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doc

    • 资源ID:60082454       资源大小:1.46M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doc

    第1章 第1节自然灾害是自然变异(自然异常变化)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面临的极大威胁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1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2008年初我国南方大雪灾“飞蝗蔽日,食禾至尽,民大饥相食”2009年5月17日湖南株洲高架桥垮塌致使9死14伤事件ABC D2对于上题中事件的判断依据是()A孕育灾害的环境 B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C承受灾害的客体 D损失大小31题中事件可能直接诱发的次生灾害是()冻害火灾瘟疫滑坡、泥石流A BC D【解析】1题,四川大地震、08年初雪灾、蝗灾都是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危及人们生命安全和财产;高架桥垮塌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灾难。故选A。2题,判断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主要依据是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3题,地震灾害可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诱发火灾、瘟疫。【答案】1.A2.B3.C4下列事件或现象只属于自然变异的是()A二战期间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B美国西北部的华盛顿州圣海伦斯火山喷发C西欧流行“疯牛病”D中生代小行星撞击地球【解析】自然变异,只有在它超过一定的限度,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危害时,才被视为自然灾害。中生代人类还未出现,小行星撞击地球不会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影响。【答案】D5自然变异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地球各圈层的物质运动B自然灾害具有社会属性C自然变异越过一定的限度D自然环境的自然属性【解析】自然变异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地球各圈层的物质运动。【答案】A2009年5月11日,巴西北部地区由于连降暴雨导致洪水泛滥,这次水灾已造成44人死亡,18万人被迫撤离,完成67题。6材料反映出自然灾害的特点是()A周期性 B灾害的严重性C灾害的联系性 D区域性7人们常说的“百年一遇”,是对自然灾害哪个特征的描述()A周期性 B灾害的严重性C联系性 D不可避免性【解析】6题,从材料可知这次水灾造成重大人员死亡,众多人口受灾,财产损失巨大,反映出的自然灾害的严重性。7题,“百年一遇”、“十年一遇”,实际上是对自然灾害周期性的一种通俗描述。【答案】6.B7.A“强大的自然力量通过自然灾害的方式对人类构成全方位的威胁。工矿业、农林牧渔业、社会生活稳定所必不可少的各种基础条件都会受到自然灾害的直接打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9题。8根据材料中的叙述,自然灾害所包含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不重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不可避免性A BC D【答案】C9根据材料中的叙述,承受自然灾害的客体是()A自然界的异常变化B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C人类生活的自然界D岩石圈顶部、水圈、大气圈底部和生物圈【答案】B10读下图,完成以下问题。(1)将洪涝、台风、暴雨等填入A、B、C三个方框中,并说明该图所反映出的自然灾害的特点。(2)自然灾害能否避免?人类应采取什么措施进行防御?(3)运用图中的例子,说出人类对气象灾害的监测手段。(4)自然灾害的特点有哪些?【答案】(1)A:台风B:暴雨C:洪涝图中的三种灾害形成了灾害链,说明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自然灾害可监测、可防御,具有可减轻性。(2)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人类可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及早发出灾害预报和警报,然后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防御。(3)利用气象卫星对台风、洪涝灾害进行监测。(4)广泛性与区域性;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周期性和不重复性;联系性;严重性;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一周内,发生十几次余震,有几次严重威胁到救灾官兵们的生命安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材料中反映出地震灾害的特点是()A频繁性 B广泛性C自然和社会的双重性 D不可避免性2下列是防御地震灾害的正确措施是()A发现预兆应及时保密,以免发生混乱B离家时要关闭煤气总阀,以免发生火灾C将震区居民全部迁走D易倒易碎物品要放在容易攀扶的地方【解析】1题,大地震后,余震不断,这是震源处地壳积累地应力释放的必然结果,表明地震灾害的频繁性。2题,防御地震时,离家应关闭煤气总阀,避免引发火灾。【答案】1.A2.B不同区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据此回答34题。3关于灾情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灾害强度越大,灾情越大B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情越小C灾害强度小,灾情一定小D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抗灾能力越低【答案】A4下列情况中,相同强度的自然灾害下,灾情最严重的是()A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B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C农业最发达的地区D降水丰富的地区【答案】A阅读下面图表,回答56题。5近十年来,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增加的原因是()A进入了自然灾害的多发期B主要是由自然灾害的周期性决定的C人类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阔,改变环境越来越大D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6在三种统计中,以死亡人数统计增幅最大,原因是()A人口增长,城市发展B灾害发生的次数越来越多C自然灾害的强度在不断增大D人为灾害与自然灾害相对叠加【解析】5题,由于人类活动范围越来越广阔,对自然环境的改变愈来愈强,诱发自然灾害越来越多。6题,由于人口增长,城市发展,人口集中,死亡人数随之增加。【答案】5.C6.A7太平洋及周边地区,无论是政治地理和经济地理格局,还是其资源、环境的重要性,都备受世界关注,成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热点地区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地区突出的自然灾害是_,原因是_。(2)1960年5月22日,智利沿海地区发生了里氏8.4级地震,引发的海啸巨浪以236米/秒的速度横扫太平洋,A地区被巨浪掀得人仰马翻,死亡、失踪138人。这说明自然灾害具有_性和_性。(3)图中D所示区域不定期出现的海洋水文现象是_,给生产带来的严重影响是_,这充分反映出自然灾害具有_和_双重属性。【答案】(1)地震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处,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2)联系严重(3)厄尔尼诺现象渔业减产自然社会8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1)长江自称是黄河的原因是_,这种结果是_ _导致的,这种灾害与人类_有关。(2)这种灾害除了使河流的含沙量增大以外,还会引起哪些问题?(3)长江上游地区多_等地质灾害,中下游多_灾害,这反映了自然灾害具有_特点,对上述灾害,能不能采取措施彻底根除它们?这与自然灾害哪个方面的特点有关?【答案】(1)长江的含沙量也很大水土流失严重乱砍滥伐、破坏植被(2)使河床升高,引起洪涝灾害;使土壤肥力下降。(3)地震、滑坡和泥石流水旱区域性不能;不可避免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08年入夏以来,重庆(图中甲地)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持续的晴热、高温、少雨天气使农作物枯萎,人畜饮水困难,工厂停产,直接经济损失达70多亿元。(1)材料中提到的“百年一遇”是用来说明自然灾害的哪个特点的?其具体含义是什么?(2)许多自然灾害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常常诱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出现“灾害链”的现象。这反映了自然灾害的什么特点?你认为重庆持续的睛热、高温天气能够直接诱发哪些灾害?(至少两种)【答案】(1)自然灾害的周期性。表示重庆发生特大旱灾的概率是1%(2)联系性。森林火灾、农作物病虫害、土壤盐渍化等。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我国北方沙尘暴发生的特点是西北多于东北,平原(盆地)多于山区,沙漠多于其他地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有五大沙尘暴中心:一是新疆的塔里木盆地,主要包括塔克拉玛干沙漠和罗布泊地区;二是内蒙古西部、甘肃、宁夏的阿拉善高原,包括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河西走廊;三是内蒙古中部鄂尔多斯高原,包括毛乌素沙地和北部黄土高原;四是内蒙古东南部,包括后山地区、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五是华北平原,范围可至北京以南。我国沙尘暴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与气候和天气的变化有直接关系。遇气候暖湿时期地面植被生长茂密,生态环境条件好,沙尘暴发生频率低;反之,在冷干气候时期,则沙尘暴发生频率高。我国从公元前205年以来有85%以上的沙尘暴都发生在35月份,而且多出现于春季的午后。这是由于春季是全年中空气冷暖变化最剧烈的季节,午后到傍晚之前又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更容易造成空气层结的不稳定。沙尘的肆虐,就在于对流层低层存在着强烈的垂直方向的不稳定和强对流。另外,春季北方地区气温陡然回升,大地解冻,同时干旱少雨,地表干燥松软,不论是耕地还是荒漠草原,均无植被覆盖而裸露无遗,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沙尘源。沙尘暴的防治对策从沙尘暴的自然成因上看,人类无法消除沙尘暴。但从人类自身活动看,乱砍滥伐和对土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而加速沙尘暴发生的负面作用是可以削减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减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防御沙尘暴的长远对策是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人为改变荒漠和半荒漠地表现状及恶劣的生态环境。具体对策有:(1)机械沙障。主要用杂草、树枝以及其他材料,在流沙上设置阻滞风沙流动和固定沙面的障碍物。例如,草方格沙障是用稻草、麦秆和芦苇等柔性材料,将其直接插入沙层内,直立于沙丘上,扎设成方格状;粘土沙障是由粘土碎块堆成小土埂而成。(2)化学固沙。它是在流动沙地上喷洒化学粘结材料,使其在沙地表面形成一层有一定强度的防护壳,让沙尘吹不起来。这种材料总体上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将植物纤维和旧报纸纸浆与粘性物质搅拌在一起,喷洒在沙尘的表面。这类纤维粘料喷在沙尘表面不深,浅浅地结成块,由于比较薄,人不能在上面走。第二类粘性胶质材料喷洒在沙漠上,渗进沙漠要深一些,板块层厚硬,人可以行走,但汽车等机动车辆上不去。第三类粘性胶质材料叫做“锁定沙尘”。这种材料喷洒在沙漠上,渗透沙漠半英寸,表层粘结厚而坚硬,可以行人和各种车辆,它不怕压,不起灰,是最结实的一种。(3)植物固沙当然是长远大计。在水资源允许的条件下,在沙源地栽种植物,草、灌木和乔木,不仅能够长久固定流沙,还可以从根本上遏制沙漠发展。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