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加工产品公司产品设计与开发质量管理分析.docx
-
资源ID:58510223
资源大小:74KB
全文页数:7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茶叶加工产品公司产品设计与开发质量管理分析.docx
茶叶加工产品公司产品设计与开发质量管理分析目录一、 项目简介3二、 产业环境分析7三、 完善产业布局7四、 必要性分析8五、 设计与开发的评审9六、 设计与开发的质量职能13七、 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石17八、 质量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21九、 质量信息管理22十、 质量教育与培训31十一、 质量管理之理论观35十二、 质量管理发展阶段47十三、 SWOT分析57十四、 项目风险分析66十五、 项目风险对策69发展规划分析70(一)公司发展规划701、战略目标与发展规划70公司致力于为多产业的多领域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技术服务与整体解决方案,为成为百亿级产业领军企业而努力奋斗。70一、 项目简介(一)项目单位项目单位:xx投资管理公司(二)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79.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建设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52667.00(折合约79.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106579.52。其中:主体工程63844.20,仓储工程23588.91,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11603.44,公共工程7542.97。(四)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投资管理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五)项目提出的理由1、不断提升技术研发实力是巩固行业地位的必要措施公司长期积累已取得了较丰富的研发成果。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公司产品不断往精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投资项目的建设,将支持公司在相关领域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实力,加快产品开发速度,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满足行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求,巩固并增强公司在行业内的优势竞争地位,为建设国际一流的研发平台提供充实保障。2、公司行业地位突出,项目具备实施基础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专注于行业领域,已形成了包括自主研发、品牌、质量、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核心竞争优势,行业地位突出,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生产方面,公司拥有良好生产管理基础,并且拥有国际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并与科研院所、高校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已形成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和创新机制,具备进一步升级改造的条件;在营销网络建设方面,公司通过多年发展已建立了良好的营销服务体系,营销网络拓展具备可复制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提升和设备改造。强化产学研合作,促进成果转化。推进多领域跨界创新,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加快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推广全地域全环节全产业链模式,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六)建设投资估算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7053.8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9665.7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06%;建设期利息645.8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4%;流动资金6742.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20%。2、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9665.74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6048.12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816.85万元,预备费800.77万元。(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598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50833.05万元,纳税总额4615.84万元,净利润6529.19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0.19%,财务净现值-4787.53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7.47年。2、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52667.00约79.00亩1.1总建筑面积106579.52容积率2.021.2基底面积32653.54建筑系数62.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69.552总投资万元37053.872.1建设投资万元29665.742.1.1工程费用万元26048.12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2816.852.1.3预备费万元800.772.2建设期利息万元645.892.3流动资金万元6742.243资金筹措万元37053.873.1自筹资金万元23872.413.2银行贷款万元13181.464营业收入万元598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50833.05""6利润总额万元8705.58""7净利润万元6529.19""8所得税万元2176.39""9增值税万元2178.08""10税金及附加万元261.37""11纳税总额万元4615.84""12工业增加值万元16719.25""13盈亏平衡点万元28764.61产值14回收期年7.47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0.19%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4787.53所得税后二、 产业环境分析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转型、率先、特色”的发展理念。机遇千载难逢,任务依然艰巨。只要全市上下精诚团结、拼搏实干、开拓创新、奋力进取,就一定能够把握住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加快实现全面提档进位、率先绿色崛起。三、 完善产业布局推进加工企业向优势产区聚集。在优势农产品的主产区布局加工产能,引导加工企业向主产区聚集。稻米加工向江汉平原、鄂东南、鄂中北聚集。小麦加工向北纬31°附近、汉(武汉)十(十堰)高速公路沿线聚集。油料加工向江汉平原、鄂中、鄂东南聚集。水产加工向江汉平原湖区、两江沿线聚集。肉制品加工向江汉平原聚集,水果加工向长江流域、清江流域和丹江口库区聚集。食用菌加工向大洪山周边、荆山山脉地区及江汉平原等聚集。莲加工向江汉平原聚集。茶叶加工向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大洪山等山区聚集。中药材加工向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神农架、幕阜山、江汉平原等地聚集。推进农产品加工与主销区对接。在优势产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布局主食、休闲食品、方便食品、鲜切食品、预制调理食品、快餐食品等加工与配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便捷化需求。在休闲农业和产业基础好的黄石、宜昌、恩施、黄冈等地区,发展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开发旅游伴手礼和地方土特产。在武汉、襄阳、宜昌等中心城市培育加工新业态,发展“中央厨房+冷链配送+物流终端”“中央厨房+快餐门店”“健康数据+营养配餐+私人订制”等新型加工业态。推进农产品加工向加工园区集中。在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好、带动作用强的地区,推进加工企业向农产品加工园区聚集。在农渔业大县,每县建设一个产加销贯通、贸工农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产品加工园。以园区为载体,引导产业从分散布局向集聚集群发展转变。推进园区产业深度融合,以加工业为核心,向两端延长产业链。四、 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五、 设计与开发的评审一个优秀的设计必须使设计出来的产品,在性能、成本、安全性、可靠性、生产性、对环境的影响、维修性、服务性、使用费用、人机工效、外观及符合法规等各方面,充分满足顾客的要求。这需要设计部门的技术能力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不仅要有完善的技术标准、设计手册,而且还要有具备全面知识和丰富经验的设计人员。但实际上一般的设计人员很难完全满足上述条件,可能在不同的方面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设计出来的产品多少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弥补这一客观存在的问题,对于设计部门的产品图纸、规范和要求等进行评审,以保证设计出的产品能在各方面尽量满足顾客的要求。设计与开发评审是指为了评价设计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识别问题(若有问题还要提出解决办法),对设计与开发所作的综合的、系统的并形成文件的检查。设计评审是重要的早期报警措施,也是产品设计阶段最重要的质量保证活动。因此,设计和开发评审应以满足顾客要求为前提,以贯彻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为制约,站在组织和顾客共同利益的立场上评审产品的适用性、工艺性、可靠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寿命周期、成本等内容,同时,还必须注重工艺试验,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并对特定阶段的监视和测量加以评审和规定。1、设计评审的要求设计评审应以满足用户的要求为前提,以贯彻有关的标准、法令、条例为制约。要站在制造厂和用户共同利益的立场上评审产品的适用性、工艺性、可靠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等内容。在评审生产制造的可行性的同时,必须注重工艺试验,提高工艺能力和水平。设计评审应根据产品的设计性质、复杂程度、技术难度和生产性质等特点,关注影响设计和规范质量目标的关键决策点,包括对与用户需要和满意有关的项目、与产品规范有关的项目、与工艺规范有关的项目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评审(如:设计的工艺性;设计的可检验性和可试验性;材料、零件、部件规范;包装、搬运和防护)。从产品开发设计的全过程来看,通常应将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工作图设计、改进设计及小批试制阶段的工艺方案列为评审点组织评审。2、设计评审的种类和实施时期设计评审可以在设计过程的任何阶段进行。在设计的适当阶段,应有计划地对设计结果进行正式评审,并形成文件。每次设计评审的参加者应包括与被评审的设计阶段有关的所有职能部门的代表,需要时也应包括其他专家。这些评审记录应予以保存。企业对于不同的产品,评审的次数不一样,一般复杂的、要求高的产品评审次数多,完全更新型的产品评审次数多,有的企业产品评审次数多达78次。而较简单的产品、部分更新的产品评审次数就要少一些,有的只有12次。在这方面没有统一的次数要求,而是从实际需要出发。总的原则是,只要需要,再多也不嫌麻烦,一丝不苟地进行评审;而不需要多次评审的,绝不走形式,一切围绕目的,同时考虑经济性。构思设计评审也叫初期评审,这一阶段要求对方案作概略的分析和论证,其内容偏重于对技术理论、设计原理及技术经济效果等方面的论证和评审。中间设计评审是指从设计开始至设计定型之前的评审工作,其目的是验证产品设计的正确性,包括:理论验证,模型验证,样机验证。最终设计评审重点是全面审查新产品各项性能指标与生产成本是否符合原定的各项要求,以便为投产做好准备。终期评审的主要形式是设计定型鉴定和生产定型鉴定,必要时,还应包括对初始试验所用的样机或样品的说明及在鉴定试验中为纠正不足所进行的修改的说明,以便为投产做好准备,防止出现其他问题。构思评审的目的在于评审产品样式(构思图)与目标是否一致;试制工序评审的目的在于评审图纸样式(试制图)与工序计划是否一致;工序评审的目的在于为了最后确定工序,进一步评审图纸样式(生产图)与工序计划是否一致;生产前评审的目的在于确认并评价产品质量的达成情况,以及生产准备的进展情况;生产前的综合判定评审设计目的在于确认并评价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经济性、生产体制,综合评价后,宣布批量生产开始。企业的设计评审(DR),主要是确认设计开发过程中构思图、计划图、试制图、批量生产图是否在性能、可靠性、可生产性、成本等方面达到预定目标(顾客的要求),并找出其中的差错。有的企业在此基础上,在新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以工厂的生产部门为中心,还要进行可生产性的审查。重点是确认在实际生产中,目标成本是否能达到目标质量,如何能实现高的生产效率,进一步落实生产准备项目等。为使设计的更改得以有效控制,必须制定设计更改程序,这些程序应对各种必要的批准手续、执行更改的指定地点和时间、从工作现场收回作废的图样和规范及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对更改进行验证等方面作出规定,程序中还应包括紧急更改办法,以防止不合格品的生产和交付。当更改的数量、复杂性及随之而来的风险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应考虑再次进行正式的设计评审和确认试验。3、设计评审的组织设计评审是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对于产品的设计评审工作,因为不同阶段的设计评审内容侧重不同,任命的评审组组长也各不相同。设计评审组组长的责任与权限有明确的规定,主要有三条:负责设计评审的组织;指挥评审中提出问题的改进处理工作;向企业负责开发工作的领导汇报、请示工作。评审员都是各有关领域的专家,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应该有两部分人参加,即直接参与设计的各方面人员和不直接参与设计的有关专家与使用部门的代表,例如,产品开发设计工程师、质量保证部门的可靠性工程师和质量控制工程师、制造工程部门的工艺工程师及生产管理、采购、工具制造、材料、检验、包装、维修、销售等部门代表和用户代表。他们拥有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设计工作进行评审。各部门参加评审的人员一般是部门负责人,不随意更换,负责开发的企业领导原则上要出席每次评审会,在第五次评审时,因为要决定是否开始批量生产,企业有关领导(开发、生产、质量、供应、成本等)都要出席。如果有特殊情况不能出席,要向企业经营会议报告。六、 设计与开发的质量职能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例如,汽车一般4年进行一次大换型,电视机、照相机等家电产品几乎每年都在更新。但不少企业新产品开发出来投入批量生产后,很长时间生产难走上正轨,有的产品投产一年后,还在不断进行设计变更,制造现场的返修作业仍在继续,造成很大的浪费,甚至延误了时机。其原因主要是开发设计阶段的质量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产品设计开发是产品质量形成最关键的阶段,做好产品开发设计阶段的管理,确保开发设计质量,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的重要环节。1、产品设计与开发过程的质量管理目标产品设计与开发是指对产品的外观、用途及外延功能进行的以满足和适应顾客需要为目标的设计,通过设计与开发使新产品由概念转变为实体形态。产品设计与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质量管理的目标同时要满足来自顾客和制造两个方面的双向要求。(1)满足顾客的要求。产品开发的目标决策来自对市场调查信息的系统分析,这是一个识别和确认顾客明确或潜在需求的复杂过程。产品设计开发质量目标的基本出发点就是满足用户需求,应清楚了解什么样的顾客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为此,正确识别顾客的明确要求和潜在要求是首要的,也是确定新产品设计与开发的依据。识别的整个过程就是大量收集情报并进行系统分析的过程。准确界定产品质量特性,尽可能降低未来的市场风险。(2)要满足制造要求的符合性。顾客需求的最终实现是通过制造过程完成的,因此,设计过程的另一重要质量标志是对制造要求的符合性,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因此,企业设计的产品质量不能超过现有生产设备所能够达到的最大能力。否则,设计质量再高也没有实际意义。如产品结构的工艺性、标准化水平、消耗及成本、试制周期、生产效率等制造方面对设计工作的要求,为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现代制造理论,可以委托与外包,因此,符合性也包括委托与外包的经济性。2、产品设计与开发的内容有形产品的设计是为生产过程开发出产品的技术规格与参数,以满足在营销职能中所确定的顾客需求。过于简单的产品由于满足不了消费者的要求,自然会被淘汰;而过于奢华精致的产品,则有可能超出了消费者的需求范围。这都说明了设计与开发环节在获取制造业质量中的重要性。有些研究认为产品质量包括美学、性能、寿命和做工四个维度。则将这些维度进一步细化为产品质量的八个关键维度,即产品关键维度的功能、支撑基本功能的辅助特点、可靠性、符合性、寿命期、服务、美学和感觉质量等,有形产品的6个固有特性和产品创新的各种可能用途研究及并行工程的系统性思想,可以将由需要转化的产品特性指标展开成包含以下24个创新维度的产品属性要求。产品创新一般维度:可检测性、服务性、使用环境、外观、重量、可制造性、制造成本、储存区、品牌与文化、使用期、原料、产品寿命期、安装、运输、包装、专利、复杂性、使用成本、安全性、功能、易操作、美学、大小。良好的设计环节将有助于预防制造环节中和服务中的缺陷,并且降低了生产系统对不产生附加值的检验环节的需求。3、产品设计与开发部门的质量职能产品设计与开发是产品质量形成过程的起点,这一阶段工作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决定该产品的质量水平与竞争能力,所以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技术经济分析及战略决策等活动。一般都要在经济、技术和管理三方面进行分析与论证,经过优化及试验之后,才能进入产品设计阶段。因此,产品开发部门的质量职能如下。(1)在分析研究用户、市场、技术等方面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新产品的构思方案;对新产品的原理、结构、技术和材料等方面作出论证;对新产品性能及质量指标、安全性及可靠性等提出明确的要求;进行经济合理性论证等。(2)优选方案,主要是利用价值工程等方法对新产品总体方案进行优选。(3)绘制新产品示意总图。(4)对关键零部件或新材料进行试验和试制等。七、 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日本的质量管理权威石川馨先生曾说:“日本的许多工业产品能在国际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能大量出口世界各地,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开展了质量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从他们切身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没有高质量的产品,就没有市场,也就会失去生存条件。因而,提出“工业产品质量是日本民族的生命线”、“质量关系到国家和企业的生死存亡”等口号,把“以质量打开市场”、“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种求发展”的战略理念落实到企业的经营中。使得日本产品质量在战后60年,成为世界第一流的产品,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松下、索尼、丰田等企业的产品就意味着高质量,誉满全球。一个企业没有了质量,就没有优质的产品,就没有了市场,就失去了生存的能力。因此,对于企业来说,质量是企业开拓市场的生命线,市场竞争能力强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从而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1)质量是企业开拓市场的生命线。在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质量就是生命”等理念已深深地扎根于每个企业,任何产品都要经受市场无情的考验。“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只有用合格的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有可能不断地扩大市场的份额。扩大市场份额体现在产品能极大地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物质需求的满足,离不开产品的符合性质量、适用性质量的综合和统一;心理需求的满足离不开产品附加性质量、服务性质量的综合和统一。事实上,产品的质量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一个质量低劣的产品,在使用中,消费者自身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不能得到相应的满足,甚至产生受骗上当的感觉,那么再精心的包装和修饰,也很难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所以,对产品质量有发言权的是用户,用户更看重的是产品质量,并且宁愿花更多的钱获得更好的产品质量。在消费需求不断个性化的今天,质量稳定的高质量产品会比质量不稳定的低质量产品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人们常说,一个产品能拯救一个企业,能促进一个企业的发展。从更严格的意义上说,只有一个富有竞争质量的产品才能引导一个企业驶向成功的彼岸,(2)质量是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的根本。企业要发展、取得经济效益,就必须出售自己的产品。产品是否卖得出去,能否将产品转化为货币,具有竞争质量的产品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否则,企业的再生产过程就会中断,甚至有可能破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很多,如增加产量、提高价格、降低成本等。增加产量只是一项企业内部生产决策,如果不能扩大市场占有率,那么,增产就是滞销、积压,非但不能带来效益的增加,反而会引起效益的减少;提高价格虽然可以增加单位产品利润、但如提价不能被市场接受,则将使销售萎缩,市场份额缩小,甚至会失去市场;降低成本当然可以扩大产品降价空间,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但如果产品本身缺少市场吸引力,也难以因此而扩大销售,最终可能得不偿失。因此,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并增加,不论通过何种途径,都必须以产品质量优势(含品种创新)为基础。企业产品质量上过硬、深受消费者喜爱,销售量上升,则增加产量也是必然的。同样,产品质量上过硬或市场份额足够大,适当地提价非但不会影响销售,反而有助于拉开和其他一般产品的档次,有利于形成品牌。至于成本,随着质量持续改善,不良品率的降低,成本的合理降低也是必然之事。所以,质量是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石,“提高经济效益的巨大潜力蕴藏在产品质量之中”。(3)质量是企业竞争力和经营素质的综合体现。优质产品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由于市场经济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正日益受到广泛的认同。事实上,在体现企业竞争力的五要素F,T、Q、C、S中,与质量直接有关的要素有两个:产品质量(Quality)要好,服务质量(Service)要优良。与质量间接有关的是产品价格或成本(Cost),质量越高,则成本也越高,质量越差,则成本也越低。适用的功能(Function)和产品品种是产品质量好坏的一种体现方式。交货期(TimetoMarket)是服务质量的体现形式。说到底,体现企业竞争力的五个要素均与质量有关。高质量的产品更具有合理的成本和富有竞争性的价格。离开了质量改进而单纯地降低成本并不能真正持久地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相反,持续的质量改进却可以导致相对成本的合理下降。大量的事实证明,品牌的根基在于质量,高质量的产品在竞争中总能处于有利的地位。从产品质量的形成来看,质量和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制造或提供过程、销售和消费过程都有关。产品质量取决于过程质量,过程质量取决于工作质量,工作质量最终取决于员工的素质。质量不仅仅是体现在作业层,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管理层、执行层。质量管理的强化、质量文化的营造、质量队伍的培育、质量制度的建设都将成为企业质量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质量首先要提高人的素质,企业各类人员的素质是质量管理成功的基本保证。同时,成功的质量管理必定可以全面提高企业和职员的素质。八、 质量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质量最早只是一个技术的概念,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步让人们认识到质量是包括技术、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如产品质量,工作质量、过程质量、生活质量、环境质量、消费质量、人口质量、教育质量、外贸增长的质量,外资运用的质量和民族素质质量等。质量作为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是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的基础。树立大质量的发展观,以质量为导向,提高各级组织的素质、效益和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国家在全球产业分工和利益分配格局中的有利地位,是全球化背景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质量发展的内涵在于牢固树立经济发展质量优先的理念,有了一流的质量,才能有一流的产品,才能有世界名牌产品,才会使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跃上新台阶。有了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管理能力和民众素质的不断提升,才会使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证、服务质量快速提升和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水平,增长社会物质财富。环视当今社会,国家间的竞争正逐渐被企业间产品及服务的竞争所替代。质量已不再是一种奢侈品,而是任何产品及服务所必须具备的。用户完全满意已经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和跨国公司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要求。因此,每个企业、每种产品和服务,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只能有超严格的质量要求,才能努力使自己达到世界级的质量水平。经济社会今后的改革和发展,将更加注重科学发展,更加注重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加重视和处理好质量与速度、效益与规模、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加快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因此,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无论如何转变,都必将重视质量,质量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综合反映,也是发展生产力、增长社会物质财富和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九、 质量信息管理信息是指“有意义的数据”。该定义中数据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指有意义、有价值的言讯、消息。信息是通过形象符号、语言文字、指令代码、数据资料等不同形式和不同媒体对客观事物所作的描述和反映。原始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原材料和成品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或计算机的信息处理系统,将不可利用或难以应用的原始数据加工成可利用的有效信息。在质量管理活动中经常要记录或接触大量的数据(记录、客观证据等)。这些质量信息不但可以帮助人们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是质量管理的依据和基础。1、质量信息的概念质量信息就是在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中发生的与质量有关的信息,是反映产品质量和产供销各环节工作质量的原始记录、基本数据及产品使用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各种信息资料。根据质量的概念可知,质量信息涉及企业的所有管理层次、全体员工、整个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的言讯、消息、数据和资料。(1)工作质量信息。工作质量信息包括:有关质量问题的各种指令、文件、法令、计划、任务;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经济责任制;各项工作标准、技术标准、各种工艺文件;各类质量报告;工作方法和内容的作业指导书;供应商的有关资料;检验与测试手段及制度等与工作质量有关的信息。(2)工序质量信息。工序质量信息包括工序及工序质量管理资料;5M因素的定量分析资料;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和控制点有关资料;能力分析资料;工序能力审核资料等与工序质量有关的信息。(3)产品质量信息。产品质量信息包括产品的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技术标准及样品的实测指标;产品的技术水平、性能、质量指标、可靠性、安全性、可维修性、耐用性等指标,市场上同类产品相关资料;合格率、废品率、返修率等产品质量统计资料;成本及消耗资料等产品成本资料;产品的技术改造规划;市场调查、销售服务及客户反馈的资料;零部件及外协外购件的实用质量资料;产品设计图纸、各种技术文件、档案、使用说明书;新产品、新工艺开发计划;新产品试制、实验、检测、鉴定、小批及批量生产资料等与产品质量有关的信息。(4)质量管理信息。质量管理信息包括国家有关质量管理工作的各项规定、条例、办法和法律、法规;企业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展开及实施计划、方案、考核等资料;问题点的具体情况及定量分析资料;企业质量管理规划、制度及标准化、效能资料;质量管理体系资料;全员性质量管理活动和质量管理小组资料;质量管理培训教育计划、规划及实施资料;TQM骨干人员情况资料等与质量管理工作有关的信息。根据上述质量信息的作用,质量信息又可分为质量动态信息、质量指令信息、质量反馈信息等。2、质量信息管理搞好质量管理工作,掌握产品质量运动的发展规律,必须深入认真调查、掌握大量的、齐全的、准确的信息资料。质量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将严重影响决策的质量。质量信息是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是改进产品质量,组织厂内外两个反馈,改善各环节工作质量最直接的原始资料,是正确认识影响产品质量诸因素变化和产品质量波动的内在联系,掌握提高产品质量规律性的基本手段,是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质量管理的基础,是加强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项基础工作。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对产品质量信息应当着重掌握以下三个环节。(1)收集有关产品质量的原始记录和数据。从产品实际使用过程中,收集有关产品质量的原始记录、数据等资料。收集用户的意见和反映。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关于产品质量问题的来信来访,请求修理或访问用户,收集各种批评意见和剪报资料,从中了解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找出产品质量存在的主要缺陷,考虑如何改进,以提高产品的可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另一方面,对于用户表扬产品质量的有关资料也应很好地加以积累、整理和归纳,从中看出主要表扬的是哪些方面,以巩固和发扬产品固有优点。此外,通过物资部门的信息,也能了解用户所欢迎的品种、规格,以及对产品质量要求的动向,作为改进产品质量的参考。组织产品质量状况调查。产品的实际使用寿命、可靠性是表明其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目前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问题。产品的性能,虽然可以通过在企业内进行试验研究,取得一定的资料和数据。但由于种种条件的局限,试验性的效果和实际使用效果总还会有差异。因此,认真调查和收集实际使用过程中产品的寿命、精度和可靠性等各种资料,就可以了解企业产品质量的状况。对于某些大型的、精密的新产品,在大量投产之前,掌握它实际使用的效果,并据此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这方面的性能,更为重要。国外许多企业都在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方面下大工夫。他们从设计、试制到大量生产,都把提高可靠性作为试验研究的重要课题,注意收集这方面的数据来改进质量。调查和收集产品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或实际达到的能力。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或实际达到的能力,也是重要的信息,也可以表明产品的质量。例如,汽车两次大修之间实际行驶的里程数,发电机实际达到的千瓦数,柴油机大修前实际运转小时数等等。有了这些实际数据,并把它与设计数字或产品的鉴定数字对比,就可以揭示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状况,达到设计需要的程度和需要改进设计的地方,为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实际工作能力提供依据。调查和收集反映产品使用的经济性和其他的质量信息。例如,某些机械产品的质量高低可以通过其使用过程中所支付的修理费用大小来表示,修理费用越大则意味着产品质量越低。某些产品的质量可以通过在使用过程中的燃料或动力消耗量来表示,例如,载重汽车每吨公里的耗油量越低则说明汽车的质量越高。这种从产品使用过程中取得产品质量情报信息的方式,可以由企业组织专门调查组到有关单位调查,可以在用户服务的过程中取得,也可以由协作单位或使用部门提供。但不论何种情况,企业都要认真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质量信息,用以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2)收集有关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方面的信息。从生产经营过程和辅助过程中收集有关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方面的信息等。这方面质量信息的主要来源是通过大量的、各式各样的原始记录获得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每批原材料(包括外购、外协件)入厂质量检验测试的验收记录、质量取样,库存保管发放记录,使用前检验记录。生产过程的工艺操作记录,在制品在工序之间流转记录和质量检验记录,半成品出入库记录,工序控制图表及其原始记录。成品质量检验记录,造成废次品的原因数量记录。设备、刀具、工装等使用验证和磨损测定记录。计量器具、测试设备、理化分析仪器等使用、调整和检修记录。质量成本记录。质量审核记录。必须十分重视制造过程和辅助生产过程中这些活动的原始记录和资料积累。它们都是改进质量管理的可靠的第二手资料,也是贯彻质量责任制的基本条件。(3)收集有关同行业产品质量的信息。从生产同类产品的国内兄弟企业和国外同行业收集有关产品质量的信息。有了这些信息,就可以使各级领导和有关人员了解国内外工业产品质量发展的新技术、新水平、新动向,进而找出差距,使赶超目标更明确。3、质量信息系统质量信息系统是指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基础上形成的对质量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传输和存储的有机体系。质量信息系统是企业在实施TQM质量管理方法的过程中,将质量目标与质量控制活动结合,运用先进的IT管理平台和应用软件产品,向质量管理者提供质量信息追溯体系,它涵盖了企业内部资源管理、横向的供应链管理、客户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商业智能等,并能实现企业间的协作和电子商务的应用集成,实现企业内纵向深层次和纵横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质量信息系统的目标是帮助质量管理者了解日常质量状况以便进行既有效又高效的控制、组织、计划,最后达到企业的质量目标。企业质量管理数据散布在各个职能部门,或分(子)公司,建立产品质量信息系统,首先需要打通各个业务组织的数据链条,实行统一的数据管理规范(例如,企业范围内的物料、客户、供应商的统一)。其次需要在整个企业范围内,以供应商管理、原材料采购管理、仓库管理、生产过程管理、产品销售管理、客户管理、售后服务管理和质量检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运营数据为基础,从质量管理角度出发,采集企业内不同分(子)公司、不同职能部门的质量数据,针对原材料采购、半成品生产、产成品生产,检验仪器,检验标准,检验环境,质量责任小组等建立完整的质量档案,实现了质量系统与其他业务子系统的高度集成。金蝶EAS管理平台之上建立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涉及以下几个环节。(1)集团管控的基础信息。在集团内统一的集团企业内物料统一编制,建立完善的客户档案、供应商档案管理体系。(2)批次档案。被追溯的产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实行批次管理,建立完善的批次档案管理制度,辅助以条码技术的管理手段。(3)跨公司、生产厂及职能部门的质量追溯。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到生产制造、库存、运输、销售、分销、售后服务结束,企业运营的各个职能部门的业务,以物料和批次档案为关联的主线,通过任何一个环节的物料,都可以方便地追溯到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以及相关的采购批次,供应商信息,生产的批次,生产环境信息,产成品的批次,客户的信息等。(4)质量检验信息的追溯。在产品质量追溯的过程中,除了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的批次信息以外,还有很重要的“质量检验信息”。通过质量系统追溯该批次物料的检验报告、检验仪器、检验环境,以及不良品的处理信息等。(5)决策分析。产品质量追溯过程中,获取了批次档案、质量检验信息,并不表示完成了质量追溯。追溯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质量信息进行分析,当面临质量事故时提出应对措施;当出现质量下滑的趋势时,寻找到原因,并制定改进的方法。运用EAS的BI工具,通过建立数据仓库,定制分析模型,对质量追溯的数据进行分析,寻找质量原因,帮助企业持续改进产品质量。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质量信息工作的要求也更高,不仅要求质量信息正确、全面、迅速,而且要求建立质量信息系统,随时提供所需的各类质量信息。质量信息工作,还应当做到全面、系统。也就是说,它应当全面地反映质量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经常地反映质量管理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系统地反映其变动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人们切实掌握产品质量运动的规律性,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在质量反馈和积极预防质量缺陷方面的作用。质量信息系统由用户质量信息、企业内质量信息、废品成本计算和质量分析等主要功能模块构成,把从原辅材料、外购外协件等入库前的检验到用户质量信息的收集、汇总,处理过程中大量的质量信息数据收集、处理后,按质量统计分析要求,计算出各种质量考核指标,并为质量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显著地提高了质量管理水平。十、 质量教育与培训质量人才的形成绝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靠坚持不懈的质量培训与教育。如美国质量管理协会设有一个专门从事质量教育培训的机构教育培训学院。这个教育培训学院经常与各高等院校及高级中学合作,利用学校作基地,开展各类培训班,从质量管理的基础理论到提高质量技巧的培养及可靠性理论等,广泛开展质量教育。社会上还有各种培训与咨询公司也开展质量管理培训教育,从而组成一个纵横交错、多层次的质量教育网,为美国质量管理工作的广泛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日本更是始终抓住质量教育不放。在日本企业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