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电路振荡周期的分岔与混沌实验.doc
非线性电路振荡周期的分岔与混沌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Lorenz在分析天气预模型时,首先发现空气动力学中混沌现象,该现象只能用非线性动力学来解释。从此人们对事物运动认识不再只局限于线性范围。非线性动力学及分岔与混沌现象的研究已成为热门课题,人们对此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混沌现象涉及的领域极广,如:物理学,电子学,经济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本实验通过对非线性电路混沌现象的观察,从而了解和理解非线性混沌现象的本质。一 实验目的了解非线性系统混沌现象的形成过程;通过非线性电路振荡周期的分岔与混沌现象的观察,加深对混沌现象的认识和理解理解“蝴蝶效应”。二 实验原理分岔与混沌理论 逻辑斯蒂映射为了认识混沌(chaos)现象,我们首先介绍逻辑斯蒂映射,即一维线段的非线性映射,因为非线性微分方程的解通常可转化为非线性映射。考虑一条单位长度的线段,线段上的一点用0和1之间的数表示。逻辑斯蒂映射是 其中是0和4之间的常数。迭代这映射,我们得离散动力学系统 ,1,2我们发现:当小于3时,无论初值是多少经过多次迭代,总能趋于一个稳定的不动点; 当大于3时,随着的增大出现分岔,迭代结果在两个不同数值之间交替出现,称之为周期2循环;继续增大会出现4,8,16,32周期倍化级联;很快在左右就结束了周期倍增,迭代结果出现混沌,从而无周期可言。在混沌状态下迭代结果对初值高度敏感,细微的初值差异会导致结果巨大区别,常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蝴蝶效应”。迭代结果不会超出01的范围称为奇怪吸引子。以上这些特点可用图示法直观形象地给出。逻辑斯蒂映射函数是一条抛物线,所以先画一条的抛物线,再画一条的辅助线,迭代过程如箭头线所示(图1)。XBXAX0 图 1A 不动点 图1B 分岔周期2 图1C 混沌 图1D蝴蝶效应 图1逻辑斯蒂映射的分岔图 以为横坐标,迭代200次以后的值为纵坐标,可得到著名的逻辑斯蒂映射分岔图。 图2逻辑斯蒂映射的分岔图。从2.8增大到4。从图中可看出周期倍增导致混沌。混沌区突然又出现周期3,5,7奇数及其倍周期6,10,14的循环,混沌产生有序,或秩序从混沌中来。其实以上的这些特性适用于任何一个只有单峰的单位区间上的迭代,不是个别例子特有的,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从而揭示了混沌现象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混沌是非线性系统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它也是非线性系统中所特有的一种复杂状态。混沌是指确定论系统(给系统建立确定论的动力学方程组)中的内在不确定行为。混沌现象对初值极为敏感使非线性系统的长期行为具有不可预测性。混沌性态不确定性(确定性系统);“蝴蝶效应”;由可得混沌系统的长期行为不可精确预测;混沌吸引子(非线性事物的演变规律);混沌不是简单的完全随机,具有规律性;混沌现象是非线性系统中存在的普遍现象。 非线性负阻电路振荡周期的分岔与混沌非线性电路与非线性动力学I(R)V(R)图4实验电路如图3所示。它由有源非线性负阻器件R;LC振荡器和移相器三部分构成。图中只有一个非线性元件R,它是一个有源非线性负阻器件;电感器L和电容器C2组成一个损耗可以忽略的振荡回路;可变电阻Rv1+Rv2和电容器C1串联将振荡器产生的正弦信号移相输出。较理想的非线性元件R是一个三段分段线性元件。图4所示的是该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从特性曲线显示加在此非线性元件上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极性是相反的。由于加在此元件上的电压增加时,通过它的电流却减小,因而将此元件称为非线性负阻元件。C2C1LRRV1+RV2 图3非线性电路原理图 图4非线性负阻器件R的伏安曲线图3电路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为: 式中,导纳G=1/(Rv1+Rv2),和分别表示加在C1和C2上的电压,表示流过电感器L的电流,g表示非线性电阻的导纳。有源非线性负阻元件的实现有源非线性负阻元件实现的方法有多种,这里使用的是一种较简单的电路:采用两个运算放大器(一个双运放TL082)和六个配置电阻来实现,其电路如图5所示,它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6所示。由于本实验研究的是该非线性元件对整个电路的影响,只要知道它主要是一个负电阻电路(元件)能输出电流,维持LC2振荡器不断振荡,而非线性负阻元件的作用是使振动周期产生分岔和混沌等一系列现象。I(R)V(R)6 -T1AR13.3KR222KR322KR42.2KR5220R62205 +T1BTL08273 +2 -V+8V-4 TL0821OUT 图5 图6 3.3KR222KR322KR42.2KR5220R62203 + 2 -V+8 4V-T1ATL082TL082T1B5 +6 -7C210nFC1100nFRV1 RV2CH2CH116mH L1R1图7实际非线性混沌电路图三 NCE1型非线性电路混沌仪的调节和使用1 打开机箱,把机箱右下角的铁氧体介质电感连接插孔插到实验仪面板左面对应的香焦插头上。2 实验仪面板上的CH2接线柱连接示波器的Y输入,CH1接线柱连接示波器的X输入,连接实验仪与示波器的接地。按下示波器的Display按钮,Display菜单就会出现在显示屏的右方,菜单右边的五个按钮可改变所对应的内容。选择XY工作方式。同样可调出CH1和CH2菜单,并置X和Y输入为DC耦合,可得CH1和CH2信号合成的相图。选择YT工作方式,按CH1和CH2按钮,使显示屏上只有一种波形,调节扫描速率和电平,使波形稳定,可观察CH1和CH2的波形图。3 把实验仪右上角内的电源九芯插头插入实验仪面板上对应的九芯插座上,注意插头插座的方向应一致。然后插上电源,按实验仪面板右边的钮子开关,对应的15V指示灯点亮。4 调节W1粗调电位器和W2细调电位器,改变(RV1+RV2)C移向器中电阻的阻值,观测相图周期的变化,观测倍周期分岔,阵发混沌,三倍周期,吸引子(混沌)和双吸引子(混沌)现象,及相应的扫描波形。5 按实验仪面板左边的钮子开关可开启019.999V直流数字电压表,数字闪烁表示输入电压超过量程。四 注意事项1 双运算放大器TL082的正负极不能接反,地线与电源接地点接触必须良好。2 关掉电源后拆线。3 仪器应预热10分钟开始测量数据。五实验内容1 调节Rv1+Rv2阻值。在示波器上观测图7所示的CH1地和CH2地所构成的相图(李萨如图),调节电阻Rv1+Rv2值由大至小时,描绘相图周期的分岔及混沌现象。将一个环形相图的周期定为P,那么要求观测并记录2P,4P,阵发混沌,3P,单吸引子(混沌),双吸引子(混沌)共六个相图和相应的CH1地和CH2地两个输出波形。2 把有源非线性电阻元件与移相器连线断开。测量非线性单元电路在电压V0时的伏安特性,作IV关系图。六、思考题1 非线性负阻电路(元件),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2 为什么要采用RC移向器,并且用相图来观测倍周期分岔等现象?如果不用移相器,可用哪些仪器或方法?3 通过本实验请阐述:倍周期分岔,混沌,奇怪吸引子等概念的物理含义。参考文献: 1EN洛伦兹. 混沌的本质。气象出版社,1997 2PRHobson and A.N.Lansbury,Physics Education.19974 郝柏林. “分岔,混沌,奇怪吸引子,湍流及其它”,物理学进展。Voi.3No.3,1983。七混沌的应用由于混沌的奇异特性,特别是对初始条件极其微小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及不稳定性,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缘故。长期以来人们总觉得混沌是不可控制的、不可靠的,因而是无法应用的,在应用及工程领域中总被回避和抵制。但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对混沌控制及混沌同步研究的突破性进展,由此激发起来的理论与实验应用研究的蓬勃开展,使混沌的可能应用出现了契机,为人们展现了十分诱人的应用与发展的美好前景。混沌控制的目标有两种:一种是对混沌吸引子内存在的不稳定的周期轨道进行有效的稳定控制,根据人们的意愿逐一控制所需的周期轨道。这一类控制的特点是并不改变系统中原有的周期轨道。另一种控制目标则不要求必须稳定控制原系统中的周期轨道,而只要通过可能的策略,方法及途径,达到有效控制,得到我们所需的周期轨道即可,或抑制掉混沌行为,即通过对系统的控制获得人们所需的新的动力学行为,包括各种周期态及其它图样等。混沌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两种: 研究确定论的非线性系统中的混沌现象,并应用混沌控制法消除或抑制这种混沌不稳定现象。 混沌现象的直接应用。混沌控制在生物工程及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混沌控制及同步与生命科学的研究诸如神经网络、脑科学、心脏等领域的研究密切有关。有一些研究表明,混沌控制信号能使心律不齐有所改善。洛杉矶加州大学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研究了一只兔子心脏上的一个隔离区。通过向冠状动脉注射一种称为乌本苷的药物,能在心肌上引起不规则的快速收缩。一旦这种心律不齐的症状开始出现,他们用一种混沌控制电信号去刺激心脏。实验结果显示,这些看上去随机的信号足以使心脏进行有规则的跳动,有时还能把心跳降低到正常的水平。另一方面随机信号或周期信号并不能终止心律不齐,而且常常会使心律恶化。预计,混沌控制与同步在生物工程及生命科学的研究中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必将大大促进揭开人类自身的奥秘。 改善和提高激光器的性能激光中存在“倍增晶体”效应,即该晶体可把入射光的频率加倍,使输出功率提高,单在这一倍增过程中输出光的强度出现好的混沌。利用跟踪控制法可消除这种混沌,可使激光器输出功率提高15 倍 ,且运行稳定。在秘密通讯中的应用保密通讯都要求对有用讯号进行随机调制,使之尽可能是无规的具有抗破译性。那么,确定论系统中的高度内随机混沌信号,可对待传播讯号进行调制,但是,由于混沌对初始条件的高度敏感性,使两个完全不相同的混沌自治系统即使相空间中的初始点非常接近,它们的轨迹也会很快变得完全不相干,这就无法在接收和发送之间实现信号同步。这一困难长期妨碍混沌在通讯系统中的应用,直到1990 年美国海军实验室的L. M. Pecora和T. L. Carroll提出了混沌自同步方法,混沌在通讯领域的应用才成为可能。混沌系统作为驱动系统,混沌系统的子系统作为响应系统,在驱动系统信号的驱动下响应系统很快能够产生与驱动系统完全相同的信号,这就是混沌自同步。利用混沌同步可实现秘密通信,接收机中的响应系统可进行通信解调获取机密信息。人们对混沌现象的了解还刚刚开始,有着大量的理论问题需要去解决、去研究、去探索,实际应用还是初步的,这些都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八 拓展实验 非线性变容二极管RLC振荡电路中的分频与混沌电路如图8所示。唯一的非线性元件是一只变容二极管,它的电容随电压变化: 和是三个常数。当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平较抵时,RLC回路的响应是线性的,并有一个确定的共振频率。把信号发生器调到这个频率上,以信号电压V为控制参数。在增加V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分频与混沌现象。回路的动力学方程组为:讯 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RLC图8 观测倍周期分岔的非线性电路示意图 RLC并联电路中的混沌现象以上我们介绍了RLC串联电路中的混沌现象。同理RLC并联电路中也可产生混沌现象。电容C和电阻R是常数,但R0 ,电感器是一个绕在铁芯上的线圈,它是非线性元件。三者并联后由正弦电流电源供电,以电流源振幅作为控制参数,当参数变化时可得到分岔和混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