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西师版数学第八册.doc

    • 资源ID:58971309       资源大小:385.50KB        全文页数:14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西师版数学第八册.doc

    一、四则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2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一第13题。【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2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和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计算下面各题85-26+7318÷9×8200-17×724×5+12说一说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混合运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计算下面各题185-(51+49)35×(107-79)819÷(108-99)说一说有小括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再次形成新的板书: 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教师:这节课我们就在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二、进行新课1教学例1出示教科书例1的情景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我们一共要做200个灯笼”,“每天做20个,照这样计算,做了7天,还剩多少个”。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后,问学生:怎样求还剩多少个,能用原来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指导学生这样想,要求还剩多少个,应该用200个减去做了的个数;要求做了的个数,应该用20×7;算式列成200-20×7。教师:200-20×7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决问题的顺序相同。同学们能计算出来吗?学生解答后,重点就运算顺序再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先算乘,再算减。教师:同学们对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下面我们看这个问题要发生什么变化?把小女孩的对话框改成教科书上的对话框。让学生观察后发现,“每天做20个”变成“4天做了80个”。教师:题目这样变化以后,又该怎样解答呢?指导学生分析出右图的解答过程,在此基础上列出混合运算算式。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200-80÷4×7。教师:从做灯笼这幅图的要求来看,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呢?教师:就是说图中要求我们先算除,再算乘,最后算减。教师边讲边板书:200-80÷4×7教师:按照我们前面学习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要求,这道算式又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呢?指导学生对照黑板上复习时板书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思考,根据“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确定这道题要先算80÷4×7,再根据“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运算顺序,确定要先算80÷4,再算乘法。教师:这道题的运算顺序与刚才分析的图中的要求一致吗?教师:说明这个算式列对了。同学们能按照这个运算顺序算出这个算式的结果吗?(指示计算,两个学生在黑板上计算)教师指导:每算一步,要把结果写在原来这步计算相应的位置,比如80÷4这一步的结果是20,这个结果要写在原来80÷4的这个位置上。讨论:这道混合运算和原来学习的混合运算有哪些不同?教师:多一步计算,顺序的分析和计算过程都要复杂一些了,但是有相同的地方吗?(着重发现确定计算顺序的方法是一样的)教师:对了,前面掌握确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方法,在三步计算中也同样适用。你能用你掌握的计算知识确定下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出示:125+75×4-90360÷40+17×8学生分析出运算顺序以后,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然后计算出结果。2教学例2出示:70×(750-715÷65)。教师:和前面的混合运算比,这道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小括号)原来我们学过有小括号的算式吗?想一想有小括号的算式应该怎样算?教师:能应用前面掌握的知识分析出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吗?指导学生分析出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70×(750-715÷65)教师:能说说为什么要先算除和减,再算加的理由吗?教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先算除再算减呢?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因为除和减都在括号里,按运算顺序,应该先乘除,后加减。教师:能把这道题做出来吗?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和第2题。三、课堂小结(略)四、课堂作业完成练习一第13题。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6页例3、例4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结合问题情景探索并理解含两个小括号或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感受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学习混合运算的价值。2知道中括号的作用,掌握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含两个小括号或中括号的混合运算题。3在探索运算顺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成功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含两个小括号或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请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278-(17+195÷65)19+(324×15-129)14×(666÷74×2)教师: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说出:有小括号的就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小括号里面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可以再次拿出第一课时的板书)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3出示例3情景图,把图中师傅和徒弟的对话框合起来改为“我们俩每时一共可以做30个”。教师:要求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任务?该怎么想呢?教师:剩下的个数没有直接告诉,怎么求呢?教师:你能根据这种想法写出算式吗?教师:在这个算式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教师:根据这幅情景图的意思,我们又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教师:看来所列算式的运算顺序和解决问题的顺序是一致的,说明我们的算式是写对了。现在你能根据这个运算顺序算出结果吗?学生根据运算顺序算出结果后汇报,重点引导说出运算顺序。教师:同学们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很牢固,老师把这个题改一改,看看和刚才的题有什么不同?(课件显示例3原图)教师:现在我们要求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任务?应该怎么想呢?学生讨论后汇报:要先算师傅做27个后,还剩下的个数,还要算师徒两人每时共做的个数。教师:那我们怎么写算式呢?如果有学生能一下子就想到写有两个小括号的算式来计算,则应加以表扬;如果学生不能想到同时用两个小括号的算式来计算,就可以按以下设计的方式进行引导:例如学生有可能写出这样的算式:(147-27)÷12+18。教师:按我们学习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要求,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这幅情景图中的意思要求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教师:算式的运算顺序和解决问题的顺序一样吗?说明了什么?教师:错在哪里呢?引导学生分析出:我们应该想办法先算12+18。教师:要改变运算顺序我们可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讨论出:加小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写出算式:(147-27)÷(12+18)教师:比较这个算式和以前我们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教师:你认为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说出:两个小括号都要先算,也就是说两个小括号要一起算。随学生的回答板书:(147-27)÷(12+18)教师:你能按照这个运算顺序算出结果吗?学生算出结果后汇报,重点汇报运算顺序。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有两个小括号的算式,要一起先算出两个小括号的结果,再进行括号外面的计算。出示练习:说说下列算式的运算顺序,再计算。(72-18)÷(6×3)(25-10)×(33+19) (53+19)÷(12×2)(253-195)×(72÷6)2教学例4教师:下面我们继续讨论工人师傅做零件的问题。出示下面这道题:大徒弟每时做15个零件,小徒弟每时做10个零件,师傅每时能做的个数是大徒弟与小徒弟每时加工零件个数的和的3倍,师傅要加工1800个零件需要多长时间?教师:师傅要加工1800个零件需要多长时间?我们可以怎么想呢?教师:师傅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我们可以怎样求呢?(随学生的回答完成如下分析)教师:你能根据这个想法写出算式吗?学生写好算式后展示,由于没有学习中括号,估计大多数学生会写出下面的算式:1800÷(15+10)×3教师:根据我们前面掌握的运算顺序,你认为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1800÷(15+10)×3教师:为什么要像这样算呢?教师:这和我们解决问题的顺序一样吗?教师:按照解决问题的要求,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教师:我们现在列出的算式能满足题目的要求吗?教师:我们就要请一个新朋友来帮忙。板书:1800÷(15+10)×3。教师:(指板书上的中括号)它的名字叫“中括号”,它也能起到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计算有中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你能按照这个运算顺序说说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吗?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1800÷(15+10)×3。教师:这个运算顺序与题目要求的解决问题的顺序相同吗?教师:这样我们列出的算式就正确了。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这个运算顺序算出结果。学生算出结果后汇报,重点汇报运算顺序。3议一议通过上面两个题的学习,说说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学生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教师总结。教师:同学们能说一说下列算式的运算顺序吗?15×42÷(3+11)510-(150+120)÷1615×107-(35-18)30÷480÷(24-8)学生汇报后集体订正,再一次强调有中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三、课堂小结(略)四、课堂练习练习二第1,2题。二、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乘除法的关系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115页例12,课堂活动第12题以及练习三第15题。【教学目标】1在计算与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体会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2经历探索发现乘与除互逆关系和乘除法各部分间关系的过程,并有成功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概括能力。3能运用乘除法的关系进行验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情景中探索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教师出示主题图,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游乐园玩一玩。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游乐园情景图,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1)学生说出自己选择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解答。教师板书算式:12×5×424012×44848÷41248÷124(2)学生认真观察算式,你有什么发现?(3)同学们观察得好,你能观察出乘除法各部分间有什么关系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乘除法的关系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教师:刚才我们从情景图中知道:每棵树上挂了4个灯笼。12棵树上挂了48个灯笼。通过这3个信息列出了3道算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3道算式。12×448 48÷412 48÷124(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说说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和每个算式解决的问题。(2)看一看除法和乘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同学们观察讨论得很好,找出了这3道算式之间的一些关系,我们继续来研究下面的问题是不是也有这种关系?2教学例2出示例2情景图,学生选择两个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请在12页上写出1道乘法算式和2道除法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口述板书算式。65×15975975÷6515975÷1565说说每个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再比较上面3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做好记录)各小组汇报结果,教师板书。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教师:议一议,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再汇报。3讨论0不能做除数“0不能做除数”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先计算下列各题:(1)0÷40÷50÷134(2)0÷06÷0学生猜一猜这两组算式的商是几?说出理由。(引导学生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来说明)4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都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三、课堂活动1 教科书第14页课堂活动第1题。师生对口令,然后同桌互对口令。2 教科书第14页课堂活动第2题。先读题,问:从题目的要求你明白了什么?学生独立练习,并写出依据。抽学生板演,集体订正。四、巩固练习1练习三第1题,学生独立做在作业本上。2练习三第2题和3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说出依据。五、课堂作业1练习三第4,5题,学生独立做在课堂作业本上。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3页例3,第14页课堂活动中第3题以及练习三第612题。【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整除,能判断简单的整除问题。2在区别“除尽”与“整除”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经历从除法中整理出“整除”的过程,能判断简单的整除问题。【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教学例3(1)口算。(教师板书结果)6÷2=39÷2=15÷12=250÷50=26÷13=25÷7=160÷1=0÷9=76÷21(2)观察口算题及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议一议。(3)全班按小组汇报交流发现的情况。(算式都是整数除以整数计算结果有“除尽”和“除不尽”两类,或有“有余数”和“没有余数”两类教师将学生发现的情况一一板书出来让学生讨论,同时注意引导得出“整除”来)(3)教师小结出整除的意义。像6÷2=3,0÷90这些除法算式都没有余数。6÷23我们就说6能被2整除,或者说2能整除6。(让学生齐读书第13页)再让学生尝试说说:250÷50,26÷13,谁能被谁整除。(4)再次引导学生讨论:在表示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的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有什么特点?每个学生举出几个表示整除的除法算式。2“说一说”下面哪个算式的除数能整除被除数(1)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最后全班反馈。重点讨论25÷4中的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吗?(2)教师小结:要判定算式中除数能否整除被除数,要看除法算式是不是整除,才能确定。三、课堂活动1“课堂活动”第3题:学生读题后,先独立完成,然后抽生订正,请同学帮助有错的同学并说明理由。2练习三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点名回答,再集体订正理由。3练习三第8题 :学生先独立试做,订正时抽学生说说依据。4练习三第10题:学生独立试做,再集体订正。四、拓展练习1 练习三第13题:学生独立思考后试做,对有困难的同学可在小组中商量,全班汇报。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六、课堂作业练习三第9,11,12题。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718页例12,练习四第1题。【教学目标】1 经历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2 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3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探索新知1教学例1出示例1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板书:9×436(个),4×936(个)。学生观察板书,思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板书:9×44×9。教师:你还能写出几个有这样规律的算式吗?板书学生举出的算式。如:15×22×158×55×8 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教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吗?(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教师: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这个规律可怎样表示呢?(a×b=b×a)2教学例2出示例2情景图,口述数学信息和解决的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全班汇报,教师板书。(8×24)×68×(24×6)192×68×1441152 (户)1152 (户)学生对这两种算法进行观察、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 (8×24)×68×(24×6)。出示下面的算式,算一算,比一比。16×5×2 16×(5×2) 35×25×435×(25×4) 12×125×8 12×(125×8)观察算式,有同样的特点吗?每排的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吗?学生独立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全班交流。板书:16×5×216×(5×2) 35×25×435×(25×4)43×125×843×(125×8)谁能说出这几组算式的规律?教师:谁知道这个规律叫什么?教师板书:乘法结合律。教师: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可以怎样表示这个规律?教师板书:(a×b)×ca×(b×c)。教师:这个规律就叫乘法结合律。小结:同学们,我们一起总结出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下面看同学们会不会用。二、课堂活动1练习四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说出依据。2连线。(学生独立完成)23×15×217×(125×4)17×125×439×(25×8)39×25×823×(15×2)三、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二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理解乘法运算律,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921页例3,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四第26题和思考题。【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这两个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克服学习困难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教学重、难点】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一、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回忆上节课中所学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叙述。2填空。a×b×(a×)×ca×(×)我们学习了乘法运算律,这节课我们一起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计算。二、探索新知学习例3。出示例3,算一算,议一议。61×25×48×9×125教师: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之间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吗?(学生观察思考,独立计算)全班汇报,教师板书:(1)61×25×461×25×4 61×100 1525×4 6100 6100(2)8×9×1258×9×125 72×125 9×1000 9000 9000小组讨论:每题都有几种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最简便?为什么?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全班交流汇报。教师小结: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它的核心就是“凑整”。往往可以把两个或几个数结合在一起乘起来得到整十、整百有时还可能需要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再与另外的数结合相乘得到整十数、整百数总之使计算变得简单。这里的设计是让学生讨论一题的多种计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比较简便,为什么简便,来获得简便计算的感受,是可取的。三、课堂活动1课堂活动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并说出依据,再完成在课本上。2课堂活动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在小组中讨论该怎样进行简便计算,最后全班反馈。要学生认识到同一个计算可以有不同的简便计算方法。3练习四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连线)后反馈。4练习四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5练习四第8题。学生观察图中信息,然后抽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演在黑板上。其余学生判断。最后让学生独立解决在课堂作业本上,不得少于3个问题。注意:随时提醒学生观察算式中数据的特点,并应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四、拓展练习思考题:引导学生抓住突破点:一是19各数字在算式中只出现一次;二是算式中积的个位数字是2。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想到两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只能分别是3和4,继续分析便可解决此题。五、课堂作业练习四第36题。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2224页例4,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五第1题。【教学目标】1经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2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3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发散思维能力,通过发现运算律培养探索、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理解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对乘法分配律进行正向和逆向的理解。【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探索新知出示例4。(1)出示问题情景,解决问题。你从情景图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养鸡场共有多少只鸡?”该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口答信息,然后独立列式计算)全班汇报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师板书:(5030)×7550×7530×75 80×75375022506000(只)6000(只)(2)比较两种解法,发现两种解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举出生活中的类似例子。(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5030)×7550×7530×75(3)在计算中比较并发现乘法分配律。算一算,比一比。(32)×353×352×353×(46)3×43×6(1312)×413×412×4比较每排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每排的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吗?学生独立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板书:(32)×353×352×35 3×(46)3×43×6(1312)×413×412×4教师:谁还能举出符合这个规律的例子?(学生举例)教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几组算式所反映的规律?(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这叫乘法分配律。(4)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可以用怎样的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呢?(学生独立写出,然后全班交流)教师整理并板书:(ab)×ca×cb×c 或a×cb×c(ab)×c二、课堂活动1课堂活动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算一算,对有困难的也可先在小组中议一议。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能说明乘法分配律吗?2课堂活动第2题:先让学生讨论,找出错误的原因,再汇报,最后让学生改正。4练习五中第1题:学生独立做在书上,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运用的是什么运算律?先做,再议一议,最后与全班同学交流。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都有些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第四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23页例5,练习五第28题和思考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2运用乘法运算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上节课学习了乘法分配律,谁能分别用自己的话和字母表述乘法分配律?2填空。25×675×6( )×12×(520)12× × 3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二、学习新知1出示例5用简便方法计算102×45,32×2732×73。教师: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吗?(学生观察思考,独立尝试计算)学生计算后汇报,教师板书如下:(1)102×4102×45(1002)×45102×(405)100×452×45102×40102×5450090408051045904590(2)32×2732×7332×2732×7332×(2773)864233632×100320032002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1)你认为每个题的哪种算法最简便?为什么?这种简便算法的依据是什么?(2)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小结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三、课堂练习1基本练习(1)练习五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口算题。(2)填空。4×39×254××39 125×(8×57)(×)×57102×28()×28××76×3724×37()×34×9934×()××2巩固练习(1)练习五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2)练习五第4题:学生根据题中所呈现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然后思考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练习五第8题:学生根据情景图中所呈现的信息先独立思考解决,对有困难的可在小组中讨论解决。全班交流,板演在黑板上,并说出自己解题的思路。3发展练习练习五思考题,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先在小组中商量解决,最后全班反馈,要求说出思考过程。4课堂作业练习五第2,3,6题。四、课堂小结今天的学习你都有些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探索规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26页例1,课堂活动第1题和练习六第13题。【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寻找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2能利用探索出的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进行判断。3学习掌握探索规律的方法,发展学生探究与发现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过程】一、 引入新课1 理解“扩大”和“缩小”的意思教师:5扩大3倍用算式表示是:5×3。20缩小4倍用算式表示是:20÷4。6扩大5倍用算式表示是什么?15扩大2倍呢?35缩小5倍用算式表示是什么?60缩小4倍呢?学生列出算式并计算后,讨论:你怎样理解“扩大”和“缩小”?2 谈话引入新课教师:同学们理解了“扩大”、“缩小”的含义。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探索规律。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出示例1,学生口述例1中的信息和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解决,全班汇报。教师板书:(1)20×240 (kg)(2)20×480(kg)(3)20×8160(kg)(4)20×24480(kg)教师:认真观察这一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2全班汇报并进行交流教师:你是怎样观察的?发现了什么规律?(1) 从上往下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规律?(2) 从下往上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规律?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发现了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想一想,你能用自己的话把两个规律比较简练的叙述出来吗?小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三、课堂活动1课堂活动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是怎样写出各式的积的?2练习六第1题,学生独立填表,然后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3练习六第2题: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依据。4练习六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思考:你是怎样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些什么?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27页例2,课堂活动第2题和练习六第49题及思考题。【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发现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2在运用规律的过程中,理解掌握因数与积的变化趋势。3学习掌握探索规律的方法,发展学生探索发现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在探索过程中,理解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1 直接写出结果。3×630×63×1212×6计算后,以第一个算式为标准,说一说因数与积在怎样变化?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谁能说说因数与积的变化有怎样的规律?3谈话引入。教师: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两个因数都发生变化时,积有怎样的变化规律。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2中表格教师:说说你了解了表中什么信息?比较表中因数和积是怎样变化的,有什么规律?你是怎样有序地观察的?(学生独立观察,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讨论)2全班汇报并进行交流学生第一次探索:观察表中相邻的两列,从左向右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规律。(两个因数都扩大,积也扩大;两个因数扩大的倍数的乘积就是积扩大的倍数)猜一猜:(1)当两个因数都扩大2倍时,积会怎样变化?(2)当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积会怎样变化?能举例说明吗?(3)当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2倍,积会怎样变化?能举例说明吗?学生第二次探索:从右向左进行比较,还能从表中发现什么规律?(两个因数都缩小,积也缩小;两个因数缩小的倍数的乘积就是积缩小的倍数)(4)当两个因数都缩小3倍时,积会怎样变化?能举例说明吗?(5)当一个因数缩小5倍时,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会怎样变化?能举例说明吗?教师:你还能从上表中找出这样的变化规律吗?找一找,填一填。(出示:第列与第列比,一个因数倍,另一个因数倍,积就倍。)让学生独立完成填一填后,再点名汇报,最后集体订正。三、课堂练习1课堂活动第2题:学生先观察,再填空,然后说说自己这样填的理由。2练习六第5题: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反馈时说说自己是怎样运用规律的?3练习六第6题:学生独立做在书上,想想自己是怎样运用规律的?四、课堂作业练习六第79题。解决问题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30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题。【教学目标】1尝试探索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基础上,会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形成解决具有“相遇”问题特征的数学问题的基本策略,同时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问题解决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认识具有“相遇”问题特征的数学问题的基本特征,形成解决这类数学问题的基本策略。【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课件出示)教师:请同学们自己解决这道题,然后说说你是怎样思考的?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要求“余刚家与少年宫相距多少米?”就是求余刚行走的路程,路程=速度×时间,时间不知道,要先算。所以9时16分-9时=16分,16×75=1200(m)。教师:这是一道行程问题,所涉及到的基本数量关系是:路程=速度×时间。我们研究的是一个人行走在家和少年宫之间的问题,如果是两个人从各自的家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会出现哪些情况?大家分析一下。(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好,我们今天一起来解决两人相向而行的问题。二、 进行新课(课件出示例1)教师:请同学们先看看屏幕,仔细观察,你获得了哪些信息?1理解信息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两人行走的时间各是多少?(行走时间相同)为什么?(两人9:00同时出发,9:16正好相遇)。两人行走的方向是怎样的?什么是相向而行?请两个同学上台表演一下。2分析问题由于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那么当两人相遇时,他们所走的路程与两人的家相距多少米有什么联系?说说你的想法。3独立思考、合作解决解题思路1:先算余刚行驶的路程,再算苗苗行驶的路程,最后把两人行驶的路程加起来:75×16+70×16解题思路2:先算余刚和苗苗每分行多少米,再算两人16分行多少米:(75+70)×16教师:你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喜欢?教师:两人都说到了第二种解法更简便,那么你理解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如果两种方法都理解,那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4变换条件,进一步分析解决问题出示第30页议一议,算一算。(1)教师:现在两人是同时出发的吗?谁先出发?那么余刚走的路程与原来有变化吗?请再次独立思考,与同桌伙伴交流后,汇报你是怎样想的?又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2)学生汇报:可能会出现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1:第一次算余刚提前4分行驶的路程,第二次算余刚16分行驶的路程,第三次算苗苗16分行驶的路程,最后把这三次行驶的路程加起来。60×4+60×16+70×16解题思路2:先求出余刚4分走了多少米,再求出余刚和苗苗16分走了多少米,最后把两段路程加起来:60×4+(60+70)×16解题思路3:先算余刚20分走了多少米,再算苗苗16分走了多少米,最后把两人走的路程加起来:60×20+70×16解题思路4:先把两人走的时间都看成20分,算出两人20分共走的路程,再减去多给苗苗算了4分走的路程,就是余刚和苗苗家相距的路程:(60+70)×20-70×4客车的速度是40 km/h,轿车的速度是80 km/h;也就是说两车的速度不同。两车是相向而行,也就告诉了我们它们的运动方向是不同的,是“相向而行”。客车先开了2 h后轿车出发一起行驶,就说明两车的出发时间不同。2分析问题。教师:告诉的所有信息都与车的行驶有关,要求两个车站之间的距离与两车的行驶有联系吗?说说你的想法。3独立思考、合作学习。

    注意事项

    本文(西师版数学第八册.doc)为本站会员(asd****56)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