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常用设备原理PPT课件.ppt
常用设备原理常用设备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换热器换热器分离器分离器压缩机压缩机泵泵分馏塔分馏塔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旋流分离器旋流分离器 旋流分离器依靠其核心部件旋流筒旋流分离器依靠其核心部件旋流筒产生的离心力,使气体在旋流筒中高速产生的离心力,使气体在旋流筒中高速旋转,在很短的时间内凝液就可以到达旋转,在很短的时间内凝液就可以到达器壁内凝结下来,从而达到气液分离,器壁内凝结下来,从而达到气液分离,旋流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取决于旋流筒的旋流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取决于旋流筒的设计和气体压力。旋流分离器依靠旋流设计和气体压力。旋流分离器依靠旋流筒所产生的强大离心力,分离效果高于筒所产生的强大离心力,分离效果高于重力分离器,可达到重力分离器,可达到5 5m mm m。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压缩机(二)压缩机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 往往复复式式活活塞塞压压缩缩机机由由曲曲柄柄连连杆杆机机构构将将驱驱动动机机的的回回转转运运动动变变为为活活塞塞的的往往复复运运动动,气气缸缸和和活活塞塞共共同同组组成成实实现现气气体体压压缩缩的的工工作作腔腔。活活塞塞在在气气缸缸内内作作往往复复运运动动,使使气气体体在在气气缸缸内内完完成成进进气气、压压缩缩、排排气气等等过过程程,由由进进、排气阀控制气体进入与排出气缸。排气阀控制气体进入与排出气缸。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 当当压压缩缩机机的的排排气气量量在在3 310m10m3 3/min/min时时,气气缸缸的的冷冷却却一一般般采采用用风风冷冷,活活塞塞杆杆与与曲曲轴轴直直联联,无无十十字字头头。当当排排气气量量在在10m10m3 3/min/min以以上上时时,大大多多为为水水冷冷,有有十十字字头头。活活塞塞式式压压缩缩机机的的气气缸缸有有单单作作用用和和双双作作用用两两种种。单单作作用用是是只只有有气气缸缸一一侧侧才才有有进进、排排气气阀阀,活活塞塞经经过过一一次次循循环环,只只能能压压缩缩一一次次气气体体。双双作作用用则则是是指指气气缸缸的的两两侧侧都都有有进进、排排气气阀阀,活活塞塞往往返返运运动动时时,都都可可以以压压缩缩气气体体。活活塞塞式式压压缩缩机机可可以以制制成成单单级级或或多多级级压压缩缩。气气缸缸通通常常有有油油润润滑滑,必要时也可以采用无油润滑气缸。必要时也可以采用无油润滑气缸。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立式立式卧式卧式角度式角度式对置式对置式气缸中心气缸中心线和地面线和地面垂直,由垂直,由于活塞环于活塞环的工作表的工作表面不承受面不承受活塞的重活塞的重量,因此量,因此气缸和活气缸和活塞的磨损塞的磨损较小,活较小,活塞环的工塞环的工作条件有作条件有所改善所改善对称平衡式对称平衡式组合式组合式气缸中心线气缸中心线和地面平行,和地面平行,分单列或双分单列或双列,且都在列,且都在曲轴的一侧。曲轴的一侧。由于整个机由于整个机器都处于操器都处于操作者的视线作者的视线范围之内,范围之内,管理维护方管理维护方便,曲轴、便,曲轴、连杆的安装连杆的安装拆卸都较容拆卸都较容易。易。各气缸中心各气缸中心线披此成一线披此成一定的角度,定的角度,但不等于但不等于180180。由。由于气缸中心于气缸中心线相互位置线相互位置的不同,又的不同,又共分为共分为L L型、型、V V型、型、W W型,型,扇型扇型气缸在曲轴两气缸在曲轴两侧水平布置,侧水平布置,相邻的两相对相邻的两相对列曲柄错角不列曲柄错角不等于等于180180。对置式压缩机对置式压缩机分两种:一种分两种:一种为相对两列的为相对两列的气缸中心线不气缸中心线不在一直线上;在一直线上;另一种曲轴两另一种曲轴两侧相对两列的侧相对两列的气缸中心线在气缸中心线在一直线上,成一直线上,成偶数列,偶数列,气缸中心线气缸中心线和地面垂直,和地面垂直,由于活塞环由于活塞环的工作表面的工作表面不承受活塞不承受活塞两主轴承之两主轴承之间,相对两间,相对两列气缸的曲列气缸的曲柄错角为柄错角为180180,惯性,惯性力可完全平力可完全平衡,转速能衡,转速能提高。提高。天然气发天然气发动机动机-压压缩机组根缩机组根据与发动据与发动机联接型机联接型式,分为式,分为组合式和组合式和可分离式可分离式两种。两种。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 对对称称平平衡衡压压缩缩机机是是5050年年代代才才出出现现的的,由由于于优优点点显显著著,发发展展很很迅迅速速。现现代代的的大大型型活活塞塞式式压压缩缩机机绝绝大大部部分分均均为为对对称称平平衡衡型型结结构构。在在对对称称平平衡衡型型中中,电电动动机机布布置置在在曲曲轴轴一一端端的的,称称为为M M型型;电电动动机机布布置置在在列列与与列列之之间间的的,称称为为H H型型,H H型型的的列列间间距距较较大大,便便于于操操作作、维维修修,机身和曲轴的结构和制造较简单。机身和曲轴的结构和制造较简单。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离心式压缩机本体由转子、定子、轴承等组成。转子由离心式压缩机本体由转子、定子、轴承等组成。转子由主轴、叶轮、联轴器等组成,有时还有轴套、平衡盘,主轴、叶轮、联轴器等组成,有时还有轴套、平衡盘,定子由机壳、隔板、密封(级间密封和轴密封)、进气定子由机壳、隔板、密封(级间密封和轴密封)、进气室和蜗室等组成。室和蜗室等组成。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离心式压缩机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两个问题:离心式压缩机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两个问题:喘振和喘振和临界转速临界转速。喘振又叫飞动,是离心式压缩机的一种特。喘振又叫飞动,是离心式压缩机的一种特殊现象。任何离心压缩机按其结构尺寸,在某一固定殊现象。任何离心压缩机按其结构尺寸,在某一固定的转速下,都有一个最高的工作压力,在此压力下有的转速下,都有一个最高的工作压力,在此压力下有一个相应的最低的流量。当离心压缩机出口的压力高一个相应的最低的流量。当离心压缩机出口的压力高于此数值时,就会产生喘振。为了避免喘振的发生,于此数值时,就会产生喘振。为了避免喘振的发生,必须使压缩机的工作点离开喘振点,使系统的操作压必须使压缩机的工作点离开喘振点,使系统的操作压力低于喘振点的压力。当生产上实际需要的气体量低力低于喘振点的压力。当生产上实际需要的气体量低于喘振点的流量时,为了避免压缩机喘振,可以采用于喘振点的流量时,为了避免压缩机喘振,可以采用循环的方法,使压缩机出口的一部分气体经冷却后,循环的方法,使压缩机出口的一部分气体经冷却后,返回压缩机进口,这条循环管线一般称为反飞动线。返回压缩机进口,这条循环管线一般称为反飞动线。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水水平平放放置置的的轴轴都都存存在在一一定定的的临临界界转转速速,它它是是轴轴本本身身的的一一种种特特性性。轴轴的的刚刚度度、转转动动惯惯量量不不同同,临临界界转转速速也也各各有有不不同同。当当轴轴还还没没有有旋旋转转时时,由由于于重重力力的的作作用用,轴轴向向下下弯弯曲曲。弯弯曲曲转转动动过过来来后后,仍仍然然是是弯弯曲曲的的。由由于于轴轴在在转转动动,弯弯曲曲也也不不断断出出现现,表表现现出出来来就就是是振振动动,称称为为自自振振。自自振振频频率率和和轴轴的的刚刚度度、几几何何尺尺寸寸等等特特性性有有关关。而而轴轴本本身身和和轴轴上上安安装装的的零零件件,由由于于制制造造安安装装的的原原因因,转转子子的的重重心心和和转转动动中中心心不不可可能能在在同同一一中中心心线线上上重重合合,一一般般差差0.030.030.05mm0.05mm。由由于于中中心心偏偏差差,转转动动起起来来就就有有一一个个离离心心力力,此此离离心心力力使使转转子子发发生生振振动动。振振动动的的次次数数决决定定于于转转子子的的转转速速,转转动动一一次次就就振振动动一一次次,所所以以强强迫迫振振动动。当当自自振振和和强强迫迫振振动动的的频频率率相相等等时时,叫叫共共振振。共共振时的压缩机转速叫作临界转速振时的压缩机转速叫作临界转速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螺螺杆杆式式压压缩缩机机的的结结构构如如下下图图所所示示。在在“”“”字字形形气气缸缸中中平平行行旋旋转转两两个个高高速速回回转转并并按按一一定定传传动动比比相相互互啮啮合合的的螺螺旋旋形形转转子子。通通常常对对节节圆圆外外具具有有凸凸齿齿的的转转子子称称为为阳阳转转子子(主主动动转转子子);在在节节圆圆内内具具有有凹凹齿齿的的转转子子称称为为阴阴载载子子(从从动动转转子子)。阴阴、阳阳转转子子上上的的螺螺旋旋形形体体分分别别称称为为阴阴螺螺杆杆和和阳阳螺螺杆杆。一一般般阳阳转转子子(或或经经增增速速齿齿轮轮组组)与与驱动机连接。驱动机连接。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螺螺杆杆式式压压缩缩机机与与活活塞塞式式压压缩缩机机一一样样,同同属属于于容容积积型型压压缩缩机机械械;就就其其运运动动形形式式而而言言,压压缩缩机机的的转转子子与与动动力力型型机机械械一一样样,作作高高速速旋旋转转运运动动。所所以以,螺螺杆杆式式压压缩缩机机兼兼有二者的特点。有二者的特点。螺杆式压缩机具有较高的齿顶线速度,转速可高达每螺杆式压缩机具有较高的齿顶线速度,转速可高达每分钟万转以上,故常可与高速驱动机直联,没有如活分钟万转以上,故常可与高速驱动机直联,没有如活塞式压缩机那样的气阀、活塞环等易损件,因而它运塞式压缩机那样的气阀、活塞环等易损件,因而它运转可靠,寿命长,易于实现远距离控制。转可靠,寿命长,易于实现远距离控制。具有强制输气的特点,即排气量几乎不受排气压力的具有强制输气的特点,即排气量几乎不受排气压力的影响没有动力型压缩机在小排气量时出现的喘振现象。影响没有动力型压缩机在小排气量时出现的喘振现象。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三)泵(三)泵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离离心心泵泵具具有有性性能能范范围围广广泛泛、流流量量均均匀匀、结结构构简简单单、运运转转可可靠靠和和维维修修方方便便等等诸诸多多优优点点,因因此此离离心心泵泵在在工工业业生生产产中中应应用用最最为为广广泛泛。除除了了在在高高压压小小流流量量和和计计量量时时常常用用往往复复式式泵泵,液液体体含含气气时时常常用用旋旋涡涡泵泵和和容容积积式式泵泵,高高粘粘度度介介质质常常用用转转子子泵泵外外,其其余余场场合合,绝绝大大多多数数使使用用离离心心泵泵据据统统计计,在在化化工工生生产产(包包括括石石油油化化工工)装装置置中中,离离心泵的使用量占泵总量的心泵的使用量占泵总量的70%70%80%80%。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1 1)叶轮:离心泵的核心部件,由)叶轮:离心泵的核心部件,由4-84-8片叶片组成。片叶片组成。作用:通过高速旋转,将原动机的能量传给液体。作用:通过高速旋转,将原动机的能量传给液体。分类:开式、闭式和半开式。分类:开式、闭式和半开式。一一 离心泵主要部件和工作原理离心泵主要部件和工作原理1 1主要部件主要部件原理原理(2 2)泵壳:泵的外壳,包围叶轮,形成一个截面积逐渐扩大的蜗牛)泵壳:泵的外壳,包围叶轮,形成一个截面积逐渐扩大的蜗牛壳形通道。将液体的大部分动能转变成静压能。壳形通道。将液体的大部分动能转变成静压能。泵壳作用:汇集液体;能量转化作用。泵壳作用:汇集液体;能量转化作用。(3 3)泵轴:位于叶轮中心且与叶轮所在平面垂直的轴。)泵轴:位于叶轮中心且与叶轮所在平面垂直的轴。轴封:旋转泵轴与固定泵体之间的密封装置。轴封:旋转泵轴与固定泵体之间的密封装置。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2 2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的工作原理(1 1)液体能量转化:泵轴带动)液体能量转化:泵轴带动叶轮叶片间流体做功,流体获叶轮叶片间流体做功,流体获得高速进入泵壳。蜗壳形通道得高速进入泵壳。蜗壳形通道逐渐扩大,流体在壳内减速,逐渐扩大,流体在壳内减速,动能转化为静压能。动能转化为静压能。(2 2)液体吸上原理:叶轮高速旋转使叶轮中心形成低压)液体吸上原理:叶轮高速旋转使叶轮中心形成低压(真空),低位槽液体依靠压力差被不断地吸入泵内。(真空),低位槽液体依靠压力差被不断地吸入泵内。气缚现象:离心泵在启动前壳内充满大量气体,叶轮中气缚现象:离心泵在启动前壳内充满大量气体,叶轮中心处形成的负压小,形不成吸上液体所需的压力差,致心处形成的负压小,形不成吸上液体所需的压力差,致槽内液体吸不上来的现象。槽内液体吸不上来的现象。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二 离心泵的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离心泵的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1 1主要性能参数主要性能参数 转速转速n n:1000-3000rpm1000-3000rpm;2900rpm2900rpm最常见。最常见。流量流量Q Q:泵的输液能力,与叶轮结构、尺寸和转速有关。流:泵的输液能力,与叶轮结构、尺寸和转速有关。流量计直接测其输出管路。量计直接测其输出管路。压头(扬程)压头(扬程)H H:泵向单位重量流体提供的机械能。与流量、:泵向单位重量流体提供的机械能。与流量、叶轮结构、尺寸和转速有关。叶轮结构、尺寸和转速有关。扬程能量概念;非举升高度扬程能量概念;非举升高度举升高度泵将流体从低位升至高位时,两液面间的高度差。举升高度泵将流体从低位升至高位时,两液面间的高度差。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效率效率 :泵对外加能量的利用程度。:泵对外加能量的利用程度。=Ne/N=Ne/N有效功率有效功率Ne Ne:单位时间离心泵对流体做的功。:单位时间离心泵对流体做的功。Ne=Ne=gQH gQH;轴功率轴功率N N:单位时间内由电机输入离心泵的功。:单位时间内由电机输入离心泵的功。2 2离心泵的性能曲线离心泵的性能曲线H-QH-Q曲线:随着流量的增加,泵的压头下降,曲线:随着流量的增加,泵的压头下降,此规律对流量很小的情况可能不适用。此规律对流量很小的情况可能不适用。N-Q N-Q曲线:轴功率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大,离心曲线:轴功率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大,离心泵应在关闭出口阀的情况下启动,使泵启动功率泵应在关闭出口阀的情况下启动,使泵启动功率最小,减小电机的启动电流。最小,减小电机的启动电流。-Q-Q曲线:泵的效率先随着流量的增加而上升,达一最大值后下降。生曲线:泵的效率先随着流量的增加而上升,达一最大值后下降。生产中选泵,应使泵在最高效率点附近操作,相应的流量范围内效率较高。产中选泵,应使泵在最高效率点附近操作,相应的流量范围内效率较高。功率:功率: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粘度:粘度增加,泵的流量、压头、效率都下降,但轴功率上升。粘度:粘度增加,泵的流量、压头、效率都下降,但轴功率上升。故当被流体的粘度有较大变化时,需对特性曲线校正。故当被流体的粘度有较大变化时,需对特性曲线校正。粘度粘度210210-5-5m m2 2ss-1-1,影响小可忽略。影响小可忽略。3 3离心泵特性曲线的影响因素离心泵特性曲线的影响因素(1 1)流体的性质:)流体的性质:密度:离心泵的压头和流量均与液体的密度无关,密度:离心泵的压头和流量均与液体的密度无关,HQHQ曲线不变。曲线不变。有效功率和轴功率与密度成正比,使用水的有效功率和轴功率与密度成正比,使用水的NQNQ曲线需对密度校正:曲线需对密度校正:效率与密度无关。效率与密度无关。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2 2)转速)转速 离心泵转速变化时,流量、压头和轴功率都要变化:离心泵转速变化时,流量、压头和轴功率都要变化:(3 3)叶轮直径)叶轮直径当切割量小于当切割量小于20%20%时:时:切割定律切割定律比例定律比例定律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流体通过管路所需外加压头:流体通过管路所需外加压头:式中的压头损失:式中的压头损失:三三 离心泵的工作点和流量调节离心泵的工作点和流量调节1 1管路的特性方程管路的特性方程管路的特性方程管路的特性方程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2 2离心泵的工作点离心泵的工作点液体流过管路所需压头与泵对液体流过管路所需压头与泵对液体提供的压头相等时的流量液体提供的压头相等时的流量说明:说明:泵的工作点由泵特性和管路泵的工作点由泵特性和管路 特性共同决定,可联立两特性方程得到;特性共同决定,可联立两特性方程得到;泵的工作点对应的泵压头既是泵提供的,也是管路需要泵的工作点对应的泵压头既是泵提供的,也是管路需要 的;的;工作点对应的各性能参数反映一台泵的实际工作状态。工作点对应的各性能参数反映一台泵的实际工作状态。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3 3离心泵的流量调节离心泵的流量调节(1 1)改变管路特性)改变管路特性改变出口阀的开度改变出口阀的开度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2 2)改变泵的特性)改变泵的特性 改变叶轮转速改变叶轮转速nAnB,转速增加,转速增加,流量和压头均流量和压头均增加。增加。(3 3)改变泵的特性)改变泵的特性 切削叶轮直径:切削叶轮直径:调节范围不大,只能变小,适合调节范围不大,只能变小,适合长期性调整,操作中调整不可行长期性调整,操作中调整不可行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nn台完全相同的泵并联,组合泵的特性方程为:台完全相同的泵并联,组合泵的特性方程为:1 1双泵并联双泵并联理论上,理论上,H H不变,不变,Q Q加倍;加倍;四四 离心泵的组合操作离心泵的组合操作实际工作流量并未加倍(实际工作流量并未加倍(Q QB B2Q2QA A),压头有所增加;),压头有所增加;2 2双泵串联双泵串联理论上,理论上,理论上,理论上,Q Q Q Q不变,不变,不变,不变,H H H H加倍;加倍;加倍;加倍;实际工作压头未加倍(实际工作压头未加倍(实际工作压头未加倍(实际工作压头未加倍(H H H HB B B B2H2H2H2HA A A A),流量却有所增加;),流量却有所增加;),流量却有所增加;),流量却有所增加;nnnn个完全相同的泵串联,组合泵的特性方程:个完全相同的泵串联,组合泵的特性方程:个完全相同的泵串联,组合泵的特性方程:个完全相同的泵串联,组合泵的特性方程: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高阻管路:高阻管路:2 222串联比并联时串联比并联时Q Q增值大,选串联。增值大,选串联。低阻管路:低阻管路:1 111并联比串联时并联比串联时Q Q增量大,选并联。增量大,选并联。3 3组合方式的选择组合方式的选择压头不够:压头不够:流量不够:流量不够:采用串联采用串联高阻管路高阻管路低阻管路低阻管路双串双串双并双并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1 1)位能、动能及静压能(机械能)位能、动能及静压能(机械能)(2 2)热、外功(净功)热、外功(净功)五五 离心泵的安装高度离心泵的安装高度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1 1汽蚀现象汽蚀现象在在S-SS-S和和K-KK-K间列柏努利方程:间列柏努利方程: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安装高度:被吸入液体贮槽的液面安装高度:被吸入液体贮槽的液面到离心泵入口处的垂直距离到离心泵入口处的垂直距离.叶轮中心处汽化产生大量汽泡;叶轮中心处汽化产生大量汽泡;含汽泡液体进入周边高压区,压力剧增使汽泡凝聚,产生局含汽泡液体进入周边高压区,压力剧增使汽泡凝聚,产生局部真空,周围液体以很高的流速冲向真空区域;部真空,周围液体以很高的流速冲向真空区域;当汽泡的冷凝发生在叶片表面附近时,大量液体以高频冲当汽泡的冷凝发生在叶片表面附近时,大量液体以高频冲 击力冲击叶片,使叶轮损伤,这种现象称为击力冲击叶片,使叶轮损伤,这种现象称为“汽蚀汽蚀”。问题:如何确定问题:如何确定ZsZs的上限?的上限?泵的实际安装高度低于允许安装高度,操作时不会发生汽蚀。泵的实际安装高度低于允许安装高度,操作时不会发生汽蚀。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汽蚀现象防止汽蚀,应防止汽蚀,应防止汽蚀,应防止汽蚀,应p p p pK K K Kp p p pV V V V(液体饱和蒸汽压),且(液体饱和蒸汽压),且(液体饱和蒸汽压),且(液体饱和蒸汽压),且p p p pe e e ep p p pK K K K ,或或 气蚀余量气蚀余量(NPSHNPSH)2 2汽蚀余量与允许安装高度汽蚀余量与允许安装高度全压头全压头饱和蒸汽压饱和蒸汽压最小气蚀余量最小气蚀余量允许气蚀余量允许气蚀余量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泵的允许安装高度:泵的允许安装高度:(1 1)汽蚀现象的产生的原因:)汽蚀现象的产生的原因:离心泵的安装高度太高;离心泵的安装高度太高;被输送流体的温度太高,液体蒸汽压过高;被输送流体的温度太高,液体蒸汽压过高;吸入管路的阻力损失太大。吸入管路的阻力损失太大。(2 2)计算的允许安装高度有时为负值,说明泵应该安装在)计算的允许安装高度有时为负值,说明泵应该安装在 液体贮槽液面以下。液体贮槽液面以下。(3 3)允许安装高度的大小与泵的流量有关。)允许安装高度的大小与泵的流量有关。(4 4)安装泵时,为保险计,实际安装高度比允许安装高度)安装泵时,为保险计,实际安装高度比允许安装高度 还要小还要小0.50.5至至1 1米。米。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1 1、离心泵的类型:、离心泵的类型:(1 1)清水泵:适用于输送清水或物性与水相近、无腐蚀性且杂质较少)清水泵:适用于输送清水或物性与水相近、无腐蚀性且杂质较少的液体。结构简单,操作容易。的液体。结构简单,操作容易。(2 2)耐腐蚀泵:用于输送具有腐蚀性的液体,接触液体的部件用耐腐)耐腐蚀泵:用于输送具有腐蚀性的液体,接触液体的部件用耐腐蚀的材料制成,要求密封可靠。蚀的材料制成,要求密封可靠。(3 3)油泵:输送石油产品的泵,要求有良好的密封性。)油泵:输送石油产品的泵,要求有良好的密封性。(4 4)杂质泵:输送含固体颗粒的液体、稠厚的浆液,叶轮流)杂质泵:输送含固体颗粒的液体、稠厚的浆液,叶轮流 道宽,叶片数少。道宽,叶片数少。单吸泵单吸泵,双吸泵双吸泵流量大小;流量大小;单级泵单级泵,多级泵多级泵扬程大小;扬程大小;卧式泵,立式泵卧式泵,立式泵安装条件。安装条件。六六 离心泵的选用、安装与操作离心泵的选用、安装与操作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l l(1 1 1 1)根据被输送液体的性质确定泵的类型)根据被输送液体的性质确定泵的类型)根据被输送液体的性质确定泵的类型)根据被输送液体的性质确定泵的类型l l(2 2 2 2)确定输送系统的流量和所需压头。)确定输送系统的流量和所需压头。)确定输送系统的流量和所需压头。)确定输送系统的流量和所需压头。流量由生产任务来定,所需压头由管路的特性方程来定。流量由生产任务来定,所需压头由管路的特性方程来定。流量由生产任务来定,所需压头由管路的特性方程来定。流量由生产任务来定,所需压头由管路的特性方程来定。l l(3 3 3 3)根据所需流量和压头确定泵的型号)根据所需流量和压头确定泵的型号)根据所需流量和压头确定泵的型号)根据所需流量和压头确定泵的型号查泵的型谱或相关附表,要求流量和压头与管路所需相适应,防止形查泵的型谱或相关附表,要求流量和压头与管路所需相适应,防止形查泵的型谱或相关附表,要求流量和压头与管路所需相适应,防止形查泵的型谱或相关附表,要求流量和压头与管路所需相适应,防止形成大马拉小车(浪费)或小马拉大车(超载)。成大马拉小车(浪费)或小马拉大车(超载)。成大马拉小车(浪费)或小马拉大车(超载)。成大马拉小车(浪费)或小马拉大车(超载)。若生产中流量有变动,以最大流量为准来查找,无最大流量时,按若生产中流量有变动,以最大流量为准来查找,无最大流量时,按若生产中流量有变动,以最大流量为准来查找,无最大流量时,按若生产中流量有变动,以最大流量为准来查找,无最大流量时,按1.11.151.11.151.11.151.11.15倍正常流量计算;倍正常流量计算;倍正常流量计算;倍正常流量计算;H H H H应以最大流量对应压头的应以最大流量对应压头的应以最大流量对应压头的应以最大流量对应压头的1.051.11.051.11.051.11.051.1倍计。倍计。倍计。倍计。若若若若H H H H和和和和Q Q Q Q与所需要不符,则应在邻近型号中找与所需要不符,则应在邻近型号中找与所需要不符,则应在邻近型号中找与所需要不符,则应在邻近型号中找H H H H和和和和Q Q Q Q都稍大一点的。都稍大一点的。都稍大一点的。都稍大一点的。若几个型号都满足,应选一个在操作条件下效率最好的。若几个型号都满足,应选一个在操作条件下效率最好的。若几个型号都满足,应选一个在操作条件下效率最好的。若几个型号都满足,应选一个在操作条件下效率最好的。为保险,所选泵可以稍大;但若太大,工作点离最高效率点太远,则为保险,所选泵可以稍大;但若太大,工作点离最高效率点太远,则为保险,所选泵可以稍大;但若太大,工作点离最高效率点太远,则为保险,所选泵可以稍大;但若太大,工作点离最高效率点太远,则能量利用程度低。能量利用程度低。能量利用程度低。能量利用程度低。若被输送液体的性质与标准流体相差较大,则应对所选泵的特性曲线若被输送液体的性质与标准流体相差较大,则应对所选泵的特性曲线若被输送液体的性质与标准流体相差较大,则应对所选泵的特性曲线若被输送液体的性质与标准流体相差较大,则应对所选泵的特性曲线和参数进行校正,确定是否能满足要求。和参数进行校正,确定是否能满足要求。和参数进行校正,确定是否能满足要求。和参数进行校正,确定是否能满足要求。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3 3 3 3 离心泵的安装与操作离心泵的安装与操作离心泵的安装与操作离心泵的安装与操作 (1 1 1 1)安装:)安装:)安装:)安装:安装高度不能太高,应小于允许安装高度安装高度不能太高,应小于允许安装高度安装高度不能太高,应小于允许安装高度安装高度不能太高,应小于允许安装高度。尽量减少吸入管路的阻力,尽量减少吸入管路的阻力,尽量减少吸入管路的阻力,尽量减少吸入管路的阻力,主要考虑:吸入管路短、直、粗、管件少。主要考虑:吸入管路短、直、粗、管件少。主要考虑:吸入管路短、直、粗、管件少。主要考虑:吸入管路短、直、粗、管件少。(2 2 2 2)操作:)操作:)操作:)操作:启动前应灌泵;启动前应灌泵;启动前应灌泵;启动前应灌泵;应在关闭出口阀的情况下启动泵;应在关闭出口阀的情况下启动泵;应在关闭出口阀的情况下启动泵;应在关闭出口阀的情况下启动泵;停泵前先关闭出口阀;停泵前先关闭出口阀;停泵前先关闭出口阀;停泵前先关闭出口阀;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一一一一 、往复泵:往复工作的容积式、往复泵:往复工作的容积式、往复泵:往复工作的容积式、往复泵:往复工作的容积式泵,依靠活塞的往复运动周期性改泵,依靠活塞的往复运动周期性改泵,依靠活塞的往复运动周期性改泵,依靠活塞的往复运动周期性改变泵腔容积将液体吸入和压出。变泵腔容积将液体吸入和压出。变泵腔容积将液体吸入和压出。变泵腔容积将液体吸入和压出。1 1往复泵的结构往复泵的结构吸入阀和排出阀均为单向阀。吸入阀和排出阀均为单向阀。活塞与阀间的空间称为工作室。活塞与阀间的空间称为工作室。往复泵装置简图往复泵装置简图11泵泵缸缸;22活活塞塞;33活活塞塞杆杆;4 4吸入阀吸入阀;5;5排出阀排出阀单动泵:一侧装有吸入阀和排出阀单动泵:一侧装有吸入阀和排出阀.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活塞与电机相连,在泵缸内作往复运动;活塞与电机相连,在泵缸内作往复运动;活塞与电机相连,在泵缸内作往复运动;活塞与电机相连,在泵缸内作往复运动;活塞自左向右移动时,排出阀关闭,吸入活塞自左向右移动时,排出阀关闭,吸入活塞自左向右移动时,排出阀关闭,吸入活塞自左向右移动时,排出阀关闭,吸入 阀打开,液体进入泵缸,直至活塞移至最右端。阀打开,液体进入泵缸,直至活塞移至最右端。阀打开,液体进入泵缸,直至活塞移至最右端。阀打开,液体进入泵缸,直至活塞移至最右端。活塞由右向左移动,吸入阀关闭而排出阀开启,将液体以高压排出。活塞由右向左移动,吸入阀关闭而排出阀开启,将液体以高压排出。活塞由右向左移动,吸入阀关闭而排出阀开启,将液体以高压排出。活塞由右向左移动,吸入阀关闭而排出阀开启,将液体以高压排出。活塞移至左端,排液完毕,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周而复始实现送液。活塞移至左端,排液完毕,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周而复始实现送液。活塞移至左端,排液完毕,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周而复始实现送液。活塞移至左端,排液完毕,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周而复始实现送液。说明:说明:说明:说明:冲程:活塞在两端点间的移动距离。冲程:活塞在两端点间的移动距离。冲程:活塞在两端点间的移动距离。冲程:活塞在两端点间的移动距离。单动泵:活塞往复运动一次,吸液和排液各一次,交替进行,输送液体单动泵:活塞往复运动一次,吸液和排液各一次,交替进行,输送液体单动泵:活塞往复运动一次,吸液和排液各一次,交替进行,输送液体单动泵:活塞往复运动一次,吸液和排液各一次,交替进行,输送液体不连续。由于活塞的往复运动是不等速的,瞬间流量不均匀,形成的流不连续。由于活塞的往复运动是不等速的,瞬间流量不均匀,形成的流不连续。由于活塞的往复运动是不等速的,瞬间流量不均匀,形成的流不连续。由于活塞的往复运动是不等速的,瞬间流量不均匀,形成的流量曲线:量曲线:量曲线:量曲线:Q Q2.2.工作原理:工作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单动往复泵双动泵:活塞左右两侧都有阀门,吸双动泵:活塞左右两侧都有阀门,吸双动泵:活塞左右两侧都有阀门,吸双动泵:活塞左右两侧都有阀门,吸液和排液同时进行。液和排液同时进行。液和排液同时进行。液和排液同时进行。活塞自左向右移动时,工作室左侧吸活塞自左向右移动时,工作室左侧吸活塞自左向右移动时,工作室左侧吸活塞自左向右移动时,工作室左侧吸入液体,右侧排出液体,活塞自右向入液体,右侧排出液体,活塞自右向入液体,右侧排出液体,活塞自右向入液体,右侧排出液体,活塞自右向左移动时,工作室右侧吸入液体,左左移动时,工作室右侧吸入液体,左左移动时,工作室右侧吸入液体,左左移动时,工作室右侧吸入液体,左侧排出液体,活塞的每一次行程都在侧排出液体,活塞的每一次行程都在侧排出液体,活塞的每一次行程都在侧排出液体,活塞的每一次行程都在吸液和排液,每一个工作循环吸液和吸液和排液,每一个工作循环吸液和吸液和排液,每一个工作循环吸液和吸液和排液,每一个工作循环吸液和排液各两次,因而供液流量连续,但排液各两次,因而供液流量连续,但排液各两次,因而供液流量连续,但排液各两次,因而供液流量连续,但仍有起伏。仍有起伏。仍有起伏。仍有起伏。Q Q采用三台双动泵并联工作,其送采用三台双动泵并联工作,其送液量较均匀。液量较均匀。Q Q为提高流量的均匀性,左右两排出阀上方为提高流量的均匀性,左右两排出阀上方增设空气室,利用空气的压缩和膨胀来存增设空气室,利用空气的压缩和膨胀来存放和排出部分液体,对液流波动起缓冲作放和排出部分液体,对液流波动起缓冲作用用 稳压装置稳压装置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双动往复泵3.3.3.3.往复泵特点:往复泵特点:往复泵特点:往复泵特点:(1)(1)(1)(1)流流流流量量量量只只只只与与与与泵泵泵泵缸缸缸缸尺尺尺尺寸寸寸寸、冲冲冲冲程程程程、活活活活塞塞塞塞往往往往复复复复次次次次数数数数有有有有关关关关,与与与与泵泵泵泵的的的的压压压压头头头头、管管管管路路路路等等等等无关。无关。无关。无关。(2)(2)(2)(2)理论上理论上理论上理论上(3)(3)(3)(3)单动泵的流量:单动泵的流量:单动泵的流量:单动泵的流量:Q Q Q QT T T TASnASnASnASnr r r r 双动泵的流量:双动泵的流量:双动泵的流量:双动泵的流量:Q Q Q QT T T T(2A-a)S n(2A-a)S n(2A-a)S n(2A-a)S nr r r r式中:式中:式中:式中:Q Q Q QT T T T 往复泵理论流量,往复泵理论流量,往复泵理论流量,往复泵理论流量,m m m m3 3 3 3/s/s/s/s;A A A A 活塞截面积,活塞截面积,活塞截面积,活塞截面积,m m m m2 2 2 2;a a a a 活塞杆截面积,活塞杆截面积,活塞杆截面积,活塞杆截面积,m m m m2 2 2 2;S S S S 活塞的冲程活塞的冲程活塞的冲程活塞的冲程(在泵缸内移动的距离在泵缸内移动的距离在泵缸内移动的距离在泵缸内移动的距离),m m m m;n n n nr r r r 活塞往复频率,活塞往复频率,活塞往复频率,活塞往复频率,1/s1/s1/s1/s。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3)(3)往复泵提供的压头只与管路的情况有关,往复泵提供的压头只与管路的情况有关,与泵的几何尺与泵的几何尺 寸、流量无关寸、流量无关;(4)(4)往复泵具有自吸能力往复泵具有自吸能力;(5)(5)启动和停车时须开出口阀门(与离心泵相反)。启动和停车时须开出口阀门(与离心泵相反)。流量调节流量调节 不能用排出管路上的阀门不能用排出管路上的阀门;(6)(6)往复泵的理论流量是由单位时间内活塞扫过的体积决定的,往复泵的理论流量是由单位时间内活塞扫过的体积决定的,排液能力只与活塞位移有关,与管路无关,这种泵称为正位移排液能力只与活塞位移有关,与管路无关,这种泵称为正位移泵。泵。实际流量小于理论流量,仍为常数,压头高时会稍变小。实际流量小于理论流量,仍为常数,压头高时会稍变小。实际流量小于理论流量,仍为常数,压头高时会稍变小。实际流量小于理论流量,仍为常数,压头高时会稍变小。瞬时流量不均匀而一段时间内流量的固定性。瞬时流量不均匀而一段时间内流量的固定性。瞬时流量不均匀而一段时间内流量的固定性。瞬时流量不均匀而一段时间内流量的固定性。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4 4 4 4、往复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往复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往复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往复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流量调节方法:流量调节方法:支路调节:在排出管上安装支路。支路调节:在排出管上安装支路。支路作用:使排出液体部分流回吸入管路,即使主支路作用:使排出液体部分流回吸入管路,即使主管中的流量发生变化,泵送流量不变。支路还设安管中的流量发生变化,泵送流量不变。支路还设安全阀,当泵出口压力超过规定值,安全阀被顶开,全阀,当泵出口压力超过规定值,安全阀被顶开,使出口减压。使出口减压。改变曲柄转速:通过改变曲柄转速,来改变活塞改变曲柄转速:通过改变曲柄转速,来改变活塞往复运动的频率,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往复运动的频率,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工作点:泵特性与管特性的交点。工作点:泵特性与管特性的交点。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屏蔽泵屏蔽泵标准型反向清洗标准型反向清洗立式逆向循环型立式逆向循环型标准逆向循环型标准逆向循环型基本分离型基本分离型基本型轴外循环基本型轴外循环基本型轴内循环基本型轴内循环高温分离型高温分离型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二、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 在石油化工及油气集输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对物在石油化工及油气集输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对物料进行加热,换热器是现介质之间热量热交换的设备。料进行加热,换热器是现介质之间热量热交换的设备。在石油、化工装置中换热器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通常在石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