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微生物学第七章生长与控制.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第十六授课单元 一、教学目的 此章为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使同学把握微生物生长发育的规律及生长条件的掌握,把握生长的测定方法,学会同步培育和连续培育的方法,明白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实际应用,把握消毒和灭菌的原理和方法等 本教学单元留意使同学明白微生物生长的测定:重点介绍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 线,并明白丝状真菌的生长曲线;介绍同步培育的方法(机械挑选法和环境条件掌握法);恒浊连续培育和恒化连续培育的原理、掌握方法和应用;二、教学内容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掌握 第一节 个体细胞生长概述 其次节 微生物的群体生长 一、单细胞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二、丝状真菌的生长曲线 三、同步培育 四、连续培育 第三节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一、计数法 二、质量法 三、生理指标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 : 1. 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在介绍单细胞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之前让同学明白微生物生长测定的方法. 依据对于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重点介绍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 说明各个时期微生物生长的特点, 并结合实践说明微生物生长曲线对于生产有何指导意义2. 同步培育的方法(机械挑选法和环境条件掌握法);恒浊连续培育和恒化连续培育的原理、掌握方法和应用. 连续培育的原理来自于典型生长曲线, 使微生物保持肯定比生长速率进行生长 . 在一个恒定体积的培育物中 物的方法来得以实现 . 难点 : 1. 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通过不断地移出养分物质和以同样速率移走培育对于单细胞微生物生长曲线中的指数期的三个重要参数例如 : 繁衍代数 , 代时和生长速率常数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及运算方法应说明清晰 . 并将生长曲线各个时期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举例加以说明 . 以加深对于生长曲线的懂得 . 分析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 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第一在扩大培育各级种子时就必需挑选相宜的菌龄和接种量 .其次为了获得大量菌体或代谢产物 , 需常常设法延长细胞的对数生长阶段 . 这就是连续培育的依据 . 2. 恒浊连续培育和恒化连续培育的原理、掌握方法和应用 . 恒浊连续培育和恒化连续培养的原理比较复杂 , 应用画图的方法加以说明 , 主要通过多媒体 , 为同学展现恒浊连续培育主要是通过不断调剂流速使培育液浊度保持不变, 从而使微生物保持肯定比生长速率进行名师归纳总结 生长 . 而此生长速率一般是微生物生长曲线中的最高生长速率. 但是恒化连续培育中, 细菌, 第 1 页,共 13 页的生长速率取决于限制性因子的浓度, 并低于最高生长速率. 养分物质浓度对微生物有影响一般认为养分物质适当时, 并不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率, 而低浓度时 , 就会影响 . 而且在一定范畴内生长速率与养分浓度成正比关系. 恒化培育所用的培育基成分中, 要将一种必需营养物质掌握在较低浓度, 以作为限制生长因子, 其它养分均可过量, 这样细胞的生长速率将-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取决于限制生长因子的浓度. 此法培育可以得到不同生长速率的培育物. 常用的限制生长因子作为氮源的有氨基酸, 作为碳源的有葡萄糖, 麦芽糖 , 乳糖以及生长因子 维生素等 无机盐等 . 四、板书设计第一节 个体生长概述生长 : 生物个体物质有规律地 , 不行逆地增加 , 导致个体体积变大的生物学过程 . 繁衍 : 生物个体生长到肯定阶段 , 通过特定方式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 即引起新个体数量增加的生物学过程微生物的生长意味着微生物数量的增加, 在微生物学中的”生长 ”, 一般指的是群体生长. 对于单细胞微生物来讲, 生长意味着数量的增加, 对于多细胞微生物来讲, 例如霉菌 , 生长细胞数目的增加, 而个体数目没有变化. 其次节 , 微生物的群体生长一. 单细胞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将少量细胞接种在定量的液体培育基中 , 定时取样测定细胞数量 , 以培育时间为横作标 , 以单位体积细胞数目的对数值为纵作标 , 得到一条在整个培育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 . 一条典型的生长曲线分为延滞期 1. 延滞期, 对数生长期 , 稳固期 , 衰亡期将少量菌种接入新奇培育基后, 在开头一段时间菌体不立刻增加或增加很少, 生长速度接近于 0 特点 : 分裂迟缓 , 代谢活跃 缩短推迟期的手段 : 1 转变遗传特性 2 利用对数期细胞作为种子 3 接种前后培育基的成分相差不要太大 4 适当扩大接种量 2. 对数期 细胞以几何级数生长 特点 : 生长速率大 , 酶系活跃 , 代谢旺盛 三个重要参数的运算 繁衍代数 n 生长速率常数 R 代时 G 细菌数量增加一倍所需要的时间 影响代时的因素 : 1 菌种 2 养分物浓度 3 养分物成分 4 温度 指数期细胞的应用 : 1 相宜做种子 2 讨论基础代谢的材料 3 噬菌体增殖的良好材料 4 革兰氏染色好时机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5 诱变育种的好时机 3. 稳固期 对数期过后 , 培育基中活细胞数目最高并维护稳固的阶段 . 特点 : 生长速率常数为 0, 细胞开头分化 , 代时 G 延长 , 菌体的最大收成期 . 应用 : 1 收成菌体 2 收成与菌体相平行的代谢产物 延长稳固期的措施 : 生长上常用增加培育物质, 取走代谢产物 , 调剂 PH 值, 温度 , 增加通气及进行搅拌等措施进行延长稳固期, 以获得更多的养分物质或代谢产物. 4. 衰亡期细胞死亡数大于增长数 , 负增长 , 死亡的细菌以对数方式增加特点 : 细菌衰老并显现自溶 讨论生长曲线的意义 : , 代谢缓慢 , 变形 , 革兰氏染色变化1 扩大培育时 , 各级种子挑选相宜的菌龄 缩短推迟期 , 提高设备利用率 2 确定菌体或代谢产物的正确收成期 延长对数期或稳固期 3 进行连续培育的理论依据 丝状真菌的生长曲线 二. 同步培育使群体中全部个体细胞处于同样细胞生长和分裂周期中的培育方法通过同步培育方法获得的细胞叫同步培育细胞, 常被用来讨论利用单个细胞难以进行的生理和遗传特性 , 另外也常被用作工业发酵的种子1. 同步培育的方法 : 离心法过虑法机械挑选法硝酸纤维素滤膜法: 最经典的同步培育方法温度环境条件掌握法 培育基成分其他三. 连续培育将微生物置于肯定容积的培育物中 , 经过培育 , 最终一次性进行收集 . 分批培育或封闭培育 , 单细胞微生物的生长曲线连续培育 : 在微生物的整个培育时期, 通过肯定的方式使微生物保持肯定比生长速率进行生长 . 在一个恒定体积的培育物中. , 通过不断地移出养分物质和以同样速率移走培育物的方法来得以实现连续培育依据培育基流入容器方式的不同将分为两类恒浊连续培育 : 不断调剂流速使培育液浊度保持不变恒化连续培育 : 保持恒定速度1. 恒浊连续培育1 测定培育物的光密度值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 自动调剂新奇培育基流入和培育物流出容器的速率 3 使培育物保持在某一恒定浊度 假如低于所需浊度 , 就降低流速 ; 假如高于所需浊度 , 就提高流速 ; 一般用于获得菌体或与菌体平行的代谢产物的发酵行业 连续发酵的优点 : 1 高效 2 自动掌握 3 节约人力物力 4 产品质量较为稳固 连续发酵缺点 : 1 杂菌污染机会多 2 菌种易退化 3 养分物利用率不高 2. 恒化连续培育 使培育物流速保持不变 , 通过调剂某一限制性底物浓度来调剂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及其细 胞密度恒化培育中 , 必需将某种必需的养分物质掌握在较低浓度, 以作为限制性因子, 而其它营养物过量 . 细菌的生长速率取决于限制性因子的浓度 , 并低于最高生长速率 . 细胞生长依靠于稀释率和细胞限制性底物的浓度 . 在高稀释率时 , 细胞增长的速率低于因稀释而细胞削减的速率 关系, 生长与稀释间不建立平稳在低稀释率时 , 限制性养分物的补充不足以维护细胞生长 , 导致细胞死亡 在合适的稀释率时 , 细胞密度保持恒定 , 低物浓度保持极低状态 , 生长速率与稀释率成反 比. 恒化连续培育主要用在科研上 : 1 遗传学 : 突变株的获得 2 生理学 , 遗传代谢的变化 3 生态学 , 模拟自然环境建立试验模型 三. 两种连续培育系统的比较 第三节 ,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计数法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 质量法生理指标法 一. 计数法1. 直接计数法 通常来测定酵母细胞数或霉菌孢子数 通常借助血球计数板来进行计数2. 间接计数法 1 涂布法 2 倾注法 3 膜过滤法 4 光密度法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二. 质量法1. 重量法 干重法湿重法 2. 蛋白质及 DNA 含量测定方法 采纳凯氏定氮法测出细胞中的含氮量 , 蛋白质含氮量为 16%, 而细胞中蛋白质含量占细胞 质固形物的 50%-80%, 一般以 65%运算 . 三. 生理指标法指一些与生长量相平行的指标 摸索题, 如呼吸强度 , 耗氧量 , 酶活性 , 生物热.在某面包酵母的生长曲线的测定中得到如下数据 ,请完成如下工作:(1)在方格中画出该菌的生长曲线;(2)运算出该菌的代时;(3)指出该菌生长的延滞期、对数期、稳固期的其始时间;(4)欲得到该菌的最高活细胞量,应在培育开头后的多少小时终止培育?名师归纳总结 培育时间(小时)活细胞数(个 /mL )第 5 页,共 13 页0 102 10 102 20 10430 10640 10850 101060 101070 101080 109-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第十七授课单元 一、教学目的 明白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并通过谷氨酸发酵过程的事例来阐在发酵工业中的实际应用,把握消毒和灭菌的原理和方法等 二、教学内容 第四节 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一、温度二、 pH 值三、渗透压四、氧五、其它(表面张力、辐射、液体静压力、声能)六、谷氨酸发酵过程中,氧、温度、第五节 微生物生长的掌握 一、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掌握(一)加热灭菌(二)辐射灭菌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 : pH 和磷酸盐等的调剂和掌握1. 温度、 pH、水活度和渗透压、氧气、辐射等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通过谷 氨酸发酵过程掌握的实例来阐述2. 消毒、灭菌、防腐和化疗四个相关术语;常用的物理灭菌方法,包括各种加热法、辐射法和过滤法;常用的防腐剂和消毒剂及其用法;难点 : 把握消毒和灭菌的原理和方法;主要通过结合微生物学试验技术中常用的对于玻璃器皿进行干灭 , 对配制的培育基进行湿灭, 在无菌操作时用到的接种工具进行灼烧灭菌以及清除培育物时用到的煮沸灭菌的方法, 一一叙述其灭菌原理, 并和同学一起回忆灭菌的方法, 以加深同学印象, 利于同学把握;四、板书设计 第四节 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主要环境理化因素包括 : 温度 , PH, 水活度或渗透压 , 氧气 , 辐射 一. 温度最低生长温度 生长温度三基点 最高生长温度最适生长温度 1.依据生长温度范畴 , 可以将微生物分为三大类 1 嗜冷微生物 0-20 度, 最适小于等于 15 度 2 兼性嗜冷 最适 20-30 度, 能在 35 度生长 3 嗜温微生物 , 中温微生物 4 嗜热微生物 5 超嗜热微生物或极端微生物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二. PH 1.依据微生物生长的PH 范畴 , 可将微生物分为三类: 1 嗜酸菌 2 耐酸菌 3 嗜中性菌 4 嗜碱菌 5 耐碱菌 6 极端耐碱菌 2. 培育基内 PH 值变化缘由 糖类 : 发酵氧化 形成有机酸 有机物 脂肪 : 水解 , 形成有机酸 蛋白质 : 脱羧 , 形成胺类硫酸氨 : 氨吸取 , 变成硫酸 无机物 硝酸钠 : 硝酸吸取 , 形成氢氧化钠 3. 微生物生长环境 PH 调剂措施治标治本过酸 , 加适当氮源如尿素 , 氢氧化氨 , 硝酸氨或蛋白质 提高通气量 过碱 : 加适当碳源如糖 , 乳酸 , 醋酸等 削减通气量三. 水活度和渗透压 1. 微生物如何适应低渗或高渗环境 2. 水活度的概念和运算 四. 氧气 1. 依据微生物对氧气需要程度可以将微生物分为两大类五小类 . 专性好氧菌 兼性好氧菌 好氧菌 微好氧菌耐氧菌 厌氧菌 专性厌氧菌 2. 氧对微生物具有毒害作用 3. 不同微生物对于氧气的措施 1 好氧菌 含有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2 厌氧菌 A. 耐氧菌 不含有过氧化氢酶 , 只含有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岐化酶 B. 厌氧菌 不含有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实例:谷氨酸发酵过程中,氧、温度、五、辐射pH 和磷酸盐等的调剂和掌握名师归纳总结 高能或短波辐射 (如 X-射线和-射线)能使环境或细胞中的水分子发生电离产生自由基,第 7 页,共 13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使细胞中的 DNA 等敏锐生物大分子失活;第四节 , 微生物生长的掌握 掌握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或毁灭不需要和微生物防腐 : 防止或抑制霉腐微生物 抑制 化疗 : 杀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 消毒 : 杀死或灭活病原微生物 杀灭 灭菌 : 杀死包括芽孢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 防腐的措施有 : 低温 , 缺氧 , 干燥 , 高渗高酸 , 添加防腐剂 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方法 : 物理方法 : 加热 , 低温 , 干燥 , 辐射 , 过滤化学方法 : 消毒剂 , 防腐剂 , 化学治疗剂 一. 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掌握作用一 加热灭菌 1. 加热灭菌的动力学 1 10 倍削减时间在特定温度下 , 杀死某一样品中90%微生物所用的时间. 2 Z 以温度为横作标 , 以某种微生物不同温度下的 D 值为纵坐标 , 得到一条直线 , 在该直线 中, D 值降低一个对数值所需要的温度 , 就是 Z 值. 3 热致死温度 在肯定温度下 , 杀死全部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 4 热致死温度 在肯定时间内 , 一般为非常钟 , 杀死液体样品中全部微生物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 2. 加热灭菌的方法 1 干热灭菌 烘箱内空气灭菌 160 度, 2 小时 ; 140 度, 3 小时 . 适用于金属和玻璃器皿 火焰灼烧 : 接种针 , 接种环和试管口 2 湿热灭菌 . 多数细菌和真菌的养分细胞:60处理 5-10 分钟;. 酵母菌和真菌的孢子:80以上处理;. 细菌的芽孢: 121处理 15 分钟以上;常用的湿热灭菌方法A. 巴斯德消毒法 适用于牛奶 , 啤酒 , 饮料 , 果酒等液体培育物低温维护法 LTH 63 度, 30 分钟 高温瞬时法 HTST 72 度, 15 秒 超高温灭菌法 UHT 135-150 度, 2-6 秒 B. 煮沸消毒法 100 度维护 15 分钟以上 C. 间歇灭菌法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适用于不耐热培育基80-100 度蒸煮 15-60 分钟 , 37 度过液 , 如此反复 2-3 次 D. 连续加压灭菌 使培育基在液体流淌过程中加压 , 加热 , 维护 , 冷却 . 135-140 度, 5-15 秒 E. 常温高压蒸汽灭菌法 适用于各种耐热耐湿物品的灭菌,如一般培育基、生理盐水等各种溶液、工作服及实 验器材等;在 0.1MPa 压力下, 水蒸气温度达121,在此温度保持1530min ,能杀死全部微生物;使用高压蒸汽锅时,要留意完全排除锅内的冷空气,使之布满饱和水蒸气,否就会因 蒸汽中混有空气而比相应的纯水蒸气的温度低,影响灭菌成效;二 辐射灭菌 用于灭菌的电磁波有 : 微波 , 紫外线 , X 射线和 射线1. 紫外线260nm 下杀死细菌的作用最强, 但不能穿透物体, 一般用于物体或器皿表面, 室内空气的灭菌其生物学功能是使DNA 形成嘧啶二聚体, 抑制 DNA 复制与转录 . 2. 电离辐射 主要是 X 射线和 射线 用于塑料制品、医疗设备、药品和食品进行冷消毒(只能用于潮湿的食品);原核生物 和真核生物均可被杀死,但对病毒并非总有效;三 过滤除菌 主要是采纳一些多孔的材料1. 深度滤器进行发酵罐的空气 介质 : 棉花 , 玻璃纤维 , 石棉 , 多层滤纸2. 膜滤器 不耐热的液体培育基, 如酶或维生素溶液, 以及血清等 介质 : 硝酸纤维素或醋酸纤维素膜 3. 核孔滤膜 优点 : 不破坏养分物质成分 缺点 : 病毒除不掉 摸索题 : 名师归纳总结 在同样的温度和相同作用时间下,为什么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更有效. 第 9 页,共 13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第十八授课单元 一、教学目的 明白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实际应用,把握消毒和灭菌的原 理和方法等 二、教学内容(三)过滤除菌 二、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掌握(一)消毒剂和石碳酸系数(二)防腐剂(三)化学治疗剂 第六节 病毒和真菌的掌握 第七节 微生物抗药性和新型抗微生物药物的挑选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 : 常用的防腐剂和消毒剂及其用法;两类化学治疗剂包括抗代谢药物和抗生素的定义以及 它们作用于微生物的机理和在生产中的应用 . 消毒和灭菌的概念不同 , 即灭菌是指杀死物体 中全部微生物 包括病原菌和非病原菌 的繁衍体和芽孢的方法或作用 . 而消毒就是指杀死 病原菌的方法或作用 . 但是在工业上常常将二者通用 . 防腐剂和消毒剂的概念也不相同 . 凡是可以杀死致病菌和其它有害微生物的化学药品都称为化学消毒剂 动的药剂被称为防腐剂 . 难点 : , 凡是能抑制微生物活两类化学治疗剂包括抗代谢药物和抗生素的定义以及它们作用于微生物的机理和在生产中的应用 . 抗代谢药物在结构上与生物体所必需的代谢物相像, 以致和特定的酶结合从而阻断酶的正常功能 , 干扰代谢的正常进行 . 这些物质称为抗代谢物 . 抗菌素就是由微生物合成的代谢产物 , 其作用对象有肯定范畴 , 这种作用范畴称为抗菌谱 , 或者是可逆的或者是不可逆的 . 其作用机理也不同 . 如青霉素可以干扰细胞壁的合成 . 四、板书设计二. 掌握微生物的化学物质生物合成的自然产物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化学物质抗微生物生长才能的测定液体法 : 最低抑制浓度试验: 抑制某病原菌生长的最低浓度平板培育法 : 抑菌圈试验 . 依据抑菌特性 , 抗微生物剂可分为三类抑菌 : 抑菌剂 : 结合到核糖体上 杀菌剂 : 结合到细胞作用靶上名师归纳总结 杀菌溶菌剂 : 诱导细胞裂解 , 抑制细胞壁合成损耗细胞质膜第 10 页,共 13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一 消毒剂和防腐剂1. 对一切活细胞都有毒性 , 但不能用于人或动物体内化学治疗1 消毒剂 : 可杀死微生物 , 广泛用于非生物材料的灭菌或消毒 , 比如温度计 , 带透镜的仪器设备 , 聚乙烯管等2 防腐剂 : 可作为外用抗生素药物 2. 常用的消毒剂或防腐剂 1 乙醇 : 70-75% 杀菌作用最好, 对于人或动物组织体表无毒性使蛋白变性 , 质膜溶解 .用于皮肤 , 器皿 , 小型器械对芽孢无效2 苯酚 , 又叫石碳酸 .0.5%用于皮肤消毒,2%5%用于器皿消毒, 5%用于空气喷雾消毒;3%5%来苏尔(甲酚与肥皂的混合液)消毒皮肤、桌面及用具;3 醛类 : 使蛋白质烷基化 , 可用于芽孢灭菌甲醛:40%甲醛水溶液称福尔马林,刺激性和腐蚀性大,不宜在人体使用;10%熏蒸试验室;戊二醛:医用设备和精密仪器的消毒4 氧化剂类 : 作用于蛋白质的巯基, 氨基及酚羟基使蛋白变性常用的氧化剂有 : 碘酒 , 过氧化氢 , 高锰酸钾碘酒:95%乙醇 -2%碘-2% 碘化钠、 83%乙醇 -7%碘-5%碘化钾、5% 碘-10%碘化钾等混合物,用于皮肤消毒;氯:以氯气、次氯酸盐(0.5%1% 漂白粉:含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形式使用,对水消毒(能形成次氯酸,再解离放出新生态氧,使细胞组分氧化) ;对金属有腐蚀作用;过氧乙酸:预防“ 非典 ”中应用;5 重金属类 贡溴红 , 医院里称的红药水 , 2%水溶液 硝酸银:新生儿眼药,防止淋病;硫酸铜:湖泊和池塘中的灭藻剂;与石灰以适当比例配制成“ 波尔多液 ” ,用于喷雾苹果、梨树,杀灭真菌和螨;6 杀菌气体(氧化乙烯,EtO )用于包装好的不耐热物品(一次性塑料平皿和注射器、缝合线和导管等)进行灭菌;3. 杀菌力 各种抗微生物剂杀菌才能的比较标准 , 主要与石碳酸进行比较 石碳酸系数 : 在肯定时间内被试药剂能杀死全部供试菌的最高稀释倍数与达到同样成效 石碳酸最高稀释倍数之比 . 一般处理时间是 10 分钟 , 供试菌是伤寒杀门氏菌 二.化学治疗剂 , 抗微生物剂一 化学治疗剂的历史 二 抗代谢物 1. 定义指一类在结构上与微生物必需的代谢产物很相像 学物质, 可以干扰微生物正常代谢活动的化这是一些人工合成的化学治疗剂 , 是一些生长因子的结构相像物其作用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 1 竞争酶的活性中心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 假冒底物 3 反馈调剂破坏正常调剂机制 2. 磺胺药物的作用机理磺胺是四氢叶酸组成部分对氨基苯甲酸的结构类似物, 其抑菌作用是由于许多细胞不能够直接利用叶酸 , 需要利用对氨基苯甲酸合成自身需要的四氢叶酸 , 而磺胺的存在可与对氨基苯甲酸竞争性地与二氢碟酸合成酶结合 , 阻挡四氢叶酸的合成 , 因而抑制细菌的生长 . 三 抗生素1. 定义 : 由某些生物合成或半合成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或其衍生物, 它们在很低浓度时就能够抑制或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命活动, 如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 2 作用机制1 抑制细胞壁合成 青霉素:青霉素 b-内酰胺环结构与 D- 丙氨酸 - D-丙氨酸结构相像,从而能与转肽酶结合,阻挡肽链之间的交联,导致细菌发生渗透裂解;头孢菌素:同青霉素,抑制肽聚糖合成中的转肽作用万古霉素:糖肽类抗生素(东方链霉菌);肽链部分与肽聚糖的五肽末端D-丙氨酸 - D-丙氨酸特异性结合,阻断转肽酶的作用;D-环丝氨酸:胞壁酸肽尾的合成 多氧菌素:几丁质的合成(真菌有效)2 干扰蛋白蛋的合成四环素:同核糖体30S 小亚基结合, 抑制氨基酰 -tRNA 结合于核糖体A 位点,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同核糖体 错译;30S 小亚基结合,直接抑制蛋白质合成或引起红霉素:同核糖体 50S 大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中肽链的延长;3 抑制核酸合成丝裂霉素:阻挡解链,抑制DNA 复制;RNA 合成;利福霉素:与细菌的依靠DNA 的 RNA 聚合酶结合,阻挡放线菌素 D:抑制 RNA 转录;喹诺酮类(合成的,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抑制 DNA 促旋酶而干扰DNA复制、修复和转录4 干扰细胞膜 多粘菌素:使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释放,细胞内容物外漏;制霉菌素、两性霉素:与膜固醇结合,引起细胞成分泄漏 , 掌握假丝酵母感染;短杆菌肽:使氧化磷酸化解偶联,细胞内容物外漏;3. 抗菌谱广谱抗菌素 : 氯霉素 , 四环素 , 金霉素和土霉素庆大霉素 , 万古霉素 , 头孢霉素 窄谱抗菌素 : 青霉素 , 红霉素 , G+ 链霉素 , 新霉素 , G-4. 细菌抗药性的产生及其抗药机制1 缺乏某类药物作用的结构名师归纳总结 2 细胞质膜透性转变, 使该抗生素不能进入细胞第 12 页,共 13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 产生一种使药物失去活性作用的酶 4 药物作用的部位发生修饰而转变 5 被药物阻断的代谢途径发生遗传转变 6 将进入到细胞内的药物泵出细胞外 5. 防止显现耐药性的措施 1第一次使用的药物剂量要足;2防止在一个时期或长期多次使用同种抗生素;3不同的抗生素 或与其他药物 混合使用;4对现有抗生素进行改造;5挑选新的更有效的抗生素;摸索题 : 试举例说明抗生素的作用原理, 抗生素在临床上用来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时,为了避免显现细菌的耐药性,使用时肯定要留意哪些方面?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