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关于印发《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的通知.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关于印发2022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爱护局 :为深化贯彻全国生态环境爱护大会精神,全面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有关要求,我部编制了点;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2022 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22 年 2 月 27 日2022 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为深化贯彻全国生态环境爱护大会精神,全面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三年行动方案)有关要求,指导各地扎实做好 2022 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连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特制订本工作要点;一、全面完成大气环境目标2022 年,全国未达标城市细颗粒物(PM 2.5 )年均浓度同比下降 2% ,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率达到 79.4% ;全国二氧化硫(SO 2)、氮氧化物( NOx )排放总量同比削减 3% ;二、深化开展大气环境综合治理(一) 组织召开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深化总结近年来全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体会和做法,全面分析当前大气环境形势和面临的深层次 问题,支配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任务;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二) 组织开展三年行动方案考核评估;制定评分细就,将三年行动方案落实情形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度考核;秋冬季期间,每月 通报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情形,对完不成任务的庄重问 责;对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进度缓慢或恶化的地区,每季度开展预警;(三) 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准时调度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重点任务细化分工方案重点措施进展情形,督促各有关部门按 时限要求完成任务;(四) 强化监督督察;深化开展中心生态环境爱护督察,坚持问题导向,紧盯中心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剧烈、社会影响恶劣的区域大气环境问 题,加强机动式、点穴式专项督察,切实落实地方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 护责任;连续组织全国执法力气,对重点区域开展强化监督;三、稳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五) 加大落后产能剔除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积极协作有关部门,稳步推动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积极稳妥化解煤电过剩产能;重点区 域完成“ 散乱污” 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六) 加快制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印发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掌握标准和涂料、油墨及胶粘剂 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加快农药、家具制造、人造板、印刷、日 用玻璃、铸造等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修订工作,并加强与相应配套 监测方法标准的连接;勉励各地制定实施更加严格的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 标准;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七) 深化开展工业企业提标改造;推动西部地区30 万千瓦及以上燃煤发电机组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推动钢铁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制定实施工业炉窑治理专项行动方案,指导各地建立治理清单,实施分类治理;(八) 加快推动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 )治理; 制定实施重点行业 VOCs 综合整治技术方案,明确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的治理要求;重点区域在2022 年内完成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积极协作有关部门,制定出台涂料等产品 VOCs 含量限值国家标准;(九) 强化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治理;依据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 2022 年),落实企业履行源头风险治理责任,建立环境风险预警体 系,完善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依法纳入排污许可治理,并督促企业按要求开展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十) 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ODS )剔除治理;指导各地依据消耗臭氧层物质治理条例做好监督治理工作,完善地方爱护臭氧层部门和谐 工作机制,做好 2022 年 ODS 数据统计工作;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打击非 法行为;举办爱护臭氧层日纪念活动;四、加快优化能源结构(十一) 重点地区连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掌握;积极协作进展改革委讨论制定重点地区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和清洁高效利用治理方法;指导各地 加快煤炭消费总量削减任务分解落实,依据煤炭集中使用、清洁利用的原 就,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十二) 稳步推动北方地区清洁取暖;依据以气定改、以供定需、先立后破的原就,加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散煤治理力度,统筹兼 顾暖和过冬与清洁取暖,协作有关部门加强重点区域气源电源供应保证;(十三) 开展锅炉综合整治;加大燃煤小锅炉剔除力度,重点区域加快剔除 35 蒸吨 / 小时以下燃煤锅炉,推动 65 蒸吨 / 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推动燃气锅炉实施低氮燃烧改造;五、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十四) 全面加强柴油车环保达标监管;全面贯彻落实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严格打击生产进口销售不达标车辆、不按规定 公开机动车环保信息,以及尾气检验机构弄虚作假、屏蔽和篡改车载诊断 系统等违法行为;强化老旧柴油车、燃气车等高排放车辆监管,推动在用 汽车排放检测与强制爱护制度;深化“ 放管服” 改革,积极推动货运车辆“ 三检合一” ;(十五) 加大非道路移动机械环境监管力度;加强对新生产发动机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督检查,重点查验污染掌握装置和环保信息公开情形,实现重点车型全掩盖;加快出台非道路国四排放标准,完成非道路移动机 械摸底调查和统一编码登记;重点区域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掌握区划 定,严格执法监管;(十六) 大力开展油品整治专项行动;积极协作有关部门全面供应符合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实现车用柴油、一般柴油、部分船舶用油“ 三 油并轨” ;推动有关部门大力开展黑加油站点、流淌加油罐车、假劣尿素 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清除、完全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的黑加油站(车);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十七) 积极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积极协作有关部门推动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 公转铁” ,大幅提升铁路、水路货运比例,加快解决铁路接驳的“ 最终一公里” 问题;(十八) 加强移动源环境监管才能建设;加快建设完善“ 天地车人”一体化的移动源排放监控体系,推动重型柴油车安装远程在线监控、运输 通道建设遥测点位、工程机械安装排放监控系统,构建全国互联互通、共 建共享的移动源环境监管平台;制定油气回收在线监控技术规范;加强基 层机动车环境监管才能建设,提高监管执法人员专业化水平;六、深化开展面源污染治理(十九) 严格掌握秸秆露天焚烧;完善通报工作机制,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指导各地特殊是东北地区切实加强秸秆露天焚烧管控,推动 地方各级政府实施网格化治理,落实秸秆禁烧主体责任;(二十) 实施重点区域降尘评估;重点区域城市各区县开展降尘量监测,每月通报各城市降尘情形及变化情形;七、扎实推动重点区域联防联控(二十一)部署重点区域联防联控工作;组织召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会议、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会议和汾 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会议;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协作小组)办公室会议;制定实施重点区域2022-2022年秋冬季攻坚行动方案,抓好重点时段污染治理;指导成渝、武汉城市群、北部湾、珠三角等地区推动区域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切实做好重大活动环境空气质量保证工作;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二十二)深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起草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讨论制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机动车大气 污染监管方法等配套规章制度;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细化“ 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环评、统一监测、统一执法” 运行规章并组织实施;扎实 推动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等重 点工作;(二十三) 连续推动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涉 VOCs 重点行 业加严排放掌握,推动区域统一掌握要求;开展重点行业无组织排放深度 治理;制定区域港口货运和集装箱转运专项治理方案,全部港口实施二阶 段船舶排放掌握区措施,深化“ 岸电应用试点港区” ;建立区域执法互督 互学长效工作机制,实现超级站数据长期共享,建立机动车环保信息更新 机制;(二十四)加快完善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建立健全区域空气质量猜测预报、重污染天气预警会商、快速应急响应和协作检查机制;开展重点行业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制定实施2022 年冬季取暖散煤替代工作方案,加快台塬阶地和丘陵地区散煤治理;对“ 散乱污” 企业及集群开 展拉网式排查,建立综合整治工作机制;开展“ 黑加油站点” 联合治理攻 坚行动;八、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二十五) 切实提高区域猜测预报才能;六大区域预报中心实现7-10天预报才能,指导汾渭平原、东北地区、成渝地区、武汉城市群、长株潭 城市群、乌昌石城市群等提升区域空气质量猜测预报才能;长三角和西北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区域空气质量猜测预报中心分别建立区域内、区域间定期会商机制,准时 通报预警提示信息;(二十六)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指导各地统一预警分级标准;指导重点区域 80 个城市完成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新一轮修订工作,夯 实应急减排措施;推动辽宁、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等 6 省(市)完成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和应急减排清单编制工作;九、夯实大气环境治理基础(二十七)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开展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例行监测及排名;加强区县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建设,并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实 现数据直联;国家级新区、高新区、重点工业园区及港口设置空气质量监测站点;指导全国93 个城市开展PM 2.5 组分监测、 78 个城市开展环境空气 VOCs 例行监测;(二十八) 强化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体系建设;讨论推动高架源、VOCs排放重点源列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并纳入排污许可治理范畴,强化证后 治理;督促企业依证安装烟气排放自动监控设施,落实自行监测要求,重 点区域基本完成安装任务;(二十九)连续推动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深化分析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成因,连续开展区域源解析业务化试点工作,深 化“2+26 ” 城市驻点跟踪讨论;指导做好汾渭平原城市驻点讨论工作;(三十) 组织编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结合其次次污染源普查,指名师归纳总结 导长三角地区、 汾渭平原各城市编制完成2022 年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京第 7 页,共 8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津冀及周边地区各城市完成排放清单更新,勉励其他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清 单编制工作;十、积极做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三十一)做好环境噪声治理工作;组织编制全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指导地级及以上城市完成声功能区调整和划定工作;(三十二)推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形专题调研,对重大治理 制度进行讨论,做好修法前期工作,积极探究将环境噪声纳入排污许可管 理;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