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考说明文阅读简述.doc

    • 资源ID:60092416       资源大小:51.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说明文阅读简述.doc

    中考说明文阅读备考简述陈景福说到备考,师生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反应,作为老师应沉着冷静、机智敏感的归位到教学的有效策略上来。黛玉教香菱作诗,“揣摩熟透”“是诗翁”,我们自己和学生也来个“揣摩熟透”,其结果一定会是有效。所以备考的关键是认真解读学业考试说明和揣摩广东、广州历年试题,因为入乡随俗,这样才能明确考试方向,洞察考试热点,明确目标,务求落实,使复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在认真解读考试说明及历年的中考试卷之余,理清思路。因为说明和历年试题对考点的明确把握,给我们提供了考试信息和指明了考试的方向。我们先看河北的考试说明,这是全国最详尽的中考说明。2012河北考试说明 说明文阅读1找出说明对象。明确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具体的实物,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则是事理。寻找方法:看题目,往往有些说明文的题目就是说明对象;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找;段落开头的词句;文章中出现频率高的词句;抓关键词句自己概括。2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广狭、正反)等等方面。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找简洁明了的词句,一般是三字、或四字短语。3说明方法及作用。 举例子,作用:举有代表性的例子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某方面的特征,增强说明力。常用格式: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分类别,作用:条理清晰,有条不紊,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突出强调地说明了事物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常用格式: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列数字,作用:运用准确的科学数据具体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易于读者接受。常用格式: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形状、大小、位置)等。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作用: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更具体深刻的突出强调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横比和纵比)常用格式:将和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下定义,作用:运用科学准确的语言对被定义概念作简明扼要周全严密的规定,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常用格式: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打比方,作用: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化复杂的科学道理简单化,化抽象为具体,易于理解接受。常用格式: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画图表,作用:运用图表辅助文字说明,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具体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常用格式: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出现题型:能否颠倒顺序。一般不能,要么是按照时间排列,要么按照空间顺序,要么按照逻辑顺序,另外为了上下文照应。5概括文章或段落内容。找文章或段落的中心句;找关键的词句概括;找关键信息进行综合。6说明语言。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格式: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格式:不可以。原词的意思或内容。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或不符合实际。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格式:亮明态度(删还是不删)。“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格式:必须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可以找这样的词句:有精确数据的句子;有概数的句子;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指示代词的含义,“这些”、“这种”“这样”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方法:还原词句到文中,一般指的就是前面说明的事物或道理。7筛选和提炼信息,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渗透理解。题型有:从几个方面说明了哪些内容等。找中心句、找每段的首括句或总结句、找段落中的重点句。读了上面的考试说明,我简述四点说明文在中考中的地位、复习知识要点、命题规律、应对建议。一、 说明文在中考中的地位普通高中课标把阅读文本分为 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说明文属实用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 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广东省确定的说明文考点1. 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2. 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准确概括要点。3. 领会文章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4. 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广东2012中考说明1整体把握实用类文本的主要内容。(理解)2阅读科技、社科、新闻作品,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理解)3运用文中知识对相关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推断。(运用:改正稳重的毛病,写说明性文字)4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理解)5体会和分析实用类文本的语言特点。(理解) 6.题量3个,分值10分广州2008年6分、2009年6分、2010年7分2011年10分二、 复习知识要点说明的对象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说明的语言说明的特征一般来说,命题人都会紧扣课标和教材,考虑到试题应有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能经得住专家的评价,我们不能忽视教例(教材习题)。一、阅读课文,完成下列练习。1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试以赵州桥为例,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2作者分别介绍赵州桥、卢沟桥,说明的顺序基本相同,请具体说一说。3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设题意图是让学生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初步注意说明文的说明顺序。1中国石拱桥具有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即“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此外,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式多样,有不少惊人的杰作。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到作者写作此文的时候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这表明了它历史悠久;赵州桥的大拱长达374米,敞肩拱的形式,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以及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和谐,桥上的雕饰也十分精美等,有力地说明了赵州桥确实是惊人的杰作。2课文基本上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的顺序来分别介绍两座桥的。3示意图略。二、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用语很讲究分寸。想一想,如果把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去掉,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4(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桥。设题意图是让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1“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2“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3“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4“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奇妙的克隆 一、快速阅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1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答 作者为了说明“克隆”,运用了三种说明方法:举例子、释义和引用。举例子:列举植物、动物界当中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释义: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作出解释;引用: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克隆”是怎么一回事。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克隆试验”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答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说明顺序的安排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技巧。这一节有两条线索:一是从中国的“克隆试验”写到外国的“克隆试验”,这样安排突出反映了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二是写“克隆试验”从鱼类、两栖类再到哺乳类,体现了科学家们“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是一个不断求索探究的过程,同时也为下文写“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提供了科学基础,做好行文的铺垫。3“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克隆羊的诞生在世界引起了轰动,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它标志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二是它既可能是人类的福音,也可能成为人类的凶兆,也就是说,它既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能给人类造成危害。4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课文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设计此题主要是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在此基础上,了解事理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生物入侵者一、阅读课文,说说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本题通过对说明顺序的认识,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入手,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原因、科学界对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见解和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所采取的措施。二、文中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试从课文中找出来,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1列数字实际上也是一种用事实进行说明的方法。数字化的事实也能引发读者的想象。例如:“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仅仅在20世纪40年代至今的60年间,关岛鸟类就由11种减少到两种,这个数字的变化清楚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危害;“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这两句话中的数字,自然使人想到“生物入侵者”对人类危害之大。2举例子是为了支撑观点,使之更具说服力。例如:举出蒲公英和山间溪水中的鱼虾的繁殖时间和空间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这种说法;举出欧洲斑贝、亚洲天牛和南美红蚂蚁对北美洲的入侵,有力地说明“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举出棕树蛇几乎灭绝关岛鸟类的例子,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举出新鲜水果和蔬菜、跨国宠物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形成“生物入侵者”的人为的原因;举出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强对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门监控议案的例子,说明目前世界各国对待“生物入侵者”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3打比方是为了使说明更形象。例如:“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义,它告诉读者这一类“入侵者”的“移民”行为,是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的;把登陆北美的欧洲斑贝比成“偷渡者”,它们在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并悄悄地给人类造成危害;把害虫随贸易途径传遍全世界比喻为“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十分形象。三、你知道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现象吗?如果有,说给同学们听听。本题启发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防范“生物入侵者”的意识。下面就是一则关于“生物入侵者”的最新报道。这则报道告诉我们:时至今日,“生物入侵者”仍随时都有入侵的可能;我国对“生物入侵者”采取了严格的防范措施。三、 命题规律(广州)1. 阅读材料来自课外,基本是最新的科技成果、自然生态、人类环境等文本2. 常见题类 A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科学术语、科学概念、重要代词、修饰限制性词语)11年16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7分) (1)作者在第二段中所说的“三维”指的是什么?(2分)B理解重要句子的意义和作用(中心句、复杂句子)C概括要点,提取信息08年13.下面不属于“水藻将成为最绿色能源”的优势的一项是(3分)14.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09年13.下面对苏州园林特点的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10年13.下面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描绘城里富贵人家扫墓归来的情景,巧妙地交代了时间和当地的风俗习惯。 B.画中巍峨的城楼以及城门内外的繁华热闹的景象,构成了整幅画的最高潮部分。 C.画中景物,大到城楼,小到刀剪,都刻画得精细清晰,比例协调,无一处败笔。 D.用“散点透视”法,将几十里风光人情尽收画卷,形象展现了北宋的生活风貌。11年15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空中飞鸟比原野骏马享有更高的自由度,证明维度越多则自由度越大的道理。 B汉字的自由度来自它的多维空间,来自众多书法家的瑰丽奇美的个性和风格。 C毛笔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维度,是因为毛笔比其他书写工具具有更大的自由度。 D颜柳书法力透纸背,能产生视觉上的立体效应,体现了汉字书法的三维效果。11年16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7分) (2)汉字书法为什么能创造出“三维”的效果?(5分)09年14.下面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以旅游行踪为线索,比较详尽地介绍了苏州园林的每一个景点。B.每个自然段都运用比喻说明,生动准确地描述苏州园林的美色。C.围绕“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分类介绍苏州园林的特色。D.以“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清晰地概述了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10年14.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清明上河图纷繁丰富的内容的?为什么这样写?D学科知识渗透四、 应对建议1. 点上瞄准知识点,线上抓住衔接线,面上拓展顾全面。八上)第三单元单元说明 11中国石拱桥 12桥之美 13苏州园林 14故宫博物院 15说“屏” 本单元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所选的五篇课文中,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是比较规范的说明文,桥之美说“屏”则是带有一定说明性的小品。这样编排,既方便进行比较教学,又能使本单元不至于单调、枯燥。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是一位桥梁专家,他虽然只是向普通读者介绍有关中国石拱桥的一般性的知识,却显得高屋建瓴,游刃有余。抓特点,举例证,要言不烦。多处运用具体数字来说明问题,体现了作者谨严的治学态度。桥之美是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一篇美学小品。文中诗意的描写性文字与带有说明性的文字相间杂出,让人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些美学常识。而文章极具个性色彩的表达与中国石拱桥平实的语言形成鲜明的对比。苏州园林先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再分别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总说与分说相结合,给读者以全面、具体的印象。在文章中,无论是说明道理还是描摹景致,作者都没有用任何一处具体的园林作例证,作者所谈的特点是苏州各处园林所共有的特点。故宫博物院以空间为顺序,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由中间到两侧,逐次介绍建筑物。这种顺序安排,既符合一般的游览参观习惯,也符合故宫各建筑物之间的主次关系。说“屏”是一篇小品,不太讲究章法,也不注重介绍关于屏风的比较完整的知识,是作者对屏风由来已久的着迷、热爱之情,让他着眼于向读者介绍屏风的实用功能与艺术装饰功能,对如何使用屏风提出建议和希望。文中多处引用古诗文,增添了“屏风”的文化意味。八上)第四单元单元说明 16大自然的语言 17奇妙的克隆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19生物入侵者 20你一定会听见的 本单元选编的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等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你一定会听见的则是一篇随感式的小品。学习这一组文章,可以在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的同时,渗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传统课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奇妙的克隆是生物学家谈家桢根据多篇相关文章改写而成的。它向我们介绍了关于克隆的科学知识,同时提醒我们要全面地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作者用科学研究中的两则实例,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学习这两则短文,不仅可以了解一些科学知识,而且可以从中学到作者良好的思维方法。生物入侵者的主题是生态环境问题,这一问题越来越紧迫地提到我们面前。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了解一些生态环境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生活的科学意识。你一定会听见的提醒我们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周围的“声音世界”,让我们“聆听大千世界的奇妙交响和神秘诉说”。学习这篇文章应引导学生注意“体验”生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感官灵敏、感受丰富的人。以上五篇课文,前四篇都是科普文,也是事理说明文。它们都是按照逻辑顺序来写的,说明事理层次分明,步步深入。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在文章中,适当运用了作阐释、作比较、打比方、列数据等说明方法;简明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的娴熟运用,也大大增强了说明的效果。2. 教阅读方法,训解题技巧,课例练功,选题强化。其实初中阶段考查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都是相对稳定的,课标是学科的根本大法,历年的考试说明都是稳中有变的微调整,只要能撒开网,就会有鱼香,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附20082011广州试题2008水藻将成为最绿色的能源 张贵余 目前,各国专家正积极倡导使用绿色能源,比如用太阳能、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还有一些科学家则更进一步,开始寻找更“绿色”的能源,那就是用水藻提炼燃油。科学家乐观地预测,只需种水藻提炼燃油,就能让我们摆脱对天然石油的依赖。科学家很早就提出用植物来提炼燃油,比如从油菜籽和大豆中提炼燃油,不过很少人会想到用水藻来提炼燃油。但是,这种绿色植物现在却异军突起,成为最有力的竞争者,因为它有许多品质是其他植物所不具备的。 水藻是由简单的水生有机体组成的,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光能,生产植物油。而植物油可以被转化成“生物柴油”,可以为任何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水藻有好几个重要的优点是其他油料植物所不具备的,比如水藻可以种植在更广泛的地方,而且能够迅速繁殖,更难能可贵的是,水藻几乎不需要特别的养分,它们需要的只是阳光、水和二氧化碳。此外,水藻生长的面积和体积比率是最高的。 水藻不仅能生产绿色油料,更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净化空气,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事实上,许多发电厂在厂区和周边地区种植水藻,吸收发电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在这方面,麻省理工大学的“绿色油料公司”做得最好,他们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利用发电厂产生的二氧化碳来种植水藻。小规模的实验发现,这是一种可行性的概念,他们下一步要进行大规模的实验。 不过,要想进入后石油时代,让水藻油成为畅销产品,需要解决许多问题。生产“生物柴油”,首先遇到的就是选择水藻品种的问题。水藻有数千种,选到正确的种类是至关重要的。其次,水藻生长的速度极快,必须控制好种植的数量,如果太多,阳光就会不够,造成大批死亡,而如果太少,则达不到所需要的数量。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借助计算机来控制水藻的生长速度,也就是控制营养成分,不过这样做会增加成本,减少水藻业的经济利益。 即使成功地收获了水藻,还要面临着另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把油提取出来。从大豆、油菜等植物中提取油是用冷压法,而水藻却不像大豆、油菜那样有那么多的纤维,不能使用这种标准的榨油方法。不过从理论上说,从水藻中提炼油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美国科学家证实,在绿色的水藻中加入化学添加剂就可以提炼出油来,在水藻浆中加入甲醇或者乙烷是目前最好的选择,相对来说又有效又节省成本。但观察家对此有一种担心,那就是这可能会影响土地和水的使用。 (选自北京科技报,有删改)13.下面不属于“水藻将成为最绿色能源”的优势的一项是(3分)A.水藻可种植在更广泛的地方,能迅速繁殖。 B.水藻需要的养分只是阳光、水和二氧化碳。 C.水藻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净化空气。 D.水藻可以通过使用化学添加剂提炼出燃油。14.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太阳能、风能、水能和植物燃油,都是专家倡导使用的绿色能源。 B.利用发电厂产生的二氧化碳来种植水藻的经验,已经被成功推广。 C.水藻通过光合作用生产的植物油,可直接为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D.用绿色植物生产生物柴油,均可使用冷压法这种标准的榨油方法。2009苏州园林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象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丘壑, 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有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 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节选自课文苏州园林)13.下面对苏州园林特点的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崇尚自然,追求人在画中游的美感。B.假山池沼的配合因地制宜,自出心裁,游人有身在大自然的感觉。C.错落有致的花草树木,与整齐划一的道旁树俯仰生姿,交辉相映。D.花墙,廊子,镜子的巧妙配合,使园林景致生色,层次丰富多样。14.下面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以旅游行踪为线索,比较详尽地介绍了苏州园林的每一个景点。B.每个自然段都运用比喻说明,生动准确地描述苏州园林的美色。C.围绕“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分类介绍苏州园林的特色。D.以“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清晰地概述了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2010中国画的骄傲清明上河图黎孟德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河两岸的景物和清明节这一天人们的生活场景,内容繁而不杂,场面多而不乱,无论状物写人,都合情合理。画卷以萧疏的郊外为开端,一片春风和煦的田园景色。农夫在田间耕作,两个商贩赶着驮炭的驴群姗姗而来,一列行旅,有车骑仆从,正匆匆向城里进发,轿顶上插满了杨柳,一看就知是城里富贵人家扫墓而来。作者在此巧妙地交代了时间、风俗,展开了序幕。画面渐进,路边酒肆、茶摊渐多起来,汴河也繁忙起来。沿河有许多粮仓,靠岸的船只,搭着跑板在卸货。满载货物的船只吃水很深,水面几乎接近船帮,而卸完货的船只,则吃水较浅。河心一艘大船,尾部有八名船夫合力摇桨:河对岸,五名纤夫在拉着船艰难前行。画卷再展,一片宏伟木质拱桥宛如飞虹,横跨河面,以拱桥为中心形成了全图的高潮。一艘大船逆流而上,将要过桥,它高高的桅杆却被桥头挡住了。船上的人有的七手八脚忙着收杆,有的奋力划桨,有的用蒿竿撑住桥洞顶端。桥上岸边挤满了热心观众,帮着出主意。桥的另一边又有一只船迎面驶来,船夫们都站在船尾焦急张望,为双方能否顺利过桥捏一把汗。围绕这一紧急事件,作者远近照应,将这一复杂场面处理得合理有序又扣人心弦。桥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两岸挤满摊贩,店铺林立,百业兴旺。两商贩在街心争夺顾客,而那位顾客则左顾右盼,身子朝右,头却向左望,不知所从。桥上一官员骑马过桥与一小轿相遇,双方奴仆各不相让,旁边有人在看热闹。桥上下来一辆驴车,载满货物的车子惯性下冲,车夫弯腰拱背,奋力抵住:而驴子则松了一把力,摇头晃脑,漫不经心,缆绳也晃悠着,观者注意到此,多会心一笑。临河的茶肆中,茶客们或房间闲谈,或临窗眺望,好不闲适。画的前头是巍峨的城门横断画面,这在绘画创作中是很忌讳的,安排不当就会使画面出现割裂。但见城门前后左右广植树木,使高大的城门不显单调,最妙的是用正在进城的骆驼商队衔接城内外,过渡自然。进城后,画面节奏放缓,城内道路纵横交叉,沿街店铺鳞次栉比,人物举止从容舒缓,或结伴而行,或揖让为礼,有官绅士兵、和尚乞丐、说书卖艺人城里有官府宅第,有酒楼当铺,铺面上的招牌显示出各行各业:“香 ”、“孙羊店”等,一派繁荣有序的都市景象!清明上河图运用中国传统“散点透视”法,将几十里风光人情尽收卷中。远近人物,几笔勾勒就神情兼具,大有城楼房屋,小见铺内刀剪,无不刻画清晰,而又不给人比例失调之感,如此头绪众多、人物繁杂而无一处败笔,真可让人叹为观止!这幅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风貌的风俗画,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堪称中国绘画的骄傲。(选自读懂中国,有删改)13.下面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描绘城里富贵人家扫墓归来的情景,巧妙地交代了时间和当地的风俗习惯。 B.画中巍峨的城楼以及城门内外的繁华热闹的景象,构成了整幅画的最高潮部分。 C.画中景物,大到城楼,小到刀剪,都刻画得精细清晰,比例协调,无一处败笔。 D.用“散点透视”法,将几十里风光人情尽收画卷,形象展现了北宋的生活风貌。14.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清明上河图纷繁丰富的内容的?为什么这样写? (4分)2011汉字之美 妙在多维沈致远 汉字书法分篆隶楷行草,成为独具一格的艺术。书法家人数之众多,书法工具之精益求精,书法艺术之令人惊艳举世无双!汉字是全世界最美丽的文字,本文从几何学角度发掘汉字之美。 几何学研究空间,空间具有维度,维度越多自由度越大。维度较抽象,举例以明之:洞中潜蛇为洞壁所限,只能前进后退,它的空间只有一维。原上奔马除前进后退外还能左转右转,它的空间是二维的。空中飞鸟除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外,还能向上腾飞向下滑翔,语云:“天空任乌飞”,鸟比谁都自由,因为三维空间具有最大的自由度。 先看一下拉丁语系的拼音文字。以字母为单元的拼音文字本质上是一维的。以圆珠笔写英文字,弯弯曲曲犹如蛇行。英文书法精品是用鹅毛笔或沾水钢笔写出的,随用力轻重不同,笔迹宽度略有变化显示出空间韵律,比圆珠笔写出的笔迹更美,源出于宽度方向的附加自由度。但钢笔字宽度变化有限,犹如前例之蛇洞略放宽些而已,充其量也只能说具有一维半空间。 汉字书法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甲骨文之神秘美,钟鼎大小篆之古朴美,隶体之端庄美,楷体之隽秀美,行书玉树临风之飘逸美,草书笔走龙蛇之旷世奇美难以言语形容。 字如其人:王羲之、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苏、黄、米、蔡名家辈出,各领风骚。书法容百家而各显其个性之瑰丽奇美,源出于汉字具有极大的自由度。 自由度来自多维空间。汉字有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书。象形字从图形转化而来,理所当然是二维的。其余五书也多半包含象形部分,例如形声字一半象形一半拟声,非二维不足以容纳。再者,汉字是由横、竖、点、撇、捺等笔划构成的,好比在桌面上拼七巧板,必须有二维的自由度才能拼出千变万化的美丽图案来。可见,汉字本质上是二维的,如原上奔马纵横驰骋,为汉字之美奠定了坚实基础。 书法讲究构架,类似于绘画之构图。至少须有二维空间所提供的大量自由度,字形才谈得上构架,才能体现出篆、隶、楷、行、草之特色,才能将各家之不同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书法讲究悬腕,书法家手腕悬空,方能随心所欲运臂挥毫,在三维空间中发挥最大的自由度。 书法讲究笔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独特的工具,毛笔是所有笔中最神奇的。笔也有自由度:圆珠笔只有一个自由度。鹅毛笔和钢笔的笔尖分叉,可在宽度上略为施展,其自由度介于一二之间。毛笔由千百根毫毛组成,每根毫毛可有不同程度的弯曲,其自由度岂止千百?正因为毛笔有这么多的自由度,书法家才能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一支笔写出千般字。尊毛笔为众笔之王,谁曰不宜? 毛笔的众多自由度运用得宜,可增加书法之维度。笔颖蓄墨之丰欠,运笔力度之轻重,笔锋走向之偏正,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颜真卿楷书严正丰厚极富质感,柳公权笔力遒劲挺拔而具骨感,均能产生视觉之立体效应,是为三维。不信吗?笔力千钧之赞语曰:力透纸背。如无垂直于二维纸面的第三维度,朝哪儿透啊? (节选自科学是大众的)15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空中飞鸟比原野骏马享有更高的自由度,证明维度越多则自由度越大的道理。 B汉字的自由度来自它的多维空间,来自众多书法家的瑰丽奇美的个性和风格。 C毛笔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维度,是因为毛笔比其他书写工具具有更大的自由度。 D颜柳书法力透纸背,能产生视觉上的立体效应,体现了汉字书法的三维效果。16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7分) (1)作者在第二段中所说的“三维”指的是什么?(2分) (2)汉字书法为什么能创造出“三维”的效果?(5分)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说明文阅读简述.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