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学.doc
品质管理学 *质量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生产水平、管理水平、和文化水平。产品质量的提高,意味着经济效益的提高。 *没有质量就没有明天 .“以质取胜”是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看待“质量管理”必须首先建立起正确质量意识及危机意识,再以坚定的决心与强劲的魄力来推动这一关键企业永续经营工作的有效进行。第一篇 认识质量管理一,质量企业致胜的利器二,质量管理的定义 1,质量管理是一种新的经营管理方法,是经营的思想革命。 2,质量管理将公司内尚未协调的各种管理活动综合成一个整体的管理体系。 3,质量管理是管理工具,藉此授予质量管理方面的职权与责任,以解除管理上的不必 要细节,而全力于质量保证的工作 4,质量管理系指发展、维持及改进产品质量的管理范围。 5,质量管理是集合全公司全员的智能与经验,活用组织体系,促进企业内所有的人、 事、物之改善,而达到最经济之生产,满足顾客明订的或隐含的服务与特性需求。三,质量管理演进史 第一阶段 操作者质量管理 第二阶段 领班的质量管理 第三阶段 检查员的质量管理 第四阶段 统计质量管理(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SQC) 第五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Control,TQC) 第六阶段 全公司质量管理(CompanyWide Quality Control,CWQC) 第七阶段 全集团质量管理(GroupWide Quality Control,GWQC)四,如何管理质量 1,重视制度,实施标准化 2,重视执行 3,重视分析 4,重视不断的改善 5,重视教育训练 6,改善循环与维持循环(P规划D执行C查核A矫正) 7,制定企业质量月活动 8,推行5S运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9,高层主管的重视五,不良的来源-变异 1,变异的来源(机器、材料 、方法、操作员、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2,变异的归类 *机遇性原因(经常性问题) *非机遇性原因( 偶发性问题)六,防止不良品的要求 1,稳定的人员 2,良好的教育训练 3,建立标准化 4,消除环境乱象第二篇 品管应用手法一,层别法 定义:亦将多种多样的数据,因应目的的需要分类成不同的(类别),使之方便以后的分析。二,柏拉图法 定义:以层别法的项目别(现象别)为前提,依经顺位调整过后的统计表画制而成 柏拉图的分析的步骤: 1.将要处置的事,以状况(现象)或原因加以层别。 2.纵轴虽可以表示件数,但最好以金额表示比较强烈。 3.决定搜集资料的期间,自何时至何时,作为柏拉图资料的依据。期间尽可能定期。 4.各项目依照合计之大小顺位自左至右排列在横轴上。 5.绘上柱状图。 6.连接累积典线。三,特性要因图法 定义:就是将造成某项结果的众多原因,以系统的方式图解之,亦即以图来表达结果(特性)与原因(要因)之间的关系。因其形状像鱼骨,又称“鱼骨图”.四,散布图法 定义:是用来表示一组成对的数据之间是否有相关性。这种成对的数据或许是“特性-要因”、“特性-特性”“要因-要因”的关系。五,查核表 定义:简单的查核表,就是备忘录,将要进行查看的工作项目一项一项地整理出来,然后定期或定时检查。六,直方图法 定义:又称柱状图,可将杂乱无章之数据,解析出其规则性。借着直方图,对于资料中心值 或分布状况可一目了然。 七,管制图法 (一) 管制图的实施循环 1,在制程中,定时定量随机抽取样本 2,抽取样本做管制特性的量测。 3,将结果绘制于管制图上。 4,判别有无工程异常或工程异常采取措施。 5,对偶发性事故或工程异常采取措施。 a.找寻原因. b. 改善对策 .应急对策.C.防止再发根本对策 (二) 管制图分类: 1,计量值管制图(用于产品特性可测量的,如长度、重量、面积、温度、时间 等), <<平均值与全距管制图>> 2,计数值管制图(用于非可量化的产品特性,如不良数、缺点数等间断性数据) <<不良率管制图>>八,分布图法 定义:分布图较直方图能达到具体运算的效果 1,表示分配位 置的量(把所有的数据加起来的总和 除以数据的数量) 2,表示分配变异的量(数据的最小与最大的差-Range) 3,常态分配下出现的或然率(如常态分配下平均值的两侧各取一个标准差的 宽度,得出区域内出现的或然率)九,推移图法 定义:将进行工作的方针与目标以数据化,并将统计报表的实绩转换成以图示的方法表示出来,借着推移图的观察可以得知实绩成果与目标值的差距,从而采取必要的措施。十,实验设计 1.实验计划法是有计划地在某种条件下进行实验 而获得预测某种现象的统计资料, 并且通过分析实验结果,从该现象中归纳出普遍性及再现性规则的一种有效方 法. 在工厂里,比如有意去变换制程要因,了解到何种要因影响某程度的特性。 应用实验计划法可以很迅速.很经济.很有效地得到结论。主要目的是在于通过实 验的设计,选取最佳的作业条件.十一,抽样计划 1.抽样检验的由来: 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美国迫切需要把平时产业转变为战时产业,虽然当初质量管理已在工厂内普及使用,但因大量的军需物资必须供应,而检查员又非常缺乏之下,军需物资的购入及验收就不得不采取一既经济又实用的方法.抽样检验由此应运而生. 2.定义: 从群体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样本,经过试验或测定以后,以其结果与判定基准作比较,然后利用统计方法,判定此群体是合格或不合格的检验过程,谓抽样检验.3.用语说明: A.交货者与验收者 B. 检验群体 C.样本 D.合格判定个数 E.合格判定值 F.缺点(分类) G.不良品 4.抽样检验 的型态分类 A.规准型抽样检验 B.选别型抽样检验 C.调整型的抽样检验 D.连续生产型抽样检验 5.抽样检验与全数检验之采用 (抽样检验并非任何场合都适合,有些可以做抽样检验,有些就非得做全检不可.主要是看检验群体的性质.数量.体积大小 .或检验所产生的经费或者检验方式而定) A.适用抽样检验的场合 -属于破坏性检验,如材料强度试验 -检验群体数量非常多,如螺丝等 -检验群体体积非常大, 如原棉等 -产品属于连续体的物品,如纱线等B.适用全数检验的场合 -检验很快,且费用少,如灯泡点火试验 -产品必须全数良品,如手表,照像机等 -产品中只要有少许不良品,就会严重影响人身或财产安全,如高压气筒等 6.抽样检验的优劣 A.优点: -抽检费用远比全检少 -检验数少,可较详细 -判断不合格,全部退货,可以刺激供方加强质量管理 B.缺点: -虽然判为合格,也难免存在不良品 -可能把良品的群体误判为不合格,亦有可能把不良品的群体误判为合格 7. 规准型抽样检验 (依据消费者与生产者双方均可接受的AQL来决定抽检方式.谓规准型抽样检验 )A.允收水准(Acceptable Quality Level) 以生产者来说,考虑了现有的设备.物料.管理及操作员后,认为某种程度下的不良率,消费者应可接受,而消费者(接受者)也认为可以接受的不良率,称为允收水准,以符号AQL表示.-抽样检验下, 虽为良品的群体,很可能被误判为不合格的或然率,这种或然率称为生产者冒险率符号以a 表示,通常a=5% 8 .MIL-STD-105E II抽检步骤 A.决定质量基准(决定检验项目及判定标准) B.决定质量允收水准AQL C.决定检验水准,通常使用 II级 D.群体批Lot之构成,尽可能接近同一条件下之产品 E.求样本代字。<<依表可查出某一群体及持定检验水准的样本代字>> F.决定抽检方式,使用一次抽样还是多次抽样 G.决定检验的严格性 H.查出检验方式(1.找出样本的代字行. 2.查出所指定AQL列。 3.由样本代字的行与AQL值的列交会点,查出判定个数)I.由样本代字查出抽取样本数n J.抽取样本 k.测定样本并判定AC或RE 9. 抽取样本的方法 (抽样检验时,所抽取样本,必须能代表群体质量,也就是要能够再现性,才能达到抽样检验的目的-普遍使用随机性的方法十二,质量成本 1.预防成本 定义:为了防止所用材料或制程中的产品发生瑕疵、不良品所投入的成本叫预防成本,如(1)员工教育费用、(2)协力厂教育费用、(3)可靠性之检测仪器购置费用。(4)制程分析及修正 2.鉴定成本 定义:为了鉴定材料、产品、操作系统所产生的费用,如检验、稽核、试验等所产生的薪资及检验设备费用,叫鉴定成本。3.失败成本 定义:失败成本往往是一般管理较不上轨道的企业,付出代价(成本)最高的一个项目,它可分为内部失败成本及外部失败成本。 内部失败成本:在厂内所产生的材料及产品报废、返工整修、再检验及处理者的人力成本。 外部失败成本:指在厂外,客户退回不良品,对次级品应允之减让索赔,甚至包括企业形象的损失。 十三,制程流程图 1.制程流程图的构成 1)使用工程符号(作业、移动、检验、停滞)。 2)各工程符号之连贯。 3)工程名称。 4)使用机器设备。 5)材料6)重点管理事项 7)各工程的实际工时 8)人员配置 9)产能平衡状况 10)标准不良率 11)依据上面的资料可计算出标准良品工时 12)标准配置人员的标准产量 2.制程流程图之效用 1.提供生产计划,作为较精密的计划与控制之依据。 2.生产部门工作现场之布置。 3.作为人员与机器产能计算之依据。 4.提供人力、物料及机器设备之及早准备。 5.作为技术之储存,减少管理误失。6.作为生产线平衡调整之依据。 7.作为新产品量产导入之依据。 8.流程图也可视同为标准书,质量可得稳定。3.制程流程图之变更 生产方法直在改进,新的方法一出来,流程图也得随之变更,产生新的作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