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消费、投资“双轮”驱动重庆经济快速增长-重庆统计政府公众(10页DOC).docx

    • 资源ID:59040122       资源大小:42.9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消费、投资“双轮”驱动重庆经济快速增长-重庆统计政府公众(10页DOC).docx

    最新资料推荐消费、投资“双轮”驱动重庆经济快速增长2007年,重庆经济创造了直辖以来的最快增速,达到15.6%;经济总量迈上4000亿元的台阶,全市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由直辖初期主要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逐步转变为消费、投资“双轮”驱动经济增长。一、经济增长动力: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均衡发展2007年,我市实现支出法GDP 支出法GDP与生产法GDP计算方法不同,结果存在差异,其差异用统计误差来调整。2007年我市支出法GDP中的统计误差为-182.89亿元。为4303.84亿元,增长15.6%,其中:最终消费支出2406.49亿元,增长14.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0%;资本形成总额2679.18亿元,增长15.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9.1%。2007年我市最终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延续了2005年以来的均衡态势,经济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消费、投资“双轮”驱动经济增长,已逐步改变直辖初期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见图1)。图1:1997-2007年重庆市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单位:%二、最终消费:结构优化、增长可持续性加强近年来,由于居民收入水平和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节约型政府的建设,我市最终消费结构较直辖初期有了明显改变,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一)居民消费支出增速快于政府消费支出2007年,我市居民消费支出1840.40亿元,增长15.6%;政府消费支出620.09亿元,增长11.5%。这是自2004年以来我市居民消费支出增速连续4年快于政府消费支出,改变了直辖初期政府消费支出迅猛增长,居民消费支出增长乏力的局面。从直辖11年的数据来看,呈现出居民消费支出增速稳步上升、政府消费支出增速趋于下降的态势(见图2)。图2:1997-2007年重庆市居民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增速单位:%近几年居民消费支出的有力增长,使最终消费结构日益优化,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一有利局面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节约型政府的建设。2007年我市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9元,是1996年的2.37倍;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15元,是1996年的2.73倍。2007年全市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3228.15亿元,是1996年的6.45倍。居民的腰包“鼓了”,消费支出也随之快速上涨。与此同时,政府职能的转变,使政府消费支出增幅趋于下降态势。近年来,市委市府提出了建设“节约型政府”和“行政管理费用零增长”的要求,政府机关的行政性消费得到有效控制,大幅增加了民生方面的支出,让广大市民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二)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日益扩大2007年,我市城镇居民消费支出1429.61亿元,增长18.0%;农村居民消费支出410.79亿元,增长7.8%。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日益扩大,2007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比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高出1018.82亿元,而1996年这一差距仅为100.99亿元(见图3),造成差距扩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图3:1997-2007年重庆市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单位:亿元,%1、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的扩大近年来,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逐渐拉大。2007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15元,比农村人均纯收入高出10206元,而这一差距在1996年仅为3544元,直辖以来,扩大了2.9倍。收入水平差距的增大必然带来消费水平差距的扩大,2007年我市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为人均10698元,增长13.8%;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为人均2784元,增长10.6%。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的3.84倍,而1997年这一差距为2.24倍(见图4)。图4:1997-2007年重庆市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单位:元2、城镇化率提高由于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近年来我市城镇化率不断提高,2007年达到48.3%,比1996年提高18.8个百分点。2007年全市城镇人口为1361.35万人,比1996年增加513.14万人;全市农村人口为1454.65万人,比1996年减少572.44万人(见图5)。城乡居民人口数的一增一减是带来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扩大的又一主导因素。图5:1997-2007年重庆市城乡居民常住人口单位:万人三、资本形成总额:增速稳步上升资本形成总额作为直辖初期拉动我市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虽然近几年其贡献率已逐步回落,但增速保持了稳步上升的趋势,仍是拉动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2007年我市资本形成总额为2679.18亿元,增长15.0%,在经历了2001-2004年的高速增长期后,目前呈稳步上升态势。2007年,我市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为2587.86亿元,增长14.7%。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为51.21亿元,占比为2.0%;第二产业为918.42亿元,占比35.5%;第三产业为1618.23亿元,占比62.5%。近年,随着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上升,第二产业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比也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年比2004年提高了8.5个百分点。其中,2007年工业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达到900.89亿元,占比为34.8%,比2004年提高了9.5个百分点,超过房地产业成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规模最大的行业。房地产业也因近年该行业投资的快速增长,使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快速增加,2007年达到859.77亿元,占比为33.2%,比2004年增加了330.72亿元。工业和房地产业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在2007年已达到1760.66亿元,占比68.0%,成为我市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两大支柱行业(见图6)。图6:2007年重庆市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四、净流出:残破的马车净流出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一道被称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我国的经济增长是资本形成总额与进出口(净流出)共同拉动的模式。但是,对于重庆来说,净流出却是一驾残破的“马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没有起到拉力作用,反而对经济增长进行负向拉动。2007年,全市净流出为-853.83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1%,拉动力为-1.9%。我市净流出绝对额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但对经济增长的负向贡献率已较前几年有所减小(见图7)。图7:1997-2007年重庆市净流出单位:亿元,%五、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切实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2007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取得了22.1%恢复性高速增长,增速高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个百分点,是近年来少有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超过城市居民的一年。由于收入增速的提高,2007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现价增速达到18.9%,比城镇居民高出0.5个百分点。但由于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高于城镇居民,使得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可比价增速(剔除物价因素)仅为10.6%,比城镇居民低3.2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居民的增收被物价上涨抵消的部分高于城镇居民。因此,一方面要努力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又要努力控制农村的物价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以提高农村居民整体保障水平和农村消费品市场质量,激发广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让农村居民“有钱花”、“敢花钱”,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缩小与城镇居民的差距。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新农村建设成果的最好体现之一。(二)增强“重庆造”产品竞争力,提高净流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重庆造”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是造成我市净流出对经济增长负向拉动的重要原因。由于我市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和产品比重不高,产品创新能力不强,导致“重庆造”产品在国内市场竞争力一直偏弱。这些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通过走工业园区化、产业集群化、市场专业化道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集聚发展,提高重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重庆造”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增加产品流出量,改变重庆经济净流入的情况,寻回净流出这架残破的“马车”,提高净流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2020年12月27日星期日19:16:06

    注意事项

    本文(消费、投资“双轮”驱动重庆经济快速增长-重庆统计政府公众(10页DOC).docx)为本站会员(ahu****ng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