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5: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修辞手法(讲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

    • 资源ID:60287678       资源大小:26.22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5: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修辞手法(讲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5: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修辞手法(讲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专题5: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修辞手法(讲案) 目标明讲 1掌握标点符号的基本类型,高考命题规律及解题技巧。 2掌握常用修辞手法的种类,高考命题规律及答题技巧。 考点详讲 考点一:正确使用标点 【真题回放】 1【2016年高考山东卷】 黟县的西递和宏村,拥有蜚声海内外的徽派建筑群。两村背依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静静伫立。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睥睨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质、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画出斑驳的线条。李白的“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道出了这里山水风物的(优美/幽美)、民风人情的淳厚从容。要真正(领略/领悟)徽派建筑之美,该是在西递村。在都市的暄哗之外,西递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宁静质朴的民间生活。从远处望去,西递是一片线条简洁的黑瓦铺成的屋顶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错落有致。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的(繁杂/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成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至。 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BCD 2【2015年高考福建卷】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 B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C建立现代科学的三大基石是理论、实验和数学(包括计算、统计与建立在抽象模型基础上的演绎推理)。 D2012年开始实施的新标点符号用法,我们要怎样贯彻:通知各校自行学习?组织骨干教师来培训? 【规律探秘】 近几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往往渗透在写作之中,单独设题的不多。若单独设题,则重点考查对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能力,2016年高考山东卷在这一考点设题,将标点与文段阅读结合起来进行考查。高考将会沿袭2016年及前几年高考该考点的命题特点,既有可能采用选择题的命题形式,也可能出现给文段加标点或对错漏标点能加以发现、改正或补出的题目,还可能将标点符号与简明连贯得体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知识梳理】 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1点号。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1)句末点号用在句末,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叹号。 (2)句内点号用在句内,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2标号。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分隔号。 【方法指导】 1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正确书写的位置。标号与点号连用时,要注意其是否规范。 (1)逗号 句内并列成分,如带有语气词,应由顿号改为逗号。例:远远望去,大桥啊,轮船啊,码头啊,宾馆啊,历历在目。 (2)问号 选择问句的三种情况 A选项较短而在语气上没有停顿,只在句末用问号。例:这到底是仁慈还是虚伪? B选项较多(如三项),可以在每个选项后用问号。例:这首曲调如此组合,是想表现人和自然的和谐?还是热情和理智的重合?还是? C选项为两项时,前一项通常用逗号,为了表示选项的独立性,也可都用问号。 例1:这到底是乐曲出了问题,还是演奏出了问题? 例2:这到底是乐曲出了问题?还是演奏出了问题? 问号可以叠用,但最多只能用三个。例:怎么可以涂改出厂日期?你们心里还有没有群众利益?你这个总经理是怎么当的? 问号有标号的作用,可以表示存疑或者不详。 例1:马致远(1250?1321),元戏曲作家。 例2:下一个节目是小合唱(笛子独奏?二胡独奏?)。 (3)引号 引文本身是照录别人的话,引来后仍作独立的句子使用,引文末尾仍用原文的点号,放在引号内。 例: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引文不完整或把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外。 例: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引用的话末尾的标点是问号或叹号,则应保留。 例1:他把“醉卧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两句反复吟诵了好几遍。 例2:那天晚上,我刚刚走到胡同口,就听见“啊呀!”一声。 (4)顿号 相邻数字连用要分清是概数还是缩略形式,前者不加顿号,后者宜加顿号。 例1:一出手就买下了三四栋。 例2:三、四栋住着小王和小李。 标有引号或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入,宜用顿号。 例1:“伟大”“壮烈”“崇高”都是形容词。 例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子夜(矛盾)、骆驼祥子(老舍)、倪焕之(叶圣陶),都是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品。 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并列的各项比较简单,应用顿号隔开,如果并列的各项都带有语气词“啊”“呀”“啦”等,停顿比较大,就用逗号。 例:这里的山、水、树、草,都是我从小非常熟悉的。 并列成分作谓语,作补语,尽管这些并列短语比较短,其中间也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一群人在唱歌,跳舞。 (5)冒号 一个句子内部一般不应套用冒号。 在列举式或条文式的表述中,如果不得不套用冒号,宜另起段落来分清层次。 例:出席今天会议的有: 山东:张华、陈芸 河北:余新、郭坤 冒号不能用于非提示性话语。 例:吕氏春秋记载:“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ye)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冒号的提示范围应与提示性话语保持一致。 例:艾滋病有三个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这里不用逗号,用句号,表示冒号的提示到此)日常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 冒号不能用在无停顿处。 例:中国政府再次发出“钓鱼盗自古以来是我国神圣的领土,不容任何人侵犯”的警告。(发出后不能加冒号) 冒号不能和提示语并用。 例:章鱼有一个最大的本领:就是被敌人咬住不放时,(句中冒号和就是不能同时用。) 总括性话语前的停顿,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例: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6)括号 句内括号和点号连用。 括号里的话是注释句子里的词语或分句的,句内括号应处在句子里的词语或分句后。如果被注释的分句后边有点号,应放在括号后面。句内括号里的语句可以使用各种标点,但句末不能使用标点(问号、叹号除外)。 句外括号和点号连用。 括号里的话是注释整个句子(一个或几个)的,句外括号要放在全句句末标点之后,括号里边的语句末尾可以使用各种标点。 例:他栽培了许多鲜花,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只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 (7)书名号 标示各种作品的名称:纸质读物,声像制品,电脑软件等。 标示作品的简称。如现汉。 标示栏目的名称。如社会广角。 法律、条例的名称也用书名号。例: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的原则。 教科书名称用书名号,而课程名不用书名号。例: 这学期开设微积分课,需要一本高等教育出版社会版的微积分。 丛书名与部分书名的使用。 如果丛书和部分书一起出现,就存在包含和被包含关系,丛书名不用书名号,部分书用书名号。例:我托他买“青年自学丛书”环境保护和人体卫生,他一口答应了。如果只出现丛书名,那丛书名就要用书名号。例:中国青年出版社会出版的青年自学丛书深受广大青年读者的喜爱。 书名号的几种误用情况: 商品名不能用书名号。 身份证不用书名号。 主题、会议、标语等都不用书名号,可用引号。 考试、比赛等活动不用书名号。 (8)省略号 省略号所表示的不必尽举的同类事物的省略,一般要在列出三项以后再用。 省略号相当于“等”“等等”,所以用了省略号,就不必再用“等”“等等”。 省略号和破折号都可以表示语言的中断,不同之处是: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破折号表示戛然而止。 2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气、停顿、结构及意义来判断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 3掌握几种标点符号使用的口诀: 问号:设问反问都有问,选择倒装句末问。陈述语气不用问,特指疑问句句问。 感叹号:强烈反问可用叹,倒装句末才用叹。 顿号:并列谓补不打顿,集合词语不插顿。概数约数别带顿,大并逗号小并顿。 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冒号:提示总结要带冒,一句之中不两冒。 引号:引用之语未独立,末尾标点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末尾标点引号里。 括号:注释局部要紧跟,注释全句括、句分。 【训练提升】 1(2016届山东枣庄三中高三12月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元宵(汤圆)上市,新年的高潮到了甲元宵节(从正月十三到十七)。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乙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男男女女都踏月丙看灯,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也许,现在过年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可是多么清醒健康呢。以前,人们过年是托神鬼的庇佑,现在是大家劳动终岁,大家也应当快乐地过年。 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正确的标点,恰当的一项是() A:,、 B;, C,。、 D,、 2(2016届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下面文字中在语法、用词上有三处错误,还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写出相应的序号。 猴,在中国,是十二生肖之一,位列第九。目前中国13亿人口中,大约有一亿人左右属猴。古代也一样,从生肖流行以后,总有约十二分之一的人属猴。2016年是猴年生人的“本命年”。按民间习俗要穿红裤头或系红腰带,一是图个吉利,二是红色“辟邪”。但现代年轻人对此已不以为然了。人们对猴年生人的评价:男性精力旺盛,活泼好强,女性聪明灵动,善解人意。猴子一直被视为吉祥物。猴的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可以说是拜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西游记所赐。西游记塑造了神猴孙悟空,由石化成,神通广大,会72般变化。在吴承恩的笔下,神猴孙悟空成了正义的化身、美好的别名。如今,神猴孙悟空的形象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在国际上也颇具影响。 语病、用词:标点: 3(2016届福州八中高三上第一次质检)下列各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为“初唐五言律第一”的杜审言(胡应麟诗薮),为盛唐诗坛开宗立派的孟浩然、岑参,还有张继、戎昱、陆羽、皮日休、宋祁、米芾等荆楚诗人词客,均为唐宋文学之名家。 B“经济不发展,群众不满意;经济发展了,环境破坏了,群众一样不满意。”该县一位干部说,“多年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片面追求CDP增长,容易产生吃着祖宗饭,砸着子孙碗的负面效应,最终反过来又使CDP的增长难以为继。” C2月15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盛华仁指出:本次“两会”将对驻会代表严格要求,不允许各省市代表自带厨师、食品和加工原料(2月16日娱乐信息报)。 D当功利之心和尘俗之念急剧膨胀,当悲壮的故事已变为明日黄花,赵公元帅和孔方兄势必成为吸引众庶千夫的强力“磁场”。 4(2016届山东滕州一中高三12月检测)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游子作客他乡之情怀,佳节思亲之愁绪,可谓穷形尽相。古代风行九月九日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茱萸节。茱萸入药,可用它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且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常有灾难;所以这天人们喜欢佩戴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画线的标点有两处错误,序号分别是_和_。 考点二:正确运用常用修辞方法 【真题回放】 1【2016年高考江苏卷】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B人皆可以为尧舜 C化干戈为玉帛D情人眼里出西施 2【2016年高考山东卷】拖延症的表现是,在能够预料后果不良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一再推迟。请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拖延症的危害。不超过40个字。(4分) 【规律探秘】 此考点命题的范围“常见”,考纲明确了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修辞手法;考查规律“正确运用”,表明高考试题不直接考查名词术语(修辞的概念),而是结合语言环境进行动态考查,即对修辞手法进行判断、理解和运用。纵观近年来高考命题,此考点有命题有以下特点: 1、从题型来看,既有客观的选择题,也有主观的表述题,但以后者居多; 2、从考查角度来看,主要包括准确判断修辞类型、正确理解修辞作用和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等; 3、从命题方式来看,该考点一般不会直接地单独设题,而是经常与“语言运用(如仿句、变换句式、广告词、对联等)”“诗歌鉴赏”“散文(小说)阅读”“作文”等结合在一起考查; 4、从取材来看,主要选择那些描写、叙述或抒情方面的语段,说明性语段一般没有。 5、从考查意向来看,注重能力,注重运用,注重主观表述,注重综合。 高考仍会沿袭上述命题特点。 【知识梳理】 近年来高考中涉及到了常见修辞格为八种,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近年高考命题,修辞考查重在语言实践,主要是考查对其理解及运用,考查学生能否根据语境判断常见修辞方法的使用是否恰当,运用某种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等。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种类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种类有拟人、拟物。 3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种类有特征代本体、具体代抽象、专名代泛称、人名代著作、部分代整体、结果代原因、原料代成品、地名代本体。 4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种类有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5对偶: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对偶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6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形式有成分排比、句子排比。 7设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8反问: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形式有两种: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方法指导】 1要熟悉常见修辞格的特点,明辨易混辞格。 虽说单独考查修辞格的可能性不大,但熟悉各种修辞手法的特征及易混修辞格的区别是运用修辞手法的前提。 2熟悉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理解和明确效果。 比如有的使表达更鲜明生动形象,有的使表达更充实丰富。掌握修辞手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运用修辞手法更好地表达思想情感。 3要提高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思维的结果。因此,近年来对修辞手法的考查,既考语言运用能力,也考思维能力。要回答得出,回答得正确,首先要想得出,想得正确。有些考生想不出恰当的比喻,不是因为不懂得比喻手法,也不是语言表达能力差,而是思维能力不够,想不出恰当的喻体,也不知表达怎样一个主题。因此,要提高修辞运用能力,关键是要提高思维能力,尤其是联想和想象能力。 4掌握几种易混的修辞格的辨析方法: (1)借喻与借代 相似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不同点: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力本体,其只代不喻,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这是构成借代的基础,即要求借体和本体的某些方面的相似。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例如,“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中的“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如用“抗日战争像干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像延安”予以表述就闹笑话了。它们之所以能替代,是因为本体、借体有密切的相关性:干戈为武器,与战争有关;延安为革命圣地,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关。 (2)比喻和比拟 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 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而比拟却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请看如下例句: a故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攻暂且围着算了。(徐海东奠基礼) b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杨朔金字塔夜月) a取瓮中之鳖待擒这一点说明敌人当时的处境,二者有相似点,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这是比喻。b“月亮”“星星”本是无生物,并无“露面”“惊散”这样的特征,现以生物的特征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这是比拟。 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 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例如“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袁鹰十月长安街)。这是暗喻,由本体(长安街)、喻体(大海)、喻词(成)构成,另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这却是拟人句,将“波浪”当作人描写,赋予它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3)比喻与象征 在概念上,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 从运用上看,有的用象征构思全文,有的用象征刻画主要人物,有的用象征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总之象征意义带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 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 例如:巴金的灯通篇把灯光作为光明的象征,作为人们理想、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拿来主义的“大宅子”则只是用来比喻中国、外国的文化的,不具有象征意义。 (4)排比与对偶 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5)设问与反问 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 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例如:“现在我们要向外国学习,将来我们从落后转化为先进了,还要不要学呢?那个时候,外国仍然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好东西,我们仍然要向人家学习。这有什么不好呢?”这几句话中,既用了设问(前一问),又用了反问(后一问)。 【训练提升】 1(2016届江苏扬州中学高三12月考)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A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2016届江苏省清江中学高三下学期周练)下列诗句中,对仗最为工整的一项是(3分)() A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B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 C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D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 3(2016届江苏省清江中学高三上学期周练)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B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C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D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4(2016届天津市天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请你给同学发个祝福短信,需要运用一个神话或童话故事,使用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格。(4分) 目标明讲 1掌握标点符号的基本类型,高考命题规律及解题技巧。 2掌握常用修辞手法的种类,高考命题规律及答题技巧。 考点详讲 考点一:正确使用标点 【真题回放】 1【2016年高考山东卷】 黟县的西递和宏村,拥有蜚声海内外的徽派建筑群。两村背依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静静伫立。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睥睨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质、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画出斑驳的线条。李白的“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道出了这里山水风物的(优美/幽美)、民风人情的淳厚从容。要真正(领略/领悟)徽派建筑之美,该是在西递村。在都市的暄哗之外,西递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宁静质朴的民间生活。从远处望去,西递是一片线条简洁的黑瓦铺成的屋顶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错落有致。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的(繁杂/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成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至。 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BCD 【答案】A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分清语句或段落的层次,大致确定句中点号和句末点号;反复读,分清句子内部的各种关系,判断顿号、逗号、分号、冒号使用是否正确;认真揣摩语句所传达的感情,根据语气确定句末点号是否正确,即分清所给文句是陈述句、疑问句还是感叹句、祈使句,准确判断句号、问号和叹号使用是否正确;仔细辨析,注意前后关照,准确判断句中标号和句末点号是否正确,如引号、括号等标号和句末句号或问号的位置是否正确。本题考查了顿号、句号、逗号和破折号的用法,这几种标点皆是平时学习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而且经常会被误用的标点,指向明确,难度较低。 2【2015年高考福建卷】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 B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C建立现代科学的三大基石是理论、实验和数学(包括计算、统计与建立在抽象模型基础上的演绎推理)。 D2012年开始实施的新标点符号用法,我们要怎样贯彻:通知各校自行学习?组织骨干教师来培训? 【答案】A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此题重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难度适中,指向明确,考点比较全面。A项重点考查问号的用法,“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是“明白”的宾语,问句做了句子成分,后面不能再加问号。A项这种?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5: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修辞手法(讲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为本站会员(八戒)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