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社会考试要点.doc
资源的含义资源就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种可以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积累的客观存在形态 新的资源观 资源系统观 :资源都看成人与自然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资源辩证观 :正确认识资源的有限性与无限性问题 、资源大国与资源小国问题、资源的有用性与有害性问题 、资源的量与质问题 。资源层次观: 材料能源信息 资源开放观 :打破地区经济封锁,合理配置资源 。资源的分类 (一)、按资源性质分类 1、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再生资源(矿产资源)与非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资源 和生物资源、);原生性资源与次生性资源 ;专有资源(如国家控制、管辖内的资源)与共享资源(公海、太空、信息资源等 )2 社会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劳动力、 智力、技术、管理、信息、资本;自 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技术资源通常被称为人类社会的三大类资源。(二)按资源用途分类 农业资源;工业资源;信息资源(含服务性资源) (三)按资源可利用状况分类 A、现实资源:即已经被认识和开发的资源。 B、潜在资源:即尚未被认识,或虽已认识却因技术等条件不具备还不能 被开发利用的资源。 C、废物资源:即传统被认为是废物,而由于科学技术的使用,又使其转化为可被开发利用的资源。 资源系统的特点 自然资源系统的特点 A、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和规律性; B、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现实资源是有限的,但开发利用及转化是无限的); C、自然资源的多功能性; D、自然资源的系统性; 社会资源系统的特点 :1、社会性 不同的生产方式产生不同的社会资源 ;社会资源是可超越国界、超越种族关系的,谁都可以掌握和利用它创造社会财富 。 2、继承性 人力资源通过人类的遗传继承、延续、发展;人类社会通过书籍、音像、磁带和教育手段等,继承人类的精神财富 。3、主导性社会资源决定资源的利用、发展的方向 ;把社会资源变为社会财富的过程中,它表现、贯彻人的愿望、意志和目的 。马克思 “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 4、流动性劳动力迁移;技术传播;资料可以交换,学术可以交流,商品可以贸易 。 5、不均衡性 环境的含义联合国: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我国环境保护法: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分类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l 按人类生存环境的空间范围 :l 聚落环境 :聚落环境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l 地理环境 :地球表层 、人类活动的基础 l 地质环境 :地表以下的坚硬地壳层 l 宇宙环境 :地球大气圈以外的宇宙空间环境 环境的特性A、整体性 B、有限性 C、不可逆性 D、潜在性 E、开放性世界环境日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 。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 。1993年 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 1994年 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2000年 2000环境千年 - 行动起来吧 ;2001年 世间万物 生命之网 2002年 使地球充满生机 ;2003年 水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 2004年 海洋存亡,匹夫有责 ;2005年 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2006年 莫使旱地变荒漠 ;2007年 冰川消融,是个热点话题吗? 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戒除嗜好! 面向低碳经济中国主办世界环境日:1993 北京 ,2002 深圳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A、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依赖关系) B、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自然前提(依赖关系) C、自然资源与环境对人类社会具有制约性 D、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报复(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E、人类社会对自然的破坏与改造人口爆炸所带来的压力 1、物质生产的压力 (粮食和生活必需品的短缺 );2、对资源的过度使用(环境);3、引起社会就业的紧张资源退化枯竭 1、矿产资源的耗竭;2、水资源的浪费、破坏与短缺;3、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污染;4、森林资源的锐减;5、土地资源的破坏;6、生物资源的破坏全球大气环境问题A、严重的大气污染(沙尘暴、酸雨、光化学污染)导致水生态系统破坏、土壤酸化、农作物减产、建筑物侵蚀、人体身体健康危害。 B、Q3层的破坏导致危害认得健康、影响生物的成长。 C、温室效应导致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生物圈冲击、影响人类生活。(1986年瑞典阿伦纽斯提出)水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或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系统,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可持续发展的多种定义1、着重于从自然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 “ 生态持续性 ”:1991 年 11 月 , 国际生态学联合会 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 :“保护 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 ”。2、着重于从社会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 1991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共同发表了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将可持 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之情况下 , 改善人 类的生活品质 ”。3、着重于从经济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爱德华 巴比尔 经济、自然资源 :不足和发展 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 “ 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其所提 供服务的前提下 , 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 ” 。皮尔斯 认为 :“可持续发展是今天的使用不应减少未来的实际收入 ”, “当发展能够保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 , 也不会使后代的福利减少 ”。4、着重于从科技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 斯帕思) 认为 :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一一尽可能接近零排放 或密封式 , 工艺方法一一尽 可能减少能掘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 。5、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布氏定义的可持续发展 1987年,布伦特兰夫人 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6、我国学者和政府的定义所谓可持续发展 , 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 , 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 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 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 :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平等 ,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平等 。三是指人与自然,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公平性 2、持续性原则:核心思想是指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3、共同性原则 :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4、协调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发展。5、高效性原则 :根据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来衡量 对资源的利用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A、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大量消耗、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B、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C、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D、人口众多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E、些现行政策和法规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基本原则 1、科教兴国,不断创新的原则 ;2、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的原则 ;3、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 ;4、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 行动纲领 1、保证人口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积极提高人口质量 。2、保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行动纲领: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再生能力和提高资源利用率。3、保证环境的行动纲领 :坚持“环境保护是我国第二项基本国策”的思想 。男和女结合在一起共同生活这么一种社会现象,即嫁娶的事 。(marriage)男人和女人结为夫妻 ,即夫妻关系和姻亲关系 (matrimony )婚姻在法学上的概念:三层含义:以男女两性结合为基础;以共同生活为目的;具有夫妻身份的公示性。 婚姻的定义:婚姻是基于性爱基础之上的为社会或国家所认可的男女两性结合、维持适应和解体的过程,即婚姻过程。 婚姻成立的主要动机德国社会学家穆勒曾归为三种动机,即经济、子女和感情,并认为在上古时代经济第一,子女第二,爱情第三;中古时代,子女第一,经济第二,爱情第三;现代社会,爱情第一,子女第二,经济第三。 婚姻的本质从表现形式上看,是男女两性的生理和心理的结合;从本质上看,是男女的一种特定的社会结合。 婚姻的个人需求:爱在婚姻中最重要;安全感;自信婚姻生活中彼此鼓励,增加对方自信,才是正路。;生育生儿育女更是自然的发展;家庭权威家庭中权威职责分明。婚姻类型及婚姻关系形态 可以把婚姻分为两种类型:较重实际的可称为功利型婚姻;较重情感的称为内涵型的婚姻 1、无生气的 2、消极同趣味的 3、有生命的 4、全盘的 5、冲突性的四个婚姻危险期1、孩子出生时 :“三角”关系,改变 “两人世界”2、婚后四至五年:这时期夫妻容易觉得生活平淡乏味 。3、婚后七年 :对婚姻的满足程度降至最低点 。4、婚后二十年左右这时候:男女双方身体状况事业逐渐发生变化 、事业发展不平衡。1、家庭含义: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由夫妻关系和子女关系结成的最小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共同体。 2、家庭的职能 A、家庭经济职能(物质生产、消费、积累财富);B、家庭的延续职能;C、教育职能;D、社会稳定 协调职能;E、 保护职能;F、公益职能3、家庭结构类型A、核心家庭:即由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B、扩大式家庭:指由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C、其他家庭形式 :孤老家庭、隔代家庭、组合家庭 、丁克家庭、单身家庭等。一夫一妻制的家庭 1、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 。2、男子在家庭中居于“统治”地位 ,氏组内部一男系的血统计算世系。3、夫妻双方已经不能任意解除婚姻关系 。4、父系氏族出现婚姻中的传统A、非媒不娶。B、明媒正娶。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C、夫唱妇随:妻子必须服从丈夫 。 道德关系:礼和义。D、三从四德。三从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所谓的“四德”是指:德、容、言、工。 E、婚姻的解除:七去、三不去七去:不顺父母(此指公婆)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三不去:有所娶无所归 不去,与更三年丧 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 中国古代的婚姻类型1、政治和亲 2、强权干涉婚:帝王选婚、罚婚、赠赐婚。3、聘娶婚 4、转房婚(转亲婚)5、经济实用型婚姻:交换婚、入赘婚、童养媳、典妻婚。当代社会的婚姻与家庭1、婚姻的爱情基础;2、婚姻的经济基础;3、婚姻的法律基础;4、婚姻的道德基础;5、婚姻的社会责任基础现代婚姻与家庭面临的挑战1、一夫一妻制家庭不断受到冲击,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性下降。2、各种现代亚婚姻家庭层出不穷丁克、玩耍型婚姻、试婚(童话型婚姻)、单身贵族、网络婚姻、同性婚姻。3、婚姻家庭关系主轴由传统的重亲子关系转变为重夫妻关系。表现在:A、注重婚姻自主与婚姻质量成为一种潮流。B、夫妻观念发生质的变化。C、离婚观念发生变化。4、婚姻家庭形式由相对单一变得多样化。5、婚姻家庭中代际关系重心下移,由长者转移到年轻人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3、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4、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政治的含义政治是一经济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与社会关系的总和二、政治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 1、与经济的关系政治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经济生活的状况 ;政治对于经济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政治对经济的作用最经常的是通过国家权力来实现的 。2、与法律的关系 政治是根本,是法律产生的前提;法律对于政治也有重大的影响,它体现国家的意志,通过法的准则来巩固国家权力并维持国家权力的正常运行。3、与宗教的关系 历史上,宗教曾经是政治统治的重要工具 ;在现代社会,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已越来越疏远,这已成为政治进步的标志。 4、与道德的关系 道德受政治制约,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有助于政治的正常运行特别是国家权力的维持。政治对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巨大的作用,一种道德风尚的建立和发展往往需要借助于政治力量才能实现。 1、阶级的特征: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一个历史范畴 ;阶级是一个以经济关系为纽带的政体 ;2、阶级出现的条件A、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剩余产品的出现;B、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C、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与等级1、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等级是一个政治法律范畴。2、等级只存在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阶级存在于一切阶级社会。3、两者经常交错,一个阶级中有几个等级、一个等级中也可有几个阶级。阶层的含义:阶层通常指同一阶级中因财产状况、社会地位的不同或谋生方式不同而区分的社会集团。阶层划分的依据1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 、分配收入结构 、)2、职业结构 3、文化结构 4、社会结构 四、阶层分化的作用 1、社会阶层的分化是推动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化过程 。2、社会阶层的分化对社会成员有机构成发挥重要改善作用 。3、社会阶层的分化造就一个“公民社会” 。公民社会(市民社会),是指由自由的公民和社会组织机构自愿组成的社会,围绕共同利益、目标和价值的,进行集体行动的非强制性团体 。公民社会的成员,通常包括了慈善机构、非政府组织、社区组织、妇女组织、宗教团体、专业协会、工会、自助组织、社会运动团体、商业协会、联盟和利益团体 。4、社会阶层的分化有助于社会等级体系从传统农业社会的“金字塔型”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橄榄型”转变,社会两极分化,保持社会稳定。5、推动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重大变化。消极的影响:1、各阶层之间整体发展出现错位现象。2、各阶层的收入差距拉大,集体认同感较差。3、各阶层之间矛盾和冲突增加。队社会稳定构成潜在威胁。封建社会的“士、农、工、商”(四民)四个基本的传统社会阶层。改革开放前:“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结构(一)工人阶级l 1、构成:传统的产业工人、服务业工人、农民工私营企业的雇佣工、干部和军人。l 2、总体变化:队伍不断壮大、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改善、就业方式灵活多样、生活水平逐步提高。l 3、地位:中国社会的领导阶级、推动和保证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基本力量、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二)农民阶级l 1、地位;工人阶级的最可靠的同盟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力量和生力军之一。l 2、分层:农业专业大户、兼业农户、小耕农、集体农民、农村干部(三) 其他社会阶层1、个体经营者;2、非公有制企业经理层;3、私营 企业主阶层(四) 特殊的社会阶层1、极富与极贫群体;2、宗教信仰群体;3、高危群体(一)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基本分析1、工人阶级队伍明显壮大、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2、社会成员流动的加快和社会收入差距的适当拉开有利于社会公正和进步。3、社会阶层的变化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4、知识和技术在社会分层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二)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特点:1、所有制结构的变动是导致当代社会阶层分化的重要因素之一。2、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社会阶层分化越来越趋向于表现为职业的分化。3、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些特殊的制度性安排对社会阶层分化带来显著影响,这些制度因素包括所有制、户籍制度、部门差异或单位之间的差异以及国家在资源配置中的强有力的作用。4、产业结构的变动使那些与现代经济相联系的职业群体的人数比重加大,社会影响力增强。5.新出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三)当前我国社会阶层结构l 1、总体结构是倒金字塔型不是橄榄型。l 2、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的机制还不健全l 3、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不畅通l 4、社会问题与矛盾突出,不稳定因素增多(仇富心理)l 5、就业与就学的权利不平等(四)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发展趋势l 1、各阶层流动加速趋势,社会阶层结构的弹性空间不断加大。2、社会阶层结构的多元化趋势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由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四大基本社会阶层构成。3、社会阶层结构从“金字塔”向“橄榄型”发展趋势4、社会分层的标准有简化的趋势,劳动分工与职业成为判别阶层身份的主要标准。5、通过正当职业途径和合法收入而进中产阶层与富裕阶层的人会越来越多。6、非政府组织将成为调节各阶层利益关系的重要纽带,并推动公民社会的发育。城市的特征A、人口与物资的高聚集性 B、城市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 C、基础设施的高度公共性 D、文化构成的异属性城市的产生:公元前40003000年前。直接原因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人的出现。古代城市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以及黄河中下游 。特征:城市规模小且数量少,当地行政、军事手工业中心,政治统治功能突出而经济功能弱小,城市相对封闭。中世纪城市的发展 中国封建时代的城市得到很大发展,没有中断。 唐代的长安、扬州,宋代洛阳,东京,明代的南京 。 欧洲的城市从公元4世纪衰落,9世纪逐渐兴起约从11世纪以后,城市在整个欧洲再次大量出现 。巴黎、罗马、那不勒斯、威尼斯等。近代的城市工业革命揭开近代城市革命性发展序幕。特征:A、工业生产的中心、商业贸易中心和科学技术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大大增强。B、城市规模迅速扩张,人口数量和用地猛增。C、“城市病”(住房、交通、环境)开始出现。D、城乡对立和差距出现。现代城市二战后城市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特征:A、城市日益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中心和人类的主要聚居地。B、城市空间组合上发生巨变,朝高质量和多功能方向发展。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圈开始出现。C、城乡融合、差别不断缩小。城市化的类型:(1)积极型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消极型城市化:过度城市化与低度城市化。(2)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3)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4)直接城市化与职能城市化(5)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城市化的发生动力A、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B、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前提 与基本动力。C、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1、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2、失地失业农民不断增多(“五无农民”:即种地无土地、进城无工作、拆迁无家园、“非农”无保障、告状无门路)3、出现相当程度的过度城市化;4、城市化的蔓延式发展和空间失控(耕地减少、城市用地规模失控、造城运动土地转让收入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5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6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城市化进程不相适应当代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A各地城市化水平差距拉大 。B、都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 。C、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D、城市发展个性化。E、城市发展数字化信息化。F、区域城市共生性。G、城乡交通一体化农业起源理论1、绿洲说(英国的柴尔德)。2、原生地说(美国的雷德伍德)。3、新气候变化说。4、人口压力说。5、周缘地带说。6、宴享说(加拿大的海登)农业出现:农业出现在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西亚、中美洲和中国是人类最早的三个农业中心。农业革命的影响A、农业的产生使人类由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 B、它促进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 C、农业的出现使人类从迁徙生活逐渐转变为定居生活,它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延续。 D、农业的出现使人类能够获得比较稳定和丰富的食物,导致了人口数量的增加 。E、农业革命结束了长达几千年的种族平衡,形成一直延续到今天的种族格局。F、农业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产生。中国农业的起源A、由采集经济向种植业发展中产生;B、由多个中心向周边发展。C、形成南稻北粟的种植结构;D、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与种植业相结合(“六畜”:猪、马、牛、羊、鸡、狗;“五谷”:稷、黍、麦、菽、稻或麻)奴隶社会农业的发展锄耕技术是技术基础(石器、青铜器);出现水利技术与工程封建社会农业的发展集中经营改为分散经营;农业技术大大提高,形成精耕细作的综合技术体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与小农经济社会的形成。近代农业的发展:产生的条件农业的资本化;农业生产工具开始机械化;科学的农业生产体系开始形成;开始出现农业危机(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相联系)现代农业的发展现代工业改造传统农业,1940年美国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化学化开始出现(1940年德国“有机化学之父”李希出版有机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标志农业化学的诞生。1、乡村社会的含义:人们一农业活动为主、并以此为基础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2、乡村社会的特点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农民是主要的职业群体。家庭是基本的生活单元。质朴的乡村文化3、传统乡村社会的结构西方国家:封建主、自耕农、农奴。东方国家:农业宗法社会4、中国的传统乡村社会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一家族为纽带的熟人社会;农业经济中的长老权威5、 我国现代乡村社会的治理模式乡镇一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乡村行使法定 的行政管理功能。 村党支部发挥党在基层的核心领导作用。 拥有自治的村民委员会对公共事物进行治理。(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村民自治的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组织,村民自治内容: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早期工业的发展1、原始社会:石器、骨针、陶器; 2奴隶社会:青铜器3封建社会:铁器;4近代:工场手工业;5现代:机器大生产与自动化三次工业革命与社会变迁(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特点A、首先从英国开始再扩展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B、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发明成果多为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C、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2、对社会影响A、新型产业的出现,生产方式向机器大生产过度,生产组织被工厂取代,资本主义统治得到巩固B、引起巨大的社会革命:两大阶级对立,开始城市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变化,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C、国际局势发生变化:殖民主义扩张使东方从属与西方,资本主义确立对全球的统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特点A、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美国和德国告诉发展,英国和法国相对缓慢。B、自然科学发展与生产技术紧密结合,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突出;C、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对社会影响A、新兴产业的出现;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经济危机不断出现,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C、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D、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E、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列强之间的矛盾(三)第三次工业革命1、特点A、信息技术广泛应用;、B、科技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更大,科技 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更快;C、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2、对社会影响A、生产力的到极大发展 ;B、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C、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D、加快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工业化的含义:以传统的农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向以现代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转变的历史过程。工业化的基本特征A、生产技术发生重大变化:机械代替体力劳动;B、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工业和服务业比重占多数;C、生产组织发生变化:生产经营规模化;D、经济制度和文化发生变化;传统的封建制度、自然经济被民主化、市场化制度取代,农耕文化、重商主义被工业文化取代工业化的发展模式1、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内生形模式:以轻工业带动重工业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发展工业化类型。英国:向外发展为特征。 美国:向内发展为特征2、政府主导型工业化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倡导高积累低消费政策的模式。德国和日本的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 前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一、商贸的出现 1、物物交换 2、第三次社会分工与商人的出现 3、货币的出现,商业的专业化二、世界商贸的发展 1、古代欧洲的集市贸易 ; 2、古代东方重农轻商;3、地理大发现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商业革命;4、近代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5、现代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三、现代商贸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商贸资源配置社会化 商贸流通信息化;组织形式网络化与规模化;商贸运作规范化;管理人才的职业化;商贸资源布局多层化;特色商贸凸显竞争力 ;电子商务出现交通工具的发展1、舟、船:筏舢板楼船轮船; 2、车; 3、路、桥。秦朝:全国交通网的形成,“车同轨”。 汉朝:丝绸之路。唐朝:驿道。清朝:公路、铁路桥的基本形式:梁桥:秦朝咸阳的渭水三桥,唐朝洛阳的天津桥。拱桥:河北的安济桥、赵州桥。索桥:贵州的盘江桥、四川的泸定桥。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 。 “轮船之父”的美国的罗伯特·富尔顿1807年建成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轮船 。交通进步与社会发展 1、现代交通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2、 现代交通的进步促进了世界各国的联系和经济全球化。3、现代交通的进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4、现代交通的进步加快了人口流动,促进了各地区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5、对世界民族和种族产生重大影响。宗教的起源1、万物有灵论:英国的泰勒 ;2、自然神话论:德国缪勒 3、图腾论:弗洛伊德; 4、实物崇拜:法国的布罗斯宗教的本质1、是人与自身本质的关系;2、是对人的本质虚幻的反映,是颠倒的世界观 3、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虚幻的反映。宗教的发展原始宗教(自然宗教)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灵魂崇拜、实物崇拜等。 人为宗教国家:民族宗教:印度教、犹太教;世界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宗教的功能1、认同功能;2、群体整合功能;3、社会协调功能;4、情感调节功能;5、文化传播功能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基督教是以信仰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宗教。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旧称:迦南地)的耶路撒冷地区犹太人社会。 现在基督教主要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派别。基督教主要节日 圣诞节:12月25日起为期一周。罗马帝国以基督宗教为国教后将此日改为纪念耶稣基督诞辰 。 复活节:3月21日到4月25日之间,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礼拜日,纪念耶稣基督复活。 天主教的狂欢节:23月 感恩节:(北美洲基督教传统节日)11月的第四个礼拜四(美国),或10月的第三个礼拜六(加拿大)。伊斯兰教 伊斯兰原意为“顺从”、“和平”,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意为“顺从者”。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由麦加人穆罕默德(约570632)所创传。 五项功课(宗教义务)信仰表白、谨守拜功、坚持斋戒、完纳天课、朝觐圣地主要节日开斋节:伊斯兰历每年10月1日。宰牲节:伊斯兰历每年12月10日。圣纪节:伊斯兰历每年3月12日佛教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所创,他的名字是悉达多 ,他的姓是乔达摩。因为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提出著名的“哈勃定律”,成为开展现代宇宙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1948年,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 地球表层环境构成的五大要素。 在距今6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次生命大爆发 。腊玛古猿是人科最早的代表,生活在1400万年到800万年前 种族是指在自然体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的人群,也称人种。 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生活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文化认知的稳定人群。 种族划分的依据。种族划分的依据是人的纯自然特征差异,只具有相对的意义。种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和社会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种族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和环境适应与变异的结果。因此,我们不能以这些外在的生理差异来说明有的种族比别的种族优越或高级,或试图以这种纯生理差异来作为文化差异的根据。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发表了世界自然保护大纲,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主席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发表了著名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并获得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可持续发展”的热潮。 联合国于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人类历史上有183个国家参加的首脑会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次会议为今后环境与发展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确立了指导原则和行动纲领。 资源 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被人类开发利用以提高自己福利水平或生存能力的、具有某种稀缺性的、受社会条件约束的各种环境要素或事物的总称。 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利用各种资源,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其中,自然资源提供着社会发展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而社会资源则提供着加速社会发展的劳力、技术、知识及各种思想等。 一方面,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自然资源是社会发展的根据。人类社会的大厦是建立在各种自然资源基础之上的,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人类长期对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从古代农业文明的发祥到现代高科技产业的腾飞,都充分说明自然资源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因此,无论人类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自然资源是发展的根据这一真理亘古不变,科学的进步只能起到加快社会发展步伐的作用。 另一方面,一味掠夺会导致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报复。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人类的不断使用会导致其减少甚至枯竭,从而产生资源危机;而且,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一般都有残余物回流自然或干扰自然资源的自我更新过程,这将对自然环境或自然资源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并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在农业社会里,生产力水平不高,人类对资源的利用是有限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是融洽和谐的。自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生产力水平获得了持续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增强。由于无知导致的盲目和贪婪产生的驱动,人类只知一味地从自然中掠夺性索取各种资源,不愿对大自然的生命循环过程进行维护,导致大自然不堪重负,以各种形式向人类表达着她的抗议。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 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环境持续能力基础上;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当代人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鼓励对环境保护有利的经济活动;在发展指标上,不单纯用GNP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社会、经济、环境、生活等多项指标来衡量发展。 资源退化枯竭对社会发展的制约 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可由于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对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的使用强度和使用量越来越大,很多资源都面临着日渐退化或枯竭的危险。具体表现为: 1)土地资源退化 土地资源在人口的压力下,不仅后备资源短缺,而且处于退化之中。由于土地退化,单位土地面积上的载畜量和粮食产量在大幅下降,严重威胁着世界粮食的安全性。 2)水资源短缺 由于世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平衡,也由于环境污染使很多淡水资源被破坏而不能使用,使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水资源缺乏情况十分严重。水资源匮乏已成为目前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生物资源破坏严重 自20世纪以来,由于人类的活动、气候的变化,特别是人类对土地无止境的开发等原因,对动植物的生长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使生物资源遭受严重破坏。 4)矿产资源的耗竭 由于全球工业化速度加快,矿产资源的开采也在加速进行。矿产资源的短缺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条件。 我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 目标:把发展国民经济放在第一位,把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基本方针。我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是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争取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时,必须强调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相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的持续利用相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持续维护和改善相协调等原则。 第一,保证人口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 1)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 2)积极提高人口质量(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教育素质) 第二,保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行动纲领 我国的自然资源是相对匮乏的。为确保21世纪我国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切实执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再生能力和提高资源利用率这三大政策。 第三,保证环境的行动纲领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我国出现许多环境问题。必须坚持“环境保护是我国第二项基本国策”的思想,寻求中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策略贯穿到底,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包括:扩大环保宣传,加强全民环境意识;严格环境执法,加大惩处力度;加大环境治理投入;发展清洁生产技术,普及清洁生产模式;实施环境保护市场取向的改革,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来保护和改善环境等。 婚姻 婚姻是基于性爱基础之上的,为社会或国家所认可的男女两性结合的一种合法形式。一般经历了择偶、嫁娶、维持适应和自然或人为解体过程。它具有排他性、冲动性、直觉性和隐含性的特点。 家庭结构的变化特点 1)核心家庭比率上升是现代家庭结构变化的总趋势。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家庭结构正趋向于从大家庭、扩大家庭向核心家庭方向发展。家庭人口减少,结构日趋简单。 2)核心家庭和扩大家庭并存。核心家庭未能完全取代扩大家庭和大家庭,形成多种形式家庭并存的局面。 3)单身家庭大量增加。持独身主义的男女越来越多,单身家庭有发展的趋势。 4)不完整家庭大量增加。由于离婚率的提高,从而出现了大量的单亲家庭。 5)家庭结构简单化,家庭规模小型化。“丁克夫妇(DINK)”家庭日渐流行。 家庭功能的变化特点 家庭功能的社会化。家庭的一部分功能如生产功能、教育、抚育、赡养等功能已经开始转移到社会。 家庭满足性爱和情感需求的功能得到强化,家庭的政治功能、地位获得功能、宗教功能则日趋弱化。 家庭功能向社会转移加重了社会负担,家庭又失去了更好地承担责任的机会。 公元前18世纪巴比伦王国的汉穆拉比法典是楔形文字法的代表。 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