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安徽省“十二五”技术改造规划.doc

    • 资源ID:60078592       资源大小:187.50KB        全文页数:5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徽省“十二五”技术改造规划.doc

    安徽省“十二五”技术改造规划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引导和推动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加快推进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据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一、“十一五”全省技术改造基本情况“十一五”时期,安徽工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紧密结合本省实际,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技术改造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喜人。一是工业投入迅猛增长。“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5322亿元,其中技改投资7614亿元、是“十五”期间总和的4.5倍、占全省工业投资的49.7%。2010年当年,全省完成工业投资5253亿元,相当于2005年947.6亿元的5倍多,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7%。全年企业研发费用、研发项目、研发成果占全社会总数的比例均在70%以上。表1:“十一五”我省技改投资完成情况表 单位:亿元年份技改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技改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006852.1 52.21402.8 48.23544.740.624.020071078.4 26.62156.5 53.75093.743.721.1720081408.7 30.62792.6 29.56801.233.520.7120091802.8 27.93717.4 33.19263.236.219.462010 247237.1525341.31200029.520.6五年合计7614 年均34.6%15322.3 年均40.9%36702.8年均35.1%20.7表2:“十一五”我省重点行业技改投资完成情况表 单位:亿元 重点 产业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 “十一五”年均增幅%完成投资完成投资增长%完成投资增长%完成投资增长%完成投资全省合计852.11078.426.551408.730.631802.827.9247234.6十产业合计539.8764.941.701041.636.181506.044.58186536.34汽车38.972.486.27115.959.94158.236.5519850.17装备制造94.8168.177.37229.536.52405.876.7950752.09钢铁108.4136.926.33109.3-20.18111.72.201345.45有色25.826.00.6133.930.7148.041.365822.21化工51.262.922.7699.958.74129.729.8415932.82轻工92.2138.650.40200.644.70280.940.0235139.70纺织29.344.752.5061.437.2594.353.7111841.61电子信息48.234.5-28.455.460.4176.938.799618.81建材41.571.973.21115.260.10169.947.5020448.84医药9.48.7-7.4720.6137.0830.749.214043.62二是工业主动力作用凸现。2010年全省实现工业增加值5364亿元,是2005年1833.2亿元的近3倍、年均增长20%以上,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63.5%,三次产业比例为14.152.133.8,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3.7%,比“十五”末上升9.8个百分点。三是技改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十一五”期间,我省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以上。装备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05年的22.3%上升到2010年的29.9%、上升了7.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18.5%上升到2010年的29.2%、上升了10.7个百分点,轻工业(低碳行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16.65%上升到2010年25.04%、上升了8.75个百分点,而六大高耗能行业占工业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38.7%下降到2010年的33.17%,下降了4.53个百分点。四是技改培育了大批龙头企业。马钢部分产品工艺技术水平世界领先,海螺水泥主业产能规模、工艺技术装备尤其是三条万吨生产线代表了全球最先进水平,奇瑞培育了汽车自主品牌,淮南矿业瓦斯治理综合技术领跑世界,华茂集团已建成为连续36年保持赢利的中国棉纺织精品生产基地,江汽、铜陵有色、丰原生化等众多企业的多项产品和技术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65万户,五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数是“十五”期间的7倍。全省装备制造、汽车、家电等6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百亿元以上工业企业数由2005年的4家上升至17家,其中11家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五是技改促进了产业集聚。全省基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三大工业区域:省会合肥及沿江环湖区域以机械、电子、家电、纺织、建材、冶金工业为主,具有一定的科技优势;沿淮、淮北区域以煤炭、电力、化工、酿酒、食品工业为主,在能源和农副产品加工转化上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皖南区域以建材、农用机械、林木、丝绸、文化旅游产品为主,建材、丝绸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已崭露头角,渐成规模,特色鲜明,在全国市场有一定影响力,成为当地新的增长极。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累计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155万户以上,是“十五”末的1.4倍;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49.5%提高到58%。但是也应看到,技术改造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技改规模偏小。“十一五”期间,全省技改投资总量不到江苏、浙江的三分之一。二是项目储备不足。企业谋划项目的能力普遍不高,具有前瞻性的好项目较少,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不多,项目储备不够充分。三是机制体制不顺。国家尚未建立统一的技术改造统计指标体系与工作机制,技术改造的职能交叉现象仍然存在,权责不对等,职能与手段不匹配,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措施缺乏严肃性,激励约束机制有待建立完善。四是项目融资困难。政府引导力度需要逐步加大,民间资本没有充分激活,银行贷款受到许多限制,项目融资渠道不多、不畅,严重制约了技术改造上规模、上水平。二、“十二五”技术改造面临机遇和挑战从全球范围来看,机遇可期。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特别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利用高新技术及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撑。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跨国投资活动日益频繁,尤其是金融危机对全球产业分工和结构调整产生深刻影响,我们在承接产业转移,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协作方面的优势更加突出,这为进一步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和加速企业技术进步,提供了战略机遇。从国内看,环境总体有利。随着科学发展的理念在制度和政策层面深入落实,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效应将逐步显现出来,我省有望在政策、资金、重点项目布局等方面获得更多的支持。国家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发展战略,采取强有力措施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国内广阔的市场空间将为我省汽车、家电、钢铁、水泥等主导产业继续扩张和提升带来契机。在产业发展方面,国家坚持以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大力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抑制过剩产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型升级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力量。从省内看,条件较好。我省近年来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已经迈入到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特别是随着工业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工业投入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优势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机械、汽车、农产品加工、化工、钢铁等行业年销售收入已经超千亿,各地政府相继设立技改专项资金并逐步扩大规模,企业投资欲望以及民间资本潜力将进一步被激活。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推进,使我省综合优势更加凸显,为促进承接发达地区产业和要素转移、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分工合作,提供了历史机遇。“十二五”时期,技术改造工作也面临许多严峻挑战。从宏观层面看:一是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不可低估。全球金融危机对产业发展造成重大影响,欧美经济衰退,消费能力下降,国际市场动荡。后危机时代投资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产业调整和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的课题。二是区域竞争加剧。东盟等国低成本优势持续吸引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国内各省市都在千方百计扩大招商引资规模,积聚各种资源和要素,技术改造所依托的产业梯度转移面临激烈竞争。三是可持续发展对工业投入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业发展日益面临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等问题带来的巨大压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同时对工业技改投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技术改造的环境还需改善。目前全国促进技术改造的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配套政策有待完善,需要进一步理顺职能,提高效率,建立健全有利于推动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从省内来看:我省工业基础还比较薄弱,技术改造仍然还面临着技术力量支撑不够、专业人才缺乏、项目融资难等突出问题,以及土地、环保等因素的制约。因此,我们既要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又要正视现实,克服困难,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技术改造水平,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三、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应用推广为途径,以节能、降耗、提质、增效为着力点,坚持技术改造与调整结构、优化布局相结合,与延伸产业链条、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与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促进新产品产业化相结合,与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做大做强企业相结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瞄准国内外同行先进水平,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努力提高全省工业经济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主要目标:实施“1525工程”,即:未来五年,围绕10大重点行业,实施5000项重点技改项目,累计完成技改投资超过20000亿元,技改投资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50%。1、五年全省累计完成技改投资超过20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技改投资总量接近“十一五”时期的3倍。2、五年累计实施重点技改项目5000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超过1000项。3、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投资结构与投资效益明显改善,技改投资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基本原则:一是市场导向原则。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企业在项目建设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地位。二是科学发展原则。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持续优化增量结构,注重内涵式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三是技术进步原则。瞄准国内外同行先进水平,积极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装备,注重精深加工,配套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四是重点带动原则。围绕带动作用大的重要骨干企业及点多面广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两个群体,突出支柱产业、龙头企业、重点产品和关键环节,持续加大投入,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促进全行业发展。五是两化融合原则。坚持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的推广应用,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六是做大做强原则。坚持技术改造与资产重组、与提高产业关联度、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通过高起点的技术改造,促进一批企业拉伸产业链条,培育核心竞争力,加快改革重组和裂变扩张步伐,建设知名品牌,在做大作强优势企业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四、“十二五”技术改造的重点围绕全省汽车、装备制造、钢铁、有色金属、石化、轻工、纺织、电子信息、建材、医药等十大重点行业,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为手段,持续推动企业不断加大技改投入,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升全省工业经济整体实力水平。(一)汽车以整车、关键零部件为龙头,推动发动机、变速器、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传统系统、悬挂系统、总线控系统和汽车模具、汽车空调及车轮、轮胎等产品发展。重点支持发展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和关键零部件,鼓励推进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发展,培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和较为完整的产品系列。“十二五”期间完成技改投资2000亿元,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122项。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重点研发高性能、低成本的汽车动力电池、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推进产业化进程,努力实现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重大突破。重点实施奇瑞公司磷酸铁锂汽车动力电池项目、混合动力汽车项目、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池包等电汽车核心模块项目,安凯公司新能源客车产业化项目,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生产线和新能源产业园项目等。乘用车与商务车改造升级。立足节能环保和安全,积极发展小排量轿车、多功能车、商务车、微型客车等新产品。重点实施实施奇瑞公司轿车整车换型改造项目,江汽集团轿车改扩建项目与经济型轿车新车型模夹具改造项目,昌河公司微型车生产项目,安驰公司新型小型客车生产线改造项目等。商用车系列化发展。依托江淮、华菱、昌河、奇瑞等企业,发展个性化品种,客车向系列化、高档化、经济化发展,载货汽车形成轻、中、重轻型全系列,积极发展中重型载货车,专用车底盘向专业化、特色化发展。重点建设江汽瑞风二代商务车换型改造项目、中重卡项目与轻客货车项目,安凯大中型豪华客车扩建项目,芜湖集瑞联合重工重卡项目,华菱重型汽车项目等。专用车特色化发展。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开发干混砂浆运输和施工设备、洒水车、新型油罐车、高空作业车等新产品、智能移动遥控举高灭火装备、机场涡喷消防车(双发),在加快产品开发基础上逐步扩大专用车规模。重点实施星马公司矿用自卸车项目、华菱公司重型载货汽车车桥项目、安徽开乐汽车公司灌式车项目、安徽森隆机械环卫车与高空作业车等专用改装车辆项目等。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增强。以高效、节能、环保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等为重点,鼓励重点企业加大研发和生产力度,突破底盘、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和发动机管理系统四大关键技术,提高自身配套能力。重点实施华菱公司节能环保大功率发动机项目,奇瑞公司系列汽油发动机与发动机换型改造项目、柴油发动机改扩建项目,锐展公司发动机项目,全柴公司柴油发动机项目,玉柴动力公司总发动机项目等。(二)装备制造围绕加快发展成套及重大装备、工程机械、电工电器、机床工具、农业机械、仪器仪表等六大行业,开发新品种,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推进六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十二五”期间完成技改投资5200亿元,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215项。1、成套及重大装备。以重点工程和重点企业的应用为依托,重点发展煤炭采选设备、水泥和玻璃设备、大型煤化工和化肥成套装备、有色矿用及冶金装备、环保治理成套装备,提高大型基础件、铸锻件配套和供应能力。大型基础件配套能力建设。以马钢、新兴铸管、天大管材、应流集团、瑞宏锻造等企业为依托,增加大型压机、难变形合金挤压机、径向精锻机等设备,为高压锅炉、铸管、石化装置、连轧设备等提供大吨位特种材料装备基础件。重点实施合肥市瑞宏铸造公司大型铸钢件项目,芜湖新兴铸管公司管件、大型铸锻件、径向锻造产品项目,马钢联合电钢轧辊公司大型支承辊项目,天大石油管材公司特种材料装备基础件项目等。大型成套设备本地化。支持骨干企业围绕煤炭采选设备、水泥和玻璃设备、大型煤化工和化肥成套装备、有色矿用及冶金装备、环保治理成套装备的整机和关键部件等重点,逐步实现大型成套设备的本地化。重点实施淮南长壁、安徽巨力、凯盛重工、淮南新集石油化机、比塞洛斯、淮北中芬等企业的煤炭采选设备项目;东华公司、合肥通用机研院、安徽六方深冷等企业大型煤化工和化肥设备项目;安徽金森源环保工程公司袋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循环硫化脱硫装置等环保设备项目;余热利用锅炉、风力、太阳能发电设备、无叶汽轮机(新型高效汽轮机)、节能型污水处理氧化沟工艺成套设备、干法脱硫除尘设备、垃圾焚烧发电设备等节能环保成套设备项目等。2、工程机械。抓住叉车和挖掘机两个龙头产品,提升液压传动和控制系统的设计制造技术,发展装载机、汽车起重机、压路机、堆垛及搬运机等整机产品和大型回转支承、液压油缸等关键零部件,力争在履带式重型起重机等产品上有所突破。支持叉车及装载机械、挖掘机等主导产品提升规模和水平,起重运输设备增强成套设备供给能力,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提高配套能力。重点实施熔安重工总投资93亿元的千亿工程机械产业园项目,合力公司总投资20亿元的工程机械工业园项目,日立建机公司总投资20亿元的挖掘机及相关配套零部件项目,安徽柳工起重机公司总投资10亿元的汽车起重机项目,以及阜阳市兴华机械装备公司中小型挖掘机、装载机、叉车项目,安徽南亚工程机械公司装载机项目,芜起起重运输机械公司起重运输机械项目、神马公司中小型伸缩臂履带式起重机项目、合肥振宇及马鞍山沪宁工程公司中小型挖掘机等重点项目。3、电工电器。围绕重点建设工程和市场需求为目标,重点发展超高压、大容量输变电设备、中小型高效节能电机、特大型潜水电泵机组、工业锅炉和电站锅炉、电线电缆等优势特色产品,不断提高产品大型化、智能化、自动化、成套化水平。支持天威保变、ABB变压器公司、金牛公司、皖南电机、江淮电机、精达、绿宝等企业发展。4、机床及工具。支持企业提升高速加工、精密加工、智能化等关键技术,大力发展高中端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重型机床、大型快速液压机、数控系统及关键功能部件。重点实施合肥卡星数控设备有限公司CNC数控设备研发项目、池州家用机床公司总投资4亿元的1500台数控铣床产业化项目,安徽西锐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台数控切割机等项目,合肥锻压公司年产50台大型数控机械压力机项目,芜湖恒升大型数控立式车床、大型数控镗床和铣镗床,安徽双龙机床公司大型、重型卧式车床项目,安庆市申庆机床公司活塞环高精密镗床项目,黄山皖南机床公司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建设等项目。5、农业机械。围绕土地耕作、农副产品种植、灌溉、田间管理、农产品加工等领域,适应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发展的需要,发展农村建设需要的各类农业机械和器具。重点实施安徽精科机器公司大马力拖拉机、常州联发机械有限公司台轮式拖拉机、安徽京田公司KC525型半喂入收割机和秸秆打捆机、合肥长源液压件公司大型拖拉机耕深电液控制系统、安徽省淮丰现代农业装备公司生产铧式犁、谷物播种机、旋耕机、旋耕施肥播种机,阜阳拖拉机制造公司70马力中型拖拉机和与之配套的农机具项目,阜阳市速发机械公司吸粮机项目及界首云龙集团多功能散粮吸送专用车、港口散装物装卸成套设备、起场出仓机等项目。6、仪器仪表。围绕提高汽车、工程机械等产业配套水平,积极开发生产电子信息、医疗、环保、航空航天等新产品。重点实施安徽博微长安科技公司11亿元的民用军用产品项目,安徽鸿凌机电仪表集团家用工业用仪表项目,淮南万泰电子公司数字化矿井远程监控系统及终端产品、蓝德自动化装置、蓝盾光电公司环保测试仪表等项目。7、船舶。鼓励运用新技术、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船舶工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船舶和特种船舶,支持发展标准化内河船型、海洋工程装备船,加快推进船用中低速柴油机、舱室设备、甲板机械、船用电器等关键配套设备的自主化发展和品牌建设,促进船舶配套与造船协调发展。加强修船技术研究,鼓励企业利用现有造船设施开展修船业务,增强船舶修理和改装能力。支持沿江沿淮12个船舶工业产业集群发展:芜湖市造船及配套产业集群、无为县造船产业集群、和县造船产业集群、枞阳县造船产业集群、马鞍山市造船及配套产业集群、池州市造船产业集群、蚌埠市造船产业集群、宣城市造船及配套产业集群、阜阳市造船产业集群、合肥市船舶配套产业集群、安庆市船舶配套产业集群、滁州市船舶配套产业集群。五年规划实施重点技改项目39项,完成技改投资91亿元。重点发展:船类。高附加值散货船、集装箱船、海洋工程船、油船及化学品船,以及滚装船、拖轮、游艇等特色船舶。船用关键零部件。船用低速柴油机、中速柴油机、大型曲轴、铸件和锻件。船用舾装及其它产品。甲板机械、燃油供应单元、船用锅炉、焚烧炉、船用灯具、高速螺旋桨、船用钢材、油漆、锚链、电缆、大型舱口盖、水密门、人孔盖、卫生单元、铝质舷梯、家具、克令吊车、消防器具、泵阀等。(三)钢铁支持马钢集团、新兴铸管、天大管材等骨干企业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发展汽车用钢、汽车外用板、板带材、大小H型钢、高档硬线、车轮(特别是高速车轮)、冷轧硅钢、优质合金钢、管线钢、新型高效建筑结构钢等产品。在布局上,重点发展沿江优质钢铁材料生产基地,省会经济圈优质钢铁材料生产基地,地方特色钢铁加工产业园,以及霍邱、庐江钢铁产业原料基地。“十二五”期间完成技改投资1000亿元,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44项。板带类产品。鼓励开发生产高强度耐候薄板系列,家电用高质量系列钢,高强度热镀锌板和高质量专用彩涂板,新一代低合金高强度专用耐蚀板,以及各种高强度、高韧性、低焊接裂纹敏感性的压力容器用钢,石油储备罐等安全领域用钢。重点实施马钢重组合钢结构调整项目、安徽首矿大昌公司300万吨钢铁深加工项目等技改项目。火车车轮、轨道及汽车用钢产品。支持开发火车客运高速车轮、货运重载车轮和城市轨道运输低噪音车轮精品系列,特别是350 km/h的高速铁路列车车轮。开发高质量的汽车轮辋、汽车车轮用钢。重点实施马钢动车组车轮钢及精品车轮加工项目、长江钢铁公司年产300万吨精品钢等技改项目。型钢产品。支持开发微合金化高强度建筑用耐火、抗震H型钢系列;铁道车辆、集装箱等耐候H型钢系列;高韧性海洋石油平台用H型钢;薄壁轻型与厚壁重型H型钢等专用和特殊的H型钢精品材。鼓励开发矿山、输电工程用新一代高强耐蚀、耐候型钢等产品。线、棒材产品。重点生产制绳、PC钢丝及钢绞线用硬线、焊条及焊丝用线材,弹簧钢等高级线材。鼓励开发高强在线软化处理的高性能冷镦钢、高屈服强度、高疲劳强度的非调质钢、合金钢、高级碳素钢等高性能大型棒材,细晶热轧钢筋、多种微合金化方法生产高强度建筑用钢,强度400Mpa以上的热轧钢筋、功能性钢筋,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用和建筑用高强度盘条等。重点实施马鞍山天兴公司年产130万吨棒材、80万吨线材生产线等技改项目。无缝钢管、球墨铸铁管产品。支持开发离心铸造径向锻造工艺技术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大口径球墨铸铁管,大口径厚壁X80、X100及以上高钢级管线钢管,矩形、异形直缝埋弧焊管,高精度冷拨管,高钢级石油套管。重点实施芜湖新兴铸管公司三山工业园大型铸锻件、天大石油管材公司年产30万吨高钢级海洋石油油井管等技改项目。钢铁装备制造业产品。发展矿山井下无轨采矿系列设备,大型磁、浮选机,大型钢铁、超声波清洗、收尘、除尘环保系列设备,以及大型和异型铸钢、铜、铝件设备等冶金专用设备的产业化。(四)有色金属大力发展以高强高导高性能铜合金材料、特种材料为代表的铜铝材深加工产品,以及铝、铅、锌、金、银、稀有金属及有色金属新材料,支持利用铜、金、铅、锌等低品位矿、共伴生矿、难选冶矿、尾矿和熔炼渣等,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及铅、铜、铝等有色金属的回收利用水平。在布局上,大力促进产业集聚和产品链条延伸,重点构建铜陵、芜湖和宣城沿江优质铜材生产基地,省会经济圈铜、铝材和稀有金属材料生产基地,池州和阜阳两个铅锌材料基地,铜陵、皖东北地区两个黄金产业基地,皖南稀有金属提取基地,“十二五”期间完成技改投资510亿元,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51项。铜产品。重点发展铜板带、箔、杆、线等深加工产品。支持铜陵有色集团等企业实施铜矿开采冶炼及铜材加工项目,安徽华翼集团公司再生铜生产线改造项目等。铝产品。采用高速薄带铸轧生产技术,发展铝板带及汽车用铝材、电解铝,做大做强现有铝箔产业链。重点实施安徽生信铝业集团铝合金型材生产、通惠铝业铝箔生产加工、界首枫慧铝板铝箔二期工程等技改项目。铅、锌产品。重点开发高性能蓄电池板栅材料,运用湿法提取工艺制取高纯氧化铅,研发高容量蓄电池,发展机械与化工用铅、锌合金与高纯材料。重点实施安徽省华宇电源公司极板和蓄电池组装项目、九华冶炼厂锌冶炼等技改项目。稀有金属、稀土材料产品。重点发展钨、钒、钼金属的提取和产品深加工材料,钕铁硼磁性材料,高性能非晶、微晶软磁材料,宽带制品和纳米晶材料。实施五矿集团年产1000吨金属钨项目、铜冠集团年产5000吨钼系列产品项目、芜湖晟志公司年产4万吨稀土锌铝合金镀层纸(塑)排钉项目、马鞍山市伟泰锡业公司锡回收及深加工项目等项目。有色金属新材料。发展超细粉体、电子浆料,开发新一代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及材料、单晶铜材料及制品、高端薄膜电容器、稀土功能应用材料,大规模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材料,8英寸以上硅单晶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等有色金属新材料等。实施界首市骏马工贸公司年产8000吨电子级红丹等技改项目。黄金、白银产品。重点开发键合金丝、金箔、金条、超细银粉、金银工艺品产品,做精做强现有金盐产品,大力发展黄金特色工业旅游产品。重点实施铜陵有色池州铜冶炼厂年产20吨黄金、600吨白银及相关产品项目,池州光大公司白银电解回收加工及纳米ITO材料技改项目等。(五)石化重点发展煤化工、石油化工、无机盐化工、生物化工和精细化工产品。在布局上,煤化工着力建设淮南、淮北、阜(阳)亳(州)、芜湖四大煤化工基地,力争把我省建成国内先进的重要煤化工基地;石油化工打造安庆炼油及深加工集中区;农药、医药中间体,依托华星化工园和香隅化工园,打造集中区。五年完成技改投资1550亿元,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141项。新型煤化工。以煤气化为龙头,大力提升能源化工生产技术,利用氮肥生产副产物原料,发展甲醇、二甲醚、三聚氰胺、吗啉、高效复合肥、缓释肥、配方肥等品种。加大煤焦油深加工技术水平,提取苯酚、萘、苯等产品,做大做强煤化工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依托淮化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示范工程、临泉大型粉煤气化示范工程、上海华谊安徽化工园等载体,大力发展醋酸-醋酐联产。加快阜阳昊源、晋煤中能、临泉化工等氮肥生产企业原料路线和动力结构调整改造步伐,实现制气用煤本地化。依托皖维高科有限公司,发展煤基系列产品及其深加工醋酸系列、丙烯酸系列产品。石油化工。开发生产石化下游产品,增加丁辛醇、乙苯、苯乙烯、聚丙烯等石化产品品种,扩大丙烯腈/腈纶装置规模,促使企业向炼油化工一体化转变,形成石油化工产业链。重点推动安庆石化8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工程建设,实施开发聚烯烃、ABS工程塑料、聚丙烯酰胺、醋酸酯、丙烯酸酯等项目。积极争取百万吨乙烯等国家重大石化项目在皖布局,为我省地方化工和合成材料工业发展提供原料支撑。生物化工。巩固和扩大柠檬酸、腐植酸、乳酸、赖氨酸等传统产品,着力提升产品档次和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生物农药、生物肥料、腐植酸肥料、全降解农用薄膜、非粮法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新型酶制剂、高性能水处理絮凝剂、杀菌剂、生物填料等生物技术产品。支持丰原生化秸秆纤维素、玉米芯综合利用和加工产业化;支持黄山科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利用松节油、冬青油、乳酸、蓖麻油、棕榈油等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进行化学转化。精细化工。依托优势企业,突破关键技术,开发新品种,拓展产业链,积极发展医药化工中间体、涂料、染料、化工新材料、有机硅、有机氟、橡胶助剂等系列产品。重点支持八一集团生产硝基氯苯及系列下游产品,安庆曙光公司开发生产EDTA、蛋氨酸、亚氨基二乙酸等产品;蚌埠天润公司生产聚丙烯酰胺原粉和开发油田用助剂等产品;华星化工公司、广信农化公司、丰乐农化公司、安徽中山公司等重点农药企业,开发生产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系列产品;芜湖神剑、黄山永佳等企业开发生产涂料专用树脂,扩大粉末涂料生产。盐化工。以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积极发展纯碱、烧碱、糊树脂、精细化工等产品。重点推进安徽华塑公司定远煤化盐化一体化工程建设,支持芜湖融汇化工公司烧碱及系列产品改扩建项目;支持安徽中盐合肥四方公司整体搬迁升级,加快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建设,延伸盐化工产业链。橡胶加工。重点发展高附加值及环境友好型的轮胎和橡胶制品,包括轿车、矿山机械等高端领域专用轮胎、高性能轿车专用橡胶制品等配套产品;发展碳黑、钛白粉、帘子线、橡胶助剂等辅料橡胶制品产业链。依托安徽佳通轮胎公司扩大全钢子午胎、半钢子午胎生产规模,推进合肥德国大陆轮胎乘用车子午胎项目建设。依托中鼎股份等公司积极开发橡胶密封件和特种橡胶制品,开发新型高压胶管和阻燃输送带等新产品,提高配套能力。硫磷化工。按照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理念,依托铜化集团公司等企业,开发硫铁矿,发展硫铁矿制酸,生产磷铵和普钙等化肥产品,形成矿酸肥产业链;做精做优精细化工,发展磷酸精制、氯化法金红石型钛白粉及其它精细化工产品;加强磷石膏等资源综合利用,把铜陵建设成我国重要的硫磷化工基地。支持新中远化工集团积极开展贫矿综合利用。支持宁国司尔特公司兼并重组小化肥企业,扩大硫酸和高浓度复合肥生产规模。(六)轻工围绕农产品加工、烟草、酒类酿造、塑料制品、家电、皮革制品、造纸、印刷、家具及竹藤棕草制品、工艺美术及旅游产品、玻璃和陶瓷制品、照明、日化等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培育和发展符合时代特征和具有个性特点的优质产品。“十二五”期间完成技改投资3600亿元,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283项。1、家电行业。依托骨干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工业设计水平,开发适用不同消费需求的节能、节材、环保及智能化产品,加速行业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同时,针对“家电下乡”政策,鼓励企业开发适用农村新产品。在布局上,着力培育合肥市以海尔、格力、美的、美菱、荣事达、华凌、三洋、长虹等品牌为核心的集群化生产基地;支持滁州市以博西华、康佳、扬子等企业采用数字、环保、节能等新技术加速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支持芜湖市发挥家电生产配套能力强、物流成本低、人员素质高的优势,发展环保、健康的绿色家电产品。电冰箱。鼓励支持采用超级节能、变频、风直冷、制冷三循环系统等先进制造技术,开发生产大容量、不锈钢、多温区、抽屉式、可视化冰箱,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重点发展风冷型、智能型、大容量、多间室产品,并注重向节能型、超低温、静音型方向发展,逐步增加多门冰箱、对开门冰箱、风冷冰箱、变频冰箱、电脑温控冰箱等中高档产品比重。支持美的、海尔、博西华、美菱、华凌等骨干企业研究开发外观设计时尚、符合人性化需求的冰箱产品,重点建设美菱120万套电冰箱板材及内胆项目、电冰柜和特种冰箱生产项目,尊贵电器年产300万台冰箱冰柜生产基地项目等。空调器。鼓励应用变频控制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智能化技术、空气净化技术、负离子群杀菌等创新技术,发展能效等级高、环保型、节能型、舒适型的各类中央空调、变频节能空调、双系统全能空调和厨房专用空调。支持格力、美的、扬子等空调企业发展,重点实施扬子集团年产480万台高效变频空调等技改项目。洗衣机。支持荣事达、三洋、美的、海尔等企业继续开发生产面向新农村建设的双桶洗衣机和实用经济型全自动洗衣机等产品,大力发展具有新型水流技术、智能化程度高的静音波轮式全自动洗衣机、搅拌式洗衣机和滚筒式洗衣机。加快发展采用模糊控制、电解水、超音波等国际水平的高新技术全自动洗衣机,提高蒸汽洗、空气洗等新技术新概念的高科技滚筒洗衣机比重。小家电。跟踪国内外小家电产品发展趋势,重点发展厨房小家电、医疗保健电器,大力发展厨卫电器、居室电器、办公电器等产品,加速微波炉、排油烟机、燃气灶具、空气净化器、电火锅、取暖器、暖风机等小家电产品的升级换代,鼓励重点家电配套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等途径,完善家电产业链,增强协作配套水平。支持扬子空调、安康电器等企业培育发展小家电品牌,重点实施美菱股份、荣事达集团、合肥美的、申花电器等小家电技改项目。2、农副食品加工业。依托我省农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食品工业为代表的农副食品加工业,形成小麦、稻谷、油料、玉米、肉类、水产品、乳制品、茶叶、果蔬、药材等精深加工产品链,提高原料转化率和产品附加值,推进农副食品加工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营养化方向发展。加强粮食加工、食用植物油加工、肉制品、乳制品、饮料、罐头、酿酒、发酵制品、焙烤食品、制糖、水产品加工、食品添加剂等12个行业的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水平。在布局上,皖北阜阳、宿州、蚌埠、亳州、淮北等市,重点发展肉制品、粮油加工、果蔬加工、药材加工、林产品加工等产业;合肥、六安、淮南等市,重点发展粮油加工、炒货和水禽产品加工等产业;沿江安庆、滁州、马鞍山、芜湖、铜陵等市,发展造纸、粮油加工、林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等产业;皖南宣城、黄山、池州等市,重点发展茶叶、林特产品及粮油加工。小麦。重点开发生产食品专用粉、营养粉、主食面品(营养强化挂面、速冻面团、冷冻面、鲜切面、调理快餐面等)、膨化食品、饼干糕点等产品,提升麦胚、麸皮和系列植物蛋白的开发利用程度,生产谷朊粉、胚芽油、膳食纤维等保健食品,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循环经济。支持皖王、新锦丰、粮富等龙头骨干企业,围绕小麦专用面粉面制品深加工产品链,实施良夫面粉集团面粉加工与高端营养挂面生产项目,安徽金麦乐食品公司小麦加工生产线与饼干生产线改造项目、阜阳海泉粮油公司专用粉生产线与营养挂面生产线改造等技改项目。稻谷。重点发展配制米、营养米、专用米和小包装米生产,综合利用碎米研发生产营养米粉及方便米制食品、专用米制食品、米制方便面、糖尿病人专用米(粥)系列产品等健康方便食品,研究利用米糠开发功能性淀粉、糠醋、脂肪替代物、功能性多肽、米糠油等食品、医药和化妆品原料,研究稻壳发电和稻灰生产装饰材料。支持安徽庆发、合肥金润、阜阳海泉粮油、鑫泉米业、联河、稼仙、佳益、槐祥、家乐等延伸米制品精深加工产品链,以及槐祥粮食收储加工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项目等食品安全检测项目。油料。重点发展菜籽油、大豆油等大众产品,加快发展芝麻油、山茶油、米糠油、胚芽油等特色食用油,扩大精炼油和专用油的比重,开发利用油料蛋白、生物活性物质等产品。加强油脂制品科技创新和油脚、饼粕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开发油脂植物蛋白、脂肪酸、脂肪醇、皂甙、甘油、卵磷脂等精细化工产品。依托丰原油脂、大平工贸、庆发集团、鸿达粮油等龙头企业,延伸油料油脂油脂精深加工产品链。实施庆发集团菜籽生产加工、金润公司食用油生产扩建等技改项目,支持黄山市徽山食用油业有限公司食用茶油安全检验检测能力技改等项目。肉类。重点发展猪牛羊肉、禽肉制品,大力发展冷却肉、分割肉和熟肉制品,扩大低温肉制品、功能性肉制品和中式肉制品比重

    注意事项

    本文(安徽省“十二五”技术改造规划.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