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0万吨环氧丙烷生产工艺项目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设计方案.doc
-
资源ID:5866493
资源大小:55.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年产30万吨环氧丙烷生产工艺项目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设计方案.doc
年产30万吨环氧丙烷生产工艺项目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设计方案1.1 劳动安全卫生危害因素及后果分析1.1.1 自然危害因素及后果分析本项目地处宁波市大榭区,存在以下主要自然灾害的可能:地震:所在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地震时设备、管线及建(构)筑物易遭受破坏。雷击:所在地春夏季有雷击,可能造成建筑物和设备损坏,造成大规模停电,引起火灾和爆炸,还可能危及人身安全。腐蚀:所在地靠近海边,空气湿度大,对金属设备、管道及钢结构有一定的腐蚀性,设备管线一旦腐蚀开裂泄漏,可引发火灾、爆炸事故。1.1.2 生产性危害因素及后果分析1.1.2.1 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GBJ16-87。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及1999-2001年局部修改条文。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91。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HG20660-200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建筑设计防雷规范GB50057-9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全文)SH3047-931.1.2.2 装置概况本装置为某公司30万吨/年HPPO装置,含有丙烯、氢气、环氧丙烷、过氧化氢、甲醇、硫酸、氢氧化钠、水合肼等火灾危险化学品和有毒化学品,属甲类生产装置。1.1.2.3 火灾危险化学品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版)本装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火灾危险化学品有:丙烯、氢气、环氧丙烷、甲醇、水合肼等,其它化合物次之。其中:丙烯、氢气、环氧丙烷、甲醇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属甲类。水合肼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属丙类。表4-1 易燃、易爆物质特性参数表序名称闪点自燃点爆炸极限(体)火灾危险类别号()()下限上限1氢气<-504004.174.1甲2丙烯-1084551.015.0甲3环氧丙烷-374202.837甲4甲醇113855.544.0甲5水合肼72.84.7100丙1.1.2.4 有毒化学品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毒化学品是丙烯、环氧丙烷、甲醇、硫酸、氢氧化钠、水合肼、氨溶液等。生产过程中的烃类都有一定程度的低毒性,使用的一些溶剂,助剂,催化剂也有一定的中等毒性。主要物料的毒性危险数据如表。表4-2 主要毒物特性表名称沸点()蒸汽压kPa()侵入途径半数致死浓度(剂量) LC50(mg/m3)·LD50 (mg/kg)关键效应丙烯-47.7603(0)呼LC:大鼠,吸,2h,650000ppm麻醉环氧丙烷3471.7(25)吸入,食入,经皮吸收LC50:4000ppm(大鼠吸入,4h) 4127 mg/m3 (小鼠吸入,4h) LD50:380(大鼠经口) 1245(兔经皮)刺激甲醇64.712.3(20)吸入,食入,经皮吸收LC50:64000ppm(大鼠吸入,4h) LD50:7300(大鼠经口) 15800(兔经皮)窒息,刺激过氧化氢150.20.67(30)吸入,食入LD50:376(大鼠经口)刺激氨溶液(20)386.3(20)吸入,食入LD50: 350(大鼠经口)刺激硫酸3300.13(145.8)吸入,食入LC50:510(大鼠吸入,2h) 320 mg/m3 (小鼠吸入,2h) LD50:2140(大鼠经口) 刺激氢氧化钠13900.13(739)吸入,食入LD50:40(小鼠腹腔)刺激水合肼1180.67(25)吸入,食入LD50: 129(大鼠经口)注:1. LC:致死浓度。 1.1.2.5 爆炸危险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和产品的蒸汽属于爆炸危险介质。 1.1.2.6 振动 设备中的大型压缩机,透平机泵在运转中会产生振动。 1.1.2.7 噪声 本工程的主要噪声源为压缩机和泵类,噪声的危害除造成听力减退外,还可引起耳鸣、耳痛等症状,严重时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改变,并有明显的神经衰弱综合症。1.1.2.8 腐蚀性危害本装置内氢氧化钠(浓度为50)、过氧化氢溶液有腐蚀性,与人体接触会造成腐蚀烧伤。1.1.2.9 其它危害装置中有部分高温设备,易引起烫伤。另外,还有静电、雷电、暴雨、地震等危害。1.1.3 主要物料及化学品的特性、危险性1.1.3.1甲醇甲醇系无色、可燃性的气体,有起火的危险,有毒吸收或吸入甲醇均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害,特别对眼神经有害。甲醇会使肾、肝、心脏和其它器官的功能衰退。接触甲醇的人员应带防护镜和面罩,以保护面部和眼睛,倘若浓度很高或不明其浓度,应戴防毒面罩,以免大量吸入,穿防护衣可避免接触皮肤。甲醇贮存处通风应良好,装甲醇的桶避免放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封口向上。甲醇的灭火,采用各种干剂、二氧化碳或大量的水均有效。1.1.3.2氢氢是一种无色、无嗅、极易燃烧的气体。它比空气轻。爆炸危险性:氢极易燃烧,在空气中可燃的浓度范围很宽,与空气的混合气体接触到明火或受热时会发生严重爆炸。燃点:400。爆炸范围:4.1到74.1(空气中的体积浓度)。危险性:氢能与氧化物发生剧烈的反应而引起燃烧或爆炸。毒性:氢无毒,但吸入后会引起易复原的病变,即不吸入氢气后,症状便消失。贮存和使用:贮存氢气的区域应适当地设置有着火危险的标记牌。可能有氢气存在的任何封闭场所要很好地通风,以使少量泄漏的氢不会积集而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有关人员应遵照氢气设备安全修理的程序。1.1.3.3丙烯丙烯系无色气体,比空气重,液体丙烯的燃点为460。燃爆危险性:丙烯是非常危险的气体,在空气中其混合物可燃爆的浓度范围是2.011.0%(体积丙烯)。危险性:与NO2、N2O4、N2O等起激烈的反应,也与氧化物质起激烈的反应而发生爆炸。毒性:单纯的窒息作用。无其它危害作用。1.1.3.4环氧丙烷无色液体,有类似乙醚的气味。燃点:420,爆炸范围:2.8到37(空气中的体积浓度)燃爆危险性:低闪点易燃液体。遇明火、高热或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硫酸、硝酸、盐酸等强酸发生剧烈反应。若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毒性:属低毒类。可引起强刺激作用。高浓度对上呼吸道、眼睛、皮肤等组织有极强的损害作用。1.1.3.5氮氮系无色、无臭不可燃的气体。燃爆性:无。毒性:无毒。当氮的浓度高到足以使氧的含量低于维持生命所需的浓度时,会发生纯粹的窒息作用。贮存和使用:卸可移动式氮贮罐时应按厂家的说明书进行。高压氮气钢瓶的运输要小心。当运输和贮存时,都应该用链紧固,以防倒落。1.1.3.6过氧化氢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燃爆危险性:助燃,具有强氧化性。与可燃物混合会发生爆炸。在限制空间中加热有爆炸危险。毒性和腐蚀性:强腐蚀作用。吸入本品蒸汽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一次性大量吸入可引起肺炎或肺水肿。1.2 劳动安全卫生危害因素的防范与治理方案1.2.1 总图布置总图布置时,充分考虑具有火灾和爆炸危险性的建构筑物的安全布局,满足防火防爆规定;保证建构筑物之间有足够的距离和消防信道。装置中各建构筑物均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进行设计,根据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考虑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等。1.2.2 工艺技术工艺上采用先进、可靠的工艺技术,从而为安全生产提供基本保证。工艺设备及机器将根据不同的介质、不同的压力及温度选用各种适宜的材料,以满足安全操作的需要。在危险地区和关键部位及存放、输送易燃易爆物料的设备、管道上,采用先进可靠的检测技术,设置联锁、报警自控系统,确保安全运行。部分工艺设备和管道上设置了必要的安全阀、止回阀等。具有爆炸危险性的生产设备、均须用氮气或蒸汽置换设备或管道中的空气。为了防止易燃易爆气体、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气体,要求生产设备和容器尽可能密闭,防止跑冒滴漏。采用严格的消防措施。1.2.3 设备选型电力设计严格按照规范选用合适的电气设备。对于因突然停电而会引起火灾、爆炸危险的设备备有两路电源。对于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物体,采取静电接地措施。建构筑物屋面采用避雷网或避雷针,以防止直接雷击或感应雷击。合理选用低噪声设备。对超过生产车间或作业场所噪声标准的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将空气压缩机和气体压缩机安装在专门的空压 机房内,以降低噪声。落实现场操作人员的劳动保护措施,如发放听力保护器等。DCS和仪表系统,设置UPS不间断电源。动、静设备均采用密封性能好的设备和材料,避免泄漏。根据爆炸危险区域划分,装置内电气设备如电动机、火花型组件、无火花型组件、照明灯具等选用隔爆型、增安型、粉尘防爆型等。工程电缆必须为阻燃型,在爆炸危险场所电缆截面的选择应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1.2.4 报警设施设置泄压、防爆、防火安全设施和必要的火灾探测报警设施,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将报警信号引入中控室及消防站的火灾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措施:气体检测系统(F&GD)负责环氧丙烷装置内的可燃气体的检测报警。气体检测系统(F&GD)独立于分散控制系统(DCS)。1.2.5 人身防护工具,洗眼器和救护工具环氧丙烷装置将设洗眼器和淋浴器。1.2.6 防噪设施对压缩机等高噪声设备采取消声及防噪声措施,满足国家噪声标准。操作人员配有防护鞋、防护眼镜、防护服、自背式空气呼吸器、全面罩过滤式防毒面具、连体防化气密服等紧急事故处理人员保护用具。装置内配有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用于及时检测发现可燃气体泄漏事故。1.2.7 通风、降尘、降温现场控制站和装置变配电所设有火灾后的排烟设施。本装置的现场控制站设空调系统控制各房间的温湿度,以满足设备和人员的要求。配电室的电缆夹层设有通风换气设备。现场控制站中的卫生间、蓄电池间等设排风系统,并维持这些房间的压力低于周围其它房间的压力。1.2.8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装置投产前,必须制订必要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例如安全教育制度、安全作业证制度、安全检查制度。1.3 劳动安全卫生专用投资估算1.3.1 预期效果本装置的设计充分考虑到生产中劳动安全卫生的各种因素,在工程设计中将严格执行有关的技术规定,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工艺过程设计为全密闭型;压力容器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安全阀及紧急防空所排放的油气进入密闭火炬系统,防止油气排入大气;在防爆区内选用防爆型设备和本安型仪表;安全的防雷静电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系统,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火灾的危险;在有可能聚集油气的场所,设置可燃气体报警系统,并引入操作室监控、报警。装置内各建筑物、设备之间具有足够的防火间距、环形消防通道、足够的消防设施,一旦发生火情可配合消防队进行扑救;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可靠的供电及电信系统能保证装置安全稳定生产。本装置的设计还充分考虑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采取一系列防毒、防烫及防噪声的措施,以及必要的卫生设施,使工作环境满足劳动安全卫生的各项规定、标准、规范。因此只要操作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管理,增强职工的安全卫生知识和意识,本装置的安全卫生状况应该是良好的,是有切实保障的。1.3.2 消防1.3.2.1 编制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2008)2008 年版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51-92)2000 年版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92) 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81-2006)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38-2003) 1.3.2.2 依托条件 消防站依托工业园区消防大队,接到报警后,消防车5 分钟之内可以赶到现场。 1.3.2.3 工程概述 本项目工艺生产中的介质,氢等的火灾危险类别为“甲类”。乙二醇等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丙类”。根据工艺生产流程、工艺生产装置及储运设施的具体情况以及所使用的原料、产品的火灾危险类别和物料燃烧性质,确定本项目中的工艺装置、罐区、汽车装车、火车装车等设施的火灾危险类别为“甲类”。 根据火灾危险性分类标准,建筑结构设计大部分框架结构,耐火等级都属一、二级。综合考虑本项目规模、总图布置等,确定同一时间内火灾处数按照一处考虑。 1.3.2.3 界区内消防 项目界区内的消防系统由消防水管网、消防炮及室内、室外消火栓等组成,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房、泡沫站利用电石装置界区内既有的设施。 本项目消防给水采用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设计压力为1.2MPa,消防供水水量不小于150L/s 。火灾延续供水时间:工艺装置3h 、罐区4h 。 消防一次用水量不小于1620 m3,乙二醇装置为最大用水单元。 消防水管网在界区内布置成环状。按规范要求,设置室外消火栓及室内消火栓;在工艺装置和罐区周围设置消防水炮,以保护设备。工艺装置设置箱式消火栓、固定式蒸汽灭火系统,设备框架平台上设置半固定式消防给水竖管。依据国家现行的有关消防法规的要求,针对不同的对象在本项目范围内配备相应数量的移动式灭火器材和设备。在可燃液体罐区设置固定泡沫灭火系统,所需泡沫液由设在消防设施内的压力比例式混合装置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