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的困惑与出路.docx
农村教师的困惑与出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党和国家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投入也越来越大,教师的待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社会地位也有所提升,教学条件也有了明显改善。但因历史的因素和地域性差异,农村教师仍然存在着不少困惑和迷茫,对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心身健康存在严重影响,导致农村教学质量下降,学生辍学,教师厌教情绪凸现,感到希望和前途茫然。感慨万千,出路在哪里? 一.工作上的困惑 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历代都给以较高帽冠,说什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说什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说什么“天地君亲师”,在这么众多绝唱的赞美诗下,教师还有什么不满足的。然而赞美诗必竟是赞美诗,与教师的现实生活必竟还是有相当的距离。笔者作为在农村小学工作20余年的教师,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历,感触良多。当前农村教师在工作上的困惑有四。首先,是农村教师工作任务重,有点力不从心。农村学校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教学条件差,生活质量不高,在农村学校工作的教师教学任务重,农村小学教师一般每周十四、五节课,且是多门课程,小学甚至是包班、复式班,教非所学,增加了教师的备课、写教案等工作量。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办法是,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办寄宿制学校,集中办学。同时优化好教师结构,尽可能做到教是所学,人尽其才。 其次,是教材教法更新频繁,难以适从。这几年先是提倡素质教育,后是什么新课改,这些提法,笔者并不反对,作为教师应不断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是必要的。如果教师以其昏昏,难以使其学生昭昭。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应具备一桶水。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论,也应该吸收国内外先进的东西,但也不能盲从。必须要从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校的现状出发,选用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因材施教”。不要不假思索地,不联系自己学校、自己学生的实际而照搬照抄。再次,现行的对教师评估方案单一、片面,严重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师的工作,不仅要研究教材、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其教育对象学生,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长环境、个性、爱好、特长。作为教师,纵使你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得当的教法、勤奋的工作,而认真地研究了你的教育对象,但不一定就会有你想要得到结果,尤其现在评估教师唯一的尺码是分数,如果你所教的学生分数考得高,你便是一位好教师,否则你就不是好教师,这是扼制了教师积极性发挥的杀手,也是扼杀学生前途、潜能、天才的“紧箍咒”。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我是最反感的。笔者认为,当前的评价教师的评价体系也该改革了,否则什么素质教育、什么新课程改革将成为一句空话。理论上是素质教育,实践上是应试教育、分数教育。再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管理的问题。这是一个最敏感的问题,也是教师最为棘手的问题。时代变了,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在变了。因计划生育国策的推行,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尤其近十几年,农村外出打工者甚众,留守学生较多。这个群体、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是最不好管理的。尚不明事理,在情感上也易冲动,在课堂上如何处理好这些调皮捣蛋的学生,让教师头痛棘手,说重一点他们在心理上又受不了,说轻了吗?他们照样我行我素,体罚他吗,上级行政部门不允许,不体罚他吗,你的课无法讲下去,尤其是女老师,为此,感受更甚。现在,教师体罚学生,家长告状,索赔,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还要处理你。还是有此教训的教师,宁可说我教书不行,不敢得罪学生。现在学生可以打老师,老师不可体罚学生。老师挨打,上级行政部门可能不管,但要教师打了学生,可能在大报小报上曝光,甚至还要受到行政处理和经济制裁。笔者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教师的地位何在,尊严何在?笔者认为,不管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他们毕竟是小孩,世界观尚未形成,是非也难判定。做错了事不予批评教育,适当体罚,这叫做“教不严师之惰”,对学生的成长不利,将对社会也有害,我个人认为教师在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的前提下,适当批评、体罚是应该,对于哪些严重影响学校校纪校风、学风的,屡教不改的学生应采取适当的处罚措施,留校察看、劝退等制度,决不能在学生中形成“教师不敢把我怎么样”的思想。否则危害无穷。”现在的学校领导不要以“安全”“稳定”为借口,无所作为。 二 、在经济上的困惑 讲到“经济”二字,是农村教师最为头痛、最为尴尬的,因经济待遇的低,教师的社会地位也不可能高,更谈不上什么政治地位了。最现实的事就是,农村教师找对象难,并不是农村教师长相、品行、学识不行,关键是一个字“穷”,。近几年来,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了,教师工资也有所提高,但如果横向比较让人不安,与身在农村的同辈比属中等水平,与同一地区的工商、税务、烟草、公务员等比较经济待遇相差更大,故社会流传“斯文扫地”,现在我们连扫地都不如。有人会说教师应该讲的奉献精神,难道农村教师还不讲奉献吗?有的教师在农村奉献了一辈子,有的教师甚至奉献了自己生命,有谁知道?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以财富的多少为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的时代,仅一个弱势群体讲奉献能行吗?如果不是以“钱的多少”论英雄的话,我们农村教师的心态也许会安稳许多。笔者认为,首先要淡化这种以“钱”的多少论英雄的观念,不能过分强调经济建设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应该以其对社会的奉献,为祖国需要而工作来论尊卑,培养国民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品德等人格魅力。其次,改善农村教师,尤其偏远山区教师福利待遇,让他们知道虽苦虽累,但社会还承认他们的劳动,得到了劳动报酬,让他们能寻找到心理平衡的支撑点,有助于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再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边远山区工作的教师多关心、关怀,有什么困难及时解决,逢年过节,去慰劳一下,或打个电话、发条短信慰问一下。此外就是评优晋级对农村教师给予倾斜政策,在心灵上得到安慰、经济上得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