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doc
小学品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一、课题的界定:(1)品德与社会(生活):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是在小学阶段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一门全新的综合课程,又是一个需要在借鉴、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造的课程领域。(2)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和实施得以进行的素材和条件。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资源,是指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得以设计和实施的素材和条件。其范围小于课程资源,与各学科课程资源有密切的联系,但其丰富性、多样性,远远超过单一的学科课程资源。包括显形资源:教材,人,音像材料,互联网,家庭社区的馆、园,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隐形资源:儿童的兴趣和经验,校内外活动,校风班风,风俗文化,校外关系等。(3)开发与利用:本课题中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指,对课程设计、实施的素材、条件的发现,发掘,搜集,认识,整理,改造,加工,储存,提取,配置,组织和合理使用等。开发与利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就是要根据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把可以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设计、实施服务的一切因素发掘出来,利用起来,使这门课程的设计更为科学,实施更为有效。二、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一)研究目标:进行“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研究”,希望能在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和学校实际情况,有效开发利用人力、物力以及自然等课程资源,使教师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同时寻求一些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有效方法。(二)研究内容1充分开发、利用教材:按教学活动的需要,进行重组。品德与社会(生活)教材在设计中,通过设置若干学习主题,展现不同的问题视角和学习视角,促进学生形成认识社会的整体视野。在内容设计上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适当拓展了相关内容。教师可以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重组。2充分利用各种活动资源,各科教师协作,达成目标。课程标准主张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倡导探究、体验、感悟等学习方式。“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教材里也安排了大量的资料收集、观察、调查、访谈、实践、交流及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活动,摈弃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更多地从体验、感悟、理解中让学生受到教益,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教学时,可以结合各种活动,借助于各科教师的协作开展课程学习。如:和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相结合,和学生的家庭生活相结合,和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更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3开放教育时空,增强课程的时代性。(1)教学注重与社会发展变化的联系。社会是发展变化的,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也是在发展变化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德性和社会性,就必定要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将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作为课程资源,增强课程的现实性。(2)教学注重与学生生活环境的联系。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以多种恰当的方式接触社会,学生生活的环境必然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重要的场所。(3)教学注重与学生生活经历的联系。品德与社会(生活)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课程的学习以学生的生活积累出发,善于动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与课程的具体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鼓励学生积极探究。4建立家长、社区资源库,寻求他们的指导和帮助。品德与社会(生活)是按照“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的思路设计的。随着儿童生活领域的扩大,特别是学习社区,家乡、祖国、世界这些生活领域,教室这个空间已经很难承载学习任务了,而体验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成为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在落实这些课程目标时,我们主要着力开发好社区和家长这些课程资源。(1)建立家长(社区)课程资源库。主要是通过调查,选取典型性的家长,如:单位的负责人、有一技之长的人员、特殊行业的家长、社区工作者、校外的辅导员等,组成课程资源库,在实施相关课程学习时,寻求他们的指导和帮助。(2)建立综合性学习指导小组。我们依靠少先队组织和假日少先队组织的优势,发动同一年级的家长参加到活动中来,35个学生组成1个综合性学习小组,由热心孩子教育工作、又具有一定管理和指导能力的家长负责开展校外的学习,比如参观、调查、访谈等,学生的安全得到了保证,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也能初步得到实践,课程的学习目标基本得到了落实。5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程资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学习方式的变化,是各学科改革的研究重点,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网络平台,优化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资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课程资源的检索。这些课程资源主要是素材性的课程资源,如收集家乡的风光照片和资料,收集各地的丰富资料,收集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关数据等。(2)网上的交流和指导。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站的平台,引导学生开展网上学习。网络学习拓展了教与学的空间。学生可以在网上共享一些资源,我们就把一个小组采访的实录发布在网上,其他小组通过阅读,学生也可以在网上开展交流,发布学习和研究的成果,寻求别人的帮助。教师在网上可以开展针对性的指导,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三、研究过程1、预计研究及拟结题时间:2006年9月2008年12月2、实施阶段第一阶段:申报、开题时间:2006年9月10日10月20日具体内容:1、目标(1)做好实验的基础工作。(2)帮助教师转变观念,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2、主要工作(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2)成立实验的领导小组,确定实验教师,召开全体成员会议。课题主持人做开题报告;进行课题研究培训;分解与细化子课题的研究内容;落实课题研究任务。第二阶段:准备阶段时间:2006年10月20日11月31日具体内容: 1、目标(1)通过实验,促进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开放教学空间和开发利用资源,将课内外学习结合起来,促进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发展。(2)加强学习,转变认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2、主要工作安排(1)与教科研相结合,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明确课题组成员的分工。(2)组织实验教师参加培训,进行文献检索,如请专家做辅导讲座,发放有关学习材料,观看录像课,组织外出学习等,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认识教材特点,做好实验的思想及理论准备,明确实验的正确方向。(3)举行品德与社会(生活)课教学研讨活动,并组织讨论,评析,促进实验教师对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的教学达成共识。(4)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实验教师交流自己参与实验的具体做法及心得体会,并在学期末提交课题组。第三阶段:研究阶段时间:2006年11月2008年11月具体内容: 1、目标(1)在认真开展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典型案例及活动方案,积累研究经验。(2)加大教师培养的力度,形成一支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3)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2、主要工作(1)组织实验教师再次参加培训,进一步强化教师对教材的认识,促进教师正确理解把握教材,更新观念,改进教材,提高课的质量。(2)收集、整理与教材相关的其他课程资源及综合活动方案,建立实验资料包、档案。(3)开展实验教师会课活动,教师可通过观摩课、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汇报实验成果,并形成典型案例,积累实验的素材、经验,形成实验教师优秀个案集。(4)收集实验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完成阶段性的实验报告。第四阶段:结题阶段 时间:2008年11月12月具体内容:1、目标(1)为省级总课题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2)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校本资源,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经验。2、主要工作(1)进行实验总结,形成实验报告。(2)参加品德与社会(生活)课教学案例评比和论文评比活动,形成优秀论文集。(3)整理典型案例及综合活动方案。(4)汇报实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