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九年级语文《隆中对》学教案人教版.doc

    • 资源ID:60085158       资源大小:20.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九年级语文《隆中对》学教案人教版.doc

    初三语文学教案课题:隆中对 教学目的: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2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教学重点: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教学难点: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教学时间:3课时预习内容:   1)、读熟课文;将文中的生字词找出来,并写在下面: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的名字;并查找相关资料,知道他们的身份、地位怎样?(记得提供原文根据)1诸葛亮:隐居隆中,种田人。("亮躬耕陇亩")2管仲、乐毅:春秋战国有名的将相,辅佐国君成霸业,诸葛亮自比二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3崔州平、徐庶元直:是诸葛亮的朋友("与亮友善,谓为信然")4董卓:杀死东汉少帝刘辩,独掌大权,导致天下大乱。("自董卓以来不可胜数)5曹操:现在有百万军队,挟持皇帝号令诸侯。("操比于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6袁绍:汉末冀州牧,几十万军队与几万人作战,大败(老师补充官渡之战)。7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是江东之主。("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8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9刘表:荆州牧10刘漳:益州牧,昏庸懦弱。("刘璋暗弱")11张鲁:占据汉中,在益州的北面,国富民强却不知爱惜。("张鲁在北,智能之士思得明君")12关羽、张飞:师补充:是刘备的手下。("关羽、张飞等不悦羽、飞乃止")13先主(刘备):帝室后代,其父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以光复汉室为由屯兵新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什么?请在原文中找答案。("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撅,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3)请查找有关于诸葛亮的词语、对联、诗歌或者是故事,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在下面   第一课时一、       导人新课:    放录音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在学习之前,问一问学生,了解哪些?二、充分运用多种朗读方式读熟课文:三、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四、学生讨论回答:略五、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六、人物的身份、地位现在都清楚了,问问学生,对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刘备来说,哪些人特别重要?(曹操和孙权、刘表、刘漳、张鲁)七、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进一步熟悉人物,自己查阅相关历史书籍,了解当时的背景。找出文中的地名,画一张地形草图,能体现大致方位即可。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所找的地名,根据课文,分析当时情形。(这部分以学生分组讨论为主,需要老师的引导)博陵、颖 、新野、江东、荆州、南海、吴公、巴蜀、益州1亚博陵、颖川:分别是崔州平徐庶的家乡。提一下即可,古人常将家乡籍在人名前面。2新野:刘备屯兵之所。为什么刘备会屯兵这里?他怎么会见到诸葛亮?用文中话回答,并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理解课文第二、三段)3江东:孙权占据的地方。4荆州:北面靠着汉水、沔水;东面与吴会相连,西面与巴郡蜀郡相通,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北据汉、沔?此用武之国)5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二、出示三国形势图,(虽此时还没有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可以帮助学生有大致的方位概念)'三、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将上节课的人物与本节课的地名结合起来,参照地图,分析形势,当一回军事指挥家,为处在困境中的刘备出一条妙计。曹操 北方(兵力雄厚,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孙权 据江东,已经三世,国显民附 可以为援刘表 据荆州用武之国,不能守刘璋 据益州险塞,暗弱 可攻荆益张鲁 在益州北面,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有利条件刘备 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思贤如渴四、参照课文,将你的计策与诸葛亮的对照一下,看看诸葛亮对天下形势有怎样的分析。五、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曹操:今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 任用贤能 可援不可图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却不能守。刘漳:据益州险塞,暗弱张鲁:在益州之北,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第三课时 一、再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二、通过一番精彩的对话,我们初步了 解了诸葛亮,你如何评价他?与同学交流一下。三、完成课后练习一、三。四、课后作业:(一)  害群之马     黄帝将见大(taì)隗(wi)乎具茨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q)首,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注释】    见:拜访。大隗:传说中的神名。具茨:山名,在荥阳密县(今河南省密县)。涂:同 “途”。即路。若:你。然:是的。表应答。所存:所在的地方。异哉:了不起啊。异:不寻常。非徒:不但,不只。为天下:治理天下。辞:谢绝。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这与牧马还有什么两样吗?奚,何。以,因。异,不同。乎,于,相当于“与”、“跟”。 稽首:叩头。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    )      (2)问涂焉(     )  (3)亦去其害马者而已(    )            (4)黄帝再拜稽首(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3用简炼的语言概述这个故事的内容。                                                                                             4牧童认为如何治理天下?                                                                                             5源于这个故事的成语是“害群之马”,这个成语的比喻义是                                                6在现实生活中哪些人是害群之马?请举12个例子。我们应怎样对待这些害群之马?                                                                                             答案:1(1)拜见(2)同“途”。(3)罢了  (4)叩头  2治理天下的人与放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吗?  3短文记叙了一个牧童回答皇帝如何治理天下的故事。 4牧童认为治理天下如同放牧,除掉害群之马即可。5这个成语比喻是危害大众集体的人。6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举例只要是危害人民、危害国家利益的坏人即可。我们的态度应该是与之作坚决的斗争。与本文相关资料:1诗词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2诸葛武侯祠对联:日月同悬出师表 风云常护定军山。青山绕郭宜龙卧 翠柏参天有鹤来。有庐堪千古 读策定三分。草庐卧龙,王佐动先主三顾 兰田生玉,英才起吴帝唯称。梁父吟成高土志 出师表见老臣心。3词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4故事: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5补充:官渡之战。八月,袁绍大军推进至官渡,双方攻守激战,对峙数月,十月,袁绍谋士许攸愤然降曹,献计偷袭袁军屯粮地鸟巢(今河南原阳东北)。曹操当即亲率步骑连夜奔袭乌巢,尽焚袁军粮秣(参见乌巢之战)。袁军乌巢大败,军心震恐,部将张、高览阵前降曹,瞬时全线崩溃。曹操趁热反攻,大获全胜,歼灭袁军7万余人,袁绍率余部渡河北逃,从此一蹶不振(见官渡之战)。此战,曹操展出奇兵,顽强坚持正面固守,创造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注意事项

    本文(九年级语文《隆中对》学教案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