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与朱元思书 三峡.doc

    • 资源ID:60094210       资源大小:4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与朱元思书 三峡.doc

    与朱元思书一、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缥碧( ) 急湍( ) 轩邈( ) 泠泠作响( )嘤嘤成韵( )鸢飞戾天( )( ) 横柯上蔽(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并翻译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 5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7.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8.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三、解释加粗的字1. 一百许里( ) 2.横柯上蔽( ) 3.在昼犹昏( ) 4哀转久绝( )5千转不穷( )6皆生寒树( ) 7争高直指( )8.急湍甚箭 ( )四、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是( )A千丈见底 B有时见日 C窥谷忘反 D泠泠作响五.填空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是_代文学家。字_,吴兴故章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_”2这篇文章从应用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什么文体?( 书信 )从文章内容上看,又属于什么文体?游记(散文)从语言特点看,是什么文体?(骈文)3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范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层总写_之美,概括为“_,_”八个字;第二层紧承“异水”二字,抓住“_”和“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层承“奇山”二字,分别从_觉和_觉来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作者在欣赏了奇山异水后发出了_的感慨。它的实际意思是_ _ _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思想。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鄙弃名利的思想感情。4. 文章第一层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天共长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5. 理解默写:与朱元思书总写富春江奇丽景色的句子: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写水清的句子: 写水流湍急的句子: 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写山高的句子: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是 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写树木茂盛的句子: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各写出一句写'山'和写'水'的诗句。 6. 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从容出游,怡然自得(或:舒畅自如,游兴极浓等)的情态。在分写“异水”时,用“千丈见底”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 幽静(或:寂静、静等)的特点。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或:淡泊功名、淡泊人生等)的思想。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皆生寒树”一句相照应。六、比较阅读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窥谷忘反    2.翻译下面句子:(4分)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 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鄙弃名利的思想感情。三峡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略无阙处(    )夏水襄陵(    )良多趣味(    )林寒涧肃(    )沿溯阻绝(    )属引凄异(    )晴初霜旦(    )或王命急宣(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阙处(    ) 曦月(    )  襄陵(    ) 沿溯(    ) 御风(    )  素湍(    ) 怪柏(    ) 飞漱(    )  属引(    )三、填空三峡具体指哪三峡? _“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    );“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     )。提示:从视角的角度。三峡作者,字 ,北魏范阳人,家家。著有这部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四、选择题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至于/夏水襄陵B绝/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隐天蔽日(隐瞒)B良多趣味(确实)C绝多巘生怪柏(山峰)D哀转久绝(消失) 3.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4.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C.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5.文章第四段给读者的感受是( A)A.莫名的惊恐与无尽的哀愁,具有凄婉美。B.淡淡的烦恼与朦胧的伤感,具有幽怨美。C.豪放而又洒脱,具有粗犷美。 D.细腻而又柔软,具有平和美。6.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B.文章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让人自然想到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D.作者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写出了三峡的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五、问答题1.有人认为三峡壮美,有人却说三峡秀美,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2. 本文描写三峡景色时为什么没有按照春夏秋冬顺序描写,而是先写夏季、后春冬、最后秋季? 答:是承水势的涨落而安排,夏天江水暴涨,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空,顺势而下,入情入理。3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一是突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突现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答对l点得1分,全对得3分)4.文章结尾引用民歌有何作用?答:把自然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悲寂、凄凉的气氛,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5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3分)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3分,三峡风光介绍2分,时代变化1分。如语言不简洁连贯,不生动优美,酌情扣分)六、比较阅读:(一)甲文三峡、乙文与朱元思书1.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2. 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甲文“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一句通过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乙文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同时也强调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和向往之情。3.下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文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乙文的作者是南朝的吴均。B.由【甲】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联想到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C.【甲】文写猿鸣突出了环境的悲凉凄清;【乙】文写猿鸣则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了富春山的勃勃生机。D.【甲】文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乙】文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4.(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湍急、清澈等共同特征。(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凄凉或悲哀或凄清,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5.下列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沿溯阻绝(逆流而上) B. 不以疾也(快)C.从流飘荡(顺、随) D 负势竞上(势力)6.对甲乙两段文字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 甲文先写了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和凄婉美。 B. 乙文不仅写出了江流婉转、随流飘荡的情形,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丽大自然的闲适心境。C. 两文都写山水,所描绘的景色奇特秀美,山之奇、水之异给读者以深刻印象。D. 形色相依、动静相杂、虚实相应、骈散相间是两文在写景上的共同特点。7.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流的湍急,但描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于写水流之 ,乙文侧重于写水流之 ;甲乙两文都描写了难见天日之景,但着眼点却不同,甲文以“不见曦月”来写 ,乙文以“有时见日”来写 。8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2分) ,天高地厚华夏情。示例:山险水急三峡景;山峻水清三峡美等。9下面是小石潭记中的一段文字,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相同点:都从侧面写水。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评分标准:(2分)相同点得1分,不同点得1分。诗词九首理解性默写1. 饮酒(1)表现诗人投身到清新的大自然中的无限喜悦之情的句子(2)把主观对客观的感受写得异常真切自然的句子。(3)本诗的主旨句是(4)写山间晚景,表明诗人归返田园的惬意情怀的句子2.过故人庄(1)写田家热情好客的句子(2)写田家美丽风光的句子3.望岳(1)最能体现人生哲理的句子(2)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意境相似的句子(3)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4)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句子(5)体现诗人不畏困难,俯视一切的豪情壮志的句子4滁州西涧(1) 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句子_(2) 描摹空山无人的寂寞春景的句子(3) 流露一种恬淡自适,悠然无所作为的思想感情的句子5江雪最能体现诗人情趣旨向的句子6西江月 遣兴与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一句相对应的句子7题李凝幽居(1) 推敲二字典故出自句子(2) 以动衬静,衬托出四野的静谧荒寂的句子答案:1.(1)此中-忘言(2)采菊-南山(3)问君-偏(4)山气-还 2.(1)故人-家 (2)绿-斜3.(1)会-小(2)荡-鸟(3)会-小(4)造化-晓(5)会-小4.(1)春-横(2)独-鸣(3)春-横5.孤舟-雪6.近-处7鸟-练习一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4)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6)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7)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良多趣味。良, (2) 林寒涧肃。肃: (3)属引凄异,属 (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 疾 (5)略无阙处,阙 (7)沿溯阻绝。沿; (8)良多趣味。良:(9)直视无碍。碍: (10)窥谷忘反。反 11填空: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分)9、选出加点词表示数量词“一百”的意思的一项是( )(3分)A一百许里 B百千人大呼 C千百成峰 D赏赐百千强10、简单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写法。(3分)7、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8、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4分)12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3分)【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 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导游词: 10.郦道元笔下那雄奇险峻的三峡,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截至2006年5月20日,大坝工程全线建成。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你想对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说些什么?(字数在50个以内)(2分) 2008福州市(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5题。(9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4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 ”的景色特点,再细致描绘了水之清、水之 、山之 、山之 ,让人们充分领略寓春江山水的雄奇秀美。(5分)15文中画线的句子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 的人生态度。(4分)8.下列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沿溯阻绝(逆流而上) B. 不以疾也(快)C. 从流飘荡(顺、随) D. 负势竞上(势力)9.用现代汉语表达下面句子的意思(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10.对甲乙两段文字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 甲文先写了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和凄婉美。 B. 乙文不仅写出了江流婉转、随流飘荡的情形,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丽大自然的闲适心境。C. 两文都写山水,所描绘的景色奇特秀美,山之奇、水之异给读者以深刻印象。D. 形色相依、动静相杂、虚实相应、骈散相间是两文在写景上的共同特点。24.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简析】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文章的第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 )的特点;文章第段与诗中( )一句相对应。

    注意事项

    本文(与朱元思书 三峡.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