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让教书成为自己的事业》读书报告.docx
-
资源ID:60320030
资源大小:15.25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让教书成为自己的事业》读书报告.docx
让教书成为自己的事业读书报告最近我读了最美是教师,让教书成为自己的事业之后,深有 感触。书中第一章节指出:教师之美在于教育本真之美,什么是教育?“上所施,下所效也”谓之教;“养子使作善也”谓之育。这两句话合 起来就是关于教育理念的核心观点。细想这两句话,我对教育又有了 新的认知:“教育的目的在于锻炼一个人的灵魂,是塑造美好的人性, 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这才是值得我们去追寻 的教育原点!教育意味着要培养一个大写的“人二一个人格健全的 人,一个灵与肉协调、情与之均衡、言与行统一的人。且行且思,且思且行蚌含之珠,其璀璨与晶莹之美,源于贝壳对沙砾层层的包裹与细 微的研磨。每遇入蚌之沙,贝壳以其内层不断分解的珠汁和着包裹与 研磨的阵痛,假以时日,终成蚌之珍贵,朱玉光华“且行且思,且思且行”,顾名思义,“行”即是教师行动,“思” 即教师的思考,教师的反思。而行动要立足于实际,思考的是教育教 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一个月前,看着已经在一块生活、学习了三个学年的毕业班孩子, 想着他们入学时天真无邪、懵懂无知的样子,心中蓦然生出这样的疑 问:我真的完成了这一轮的教育使命了吗?为了教育这一届孩子,我 真是没少费心思。课堂上一次又一次地鼓励他们主动发言;教会他们 写作业要认真对待,呈现“我要努力学习”的积极状态;一直努力用 真情、真爱去给孩子们营造宽松、无拘无束、愉悦幸福的环境,让每 个学生都体验到被关注、被保护的温暖和幸福这个学期虽然结束 了,我们的教育却远没有结束。所以,我要用足够的耐心静静地等待、 慢慢地努力,因为教育真的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思想盛宴!塑造教育和谐之美冰心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表达在人身上就造就 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 环境的美。”教育和谐之美不仅仅是赏心悦目的,它的迷人之处还在 于其对人们有着强烈的感召力,有着巨大的凝聚力。爱是教育的底色,我用自己23年无悔的青春阐释着教师的爱, 我的教育对象全是农村留守孩子,他们缺少沟通,缺乏家长的关爱, 甚至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扎实丰富的基础。我可能教不出清华北 大的学生,但是,每个孩子努力地追梦,努力地去实现就是我最大的 目标。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 教育孩子。教师只有爱孩子,他的教育才会走向成功。”作为教师, 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赏识我们的学生,让 教育因爱而美丽,创造“爱”的奇迹。深入教育的过程肖川老师说过,教育不是我的工作,不是我的职业,他是我这一 生要投入情感和精力的事业教师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就 是深入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自己成长的过程。一袭白色长裙,目光坚定自信,从此20岁的我开始了带着孩子 们在课堂上玩“穿越”,将个体生命体验带入语文情境,与同学们一 起体会有生命的语文课。为了让形式和内容充分融合,苦啃教师教育 专业书籍,反复三遍研究给教师的建议、最美是教师,结合教 学实际,总结大语文的教学心得:一是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调动 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二是要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和形式,才能让课 堂充满活力;三是要讲身边事,多读书,读好书,才会有共鸣。让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更有意思,这是我这些年一直努力的方向从 授业解惑到确立人生价值,从家国情怀到证人证据,我用思想触及心 灵,享受教育的过程,启迪学生智慧语文课有三美,第一美是学术之 美,要不断深入课堂,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把教学内容和形式有机融 合,把号称最难上的课,最复杂的课,也是最容易让学生走神儿,开 小差的语文课上成最精彩的课;第二是信仰之美,要让学生知道为什 么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和形式,才能让 课堂充满活力;第三美是思想美,语文课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 解答成长的疑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学生读 懂世界,读懂中国,也读懂了作为青年的责任,教学生辨是非、求真 知,触及学生心灵,塑造他们的心智,让他们内心丰盈,形成自己的 判断力,像一颗种子种在了学生的心里,知道每一代中国人都有自己 的时代境遇,知道重任在肩。生发教学的智慧作为教师,面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时,适时把握教育时机,灵 活运用教育智慧,就能在一粒沙子里看到一个世界,一朵花里发现一 个天堂,从而到达最正确的教育效果。教师如何应对突发问题借题发挥,灵活处理,表达了教师的教育机智和教育智慧,无论多么有名的教师, 都要从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教学日子里,一点一 滴地积累,一课一课地反思,发现疏漏,提高教学技巧,以崇高的使 命感,责任感完善教学行为,自主地创造有生命的灵动的课堂。所谓教学智慧就是教育者对自身行为及教育对象行为进行分析、 判断和选择有效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 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 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开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做一颗“向上”的种子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 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崇拜的学生。”徐韬立说:“教书是一种 很愉快的事业,是你越教就越热爱自己的事业。”教师要做一粒种子, 无论是来自平凡的草木,还是珍奇的花卉,都会静静等待饱含生命的 热情与渴望,教师要做一粒“向上”的种子,无论落向贫瘠的岩缝, 还是肥美的沃土,都会默默驻守奉献生命的责任与荣光。每天早上五点十分起床奔赴二十里外的农村学校,晚上九点钟带 着一身疲惫与收获返回家中自己的孩子抱怨身为教师的父母,关 爱学生比管自己多。经年累月,如今,我从教23年来,培养的农村学子已遍布各个 大学高校,或走上重要的工作岗位,成长为各个领域的带头人。教师就如一颗饱含着爱的种子,把对土地、对学生的爱深深地播 撒在农村广阔的天地,在家乡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当然,作为教师 身上这种“种子”精神更是珍贵的精神财富。享受育人的快乐育人本身就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创造人生幸福、体验教书快乐 的过程,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 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我们应该庆幸,可以在教育中享 受育人的快乐,享受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幸福。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要使学生尊敬您,您首 先要热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就好像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 用这把爱的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 学生对教师给予他们的爱,反响是很灵敏的,而且他们还会用自己的 方式来表达对教师的爱,以报答教师对他们的关切。通过陶行知先生, 纪连海老师可以看到:天下有幸福的老师,而且所有的老师都可以像 陶行知先生、纪连海老师一样幸福地学习、工作、生活。一个用心灵 温暖别人的人,自己的心灵必然感到温暖。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作为 教师,我们确实是幸福的。面对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会让我们永葆 童心,感受到拥有这份职业的自豪;面对那一节节得心应手的课堂教 学,会让我们无比欣慰,感受到那份成就感。我们用真心、动真情, 让学生收获成长,我们享受育人的快乐。苏格拉底说:“教师是最大 的付出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付出就是成长,成长了自己,也就 提升了自己。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当一个人选择并且从事一种职业时,其职业生涯就开始了,让自 己掌握职业开展的主动权,是实现潜能开发和个人价值的基础,教师 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要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就必须在专业成长的 道路上,通过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使自己的能力、技术、价 值观等沿着崇高的目标,不断追求,不断实现。在自我塑造中,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塑造,这是对高尚精神境界的 追求,我爱学生,学生也爱我,我热爱和学生、青年教师在一起生机 勃勃地生活,虽然青春早已逝去,但是我觉得我的心永远是年轻的。 这样的精神世界驱动着我,鞭策着我,我不敢怠惰,不敢荒废。于是 我会为了孩子第一次感知教材时获得鲜明的印象,在家人熟睡的时候, 一个人在厨房里练习范读课文;在夜深人静之时,我进入教材所描绘 的境界,被文章中的人物深深地感动,从而一个个巧妙的构思,如泉 涌而出,课堂上我的一举手、一投足,学生都能够心领神会;一场大 雪过后,我又会兴致勃勃的带着孩子们去感受世界,去看望苍翠的松 树,然后和孩子在雪地上打雪仗。在读师范时,我认真学好各门功课, 还认真学习画画,练美术字,参加诗朗诵会,创作舞蹈。夏天的阅览 室热得浑身是汗,却乐趣无穷,整个身心都沉醉在书中。这些在我后 来的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当教师职之后我坚持每天黎明即起,跟着学生一起背唐诗宋词、 元曲诗经,背郭沫假设、艾青、普希金等中外名家的诗篇,用优美的诗 篇来陶冶自己的情操。我摘抄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坚持教育日志的 整理。23年来,为了搞教育科研,我又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学、心理 学和美学,还阅读了许多中外教育家的论述及国外教学实验的资料。学习对一个教师来说是永无止境的追求,我常常用屈原的话来激励自 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J品味职业的幸福在生命的林子一文中,方丈问玄奘:“烛火和太阳哪个更亮, 你愿意做烛火还是太阳? ”玄奘选择的是做太阳,经过他的努力,玄 奘终于成为一代名僧。作为教师,我们也不能只停留在做蜡烛上,照 亮了别人,却燃烧了自己。教师也要做太阳,要追求永恒,要在照亮 别人的同时也辉煌自己,要学会品味职业的幸福。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来自学生的成长和信任;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来 自家长的信任和尊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来自课堂;教师的职业幸福 感来自思想的充盈和精神的富足;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来自拥有一颗 通融、豁达和感动的心。中国科学院张梅玲教授曾说:“我们要永葆心灵上的青春,外在 的年龄不重要!”这种幸福是一种由内而外流淌出来的甘霖,它具有 丰富的人生内涵和无尽的生命回味,教师不仅要懂得用一颗年轻的心 和一份涌动的情,去点燃教育的圣火,更要懂得体验生活的情,去享 受生活的乐趣。一根教鞭,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忙碌 让孩子处在一个 宽松,愉悦,无拘无束的环境中,给他们讲一那么美丽的故事,剖析一 个动人的事例,转述一条感人的新闻把教室当成艺术空间,赋予 教室更深刻的含义。把教室当做毕生的事业、毕生的追求、当作展现 青春和梦想的根据地,当做孩子们放飞理想和展现自由的出发点,以启迪孩子的智慧,点燃孩子们心中的火花,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真的,教育就是这样一场没有终点的思想盛宴!