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犯罪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567分析教学文稿.ppt
-
资源ID:59642087
资源大小:1.14MB
全文页数:7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不同犯罪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567分析教学文稿.ppt
不同犯罪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567分析Z故意犯罪故意犯罪Z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故意犯罪故意犯罪Z概念概念明知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果,并且希望希望或者或者放任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的犯罪。而构成的犯罪。分为分为直接故意直接故意和和间接故意间接故意。直接故意直接故意Z概念概念行为人行为人明知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故意犯这种结果发生的故意犯罪。罪。Z案例案例 某甲想杀死某乙,用刀刺向某乙的心口,某某甲想杀死某乙,用刀刺向某乙的心口,某甲明知这种行为必然导致某乙死亡,但某甲仍希甲明知这种行为必然导致某乙死亡,但某甲仍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某甲的这种行为就是直接故意望这种结果发生。某甲的这种行为就是直接故意杀人罪。杀人罪。返回间接故意间接故意Z概念概念行为人行为人明知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放任这种行为发生。这种行为发生。Z案例案例某甲欲毒杀其妻某乙,在其饭碗中投毒,某甲明知某甲欲毒杀其妻某乙,在其饭碗中投毒,某甲明知其妻在吃饭时可能会喂孩子吃饭而毒死孩子,但某甲毒其妻在吃饭时可能会喂孩子吃饭而毒死孩子,但某甲毒杀其妻心切,放任可能毒死其孩子的结果发生。对于某杀其妻心切,放任可能毒死其孩子的结果发生。对于某乙,某甲是直接故意犯罪,而对于孩子,某甲则是间接乙,某甲是直接故意犯罪,而对于孩子,某甲则是间接故意犯罪。故意犯罪。返回案例案例Z 工人孙某休假回村工人孙某休假回村,一日主动携带邻居一日主动携带邻居6 6岁小孩岁小孩进入村旁林深路险、豺狼出没的山林中狩猎玩。进入村旁林深路险、豺狼出没的山林中狩猎玩。走入森林约走入森林约5 5公里的时候公里的时候,两人失散。孙某继续独两人失散。孙某继续独自狩猎自狩猎,之后既不寻找小孩之后既不寻找小孩,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便径直回县城工作单位便径直回县城工作单位,4,4日后日后,林中发现被野兽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Z 试分析孙某的心理?试分析孙某的心理?Z 孙某明知自己对小孩不寻找、不报失的行为可孙某明知自己对小孩不寻找、不报失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小孩被野兽咬死的结果能会导致小孩被野兽咬死的结果,但却放任其发生但却放任其发生,属于间接属于间接“故意杀人故意杀人。1.1 过失犯罪概述过失犯罪概述Z过失过失犯罪概念犯罪概念应当预见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没有预见见;或者已经预见而;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以致发生危害结果。两种过失两种过失Z疏忽大意过失疏忽大意过失行为人对其行为的危害结果行为人对其行为的危害结果应当应当预预见而见而没有没有预见。预见。预见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人行为人的行为人的智力、发育、智力、发育、文化水平、文化水平、技术熟练度等技术熟练度等过于自信过失过于自信过失Z行为人对行为的结果虽行为人对行为的结果虽有预见有预见,由于过于由于过于自信自信而而仍实施仍实施该行为。该行为。飙车真爽!会撞人吧!?没事,我技术好着呢!案例案例Z 张某、王某、纪某三人均系油漆工。张某、王某、纪某三人均系油漆工。19891989年年7 7月月9 9日为某工厂车间地板刷油漆,中午休息时日为某工厂车间地板刷油漆,中午休息时,张某说这油漆是否能燃烧,纪某说我去试试,说张某说这油漆是否能燃烧,纪某说我去试试,说完纪某便用火柴去点。结果引燃了油漆,将车间完纪某便用火柴去点。结果引燃了油漆,将车间烧毁。烧毁。Z纪某对车间烧毁的心理态度是?纪某对车间烧毁的心理态度是?Z疏忽大意过失疏忽大意过失 1.2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异同异同相同点:都具有社会危害性;皆受犯罪心理的支配;具有罪过。差异(1)心理结构的形式和内容不同(2)心理状态不同过失犯罪:对结果发生持否定态度,对已经发生的 危害结果,多数人态度是后悔和反省。故意犯罪:追求犯罪结果的发生。(3)心理机制不同 过失犯罪心理故意犯罪心理个性心理缺陷个性心理缺陷心理结构形式心理动力存在故意犯罪心理结构存在故意犯罪心理结构具有反社会的具有反社会的恶劣心理品质恶劣心理品质心理品质心理结构成分心理原因没有造成危害结果的没有造成危害结果的犯罪动机和目的犯罪动机和目的有强烈的故意犯罪动机有强烈的故意犯罪动机没有反社会的恶劣心理没有反社会的恶劣心理品质,是消极的心理品品质,是消极的心理品质与客观因素相互作用质与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的结果追求犯罪结果的出现,追求犯罪结果的出现,心理原因和危害结果心理原因和危害结果存在必然联系存在必然联系过失犯罪的偶然性较大,过失犯罪的偶然性较大,外部因素常起重要的引外部因素常起重要的引发作用发作用心理要素结合较松散,心理要素结合较松散,但仍是多种心理因素产但仍是多种心理因素产生综合动力作用的结果生综合动力作用的结果心理要素结合紧密、契合心理要素结合紧密、契合过失犯罪的主要心理因过失犯罪的主要心理因素是素是“不注意不注意”对侵害对象和自己的行为对侵害对象和自己的行为是极为注意,谨慎小心是极为注意,谨慎小心心理根据1.3 过失犯罪的心理原因偶然性必然性个性的消极品质和心理缺陷三个层次三个层次Z心理品质层次心理品质层次骄傲逞能、判断错误、不骄傲逞能、判断错误、不负责任、玩负责任、玩忽职守、官僚主义、特权思想、自私忽职守、官僚主义、特权思想、自私自利等。自利等。Z动机与意志层次动机与意志层次主观与客观相背离、相脱节;主观与客观相背离、相脱节;个人获利的不良动机。个人获利的不良动机。Z心理状态层次心理状态层次疏忽大意、过于自信的心理状态。疏忽大意、过于自信的心理状态。1.4过失犯罪的心理结构过失犯罪的心理结构Z概念概念 行为人在非故意的心理状态下,促使其采取过失行为,并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多种消极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意识、态度、意志、注意、思维、判断、意识、态度、意志、注意、思维、判断、错觉、记忆、情绪及无意识因素等错觉、记忆、情绪及无意识因素等消极心理因素消极心理因素1.4.1过失犯罪心理结构模式图过失犯罪心理结构模式图客观的客观的偶然因素偶然因素实施犯罪行为,产生危害结果实施犯罪行为,产生危害结果状态消极心理品质不良动机与意志缺乏注意、经心的心漫不理意识阈意识层无意识层1.5影响过失犯罪的因素影响过失犯罪的因素1.5.1影响过失犯罪的主体外因素影响过失犯罪的主体外因素Z情境因素情境因素自然方面自然方面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危险工作情境社会方面:挫折、变故、纠纷社会方面:挫折、变故、纠纷Z舆论因素舆论因素群体舆论群体舆论社会舆论社会舆论Z工具因素工具因素使用熟练工具使用熟练工具使用陈旧工具使用陈旧工具使用高科技工具使用高科技工具Z过失犯罪的被害人因素过失犯罪的被害人因素1.5.2影响过失犯罪的主体因素影响过失犯罪的主体因素Z生理因素生理因素疲劳疲劳麻醉与醉酒麻醉与醉酒生物节律生物节律年龄与性别年龄与性别上海市统计,企业因事故而死亡的工人当中,30岁以下占63.4%。技术不熟练;容易冲动;好胜心强,自以为是。男性过失犯罪者人数较多。躯体机能缺陷躯体机能缺陷Z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态度:不负责任、对抗、傲慢固执、自私态度:不负责任、对抗、傲慢固执、自私思维与认知思维与认知注意注意情绪情绪性格与气质性格与气质智能与经验智能与经验记忆记忆无意识因素无意识因素Z行为因素行为因素技能与熟练技能与熟练习惯习惯1.6 过失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Z1.6.1 疏忽大意过失犯罪 应当预见和能够预见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实施错误决策和行为Z1.6.2 过于自信过失犯罪 已经预见轻信可以避免实施错误决策和行为1.7 过失犯罪的动机 1、贪利、贪利2、报复、报复3、不负责任、不负责任4、自我显示、自我显示5、游戏、游戏6、做好事、做好事消极动机消极动机中性动机中性动机积极动机积极动机捡来捡来“白糖白糖”毒死同村人毒死同村人疑犯被判无罪疑犯被判无罪中央台中央台今日今日说法说法,2006,9,13下一节2 财产犯罪心理分析财产犯罪心理分析Z2.1盗窃犯罪心理分析盗窃犯罪心理分析Z2.2诈骗犯罪心理分析诈骗犯罪心理分析Z 2003 2003年年9 9月,江门市某区入室盗窃案发案呈现反弹月,江门市某区入室盗窃案发案呈现反弹势头。势头。20032003年年1010月月5 5日,杨先生门被撬,珍藏在家日,杨先生门被撬,珍藏在家中的中的1212只名贵手表以及白金项链、玉石吊坠、玉镯只名贵手表以及白金项链、玉石吊坠、玉镯等共计价值等共计价值4040余万元的财物全部丢失。余万元的财物全部丢失。Z 警方甚为重视,采取了相应措施加强了对社会面警方甚为重视,采取了相应措施加强了对社会面的巡逻防控。的巡逻防控。1010月月1515日,巡逻队抓获两名犯罪嫌疑日,巡逻队抓获两名犯罪嫌疑人。经审查,两名疑犯交代了伙同庞某、李某等多人。经审查,两名疑犯交代了伙同庞某、李某等多名同乡以一出租屋为据点在市区入室盗窃财物的犯名同乡以一出租屋为据点在市区入室盗窃财物的犯罪事实。该团伙成员中有罪事实。该团伙成员中有1010人为广西籍,其中男性人为广西籍,其中男性8 8人,女性人,女性3 3人,他们自人,他们自20032003年年3 3月份开始在深圳、中月份开始在深圳、中山、顺德等地作案,山、顺德等地作案,9 9月份流窜到江门市,月份流窜到江门市,3 3至至4 4人为人为一组,有分有合地继续疯狂作案。一组,有分有合地继续疯狂作案。Z 该团伙对撬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作案前先由女该团伙对撬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作案前先由女性去按门铃,确定住宅内没有人后,再由男性用事性去按门铃,确定住宅内没有人后,再由男性用事先准备的工具和钥匙将门锁打开入室盗窃财物。作先准备的工具和钥匙将门锁打开入室盗窃财物。作案达案达100100多宗,涉案物品价值达多宗,涉案物品价值达100100多万元。多万元。从从案例案例谈起谈起Z 一个僻静的小山村,大年三十,一一个僻静的小山村,大年三十,一位独居的老汉死在自家的灶台前,通位独居的老汉死在自家的灶台前,通过对家中的勘察,发现了犯罪者作案过对家中的勘察,发现了犯罪者作案用的刀具。用的刀具。Z 就要过年了,发生这样的事件,人就要过年了,发生这样的事件,人心惶惶,人们不敢出门。心惶惶,人们不敢出门。Z 警察决心尽快破案。警察决心尽快破案。Z 受受害者的害者的损失与损失与感受:感受:财物损失财物损失、住宅住宅内部杂乱内部杂乱、惊慌惊慌害怕及害怕及持续持续的的不不安感安感、猜想可能的加害者、猜想可能的加害者、感叹感叹治安治安不佳不佳。Z 警察人警察人员:员:受案、受案、赶赴现场赶赴现场、了解、了解、安抚安抚、制作笔录制作笔录、其他、其他。Z 加害者:加害者:是谁?动机?想法?背景是谁?动机?想法?背景?不怕被抓不怕被抓吗吗?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盗窃盗窃犯罪犯罪发生概况发生概况(2002(2002年年为为例例)Z全部刑案全部刑案发生数发生数:504703504703件,全部案件,全部案犯犯189718189718人人Z窃窃案案发生数发生数:341183341183件件(重重窃窃554554件、普件、普窃窃9996399963件、汽件、汽车盗窃车盗窃4938649386件件)Z案犯案犯数数:4331843318人人Z犯罪人口率:犯罪人口率:1518.811518.81人人 /10/10万万人人2.1.1 2.1.1 盗窃盗窃犯罪的特性犯罪的特性Z发发生率在刑生率在刑事事案案件件中最高中最高Z威胁居民财产威胁居民财产安全安全-最易造成最易造成居民对居民对社会治安产生负面观感社会治安产生负面观感Z判刑判刑轻轻:六月以下、拘役、:六月以下、拘役、罚金为罚金为多多Z案犯:男性、案犯:男性、年轻年轻、再犯累犯率高、再犯累犯率高2.1.2 2.1.2 盗窃盗窃犯罪犯罪的相关特征的相关特征l1.1.男性男性盗窃盗窃犯犯远远多多于于女性女性盗窃盗窃犯犯 l2.2.少年盗窃犯少年盗窃犯偏高偏高 l3.3.盗窃盗窃犯之教育程度偏低犯之教育程度偏低 l4.4.盗窃盗窃犯犯多半为无固定职业或为在校学生多半为无固定职业或为在校学生 l5.5.盗窃盗窃犯罪有集中大都犯罪有集中大都会会之之倾向倾向 l6.6.汽汽车盗窃车盗窃日益日益严重严重 l7.7.盗窃盗窃犯之累犯、犯之累犯、惯惯行犯偏高行犯偏高2.1.3 2.1.3 汽汽车盗窃车盗窃之之形态形态Z游游乐乐型型:因因拥拥有有车车辆辆而而感感到到有有尊尊严严、权权力力、可可以游乐或获得认同,以游乐或获得认同,而非在而非在于金钱于金钱。Z短暂短暂交通工具:交通工具:作为短距离作为短距离之交通工具。之交通工具。Z长长期期交交通通工工具具:为为个个人人使使用用,也也可可能能将将贼贼车车重重新新喷漆喷漆或改或改装装以避免被以避免被查获查获。Z利利益益:为为金金钱钱利利益益之之获获得得。一一种种情情况况是是窃窃取取名名贵贵汽汽车车,将将之之改改装装、伪伪造造证证件件后后再再卖卖出出;另另外外一一种种情情况况则则是是窃窃取取汽汽车车之之各各种种零零件件,加加以以变变卖卖或为己用。或为己用。Z作作为为犯罪工具:少部犯罪工具:少部分作为分作为犯罪工具之用犯罪工具之用。2.1.4 2.1.4 盗窃盗窃犯的人格特犯的人格特质质Z较较多的偏差行多的偏差行为为Z较较差的自我概念、自我差的自我概念、自我认同认同、自我、自我满意满意Z较较不不满意满意家庭生活、家庭家庭生活、家庭适应适应亦亦较较差差Z常有逃常有逃学学、作弊、打架、作弊、打架、偷窃等行为,偷窃等行为,难与难与同同学相处学相处Z较较外向、外向、较较有人格有人格适应问题适应问题Z有偏差有偏差价值观价值观2.1.5 盗窃犯的认知盗窃犯的认知Z认为盗窃系获得金钱财物最快速且容易的认为盗窃系获得金钱财物最快速且容易的方法方法Z初期有罪恶感初期有罪恶感Z合理化犯罪行为:为了生活、毒虫作怪、合理化犯罪行为:为了生活、毒虫作怪、劫富济贫、惩罚富人、修理爱炫耀者等。劫富济贫、惩罚富人、修理爱炫耀者等。Z理性的抉择:侵入盗窃犯会事先计划;会理性的抉择:侵入盗窃犯会事先计划;会选择地点、房子,避开碰面、降低被指认选择地点、房子,避开碰面、降低被指认风险。风险。2.1.6 盗窃犯的行为动机与心理盗窃犯的行为动机与心理Z获得金钱、财物获得金钱、财物Z为耻生活享受为耻生活享受Z去除毒瘾痛苦去除毒瘾痛苦Z挑战技术挑战技术Z刺激感、快乐感、成就感刺激感、快乐感、成就感Z炫耀能力炫耀能力Z享受由金钱所获得的服务与友谊享受由金钱所获得的服务与友谊2.1.7 职业盗窃犯职业盗窃犯Z职业盗窃犯:以犯罪所得为其主要职业盗窃犯:以犯罪所得为其主要收入,并运用高度的技巧以便获取收入,并运用高度的技巧以便获取最大金钱利益和最小被逮捕可能的最大金钱利益和最小被逮捕可能的非暴力行为。非暴力行为。案犯特性:案犯特性:Z1.1.以偷以偷窃为窃为其其职业;职业;Z2.2.每一每一偷窃偷窃案件均案件均经过经过慎密的慎密的计划;计划;Z3.3.拥有拥有特殊特殊技术技术和技巧和技巧;Z4.4.经常移动作案;经常移动作案;Z5.5.仅从事仅从事有限的有限的几种盗窃犯罪类型;几种盗窃犯罪类型;Z6.6.组织里充满真诚、了解、义气相投和组织里充满真诚、了解、义气相投和不出卖朋友的准则;不出卖朋友的准则;Z7.7.依靠智慧、依靠智慧、态态度、度、谈谈吐及外表吐及外表来来建立建立“专业性专业性”。职业盗窃犯的作案过程职业盗窃犯的作案过程Z第一,选第一,选定定适合适合的的目标(机会)目标(机会)Z 到到处处都找得到作案目都找得到作案目标。标。Z第二,计算成本与利润第二,计算成本与利润Z 必须计算行窃目标当天的生意量,有必须计算行窃目标当天的生意量,有多少收账员再收账,忙碌的情形(工作多少收账员再收账,忙碌的情形(工作量)如何,约有多少顾客,打烊后有无量)如何,约有多少顾客,打烊后有无将钱运走。也要设法了解是否有保安措将钱运走。也要设法了解是否有保安措施,警卫值勤情况,如何逃避警察的巡施,警卫值勤情况,如何逃避警察的巡逻,从何处侵入较为容易等。逻,从何处侵入较为容易等。Z第三,慎选作案之助手第三,慎选作案之助手Z 作案要有同伙的协助,三人工作较容作案要有同伙的协助,三人工作较容易,较易搬重物。要让把风者的穿着与易,较易搬重物。要让把风者的穿着与当地居民一样,把风的最佳位置为屋顶当地居民一样,把风的最佳位置为屋顶或建筑物外面的某一处。若外面无处可或建筑物外面的某一处。若外面无处可躲,才让他进入五内向外查看。除把风躲,才让他进入五内向外查看。除把风者外,还须一位开保险箱者的协助,才者外,还须一位开保险箱者的协助,才易实施。易实施。Z第四,准备作案第四,准备作案工具工具Z 电钻、电锯等。电钻、电锯等。职业盗窃犯的作案过程(续)职业盗窃犯的作案过程(续)Z此外,此外,作案作案时时要要机警冷静机警冷静:要非常小心:要非常小心谨慎谨慎,战战兢兢战战兢兢,不可稍有,不可稍有松懈松懈。Z作案是一作案是一种挑战,要讲求技术,种挑战,要讲求技术,要努力要努力研究,要不研究,要不断的检讨分析,断的检讨分析,作案方式作案方式随随时时要改要改变变,以避免警察的注意,以避免警察的注意,从从作案作案中尚可中尚可获得获得成就感,成就感,喜欢喜欢看其犯看其犯罪行为罪行为报导于报纸头条,打击警察、作弄警察报导于报纸头条,打击警察、作弄警察最有成就感。最有成就感。2.1.8 盗窃犯罪之防治(一)盗窃犯罪之防治(一)由犯罪者着手由犯罪者着手Z1.1.良好的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家庭气氛亲子关系与家庭气氛:良好的育:良好的育儿儿技巧技巧与亲子关系,应可产生降低盗窃与亲子关系,应可产生降低盗窃犯罪的最大效果。犯罪的最大效果。Z2.2.以家庭以家庭为为中心之犯罪中心之犯罪预防预防模式模式 (1)(1)关注关注孩子孩子 (2)(2)了解监督了解监督孩子孩子 (3)(3)认知认知孩子之偏差行孩子之偏差行为为 (4)(4)矫正辅导孩子之偏差行为矫正辅导孩子之偏差行为盗窃犯罪之防治(二)盗窃犯罪之防治(二)由情境或被害者着手由情境或被害者着手Z建筑物:自然监控、四周环境好、建筑物:自然监控、四周环境好、领域感。领域感。Z个人:个人:犯罪预防意识;犯罪预防意识;犯罪预防作为。犯罪预防作为。盗窃犯罪之防治盗窃犯罪之防治(三三):由去除由去除脏物市场着脏物市场着手手Z一个小偷是依赖大众而生,而人们也对脏一个小偷是依赖大众而生,而人们也对脏物有兴趣,不会嫌弃二手货。物有兴趣,不会嫌弃二手货。Z事实上,有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对于脏物事实上,有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对于脏物的需求会驱使盗窃犯罪的产生的需求会驱使盗窃犯罪的产生这个原这个原因毕其它因素更容易导致盗窃犯罪。因毕其它因素更容易导致盗窃犯罪。Z因此,若能去除因此,若能去除盗窃犯赖盗窃犯赖以以维维生的生的脏物市脏物市场,必能大大降低盗窃犯罪的产生。场,必能大大降低盗窃犯罪的产生。诈骗犯罪心理分析诈骗犯罪心理分析诈骗犯罪心理诈骗犯罪心理 诈诈骗骗犯犯罪罪是是指指以以虚虚构构事事实实或或隐隐瞒瞒真真相相的的方方法法,公公开开地地以以和和平平方方式式骗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2.2.1 诈骗犯罪的一般特点诈骗犯罪的一般特点Z(1)(1)诈骗犯罪中被害人的特点诈骗犯罪中被害人的特点心地善良心地善良易轻信他人易轻信他人贪便宜贪便宜中老年人、妇女中老年人、妇女警惕性低警惕性低知识层次知识层次(2)(2)诈骗犯罪人惯用的手段诈骗犯罪人惯用的手段犯罪分子利用部分群众投资心切,以高息或高犯罪分子利用部分群众投资心切,以高息或高额回报为诱饵,拉拢引诱受害人额回报为诱饵,拉拢引诱受害人“入套入套”;犯罪分子专门针对中老年人辨别能力不强的弱犯罪分子专门针对中老年人辨别能力不强的弱点,花言巧语,设下陷阱;点,花言巧语,设下陷阱;犯罪分子以使用虚假身份证明注册虚假公司,犯罪分子以使用虚假身份证明注册虚假公司,开发虚假项目作掩护,欺骗群众,逃避法律惩处;开发虚假项目作掩护,欺骗群众,逃避法律惩处;犯罪分子实施诈骗得逞后,将大部赃款瓜分、犯罪分子实施诈骗得逞后,将大部赃款瓜分、挥霍殆尽,受害群众的经济损失很难挽回。挥霍殆尽,受害群众的经济损失很难挽回。2.2.2 2.2.2 诈骗犯罪人的心理特征诈骗犯罪人的心理特征Z(1)诈骗犯罪人的动机诈骗犯罪人的动机出于逃避或是报复心理;出于逃避或是报复心理;获得不正当利益。获得不正当利益。发展道路发展道路教育教育生活生活诈骗犯罪人的心理特征诈骗犯罪人的心理特征Z(2)(2)诈骗犯罪人的能力特点和人格特征诈骗犯罪人的能力特点和人格特征比较聪明比较聪明 擅长察言观色擅长察言观色 交际能力很强交际能力很强 善于扮演角色善于扮演角色 2.2.3 2.2.3 诈骗犯罪中犯罪人与被害人之诈骗犯罪中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心理互动间的心理互动Z第一阶段第一阶段试探阶段试探阶段 Z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引诱阶段引诱阶段Z第三阶段第三阶段施骗阶段施骗阶段Z第四阶段第四阶段结束阶段结束阶段案例:百万巨款被骗案案例:百万巨款被骗案Z今年今年2月月14日日10时,广东东莞市长安时,广东东莞市长安区村民陈某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区村民陈某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美美国康柏电脑集团庆祝上海分公司成立,国康柏电脑集团庆祝上海分公司成立,特举办手机号码抽奖活动,你已中二等特举办手机号码抽奖活动,你已中二等奖,奖金奖,奖金8.8万元人民币,咨询电话:万元人民币,咨询电话:131xxxxxxxx。”陈立即拨打电话咨询,陈立即拨打电话咨询,对方确认其中奖对方确认其中奖8.8万元,并要求汇万元,并要求汇1500元钱到指定账户作为个人所得税款。事元钱到指定账户作为个人所得税款。事主按要求当天即到农业银行办理。主按要求当天即到农业银行办理。Z其后,对方告知款已收到,但奖其后,对方告知款已收到,但奖项搞错了,陈某中的不是二等奖,而项搞错了,陈某中的不是二等奖,而是一等奖,奖品是价值是一等奖,奖品是价值35万元的进口万元的进口小轿车一辆,让陈缴纳所得税、运费。小轿车一辆,让陈缴纳所得税、运费。陈立即照办。然后又说中的是陈立即照办。然后又说中的是2辆,价辆,价值值70万元,并催促速交海关税、手续万元,并催促速交海关税、手续费、保险费。费、保险费。Z查询钱到账后,又打电话告知,查询钱到账后,又打电话告知,陈在继续抽奖中中了陈在继续抽奖中中了300万元的大奖,万元的大奖,请尽快办理手续,缴纳相关费用。陈请尽快办理手续,缴纳相关费用。陈于于2月月14日至日至2月月16日,先后日,先后22次在农次在农行向行向7个指定账户汇入个指定账户汇入101.25万元。万元。Z2月月17日上午,对方一名自称姓张日上午,对方一名自称姓张的男子打电话称,手续尚未办好,需的男子打电话称,手续尚未办好,需再汇再汇45万元到上海工商银行。此时,万元到上海工商银行。此时,陈起疑心,遂到公安局报案。陈起疑心,遂到公安局报案。Z谁骗了我谁骗了我160万元?万元?下一节3 暴力犯罪心理分析暴力犯罪心理分析3.1暴力犯罪概述暴力犯罪概述Z暴力犯罪暴力犯罪以人体作为强暴对象或者借助于杀伤性或破以人体作为强暴对象或者借助于杀伤性或破坏性工具实施的攻击性行为。坏性工具实施的攻击性行为。Z系列暴力犯罪系列暴力犯罪指在一个时期内,同一个犯罪主体连续实施指在一个时期内,同一个犯罪主体连续实施若干起暴力犯罪活动,形成若干起表面上各若干起暴力犯罪活动,形成若干起表面上各自独立、在本质上存在共同特性的案件。自独立、在本质上存在共同特性的案件。如何认定系列暴力案件如何认定系列暴力案件 Z人身特征相同人身特征相同Z犯罪时间、地点、环境及侵害对象犯罪时间、地点、环境及侵害对象选择上有相同、相似选择上有相同、相似Z作案工具和作案手法、案件性质相作案工具和作案手法、案件性质相同或相似同或相似Z案件现场遗留的犯罪痕迹物证属于案件现场遗留的犯罪痕迹物证属于同一个或同一伙犯罪人同一个或同一伙犯罪人3.2 杀人犯罪心理杀人犯罪心理 Z3.2.1杀人犯罪的境况杀人犯罪的境况Z方式方式有研究,有研究,39的杀人方式是以利刃杀死,的杀人方式是以利刃杀死,33使用枪械射击而死,使用枪械射击而死,22遭斗殴而死,遭斗殴而死,只有只有6是以其他方式致死,如毒害、窒息是以其他方式致死,如毒害、窒息等。枪杀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等。枪杀有逐年上升的趋势。Z时间时间炎热的夏季月份有明显的增加炎热的夏季月份有明显的增加在周六晚杀人案件集中发生在周六晚杀人案件集中发生每天晚上每天晚上8点至凌晨点至凌晨2点点Z地点地点家中高于户外家中高于户外男性不论加害或是被害都是以户外街男性不论加害或是被害都是以户外街头为多头为多女性则多发生于厨房或卧室。女性则多发生于厨房或卧室。3.2.2 杀人犯心理、人格分析杀人犯心理、人格分析 Z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Toch暴力男性暴力男性Z许多暴力犯罪的衍生是行为人从人许多暴力犯罪的衍生是行为人从人际冲动中习得,以惯性的方式暴力际冲动中习得,以惯性的方式暴力相向获益。相向获益。Z另有研究:高度攻击性者具有低度另有研究:高度攻击性者具有低度控制与过度控制两种心理人格特性控制与过度控制两种心理人格特性3.2.3 杀人犯罪成因分析杀人犯罪成因分析 Z心理因素心理因素认知曲解,包括欠缺理性与逻辑、短认知曲解,包括欠缺理性与逻辑、短视、以自我为中心、未能注意他人需视、以自我为中心、未能注意他人需求、归罪他人、不负责任、认为自己求、归罪他人、不负责任、认为自己是受害者等。是受害者等。Z行为互动因素行为互动因素杀人犯与被害者行为产生互动,进而杀人犯与被害者行为产生互动,进而提升到争吵暴行与杀机。提升到争吵暴行与杀机。Z社会结构因素社会结构因素歧视、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扩大歧视、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扩大Z暴力副文化与不良友伴、团体接触暴力副文化与不良友伴、团体接触因素因素3.2.4 杀人犯罪的防治杀人犯罪的防治 Z发挥教育功能,避免潜在恶性发展发挥教育功能,避免潜在恶性发展Z学校传授人际沟通与愤怒情绪管理课程学校传授人际沟通与愤怒情绪管理课程Z净化大众传播媒体净化大众传播媒体Z改善贫富不均、资源分配不公改善贫富不均、资源分配不公Z及早从事少年偏差行为辅导及早从事少年偏差行为辅导Z严惩枪支犯罪严惩枪支犯罪Z加强警察侦防犯罪能力,强化威慑效能加强警察侦防犯罪能力,强化威慑效能Z加强杀人犯罪问题研究加强杀人犯罪问题研究3.3 抢劫犯罪心理抢劫犯罪心理 Z3.3.1抢劫犯罪现况抢劫犯罪现况犯罪场所犯罪场所交通场所最多;住宅次之。交通场所最多;住宅次之。2犯罪方式犯罪方式抢劫案件中以骑机车抢劫最多,徒步抢劫案件中以骑机车抢劫最多,徒步抢劫次之。抢劫次之。3犯罪工具犯罪工具抢劫案件以交通工具类最常使用,徒抢劫案件以交通工具类最常使用,徒手次之。手次之。4共犯情形共犯情形抢劫案件以独行犯者较多,二人组次抢劫案件以独行犯者较多,二人组次之,三人组再次之。之,三人组再次之。3.3.2 抢劫的类型抢劫的类型 Z专业抢劫犯专业抢劫犯Z毒瘾抢劫犯毒瘾抢劫犯Z投机抢劫犯投机抢劫犯Z醉酒抢劫犯醉酒抢劫犯下一节4 性犯罪心理性犯罪心理4.1性犯罪概述性犯罪概述性性犯犯罪罪是是一一种种传传统统的的犯犯罪罪类类型型,不不仅仅侵侵犯犯了了公公民民的的人人身身权权利利,对对被被害害人人的的身身心心造造成成了了严严重重的的伤伤害害,而而且且妨妨碍碍了了社社会会秩秩序序,败败坏坏了了整整个个社社会会的的道道德德风风尚尚,破破坏坏了了我我国国社社会会的的伦伦理理关关系系,对对社社会会造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成了严重的危害。4.1性犯罪概述性犯罪概述4.1.1性犯罪的概念及类型性犯罪的概念及类型性性犯犯罪罪是是指指一一切切受受法法律律、道道德德、风风尚尚、习习惯惯以以及及其其他他社社会会行行为为规规范范所所禁止、谴责和惩罚的性行为。禁止、谴责和惩罚的性行为。类型:类型:(1)强奸罪强奸罪 (2)(2)奸淫幼女罪奸淫幼女罪 (3)(3)其其他他侵侵犯犯公公民民人人身身权权利利、民民主权利罪和扰乱公共秩序罪主权利罪和扰乱公共秩序罪 如如强强制制猥猥亵亵妇妇女女、侮侮辱辱妇妇女女罪罪,侮侮辱辱尸尸体体罪,聚众淫乱罪。罪,聚众淫乱罪。4.1.2 性犯罪人的一般特点性犯罪人的一般特点Z性犯罪人的重复犯罪性犯罪人的重复犯罪Z性犯罪人的智力较低性犯罪人的智力较低Z性犯罪人多为未婚青少年性犯罪人多为未婚青少年Z性犯罪人的心理性犯罪人的心理4.2 强奸犯罪心理强奸犯罪心理4.2.1强奸犯罪的一般特征强奸犯罪的一般特征强强奸奸具具有有暴暴力力犯犯罪罪和和性性犯犯罪罪的的双双重重性性质,是一种极其严重的性犯罪。质,是一种极其严重的性犯罪。强强奸奸犯犯罪罪不不仅仅对对被被害害人人身身心心造造成成极极大大的的伤伤害害,而而且且严严重重扰扰乱乱了了公公共共秩秩序序,践践踏踏了了人人性性的的尊尊严严,给给社社会会治治安安造造成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严重的负面影响。(1)时间时间夏夏季季发发生生的的强强奸奸案案件件占占一一半半以以上上(55.1),以以17:000:00为最,其次是为最,其次是8:0017:00(2)地点地点郊区高于市区郊区高于市区室内高于野外室内高于野外受害人家中和犯罪人家中受害人家中和犯罪人家中(3)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关系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关系在在很很多多人人的的观观念念中中存存在在着着心心理理变变态态的的色色狼狼在在月月黑黑风风高高的的郊郊外外强强奸奸妇妇女女的的所所谓谓“强强奸奸神神话话”,但国内外的一些调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但国内外的一些调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Z国国内内近近年年来来的的调调查查也也发发现现,在在强强奸奸犯犯罪罪中中,62.9的的被被害害人人认认识识犯犯罪罪人人,5.8的的被被害害人人对对自自己己的的被被害害负负有有一一定定责责任任,高高达达61.7的的强强奸奸是是发发生生在被害人或犯罪人的家中。在被害人或犯罪人的家中。4.2.2 强强奸奸犯犯罪罪的的心心理理分分析析第一,生理上的兴奋第一,生理上的兴奋第二,认知评估第二,认知评估第三,情感失控第三,情感失控第四,人格问题第四,人格问题 强奸犯罪人的犯罪动机强奸犯罪人的犯罪动机1)性欲动机性欲动机2)攻击动机攻击动机3)权力欲动机权力欲动机4)发泄怨恨发泄怨恨5)报复心理报复心理6)寻求刺激寻求刺激7)满足变态心理满足变态心理4.2.3 强奸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强奸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强奸犯的人格特点强奸犯的人格特点(1)低自我克制力性格)低自我克制力性格冲动性冲动性;追求刺激追求刺激;缺乏同情心缺乏同情心(2)人格特征)人格特征认认知知能能力力低低下下;情情感感扭扭曲曲,无无同同情情心心;挫挫折折耐耐受受力力低低,大大多多有有自自卑卑感感;人际关系不好人际关系不好(1)被害人的心理弱点被害人的心理弱点Z恐惧和软弱心理;恐惧和软弱心理;Z追求享乐的心理;追求享乐的心理;Z女性有求于人的心理;女性有求于人的心理;Z隐私或劣迹;隐私或劣迹;Z弱智、残疾、精神病等非正当状态。弱智、残疾、精神病等非正当状态。4.2.4 强奸犯罪中被害人问题的有关研究强奸犯罪中被害人问题的有关研究有有研研究究者者把把妇妇女女在在遭遭受受强强奸奸或或强强奸奸未未遂遂以以后后的的种种不良心理反应称为种种不良心理反应称为“强奸创伤综合征强奸创伤综合征”。强奸创伤综合征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强奸创伤综合征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Z第一阶段为第一阶段为“急性期急性期”。Z第二阶段为第二阶段为“重组期重组期”。(2)强奸犯罪对被害人的心理危害强奸犯罪对被害人的心理危害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