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第五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doc
5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遥感图像解译的目的 目视解译原理与方法 典型地物的目视解译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步骤遥感制图遥感图像解译的目的目视解译:指专业人员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判读仪器在遥感图像上获取特定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遥感图像计算机解译:以计算机系统为支撑环境,利用模式识别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根据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的各种影像特征,结合专家知识库中目标地物的解译经验和成像规律等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实现对遥感图像的理解,完成对遥感图像的解译。遥感图象的目视解译是把解译者的专业知识、区域知识、遥感知识及经验介入到图象分析中去,根据遥感图象上目标及周围的影象特征一色调、形状、大小、纹理、图型等以及影象上目标的空间组合规律等,并通过地物间的相互关系,经综合推理、分析来识别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讲,由于它充分利用了判读者的知识、经验,这要比计算机的内存和判断更为高明,因而目视解译是遥感图象解译最基本的方法,是遥感应用分析必不可少的研究手段。 目视解译原理与方法遥感图象解译与我们日常的观察习惯有3点不同:一是遥感图象通常为顶视,而不同于平日里的透视;二是遥感图象常用可见光以外的电磁波谱段,而大多数我们所熟悉的特征在可见光内外谱段,可以表现得十分不同;三是遥感图象常以一种不熟悉或变化的比例和分辨率描述地球表面。 因此,对于初学者需要多对照地形图、实地、或熟悉地物的观测,增强立体感和景深印象,以纠正视觉误差,积累经验。可见,遥感图象的解译过程是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影像目视解译的影响因素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季相影响:植被差异;太阳高度角;水分影响图像显示:真彩色合成,假彩色合成,伪彩色季相影响:1)植被差异 冬季成像有利于突出地表信息;夏季有利植被解译。2)太阳高度角 冬季太阳高度低,物体阴影长,辐射强度低,地物形态信息丰富。 夏季太阳高度高,阴影短,有利地物光谱特征的反映。3)水分影响黑白影像(全色)真彩色(天然彩色):影像上地物的颜色是地物天然色彩的再现。如RGB:TM3,2,1。标准假彩色(彩色红外)false color:与地物的天然色相比,都向短波方向移动了一个色向。 如RGB:TM4,3,2。地物反差增大有利于解译。伪彩色(Pseudo color ):1张黑白图像的灰阶分为若干等级,在每个等级上赋予颜色,就成为最简单的伪彩色。目视解译方法目视解译要素色调 (tone)颜色 (colour)阴影 (shadow)形状 (shape)纹理 (texture)大小 (size)位置 (site)图形 (pattern)相关布局 (association)色调:全色遥感图像中从白到黑的密度比例叫色调(也叫灰度)颜色:是彩色图像中目标地物识别的基本标志。是彩色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识别的基本标志。日常生活中目标地物的颜色是地物在可见光波段对入射光选择性吸收与反射在人眼中的主观感受。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的颜色是地物在不同波段中反射或发射电磁辐射能量差异的综合反映。彩色遥感图像上的颜色可以根据需要在图像合成中任意选定,例如多光谱扫描图像可以使用几个波段合成彩色图像,每个波段赋予的颜色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按照遥感图像与地物真实色彩的吻合程度,可以把遥感图像分为假彩色图像和真彩色图像。形状:目标地物在 遥感图像上呈现的外部轮廓。 图象记录的多为地物的平面、顶面形状;侧视成象雷达则得侧视的斜象。地物的形状是识别它们的重要而明显的标志。不少地物往往可以直接根据它特殊的形状加以判定。如飞机场、港湾设施在遥感图像中均具有特殊形状。用于判读的图像通常多是垂直拍摄的,遥感图像上表现的目标地物形状是顶视平面图,它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物体形状。由于成像方式的不同,飞行姿态的改变或者地形起伏的变化,都会造成同一目标物在图像上呈现出不同的形状。解译时必须考虑遥感图像的成像方式。 纹理:也叫内部结构,指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内部细部结构以一定频率重复出现造成的影像结构。它是一种单一细小特征的组合。 这种单一特征可以很小,以至于不能在图象上单独识别如叶片、叶部阴影、河滩的沙砾等。目视解译中,纹理指图象上地物表面的质感(平滑、粗糙、细腻等印象)。纹理不仅依赖于表面特征,且与光照角度、图象对比度有关,是一个变化值。对光谱特征相似的物体常通过纹理差异加以识别,如在中比例尺航空象片上的林、灌、草,针叶林粗糙、灌丛较粗糙、幼林有绒感(绒状影纹)、草地细腻、平滑感等 .纹理(texture):也叫内部结构。如航空像片上农田呈现的条带状纹理。纹理在高分辨率像片上可以形成目标物表面的质感,在视觉上看上去显得平滑或粗糙,幼年林看上去像天鹅绒样平滑,成年的针叶树林看上去很粗糙。纹理可以作为区别地物属性的重要依据。图形:目标地物有规律的排列而成的图形结构。 反映地物的空间分布特征。许多目标都具有一定的重复关系,构成特殊的组合形式。它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的。这些特征有助于图象的识别,如住宅区的建筑群、水田的垄块、果园、排列整齐的树冠等。例如住宅区建筑群在图像上呈现的图型,农田与周边的防护林构成的图型,以这种图型为线索可以容易地判别出目标物。位置:指目标地物分布的地点。反映地物所处的地点与环境。地物与周边的空间关系,如菜地多分布于居民点周围及河流两侧;机场多在大城市郊区平坦地等。它对植物识别尤为重要,如有的植被生长于高地、有的植被只能长于湿地等 .位置(site):指目标地物分布的地点。目标地物与其周围地理环境总是存在着一定的空间联系,并受周围地理环境的一定制约。位置是识别目标地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例如水田临近沟渠。位置分为地理位置、相对位置。依据遥感图像周框注记的地理经纬度位置,可以推断出区域所处的温度带,依据相对位置,可以为具体目标地物解译提供重要判据,例如位于沼泽地的土壤多数为沼泽土。 阴影:是图像上光束被地物遮挡而产生的地物的影子。据此可判读物体性质或高度。反映了地物的空间结构特征。它既增强立体感,又显示地物的高度和侧面形状,有助于地物的识别。阴影可以分为本影和落影,本影地物未被太阳光直接照射到的部分形成的阴影; 落影在太阳光照射下,地物投落到地面上的阴影。前者反映地物顶面形态;后者反映地物侧面形态,可根据侧影推算出地物的高度。 阴影(shadow):根据阴影形状、大小可判读物体的性质或高度,如航空像片判读时利用阴影可以了解铁塔及高层建筑物等的高度及结构。阴影的长度、方向和形状受到光照射角度、方向和地形起伏等影响,山脉等阴影笼罩下的树木及建筑物往往会使目标模糊不清,甚至丢失。 不同遥感影像中阴影的解译是不同的,例如:侧视雷达影像中目标地物阴影由目标阻挡雷达波束穿透而产生,热红外图像中目标地物阴影是由于温度差异所形成,例如夏季中午飞机飞离机场不久进行热红外成像,地表仍会留下飞机的阴影。 大小(size):指遥感图像上目标物的形状、面积与体积的度量。它是遥感图像上测量目标地物最重要的数量特征之一。根据物体的大小可以推断物体的属性,有些地物如湖泊和池塘,主要依据它们的大小来区别。判读地物大小时必须考虑图像的比例尺。根据比例尺的大小可以计算或估算出图像上物体所对应的实际大小。影响图像上物体大小的因素有地面分辨率、物体本身亮度与周围亮度的对比关系等。 大小:指遥感图像上目标物的形状、面积与体积的度量。直观地反映目标相对于其它目标的大小。若提供图象的比例尺或空间分辨率,相关布局:多个目标地物之间的空间配置关系。则可直接测得目标的长度、面积等定量信息。指某些目标的特殊表现和空间组合关系。即物体间一定的位置关系和排列方式空间配置和布局。 地面物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物质与能量上的联系,依据空间布局可以推断目标地物的属性。例如,学校教室与运动操场,货运码头与货物存储堆放区等都是地物相关布局的实例。砖场由砖窑的高烟夕、取土坑、堆砖场等组合而成,军事目标可能有雷达站、军车、军营等 。遥感图像目标地物的识别特征 地面各种目标地物在遥感图像中存在着不同的色、形、位的差异,构成了可供识别的目标地物特征。目视解译人员依据目标地物的特征,作为分析、解译、理解和识别遥感图像的基础。水体解译:在标准假彩色图像上,深而清澈的水体呈黑或蓝黑色;水浅者多为浅蓝色;含泥沙者颜色更浅,含沙量过高则呈乳白色;有水生植物者呈红色斑点。水系 树枝状水系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侵蚀平原等基岩软弱地区。放射状水系主要分布在火山,孤山或穹形隆起地区。植被解译 植被色调随其品种、环境和成像波段而变。在Landsat4,5波段植被呈浅色调,在6,7波段为深色调,阔叶林比针叶林色调浅。在标准假彩色图像,植被为红色,幼嫩植被带粉红色,成熟时是鲜红色,受虫灾时呈暗红色。阔叶林比针叶林更鲜红,灌丛颜色较浅,水稻呈暗红色。植被的光谱特征,叶绿素在0.45um和0.65um吸收带,在0.54um小反射峰,0.76-1.3um高反射峰城镇、铁路 城镇的光谱特征是各类建筑物与周围裸地综合反映,当面积较大或与周围环境的光谱特征有显著差异时,可从影像上识别。在多波段黑白图像上,城镇多呈深暗色调;在标准假彩色图像上,中心色调深暗、边缘略浅的灰蓝或蓝灰色。由于铁路路基材料与周围土地的光谱差异较大,因地基有较宽阴影,在卫星图像上呈色调深暗,较为清晰的线状影像。红外遥感图像1)红外图像物体色调特征色调差别反映地物辐射温度的差别。红外图像上灰度反映的不是地物对可见光的反射程度,而是其辐射温度。2)红外图像物体形态特征与可见光相比,地物冷暖信息构成的模糊轮廓。红外图像可用于对物体解译,不能用于对物体制图。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方法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方法是指根据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标志和解译经验,识别目标地物的办法与技巧。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直接判读法 是根据遥感影像目视判读直接标志,直接确定目标地物属性与范围的一种方法。例如,在可见光黑白像片上,水体对光线的吸收率强,反射率低,水体呈现灰黑到黑色,根据色调可以从影像上直接判读出水体,根据水体的形状则可以直接分辨出水体是河流,或者是湖泊。在MSS4、5、7三波段假彩色影像上,植被颜色为红色,根据地物颜色色调,可以直接区别植物与背景。对比分析法 此方法包括同类地物对比分析法、空间对比分析法和时相动态对比法。同类地物对比分析法是在同一景遥感影像上,由已知地物推出未知目标地物的方法。例如,在大、中比例尺航空摄影像片上识别居民点,我们一般都比较熟悉城市的特点,可以根据城市具有街道纵横交错、大面积浅灰色调的特点与其他居民点进行对比分析,从众多的居民点中将城市从背景中识别出来,也可以通过比较浅灰色调居民点的大小,将城镇与村庄区别开来。 空间对比分析法是根据待判读区域的特点,选择另一个熟悉的与遥感图像区域特征类似的影像,将两个影像相互对比分析,由已知影像为依据判读未知影像的一种方法。例如,两张地域相邻的彩红外航空像片,其中一张经过解译,并通过实地验证,解译者对它很熟悉,因此就可以利用这张彩红外航空像片与另一张彩红外航空像片相互比较,从“已知”到未知,加快对地物的解译速度。使用空间对比分析法应注意对比的区域应该是自然地理特征基本相似的,即应在同一个温度带,并且干湿状况相差不大。 时相动态对比法,是利用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成像的遥感影像加以对比分析,了解同一目标地物动态变化的一种解译方法。例如,遥感影像中河流在洪水季节与枯水季节中的变化。利用时相动态对比法可进行洪水淹没损失评估,或其他一些自然灾害损失评估。 信息复合法 利用透明专题图或者透明地形图与遥感图像重合,根据专题图或者地形图提供的多种辅助信息,识别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的方法。例如TM影像图,覆盖的区域大,影像上土壤特征表现不明显,为了提高土壤类型解译精度,可以使用信息复合法,利用植被类型图增加辅助信息。从地带性分异规律可知,太阳辐射能在地表沿纬度变化也会导致土壤与植被呈现地带性变化,植被类型提供的信息有助于对土壤类型的识别。 等高线对识别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例如在卫星影像上,高山和中山多呈条块状、棱状、肋骨状或树枝状图型。等高线与卫星影像复合,可以提供高程信息,这有助于中高山地貌类型的划分。使用信息复合法的关键是遥感影像图必须与等高线图等辅助图件严格配准,这才能保证地物边界的精度。 综合推理法 综合考虑遥感图像多种解译特征,结合生活常识,分析、推断某种目标地物的方法。例如,铁道延伸到大山脚下,突然中断,可以推断出有铁路隧道通过山中。在摄影航空像片中,公路在像片上的构像为狭长带状,在晴朗天气下成像时,公路因为平坦,反射率高,影像上呈现灰白或浅灰色调,铁路在形状上构像与公路相似,但色调为灰色或深灰色,从色调上比较易于识别,但在大雨过后成像的航空像片上,公路因路面积水,影像色调也呈现灰色至深灰色,很难依据色调将公路与铁路区分,此时就需要采用综合推理法,因汽车转弯相对灵活,公路转弯处半径很小,而火车转弯不灵活,铁路在转弯处半径很大。此外,铁路在道口与公路或大路直角相交,而大路与公路既有直角相交,也有锐角相交。铁路每隔一定距离就有一个车站,根据这些特征综合分析,就可以将公路与铁路区别开来。 地理相关分析法 根据地理环境中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借助专业知识,分析推断某种地理要素性质、类型、状况与分布的方法。例如,利用地理相关分析法分析洪冲积扇各种地理要素的关系。山地河流出山后,因比降变小,动能减小,水流速度变慢,常在山地到平原过渡带形成巨大的洪冲积扇,其物质分布带有明显的分选性。冲积扇上中部,主要由沙砾物质组成,呈灰白色和淡灰色,由于土层保肥与保水性差,一般无植物生长。冲积扇的中下段,因水流分选作用,扇面为粉沙或者黏土覆盖,土壤有一定保肥与保水能力,植物在夏季的标准假彩色图像上呈现红色或者粉红色。冲积扇前沿的洼地,地势低洼,遥感影像色调较深,表明有地下水溢出地面,影像上灰白色小斑块表明土壤存在盐渍化。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步骤1目视解译准备工作阶段 明确解译任务与要求; 收集与分析有关资料;选择合适波段与恰当时相的遥感影像。2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初步解译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解译区域特点,确立典型解译样区,建立目视解译标志,探索解译方法,为全面解译奠定基础。野外考察:填写各种地物的判度标志登记表,以作为建立地区性的判度标志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影像判度的专题分类系统,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初步解译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解译区域特点,确立典型解译样区,建立目视解译标志,探索解译方法,为全面解译奠定基础。在室内初步解译的工作重点是建立影像解译标准,为了保证解译标志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必须进行解译区的野外调查。野外调查之前,需要制定野外调查方案与调查路线。在野外调查中,为了建立研究区的判读标志,必须做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填写各种地物的判读标志登记表,以作为建立地区性的判读标志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影像判读的专题分类系统,根据目标地物与影像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影像反复判读和野外对比检验,建立遥感影像判读标志。 3室内详细判度统筹规划、分区判读,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去伪存真、静心解译。4野外验证与补判野外验证包括:检验专题解译中图斑的内容是否正确;检验解译标志.疑难问题的补判:对室内判读中遗留的疑难问题的再次解译。5目视解译成果的转绘与制图一种是手工转绘成图;一种是在精确几何基础的地理地图上采用转绘仪进行转绘成图。解译标志 解译标志是指在遥感图象上能具体反映和判别地物或现象的影象特征。根据上述的8个解译要素的综合,结合摄影时间、季节、图象的种类、比例尺、地理区域和研究对象等,可以整理出不同目标在该图象上所特有的表现形式。即建立识别目标所依据的影象特征解译标志。水稻田:主要分布在滨海平原、河流冲积与洪积平原,以及山区河谷平原;形态特征:几何形状明显,边界清晰。田块较大,有渠道灌溉设施。多呈大面积分布;色调特征:深绿色、浅蓝色(春)、粉红色(夏)、绿色与橙色相间(收割后);纹理特征:影象纹理较均一解译标志可分为直接解译标志和间接解译标志。直接解译标志指图象上可以直接反映出来的影象标志;间接解译标志指运用某些直接解译标志,根据地物的相关属性等地学知识,间接推断出的影象标志。如根据道路与河流相交处的特殊影象特征,可以判断渡口;根据水系的分布格局与地貌构造、岩性的关系,来判断构造、岩性(如树枝状水系多发育在黄土区或构造单一、坡度平缓的花岗岩低山丘陵区,放射状、环状水系多与环状构造有关,格状水系多受断裂构造、节理裂隙的控制等)等等 间接解译标志是指能够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图像的各种特征,借助它可以推断与某地物属性相关的其他现象。遥感摄影像片上经常用到的间接解译标志有:1目标地物与其相关指示特征:例如,像片上河流边滩、沙嘴和心滩的形态特征是确定河流流向的间接解译标志。像片上呈线状延伸的陡立三角面地形,是推断地质断层存在的间接标志。2地物与环境的关系:“植物是自然界的一面镜子”,可以根据有代表性的植物类型推断当地的生态环境,例如寒温带针叶林的存在说明该地区属于寒温带气候。目标地物与成像时间的关系:了解成像时间,有助于对目标地物的识别。例如,东部季风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土壤含水量因此具有季节变化,河流与水库的水位也有季节变化。间接判读标志因地域和专业而异。建立和运用各种间接判读标志,一般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判读经验。“解译标志”是随着不同地区、不同时段、不同片种等多种因素而变化的,因而解译标志的建立,必须有明确的针对性,通过典型样片,对典型标志进行实地对照、详细观察与描述。 遥感制图 遥感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地图制作方法的变化。1943年德国开始利用航空像片制作各种比例尺的影像地图。1945年前后美国开始生产影像地图,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影像地图。由于遥感影像地图结合了遥感影像与地图的各自优点,比遥感影像具有可读性和可量测性,比普通地图更加客观真实,信息量更加丰富,因此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遥感影像地图是一种以遥感影像和一定的地图符号来表现制图对象地理空间分布和环境状况的地图。在遥感影像地图中,图面内容要素主要由影像构成,辅助以一定地图符号来表现或说明制图对象,与普通地图相比,影像地图具有丰富的地面信息,内容层次分明,图面清晰易读,充分表现出影像与地图的双重优势。影像地图按其表现内容分为普通影像地图和专题影像地图。普通遥感影像地图是在遥感影像中综合、均衡、全面地反映一定制图区域内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内容,包含等高线、水系、地貌、植被、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等制图对象。专题遥感影像地图是在遥感影像中突出而较完备地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要素或社会经济要素,如土地利用专题图,植被类型图等,这些专题内容是通过遥感影像信息增强和符号注记来予以突出表现的。 按照获取遥感信息传感器的不同,遥感影像地图可以分为航空摄影影像地图、扫描影像地图和雷达影像地图。此外,这些影像都具有比例尺、地理坐标等数学基础,采用线划符号表示的制图对象,地名注记和说明注记等,大比例尺普通影像图还具有等高线和高程注记。 遥感影像地图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丰富的信息量:它与普通线划地图相比,没有信息空白区域,彩色影像地图的信息量远远超过线划地图。利用遥感影像地图可以解译出大量制图对象的信息,因此,普通影像地图具有补充和替代地形图的作用。直观形象性:遥感影像是制图区域地理环境与制图对象进行“自然概括”后的构像,通过正射投影纠正和几何纠正等处理后,它能够直观形象地反映地势的起伏,河流蜿蜒曲折的形态,增加了影像地图的可读性。具有一定数学基础:经过投影纠正和几何纠正处理后的遥感影像,每个像素点都具有自己的坐标位置,根据地图比例尺与坐标网可以进行量测。现势性强:遥感影像获取地面信息快,成图周期短,能够反映制图区域当前的状况,具有很强的现势性,对于人迹罕至地区,如沼泽地、沙漠、崇山峻岭,利用遥感影像制作遥感影像地图,更能显示出遥感影像地图的优越性。 目前,不少国家利用航空像片生产了1:500、1:1000和1:2000的超大比例尺正射影像地图以满足城市发展和工程建设的需要,也有一些国家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制作了1:100万或1:400万卫星遥感影像地图,以反映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少区域和部门利用SPOT或TM卫星影像制作彩色影像地图,以了解区域发展和地理环境特征。 遥感影像地图发展具有广阔前景,一些新型影像地图的问世,代表了影像地图制作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电子影像地图:这种影像图以数字形式存贮在磁盘、光盘或磁带等存贮介质上,需要时可由电子计算机的输出设备(如绘图机、显示屏幕等)恢复为影像地图。这种影像图与传统的影像地图相比较,仍然保留了影像地图的基本特征,例如数学基础、图例、符号、色彩等。主要差异在于载荷影像地图信息的介质不同。电子影像地图的制作与使用必须依赖于计算机系统。 多媒体影像地图:这种地图是电子地图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影像地图主要给人提供视觉信息,多媒体影像地图则增加了声音和触摸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甚至是声音来对多媒体影像地图进行操作,系统可以将用户选择的影像区域放大,直观、形象的影像信息再配以生动的声音解说等,使影像地图信息的传输和表达更加有效。 立体全息影像地图:这种影像地图利用从不同角度摄影获取的区域重叠的两张影像构成像对,阅读时需戴上偏振滤光眼镜,使重建光束正交偏振,将左右两幅影像分开,使得左眼看左面影像,右眼看右边影像,利用人类生理视差,就可以看到立体影像。 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 计算机辅助制图是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根据地图制图原理,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数字地图编辑加工技术,实现遥感影像地图制作和成果表现的技术方法。遥感影像信息选取与数字化一般说来,航空摄影像片主要用于大比例尺影像地图的编制,卫星扫描影像主要用于中小比例尺影像地图的编制。常规编制流程的第一步是根据任务要求对影像地图进行设计。影像地图设计包括根据用图的要求恰当地选择影像地图内容,探讨自然与社会现象的专题表示方法,影像制图资料分析和制图数据处理,地图图面配置,影像地图生产流程,生产技术措施和质量管理方法等。 遥感影像的选择、处理和识别是提高影像制图质量与精度的关键,对于不同专题影像地图来说,选择恰当时相和波段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增加遥感影像的可读性,需要对选定的遥感影像进行增强处理或除噪,并对专题内容进行目视解译。地理基础底图的选取地理基础底图是遥感影像制图的基础,它用来显示制图要素的空间位置和区域地理背景,对遥感影像进行几何纠正。遥感制图一般选取地形图作为地理基础底图。 这因为地形图具有统一的大地控制基础、统一的地图投影、分幅编号、规范和图式,其特点是综合、全面地反映制图区域内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现象,这便于抽取其中一种或几种自然要素或社会经济要素作为符号或注记,以弥补遥感影像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例如,在制作影像地图时,可以将地形图上的等高线、行政区划界线和境界线等内容添加到遥感影像上,也可以采用不同符号将不同等级居民点、交通道路网在影像地图上表现出来。地理底图的区域范围和专题要素的选取取决于制图目的和实际需要。影像几何纠正 对于航空影像,若所摄地区为平坦地区,则采用光学机械纠正的方法。在影像上选取适当分布的四个以上明显地物点作为纠正点,点的坐标可野外实测,在纠正仪上进行几何纠正。若所摄地区有地形起伏,可采用微分纠正的方法进行几何纠正。对于卫星影像,可在影像图和地理基础底图上选择均匀分布的控制点,点数与区域大小和选择的纠正模型要求有关。点的坐标可在底图上量取,采用多项式拟合方法进行几何纠正,如果需要可以同时镶嵌影像图。 遥感影像镶嵌与地理基础底图拼接如果制图区域范围很大,一景遥感影像不能覆盖全部区域,或一幅地理基础底图不能覆盖全部区域,这就需要进行遥感影像镶嵌或地理基础底图拼接。镶嵌时,要注意使镶嵌的影像投影相同、比例尺一致,有足够的重叠区域。图像的时相应保持基本一致,尤其季节差不宜过大。多幅图像镶嵌时,应以最中间一幅图像为基准,进行几何拼接和灰度平衡,以减少累积误差。镶嵌结果在整体上质量满足要求,但局部的几何和灰度误差不符合要求时,应对图像局部区域进行二次几何校正和灰度调整。多幅地理基础底图拼接可以利用GIS提供的地图拼接功能进行。 地理基础底图拼接。利用GIS提供的拼接功能进行。地理基础底图与遥感影像复合将同一区域的图像与图型准确套合,目的是提高遥感影像地图的定位精度与解译效果。符号注记图层生成注记是对地物属性的补充说明,可以提高影像地图的易读性。如在影像图上可注记街道名称、山峰和河流名称,标明山峰的高程,这些注记可以提高影像地图的易读性。符号与注记可以利用图形软件交互式添加在新的数据图层中。 影像地图图面配置影像地图:放在图的中心区域;添加影像标题:常放在影像图上方或左侧;配置图例:放在地图中的右侧或下部;配置参考图:放在图的四周任意位置;放置比例尺:放在影像图下部右侧;配置指北箭头:放在影像右侧;图幅边框生成;配置结果可单独保存在一个数据图层中。遥感影像地图制作与印刷数字图像与数据底图、符号注记图层、图面配置数字图层精确配准。最大误差不得大于1个像元。遥感影像地图的制作:喷墨打印机、热转移打印机、色升华打印机、彩色喷墨绘图仪、洗印制作遥感影像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