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和弹性碰撞过程中系统始末动能相等的相应规律依次可得;“碰撞结果 ” 的“表述结构 ”作为 “碰撞结果 ”,碰后两个小球的速度表达式在结构上具备了如下特点,即:如把任意一个小球的碰后速度表达式中的下标作 “ 1 “与” 2 “之间的代换,就必将得到另一个小球的碰后速度表达式”碰撞结构 “在”表述结构 “上所具备的上述特点,其缘由当追溯到”弹性正碰 “ 所遵循的规律表达的结构特点:在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和碰撞始末动能相等的两个方程中,如针对下标作” 1 “与” 2 “之间的代换,就方程不变;“动量 ”与“动能 ”的切入点“动量 ” 和“动能 ”都是从动力学角度描述机械运动状态的参量,如在其间作细致的比对和深人的剖析,就区分是明显的:动量打算着物体克服相同阻力仍能够运动多久,动能打算着物体克服相同阻力仍能够运动多远;动量是以机械运动量化机械运动,动能就是以机械运动与其他运动的关系量化机械运动;高中物理学问点:万有引力公式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 4 2/GMR:轨道半径, T:周期, K:常量 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 × 10-11N•; m2/kg2 ,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 mg;gGM/R2 R:天体半径 m,M:天体质量( kg)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 ;GM/r31/2 ;T2 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5.第一 二、三 宇宙速度 V1g 地 r 地1/2GM/r 地1/27.9km/s ;V211.2km/s ;V3 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 地+h2m4 2r地+h/T2h 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 地:地球的半径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供应,F 向 F 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5地球卫星的最大围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 7.9km/s ;高中物理学问总结:力的合成与分解公式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1.同始终线上力的合成同向 :FF1+F2, 反向: 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 1/2(余弦定理)F1 F2 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畴:|F1- F2| F |F1+F2|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 ,FyFsin ( 为合力与 x 轴之间的夹角 tg Fy/Fx)注:1力矢量 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就 ;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 ,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 ,反之也成立 ;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 ,此时要挑选标度 ,严格作图 ; 4F1 与 F2 的值肯定时 ,F1 与 F2 的夹角 角越大,合力越小 ; (5)同始终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高中物理学问总结:摩擦力内容归纳1、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趋势;2、摩擦力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行,特殊要留意“相对 ”的懂得;3、摩擦力的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说明:(1)“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 “ 与运动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2)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4、摩擦力的大小:(1)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即 0f fm 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 FN 无直接关系;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争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成效: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肯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公式: F= FN ( 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 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 FN 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形需结合运动情形与平稳条件加以确定; 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形有关,无单位;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5、摩擦力的成效: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无关,只由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两个因素打算,而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材料的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高考复习:高考物理必考点之复合场复合场是指重力场、电场、磁场并存,或其中两场并存;分布方式或同一区域同时存在,或分区域存在;复合场是高中物理中力学、电磁学综合问题的高度集中;既表达了运动情形反映受力情形、受力情形打算运动情形的思想,又能考查电磁学中的重点学问,因此,近年来这类题备受青睐;通过上表可以看出,由于复合场的综合性强,掩盖考点较多,估计在 复合场的出题方式:20XX 年高考 微博 中仍是一个热点;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复合场可以图文形式直接出题,也可以与各种仪器(质谱仪,回旋加速器,速度挑选器等)相结合考查;一、重力场、电场、磁场分区域存在(例如质谱仪,回旋加速器)此种出题方式要求娴熟把握平抛运动、类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的基本公式及解决方式;重力场:平抛运动电场: 1.加速场:动能定理 2.偏转场:类平抛运动或动能定理磁场:圆周运动二、重力场、电场、磁场同区域存在(例如速度挑选器)带电粒子在复合场做什么运动取决于带电粒子所受合力及初速度,因此,把带电粒子的运动情形和受力情形结合起来分析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一)如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应依据平稳条件解题,例如速度挑选器;就有 Eq=qVB (二)当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做圆周运动时,就有 Eq=mgqVB=mv2/R (20XX 年天津 10 题)如下列图,直角坐标系 xOy 位于竖直平面内,在水平的 x 轴下方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场的磁感应为 B,方向垂直 xOy 平面对里,电场线平行于 y 轴;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带正电的小球,从 y 轴上的 A 点水平向右抛出,经 x 轴上的 M 点进入电场和磁场,恰能做匀速圆周运动,从 x 轴上的 N 点第一次离开电场和磁场, MN 之间的距离为 L,小球过 M 点时的速度方向与 x 轴的方向夹角为 ;不计空气阻力, 重力加速度为 g,求1电场强度 E的大小和方向;2小球从 A 点抛出时初速度 v0 的大小;3A 点到 x 轴的高度 h;解析:此题考查平抛运动和带电小球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小球先做平抛再做圆周运动(1)小球在电场、 磁场中恰能做匀速圆周运动,说明电场力和重力平稳 (恒力不能充当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 Eq=mg得 E=mg/q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电场力方向只能向上,由于小球带正电,所以电场强度方向竖直向上;(2)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O 为圆心, MN 为弦长, O 为 M 点速度垂线与MN 中垂线的交点;设半径为R,由几何关系知 L/2R=sin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洛仑兹力供应向心力,设小球做圆周运动的速率为v,有 qVB=mV2/R 由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知V0/V=cos 得 V0=qBL/2mtan(3)设小球到M 点时的竖直分速度为Vy,它与水平分速度的关系为Vy=V0× tan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V2=2gh 得 h=q2B2L2/8gm2 (三)当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做非匀变速曲线运动时,应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解决;高考物理学问点复习之动量定理的六种应用动量定理是力对时间的积存效应,使物体的动量发生转变,适用的范畴很广,它的争论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系 ;它不仅适用于恒力情形,而且也适用于变力情形,特殊在解决作用时间短、作用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打击、碰撞等问题时,动量定理要比牛顿定律便利得多,本文试从几个角度谈动量定理的应用;一、用动量定懂得释生活中的现象 例 1 直立放置的粉笔压在纸条的一端.要想把纸条从粉笔下抽出,又要保证粉笔不倒,应当慢慢、当心地将纸条抽出,仍是快速将纸条抽出 .说明理由;解析 纸条从粉笔下抽出,粉笔受到纸条对它的滑动摩擦力 mg作用,方向沿着纸条抽出的方向 .不论纸条是快速抽出, 仍是慢慢抽出, 粉笔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在纸条抽出过程中,粉笔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时间用t 表示,粉笔受到摩擦力的冲量为 mgt,粉笔原先静止,初动量为零,粉笔的末动量用 mv 表示 .依据动量定理名师归纳总结 第 8 页,共 15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有: mgt=mv;假如缓慢抽出纸条,纸条对粉笔的作用时间比较长,粉笔受到纸条对它摩擦力的冲量就比较大,粉笔动量的转变也比较大,粉笔的底端就获得了肯定的速度.由于惯性,粉笔上端仍没有来得及运动,粉笔就倒了;假如在极短的时间内把纸条抽出,纸条对粉笔的摩擦力冲量微小,粉笔的动量几乎不变.粉笔的动量转变得微小,粉笔几乎不动,粉笔也不会倒下;二、用动量定懂得曲线运动问题 1 kg 的物体, 如在抛出后5 s 未落地且未与其它物体相碰,求它在 5 s内的动例 2 以速度 v0 水平抛出一个质量为量的变化 .g=10 m/s2 ;解析 此题如求出末动量,再求它与初动量的矢量差,就极为繁琐求动量的变化等于重力的冲量 .就 p=Ft=mgt=1 × 10× 5=50 kg ·;m / s.由于平抛出去的物体只受重力且为恒力,故所点评 运用 p=mv-mv0 求 p时,初、末速度必需在同始终线上,如不在同始终线,需考虑运用矢量法就或动量定理 p=Ft求解 p.用 I=F·t 求冲量, F 必需是恒力,如F 是变力,需用动量定理I= p求解 I;三、用动量定懂得决打击、碰撞问题 打击、碰撞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力,一般不是恒力,用动量定理可只争论初、末状态的动量和作用力的冲量,不必讨论每一瞬时力的大小和加速度大小问题;例 3 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动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 .一个质量为 60 kg 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 3.2 m 高处自由落下,触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平网面 1.8 m 高处 .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4 s.试求网对运动员的平均冲击力 .取 g=10 m/s2 解析 将运动员看成质量为 m 的质点,从高 h1 处下落,刚接触网时速度方向向下,大小;弹跳后到达的高度为 h2,刚离网时速度方向向上,大小,接触过程中运动员受到向下的重力 mg 和网对其向上的弹力 F.选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 : ;由以上三式解得 :,代入数值得 : F=1.2 × 103 N四、用动量定懂得决连续流体的作用问题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涉及流体的连续相互作用问题,用常规的分析方法很难奏效 .如构建柱体微元模型应用动量定理分析求解,就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又一村”;例 4 有一宇宙飞船以 v=10 km/s 在太空中飞行,突然进入一密度为 =1× 10-7 kg/m3 的微陨石尘区,假设微陨石尘与飞船碰撞后即附着在飞船上 .欲使飞船保持原速度不变,试求飞船的助推器的助推力应增大为多少 .已知飞船的正横截面积 S=2 m2 解析 选在时间 t内与飞船碰撞的微陨石尘为争论对象,其质量应等于底面积为 S,高为 v t的直柱体内微陨石尘的质量,即 m= Sv t,初动量为 0,末动量为 mv.设飞船对微陨石的作用力为 F,由动量定理得,就 ;依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微陨石对飞船的撞击力大小也等于 力应增大 20 N;五、动量定理的应用可扩展到全过程 20 N.因此,飞船要保持原速度匀速飞行,助推器的推物体在不同阶段受力情形不同,各力可以先后产生冲量,运用动量定理,就不用考虑运动的细节,可“一网打尽 ”,洁净利索;例 5 质量为 m 的物体静止放在足够大的水平桌面上,物体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有一水平恒力 F 作用在物 体上,使之加速前进,经 t1 s 撤去力 F 后,物体减速前进直至静止,问 :物体运动的总时间有多长 . .由于全过程初、末状态 解析 此题如运用牛顿定律解决就过程较为繁琐,运用动量定理就可一气呵成,一目了然 动量为零,对全过程运用动量定理,有 故;点评 此题同学们可以尝试运用牛顿定律来求解,以求把握一题多解的方法,同时比较不同方法各自的特点,这对 今后的学习会有较大的帮忙;六、动量定理的应用可扩展到物体系 尽管系统内各物体的运动情形不同,但各物体所受冲量之和仍等于各物体总动量的变化量;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例 6 质量为 M 的金属块和质量为 m 的木块通过细线连在一起,从静止开头以加速度 a 在水中下沉, 经时间 t1,细线断裂,金属块和木块分别,再经过时间 t2 木块停止下沉,此时金属块的速度多大 .已知此时金属块仍没有遇到底面 . 解析 金属块和木块作为一个系统,整个过程系统受到重力和浮力的冲量作用,设金属块和木块的浮力分别为 F浮 M 和 F 浮 m,木块停止时金属块的速度为 细线断裂前对系统分析受力有, 联立得;vM,取竖直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对全过程运用动量定理得综上, 动量定量的应用特别广泛 .认真地懂得动量定理的物理意义,潜心地探究它的典型应用,对于我们深化懂得有关的学问、感悟方法,提高运用所学学问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很有帮忙 . 高考物理复习必备:物理常见临界条件汇总高考物理复习必备:物理常见临界条件汇总临界情况临界条件速度达到最大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刚好不相撞两物体最终速度相等或者接触时速度相等刚好不分别两物体仍旧接触、弹力为零原先一起运动的两物体分别时不只弹力为零且速度和加速度相等运动到某一极端位置粒子刚好飞出(飞不出)两个极板间的匀强电场 粒子运动轨迹与极板相切粒子刚好飞出(飞不出)磁场 粒子运动轨迹与磁场边界相切物体刚好滑出(滑不出)小车 物体滑到小车一端时与小车的速度刚好相等刚好运动到某一点(“ 等效最高点 ”)到达该点时速度为零绳端物体刚好通过最高点 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重力(“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