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县优质无公害稻米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doc
旌德县优质无公害稻米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水稻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面积、单产和总产处于第一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消费要求日益增长,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安全、优质、高效已经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内容。从2002年开始实施无公害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发展安全、优质、高效农产品,既是满足当前以及今后消费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又调整农业品种结构的重要内容,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一、优质无公害稻米生产现状旌德县是最早开展水稻无公害的地区,在安徽首批获得无公害水稻基地和无公害稻谷认证,生态优越,适合发展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同时具有技术优势,2002年就制定了适合山区的无公害杂交水稻生产技术规程,经多年论证符合杂交水稻的无公害生产。优质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的推广促进的水稻产业的发展:1.优质无公害种植面积已成规模2011年统计我县无公害水稻种植基地已建设达6.285万亩,绿色水稻生产基地1.46万亩,有机稻谷生产基地2500亩。优质无公害稻谷生产面积已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0%以上,一个以无公害农产品为主的基地县初见倪端。2.稻谷生产能力提高了。2011年我县水稻播种面积12万亩,单产预计460公斤左右。比全县前5年的平均单产450公斤提高10公斤左右。其中3万亩核心示范区平均亩产达550公斤以上,部分田块单产超过650公斤。 3.主体品种明确了,品质有改善。在单产提高的同时,水稻品质发生了质的提高,2006年优质水稻组合占60%,2011年以丰两优1号、丰两优4号、扬两优6号、新两优6号等优质水稻组合(达国家3级优质米标准)的种植比例达85%,其中扬两优6号、丰两优4号种植比例均超过10%。4.优质稻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已通过生产示范筛定了。2002年我县就开展了无公害杂交水稻生产实践,制定了适合山区的超级杂交水稻配套栽培技术,将稳穗攻粒栽培技术、好气灌溉技术、稻鸭共育、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等有机结合,实施优质无公害水稻的标准化生产,2004年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通过认证达3万多亩,单产达500公斤以上,产品通过无公害认证。同时主攻以水稻旱育稀植技术为代表的培育壮秧技术,全县应用面积80%以上。以抛秧、直播稻、免耕为代表的轻型栽培技术。全县应用面积5万亩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面积10万亩以上,重点是增磷、补钾、氮肥后移等。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为重点的精确管理技术日益完善。5.稻谷总量得以稳定。我县虽由于经济作物的发展及城市用地。水稻种植面积减少,但稻谷总量稳定在在6万吨左右。人均生产500公斤,商品率稳定在25%上下。6.品牌开发有了新发展。由于在示范区和核心示范区与无公害水稻生产相结合,实施定单农业,推行优质品种,采取无公害生产,大米加工企业有了优质原料,按照市场运作,引导企业创新品牌,扩大了“旌玉屏”牌、“富满”牌优质米生产规模,全面提高了产品档次,加大了品牌宣传,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市场占有率有了极大的提高。以辉煌、华隆等米业为龙头的产业化生产初具规模。7.优质无公害稻米产业化开发的龙头企业带动效益明显辉煌、华隆等米业从2005年就主动介入了我县优质稻的订单生产、加工、产品及市场开发工作。华隆属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仓容28000吨,拥有2条现代化生产线,日生产大米155吨,年加工稻谷5万吨,公司年销售收入达到1.3亿元,利润359万元。公司依托市场积极做好粮食贸易,年交易量达12万吨,并整合已有的仓容,配合粮食局开展省级粮食储备工作。2011年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形式,选择以扬两优6号、丰两优4号等3级以上优质米品种为订单达3万多亩。建设公司拥有的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3万亩,公司生产的大米经国家农业部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定为无公害产品,2008年通过了ISO9001:2000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QS认证,并且拿到了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辉煌属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旌玉屏”牌优质米2002年经国家农业部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定为无公害产品,年生产优质大米7500吨。建设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达2万亩。二、我县稻米产业存在的问题我县的稻米生产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突出的问题是我县的稻米生产基本上还处于传统的优质高产阶段,质量效应、品牌效应都比较低。 1.品种多、杂、乱 品种多、乱、杂,一直是困扰我县稻米生产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种子市场的彻底放开,我县水稻品种有70个以上,大多数品种种植面积在几百至千亩,面积最小的就几十亩。据调查,2011年,种植面积最大的是扬两优6号,也只有1.5万亩,仅占全县水稻面积的13%。品种的杂乱,很难形成规模化生产,种植比较效益低下,没有起到提高“旌德大米”质量、提升“旌德大米”品牌效应的作用。 2.三级以上优质稻米品种的商品率低近年来,虽然加大了水稻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力度,水稻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多数将优质稻米留作口粮,如扬两优6号、丰两优1号、4号等种植面积虽在万亩以上 ,而商品率在15%以下。3.企业精深加工能力低农业产业化,简单地说就是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农产品加工和贸易在农业产业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农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也就没有农业的产业化。从我县的实际情况来说,稻米加工龙头企业和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县稻米产业化进程的瓶颈和关键制约因素。旌德县虽然有稻米加工企业数十家,但大多是简单的初加工,生产普通的商品大米,产品档次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这从根本上限制了我县无公害、绿色稻米产业的发展。只有华隆米业有精加工产品,以大米为原料的高附加值食品深加工企业空白,稻米产业链短。4.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大多是一种松散型关系,“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或“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户”的机制未能很好实施。企业没有自己固定的生产基地,农户没有赖以闯市场的加工企业,企业和农户之间缺少生产信息、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沟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为农户提供各种服务的涉农部门,也没能真正参与优质稻米的产业化工作。三、旌德发展优质无公害稻米的优势条件l、地理位置及自然资源情况旌德是一个山区县,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条件,首先我县污染企业少,绿化程度高,常年云雾环绕,空气清新;第二水质纯净,我县是青弋江、水阳江上游河流、河水清澈见底,山泉四季常流,农业灌溉水多为泉水、山塘;第三土壤成土母质以花岗闪长岩分化物为多数,砂壤、质地轻、渗透性强,有害物质分解、降解、流失快。亚热带气候,生物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日照1972小时,日照率45%,太阳能辐射总量113.2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5.5度,年降雨量1400毫米,水、光、气、热满足了一年2-3熟;由于复杂的地形,山丘冲畈相间,形成了多样的小气候,因而亚热带、暖温带生物群落兼有,即门类不少,品种繁多,资源丰富,农业栽培作物有27科300多个品种,饲养的动物有8个科40多个品种。苎麻、甘蔗、茶叶。蚕桑、茭白、线椒、豆薯、生姜、黄牛、刺胸蛙、甲鱼等在省内外闻名遐迩,野生动植物更为繁多。在全国经济战略中又处于中部开放地带,紧联黄山,又是苏浙沪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农业基础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日趋完善。2、资源优势旌德县最大优势是环境好。生态环境是经济优势,发展无公害食品是发挥我县生态优势的措施。旌德县现有水田面积14万亩,水稻是第一大作物,年产稻谷近6万吨,人均生产量大,除农民自食外,商品量2万吨。3.稻米产业化体系已初成规模。我县自古以来盛产稻米,旌德大米曾获部颁优质产品。是原徽州地区的粮油生产基地,也是少有的山区粮食外调县。2005年以来通过技术引导,资金扶持,招商引资,促进了水稻产业化经营。一是专业化生产发展较快。以种植业优质化工程水稻高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大力引导和推行水稻规模经营,组织了农技专家与种植水稻30亩以上的大户进行科技结对帮扶,已派出农技专家和农业科技特派员120人,其中县派40人。通过典型示范,带动水稻区域化、优质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生产。二是有龙头企业支持。利用产业化扶持资金,支持稻米产加销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稻米深加工企业参与了各种品牌推荐展销活动,加强了品牌宣传。其中华隆等基础好的稻米产业化龙头企业直接参与优质稻订单生产和生产基地建设,并把订单规模及兑现情况作为了对该企业是否扶持的主要依据,2011年优质稻米的订单达5万多亩。其中华隆米业达3万多亩,建设并得到认证的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3万亩。通过在上海多年的展销活动,促进了我县“旌玉屏”牌、“富满”牌无公害大米进入上海市场;以华隆米业、辉煌公司等为龙头的稻米产业化体系已初成规模。4.农业推广体系健全有一大批敬岗爱业的科技工作人员,为推动我县粮油生产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设有粮油作物站、土壤肥料工作站、种子管理站、植物检疫植物保护站、蚕桑工作站、名优茶办公室、园艺站、蔬菜办公室等机构。各乡镇农技站业务由推广中心负责管理。旌德县有农技人员202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45人;这些技术人员长期从事一线农技推广工作,有着扎实的水稻生产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生产经验。从2001年开始实施无公害水稻、茶叶、优质苎麻等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目前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已达6.2万亩,茶叶基地达1.2万亩,标准化苎麻基地也已初具规模。制定的苎麻园地建设标准、苎麻生产技术规程均通过省级评审,2007年5月已作为安徽省苎麻的地方标准发布。围绕生态农业建设,我县农业标准化工作体系已初步形成。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农技推广体系日趋完善。5.市场优势无公害优质稻谷具有广阔的市场优势,我国已开始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人们对优质无公害大米十分青睐,我县辉煌、华隆等粮食加工厂多年来积极打造的“旌玉屏”牌“、富满”牌无公害大米品牌已认证为无公害食品,产品已远销上海等大中城市。作为苏浙沪地区的有机食品基地和供应地、生态旅游的基地,区位优势明显。我县大米主要销往黄山、芜湖及浙江、福建、贵州等地,市场需求量增大,周边大中城市密集,产品运输成本低。四、开发优质无公害稻米的思路与效益(一)指导思想抓住农业结构调整、立足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围绕市委、县委经济工作战略发展思路,坚持市场化、区域化、产业化发展。建基地、创品牌,使我县水稻生产发展实现三个转移(即由传统分散型向现代集约型转移,由面积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移,产品销售由主要内销向参与国内外竞争转移),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发展思路通过规划与实施,达到以市场为导向指挥生产,以优质配套服务提高产品产量、质量和效益,实现优势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套的目的,使我县的稻米品种结构调优、规模调大、品质档次调高、效益调好,形成特色产业,逐步走上产业化经营道路。 (三)发展基本原则: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市场导向原则: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优质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需求将越来越大,WTO为我们提供广阔的市场,稻米的发展就瞄准市场,市场营销快、效益好,就扩大种植上市。2、统一规划、区域化产业发展的原则:全县一盘棋,总观全局,着眼长远,根据市场,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规划只要付予实施,就要尊重规划的权威性,将最好的品种栽植到最适宜生长的区域,规模发展。切忌品种上的盲从性、品种布局上的杂乱性、区域规划上的盲目性。3、质量效益并重的原则: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效益是企业的灵魂,两者相辅相存,什么品质好、效益高,我们就种植发展。4、尊重农民自主权的原则: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是主体,不能向计划经济时期单纯靠行政命令农民种植,政府要转变观念,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增强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广泛宣传、对比分析,说明教育”等措施,让农民自愿接受,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5、坚持科技原则:科技是质量、产量、效益的保证,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加强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科学管理,以达到和实现开发的目的。(四)发展目标:1、经济效益目标:未来5年通过实施水稻优质无公害生产水稻项目,使我县粮食生产播种面积要稳定在15万亩,总产7.5万吨。平均亩产为500公斤。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真正实现粮增产,钱增收。2、生态效益目标:进一步改进生态环境,达到绿化美化山川,减少环境污染,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3、社会效益目标:全县粮食总产值增加,效益增加,同时可带动加工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广大人民更加安居乐业。4、科技效益的目标全县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推动科技服务体系和中介组织的建立和完善与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加产量,增进品质,实现农业效益,农民增收。到2015年全县水稻生产基本实现无害化生产,无公害标准化生产面积达10万亩以上,建立绿色食品为标准的水稻生产基地3万亩。基地的标准化程度要求标准化体系完备率95%以上,基地农民标准化培训入户率达到95%以上,标准简明手册入户率95%以上,产品生产环节标准化覆盖率达80%以上。农户生产(包括投入品使用、产地环境、生产管理、产品质检等内容)建档率达到95%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率80%以上,质量认证率(无公害农产品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安全追溯率达到95%以上,统一服务社会化程度达80%以上。五)增值效益实施优质无公害稻谷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每年水稻种植面积可达15万亩,优质无公害水稻种植10万亩,总产6万吨稻谷,其中商品稻谷2万吨,无公害稻谷产值万元(优质无公害稻谷按3000元吨,普通稻谷按2800元吨计算),农民可增产50公斤亩(产值150元亩),种优质无公害水稻升值50元亩,两项增加收入200元,10万亩增值2000万元;同时加工企业可生产和销售优质无公害大米1.2万吨,实现产值5400万元(优质无公害大米按4500元吨,普通大米按4000元吨计算),增值600万元。企业利润290万元。加工的碎米、青糠、稻壳等0.8万吨(按80元吨)收入64万元。合计354万元。增加税金45万元。可直接创造50个就业机会。五、推进优质无公害稻米产业发展对策 如何提升“旌德大米”市场竞争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为加快水稻品质改良,促进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实行优质无公害栽培及规模化生产技术,打造名优产品闯市场,已成为今后我县稻米产业发展的必然。这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优质稻米的需求,与国际市场接轨,创“旌德大米”国内外知名品牌,打开国内外销售市场,而且有利于促进本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实现粮食生产产业化,稳定和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对确保我县农业经济发展,确保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以特色优势推进规模化旌德稻米的特色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稻田无害化特色。旌德稻田分布在青山绿水之间,油稻或绿肥稻连作,土壤母质轻,有害物质降解、淋失快,残留少,有利于无公害基地建设和绿色食品基地或有机食品基地建设。二是优质品种特色。我县13万亩水稻,目前大面积种植的扬两优6号、丰两优4号等几个主体品种及将推广的深两优5814、天优华占等都达到国家优质米标准,其具有适口性好,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市场价格要高于一般优质米0.20.3元/公斤。“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在目前种植扬两优6号、丰两优4号、丰两优1号等优质品种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国内优质高产新品种,筛选出国标三级优质米以上、抗性强、高产稳产的水稻品种,主体品种不多于3个,每个主体品种种植面积不少于2万亩。提高三级以上优质稻米的种植比例,面积扩大到12万亩,以品种特色推进稻米产业的规模化,充分发挥规模效益。2.以技术进步推进高产优质无害化一是开展优质稻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定期进行区域试验,按周期进行水稻的淘汰和更新;二是在三溪、兴隆、俞村、白地、孙村、旌阳等乡镇进行优质稻生产试验,研究、推广优质稻栽培技术。到2010年,全县90%的水稻品种米质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米以上,“旌玉屏”牌“、富满”牌等品牌米在市场上占有率提升60%以上。三是按照生态适宜、品种对路、结构优化的原则,稳定和逐步发展优质稻。积极示范山区绿色有机稻的种植。加强核心示范乡镇的建设,坚持“区域布局,统一品种,连片推进”的原则,2012年全县重点抓好4个生产乡镇(俞村、三溪、兴隆、白地),20个种稻大户(规模种植30亩以上),150个科技示范户(规模种植10亩以上),建立2万亩核心示范区。到2015年全县10个乡镇全部纳入项目区,抓好50个种粮油大户,1000个科技示范户。同时,扶持稻油加工企业直接参与优质粮油产品订单生产和生产基地建设,改造加工设备,提升稻米的加工品质和品牌。四是大力推广应用水稻免耕栽培技术、抛秧技术、机插秧高效栽培技术等节本增效技术,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投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五要实施沃土工程,提高水田肥力,逐步完成向有机食品基地转化,把我县打造为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六要完善以稻鸭共育为主的生态种养结合技术,推动有机稻米生产。要积极推广生物、物理等防治有害生物技术,降低有机化合农药的使用比例,推动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加速精品有机稻米的开发。七要围绕优质水稻品种的特征特性,推广标准化精确高产栽培技术,确保水稻单产不断提高。3.以龙头带动推进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建设一批拉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市场竞争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将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联成一体,多层次提高产品附加值,使农民获得加工、流通等后续环节的收益,从而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建好一个龙头企业,就能推进一项产业发展,带动一方农民致富。我县是工业欠发达地区,大米加工企业多因财力不足,产品停留在初加工生产水平上。因此,需要政府部门给予龙头企业更多政策上、资金上的扶持。下一步,通过扶持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县优质无公害稻米产业,拓展国内外优质稻米市场。对企业实行分类指导,引导发展大米精深加工的大企业,合并中小企业,形成合力闯市场。在壮大现有的“华隆米业”、“辉煌米业” “天健米业”等几个大米加工企业的基础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水稻主产区的乡镇,各扶持1个大米精深加工或销售的龙头企业,提高稻米加工能力,改进包装质量,巩固和提高“旌德大米”在市场上的名牌效应。重点招商以大米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企业落户我县,提高我县稻米的精深加工水平,填补我县大米精深加工企业的空白,延伸稻米产业的产业链条,提高稻米产品的附加值。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提高稻米产业的产业化水平。4.以基地建设推进品牌化打造无公害、绿色稻米品牌,必须从加强基地建设入手,采取综合措施,基地建设、生产过程、环境整治、市场监管等多管齐下。一是积极创建省级无公害水稻生产示范基地和创建全国绿色食品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以基地为依托,打响我县无公害、绿色稻米品牌。二是按标准化生产要求,做好标准化基地农业投入品、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技术推广、培训、环境保护等制度化管理工作。从土壤改良、品种选择、灌溉、施肥、病虫防治、收获、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严格按标准进行操作。三要建立健全检验、检测制度。加强农业投入品和产出成品的质量检测,逐步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测,确保基地建设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把现有的“旌玉屏”牌“、富满”牌等大米品牌做大、做强,提高其市场占有量和知名度,发挥稻米产业的品牌效应,推进稻米产业的品牌化。 5.以社会服务推进市场化 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是打造旌德无公害、绿色大米知名品牌的重要保障。市场建设的重点是:一要管好市场,维护信誉。为我县无公害、绿色大米销售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对大米市场实行品牌认证制度,严把大米品质关,坚决打击以次充好、危害“旌德大米”信誉的行为;二要加强宣传,创造品牌。要利用各种方式,宣传“旌德大米”的品牌,积极参加各级稻米博览会,提升“旌德大米”的知名度。三要组建行业协会。要着力培育稻米行业协会、稻米生产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组织,发挥经济组织在稻米产销衔接、技术服务和协调价格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和完善企业和农户之间的生产、技术、市场等信息沟通渠道。在政策和资金上对经济合作组织给予扶持,允许和支持经济合作组织申报国家各类支农项目,并给予优先和优惠。重点发展以龙头企业为牵头人,水稻种植大户为成员的稻米协会,通过定期通报产业信息,制订发展规划,协调各方关系,逐步形成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一体化,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让企业、协会、农户联手打造“旌德大米”品牌。以完善的社会服务,加速推进我县稻米产业的市场化进程。无公害、绿色稻米产业是我县农业的优势产业,也是高效产业,我们将充分挖掘旌德的资源、技术、品牌、市场等优势,推动优质无公害稻米产业向品质更优、竞争力更强、效益更高的方向发展,使之成为我县高效外向农业的支柱产业。 旌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