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国会计国际化现状与发展(14页DOC).docx

    • 资源ID:59035654       资源大小:196.06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会计国际化现状与发展(14页DOC).docx

    最新资料推荐东北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现状与发展作 者邬 娟院 系会计学院专 业会计学年 级2000级学 号0056011指导教师陈立军教授答辩日期成 绩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2020年12月25日星期五22:01:41内 容 摘 要世界贸易的飞速发展和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将世界经济带入全球化的过程。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存在差异。相应的,根据这些会计准则提供的会计信息自然也存在差异,从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有用性。而在国际投资、融资和国际贸易中经常性的会计信息间的差异,又会大大增加交易成本,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因此,对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动因,阐述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现状,重点分析了中国会计准则于国际会计准则间的差异,探讨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前景及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本文共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包括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信息技术革命的技术支持以及国际性、区域性组织的推动在内的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动因。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现状,其中重点分析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间的差异。第三部分,在前两部分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前景及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关键词:会计国际化 会计准则 现状 差异分析 发展前景AbstractThe rapid expanding world trades and the fast flowing international capital impel world economy into a cosmopolitan epoch. As the generally used international language in business, accounting is playing more important role than ever before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y globalization.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accounting standards of China, however, resulting in the discrepanc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ccounting standards provided, consequently affecting the comparability and usefulnes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Moreover, the discrepancy 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financing and international trades increases the cost of transactions greatly, making against the increase of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progr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us, there are significant practical meanings to the study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This paper processes the initial powers that driv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takes a highlight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discusses the prospect of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considerable challenges may face in that process. This thesi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First, it processes the initial powers that driv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including 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technique suppor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novation as well as the forces of national or local organizations.Second, it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takes a highlight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Last, based on the analysis stated above, it discusses the prospect of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considerable challenges may face in that process.Key words: account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accounting standards; current status; differentiation analysis; prospect目 录一、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动因1(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要求1(二)信息技术革命为会计准则国际化提供的技术支持2(三)国际性、区域性组织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推动2二、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现状2(一)中国在会计准则国际化方面的进展2(二)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3三、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前景及需注意的问题6(一)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前景6(二)在推进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6主要参考文献8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现状与发展世界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技术交往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为了更好的参与到国际经济事务的合作与竞争中去,就一定要致力于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加快其发展步伐。本文谨就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一些情况谈谈我的几点尚不成熟的想法。一、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动因随着国际投资、融资的迅速发展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会计准则国际化已经成为各个国家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要求日益迫切。以下将从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以及国际性和区域性组织的推动三方面来分析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动因。(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要求 世界贸易的飞速发展和全球资本的流动及其令人瞠目的交易量和影响力,将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有意无意地纳入到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中。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显加快,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以及跨国公司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资本市场日益壮大,跨国兼并活动日益频繁并愈演愈烈,资本流动也日益迅速。在这种情况下,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要求也就越来越迫切。首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促进了区域或全球资本市场的加速形成。根据1998年底的情况,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价总额中,有70%来自于非英国公司;德国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中,有80%来自于六十多个国家的非德国公司;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登记的13000家公司中,有一千多家为外国公司;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有58家外国公司上市。由于各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投资者和公司都在不断寻找跨越国界的机会,因此对世界通用商业语言的要求也就更为迫切。 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自然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市场的各个参与者也对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会计信息已经成为各市场主体达成市场交易的重要媒介。其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导致了全球企业兼并步伐的加快。仅在1999年,全球企业并购总金额就猛增至3.31万亿美元,超过了1990年至1995年的并购总额之和。相应地,会计信息质量(尤其是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市场交易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然而在世界并购浪潮中,由于缺乏全球通用的会计准则,造成了企业财务信息不可比,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在最著名的德国戴姆勒奔驰(Daimler-Benz)案例中,戴姆勒公司1993年的经营情况,按德国会计标准计算是1.68亿美元的利润,而按照美国公认会计原则计算,却是大约10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两者差距之悬殊,令人咋舌!显然,如果不调整两者之间的差异,则很有可能会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而要在国际投、融资或者国际贸易中,经常性地调整各国会计信息之间的差异,又会大大增加交易成本,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全球化。从这个角度讲,建立全球通用的会计标准,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为全球经贸往来和资本流动减少或者消除“语言”上的障碍,毫无疑问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因此,各国政府、有关国际机构均意识到,减少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推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对于提供可比、透明的财务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再次,1997年亚洲金融风波的爆发,加快了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步伐。虽然产生亚洲金融风暴的原因较为复杂,但一些亚洲国家金融和会计监管体系不健全、会计和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会计准则的质量较差等都是重要的原因。据联合国的一份调查显示,在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中,大部分国家没有正确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导致财务会计报表未能及时提供有用信息,以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分析引发金融危机的各种重要因素,严重降低了公司和银行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在亚洲金融风暴爆发以后,全世界的投资者对跨国投资,尤其是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变得更为慎重;同时,世界银行等一些国际开发银行也相继对贷款国家和企业提出了按国际会计准则提供财务信息的要求。因此,制定全球通用的会计准则并促进各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市场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危机及其他事件的教训对加强会计监管、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的推动所带来的结果。 (二)信息技术革命为会计准则国际化提供的技术支持 18世纪的工业革命,导致了人类创造财富的基本方式由农业转向工业,同时也促成了传统财务会计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下半叶掀起的信息技术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又一次划时代的产业革命,它使得信息技术正逐渐替代机器大工业而成为生产方式的主导。这一场革命,不仅对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和要求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同时也对会计信息的输入、加工、处理、传递、使用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应用,使得会计信息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传递和共享由梦想变为现实。美国在其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等的支持下,开发成功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财务报告语言可扩展的企业报告语言。按照这种语言,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加工、处理在网上获得的财务报告信息,而且可以将按照世界各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信息转换成按照国际会计准则或者本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信息,从而向真正实现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的目标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因此,信息技术革命为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而且加速了会计的国际化进程。(三)国际性、区域性组织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推动 随着世界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各国际或者区域性组织日益成为推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世界贸易组织、证监会国际组织、巴塞尔委员会、世界银行等纷纷发表声明,希望各国证监会、银行、企业等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欧元已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启用,欧盟则准备建立欧洲统一会计市场,并在2005年之前,要求所有在欧盟国家证券市场上上市的企业都必须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它对于统一的会计准则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这些国际或者区域性组织对国际会计准则的支持,将大大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并促进其付诸实施。与此同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还成功地进行了重大改组,解决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融资、准则制定人员的选拔和独立性、准则制定程序等方面的问题,为确保国际会计准则的高质量提供了组织和人员上的保证。二、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现状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趋势下,中国要想加快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就必须审视其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现状,并对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和原因做出客观分析。(一)中国在会计准则国际化方面的进展随着国际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国际经济合作范围的日益扩大和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信息提供方式,为国际经济往来提供了充分的共享信息,各国的会计发展都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同时会计又是一项通过提供会计信息进行经济管理的活动,它深深的扎根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特定环境之中。这样就要求我们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把握好分寸、利弊和节奏,以达到平稳有效的实现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目标。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我们一直以积极的姿态来促进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并且抓住一切时机和机会,适时、有效的推进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1.1982年,财政部发布了外商投资企业法制度,在许多方面吸收了国际会计的通行方法,为吸引外资、扩大开放奠定了基础。2.1992年,财政部发布了以当时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概念框架作为蓝本起草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项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财务通则,13项行业会计制度和10项行业财务制度(简称“两则”“两制”),结束了计划经济的会计模式,确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惯例初步协调的新会计制度。我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系统的会计改革就始于斯。3.1993年,在进行“两则”“两制”改革的同时,财政部与国家体改委联合发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制度,1998年又进行了修订,形成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制度,适应了我国企业改组上市以及在境内外发行A股、B股、H股对外筹资的要求,对于国有企业改革、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4.1998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此后又陆续发布了投资、收入、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建造合同、借款费用、无形资产、租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现金流量表、或有事项、中期报告共16项具体会计准则,另有14项具体会计准则(草案)广泛征求意见。5.2000年,国务院发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财政部以此为依据,下发了企业会计制度,要求自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鼓励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是在总结我国资本市场改革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的,改革力度大,起点较高,内容丰富,将我国的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6.2000年财政部下发了2000财会20号文件,主要针对我国三家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中国民生银行)上市的主要会计政策,包括贷款呆账准备的提取和应收利息确认等问题做出了规定。7.2001年,发布证券投资基金会计核算办法。证券投资基金是我国证券投资市场的一个新型投资品种,为了适应我国基金业发展的需要,规范基金会计核算,财政部制定了该办法,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8.2001年,国务院发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这些新的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概念框架中的相关定义基本上完全一样。修改会计要素定义,促进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一致,是我国会计向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所迈出的重要步伐。因此,在对待会计准则国际化方面,我们一贯坚持:在立足于中国国情、立足于中国当前会计环境的前提下,除了那些相关国际会计惯例与中国法律法规存在冲突或者明显不切合中国实际的情况之外,我们都努力促使中国会计标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协调或者一致。这一指导原则已经体现在中国现行会计准则、制度中,也将指导中国未来会计准则、制度的建设。中国非常积极的在推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二)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1.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形势下,各个国家如果要想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合作与竞争,就必须正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实,而不能刻意强调本国的特殊情况而“独善其身”。走向国际趋同的第一步,应该是对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通用准则之间的差异和原因做出客观分析。中国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始终是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客观的讲,中国在会计准则的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成绩有目共睹。中国自1992年底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来,至今已先后发布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在企业会计制度中所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确认、计量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核心准则所规定的已基本相同,例如,国际会计准则要求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企业会计制度也要求企业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可以说,企业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核算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一致,它为中国实现会计的国际接轨奠定了基础。财政部会计司官员也多次表示,将在2005年底前基本完成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由于中国会计准则从一开始制定时,就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 简记为IASC)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还召开了多次有IASC高层官员参加的会计准则国际研讨会,制定中国会计准则的主要参考依据也是国际会计准则。因此,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基础较好,有学者甚至认为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上已是大同小异。¹ 盖地,“大同小异: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会计研究,2001年第9期。但是,由于历史等原因,中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例如,作为一种商业语言,会计准则的功能应该只是让投资者通过阅读企业的财务报告,明白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表现。但中国还赋予了会计准则一些规范企业行为的功能,这无疑会影响会计准则的实施。将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准则或其他有关国家会计准则作进一步对比后可以发现,概括起来,中国会计准则与其他相关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有:第一,中国实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的做法,这与大多数国家的做法是不同的。在当今世界,各国采用的会计规范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英美等英语国家普遍采用的会计准则形式;另一种是以德、法为代表的欧洲大陆法系国家采用的会计立法和会计制度的形式。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形势的发展,欧洲大陆法系国家的会计规范形式大有向英美海洋法系国家会计规范形式转化的趋势。一个明显的例证是,德国与法国等近年来相继成立了会计准则委员会。中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的做法,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中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及其国际化。第二,中国会计准则的涵盖面较小,规定不够详细,可操作性较小,对一些新问题尚未涉及。由于中国制定会计准则起步较迟,并且由于各种原因在90年代中期就已发布的三十多项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稿一直未能成为正式准则,至今只发布了16项会计准则,相对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简记为FASB)的约150项准则公告(还不包括FASB的前任会计程序委员会发布的51份“会计研究公报”以及会计原则委员会发布的31份“意见书”)和IASC的41项国际会计准则,数量要少的多;并且,中国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雇员福利、养老金计划、物价变动和通货膨胀、银行、保险业、农业等会计事项的处理均还未涉及;此外,由于中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尤其是在2001年开始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之后,会计准则似乎只是成为制定企业会计制度的指导纲领,会计准则本身的可操作性相对就变得较差。 第三,中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和价值重估的方法较为排斥。这虽然有利于避免企业舞弊和利润操纵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中国当前的国情;但对公允价值一概否定的做法,与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趋势并不合拍。在经济全球化、企业并购愈演愈烈和金融工具层出不穷的今天,公允价值已跃升为与历史成本并驾齐驱的新的计量属性。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不仅广泛应用于金融工具,在投资性房地产、农业、企业合并、非货币性交易等事项的会计处理中也被广泛应用。因此,不能一概否认公允价值的使用,从而加大与国际通用准则的差距。第四,在具体会计处理以及披露要求上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也存在不少差异。例如,在存货准则对采购成本的计量上,国际准则采用净价法,中国准则采用总价法。又如,在现金流量表准则中,国际准则同时允许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中国的正表仅允许采用直接法;对收到或支付的利息和股利,国际准则允许在保持一贯处理的前提下可以归入经营活动、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中国准则要求将支付的利息和股利列为筹资活动,将收到的利息列为投资活动。这类差异在固定资产、租赁、收入、关联方披露等准则中都有体现。2.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间差异产生的原因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既有会计环境不同的因素,也有主观指导思想或认识误区的因素。多年来,中国一贯高度重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和发展,也一直把它作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一个基础和参考蓝本。从长远看来,中国会计准则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是努力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而趋同的步伐和进程取决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和进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本身及其应用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要准则本身的高质量,还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较为成熟的准则执行机制相配套。而中国的经济环境是从二十多年前完全的计划经济转换而来的,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需要的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尚存在不少差距。从会计环境来说,中国当前的会计环境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别,这是导致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其他西方国家会计准则产生差别的主要原因。国际会计准则主要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加以制定的,其所依据的经济背景也主要是以西方国际较发达的经济环境作为基础。而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除了需要考虑中国经济相对落后、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存以及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等客观因素外,还要考虑其他有关问题。中国的市场经济环境离成熟、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还有一定距离,中国当前的会计环境也就面临一些特殊问题。这些问题有些可能是中国所特有的,有些可能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或者转型经济国家所共有的。但这些问题的存在,却使得我们在处理某些交易或者事项时,在是否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其相关原则上,处于两难境地。第一,从会计信息使用者角度看,中国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构成和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关注程度和角度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尚存差距。财务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因此,会计信息使用者群体的特征及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对于我们应当要求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提供什么样的信息至关重要。第二,从企业业绩评价和监督角度看,现行中国法律、法规环境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应用环境的要求还存在一些不一致。根据中国公司法和有关证券法规的规定,在公司发行股票、配股和增发股票、暂停股票上市和终止上市以及对公司进行评价和监督等方面都非常倚重于利润指标,这不仅使得利润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而且也使得如何真实、公允的在财务报告中反映利润信息变得十分关键。这些法律、法规上的规定,使得无论是公司管理层、政府监管层,还是财务报告的使用者,都将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利润指标上,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产负债表信息的质量。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准备将现行的利润表(收益表)改造成全面收益表,全面收益表将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综合收益信息,而不再直接提供净利润(净收益)信息。鉴于中国现行许多法律法规都规定以净利润作为业绩衡量指标,所以,目前要在中国引入全面收益表还存在着法律、法规上的障碍。第三,从商业环境来看,公平竞争的交易环境尚在建立和完善过程中,企业之间的交易行为还存在一些不规范之处,这对会计如何真实、公允的反映这类交易提出挑战。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尚不健全,内部治理结构薄弱,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情况还较为严重,国有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普遍存在着短期行为,有法不依、故意违反准则或制度以达到粉饰业绩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在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下,交易双方应当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然而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形成这样的商业环境还需要一段时间。第四,从市场体系和发育程度来看,中国的市场经济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许多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中国的市场经济尽管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目前仍然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当中,因此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市场的发育程度还有待提高,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缺乏充分和公开的市场竞争,企业间的交易行为还不规范,国有企业关联交易极为普遍,价格往往成为利润操纵的一种手段。另外,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和容量均较小,上市公司数量不足,财务信息的使用者还不能完全以投资者为主,因此在对会计目标的考虑上还必须兼顾国家宏观管理、投资者决策和公司内部管理等多方面的需要。此外,中国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之路决定了中国会计改革只能渐进而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走的是渐进式改革道路,自1949年至1978年,中国一直执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1978年开始,中国执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的基本取向是逐步增强市场在调节经济和配置资源中的作用,提高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这一过程,是一个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逐步退出相关领域、市场调节功能逐步释放的过程。会计改革应当因循经济改革的步伐,而不是超越宏观经济环境的改革,不然会欲速则不达。所以,什么时候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什么时候中国的市场环境真正以市场法则运转了,中国会计准则也就自然而然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了。也就是说,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程度是与会计环境休戚相关的,当会计环境相对成熟了或者对会计信息形成需求了,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也就水到渠成了。但是,除了以上客观环境的因素以外,中国会计界长期以来过于强调坚持中国会计的特色,这也不能不说是扩大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中国会计界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例如将会计准则与会计原则不加区分的使用、将会计准则划分为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将概念框架等同于基本准则等等,这些因素也使得中国会计准则的结构和内容与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其他国家会计准则的结构和内容产生较大的差别。三、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前景及需注意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是,要真正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任务还很艰巨,在其发展进程中还有很多问题是需要注意的。(一)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前景毫无疑问,在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加速,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绝不是中国一个国家所面临的事,而是全球各个国家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在全球范围内,各国会计标准之间及其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的产生,有些是由于各个国家不同的社会经济特征所决定的,有些是由于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化法律传统所决定的,也有些是由于国际会计准则本身存在的一些技术性缺陷所造成的。因此,要消减这些差异,各个国家,包括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需要做出不懈的努力,而这将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乃至漫长的任务。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制定和实施全球统一的会计准则来取代各国的会计准则,世界上所有大公司都根据全球统一的会计准则编报财务报表。有些人认为统一就是“绝对统一”,即要求全世界通行一套会计准则和一个报表体系与格式;而有些人认为统一应是“环境性统一”,即推崇在类似环境下的统一会计与报告模式,但可以保留不同环境条件之间会计准则的差异,因此又可称为“有限统一”;还有人认为统一应当是“目的性统一”,即要求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推行全球范围的统一会计处理。然而不论对“统一”持何种观点,都是要在不同程度上实行全世界范围的统一会计准则。(二)在推进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要正确对待会计国际化,这是重中之中。在会计国际化的认识上应克服两种倾向,一是过分强调中国特色,而阻碍了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二是过分崇洋,太过激进。正确对待会计国际化,要求我们必须遵守国际资本市场的规则,尽可能减少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差异,而不是刻意强调自己的“特色”;同时也要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引进和吸纳别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但决非盲目的引进和全盘照搬,必须视需要和优劣选择借鉴对象。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中国会计改革和会计准则的制定进程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市场体制的日趋完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会自然而然的发展与完善,并缩小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的差异。一国会计准则首先是根据本国经济、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环境因素的特点,为了满足本国经济的发展而建立的。现行国际会计准则主要是以发达市场经济环境为基础而制定。作为一个经济转轨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会计核算制度改革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已经积极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了。但中国毕竟尚处在经济转轨时期,在诸多方面与发达市场经济环境相比差距不小。因此,在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上,想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而且,会计准则还有很多特殊领域需要覆盖,还有许多特殊问题需要解决。中国在市场化的过程中经历的年头毕竟还很短,经验也很少。国际会计准则在我国的应用不可避免在法律、经济、观念和现实操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与矛盾。财政部部长助理、国际会计准则咨询顾问委员会委员冯淑萍在第16届世界会计师大会上指出,中国既要吸收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尽量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简单地照搬照抄国际会计准则。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如果相关国际会计准则不与中国的法律法规存在冲突或没有明显不符合中国实际的规定,中国将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在转轨经济的特殊背景下,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完善的监管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如果操之过急,片面追求中国会计标准的英美化或者国际化,尽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国企业对外融资的成本或者对外贸易的成本,但是,有可能会出现与中国转轨经济环境不相适应的情况,导致会计信息出现混乱或者失控,由此所产生的改革成本和风险将是巨大的。当前要进一步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特别要服从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突出投资人和债权人的信息需求,摆正会计准则和传统会计制度的关系,避免准则与制度关系的混乱,同时还应加快准则的制定速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展准则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其可操作性,争取财务信息主要相关者积极参与准则的制定,调动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准则的制订、培训、宣传、研究工作,使准则尽快深入人心。其次,要推动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规范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要进一步增强公司管理层及时、充分、如实披露财务信息的意识,促使管理层在真正提高公司质量上下功夫,而不是一味依恃非常交易及不公允的关联交易等操纵利润。与此同时,政府还应赋予证监会更多的监管权力,如有权确定审计上市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资格,有权对违法违规的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予以处罚等等,以更好地规范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再次,要抓紧确立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以适应会计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尽快构建中国的会计准则理论框架,以推动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早日形成。随着中国会计环境的变化和具体会计准则的陆续出台,有必要建立与会计准则相适应的理论框架。会计准则的研究制定与实施应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中国如果没有一套会计准则理论框架,将难以为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评价和修订提供理论依据和质量标准,从而可能阻碍中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此外,还要全面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水平,进一步开放国内会计服务市场,推动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的联合。要努力提高国内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技术与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其独立、客观、公正执业的自觉性,使其尽快向国际水平靠拢。在加强注册会计师专业技术、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等各方面素质培养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开放国内会计服务市场,鼓励国际知名会计公司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各式各样、广泛的项目合作,逐渐形成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国内事务所。最后,要改革完善会计教育,进一步推动中国会计标准国际化进程。为了解决好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会计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训练有素、道德水平高尚的会计队伍,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有较强分析判断能力的会计人才,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做好人员准备。这个问题解决好了,许多问题的解决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综上所述,在一个日益开放和全球化的时代,会计准则走向统一是历史的必然。中国一直以积极的姿态促进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我们只要把握好分寸、利弊和节奏,就可以平稳、有效地实现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中国会计准则最终将必然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虽然趋同的步伐取决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但这一趋势是不会改变的。主要参考文献1.冯淑萍,“中国队与国际会计协调的基本态度与所面临的问题”,会计研究,2004年第1期。2.冯淑萍,“关于我国当前环境下的会计国际化问题”,会计研究,2003年第2期。3.杨利红,“我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化进程及建议”,财会研究,2004年第2期。4.郝向华,“谈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山东经济,2004年第4期。5.汪耀祥、骆铭民,“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财经论坛,2004年第1期。6.陈佳,“会计国际化:应对全球竞争的迫切需求”,当代经济,2003年第5期。7.李孟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会计国际化现状与发展(14页DOC).docx)为本站会员(ahu****ng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