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所有导学案.doc
2011秋季学期八年级物理学案第五章 电流与电路5.1电荷导学案一、 信息与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二、学习目标: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说出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说出验电器的原理及作用;说出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2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所用推理方法3通过做静电实验,培养探究兴趣重点: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难点:为什么只存在两种电荷及摩擦起电原因。三、自主学习:(一)预习导学:1、如何才能带电?2、自然界中分为_和_电荷3、电荷之间有什么相互规律?_4、原子由_和_组成,_带正电,_带负电。5、_叫元电荷,用符号_表示。一个元电荷所带的电量是_6、金属导体中,自由移动的电荷是_。7、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 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_,B与C一定能相互_。8、手拿一根金属棒,用毛皮或丝绸摩擦,金属棒一定( )A、不带电 B、带正电C、带负电 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四、合作探究:(一)活动与实践:请同学们准备一些碎纸屑,然后用塑料尺摩擦自己的头发后去靠近碎纸屑,看能发现什么?1、什么是摩擦起电?2、如何定义正电荷和负电荷?3、_叫做电荷量,简称_,单位_,符号_4、摩擦起电的实质:思考: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过程中,转移的电荷是什么?从哪个物体转移到哪个物体?(二)问题探究:1、电荷间相互规律用带电的玻璃棒分别去靠近悬挂着的带电的另一根玻璃棒和橡胶棒,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再用带电的橡胶棒分别去靠近悬挂着的带电的另一根橡胶棒和玻璃棒,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结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_为了验证物体是否带电,实验室常用_来检验(展示实物,组内相互介绍验电器构造)2、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演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思考:验电器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3、阅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完成下列题目并小组内讨论交流。(1)、_叫做导体,例如_、_、_。(2)_叫做绝缘体,例如_、_、_。(3)金属导电靠的是_。4、导电和带电的区别:五、课堂检测1、把一个带电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则这一带电体的带电情况是2、在干燥的空气里,用梳子梳头发,头发随梳子飘是因为_;头发越梳越散是因为_3、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说明理由4、有A、B、C、D四个带电体,若A排斥B,A吸引C,C排斥D,已知D带正电。那么A、B、C物体各带什么电?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不易导电也不易带电 B金属易导电也易带电 C塑料易导电易带电 D金属易导电不易带电知识点整理: 5.2电流和电路导学案一、信息与评价 使用时间: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_,教师评价:_二、学习目标:1识记电流的形成及方向的规定;认识电源、用电器和开关的作用,能画电路元件符号;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画出对应的电路图。2能从实验现象中分析归纳出规律的方法。3在实验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重点: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画简单的电路图难点:电流的形成;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和根据电路画电路图三、自主学习:(一)预习导学:1、_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_,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_流经_流向_2、在金属导体中,是靠_ _的定向移动产生电流,那么负电荷移动的方向和电流方向_。3、电路至少需由_、_、_、_几部分组成,他们的作用分别是_、_、_、_。4、电路有_、_、_三种状态。w-w-w.x-k-b-1.c.-o-m5、常见电学器件的符号,如:灯泡_开关_导线_电源_6、电路中有电流的条件是:必须有 _ ,而且电路是_7、下列元件中,既可以当电源,又可以当用电器的是 ( )A干电池 B蓄电池 C电动机 D开关8、如图55所示,开关闭合后,两盏灯同时发光的电路是 (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四、合作探究:(一)活动与探究:1、这里有电池、小灯泡、开关和导线,怎样让小灯泡发光呢?如果把小灯泡换成小电动机,你能让它转动吗?(小组讨论,用课桌上的实验器材验证一下。注意:不能用导线直接将电池两端连起来,连接时开关要断开)2、小组内讨论:灯泡为什么能发光,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呢?怎样才能得到持续的电流?3、电路有_、_、_、_构成。它们的作用分别是_、_、_、_。你还能列举出生活中的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吗?4、阅读课本103页小资料,你学到了什么?5、对照课本,画出下列元件的符号。(看谁画的又好又快!)电池_开关_灯泡_电动机_电压表_电流表_电阻_滑动变阻器_6、活学活用:请画出P121图5.2-1能使灯泡发光的电路图(要求:尺规作图)五、课堂检测1、电流是由于_形成的。2、下列电路图与实物图一致的是( )3、画电路图4、图4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各开关都闭合后,灯泡L2被短路的是( )5、实验室有三盏灯,闭合开关时三盏灯同时亮,断开开关时三盏灯同时熄灭,可见这三盏灯的连接。 ( )A串联 B并联 C两盏灯并起来再和第三盏灯串联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雷雨时,避雷针的尖端能不断地向空中释放电子,关于避雷针中的电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地面流向尖端B从尖端流向地面C没有电流D由地面和空气带电多少决定的。梳理知识,反思教学X|k |b| 1 . c|o |m 5.3串联和并联导学案一、信息与评价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二、学习目标:1说出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会读、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例举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的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2.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区别串、并联电路,从而培养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活动,激发对物理学的热爱和兴趣,逐步养成遇事必思,见问必究的良好习惯;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过程中,培养大胆实验,执着探究的精神.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难点: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归纳出正确结果. X k b 1 . c o m四、自主学习:(一)预习导学串联并联定义特征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开关作用电路图实例2、图4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各开关都闭合后,灯泡L1与L2串联的是 ( )五、合作探究:(一)活动与实践:利用课桌上的器材,连接一个电路,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看有几种连接方法?(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连接的准确方法又多)设计电路:(在电路图上标出电流方向)总结:串联:_ 并联:_六、课堂检测1、电路中有两盏电灯,将开关闭合,两盏灯都发光,将开关断开,两盏灯都熄灭,则这两盏灯 A一定串联 B一定并联 C可串联也可并联 D无法判断2、为了相互传呼方便,甲乙两个办公室各装了一只电铃,要使任何一方按电键都只能使对方的电铃发声,则在如图58所示的电路中正确的是 ( )A图甲 B图乙 C图丙 D图丁3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三盏灯,则这三盏灯的连接方式是( ) A只能串联 B只能并联 C串联或并联都可以 D串联或并联都不可能4试判断下列各种情况中小灯泡L1和L2的连接情况:(l)流过 L1的电流全部流经 L2 ;(2)拿掉灯 L1,灯 L2仍发光 (2)开关同时控制 L1、L2 ;(4)开关 S断开时,灯 L1发光,L2不亮 5如下左图,当开关闭合时会发生 现象,若要两灯串联,应去掉导线 ;若要两灯并联,应将导线 改接到 .6如下右图所示,当S1、S2都闭合时L1、L2、L3是 联;当S1、S2都断开时L1、L2、L3是 联,当S1闭合,S2断开时,L1、L2、L3是 .7. 某同学连接了图所示的错误电路,请改正: 要使电路中两灯串联,只要拆除导线 (选填“a”、“b”、“c”或“d”);要使电路中两灯并联,只要将导线 (选填“a”、“b”、“c”或“d”)的 接到 梳理知识 教学反思 5.4电流的强弱导学案一、信息班级: ,姓名: 二、学习目标:1.识记电流是有强弱的以及电流的单位。2.说出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并会读数。3. 通过灯泡的明亮程度,间接地分析电路中电流的强弱。4.在电流表的读数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重点:电流表的使用 难点:如何进行“试触二、自主学习:(一)预习导学1.电流是怎么形成的? 2.如何判断电流的方向? 3、测量电流的仪器是_,符号_;电流的基本单位是_,符号_,常见的得电流单位还有_,5mA=_A=_uA。4、电流表是用来测量电流的仪器,它应该_(填“串联”或“并联”)在电路中,它相当于一根细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很小,电流表接线应_,电流表量程一般是_、四、合作探究: 1、动手后讨论:同一个小灯泡,先后接入一节干电池和两节干电池不同的电源下,比较小灯泡的亮度有何不同。 小灯泡为什么会亮? 哪个电路中的小灯泡更亮一些?为什么?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电流是表示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代表,它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其他常用的电流单位是 、 1mA= A; 1A= A讨论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器的电流:新 课 标 第 一 网3、认识电流表,并学会读数。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电流表的结构,并填空。表座上有 个接线柱,分别标有“_”,“_”和“_”。这证明此表有 个量程.不同的量程下,每一小格所电表的电流值各是多少呢?我们知道电流是有“正”“负”极的,那么电流表是否也有“正”“负”极之分呢?如果有,三个接线柱中的_可能是正极,_可能是负极。思考:我们利用电流表怎样才能准确读出数据呢?学会读数:讨论:课本113页第3题,尝试进行读数。请组内讨论并总结 “怎样在电流表上读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看那组最完善最快完成。_4、正确使用电流表:小组讨论如何“正确连接电流表”?规则1:_规则2:_规则3:_应用:请将桌面上的器材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电路,利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二)问题探究:1、电流表要求串联在电路中,若它并联在电路中会造成什么后果?2、电流表接线要求电流“+进 出”,若接线接反会产生什么后果?3、小明在测量小灯泡电流的实验中,当他连接并检查好电路后,他不知接电流表那个量程,他该如何操作?六、课堂检测w w w .x k b 1.c o m1、电流表应_在电路中,若它并联在电路中将会出现_(“开路”、“短路”、“断路”),在使用电流表时,若被测电流大于电流表量程,会_,在不知道待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可采取_的办法选用电流表量程。2、某实验小组的几个成员做“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小花把电流表串接在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如图512,请你帮助她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小刚把电流表串接在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如图513,请你帮助他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他们认真学习了电流表使用方法后,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514,这时电流表的读数是_mA梳理知识 反思教学 5.5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导学案一、信息与评价 班级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二、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自学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5分钟内完成预习导学。2、本节内容需在实验室中进行,请带上本学案进实验室。三、学习目标:1、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流表的技能。2、会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3、切身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3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新课标第一网学习重难点自主设计方案,并且在正确连接电路和使用电流表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并能通过交流、总结、反思得出初步结论四、自主学习:(一)预习导学1、闭合开关,灯泡发光,说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的方向是从 发出流经 最后回到 。2、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括哪些要素? 3、使用电流表测电流时,电流表要与用电器 联。4、如果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流,如何进行试触? 五、合作探究:1、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提出问题: 做出猜想与假设: 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A点电流IAB点电流IBC电电流IC第1测量第2测量小组间交流,并总结结论: 2、探究并电路中的电流关系你们小组提出的问题是:写出你们的猜想:画出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A点电流IAB点电流IBC电电流IC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小组间交流,总结结论3、讨论交流评估实验,本次实验中有那些不足?如何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六、课堂检测1、如图所示,小刚同学在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将电流表分别接入两个小灯泡串联电路的a、b、c三点,测得a、b、c三点的电流,其关系是A、Ia=Ib=Ic B、Ic>Ib>Ia C、Ia.>Ib>Ic>0 D、Ic>Ib>Ia=02、如右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比较a、b、c、d四处电流的大小,其中不正确的是( )A、Ia=Id B、Ib> Id C、Ia.>Ib D、Id >Ic3、如图甲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两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由乙、丙两图读得,则灯L1中的电流是( )A、0.8A B、0.16A C、0.52A D、1.28A4、如左下图所示,粗心的小强把电流表当作电压表接在了L1的两端。此时如果闭合开关,一定会发生( )A.电源短路 B.电流表损坏 C.L1不亮 D.L2的灯丝烧断5、小兵在做实验时,把电路图连成如图527的样式,先闭合S1,再闭合S2小兵将看到的现象是 ( )A两灯开始都亮,后来L1不亮 B两灯都亮 C两灯开始都亮,后来L2不亮 D两灯都不亮6、某同学用一只有00.6A和O3A两个量程的电流表研究图519甲电路中通过a和b的电流,当电流表接在a点时指针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当电流表接在b点时,指针的位置如图丙所示,问:(1)为什么两次测量的指针指的位置不同?(2)电路中的实际电流是多大?为什么?7、(选做)给你下列器材:一个低压电池组、一只小灯泡、一只开关、一只电铃和若干细导线,请你设计并画出一个自动放养奶牛的电路装置图。要求:用细导线将牛群围住,合上开关后,当牛在圈内吃草时,小屋内灯亮而铃不响;当牛碰断细导线到圈外时,电铃便会响起来,放牛的人能及时发现。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复习导学案一、信息与评价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二、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自主回顾知识,并进行组内例题探究,最后进行测评检验。2、知识回顾环节中,自行查阅笔记、资料、参考书等。时间10分钟以内。三、学习目标:巩固所学内容,并达到拓展延伸的目的。四、自主学习:(一)知识回顾导学:1. 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人们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_,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_2. 摩擦起电的原因是_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带_电3.电子是带有负电最小电荷的粒子,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_4. 给蓄电池充电,是把_能转化为_能蓄电池放电时是 能转变为_能5. 两个验电器A和B,A带负电B带正电,用一根有绝缘柄的金属棒将两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连接起来,在金属棒上形成瞬时电流,则电流方向是由 到_.6. 电路中提供电能的是_,消耗电能的是_,输送电能的是_ _.控制输送电能的是_7. 马路上各路灯之间连接的方式是_联,教室里各日光灯之间是_联的8在家庭电路中,输电线进户后依次是 、 、 。有的把新型的保险丝装置是附加在总开关上,这种开关通常叫做 。为保证安全,在新建的楼房里,连接各户的总开关上大多装有 。9电荷的多少叫 ,符号是 它的单位是 10在使用试电笔时,如果被测导线是火线,氖管 如果被测导线是零线,氖管 11、如图为家庭电路,请填写图中各部分的名称。 , , , , ,电线_是火线。(填a或b) 例1图五、合作探究:例2图例1.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导线不能有交叉)说明:一般说来,电路连接分三步:画好电路图,标好电源正负极和电表正负接线柱,确定电表量程。连接电路时,先连好一个回路,再加上支路(注意找线不找点,接柱不接线)按回路的多少和从正到负顺序检查。S123456L1L2L3例2. 如图所示电路中:(1)若使L1、L2串联,则应闭合 ,断开 ;(2)若使L1、L2并联,则应闭合 ,断开 ;(3)如果闭合S1、S3而断开S2,则灯 亮;(4)同时闭合开关 和 是不允许的。例3. 按如右图连接好电路闭合闭合开关后,发现L3不亮,L1,L2都能发光,则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 A、L3灯座短路 B、导线4断路 C、导线5断路 D、L1的灯丝断路测量处ABC电流/A0.50.20.3六、课堂检测1. 一个物体不带电, 是因为它: ( ) A.没有电子 B.没有质子 C.没有多余的电子也不缺少电子 D.是绝缘体2. 硬橡胶棒跟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是由于( )A.橡胶棒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毛皮上 B.毛皮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C.橡胶棒的一些质子转移到毛皮上 D.毛皮的一些质子转移到橡胶棒上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3. 几个灯泡串联,接通电源后如果其中一个灯泡的灯丝断了,电路里其它部分完好, 其余的灯泡将: ( )A.仍亮 B.不亮 C.有的灯亮 D.无法判定4. 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K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只有L1发光 B.只有L2发光C.灯丝被烧断 D.两灯均不发光, 但灯丝不会烧断5. 右图所示电路中正确的说法是 ( )A.三个电阻串联 B 三个电阻并联 C.三个电阻均未接入电路 D.只有一个电阻未接入电路、其余两个电阻串联6. 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K闭合时:( )A.只有灯L1能发光 B.只有灯L2能发光 C.灯L1、灯L2都能发光 D.灯L1、灯L2都不能发光7. 根据下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图8.小丽同学进行探究实验的电路如图所示,她用电流表分别在A、B、C三处测得电流如下表。请帮她完成如下几项工作: (1)比较上表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2)小丽把电流表接入A点,当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甲所示,出现这故障的原因是 第一章 声现象 编制:平罗四中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案一、 信息与评价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二、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课前自学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内容,时间大约15分钟,并完成预习导学。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禅、鸟、青蛙等动物是靠什么发声的?三、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难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解释一些声现象四、自主学习:(一)预习导学1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2声音可以在固体、 、 中传播,但声音不能在_中传播,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统称为 。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3、声速跟_有关,还跟_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m/s,比它在固体或液体中的速度都要 。(二)预习检测4、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大小不同。根据小资料介绍: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液体中 ,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液体中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受 影响。5用嘴对着笔套吹气发出的声音是_的振动产生的。击鼓时发出的声音是_振动产生的, 当鼓面_发声也停止了。6如图2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是由于右边音叉的振动,在_中激起向周围传播的_,从而使左边的音叉振动发声。五、合作探究:(一)活动与探究1、观察与思考在一次风较大的时候,观察旗杆上的国旗,当你听到国旗在风中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的时候,你可以看到国旗在不停地_;当风停了以后,国旗不再发声,这时国旗在旗杆上不再_。2、动手做一做实验一:将钢尺(或塑料尺)的一端紧压在桌边,让另一端伸出桌面外,用手拨动另一端,观察钢尺发声时情形。实验二:将你的耳朵紧贴在课桌一端的桌面上,在桌面的另一端用手轻轻地敲击;再使耳朵离开,用手以同样大的力度敲击桌面。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3、动脑想一想a实验一的钢尺产生声音时有什么特征?这说明了什么道理?b实验二的第一次敲击声是在桌面的一端发出的,但耳朵贴在桌面的另一端能听到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声音是由什么物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的?当耳朵离开桌面时,我们同样可以听到敲击声,这次的声音是由什么物质传到耳朵的?说明了什么?(二)问题探究:1、航天员在太空漫步时,他们即使相距得很近,交谈也必须要借助无线电工具,这是因为 的缘故2、一根足够长的钢管中充满水,甲在钢管的一端敲击钢管,乙将耳朵紧贴在钢管的另一端能听到几次敲击声?依次由哪些介质传播的?3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传播170m距离所需的时间为 s。4、回声要比原声晚0、1s才能区别回声,要听到回声,我们应该离障碍物至少 m。六、课堂检测1人在讲话或唱歌时,用手指摸颈前喉头部分,会感到声带在 。2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儿吸引到网里面来,表明水能够 。3、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的大地震给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伤害,牵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地震后有些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为了保存体力不是大声呼救而是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最后获得了生的机会。用物理学知识解释他们是利用了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的原理,在他们的求救行为中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用硬物敲击后墙壁或管道发生 而产生的。4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当用抽气机把罩内的空气抽去时,将会发生()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B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C只见电铃振动,但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D不见电铃振动,但能听到声音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w-w-w.x-k-b-1.c.-o-m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6、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7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声速用声音在15时的传播速度)。某超音速飞机飞行的马赫数为25,那么它的飞行速度是多少?若广州到北京的距离为1700km,这架飞机从广州飞到北京需要多少时间?七、课后提升1、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某处的深度是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是因为 。2、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A、B两种方案,你认为最佳方案是 。A、 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到声音的大小。X|k |b| 1 . c|o |mB、 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到鞋盒的距离。C、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距离较长长短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响度较响较响弱通过使用得到的现象如上表所示,则待测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3、小明、小华和叔叔去钓鱼,他们在湖边跑来跑去,并大声说话。叔叔说:“你们把鱼儿吓跑了,我怎么钓鱼?”鱼儿是怎么被吓跑的?小明猜想:鱼儿离人较近,可能听到人的吵闹声被吓跑了。小华猜想:鱼儿没有耳朵,可能看到晃动的影子被吓跑了。请你针对他们的猜想,各设计一个方案,验证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1.2怎样听到声音导学案一、信息与评价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二、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课前预习第二节怎样听到声音,需要时间5min,并完成自主学习的任务。 2、网上查阅了解千手观音的演员们以及音乐家贝多芬是怎样感受音乐的。三、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