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外国文学名著鉴赏补充内容.doc

    • 资源ID:60106221       资源大小:55.5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外国文学名著鉴赏补充内容.doc

    外国文学名著鉴赏补充内容三、简答题 1、荷马史诗是怎样形成的? 大约公元前11世纪末,希腊半岛南部的希腊人和特洛亚人发生战争。歌颂战争中英雄的传说又同神话故事交织在一起,由民间歌人口头传唱,并代代相传。每逢盛宴或节日,这些英雄传说就由这些民间歌人在氏族贵族的官邸中咏唱。大约公元前8世纪时,荷马以民间传说为基础,予以加工整理,创作了具有完整情节和统一风格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中叶,雅典的统治者又组织学者做了最后的删改和修订,用文字记载下来,便形成了今天所见的荷马史诗。 2、简述伊利亚特对战争的态度。 史诗对战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表现了战争是英雄们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良好时机,充分揭示了英雄人物在战争中的英勇行为。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性,渲染了战争的悲剧色彩。比如,史诗中写到战争的胜负是由命运来决定,而命运的强大威力连天神都无法控制;众神的偏袒使英雄们蒙受了不公正的待遇;战争也给人们带来了种种忧虑和灾难。在当时,战争已经不完全是为了部落集体的利益,而是变成了贵族们乘机劫夺财物和奴隶的掠夺行为。 3、伊利亚特的艺术特点。 首先,史诗将现实因素和神话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史诗中,每一个情节往往分成神、人两条线索,人分两派,神助两方,战争的发展也把现实的因素和神话的因素结合在一起。其次,史诗采用了客观的叙事方法。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如实地向听众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不论对战争的叙述,还是对人物的塑造,都采用了一种旁观者的冷静态度,具体描写事件和人物语言,没有更多的主观评价。第三,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史诗塑造了丰富多彩而又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史诗中每个英雄都是许多充满生气的性格特征的总和。第四,多用和善用比喻,是史诗语言艺术的重要特点。 四、论述题 1、分析阿基琉斯形象的主要性格特征。 阿基琉斯是氏族社会末期的英雄形象。他的身上既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也体现了氏族末期英雄的本质特征。首先,他是一个英勇善战、又极重视个人荣辱的将领。他性格坚强,急躁而任性。当阿伽门农无理地抢夺了他的战利品,极严重地伤害了他的尊严后,他愤而罢战。当他得知好友代替自己上战场迎战赫克托尔而被杀时,他的愤怒再次爆发。重返战场后,他勇敢地冲向敌人,使特洛亚人闻风丧胆。经过几个回合的交锋,阿基琉斯刺死了赫克托尔,并把赫克托尔的尸体拖在战车的后面狂奔。这些都表现了他勇猛威武、暴躁任性的鲜明的个性特征。其次,在阿基琉斯思想意识中,部落的集体主义意识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他的身上更多体现了氏族社会末期的英雄本质。当阿伽门农侮辱他后,愤怒的阿基琉斯并没有对傲慢的阿伽门农拔刀相向,尤其当好友阵亡的消息传来时,他悲痛欲绝,痛悔因为自己的过错给希腊人带来的重大损失,决心团结对敌,马上投入战场。他把自己的满腔怒火撒向敌人,一冲入战场就使特洛亚人溃不成军,众多的特洛亚英雄死于他的刀下。此时,阿基琉斯的思想意识完全回到了集体原则上来了。 2、 分析赫克托尔形象的主要性格特征。 赫克托尔是特洛亚军的主将,为了保卫自己的城邦而英勇牺牲。在他身上更多体现的是古代氏族英雄的集体主义精神。他性格稳重、勇敢而冷静。史诗对这个形象的塑造,更加强调他的人情味。在生活中他敬重年迈的父亲,挚爱着自己妻儿。可是,当城邦的安全受到威胁时,他义无反顾地冲向战场。虽然他强烈地感受到与阿基琉斯之战将凶多吉少,如果战死,他的妻儿都将沦为奴隶,但是为了整个城邦,为了群体的利益,他仍然英勇奋战,视死如归。当阿基琉斯重返战场,横扫千军时,特洛亚人纷纷退入城中,赫克托尔为了自己的光荣职责,不顾父亲妻子的劝阻,毅然迎战阿基琉斯,最后牺牲。在伊利亚特中,赫克托尔的英雄主义更富于悲剧色彩。 、简答题 1、俄狄浦斯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俄狄浦斯是作品的核心形象,是作者笔下的理想人物。首先,作为一个国王,他关心城邦人民的疾苦,维护人民的利益。在忒拜国遭到不幸时,他敢于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战胜怪兽,解救忒拜人民。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他公正贤明,为了消除城邦的灾难,他坚定地追查凶手,显现了无私无畏的品质。其次,在同不公正的命运抗争的过程中,俄狄浦斯更显现出正直无私、勇敢坚定的品质。在厄运降临之际,他放弃了优裕的生活和王位继承权,敢于同命运进行抗争。在追查凶手的过程中,他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可怕的厄运降临在自己头上,但他决不放弃,一查到底。作者在揭示这一形象的悲剧命运的同时,也对命运的合理性提出质疑。2、什么是“回顾式”戏剧? 悲剧采取了“回顾式”的戏剧结构方式,这是该剧在布局结构上最典型的艺术特征。其主要的特点是,剧本的进程不是按照事件的时间顺序从头到尾地组织剧情,而是在事件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即临近高潮时着笔,事件的起因和前情则在剧情的发展过程中,用回顾和倒叙的方式交代出来。俄狄浦斯王的开端就提出“谁是凶手”的问题,根据这一线索,把全部剧情组成一个整体,有关人物逐一上场逐步交待,把一场历时几十年复杂的情节,压缩在不到一天时间发生在忒拜王宫前的事件中进行;这样使得事件冲突更加集中,矛盾更加突出。 四、论述题 1、分析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念。 在这部悲剧中,索福克勒斯通过戏剧冲突集中表现了人与命运的关系。俄狄浦斯受到命运的捉弄,被预言将要犯下杀父娶母之罪。然而勇敢坚定的俄狄浦斯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选择了向命运挑战的道路,这就构成了人与命运的冲突。戏剧紧紧围绕这一冲突,展现了作者的命运观念。 首先,悲剧表现了一种命运不可知、不可战胜的思想。俄狄浦斯得知自己的厄运预言之后,就千方百计地进行抗争。可是,他越是反抗,厄运越是向他靠近。尽管他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不断的抗争,但终于没有摆脱厄运。这说明了厄运的不可抗拒性。 其次,在悲剧中,诗人在表现命运不可抗拒性的同时,还表现了对命运不合理性的谴责。俄狄浦斯聪明、诚实、正直、勇敢,他勇于向不合理的命运挑战,与之抗争。但是,命运却注定这样一个优秀人物成为罪人,他要承担前人的罪过,受到厄运的惩罚,那么,命运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就值得怀疑。 2、分析俄狄浦斯王的艺术结构。 悲剧采取了“回顾式”的戏剧结构方式,这是该剧在布局结构上最典型的艺术特征。其主要的特点是,剧本的进程不是按照事件的时间顺序从头到尾地组织剧情,而是在事件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即临近高潮时着笔,事件的起因和前情则在剧情的发展过程中,用回顾和倒叙的方式交代出来。剧本的开端就提出“谁是凶手”的问题,根据这一线索,把全部剧情组成一个整体,有关人物逐一上场逐步交待,把一场历时几十年复杂的情节,压缩在不到一天时间发生在忒拜王宫前的事件中进行;这样使得事件冲突更加集中,矛盾更加突出。 悲剧在其他方面充分体现了希腊悲剧的一般特征。歌队是剧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全剧由一系列的戏剧场面和歌队合唱两部分组成,歌队的上场下场和歌队的合唱歌,实际上起到了分幕分场的作用。 、简答题 1、神曲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神曲主要是写人的思想如何完善和如何认识终极真理过程的,这就决定着此作品充满了象征意义。“黑暗的森林”象征当时意大利黑暗的政局,“豹”象征佛罗伦萨的政治迫害;“狮”象征法兰西王;“瘦母狼”象征罗马教廷。幽暗森林代表罪恶;披着阳光的山顶,代表一种光明的境界。人希望重见阳光,象征着人由于自身的弱点,便需要理性和信仰的帮助,因此,作品中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象征理性,“贝雅特丽采”象征神学信仰。但丁正是用中世纪诗人惯用的象征手法,描写了在理性,神学信仰和爱的引导下的心灵觉醒过程。 2、神曲结构上的特点。 神曲具有宏大、严谨、端正的结构,可以说神曲正是以它艺术结构的严密著称于世的。神曲的结构,好像一个严整而有系统的三棱形大建筑,全诗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每部分各三十三篇,加上地狱篇前的序言,共一百篇。“三”象征着“三位一体”,“百”表示“完全中之完全”。诗中的地狱、炼狱、天堂等部分,也是完全对称的。三部的各自结尾,都以“星”字收束。 四、论述题 1、神曲思想内容的矛盾性。 神曲内容上的矛盾大约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神曲中首先表现了但丁对宗教和教会以及教职人员的双重态度。一方面,他对现实中的教会、教皇以及僧侣们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对罪恶的僧侣阶级的残暴统治和丑恶行径作了暴露性的描写;另一方面他又歌颂和肯定了理想的基督教。 (2).但丁在神曲中,也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双重态度。一方面,他从中世纪诗人的立场出发,表现了占统治地位的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陈旧思想;但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与后来人文主义思想家们肯定世俗生活相类似的思想感情。 (3).神曲还表达了但丁对封建统治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的矛盾态度。在这个方面,他首先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社会上残暴的君主和分裂割据、鱼肉人民的封建诸侯,谴责了他们为了扩大自己权力而进行的封建性战争,表达了他对祖国统一的愿望。然而,作为中世纪最后一个诗人,但丁又热情的讴歌和赞美了他理想中的君王和贵族。 (4).但丁的神曲在对待人类文化的看法上,也典型地表现了双重性。一方面,他表达了虔诚的基督教思想,认为基督教文化是人类最伟大、最神圣的思想文化结晶。因此,神曲中,有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热情阐述,有对神学思想的浓烈讴歌。但是同时,但丁又对中世纪神学思想体系所排斥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和进步的异教思想,给予了热情的赞美和高度的评价。 2、神曲的艺术成就。 第一,但丁在神曲中,将中世纪文学所盛行的象征、梦幻的手法,同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用陈旧的形式表现出了很多崭新的人文主义内容。像以往整个中世纪以宗教题材为内容的作品一样,神曲的整部诗篇都充满着寓意和象征的内容。然而,但丁却正是通过这些陈旧的手法,表现出了强烈的现实精神和崭新的内容。 第二,神曲具有宏大、严谨、端正的结构。神曲的结构,好像一个严整而有系统的三棱形大建筑,全诗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每部分各三十三篇,加上地狱篇前的序言,共一百篇。“三”象征着“三位一体”,“百”表示“完全中之完全”。诗中的地狱、炼狱、天堂等部分,也是完全对称的。三部的各自结尾,都以“星”字收束。 第三,但丁在塑造人物和描写情景方面,也给人以极为矛盾的感觉。在他笔下,大多数人物都苍白无力,是象征性的。这与中世纪宗教文学中的人物特点相似。然而,但丁在用寥寥数语勾勒人物性格特点方面可以说也是位高手。他使用具体的比喻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在中世纪梦幻文学中是极为少见的,但与现实主义的手法极其相似,也是后来人文主义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 第四,在语言上,他是第一个用当时的民间俗语意大利民族语言写作的诗人。但丁第一次用意大利语写了这样重大的题材,这就为意大利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语言的形成起了奠基和推动作用。 简答题 1、简述莎士比亚戏剧的成就。 莎士比亚的戏剧主要有历史剧,包括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等10部。这些历史剧都取材于英国历史,总结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经验,表达了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的政治主张,洋溢着爱国主义热情;喜剧,包括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10部。多以爱情、友谊为题材,表现了愉快乐观的浪漫的风格,歌颂人文主义理想;悲剧,在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中成就最高,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10部,其中后4部被称为“四大悲剧”。莎士比亚悲剧题材广泛,主要表现人文主义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关系崩溃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现实的种种丑恶现象;悲喜剧,包括一报还一报等3部。主要在于揭露社会罪恶,提出问题,带有“问题剧”的特点;传奇剧,包括暴风雨等4部,仍然保持着社会批判的精神,但主要表达了宽恕、和解的思想。 2、哈姆莱特的内容及对英国现实的反映。 哈姆莱特以丹麦王子为父复仇为故事蓝本,借古喻今,反映了英国的社会现实。剧中表现了朝廷腐败混乱、统治者阴险狡诈、朝廷官员奸佞卑鄙。旧有的封建关系正在解体,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极端利己主义弥漫于整个社会。恶劣的社会环境,使民怨沸腾,社会矛盾加剧。这正是莎士比亚对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末年英国社会状况的一个真实写照。同时在这个环境中,我们也看到了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社会新生力量,他们这种抗争只能以悲剧而告终,但却鼓舞了人们重整乾坤的信念。 四、论述题 1、分析哈姆莱特的形象。 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首先,哈姆莱特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特点。他接受了人文主义教育,对人与世界的看法及个人品格,都同当时的人文主义者一样。他认为世界是一个光彩夺目的美好天地,他对爱情、友谊,对人生都有一整套的人文主义观点。他本人也具有人文主义者的特点,也是一个人文主义的青年王子形象。 其次,他的个性特征是忧郁寡欢和犹豫不决。戏一开场,他就陷入到了家庭的不幸之中,他所崇敬的父王突然死去,他所热爱的母亲很快就同新登基的叔父结了婚。他所珍惜的爱情、友谊,所追求的人生理想都开始破灭。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同丑恶的现实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造成了他性格的忧郁。对于哈姆莱特来说,为父王复仇,既是做儿子的职责,又是一个王子挽救国家应尽的义务。他一个人孤军奋战,也深感任务的艰巨,这就造成了他犹豫的特点。 第三,哈姆莱特形象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始终坚持美好理想,同丑恶势力进行不妥协的斗争。可以说,哈姆莱特的斗争精神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家同封建罪恶势力毫不妥协的斗争勇气,这是他性格中闪耀光辉的所在。 第四,哈姆莱特的斗争以悲剧告终,说到底他的悲剧是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悲剧。他的悲剧源于他所生活的时代,反动势力还很强大;同时,他又忽视日益觉醒的人民群众的力量,时候总把这一艰巨的人当成个人的事情,这就必然造成了他的悲剧结局。这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2、分析剧本塑造哈姆莱特所采用的艺术方法。 首先,剧作把哈姆莱特造成一个性格复杂,同时又是发展变化的艺术形象。他有着崇高的理想,富有斗争精神,而且善于思考,行动谨慎。但是他的理想脱离实际,斗争远离群众,个性犹豫不决。种种复杂的因素聚集一身,使形象具有深远的意义。作品又是把他从一个天真的年轻人,经历巨大的变故之后,逐渐成熟,在发展中完善这一形象。 其次,在内外双重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塑造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哈姆莱特最初对世界、对人生抱有美好看法,天真乐观。但父王死于阴谋,使他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他要为父复仇,重整乾坤。同克劳狄斯的矛盾,就构成了剧中的外部冲突。而在复仇中,作为单独作战的哈姆莱特同强大的邪恶势力斗争中,很难完成重整乾坤的重,这就使得他必然处在一种内在的矛盾斗争之中。哈姆莱特形象正是在内外两重的矛盾中,展示其性格的特点,既有强烈的复仇欲望,又在行动中犹豫不决,错失良机。也是在这两重矛盾中,哈姆莱特形象逐渐成熟,懂得保护自己,利用“戏中戏”来查证奸王的罪行,最后同敌人拼个同归于尽。 第三,利用独白旁白来揭示人物的深刻的内心世界。哈姆莱特形象在剧中经常处于矛盾的思考之中,思考的结果也影响剧情发展的方向。所以,剧中每当剧情发展的关键时刻,总是用传统的独白与旁白的手法,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剧情发展有了合理的依据,又使人物形象复杂而深刻。 简答题 1、浮士德“天上序幕”的作用。 在全部诗剧序作中,天上序幕是歌德对浮士德的故事题材所进行的巨大改造之一,是他的首创,对全剧来说,也非常重要。首先,天上序幕以宇宙为背景,展开一场天帝和魔鬼靡非斯特关于人的争论,并由此引起在浮士德身上下的赌注,从而确立了诗剧的基本主题。其次,它是情节发展的引子,由此引出了浮士德的故事。 在天上序幕中,天帝和靡非斯特就人到底是善还是恶的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体现了天帝对人类本性善的肯定;接着,天帝派魔鬼引诱浮士德,又体现了天帝对以浮士德为代表的人类如何实现理想的思考。诗剧正围绕着这两个方面,展开了浮士德上下求索的一生。 2、简述靡非斯特的形象。 魔鬼靡非斯特在诗剧中是作为抽象与具体相统一的消极、否定精神的象征出现的。作为至善与具体善的对立面,恶成为他的本质特征。而他不相信历史,不相信未来,不相信有什么崇高的事物,对一切都抱着轻蔑嘲讽的态度,又表现出社会历史观的“虚无”。不过,靡非斯特并不是十足的恶的化身,当他的否定精神针对现实中一些不合理的事物的时候,他能够清醒地看到事物的本质,而且具有尖锐的批判精神。他的否定精神对于浮士德这样一个不断追求的人来讲,客观上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促成浮士德向善。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作恶造善的力之一体”。他体现的是事物辨证发展的另一重要素。 四、论述题 1、分析浮士德的形象。首先,浮士德形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作品通过他在人生不同阶段的奋斗,高度概括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长达300年间,欧洲和德国进步的资产阶级精神启蒙的艰难历程。浮士德的探索结果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描画的理想世界,也是启蒙主义思想家的奋斗目标。因此,浮士德的形象不是某种人物的典型,而是艺术地概括了整个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进步的知识分子形象,特别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形象。其次,浮士德的探求过程,表现出人类不断向善的精神实质。通过浮士德,诗剧肯定了人类善的本质。在书斋中,他将圣经的开头翻译成“泰初有为”,强调人类的积极行动,后来他对靡非斯特宣布“大处你什么也毁灭不了,你只能从小处入手”这些使浮士德身上体现出的积极精神与上帝所说的“一个善人,在他摸索之中不会迷失正途”的思想是相一致的。第三,浮士德的内心充满矛盾,这体现了人在向善的过程中克服本性中弱点而不断取得进步的历程。浮士德自身体现出善与恶的矛盾和斗争,也体现了他的精神追求和肉体欲望之间的冲突。而他在不断克服掉自身的弱点之时,魔鬼靡非斯特正好起了推动作用。在浮士德探索的道路上,魔鬼靡非斯特总是企图把他引向堕落,但靡非斯特恰好帮助他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并战胜自己,不断地前进。第四,浮士德的悲剧是一个追求者的有限能力与终极真理不可穷尽性之间矛盾的悲剧。由于“至善”是难以穷尽的,但人的追求能力却有限,因此,他的追求必然以悲剧而告终。然而,歌德在浮士德身上所肯定的,并不在于他追求到了什么,也不在于他是否通过自己的追求给人们指出一条解放的道路,而肯定的是人类追求过程的行动本身。人的价值就在于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追求,这正是“浮士德精神”的含义。2、浮士德在艺术上的成就。首先,诗剧既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富有神话的色彩,又充分反映了欧洲和德国的现实生活,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在这部诗剧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其次,诗剧采用象征手法展开诗人对人性和历史发展的哲理性探讨。浮士德一生的经历,象征的是人类精神由低到高不断发展的进程。其中的具体人物,也是某些抽象哲理的象征,这使这部哲学意味十分浓厚的作品摆脱了抽象、枯燥的弊病,而带有文学的生动性。第三,浮士德的艺术表现手段丰富多变,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散文诗,民歌体、古典诗体、悲剧诗体等等,几乎无所不包,而作者还能将它们完美地统一在一起。 简答题1、简述人间喜剧的基本内容。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以典型化的描写方法,将法国社会巨大的历史变迁形象化地表现出来。他写出在资本主义的强大攻势下,封建贵族“不配有更好的命运”而日益衰败的惨相;而与此相对应的正是资产阶级的日益得势。在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的历史进程中,金钱具有操纵两大阶级人物命运的巨大作用,作者由此揭露了金钱泯灭人性的现实罪恶,描写了一幕幕由金钱导演的人间惨剧,表明即使是掌握金钱的资产者也终将毁于其手中的思想。在充满罪恶的世界上,巴尔扎克看到了一线人类希望的曙光,他通过幻灭等作品中一批“属于未来的人”,热烈赞美了那些疾恶如仇、品德高尚、充满理想的共和主义者们,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克雷斯吉安。从人间喜剧对拿破仑时期、王政复辟时期和七月王朝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描写,我们能对那一时代作生动具体的了解,难怪它被称为一部“法国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2、简析吝啬鬼葛朗台的形象。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是资产阶级金钱拜物教的典型代表,具有法国大革命后第一代资产阶级暴发户的牟利手段和性格特点,与莫里哀的阿巴贡相比,更具时代性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小说也揭示出金钱威力的有限性,葛朗台在家庭和社会中都是他奴役人,但他在精神上却是一个地道的金钱的奴隶,他的一生没有任何幸福可言,他也扼杀了妻子女儿的一线生机。3、简述幻灭的基本思想。幻灭是人间喜剧中画面最广阔的作品之一,反映了复辟时期社会的黑暗、文化的朽败和人性的堕落。视金钱为上帝的世界煽动着青年人的欲望与幻想,并不断刺激他们的野心,外省青年吕西安出身卑微,在等级森严的社会中拼命向上爬,却因不辨政治风向投靠了行将灭亡的贵族阶级,更因他尚存道德温情,最终成了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他从幻想到幻灭的人生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是整整一代青年人的悲剧。4、什么是“人物再现”的方法?“人物再现”的方法是巴尔扎克的首创,即同一个人物在不同作品中出现,并且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人物性格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从高老头起,巴尔扎克所写的每部小说,就其本身来说,是一部完整的作品;就其与人间喜剧的关系来说,它不过是“描写社会的长篇中的一个章节罢了。”四、论述题1、分析高老头的思想内容。首先,作品暴露了拜金主义对人性的泯灭,批判了它在家庭关系上的罪恶。这一点在高老头与两个女儿的关系中体现得最充分。金钱关系玷污了人间美好的人伦感情,如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使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它“撕破了家庭关系上面所笼罩的温情脉脉的面纱,并把这种关系变成纯粹的金钱关系。”其次,作品还通过贵族妇女领袖鲍赛昂夫人情场失意和贵族子弟拉斯蒂涅蜕变为资产阶级野心家等故事的描写,揭示了封建贵族阶级日趋没落、资产阶级兴起的历史趋势。贵族的身份地位根本抵不上资产阶级小姐手中金钱的魅力,这种变化显示出两个阶级在社会地位上所发生的历史性改变。而贵族子弟拉斯蒂涅的成长轨迹更加验证了这个阶级日暮途穷的前景。他向资产阶级野心家的角色靠拢,抛掉所有从小接受的准则,按照表姐鲍赛昂夫人的指点,抛掉良心,利用一切人。而他最后的成功也验证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势力泯灭一切道德情感的现实。2、分析高老头的形象。这是一个通晓资产阶级生意经却不懂得资本主义社会人生哲学的“父爱基督”的悲剧形象。首先,他是一个在生意上十分精明的资产阶级暴发户。大革命期间,他凭借政治投机和囤积居奇的本领,利用混乱时局大捞一把,由原来一个普通的面条司务发展成为百万富翁。他对资产阶级的生意经十分谙熟。其次,他又是一个“父爱基督”的典型。高老头在父女关系上表现出浓厚的宗法感情。但他以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原则培养女儿,恰恰扼杀了他渴望从她们身上得到的宗教感情。但客观上,作品则反映了这种感情实则培养了他的女儿极端利己主义的思想。第三,高老头是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关系的牺牲品。他按照金钱法则衡量一切,其中也包括人伦感情,他以为用钱能买来父女之情,结果却成为被金钱的罪恶窒息的悲剧人物,他既是金钱关系的制造者,又是金钱关系的受害者。他临终时终于认清了社会和人被金钱腐蚀的罪恶现实,对拜金主义进行了愤怒的控诉。3、分析拉斯蒂涅的形象。这是一个贵族子弟蜕化成资产阶级野心家的典型。拉斯蒂涅是没落贵族子弟,到巴黎是为了寻找改变命运的机会。巴黎社会的灯红酒绿强烈地刺激了他向上爬的欲望,他在远亲表姐鲍赛昂夫人的帮助下终于能够亲眼目睹上流社会的奢华,他下决心不顾一切地爬上去。在拉斯蒂涅蜕变为资产阶级野心家的过程中,鲍赛昂子爵夫人和伏脱冷给他上了非常重要的两课。 鲍赛昂夫人看透了金钱势力主宰一切的现实,指导他要不顾一切、利用他人爬上去;化名的苦役监逃犯伏脱冷是和拉斯蒂涅同住伏盖公寓的房客,他告诉拉斯蒂涅整个社会一片腥臭,要大刀阔斧地冲进这个社会,别怕弄脏手。拉斯蒂涅有向上爬的欲望,但毕竟良心未泯,无法按“老师”的教导去做。然而,当他目睹金钱导演下的一幕幕惨剧时,再也按捺不住野心,要与这个社会大干一场。 鲍赛昂 夫人的情场失意,伏脱冷的再次入狱,尤其是高老头的惨死,无不是金钱作用的结果。高老头临死时的惨嚎与控诉深深震撼着拉斯蒂涅,他在埋葬高老头时彻底埋葬了他的良心,从此,他的资产阶级野心家性格基本形成。4、高老头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1、详细而逼真的环境描写。首先,作品重视物质环境的描写。小说细致地描写了伏盖公寓这个破烂不堪的公寓,为小说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性格打下了基础。随着情节的展开,作者对鲍赛昂夫人华丽气派的府邸和高老头两个女儿住宅进行详尽描绘,一方面反映出房主的性格和生活,同时也为拉斯蒂涅爬上上流社会的野心产生了催生素的作用。巴尔扎克在社会环境描写方面更是细致入微。作者首先写了鲍赛昂夫人的世界。子爵夫人遭阿瞿达侯爵遗弃,上层社会的男女们非但不表示同情,反而不同程度地幸灾乐祸; 伏盖太太的公寓里,房客之间存在着互相利用与被利用、诈骗与被诈骗的关系。还有一个世界,即高布赛克、泰伊番、纽沁根等人组成的金融贵族世界。他们成为人们瞩目的中心、羡嫉的对象、命运的主宰、奋斗的目标。这三个世界囊括了社会各类人物。小说正是通过典型环境的描写,真实地再现了王政复辟时期的社会风貌。2、通过描绘典型人物的个性特征完成典型人物的塑造。比如,高老头是个掠夺别人又被别人掠夺的典型,他的悲剧主要因之于他的父爱。拉斯蒂涅的性格处于发展中,因而时时显示出他的犹疑和野心。3、严密而富有戏剧性的结构。高老头囊括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因而在结构上复杂而多样。这部小说以拉斯蒂涅向上爬为主干,以高老头的家庭悲剧、伏脱冷的杀人越货、子爵夫人的情场失意、米旭诺、 伏盖太太等的财迷心窍、皮安训的刻苦攻读为旁枝,通过拉斯蒂涅将这一切串联成一篇完整的故事。而且写 鲍赛昂 夫人的情场失意,便安排了资产阶级妇女在巴黎社交界走红,高老头两个女儿进入贵族上流社会,拉斯蒂涅搭上银行家太太等,丝丝入扣,曲折迂回,使情节体现出生动性和丰富性的特点。4、巴尔扎克还善于用“人物再现”的方法,即同一个人物在不同作品中出现,并且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人物性格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简答题1、什么是“忏悔贵族”?忏悔贵族是托尔斯泰一生的创作中贯穿始终的一种人物形象,他们有良好的教养、高尚的品质、纯洁的品格、神圣的宗教感情和艰苦探索人性出路的精神。但环境又使他们成为贵族地主阶级罪恶的体现者。由于个人身上的善良品行、好思索的性格和人道主义的影响,又使他们与其他贵族不同。他们时时思考俄国社会的罪恶,时时思考着如何走出迷误、洗涤罪恶。他们对俄国的专制农奴制、私有观念和自己灵魂的堕落采取尖锐的批判态度,同时积极采取行动,或参与社会改革,或放弃财产,或参加劳动。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断进行灵魂的忏悔。2、为什么说聂赫留朵夫是忏悔贵族最后总结的艺术载体?聂赫留朵夫就是这类忏悔贵族的最后总结的艺术载体。他的自我批判和忏悔自新的力度、广度、深度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所谓忏悔的力度,在于聂赫留朵夫面对玛丝洛娃,震惊地发现自己是个真正的罪人,在这样尖刻的尴尬境地,聂赫留朵夫无法逃避。所谓忏悔的广度,在于这一形象的罪过恰恰是贵族社会有意培养的,他是整个贵族地主阶级罪恶的体现者。所谓忏悔的深度,在于作家不断让这个贵族奔走于沙皇社会的各个角落,逐渐看清罪过不是他一个人的,也不是别人的过错,而是整个贵族阶级的罪孽。另外,聂赫留朵夫的忏悔也不断向内深入。从一般的良心发现,到承认罪过,再到挖掘贵族阶级的罪恶本性,他在现实社会和精神生活中都完成了一场颠覆旧世界的革命。3、简析玛丝洛娃的形象。玛丝洛娃是被侮辱被压迫妇女的典型。少女时代,她天真、纯洁、乐观,憧憬着美好的生活。但是,聂赫留朵夫对她的玷污和遗弃粉碎了她美好的幻想。堕入青楼、沦落社会底层后,她遭到更加严重的摧残。作者通过这一悲剧形象,揭露了社会的罪恶。小说在写出了玛丝洛娃的“堕落”之后,又写出了她精神“复活”的过程。在监狱中和难友们患难与共,使她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信念,她开始把自身不幸的遭遇和底层劳苦群众的命运联系起来。特别是当她接近革命者之后,他们为解除人们的苦难而甘受痛苦甚至牺牲的精神深深影响了她,从而推动她迅速走上了新生的道路。4、简要说明复活的创作背景。复活是托尔斯泰根据一个法官的真实见闻创作而成。80年代末构思,1899年完成。此时,沙皇专制下官僚制度的腐败和农奴制的破败暴露无遗,持续了一个世纪的反专制农奴制的社会变革运动全面激化,托尔斯泰的创作中,表现出强烈的民主倾向和社会批判倾向。同时,他的道德自我完善思想、基督教博爱思想、勿以暴力抗恶思想,也越来越明显坚定。这两个方面的思想在复活中得到了全面集中的表现。四、论述题1、论述复活的社会批判思想。小说的情节以一个真实故事为基础,托尔斯泰借此揭发了沙皇国家机器的腐败黑暗。托尔斯泰揭下了聂赫留朵夫和他所属阶级的尊严面具,随后借聂赫留朵夫为玛丝洛娃申诉的过程,揭发了沙皇司法制度的黑暗。通过男主人公在城市贵族家庭和乡下庄园的活动,以及他跟随苦役犯的活动写出了整个俄罗斯大地的破败,多方位展示了沙皇统治下俄国人民的苦难生活状态和他们各种各样的反抗。托尔斯泰又通过聂赫留朵夫的形象,为社会提出了一个道德完善、自我忏悔的软弱的治疗方案,“托尔斯泰主义”完全成熟。 小说对聂赫留朵夫堕落过程的描写,揭示了贵族社会生活对人的优良品质的腐蚀。聂赫留朵夫本来是一个善良、有理想、追求真挚爱情的青年,但贵族家庭养成了他的种种恶习,贵族社会和沙俄军队放浪、腐败的生活风气又使他堕落。他个人的恶行,是贵族社会影响的结果。 小说对玛丝洛娃的苦难命运和被无辜收审流放的描写,揭发了俄国农奴制、司法体制和官僚体制的黑暗。作品对聂赫留朵夫精神忏悔的描写,表达了托尔斯泰站在宗法制农民立场对贵族阶级的自我批判。 2、分析聂赫留朵夫的形象。聂赫留朵夫的形象。聂赫留朵夫是托尔斯泰塑造的忏悔贵族的典型,是作家不同时期所写这类人物的一个总结。聂赫留朵夫是这类忏悔贵族的最后总结的艺术载体。他的自我批判和忏悔自新的力度、广度、深度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所谓忏悔的力度,在于聂赫留朵夫面对玛丝洛娃,震惊地发现自己是个真正的罪人,在这样尖刻的尴尬境地,聂赫留朵夫无法逃避。所谓忏悔的广度,在于这一形象的罪过恰恰是贵族社会有意培养的,他是整个贵族地主阶级罪恶的体现者。所谓忏悔的深度,在于作家不断让这个贵族奔走于沙皇社会的各个角落,逐渐看清罪过不是他一个人的,也不是别人的过错,而是整个贵族阶级的罪孽。另外,聂赫留朵夫的忏悔也不断向内深入。从一般的良心发现,到承认罪过,再到挖掘贵族阶级的罪恶本性,他在现实社会和精神生活中都完成了一场颠覆旧世界的革命。 3、分析复活的艺术成就。首先,独具一格的“心灵辩证法”是托尔斯泰心理描写的特点,也是小说在艺术上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托尔斯泰以擅长人物心理描写而著称于世。他善于深入人物的内心抓住思想感情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一丝一毫地追索出人物思想感情的巨大变化或剧烈转变的全过程,充分展示人物从一种思想感情向另一种常常是相反的思想感情转化的演变过程。在进行心理描写时作家又善于同具体的社会场景和自然场景相配合。所以,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显得特别深刻、细腻和真实。其次,复活充分显示了托尔斯泰朴实无华的现实主义风格。它以单线条的情节线索平铺直叙描绘广阔的现实生活,直接、不加修饰地描写男女主人公遭遇的种种事件,这种朴素的叙述大大地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非常客观地展示了一幅19世纪末俄国社会生活的典型画面。 第三,作品具有巨大的讽刺力量。托尔斯泰在描写法院断案时,大量运用了尖刻的讽刺笔法。第四,广泛地描绘了社会生活画面。复活情节主线非常单纯,却出色完成了多方面、重大的社会批判主题。主要在于作品结构容纳了众多的艺术画面。作品先以法庭审判为焦点,在调整不同焦距摄取各种社会生活场景,从而组建起了大容量的整体结构。法庭的错判,引出了聂赫留朵夫四处奔走的情节,随着就出现了俄国社会各种领域的画面。这样,小说男女主人公关系这一极为简单的情节主线连缀起了众多人物和各种场景,构成一个庞大的有机整体,极大地扩充了小说的艺术容量。简答题1、简述海明威小说的基本题材和主题。海明威的作品,大多是以战场生活、拳击、围猎、钓鱼等内容为题材,表现战争、暴力、痛苦和死亡的主题,既揭示暴力给人造成的肉体和精神创伤,又不断展示人的勇气和不屈性格,从而深入探讨了现代社会条件下人的生存状况和出路。2、简述老人与海同海明威20、30年代作品思想上的联系。在20、30年代,海明威的作品探讨了人与暴力的关系问题,开始塑造刚毅、倔强不屈的具有“硬汉”特征的人物。50年代,以老人与海为代表的作品继承了20、30年代的创作思想,深化了其基本主题。桑提亚哥是对“硬汉”形象的发展与升华,“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突出表现了人最可贵的品格,达到了对人类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的不屈精神的高度概括。3、简析海明威的“冰山原则”。海明威在描写西班牙斗牛的专著死在午后中,总结了自己的创作经验,提出了“冰山原则”。他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只表现事物的八分之一,而让其余的八分之七在水下,使作品内容给人以充实、含蓄与耐人寻味之感。这种尽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的理论使海明威的小说在艺术上形成了一种非常简洁、清新、干净的散文文体。四、论述题1、分析老人与海的思想内容。老人与海是一篇象征意义极强的中篇小说。桑提亚哥连续三天在海上搏斗及其失败的经历,实际上概括了现代人与暴力社会的基本冲突,以寓言的形式表达了作家对人类的发展及其前景的看法。首先,老人与海中出现的自然场景,是个不可理喻、充满暴力的世界。大海可以连续84天让打鱼人空网而归,也可以在瞬间给人巨大的礼物,它是神秘无常的,鲨鱼凶猛残暴,连续不断地袭击人类。被凶暴、无常围裹的桑提亚哥面对着凶险和孤独却无力排遣。这正是海明威所理解的西方现实社会的写照:人类面临种种暴力与苦难的威胁,人类正处于险恶丛生的环境中。 其次,海明威通过对桑提亚哥遭遇的描写,昭示出人类注定要失败的命运。小说开始就采用了象征手法描写桑提亚哥所遭到的一连串的失败。渔船上“补了些面袋”的破帆,像是标志他永远失败的旗帜。而老人虽经千辛万苦与鲨鱼搏斗,还是没有保住他的马林鱼。在实际生活中,他永远是个失败者。在海明威看来,在与蛮横暴力的较量中,人永远孤独,注定没有获胜的希望。这就是海明威对现代人命运的理解。 第三,社会暴力是强大凶残、荒诞莫测的,而人的命运又注定要失败。那么,人应该怎么办?人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海明威通过老人与大海、鲨鱼的搏斗,形象地展示了人类要勇敢地面对失败、永远保持精神不败的主题。桑提亚哥在84天没有打到一条鱼时,没有灰心丧气;在一人漂泊大海之上,单枪匹马与鲨鱼搏斗过程中,没有向注定失败的命运屈服。他始终是精神的强者。海明威以桑提亚哥这个概括的象征性的形象歌颂了人类的勇敢和坚毅,为人的精神力量唱出了一曲高昂的赞歌。 2、分析桑提亚哥的形象。桑提亚哥是“硬汉子”性格的化身。他是老人与海中塑造的一个突出的“硬汉子”形象。他的思想和行为,象征了海明威所理解的人的力量、尊严、勇气和精神。 首先,桑提亚哥身上体现出了一股“硬汉子”所共有的勇敢、顽强、面对失败百折不挠的特点。他苍老却不衰弱,屡遭失败却从不气馁,一次次向命运挑战。在远航捕鱼途中,他先与马林鱼交手,接着又与抢食马林鱼的大鲨鱼进行殊死搏斗,最终他失败了,但他在睡梦中仍“梦见狮子”,体现了他对力量不懈的追求,对未来坚定的信念。 第二,桑提亚哥是海明威以前塑造的一系列“硬

    注意事项

    本文(外国文学名著鉴赏补充内容.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