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古代诗歌鉴赏(含2014高考题).doc
2015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古代诗歌鉴赏(含2014高考题)2015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古代诗歌鉴赏含2014高考题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精品题库试题 语文1. 201北京,7,分“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此题与“月的意象相关。完成题。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有些诗句无“明月二字,却写出“明月之景。以下不具有这一特点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C.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以下与这一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A.烟笼寒水月笼沙 B.明月楼高休独倚C.一夜飞度镜湖月 D夜吟应觉月光寒红楼梦中,两位才女中秋月下联诗,其中一位被称作“多病西施,她所吟的“冷月葬花魂诗句,正是其诗意而悲剧的人生的写照。此才女是分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A史湘云 B林黛玉 C薛宝钗 D妙玉答案: A B解析1.B.出自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并没有写出“明月之景。.出自晏殊的中秋月:“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一轮即用车轮比喻圆圆的月亮,圆月绕转庭梧,正值寒霜之际,显得格外冷寂,羁旅异乡的客人在中秋之夜无法还乡,孤单而落寞。出自苏轼的阳关曲·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玉盘比喻洁白晶莹的月亮。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升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D出自李朴的中秋:“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宝镜比喻月亮像一面宝镜般明亮、透彻。在浩瀚广阔的夜空中,月亮像一面宝镜般升起来。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秦时明月汉时关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与这一表现手法相同的是A项,“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意思是“烟雾和月光笼罩着寒水和沙滩,该句出自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明月楼高休独倚的意思是“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出自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一夜飞度镜湖月的意思是“恨不得一夜就能飞到镜湖,表达出作者急切的心情,出自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D.“夜吟应觉月光寒的意思是“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出自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红楼梦第七十六回,林黛玉与史湘云月下联诗,史湘云说了句“窗灯焰已昏。寒塘渡鹤影,林黛玉对了“冷月葬诗魂,湘云拍手赞道:“果然好极!非此不能对。好个葬诗魂!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天津市蓟县邦均中学2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阅读下面陆游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剑门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小园四首其二村南村北鹁鸪声,水刺新秧漫漫平。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两首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3分两诗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略加分析。3分答案::: 2.1 示例: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国仇未报,壮志难酬,希望为国家出力而不愿居闲的愤懑与无奈之情。2分前一首,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骑驴入川,饮酒吟诗的远游征途情境,抒发了诗人内心因受排斥苦闷和不愿居闲成为诗人的无奈;后一首通过诗人一生前后不同情形的对比,表达了诗人晚年隐居乡里壮志难酬的愁苦。分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抒情方式上,前一首诗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结合。通过刻划诗人征途中骑驴饮酒吟诗这一苦中作乐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征途远行的孤独、遭受排斥的愤闷和壮志难酬的无奈,并通过反问和“远游无处不销魂 的直抒胸臆,来加强情感;2分后一首则是通过写景、叙事的方式间接抒情,诗歌前两句从听觉和视觉方面描绘了自己隐居乡的田园之景,后两句则叙述自己一生前后的不同经历,在对比中表达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的希望与无奈。分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解析 2.1剑门道中遇微雨作于17年冬。当时,陆游由南郑今陕西汉中调回成都,途经剑门山,写下这首诗。陆游在南郑,是以左承议郎处于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中,参预军事机密。南郑是当时抗金前方的军事重镇,陆游在那时常常“寝饭鞍马间忆昔。而成都则是南宋时首都临安杭州之外最繁华的城市。陆游去成都是调任成都府路安抚使司参议官。他此行是由前线到后方,由战地到大都市,是去危就安、去劳就逸。诗人倍感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衷情难诉,壮志难酬,因此在抑郁中自嘲,在沉痛中调侃自己。小园四首其二写的是:村子周围到处都是斑鸠的咕咕啼叫声,田里的水上涨逼近漫过刚刚长出的秧苗,我不远万里到外面的世界闯荡,却是从邻居的农夫那里学习春耕。陆游一生关心国家,渴望搏杀疆场,收复失地,报国无门才回归田园,因此,享受乡村美景,去过那种“却从邻父学春耕 的闲适生活,并非诗人本意,而实属无奈。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抒情性,抒情是古代诗歌创作中运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抒情方式可以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古讽今和托物言志等。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3.重庆市五区24届高三第一次学生学业调研抽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以下问题。7分秋怀欧阳修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注】包羞:于心不安,感到耻辱。1该诗第二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绘秋景?这种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3分答:2有人评说本诗“既表现了儒家的忧世之情,也表现了道家的超然之想 ,请结合该诗内容作简要分析。分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答:答案: 31第二联用了白描【或“意象并列 、“名词叠用 亦可】手法,描绘出西风里酒旗招展、细雨中菊花盛开的秋日景象,质朴而清丽,也写出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喜爱之情。3分。手法分,作用2分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2“秋怀 重在“怀 ,秋日风光好,诗人却黯然,黯然的是双鬓因忧伤国事而染霜;食厚禄却于国无补,这些均是儒家的忧世之情;尾联希望驾鹿车回到颍东去过躬耕田园的生活,表现出诗人对与世浮沉和苟且生活的厌倦,向往道家归隐超然的生活。能结合第三四联进行分析,答出儒家“忧国事 、道家“望归隐 即可。分,一点2分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解析 31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要注意答题三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的;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题方法分五步:看标题,看作者,看序注,找诗眼,品意象。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4.浙江省宁波市2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2题。7分途经秦始皇墓许浑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汴河怀古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注】汉文陵:汉文帝刘桓的陵墓,即霸陵,与秦始皇墓距离近。 汴河:即大运河,即隋炀帝时疏浚开掘的通济渠。2这两首诗从写作内容的角度看,都属于 诗,许浑的诗借古墓而寄寓观点,皮日休的诗则借大运河表达对 和对开凿运河的肯定。3分,第一空1分,第二空2分。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2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简要分析。分 答案: 21答案::: 咏史诗1分 隋炀帝荒淫生活的批判2分22答案:: 许诗先描写眼前的高坟,象征着秦始皇生前煊赫的声势;“势入浮云亦是崩 ,覆亡之迅速与秦始皇在位时不可一世的声势,形成鲜明对照。同样是青山秋草,路人却只向汉文帝陵前参拜,对比路人之行为态度,表明自己的观点。2分皮诗先以“尽道 与“至今 形成对比,对自古以来的观点进行辨析,肯定运河之功。后用一个“若 字引出隋炀帝与大禹的对比,表达对隋炀帝荒淫生活的批评。2分言之成理即可。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解析 .21.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两首诗都属于咏史诗,诗的大意并不难懂,因此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难概括出来。此题难度适中。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2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分析时就是看分别是拿什么与什么对比,突出哪一方面,一般咏史诗都是为了怀古伤今。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5.四川省南充市高214届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以下问题。8分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释:该诗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1“远书归梦两悠悠 ,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请赏析“悠悠 二字的妙处。4分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2这首诗中的三四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分答案:::51答案::“悠悠 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杳邈难期,也传神地表现出两皆落空时怅然若失的意态。而夫妻双方山川阻隔,别后经年的时间、空间远隔,也隐见于言外。4分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答案::: 第三四句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诗人借助对“青苔 、“红树 以及“雨 景、“月 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如从其他角度回答,如互文手法,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4分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解析1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诗人远别家乡和亲人,时间已经很久。妻子从远方的来信,是客居异乡寂寞生活的慰藉,但已很久没有见到它的踪影了。在这寂寥的清秋之夜,得不到家人音书的空廓虚无之感变得如此强烈,为寂寞所咬啮的灵魂便自然而然地想从“归梦 中寻求慰藉。即使是短暂的梦中相聚,也总可稍慰相思。但“路迢归梦难成 李煜清平乐,一觉醒来,竟是悠悠相别经年,魂魄未曾入梦。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2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 移向室外的“青苔 、“红树 。但并不是客观地描绘,而是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寂居异乡,平日很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出寓所的冷寂。红树,则正是暮秋特有的景象。青苔、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色调便不免显得黯淡模糊。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 似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6.四川省乐山市高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以下问题。分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1颔联写登楼远眺之景,请说说为什么写的好?分2尾联言简意明,意味却深沉丰富,请简要赏析其中的思绪和情感。分答案:6.1从整体上写登高览胜,不但宣城秋境尽收眼底,而且间接写出“山晚“晴空 的澄彻明净,可任意纵目的畅快惬意。用比拟,以“明镜 写秋水的澄明和“晚晴 时的水光潋潋,用“彩虹 状双桥在夕阳下的倒影,写出秋色斑斓的水光天气。以动写静,“夹 不但写出宣城处于双溪之中的轮廓,而且活化了溪流绕城而过的形象;“落 使地上桥影拥有从天而降的动感,令人遐想。江水,双桥相映成趣,互为烘托。“明镜 让彩虹的色彩更为瑰丽,“彩虹使“明镜 更为清澈晶莹。能从两个角度,用贴切的表现手法支持阐释即可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 诗人临风缅怀南齐的谢朓,心情复杂,但没有人理解,也无人愿理解,深刻的孤寂溢于言表。分诗人有怀想、追慕谢公的绵绵情思;诗人才华卓著而仕途困顿,与当年谢朓的命运如出一辙,临秋登谢朓之楼,思慕中有纠结,纠结中有感叹,感叹中有悲苦;不被理解,孤寂和苦闷;秋风袭袭,正是诗人心中凄风苦雨的写照。诗人登高所眺,人烟苍寒,橘柚黛青,梧桐泛黄,秋色冷凉,沉重抑郁,凄怆荒寒;诗人追远怀人,思绪跨越古今,走得越远,受伤越深,深沉苦闷,五味俱陈。两点,点到即可2分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解析 .一个晴朗的秋天的傍晚,诗人独自登上了谢公楼。岚光山影,景色十分明净。诗人凭高俯瞰,“江城犹如在图画中一样。开头两句,诗人把他登览时所见景色概括地写了出来,总摄全篇,一下子就把读者深深吸引住,一同进入诗的意境中去了。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中间四句是具体的描写。这四句诗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都是从上面的一个“望 字生发出来的。从结构的关系来说,上两句写“江城如画 ,下两句写“山晚晴空;四句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又是有层次的。“两水 指句溪和宛溪。因为是秋天,溪水更加澄清,它平静地流着,波面上泛出晶莹的光。用“明镜 来形容,用语十分恰当。“双桥指横跨溪水的上、下两桥。这两条长长的大桥架在溪上,倒影水中,诗人从高楼上远远望去,缥青的溪水,鲜红的夕阳,在明灭照射之中,桥影幻映出无限奇异的璀璨色彩。这更像是天上的两道彩虹,而这“彩虹 的影子落入“明镜 之中去了。秋天的傍晚,原野是静寂的,山冈一带的丛林里冒出人家一缕缕的炊烟,橘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呈现出一片苍寒景色,使诗人感到是秋光渐老的时候了。诗人用极端凝炼的形象语言,在随意点染中勾勒出一个深秋的轮廓,深深地透漏出季节和环境的气氛。他不仅写出秋景,而且写出了秋意。他在高度概括之中,用笔丝丝入扣。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解析 结尾两句,从表面看来很简单,只不过和开头二句一呼一应,点明登览的地点是在“北楼上 ;这北楼是谢朓所建的,从登临到怀古,似乎是照例的公式,因而李白就不免顺便说一句怀念古人的话罢了。这里值得注意是“谁念 两个字。“怀谢公 的“怀 ,是李白自指,“谁念 的“念,是指别人。两句的意思,是慨叹诗人“临风怀谢公的心情没有谁能够理解。这就不是一般的怀古了。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7.安徽省黄山市201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8题。8分中吕·满庭芳姚 燧天风海涛,昔人曾此,酒圣诗豪。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选自元曲三百首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注释:酒圣:酒中的圣贤。此指刘伶之属,伶字伯伦,“竹林七贤 之一。诗豪:诗中的英豪。8.“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 两句在曲中起什么作用?结合曲内容简要分析。4分联系全曲,简析“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三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答案: 7.8.答案: 起转折、过渡作用。由“酒圣诗豪 的登临转到“我 的登临;由"天风海涛 的动态、壮美的画面转到“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 相对静态、优美的画面;作者的情绪由高昂豪放转到平静舒展。4分,意思相近、语言通顺即可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9答案:“供吟笑 三句是说,眼前又如此天地、风景可供“吟笑 ,那我退休后一定来此居住,绝不等老僧的召唤,但眼下还“功名 未了,还要去奔波国事。联系此曲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较复杂,既有志于功名事业,又向往宁静舒适的生活。分,每个要点2分。意思相近、语言通顺即可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解析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 两句位于诗歌中间部位,往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酒圣诗豪 的登临,启下写自己的登临所见。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由“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可知,可是诗人俗事缠身,向往自由隐逸生活的情怀。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8 214湖北,14,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以下问题。8分早 发罗邺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答: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3分答:答案:: 8分15分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凸显“早发:宿酒初醒,残灯未灭,长夜未尽,诗人已携孤剑登程。第三句写诗人在路上听到雄鸡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塞外风雪路,本来行人稀少,而“早发就更无路人,只有诗人独行,故“独与“早发之“早有关。飞雪白草,道路本已难辨,早行时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现“早发之“早。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23分一个“背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诗人向北向寒与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诗人旅程的艰辛和心情的愁苦。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解析 8.1此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结构的能力。只要结合诗歌内容作答即可。首联第一句就说“一点灯残“酒醒,第二句说“已携,“已紧扣题目中的“早,说明很早就出发了。诗人在如豆的一点残灯里醒来,说明昨夜喝酒太晚,也忘记吹灯,就睡着了。昨夜的残酒气息还在,残灯未灭,就携带一把剑孤独上路首联画面呈现。可见时间之“早。颔联第一句“闻鸡唱,说明此刻大地一片寂静, 一两声的鸡叫声呼唤人们该起床了。颔联第二句“独向长空背雁行中的“独字, 说明路上只有诗人孤身前行,可见时间之“早。颈联第一句“白草近关微有路中的“微字,写出了靠近边关的地方,草上覆盖着大雪,因为天暗,也看不清前方的路在哪里。可见时间之“早。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可以依“三步走的方法进行解答:一是答其在诗句中的意思或呈现的场景;二是该字所使用的手法;三是答诗人表达的感情。诗人在如豆的一点残灯里醒来,昨夜的残酒气息还在,携带一把剑孤独上路。此刻,只听到一声声的鸡叫,飞雪飘飘,诗人愁苦地望着飞雪,独自背对着南行的大雁向北前行。大雁们尚有伴儿一起飞,而诗人只有一人一剑,孤身行走在去往边塞之地的路上。加上这一“背字,把诗人的孤独和悲苦描写得淋漓尽致。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9 1天津,4,8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8分暮 春 宋黄 庚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1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2分答:2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2分答: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答:答案: 8分花瓣飘落 柳絮飘飞 春风将尽 子规啼叫2没有直接描写桃花形态,而是借涧水暗写桃花之香。3暮春一诗主要抒发了诗人惜春伤感之情;暮春山间一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欣赏山中暮春之景的愉悦闲适之感。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解析 9.1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抓住关键词“暮的含义,在文中找到与“暮相关的具有暮春特征的具体意象。首先找出描写桃花的诗句,一句“无人见表明无法通过视觉直接描写桃花的形态,但后文又写到“涧水香,涧水是不应该有香味的,那么它的香味从何而来?只能是来自掉落的桃花。本诗虽未直接写桃花,却通过涧水之香暗写了桃花之香。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暮春中作者通过落花、柳绵、东风老、斜阳、子规等带有明显感伤、哀愁特点的意象,为我们营造出一种伤感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惜春伤感之情。暮春山间中作者用清新明丽的语言写出漫步春山的所见所感。通过春日延长的白昼、安静的流莺、忙碌的飞燕、无处可见的落花和被花瓣染香的涧水等意象,描绘出一幅优美恬静的暮春山景图,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愉悦闲适之情。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1.安徽省合肥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1题,摊破浣溪沙李清照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注熟水:古代指煎泡而成的饮料、药汤。酝藉:同“蕴藉 。木犀花:通称桂花。8.词中所写多为平凡之事、寻常之情,请简要概括。4分9.词的末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0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想等年, , 。 , , 。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乙见贤思齐焉, 。 论语·里仁 ,芳菲菲其弥章。 屈原离骚 猥以微贱,当侍东官, 。 李密陈情表 ,梦啼妆泪红阑干。 白居易琵琶行 ,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贺李凭箜篌引 鸟雀呼晴, 。 周邦彦苏幕遮答案::: 1.答案::: 主要叙写了观景、熬药、读书、赏花等日常琐事,闲静中显出闲适、淡泊之情。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9.答案::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末句将木犀拟人化, “酝藉 即写出木犀花温雅清淡的风度。本来是自己终日看花,却说花终日“向人 ,把木犀写得非常多情,借以表达了作者对木犀花的喜爱。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10答案::甲: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乙: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佩缤纷其繁饰兮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夜深忽梦少年事 吴质不眠倚桂树 侵晓窥檐语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解析 10.8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上阕;大病之后方能活动谓之病起,病体初愈显得更加憔悴苍老,头发稀疏、两鬓飞霜;静卧在床对着窗儿,看着那弯缺的弦月发出的淡光渐渐地洒满纱窗。病后饮用的是用连枝带梢的豆蔻煎成的熟水,以及放上姜、盐一齐煮成的茶。 “分茶 则专指不放置姜与盐之茶。这里的“莫分茶 是病人此时所饮用的不是“分茶 ,而是要饮用放置了姜盐的茶。下阕:可以尽情阅读枕边诗书;门前的风景在下雨的时候是更加清新诱人。木樨花终日向人温雅清淡。 诗书与景物对养病的词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东西,这种最大的精神享受用一个“好 字、一个“佳 字便点足了。同时也衬托出词人澹泊名利、追求善美的情操。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9解析 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既要分析其使用特点,又要指出其表达效果。拟人比拟。本来是自己终日看花,却说花终日“向人 ,把木犀写得非常多情。“酝藉 ,写桂花温雅清淡的风度。木犀花小淡黄,芬芳徐吐,不像牡丹夭桃那样只以浓艳媚人,用“酝藉 形容,亦极得神。“酝藉 又指含蓄香气。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木犀花的喜爱与词人怡然自得的心境。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题型完全与安徽013高考一致,采用二选一的选考模式,甲为一首诗,乙为组合。六句话都是教学资料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10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 ,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注意“赢“ 檐语“ 胥 等易错字的书写,也不要漏掉“兮 “ 也 等字。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11.214江苏,0,1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以下问题。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李商隐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分答: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3分答: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分答:答案: 1.1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2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3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解析 11.1此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情感。先通读全诗,通过体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或动作行为以及侧面描写来把握情绪变化。第一句抓“驱驰“闲二字,第二句抓“空字,第三句抓“怪字,第四句写王侍御的居住环境,此为以景作结,情在景中。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2通读全诗,诗歌并没有直接揭示受访者的隐士身份,而是通过环境描写来暗示。一、二句写隐者所处的环境,三句写隐者的生活打渔、砍柴,四句写作者寻隐者不遇后回家时被雨淋湿的情景。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3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第一首诗描写王侍御的居住环境,门前正对着寒风侵袭、铺满积雪的大山,暗示诗人清高的品性。第二首结句写作者寻隐者不遇后傍晚回家被雨淋湿的情景,侧面表达作者内心对寻访隐者的执着。注意题干要求“分别赏析。作答时先从内容分析入手,再分析表达效果。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赏析韦应物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首句即扣标题中的“休暇日,作者在官场忙碌劳累九天时间,好不容易得到一日的清闲,于是兴致勃勃地前往寻访王侍御,没想到不遇而还,“空字写出作者不遇王侍御后的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回家后想,以前一直奇怪王侍御的诗歌给人清冷的感觉,原来因为他一直住在寒风侵袭、大雪满山的地方。结句暗示了王侍御诗歌风格的成因,侧面写出了对他的诗风、人格的赞美之情。全诗中作者的情感起伏波折,乘兴而去,怅惘而归,转而悟出了友人诗歌风格成因,也不虚此行吧。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李商隐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诗歌首句便揭示隐者的居住环境,城郊的人几乎没人认识这位隐者,住处用柴门做成,远处传来悲哀的猿啼声。这两句侧面描写了隐者居住环境的偏僻荒凉与住处的简陋。江边白石铺成的小路,只有打渔砍柴的人经过,让人想到隐者的“渔樵于江渚之上的隐逸生活,最后写自己访隐者不遇后傍晚回家大雨淋湿衣服,侧面写出作者对隐者的情深与执着。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122014大纲,1,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以下问题。分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答: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答:答案: 12.1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答出幽静意思的,给2分;说明营造出静谧气氛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2“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景色显现了出来。“随字形象地表现了山道峰回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探幽的遐想。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对“过字简要赏析的,给分;对“随字简要赏析的,给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 1.1此题问的是环境的特色,实际上要回答的就是意境。颔联中“闲门二字点出此为常山道人隐居之地,则居住环境就在这一联中去分析。一个“静字直接点出环境特点,再根据春草之闭门,可得其“幽;再联系颔联意象,分析是怎样营造出“幽静意境的即可。2这是一道炼字题,可以按照“这两个字好在哪里这一思路来分别解题。字的理解要放到具体诗句中去,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雨过之后的松树颜色葱翠清新,最为好看;山势蜿蜒,随之曲折,以寻到水源。两个字,将“松与“山的特点点出,形象而有意蕴。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13. 2014重庆,1,7分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以下问题。分商调·黄莺儿赠 燕清张 潮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注。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注 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1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答: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答:答案:13.7分1拟人,用典,虚实结合。2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斑剥的花朵。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解析 3.1“意难堪“着意衔“修花口“呢喃“诉说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珠帘半缄三句,化用了刘禹锡的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句,感慨物是人非,昔盛今衰。全曲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虚写王谢堂前的繁华,实写眼前的衰败,抒发了感伤、哀怨之情。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2此题考查意象和情感的把握。抓住“花落“画栋修花口的特点,结合全诗表达的情感作答即可。14 24四川,13,分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以下问题。8分秋暮吟望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1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3分答: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答:答案: 141“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著落日之色;“偏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心绪与情感。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2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的心境看似旷达、闲淡;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烛光下饮酒的情景,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解析4.1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属于炼字型。作答时,可按解释意思、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指出表达效果三个步骤进行。“常与“偏使客观景物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好像是“寒山“新月有意为之,增强了作者的悲秋之感。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2此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级。作答时,可通过诗歌中关键词和秋天的典型意象去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提示考生逐联分析,这需要考生有整体把握诗歌的能力。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赏析标题中“秋暮点明季节和时间,由此联想到古人的“悲秋情怀。首联通过庄子的典故表明终老山林的隐逸情怀,“闲吟体现了一种闲适心情;颔联是说寒山常笼罩在落日的余晖中,在秋天落叶纷飞的季节,一弯明亮的新月斜挂在天空,其中用“寒山“斜阳“新月“落叶四个意象加重了悲秋之感;颈联是说眺望远处,烟水茫茫,远处天边鸿雁飞过,近处的菊花因为霜风猛吹,落满一地,失去了它的神韵,“烟水“鸿“霜风“菊四个意象进一步加深了作者的悲秋之情;尾联是说二更时分,作者点燃蜡烛独酌,一直喝到北斗低横夜已经很深了,也不想去看它,表现了作者的落寞情怀。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这首诗在情感上先扬后抑。首联表明自己终老山林的隐逸情怀和秋暮吟望时的闲适心情,而后三联则表明作者虽然想终老山林,但是悲秋的伤感之情始终难于消除和释怀。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15.214广东,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以下问题。7分望江怨 送别清万 树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愁云青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注杪:树梢。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答: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4分答:答案: 5.春天,辽阔的江面上漂浮着一叶扁舟,好像从江岸两边的树梢上穿过。令人忧伤的浓云和青草无边无际,扁舟上的布帆因为遥远已经比沙鸥还要小了。这是一幅独立江边遥望,水面辽阔遥远,扁舟孤单远行,愁云惨淡青草无际的送别画面。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2“怪人催去早意思是责怪行人被催促离开得太早。此句属于直接抒情。前四句借景抒情,表达了送别时的担忧、牵挂、伤感。“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采用拟人手法,看似无理,实则有情,把词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深情抒发到极致。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解析 15.1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这里鉴赏的是景物形象,鉴赏景物形象必须抓住景物的特征。题干所说的“场景,应包括描述画面,并概括画面特点,这也是构成的答案:::要点。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此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怪人催去早是这首词主要抒发的思想感情。答题时应先理解“怪人催去早的意思,再“结合全词分析,最后指出它所传达的情感。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