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十二__五”规划.doc
-
资源ID:60116833
资源大小:41.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番禺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十二__五”规划.doc
番禺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为进一步推进我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均衡、科学发展,根据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十二五”规划以及番禺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划。一、总体目标(一)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培育学生阳光心灵通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手段,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育学生阳光心态、和谐心灵和健全人格。(二)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番禺模式以“上品教化”为指导,以“幸福教育”为主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番禺模式”。 二、具体目标(一)师资建设目标加大培训力度,使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和育人质量显著提高。一是加大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扩大A证、B证、C证师资培训的数量。十二五期间,形成心理健康教育C证全员化,75%以上的班主任教师、德育主任B证及专职心理教师和德育校长A证的心理健康教育梯队。二是其他学科名师评定标准中,规定骨干教师必须获得心理健康教育C级证书,学科带头人必须获得心理健康教育B级证书,才可以参评。(二)学生教育目标第一、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通过心理课堂、团体心理辅导、心理社团、学科渗透等,培养学生各项心理品质,特别是自信、情绪、人际和适应心理等主要心理品质。第二、重视个体咨询。对少数有心理困扰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辅导,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对极少数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及时识别与转介。(三)科研工作目标营造浓厚科研氛围。鼓励和指导学校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争取一批课题获省、市、区立项,争取有些课题研究成果突出,有一定的推广价值;组织编写本土教材。编写符合番禺学校实际和学生心理特点、操作性强的本土教材1套,学生、教师自助读本1套。发表一批优秀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结集出版1本论文集。争取重大科研成果奖1项。(四)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的评估目标积极创建省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和区达标校,区达标校方能申报省市心理示范校。力争在2015年,全区有省示范校5所,市示范校20所和区达标校50所。同时,鼓励有条件的镇(街)创建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镇(街)。加快心理咨询室建设,制定番禺区心理咨询室建设达标要求,力争在2015年全区高中100%,初中80%,小学30%以上的学校设有规范化的心理咨询室。三、主要途径与措施(一)行政推动与专家指导相结合在十二五期间,设立番禺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调整番禺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聘请专职心理教研员,统筹规划和指导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教育指导中心、区属学校成立镇(学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小组,落实各项措施和组织相关活动;组建心理工作专家团队,聘请国内著名心理专家,共同探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同时,加大行政推动的力度,使心理健康教育各项措施得到落实。(二)坚持队伍提升与专业督导相结合随着心理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重视心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成为我区“十二五”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工作。1、配备专职心理教师。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粤教思200742号)关于“1000人规模的中学、1200人规模的小学配1名教师,寄宿制学校至少配1名心理教师”的规定,在目前教师编制偏紧的情况下,鼓励有兴趣和潜质的教师通过A证培训和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等途径,获得专职心理教师资格。“十二五”期间,争取全区初高中和中心小学配齐专职心理教师。2、技能比拼。定期举办优质课竞赛、片区观摩课、优秀论文和个案报告评比。3、实施骨干教师工程。研究制定番禺区骨干教师培训方案,十二五期间,培养100名骨干心理教师(专职心理教师和德育领导)。积极参加省市心理名师培训,打造一支专业性强、影响力大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团队。4、规范专职心理教师岗位待遇和职称评聘工作。落实关于印发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 (试行)等四个工作规范文件的通知(粤教思200883号)中“专职心理教师是学校德育骨干教师。专职心理教师应参加学校德育领导小组会议,负责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工作,可享受班主任或级组长或德育副主任的待遇”的文件精神。同时,设立心理健康中级职称评审小组,畅通专职心理教师职称晋升途径,为其长足发展提供保障。5、专业督导。邀请著名心理专家进行心理个案督导和心灵成长督导,组建“番禺教练式心理导师团队”,提升心理辅导的质量与心理教师的心灵和谐。(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管理制定番禺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方案,提高心理健康进课堂的数量与质量;完善学校青春期教育的相关机制,保证学生健康安全度过青春期。通过番禺教研网,完善心理学科资源库,提高广大师生对心理健康工作的认识,指导专兼职心理教师设计和组织心理健康课。(四)加强课题研究充分发挥区教育学会心理分会以及心理学科特约教研员的作用,鼓励教师申报省、市、区的十二五规划科研课题,尤其是针对番禺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特点开展心理课题研究,如结合我局重点推进的“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开展“教学环境优化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和“研学后教教学改革与师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配合我区开展“电子书包”试点工作,开展“基于电子书包的双课堂教学应用学生学习效能研究”等课题研究。从调查入手,用数据说话,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参谋作用,为我区教育重点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提升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五)加强高(初)三师生心理辅导每年举办“番禺区高(初)三班主任心理智慧专题培训”;指导各校制定“高(初)三学生心理调适方案”; 为有需要的毕业班学生和家长开辟个案辅导绿色通道;以“教练式心理导师”为主要力量,带动班主任,开展“高(初)三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拓展)”,大面积提高学生备考应考效率。定期举办毕业班心理工作经验交流,努力使心理辅导成为毕业生成才的法宝。(六)区域交流与对外交流相结合“十二五”期间,在开展区域内心理工作交流的同时,加强专业培训,分期分批到先进地区进行交流学习,定期派出心理骨干教师到省内外及先进国家进行培训提升。(七)创新评价机制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评估,根据实际,可1年或3年评估一次。以评价促规范,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专职心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参照番禺区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工作职责规范,从工作职责范围、素质技能要求、工作程序规范及工作成效等四个方面,从高从严评价心理教师。专职心理教师的评价直接与岗位待遇挂钩。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某一目标或多项目标,通过前测后测、行为观察、访谈等方法,统计分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标的达成度,避免用“提高很快”、“进步很大”等笼统的方式来表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从组织领导、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补救性心理辅导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与获奖、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与特色等5个方面,结合区心理达标校、省市心理示范校的评估,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八)完善心理危机干预网络积极开展心理教育宣传活动,指导学校设立班级心理委员,组建心理社团,发挥学生心理骨干的作用,开展朋辈辅导。充分发动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参与学生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工作,提高班主任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预警意识。专职心理老师要密切关注三级预警个案,争取学校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不断完善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干预的“三预”工作机制。(九)心理健康教育向社区延伸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基地,包括户外拓展基地(与相关机构联合)、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与援助中心、区心理成长中心等。争取社区配合,加大对随班就读工作的宣传,关注随班就读学生的心理动态,继续开展“阳光心理进校园”活动,定期到社区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调节方法,使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深入社区、深入家庭、深入生活。十二五期间,通过各项有效途径,全区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着力实现“三个转换”。即实现由主要面向少数学生的心理咨询转换为主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教育模式,由以补救和矫治型为主的咨询和危机干预模式转换为以发展性、预防性为主的发展性教育模式,由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专业人员的单兵作战转换成心理专业人员和工作网络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队伍全面整合的全员性教育模式。附件1 番禺区心理咨询室规范化建设达标要求附件2 番禺区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工作职责规范附件1 番禺区心理咨询室建设达标要求(试行)心理咨询室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定场所,为进一步规范我区心理咨询室建设和管理,特制定本要求。1.位置:以安静和方便为原则,设在离教学区和办公区有一定距离但又不偏僻的地方,独立设置,相对固定。2.命名:选择亲切、生动、贴近学生实际的名称,如心语室、知心屋、心欣园、心灵驿站等。3.面积: 设教师办公室、个体辅导室、团体辅导室、心理测量及档案室等四个功能区,总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4.设施:办公桌、资料柜、电话、电脑、音响和咨询桌椅,有心理图书资料200 册以上,心理测量软件1套。 5.布置(个体咨询室):(1)两张舒适的软沙发,沙发成 90 度摆放,避免咨访双方对视,相距80-120CM为宜;(2)一张圆形茶几,摆放纸巾盒、小盆栽等;(3)一盏可调明暗的立地灯;(4)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守则、心理辅导功能室使用规则上墙。6.管理:(1)心理咨询教师应经过专门培训,具备相应资格证书。(2)定时开放,每周开放 5小时以上,工作记录完整。附件2 番禺区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工作职责规范(试行)专职心理教师是学校德育骨干教师,专职心理教师应参加学校德育领导小组会议,具有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管理和运作能力,可享受班主任或级组长或德育副主任的待遇。1协助学校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2参与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课程内容体系和学科教学渗透目标内容。3每年新生入学一个月内,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评估,建立心理档案、开展数据分析;两个月内制定教育、辅导和干预的实施方案;每年向学校提交个案分析报告,包括个案类型与分布、咨询纪要,并提交2个典型个案的个案报告。4每周上课6-8节,每学期咨询时长(含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达60课时。5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方案,每学期组织1-2次全校性心理教育活动或专题讲座。根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估,并提交评估报告。6每年制定毕业班学生心理调适方案,做好特定时期(如入学、一模)的心理状态分析,采取有争对性的心理调适措施。7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协助学校接受上级部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检查。负责组织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学研究、交流和评比活动。每3年至少有一篇论文(个案报考、课题研究报告、编著)获奖或发表,有1个主持或参与的课题立项。8建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做好学校心理教育的宣传报道工作。9协助学校制定心理健康教育“三预”工作方案,防止学生发生恶性事件,确保学生生命安全。10. 协助学校建立转介医疗机构相对稳定的联系,以便急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