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自评报告指导书-特教-三级2021-03-03.docx
-
资源ID:60301462
资源大小:142.13K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自评报告指导书-特教-三级2021-03-03.docx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自评报告撰写指导书(2021 版)自评报告是师范类专业认证的重要依据之一。专业应根据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 准确说明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客观陈述为达成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而设计 并实施的教育教学体系,为支撑人才培养而配备的师资队伍、支持条件,以及为保 障人才培养质量而建立的持续改进机制。本指导书围绕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提出了自评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仅用于 专业撰写自评报告参考,而不是作为自评报告撰写的范本。指导书中所列内容,是 专家在进行认证判断时所需的基本信息,自评报告应包含但不限于这些内容。自评报告应严格依据标准,参照本指导书建议的格式撰写。文字描述应简练准 确,图表应清晰详实,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便于认证专家对照认证标准进行审阅。 自评报告不应包含与认证标准无关的内容,不应将少数学生的“标志性成果”作为 达标举证材料。1 .报告结构依照认证标准顺序,分成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 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学生开展等八个局部,每一局部包括达 成情况、主要问题、改进措施三个方面内容。2 .报告内容按照指导书要求,紧扣认证标准,逐条用数据和事实举证达成情况、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改进措施,总篇幅不超过5万字。其中,对主要问题和改 进措施的描述不少于l/3o3 .报告要求明确清晰给出专业“自画像”,强调以问题为导向,专业主动开展 自评自查,发现问题和缺乏,并采取积极行动整改。对于回避、掩盖问题与缺乏的 专业,将被要求重新修改自评报告或中止进校考查。4 .第三级认证高于第二级认证的标准要求已经在指导书中用红色字体标出,专目标内涵1.2 目标评价第三局部:改进措施(请针对自评中发现的问题与缺乏,逐条对标开方,明确清晰地描述已采取的或 拟采取的改进措施,并提供支撑材料。认证专家将视改进情况作出评判。假设难以 归结到某项二级指标的措施可单独列出。)目标定位1.3 目标内涵目标评价标准2毕业要求2.0毕业要求落实评价专业应根据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制定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能够 支撑培养目标,并在师范生培养全过程中分解落实。专业应通过评价证明毕业要 求达成。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应涵盖以下内容:践行师德师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 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 遵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那么,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 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爰之心的好老师。2.1 教育情怀具有从教意愿,认同特殊教育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独特 性、复杂性,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积极的情感、正确的残疾人观和价值观、特殊 儿童开展观和教育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关爰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富 有爰心、责任心、耐心、细心和恒心。为每一位学生开展提供适合的教育,最大 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补偿缺陷,促进全面开展,做学生健康成长、适应社会、 融入社会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会教学知识整合扎实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掌握所 教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基本思想和方法。理解并初步运用学习科学相关知 识。整合特殊教育、所教学科及相关康复训练的知识与方法,并能初步运用。2.3 教学能力理解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开展的促进者。依据所教学科的课程标 准,在教育实践中,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支持性学习环境,指导学习过程, 进行学习评价。能够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本科具备初步的 课程整合能力、综合性学习设计与实施能力。2.4 技术融合初步掌握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技能,具有运用信 息技术支持学习设计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初步经验。具有运用辅助技术支持学 生学习的经验。学会育人综合育人具有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意识,理解学科的育人 价值。本科毕业生能够在教育实践中将知识学习、能力开展、功能康复与品德养 成相结合,专科毕业生能够具有上述结合的意识和初步能力。了解学校文化和教 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能组织主题教育和班团队、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利用 各种教育契机和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2.5 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 设的工作规律与基本方法。掌握班集体建设、班级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指导、 与家长及社区沟通合作等班级常规工作要点。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 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平安教育等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能够运用积极行为支持等管 理策略,预防、干预学生的问题行为,获得积极体验。学会开展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开展的意识。了解专业开展核心内容和发 展阶段路径,能够结合就业愿景制订自身学习和专业开展规划。养成自主学习习 惯,具有自我管理能力。2.8 国际视野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心态,了解国外特殊教育改革开展的趋势 和前沿动态。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交流,尝试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进行教 育教学。2.9 反思研究理解教师是反思型实践者。本科毕业生能运用批判性思维方 法,养成从学生学习开展、课程教学等不同角度反思分析问题的习惯;专科毕业 生能初步养成上述习惯。本科毕业生掌握教育实践研究的方法,专科毕业生了解 上述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2.10 交流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积极开展小组互 助和合作学习。初步具有与家长沟通、合作的能力。第一局部:达成情况(请用数据和事实逐条自证标准条文的达成情况。数据描述以专业状态数据分 析报告为依据进行分析和达成说明,事实描述以具体明确的文件、制度、行为、 效果等进行评价分析和达成说明)2.0毕业要求落实评价(1)需要说明的情况:> 单独段落列出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全文(注: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应出 自同版培养方案)。> 描述说明对“学会教学” “学会开展”两个维度六项毕业要求内涵的理 解、指标点分解的依据,以及课程支撑的可衡量性。> 列表说明专业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对应支撑情况并简要分析内涵关联关系。专业培养目标1专业培养目标2专业毕业要求1专业毕业要求2> 列表说明专业毕业要求对认证标准“毕业要求” 11条(2.1-2.11)的覆盖情况并进行分析(专业不宜照搬这8条要求,而应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具有专业特点的毕业要求,并在广度、深度和程度上完全覆盖认证 标准11条内容)。专业毕业要求与认证标准毕业要求11条对照表专业毕业要求(列出毕业要求原文)认证标准毕业要求(列出标准原文)> 对每项毕业要求的内涵进行合理分解,形成可教、可学、可评、可达成 的指标点,每项毕业要求可分解成多个指标点(建议不多于4个),分 解后的指标点需要有名称和指标点能力描述并可衡量。专业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名称及能力描述2. 1师德规范】【2. 1. 1*2. 1. 2*2. 1. 3*】【2. 2教育情怀】2. 2. 1*> 逐条描述说明专业毕业要求达成情况,填写最近一次专业毕业要求达成 评价结果表(可使用认证标准7.2内部监控有关毕业要求达成评价相关 信息举证)。最近一次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结果表8毕业要求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方法达成期望(定量值、定达成情况直接评价间接评价性达成描述)(上表按照毕业要求逐项说明达成评价结果和每项的整体达成情况,毕业要求各 指标点的达成情况在各项毕业要求指标项下分指标点进行描述。其中,评价方法“直接评价”项下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课程考试等结果性评价,课堂表现测评、作 业检测、单元测试、期中考核等过程性评价方法,技能考核、案例分析、设计展 示、课程论文、专题报告、实验实训、学生成长档案袋等表现性评价方法,毕业 论文(设计)、教育实践(实习见习研习)等综合性评价方法;评价方法“间接 评价”项下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外部调查、问卷调查、学生访谈、课程及大纲分析 等具体方法。学生和教师了解毕业要求渠道及认知情况。)(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与毕业要求制订有关的文件、规定等,以及分析和制订过程的记录(附件中提供相关原始记录或文件索引)> 学校层面关于毕业要求合理性和达成情况评价实施方法、院系层面关于 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实施方案专业毕业要求公开渠道和方式的证据(网址、电子或纸质材料等)2.1 师德规范填写下表,说明该项毕业要求最近一次达成评价情况。师德规范分指标点达成情况评价依据表(注:1.分别对毕业要求指标项下分指标点达成情况进行描述说明。2.表中的课专业毕 业要求毕业 要求 指标 点用于 评价 的课 程评价方 法评价 依据达成评价周期 /评价机构和 责任人形成的 记录文 档达成情 况2. 1. 12. 1.22. 1. 3程包括理论类和实践类教学环节以及第二课堂;3.评价方法如采用了 “直接评 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课程考试等结果性评价,课堂表现测评、作业检测、单 元测试、期中考核等过程性评价方法,技能考核、案例分析、设计展示、课程论 文、专题报告、实验实训、学生成长档案袋等表现性评价方法,毕业论文(设计)、 教育实践(实习见习研习)等综合性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如采用了 “间接评价”,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外部调查、问卷调查、学生访谈、课程及大纲分析等具体方法。)教育情怀填写下表,说明该项毕业要求最近一次达成评价情况。教育情怀分指标点达成情况评价依据表专业毕 业要求毕业 要求 指标 点用于 评价 的课 程评价方 法评价 依据达成评价周期 /评价机构和 责任人形成的 记录文 档达成情 况2.2. 1(注:1.分别对毕业要求指标项下分指标点达成情况进行描述说明。2 .表中的课 程包括理论类和实践类教学环节以及第二课堂;3.评价方法如采用了 “直接评 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课程考试等结果性评价,课堂表现测评、作业检测、单 元测试、期中考核等过程性评价方法,技能考核、案例分析、设计展示、课程论 文、专题报告、实验实训、学生成长档案袋等表现性评价方法,毕业论文(设计)、 教育实践(实习见习研习)等综合性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如采用了 “间接评价”,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外部调查、问卷调查、学生访谈、课程及大纲分析等具体方法。)知识整合填写下表,说明该项毕业要求最近一次达成评价情况。知识整合分指标点达成情况评价依据表10专业毕 业要求毕业 要求 指标 点用于 评价 的课 程评价方 法评价 依据达成评价周期 /评价机构和 责任人形成的 记录文 档达成情 况2. 3. 12. 3.22. 3. 3(注:1.分别对毕业要求指标项下分指标点达成情况进行描述说明。2.表中的课 程包括理论类和实践类教学环节以及第二课堂;3.评价方法如采用了 “直接评 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课程考试等结果性评价,课堂表现测评、作业检测、单 元测试、期中考核等过程性评价方法,技能考核、案例分析、设计展示、课程论 文、专题报告、实验实训、学生成长档案袋等表现性评价方法,毕业论文(设计)、 教育实践(实习见习研习)等综合性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如采用了 “间接评价”,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外部调查、问卷调查、学生访谈、课程及大纲分析等具体方法。)教学能力填写下表,说明该项毕业要求最近一次达成评价情况。教学能力分指标点达成情况评价依据表专业毕 业要求毕业 要求 指标 点用于 评价 的课 程评价方 法评价 依据达成评价周期 /评价机构和 责任人形成的 记录文 档达成情 况2. 4. 12. 4. 22. -1. 3(注:1.分别对毕业要求指标项下分指标点达成情况进行描述说明。2 .表中的课 程包括理论类和实践类教学环节以及第二课堂;3.评价方法如采用了 “直接评 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课程考试等结果性评价,课堂表现测评、作业检测、单 元测试、期中考核等过程性评价方法,技能考核、案例分析、设计展示、课程论 文、专题报告、实验实训、学生成长档案袋等表现性评价方法,毕业论文(设计)、 教育实践(实习见习研习)等综合性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如采用了 “间接评价”,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外部调查、问卷调查、学生访谈、课程及大纲分析等具体方法。)技术融合填写下表,说明该项毕业要求最近一次达成评价情况。技术融合分指标点达成情况评价依据表专业毕 业要求毕业 要求 指标 点用于 评价 的课 程评价方 法评价 依据达成评价周期 /评价机构和 责任人形成的 记录文 档达成情 况2. 5. 1112. 5. 3(注:1.分别对毕业要求指标项下分指标点达成情况进行描述说明。2.表中的课 程包括理论类和实践类教学环节以及第二课堂;3.评价方法如采用了 “直接评 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课程考试等结果性评价,课堂表现测评、作业检测、单 元测试、期中考核等过程性评价方法,技能考核、案例分析、设计展示、课程论 文、专题报告、实验实训、学生成长档案袋等表现性评价方法,毕业论文(设计)、 教育实践(实习见习研习)等综合性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如采用了 “间接评价”,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外部调查、问卷调查、学生访谈、课程及大纲分析等具体方法。)综合育人填写下表,说明该项毕业要求最近一次达成评价情况。综合育人指标点达成情况评价依据表专业毕 业要求毕业 要求 指标 点用于 评价 的课 程评价方 法评价 依据达成评价周期 /评价机构和 责任人形成的 记录文 档达成情 况2. 6. 1(注:1.分别对毕业要求指标项下分指标点达成情况进行描述说明。2.表中的课 程包括理论类和实践类教学环节以及第二课堂;3.评价方法如采用了 “直接评 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课程考试等结果性评价,课堂表现测评、作业检测、单 元测试、期中考核等过程性评价方法,技能考核、案例分析、设计展示、课程论 文、专题报告、实验实训、学生成长档案袋等表现性评价方法,毕业论文(设计)、 教育实践(实习见习研习)等综合性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如采用了 “间接评价”,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外部调查、问卷调查、学生访谈、课程及大纲分析等具体方法。)班级管理填写下表,说明该项毕业要求最近一次达成评价情况。班级管理分指标点达成情况评价依据表专业毕 业要求毕业 要求 指标用于 评价 的课评价方 法评价 依据达成评价周期 /评价机构和 责任人形成的 记录文 档达成情 况12占 ,、程2. 7. 12. 7. 3(注:1.分别对毕业要求指标项下分指标点达成情况进行描述说明。2.表中的课 程包括理论类和实践类教学环节以及第二课堂;3.评价方法如采用了 “直接评 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课程考试等结果性评价,课堂表现测评、作业检测、单 元测试、期中考核等过程性评价方法,技能考核、案例分析、设计展示、课程论 文、专题报告、实验实训、学生成长档案袋等表现性评价方法,毕业论文(设计)、 教育实践(实习见习研习)等综合性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如采用了 “间接评价”,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外部调查、问卷调查、学生访谈、课程及大纲分析等具体方法。)自主学习填写下表,说明该项毕业要求最近一次达成评价情况。自主学习分指标点达成情况评价依据表专业毕 业要求毕业 要求 指标 点用于 评价 的课 程评价方 法评价 依据达成评价周期 /评价机构和 责任人形成的 记录文 档达成情 况2.8. 1(注:1.分别对毕业要求指标项下分指标点达成情况进行描述说明。2.表中的课 程包括理论类和实践类教学环节以及第二课堂;3.评价方法如采用了 “直接评 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课程考试等结果性评价,课堂表现测评、作业检测、单 元测试、期中考核等过程性评价方法,技能考核、案例分析、设计展示、课程论 文、专题报告、实验实训、学生成长档案袋等表现性评价方法,毕业论文(设计)、 教育实践(实习见习研习)等综合性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如采用了 “间接评价”,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外部调查、问卷调查、学生访谈、课程及大纲分析等具体方法。)国际视野填写下表,说明该项毕业要求最近一次达成评价情况。国际视野分指标点达成情况评价依据表13专业毕 业要求毕业 要求 指标 点用于 评价 的课 程评价方 法评价 依据达成评价周期 /评价机构和 责任人形成的 记录文 档达成情 况2.9. 1(注:1.分别对毕业要求指标项下分指标点达成情况进行描述说明。2.表中的课 程包括理论类和实践类教学环节以及第二课堂;3.评价方法如采用了 “直接评 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课程考试等结果性评价,课堂表现测评、作业检测、单 元测试、期中考核等过程性评价方法,技能考核、案例分析、设计展示、课程论 文、专题报告、实验实训、学生成长档案袋等表现性评价方法,毕业论文(设计)、 教育实践(实习见习研习)等综合性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如采用了 “间接评价”,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外部调查、问卷调查、学生访谈、课程及大纲分析等具体方法。)反思研究填写下表,说明该项毕业要求最近一次达成评价情况。反思研究分指标点达成情况评价依据表专业毕 业要求毕业 要求 指标 点用于 评价 的课 程评价方 法评价 依据达成评价周期 /评价机构和 责任人形成的 记录文 档达成情 况2. 10. 12. 10.22. 10.3(注:1.分别对毕业要求指标项下分指标点达成情况进行描述说明。2.表中的课 程包括理论类和实践类教学环节以及第二课堂;3.评价方法如采用了 “直接评 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课程考试等结果性评价,课堂表现测评、作业检测、单 元测试、期中考核等过程性评价方法,技能考核、案例分析、设计展示、课程论 文、专题报告、实验实训、学生成长档案袋等表现性评价方法,毕业论文(设计)、 教育实践(实习见习研习)等综合性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如采用了 “间接评价”,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外部调查、问卷调查、学生访谈、课程及大纲分析等具体方法。)交流合作填写下表,说明该项毕业要求最近一次达成评价情况。14业在撰写自评报告时,必须要对加粗局部标准的跟踪和达成证据进行充分的描述和 说明,该局部内容将作为专家认证考查的主要依据。5 .报告所列举证数据和事实要求客观真实,以学校填报的专业教学基本状态数 据为基础,与专业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相印证,为认证专家进校开展现 场考查提供有效支撑。6 .支撑材料是对自评报告中描述内容的佐证,其本身并不是自评报告的一局部。 相应的原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教学文档、教学管理文件、课程评价、问卷调查等 支撑材料须留存电子或纸质文档供专家进校查阅。本指导书中局部名词的说明:支撑材料:指用于支撑或证明自评报告各章节所述内容的相关材料,包括管 理文件、教学资料、学生学习档案、各类记录性材料、合作协议或其它佐 证性资料等。支撑材料作为自评报告的附件单独汇编成册(对于附件中难 以呈现的支撑材料,应提供材料索引,以便专家现场调阅)。 评价:对提供的数据、证据和资料进行分析解释,收集证据和资料可采用直 接的、间接的、量化的、非量化的手段,抽样应具有统计意义。评价结果是 持续改进的依据。 机制:指针对特定目的而制定的一套规范的处理流程,包括目的、制度、责 任人员、方法和流程等,对流程涉及的相关人员的角色和责任有明确的定 义。交流合作分指标点达成情况评价依据表专业毕 业要求毕业 要求 指标 点用于 评价 的课 程评价方 法评价 依据达成评价周期 /评价机构和 责任人形成的 记录文 档达成情 况2. 11. 12. 11.22. 11. 3(注:1.分别对毕业要求指标项下分指标点达成情况进行描述说明。2.表中的课 程包括理论类和实践类教学环节以及第二课堂;3.评价方法如采用了 “直接评 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课程考试等结果性评价,课堂表现测评、作业检测、单 元测试、期中考核等过程性评价方法,技能考核、案例分析、设计展示、课程论 文、专题报告、实验实训、学生成长档案袋等表现性评价方法,毕业论文(设计)、 教育实践(实习见习研习)等综合性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如采用了 “间接评价”,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外部调查、问卷调查、学生访谈、课程及大纲分析等具体方法。) 第二局部:主要问题(请根据上述达成情况,逐条对标诊断,明确清晰地描述分析专业自评中发现的 问题与缺乏,为专业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假设难以归结到某项二级指标的共性问题 可单独列出)2.0毕业要求落实评价2.1 师德规范教育情怀2.2 知识整合教学能力152.3 技术融合综合育人2.4 班级指导自主学习2.5 国际视野反思研究2.6 交流合作第三局部:改进措施(请针对自评中发现的问题与缺乏,逐条对标开方,明确清晰地描述已采取的或 拟采取的改进措施,并提供支撑材料。认证专家将视改进情况作出评判。假设难以 归结到某项二级指标的措施可单独列出。)业要求落实评价2.1 师德规范162.2 教育情怀2.3 知识整合2.4 教学能力2.5 技术融合2.6 综合育人2.7 班级指导2.8 自主学习2.9 国际视野2.10 反思研究2.11 交流合作17标准3课程与教学第一局部:达成情况(请用数据和事实逐条自证标准条文的达成情况。数据描述以专业教学基本状 态数据分析报告为依据进行分析和达成说明,事实描述以具体明确的文件、制 度、行为、效果等进行评价分析和达成说明)3.1 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应符合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等相关要求,跟踪对接 特殊教育改革与开展前沿,能够支撑毕业要求达成。(1)需要说明的情况:> 描述说明现行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整体架构与特点,学分认定的规那么。展示现行完整的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列出课程拓扑图,明确课程先修后续关系。> 学生毕业的总学分要求,各类课程的学时/学分规那么。> 用矩阵形式说明课程设置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分析支撑关系布局合 理性(支撑课程必修教学环节)定位准确(每项毕业要求均有重点支撑 课程)。教学环节专业毕业要求1专业毕业要求2专业毕业要求3课程-1HLM课程-2H课程-3MH注:H代表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高支撑,M代表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中支撑,L代表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低支撑。18用矩阵形式说明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具体支撑任务。在该矩阵中用特殊符号标出对于每项毕业要求达成关联度最高的2-3门课程。指标形成高支撑的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列表说明课程体系设置符合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和专业教学相关标准要求,以及“跟踪对接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前沿”的 相关情况。> 描述说明用于重点支撑各项毕业要求(关联度高)的专业核心课程和重 要实践环节的关键支撑作用。(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学校关于培养方案修订的制度认证期内(近三年)毕业生和在校生使用的专业培养方案> 用于评价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3.2 课程结构课程结构表达通识教育、特殊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19 深度融合;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设置合理。各类课程学分比例恰当, 通识教育课程中的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10%,特殊教 育课程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25% ,学科专业类相关课程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 10% ;教师教育基础课程本科专业不低于14学分,专科专业不低于10学分。(1)需要说明的情况:描述说明课程结构表达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深度融合情况。 描述说明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设置情况以及合理性。描述说明各类课程设置与学分比例能够满足“一践行三学会”养成教育要求。(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课程建设规划、制度及学分管理方法关于学生选课的制度文件课程结构总体框架以及培养方案有关课程结构修订的论证材料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注重基础性、科学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把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师德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选用优秀教材,吸收学科前沿知识, 引入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和特殊教育研究最新成果、优秀特殊教育教学案例,并能 够结合师范生学习状况及时更新、完善课程内容。本科专业应形成促进师范生主 体开展的多样性、特色化的课程文化。(1)需要说明的情况: 描述说明课程内容表达特殊教育专业性,注重基础性、科学性、综合性、实践性情况,特别是课程思政即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养成教育的落实情况并举例说明,以及学科内课程综合、与相关学科综合、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综合、理论与实践综合等推进课程内容综合化20 的情况。> 描述说明教材建设和管理制度情况,包括教材使用申报、遴选审核、国 外优秀教材引入等,并说明建设成效。> 描述说明课程内容引入课程改革和特殊教育研究最新成果、优秀特殊教育教学案例的情况,并举例说明。> 描述说明课程内容更新、动态调整机制及执行情况。> 描述说明课程文化建设情况。(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教学管理制度中有关规范优化课程内容及更新调整的局部教材建设与管理制度> 课程教学大纲与教案专业优秀特殊教育教学案例列表及使用情况(在附件中提供索引)3.4 课程实施重视课堂教学在培养过程中的基础作用,强化课程思政,将思 想政治教育贯通教学全过程。依据毕业要求制定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考核内容与方式应支持课程目标的实现。注重师范生的主体参与和实 践体验,注重以课堂教学、课外指导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应用信息技术推进 教与学的改革。技能训练课程实行小班教学,形式多样,富有成效,师范生"三 字一话"、国家通用手语或国家通用盲文等从教基本功扎实。开展有针对性的校 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养成从事特殊教育的信念、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1)需要说明的情况:> 描述说明重视与发挥课堂教学基础作用的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情况。> 描述说明通过教学大纲修订与审核制度,指导教师依据毕业要求制定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情况,包括课程目标能够合理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21 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实现课程目标、课程考核内容、方式与评 分标准能够证明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并从核心课程大纲中举例说明。> 描述说明“注重师范生的主体参与和实践体验”改革课程教学方法的措 施,列表说明各类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并提供教案等相关证据),描 述教学中学生参与、互动、研讨的情况,结合课程目标,恰当运用案例 教学、探究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 与学的范围、程度、方式与成效。> 描述说明课堂教学、课外指导和课外学习的整体实施与时间分配,说明 特殊教育教师“三字一话”国家通用手语或国家通用盲文等从教基本功 训练等实践课程建设与实施效果。(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课堂教学建设和管理制度文件有关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制度与措施> 教学大纲制订、修订与审核制度A 教师、教研组、专业三个层面指导、研讨、分析、论证、修订教学大纲 过程档案材料> 各类课程主要教学方法列表及教案等相关证据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考核内容方式改革经验材料,典型案例 与教学成果3.5 课程评价定期评价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和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并能够根据 评价结果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应有利益相关方参与。22(1)需要说明的情况:> 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机制。需说明:1)评价工作的责任机构;2)评价 周期;3)评价过程(包括评价依据提供的内容和来源,以及评价工作的 组织);4)评价方法;5)结果使用要求;6)证明该机制存在的制度性 文件。> 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机制的运行情况。最近一次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的 过程和结果(包括评价时间、评价依据、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 描述说明用人单位、师范毕业生等利益相关方参与课程体系评价与修订 的过程、方式和发挥的作用。> 学校及专业改进课程考核评价的措施方法。需说明:在课程考核评价中 坚持能力导向,具体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的“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原那么 要求和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 提出的“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成绩 中的比重,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等评 价改革要求的措施方法与实施机制。>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机制。需说明:1)课程评价工作责任机构、责任 人和主要职责;2)评价对象和评价周期;3)评价过程(包括评价数据 提供的内容、方法和来源;确认这些评价数据与课程目标相关的措施); 4)评价方法(针对各类课程目标采取的方法)5)结果使用要求;6)证明该机制存在的制度性文件。23>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机制的运行情况。需说明:1)列出最近一次开展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的课程清单;2)申请书中提到的8门课程的课程 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报告及改进情况说明(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与毕 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评分标准、评价方法,评价依据和评价结果、 结果使用、改进措施与改进效果)。(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学校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与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实施方法,及院系相 关实施细那么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审核制度文件,包括预审、教师自查、结果审核 等环节,重点审核对应课程分目标、考核内容方法、评分标准、结果使 用(改进)一致性> 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过程性与结果性考核资料(试卷与过程 性评价材料,定量与定性评分标准);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报告,及其评 价依据合理性审核记录(其他课程评价资料,在附件中提供索引)近三年用人单位、师范毕业生等利益相关方参与课程体系评价与修订的 记录性材料(包括名单、参与方式、发挥作用)第二局部:主要问题(请根据上述达成情况,逐条对标诊断,明确清晰地描述分析专业自评中发现的 问题与缺乏,为专业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假设难以归结到某项二级指标的共性问题 可单独列出)3.1 课程设置24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特殊教育专业第三级)自评报告学校:专业:完成时间:联系 :电子邮件:专业负责人签字:学校盖章:3.2 课程结构3.3 课程内容3.4 课程实施3.5 课程评价第三局部:改进措施(请针对自评中发现的问题与缺乏,逐条对标开方,明确清晰地描述已采取的或 拟采取的改进措施,并提供支撑材料。认证专家将视改进情况作出评判。假设难以 归结到某项二级指标的措施可单独列出。)3.1 课程设置3.2 课程结构3.3 课程内容3.4 课程实施3.5 课程评价25标准4合作与实践第一局部:达成情况(请用数据和事实逐条自证标准条文的达成情况。数据描述以专业教学基本状 态数据分析报告为依据进行分析和达成说明,事实描述以具体明确的文件、制 度、行为、效果等进行评价分析和达成说明)4.1 协同育人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特殊教育学校等机构建立权责明晰、稳 定协调、合作共赢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协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 体系、建设课程资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 质量,形成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1)需要说明的情况:> 描述学校和院系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特殊教育学校等机构建立“三位 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开展协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 程资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 的具体情况。> 描述学校和院系与特殊教育学校等机构合作搭建教师专业开展平台,形 成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情况。A 描述“三位一本”协同育人工作成效。(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相关制度文件。4.2 基地建设建有长期稳定的并与其专业特色相适应的教育实践基地,覆盖 各类特殊教育学校以及举办特殊教育班或招收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实 践基地具有良好的校风和较强的师资力量,具有学科优势、管理优势、课程资源 优势和教改实践优势。每15名实习生不少于1个教育实践基地,其中,示范性 教育实践基地不少于三分之一。26(1)需要说明的情况:> 以列表方式提供学校和院系与特殊教育合作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情况(包括运行机制、示范性教育基地占比、基地设施和承当的教学任务)。> 描述说明示范性教育基地在校风、师资力量、学科、管理、课程资源和 教改实践等方面的优势,说明基地是否满足专业教学的需求。> 描述学校和院系利用实践基地开展专业培养的相关制度和举措及其成 效。(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相关制度文件4.3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